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一、積累應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2)____________,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司馬遷《_____·屈原賈生列傳》)(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正面描寫出天姥山直插云霄,聳立天外的雄偉氣勢。(1)己所不欲(2)明道德之廣崇;史記(3)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岳掩赤城2.按要求作答。(5分)(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C

)。(2分)為了應對新能源車的充電難題,不少高速公路服務區正探索新的解決方案。比如,在某服務區,一批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已上崗半年有余。所謂充電機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掃描服務區內相關二維碼進行操作,工作人員會將充電機器人移動到車輛旁邊幫助充電。①充電槍位于身后兩側②它的外形憨態可掬,像一輛小型面包車③其實就是儲沖一體化的移動充電寶④車主需要充電時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解析】根據“所謂充電機器人”可知后面是③(概念),排除A、B項。根據“只需掃描服務區內相關二維碼進行操作”可知前面是④,排除D。(2)以下邀請函中,有一處畫線部分語言表達不得體,請找出并修改。(3分)尊敬的李老師:您好!【甲】感謝您三年來對我班全體同學的悉心栽培。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乙】擬邀請您參加我們組織的畢業旅行活動,時間定于6月10日至15日,目的地是古都西安。【丙】如果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我們同行,我們將不勝榮幸。【丁】由衷期盼您的回復。此致敬禮!高三(1)班全體同學2023年5月20日【答案】乙

誠邀您參加我們組織的畢業旅行活動【解析】“擬”有計劃、打算之意,用在此處語氣生硬,不符合邀請老師的語境。二、閱讀(70分)(一)王教授寫了一本關于進化論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圖書館網站上關于該書的部分信息,包括圖書目錄、試讀內容和讀者評論三個板塊。請閱讀這些內容,完成3—7題。(16分)圖書目錄(部分)第五章適應方法論第一節監察修復:應對常見挑戰第二節儲備冗余:防范意外風險第三節學習:創造新知識和新技能第四節終極武器:用進化對抗進化第六章

復雜組織方法論第一節

復雜:進化的歸宿第二節

分工與協作:個體能力的有效疊加第三節

對抗與博弈:組織內部利益的分歧與解決第四節

細菌型組織:生物聯盟的奇跡第七章

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第一節

進化、演化和退化:從用詞看進化論第二節

社會達爾文主義:為何是錯的第三節

進化論和倫理學:人性自私嗎試讀內容①在生物學意義之外,“自私的基因”這個提法最大的問題是,它成了部分人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基點:既然基因是自私的,人又是基因的載體和奴隸,那么人的本能都是為了實現基因的自我復制,當然是自私的,即便有限的利他精神也無非是為了間接的利己。既然如此,我自私的念頭和行為都是合理的,而且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就是損人利己。②這個觀點在生物學和倫理學上都站不住。③先說生物學。前文我們已經用神經細胞之間的合作、相互幫助梳毛的狒狒、小丑魚和海葵的共生等例子證明,生物體在各個層次上都可以形成合作乃至共生關系。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些關系的原點是自私的(實現自身的生存和繁殖)。但關鍵在于如何理解“自私”。“自私”的含義是只考慮自身利益而忽視他人利益,因而它不必然包含對別人利益的損害。根據含義,自私能分成三種情況:利己利人、利己不損人和損人利己。“自私的基因”中,自私更多是指前兩種情況,而在日常生活中,“自私”指的往往是第三種情況。可見,生物學層面的“自私”概念并不能用來證明損人利己是合理的。④在倫理學層面,這個觀點抹煞了實然(人類的本性是怎樣的)和應然(人類的行為應該怎樣)的區別。人類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確實有一部分是為了給我們的本能提供合理化的解釋的,但我們也需要看到,還有大量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恰恰是為了對抗人性中的損人利己的一面而出現的。⑤有一個古老的道德問題,如果你有機會做一件損人利己的事,事后也絕不會受罰,你會做這件事嗎?你認為該不該做呢?我想,大部分人未必抵抗得了誘惑,但也會認為這種行為是錯的。前者是利己本能,應該正視,并用法律等手段去管控;而正因為有了后者——認識到人性存在黑暗面,并主動遏制和消解它——人類才能形成如此龐大的社會組織,發展出其他生物無法企及的文明。⑥可能有人會說,既然道德觀念是人類發明出來的,無關生物本能,也不像法律一樣有強制力,我又何必遵從呢?⑦是的,每個人都有違反道德觀念的自由,但他也要明白,這樣做的代價是被排斥在人類社會生活之外。前文討論過,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光要有共同的利益基礎,還要有在重復博弈基礎上開展的約束機制。倫理道德和法律本質上都是維持人類社會生活秩序與合作關系的約束機制。⑧更廣泛地說,科技和文藝也都是人類發明出來的,每個現代人都在享受科技和文藝進步的福祉。這說明進化而來的,符合生物本能的東西并不比人類發明出來的概念和規范更高明,后者對人類發展的貢獻大大超越了前者。我們無法想象,沒有科技和文藝的社會該多么蒙昧。同樣,我們也無法想象,沒有道德觀念約束的人類社會該有多么混亂。(有刪改)讀者評論小明:作者針對“損人利己合理”的觀點,在生物學層面所做的反駁已經足夠充分了,同時,考慮到這是一部生物學的科普著作,我認為寫到這里就可以了,不必再從倫理學層面反駁。3.根據圖書目錄,試讀內容所在的小節標題是“________________”,若想進一步了解試讀內容提及的前文內容,應該閱讀該書的第_______章。(2分)【答案】進化論和倫理學:人性到底自私嗎

