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陜西省漢中市多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聯考地理試題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大規模氣流在爬越高原和高山時常常在高山迎風側受阻,造成空氣質量輻合,形成高壓脊;在高山背風側,則利于空氣輻散,形成低壓槽。西南低渦是云貴高原常出現的、生成于對流層中層和低層的氣旋。某次西南低渦生成于烏蒙山東側,給當地天氣帶來較大影響。下圖示意本次西南低渦形成時的環流形勢。完成下面小題。1.在西南低渦控制下,當地易出現()A.持續晴天 B.氣溫驟降 C.陰雨天氣 D.大風揚沙2.西南低渦易在圖示區域維持較長時間,主要取決于()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地形地勢格局 C.暖氣團勢力的強弱 D.水汽輸送形勢【答案】1.C2.B【解析】【1題詳析】西南低渦是云貴高原常出現的、生成于對流層中層和低層的氣旋,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云致雨,形成陰雨天氣,C正確,A錯誤;西南低渦受西風影響,較為暖濕,B錯誤;當地山脈眾多,植被覆蓋率較高,大風揚沙的概率低,D錯誤。故選C。【2題詳析】由圖可知,該區域周邊多山地,阻擋了天氣系統的移動,停留時間較久,B正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暖氣團勢力的強弱、水汽輸送形勢會影響西南低渦存在的時間,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錯誤。故選B。圖里河位于大興安嶺西側,地處我國東北多年凍土區南界附近,自1990年以來,圖里河流域凍土出現退化現象,整個流域徑流量呈減少趨勢,但冬季徑流量有所增加。下表為圖里河1990~2020年各季節徑流量占比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項目年份各季節徑流量占比(%)春季夏季秋季冬季199022512432000245319420102247247202027462253.圖里河的主要補給類型為()A.地下水補給 B.雨水補給 C.湖泊水補給 D.冰雪融水補給4.導致1990~2020年圖里河冬季徑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水補給增多 B.積雪融水增多 C.河流結冰期延長 D.河流蒸發量減少【答案】3.B4.A【解析】【3題詳析】由圖可知,圖里河夏秋季徑流量占比在70%左右,圖里河位于東北地區,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夏秋季降水量豐富,補給河流多,故雨水補給是圖里河的主要補給類型,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由于凍土融化,大量地表水下滲成為地下水,冬季河流水位低,地下水大量補給河流,導致冬季圖里河徑流量增大,A正確;氣溫升高導致凍土融化,河流結冰期縮短,蒸發量增大,CD錯誤;東北地區積雪融水一般出現在春季,B錯誤。故選A。某同學在學習關于正午太陽高度的知識時,繪制了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入射房屋內高度示意圖(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該地位于()A.南回歸線以南地區 B.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C.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D.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6.當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時()A.該地晝長達最大值 B.太陽直射北回歸線C.北半球晝短夜長 D.西安日落西北方向【答案】5.B6.C【解析】【5題詳析】據圖可知,該地區冬至日太陽位于南方,夏至日及春秋分太陽位于北方,說明該地區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故選B。【6題詳析】該地區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是太陽直射時。該地晝長達最大值時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A錯誤。當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B錯誤。北半球晝短夜長,C正確。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全球除出現極晝極夜地區外,都是日出東南、日落西南,D錯誤。故選C。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自然景觀多樣,自然帶分異明顯。下圖為黃土高原自然帶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關于圖中甲、乙、丙、丁代表的自然帶,判斷正確的是()A.甲—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乙—溫帶草原荒漠帶C.丙—溫帶森林草原帶 D.丁—亞寒帶針葉林帶8.圖示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A.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 B.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C.地方性分異規律 D.陸地干濕度地帶性分異規律【答案】7.A8.D【解析】【7題詳析】根據黃土高原的位置和所學知識判斷,該高原的東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黃土高原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依次為森林(甲)—森林草原(乙)—草原(丙)—草原荒漠(丁),甲自然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該自然帶的分布面積最大,A正確,BCD錯誤。A項正確?!?