六4.第③段辨析“自私”的含義,指出“損人利己合理”的論證存在邏輯謬誤。以下選項中有相同邏輯謬誤的一項是(A

)。(3分)A.醫生告訴我這種病伴有放射性疼痛,但沒說是哪種元素的放射性。B.我做的這些事都是我該做的,該我做的事我也都會做的。C.談判陷入了僵局,雙方既不愿意退讓,又不愿意中止。D.這是他的個人詩集,收錄了他創作的各類文學作品。【解析】第③段中論證“損人利己合理”存在的邏輯謬誤是混淆概念。A項混淆了“放射性疼痛”和“元素的放射性”;B、C無邏輯謬誤;D項的邏輯謬誤是以偏概全,“詩集”不能包括“各類文學作品”。5.以下不符合試讀內容文意的一項是(C

)。(3分)A.文中“自私”的三種情況應當同時從動機和結果兩個角度來理解。B.人類的部分本能無法通過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合理化。C.生物間原有的合作關系一旦消失,就表明它們之間的共同利益基礎不復存在。D.如果損人利己真是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人類社會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發達。【解析】從第③段表述“‘自私’的含義是只考慮自身利益而忽視他人利益,因而它不必然包含對別人利益的損害。根據含義,自私能分成三種情況:利己利人、利己不損人和損人利己”可知“利己”是動機,“利人、不損人和損人”是結果。從第④段“人類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確實有一部分是為了給我們的本能提供合理化的解釋的,但我們也需要看到,還有大量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恰恰是為了對抗人性中的損人利己的一面而出現的”可知B符合。從第⑦段“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光要有共同的利益基礎,還要有在重復博弈基礎上開展的約束機制”可知C項“不復存在”不符合。從第⑤段表述可知D項符合。6.根據文意,作者不可能認同的一項是(D