題詳析】垂直分異規律反映的是從山麓到山頂自然帶的變化,該圖表示的水平自然帶,A錯誤;緯度地帶性受熱量影響,應表現為南北方向遞變,B錯誤;地方性分異規律指由于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陸地自然帶的分布不具備水平地域分異規律和山地垂直分異規律,或者使陸地自然帶的分異規律表現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黃土高原的自然帶分布不滿足地帶性分異規律的條件,C錯誤;根據黃土高原的自然帶由東南向西北遞變,該變化規律符合我國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的規律,故其受水分條件變化的影響,反映了干濕度地帶性分異規律,D正確。故選D。2023年8月24日,日本開始向海洋排放核污水,部分核污水將乘著洋流向東擴散,沿順時針在北太平洋循環,最終回到日本沿海。下圖為太平洋洋流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核污水最終回到日本沿海,所經洋流依次是()A.日本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B.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C.日本暖流—千島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D.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10.關于圖示洋流及其影響,說法正確的是()A.甲處漁場因寒暖流交匯而形成 B.乙洋流按性質分,屬于暖流C.丙洋流對沿岸降溫減濕作用明顯 D.丁洋流按成因分,屬于風海流【答案】9.B10.D【解析】【9題詳析】日本開始向海排放核污水,部分污水將乘著洋流向東擴散,沿順時針在北太平洋循環,最終回到日本沿海。所經洋流屬于北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區大洋環流,依次是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B正確,D錯誤;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南赤道暖流、千島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均不能將核污水帶回日本沿海,AC錯誤;故選B?!?0題詳析】讀圖可知,加利福尼亞寒流流經甲處,上升補償流形成漁場,A錯誤;乙為西風漂流,屬于寒流,B錯誤;丙洋流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對沿岸增溫增濕明顯,C錯誤;丁為北太平洋暖流,屬于風海流,D正確;故選D。巴芬灣位于北美洲東北部巴芬島與格陵蘭島之間,通過戴維斯海峽和大西洋相通,其兩側海水性質存在明顯差異。1616年5月,為探尋北極西北通道,航海家威廉·巴芬從戴維斯海峽進入海灣,沿格陵蘭島西岸北上,歷經3個月完成了環繞巴芬灣一周的航行。下圖示意巴芬灣海域及其洋流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巴芬灣西側表層洋流的流向及形成動力分別是()A.自南向北盛行西風 B.自南向北極地東風C.自北向南極地東風 D.自北向南盛行西風12.與同緯度西側海域相比,巴芬灣東側海域()A.鹽度更高 B.降水更少C.蒸發更少 D.結冰更早【答案】11.C12.A【解析】【11題詳析】根據圖中信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巴芬灣地區位于高緯度地區,該地區主要受極地東風的影響,因此巴芬灣西側表層洋流為由北冰洋巴芬灣西部沿著巴芬島向南流的洋流,所以巴芬灣西側表層洋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其形成動力是極地東風,C正確,ABD錯誤。故選C?!?2題詳析】根據圖文材料信息可知,巴芬灣的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同緯度西側海域相比,巴芬灣東側海域是從南向北的洋流,是暖流,對沿岸地區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因此巴芬灣東側海域表層海水結冰較晚,表層海水鹽度較高,降水更多,蒸發更多,向大氣輸送水熱多,A正確,BCD錯誤。故選A。?!獨饨粨Q,是調控大氣CO2濃度最有效的途徑,深層海水又是表層系統最大的碳庫?!昂Q筇急美碚摗笔侵敢陨锘蛏镄袨樽鳛閯恿?,將大氣中的碳元素傳送到海底進而固存的過程。表層和深層海水溫差越大,“海洋碳泵”活動能力越弱。下圖為不同海域在“海洋碳泵”中的不同作用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海洋碳泵中海水流動方向,曲線箭頭表示CaCO3的沉積作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下面四個海域中,“海洋碳泵”效率最高的是()A.北印度洋 B.墨西哥灣 C.英國北海 D.中國南海14.“海洋碳泵”理論中,隨著空氣中CO2濃度升高,則各海域()A.水中營養物質短缺,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減少B.洋流流速減慢,海水密度趨于一致C.“海洋碳泵”效率提高,?!獨庀嗷プ饔媚芰p弱D.海水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促使石灰巖溶解【答案】13.C14.D【解析】【13題詳析】結合材料可知,表層和深層海水溫差越大,“海洋碳泵”活動能力越弱。全球海洋深層海水溫度均低于表層,溫度較低且差異很小,而表層海水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故低緯度垂直方向海水溫差更大,表層更難以形成下沉海水產生與深層海水的交換,而高緯度海區,表層和深層海水溫差較小,“海洋碳泵”更容易進行。北大西洋中英國北海緯度最高,“海洋碳泵”效率最高,C正確;北印度洋、墨西哥灣、中國南海緯度較低,“海洋碳泵”效率較低,ABD錯誤。故選C。【14題詳析】空氣中CO2濃度升高,氣候變暖,表層海水溫度升高,會更適合部分海域海洋生物的生長,海洋生物多樣性不會減少,A錯誤;洋流主要受大氣環流中的風帶影響,氣候變暖對風帶、洋流流速影響不大,B錯誤;表層海水溫度升高,垂直方向海水溫差更大,海洋碳泵效率降低,海氣相互作用能力減弱,C錯誤;海水溫度升高,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升高,會與石灰巖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巖石的破壞,D正確。故選D?!