)。(3分)A.理論術語可以來自日常語言,但其含義可以與日常用語不同。B.任何維護人類社會秩序和合作關系的約束機制都應被遵守。C.進化而來的、符合本能的東西對人類發展具有一定貢獻。D.道德觀念和科技分別關涉社會和自然,二者的社會作用不可類比。【解析】從第③段對“自私”的定義和分類可知A無誤。根據第⑦段“倫理道德和法律本質上都是維持人類社會生活秩序與合作關系的約束機制”可知B正確。根據第⑧段“這說明進化而來的,符合生物本能的東西并不比人類發明出來的概念和規范更高明,后者對人類發展的貢獻大大超越了前者”可知C正確。從第⑧段“我們無法想象,沒有科技和文藝的社會該多么蒙昧。同樣,我們也無法想象,沒有道德觀念約束的人類社會該有多么混亂”可知“科技”和“道德觀念”都關涉社會和自然,“道德觀念和科技分別關涉社會和自然”的表述有誤。7.請你結合圖書目錄和試讀內容,寫一條讀者評論,反駁讀者小明的觀點。(5分)我不認可小明的看法。作者要反駁的觀點是“自私的念頭和行為都是合理的”“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就是利人利己”,都涉及應然問題,從倫理學方面才能反駁;公眾號:語文教與學。根據目錄可知,作者在生物學領域之外,有意在第七章探討進化論和人類社會的關系,倫理學層面的反駁有助于明確二者關系,符合本書本書立意。(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6分)蔑匠阿爺虞燕①一根茶口杯粗細的竹子,竹頭抵住墻腳,阿爺左手握住竹尾,右手揮刀,往竹尾中間部位一扎,“嚓”一聲輕響,裂了個口子,順勢推篾刀,“噼噼啪啪”,像燃放鞭炮,竹子被一節節剖開,破開后的竹子對剖,再對剖……阿爺手持篾刀,左劈右劈,上下翻飛,變出了無數根細長柔韌的篾條,一甩,“沙啦啦”,恰似清風穿過竹林。②阿爺年少時羸弱,坐個渡輪都要暈船,父母怕他經不起風里浪里顛簸,海員和漁民就別想了,學門手藝吧,小島上,手藝人是吃香的。在木匠、漆匠、蔑匠里,他選了篾匠,覺得自己跟竹子更親近些。③阿爺劈蔑的功力甚是了得,青篾、頭黃篾、二黃篾、三黃篾……一層又一層,劈得利索。其中有個動作,他將篾刀刀柄往腋下一夾,嘴巴向前伸,咬住劈開的竹篾里層,刀子輕輕推進,他的厚嘴唇似乎抖了一下,三條額頭紋跟著一顫一顫……兩層分開后,再如此反復,一層,又一層,劈出的篾條輕薄似紙片,且每一層都均勻、齊整。我們瞇起一只眼,透過篾條朝外看,可見朦朧的光,恍若晨曦映進了玻璃窗,遂朝阿爺嚷:“就像蒙描紙,都能印畫啦。”阿爺兩瓣厚唇使勁往旁邊咧,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神色。④篾匠的工具相對簡單,最重要的工具要算篾匠的手指。阿爺系上圍裙,往小馬扎上一坐,扁而薄的竹篾在他指間舞動,猶如起網時小魚群彈來跳去,他的十根手指似有磁性,各款篾條被吸得牢牢的,任怎么撥、拉、挑、壓、穿,依然服服帖帖不離不棄。“嘩嘩”聲中,篾條來回穿梭,縱橫交錯,偶爾用篾刀敲打經緯交叉處,讓蔑條交織得更密實。一個不注意,竹器的底部就編好了。光一個底部,編法花樣百出,米字形、斜紋、平編、三角孔等,什么器物配什么花紋的底,從手指與篾條相觸時便定下了。⑤阿爺常在自家院子里做活。院子鋪了石板,石板與石板的縫隙總會鉆出一叢綠,與墻邊碼著的幾根翠竹相映。篾條一部分堆在地上,還有些掛于院角的楝樹枝上,微風拂過,翩躚而舞,旋起一股竹香。成品與半成品散落四周,魚簍、筐子、提籃、簸箕、搖籃……方的、圓的、扁的、長的,形狀大小各異。⑥不知道阿爺是天生不愛說話,還是因長年在小島上做篾匠活而變得沉默,他坐在那兒,長長的手指忙著與篾條糾纏,三條額頭紋如捉摸不定的海浪,忽而聚集,忽而舒展,眼不斜視面無表情是他的常態,可以數小時不挪動,不講一句話。若有鄰人相問,他頭不抬,手上也不停,簡潔回一句便不再吭聲,兩片厚嘴唇跟兩層石磨似的,牢牢疊在一起。⑦我們玩了一圈轉回來,阿爺還是那個表情、那個姿勢,小收音機也依然在他腳下開著,只不過已從評書轉到了戲曲,或從廣播劇換成了天氣預報。阿爺背后,楝樹枝葉繁茂,一大團的綠浮在半空,晚霞放肆地將天邊涂成了橙紅色,一束紅光從檐角閃進來,落在即將完成的籮苑上。⑧我們都喜歡阿爺給他小女兒編的小玩意兒,小花籃啊小籮筐啊。