袄崮取爆F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當“拉尼娜”現象出現時,通過海洋和大氣、陸地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到局地的氣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拉尼娜”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赤道地區的大氣環流是()A. B. C. D.16.“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是()A.我國出現“冷冬”的概率增加 B.我國出現“暖冬”的概率增加C.我國北方地區降水減少 D.我國的臺風發生次數減少【答案】15.C16.A【解析】【15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拉尼娜現象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海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海水被刮走,主要靠底層冷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明顯比西太平洋低。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升現象更加強烈,導致海洋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赤道太平洋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于信風加強,這會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降低,產生拉尼娜現象。因此當拉尼娜現象產生時,靠近赤道的南美洲地區氣流下沉,海水上升;而亞洲東部受暖流影響,氣流上升,C正確。故選C。【16題詳析】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拉尼娜”現象的持續增強會造成我國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異常變冷,會出現冷冬,如2008年的冬天,由于氣流上升,降水增多,A正確,B錯誤。因水溫高,南北溫差加大,位于太平洋中東部的副高會增強,夏季風勢力變強,鋒面雨帶迅速推移到北方,出現“南旱北澇”現象,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增加,C錯誤;拉尼娜現象,即信風增強,秘魯寒流和赤道暖流增強,導致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異常偏低,西太平洋水溫異常偏高,因西部(即印度尼西亞東部海域)海水溫度增高,上升氣流增強,氣壓下降,更易發育熱帶風暴,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比常年多,D錯誤。故選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計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盛行風遇到地形阻擋會發生偏轉。每年6—9月,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印度西海岸出現強度適中的上升流,有利于魚類集聚,形成漁場。研究發現,在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減弱的年份,該漁場會減產。圖示意6—9月印度西海岸的風和洋流。(1)分析印度西海岸上升流的形成過程。(2)印度西海岸上升流強度適中對魚類集聚有重要意義,試對此做出合理解釋。(3)簡述南半球副熱帶高壓減弱的年份印度西海岸魚類減少的原因。【答案】(1)西南季風受西高止山脈阻擋。(且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右偏轉,形成西北風;表層海水受風力驅動,在風向基礎上受地轉偏向力影響,繼續向右偏轉,形成離岸流;深層海水上泛補償,形成上升流。(2)強度適中,有一定的上升流從深層帶來養分,浮游生物繁殖,餌料豐富;避開了上升流過強導致的深層缺氧海水上泛,有利于維持表層海水含氧量:水流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維持平靜的棲息環境。(3)副熱帶高壓減弱,副熱帶高壓和赤道低壓之間的氣壓差減小,東南信風減弱;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減弱;上升流減弱.餌料不足,導致漁場減產?!窘馕觥俊拘?詳析】讀圖可知,每年6—9月,印度西海岸受西南季風影響,西南季風前進過程中受西高止山脈阻擋。且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西南季風向右偏轉,形成西北風;表層海水受風力驅動,在風向基礎上受地轉偏向力影響,繼續向右偏轉,表層海水離開海岸,形成離岸流;引起近岸深層海水上泛補償,形成上升流,有利于漁類集聚,形成漁場?!拘?詳析】上升流來自深層海水,強度適中,有一定的上升流從深層帶來養分,營養物質豐富,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餌料豐富;深層海水含氧量較少,避開了上升流過強導致的深層缺氧海水上泛,有利于維持表層海水含氧量;強度適中有利于水流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維持平靜的棲息環境,對漁類聚集有重要意義?!拘?詳析】印度西海岸的西南季風是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形成。副熱帶高壓減弱,副熱帶高壓和赤道低壓之間的氣壓差減小,水平氣壓梯度力減小,南半球東南信風減弱;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減弱;印度西海岸上升流形成與西南季風強度有關,西南季風減弱,印度西海岸上升流減弱,上泛營養物質減少,餌料不足,導致漁場減產。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號稱“世界干極”,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24年7月阿塔卡馬沙漠經歷了罕見的強降雨后,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種子迅速發芽、生長、開花,形成了“沙漠花?!钡淖匀黄婢?。下圖為阿塔卡馬沙漠位置示意圖。(1)分析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干極”的原因。(2)從?!獨庀嗷プ饔玫慕嵌?,說明阿塔卡馬沙漠形成“沙漠花?!钡臈l件。(3)分析“沙漠花海”對當地動物生長及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敬鸢浮浚?)