阿爺做活時,我們幫他扶竹子,給他遞篾條,殷勤獻得太明顯,被他看穿了心思,他眉毛一揚,額頭紋迅速向發際靠攏,說干脆做一個大家都能玩的東西。可直到阿爺扎結收邊,我們也沒瞧出那狀若簸箕的東西是個啥。等到阿爺拿跟粗麻繩往楝樹上一甩,麻繩像兩條結實的手臂,從大樹垂下,穩穩抱住“簸箕”,我們齊聲大叫:“秋千啊!”于是,一個個輪流坐上去,輕輕地欣悅地蕩過來蕩過去,風也來湊熱鬧,鼓起我們的衣衫,樹葉在頭頂颯颯作響。⑨那年,阿爺大女兒出嫁,阿爺早就編織好了一套嫁妝,針線笸籮、禮籃、蒸籠、竹箱、竹席……漆成紅色的篾條穿插其間,有的收邊時編了一圈漂亮的紅色花紋,有的在提把或蓋子上嵌入了紅色“囍”字,看起來那么喜氣、祥和。⑩等小女兒出嫁時,人家說已經不時興這樣的竹編東西了,阿爺不吭聲,從早到晚地劈篾,編結,打造了一套同樣的嫁妝。有一次,一向寡言的阿爺從厚嘴唇迸出一句話:“純手工的東西金貴。”他的大手在空中一劃一點,像為自己的話加了個感嘆號。?如今,阿爺已年逾七十,仍在做活,多數是些小竹器,編起來輕松些,比如花器、水果盤,造型多樣,基本都是顧客訂制的,他說,還是要動動腦動動手指,可以防止老年癡呆。阿爺的皺紋真是多啊,橫的、豎的、斜的、并行的、交叉的,仿佛把篾條的編織圖紋都印在了臉上。(有刪改)8.第⑥段畫線部分運用了比喻,請加以賞析。(3分)【答案】畫線部分以海浪喻皺紋,寫出皺紋或張或弛、捉摸不定的狀態,凸顯阿爺勞作時的專注、投入;③海浪這一喻體貼近小島生活環境,形象而新穎。9.賞析第⑦段劃線部分景物描寫的妙處。(4分)畫線部分寫楝樹的浮綠,晚霞的涂染,夕照的灑漏,描繪出一幅靜穆之景,畫面色彩絢爛,寧靜祥和;烘托阿爺沉浸在自己勞作中,與周圍世界融為一體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阿爺的匠人精神的禮贊。10.第⑧段敘寫阿爺為孩子們編制秋千,請以選材角度分析作用。(4分)這一敘寫體現了阿爺竹編技藝的嫻熟高超和手工藝品門類的豐富多樣,同時還表現出阿爺沉默寡言外表下的慈愛,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11.“純手工的東西金貴”這句話是理解篾匠阿爺的一把鑰匙,請結合全文評析其內心世界的變化。(5分)篾匠阿爺由先前的得意,到說出這句話時的失意、不甘,乃至氣憤、抗爭,再到年邁時的無奈,這種變化反映出時代的改變,傳統手工藝逐漸遭到冷落。變化的背后是阿爺對傳統篾匠工藝始終如一的堅守,他腳踏實地、專心一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會隨時代的發展而消逝,具有永恒的價值。(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題。(8分)酬李少府見贈[唐]孟浩然養疾衡檐下,由來浩氣真。五行將禁火①,十步任尋春。致敬惟桑梓,邀歡即主人。回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注】①禁火:寒食節停炊稱“禁火”。12.本詩首聯語出陶淵明“養真衡茅下”。古詩創作稱這種手法為“_______”。(1分)【答案】用典13.對第二、三聯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3分)A.第二聯寫寒食將臨,春光滿野,招人游賞。B.第三聯描繪詩人在家真誠待客,賓主相歡。C.兩聯雖不以景句勝,而自能呈現田園風光。D.兩聯中時空交錯變化,顯出結構靈動之妙。【解析】從詩的內容上看,這首詩是孟浩然養病期間所做的詩。在別人的屋檐下養病,不能遠行、情緒不能有太大的波動。自己的活動范圍也受到限制,只能在近處踏青尋春。路上向我鞠躬致敬的只有學子讀書人,邀我歡聚的就是我養病居所的主人。雖然風景不同以往,猶如草色凋衰,貞節如松與竹一樣,雖然氣候寒冷但不凋謝。可知B項錯誤。14.請聯系首聯、尾聯內容,分析詩人寄寓的情感。(4分)首聯寫詩人在簡樸環境中養病仍修養本性,保持浩然之氣。尾聯以松竹青翠,經冬未凋,表明自己要像松竹一樣保持堅貞節操,與友人共勉。首聯、尾聯情感一致,在贈答中寄寓著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高潔的君子情懷。