緯度低,氣溫高,蒸發旺盛;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地處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秘魯寒流經過,減濕加劇干旱。(2)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太平洋東部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導致位于太平洋東部的阿塔卡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增多;雨水下滲和當地的高溫促使沙漠中的種子迅速發芽、生長、開花。(3)沙漠地帶的植被和野花為沙漠中的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棲息地;這些植被還可以穩固土壤,減緩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它們的存在也豐富了沙漠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促進了生態平衡的形成。【解析】【小問1詳析】降水少的原因主要從氣候、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由圖可知,該地緯度低,氣溫高,蒸發旺盛;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且位于東南信風背風坡,多焚風效應,地處雨影區,降水少;秘魯寒流經過,降溫減濕,減濕作用加劇干旱?!拘?詳析】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東南信風減弱,南赤道暖流減弱,太平洋東部水溫異常升高;水溫升高,導致位于太平洋東部的阿塔卡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氣流,降水增多;地表徑流和雨水下滲加之高溫促使沙漠中的種子迅速發芽、生長、開花?!拘?詳析】沙漠地帶的植被和野花為沙漠中的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棲息地,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這些植被還可以穩固土壤,減緩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它們的存在也豐富了沙漠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促進了動物多樣性的發展,促進了生態平衡的形成。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羅浮山(23°13'N~23°25'N,113°55'33″E)又稱“東樵山”,其主峰海拔為1281.5m。羅浮山植物種類豐富,發育多種土壤類型。下圖示意某調查小組對羅浮山不同海拔的樣地調查記錄統計。(1)指出羅浮山海拔300m的植被類型并說明判斷理由。(2)指出羅浮山樣地喬木平均密度的垂直變化特點,并推測原因。(3)從氣候、植被的角度,分析羅浮山海拔1100m以上發育出有機質豐富的草甸土的原因?!敬鸢浮浚?)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判斷理由:羅浮山位于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基帶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而300米處海拔較低,難以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數學下冊 三 生活中的大數第6課時 比一比(1)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2025年賣油翁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6.1.1《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 《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教學設計
- 人教 版五年級美術下冊《第3課 抽象的雕塑》教學設計
- 人教版歷史八上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教學設計2份 (2份打包)
- 專題11 標點符號之問號(教案)-2024-2025學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語言文
- 九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1a-1e)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專題四第1課一、《智能家居》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青島版(2018)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
- 人教部編九年級上冊歷史第2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教學設計
- 【上海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社區養老問題調查報告】
- 公文筐測驗(案例題解示范)
- 外科學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
- 口腔一般檢查方法口腔一般檢查方法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心內科)
- GB/T 4857.10-2005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10部分:正弦變頻振動試驗方法
- GB/T 12-2013圓頭方頸螺栓
-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級上冊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一節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導學案
- 甘肅省煙花爆竹經營許可實施標準細則
- 釣魚中各種氨基酸誘食劑說明及使用方法
- 【精品課件】藥用高分子材料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