(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9分)儒賈傳[明]耿定向世以儒命者,炫智釣奇(居奇貨而取大利),有市心焉,儒而賈也。扶義(仗義,依恃正義)樂善,仁心為質,儒之行也。賈而有是,不亦儒乎?余慨焉,作《儒賈傳》。【譯文】世上以儒自命之人,炫耀才智居奇貨而取大利。這種人有經商之心,就是儒士經商。依恃正義樂善好施,仁愛之心作為本質,這是儒士的品行。經商而且具有這些,不也是儒士嗎?我對此感慨不已,故作《儒賈》傳。①儒賈名豪,字子德,徽之歙人也,姓程氏。父曰稷,始入楚,止麻城岐亭賈焉。稷所挾貲(同“資”,錢財)微(小,細小,此處引申為少)也,而岐又小市,懸山谷中,貿易寡。亡何(沒多久),稷卒貲益(漸漸,逐漸)微子德與兄收父遺貲賈以故不遑(閑暇)業儒。然伯仲偉干雅姿,識度夷(平坦)曠,大類儒者。其為賈,誠心平價,人樂趨赴。貲漸起,市亦因以輻輳(也作“輻湊”。車的輻條集湊于車軸心。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譯文】儒商名豪,字子德,徽州歙縣人,姓程。他的父親名稷,剛進入楚地,停留在麻城岐亭經商。程稷所帶錢財少,而且岐亭又是小市場,掛在山谷中,貿易少。沒多久,程稷去世,錢財漸少,子德與兄長收攏父親遺財,因此沒有閑暇學習儒業。然而兄弟二人身材高大姿態儒雅,見識和氣度平和曠達,很像儒士。他們經商,誠心平價,人們樂于前去購買(他們的貨物)。(兄弟二人)的錢財逐漸增加,集市貿易也因此聚集。②岐旁村有郭今者,嘗游王文成門,談良知學。子德悅而師之,為巍冠褒衣(寬大之衣),趨(遵循)繩(準則,法令)視(比照)準。阛阓①少年咸(全部,都)相目笑,子德益自喜。間(間或,有時)有從之游者,子德持塵高談,與相往復,彌(整)日不輟(停止)。阛阓少年復相詬(辱罵,指責)曰:“賈而欲贏(盈利,賺錢),而迂言廢事,吾見其垂槖(口袋)歸耳。”子德聞之曰:“燕雀不知鴻鵠,則斥鷃之笑大鵬,固(本來)也。”【譯文】岐亭旁邊村中有一叫郭今的人,曾經游學于王文成門下,探討致良知的學說。子德喜歡并以郭今為師,戴巍冠穿褒衣,(為人處世)遵循準則。街市上的年輕人都相視而笑,子德也欣喜。有時會有跟從他游學的人,子德手持塵尾高談闊論,與之交談,整日不停。街市上的年輕人又羞辱他說:“經商就是獲得利益,然而他言辭迂闊荒廢事務,我可以預見他會垂著空袋子回來的。”子德聽聞這些話后說:“燕雀不了解鴻鵠,斥鷃嘲笑大鵬,本來就是如此。”③歲侵(荒歉),嘗糜以哺閭閻(里巷的門。泛指里巷。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之餓,而又櫝以瘞(埋)道路之殍。出母錢貸(借錢)人,貧不能償,輒焚其券。由是子德高義嘖嘖滿黃②人口矣。麻城令金勿有治聲,聞而賢之,榜書“賈中儒味”旌(表彰)其門。里人因(于是)咸稱子德為“儒賈”云。【譯文】荒年,子德曾經做粥糜給里巷之中饑餓的人吃,又用棺木埋葬路上的餓死之人。他拿出本錢借給別人,貧窮不能償還的,他就燒掉債券。因此子德的高尚道義被黃州府人嘖嘖稱贊。麻城縣令有治理很好的名聲,聽說這些認為子德是賢人,書寫匾額“賈中儒味”張掛其門上表彰子德。鄉里人于是都稱子德是“儒賈”。④子德雖不廢賈,然好儒益甚,遠近款(拜訪)其門者益眾,斥(排斥,驅逐)奇贏(盈利)振(救濟)施之不厭(滿足),而財益阜(豐富),不數年,且致(取得,得到)千金。【譯文】子德雖然沒有荒廢經商,然而他更加喜歡從事儒業,遠處近處來拜訪他家門的人日益增多,子德拿出盈利救濟他們而不滿足,反而財富更多,沒過幾年,就得千金。⑤居(平時)常訓子姓曰:“吾家世什一③,不事儒。自吾一染指,而士庶(士人和庶民。泛指百姓)親悅,賈且什倍。由是觀之,儒何負于賈哉?爾曹(你們)勉矣!”優游(悠閑自得)鄉里,年八十三而卒。【譯文】子德平時常常訓誡子孫說:“我們家經商,不從事儒業。自從我接觸儒業,人們都親近喜歡我,經商也獲利十倍。由此來看,儒業哪里辜負商業了呢?你們以此自勉吧!”(子德)在鄉里悠閑自得,八十三歲去世。【注】①阛阓:街市。②黃:明代黃州府。③什一:以十博一,泛指經商。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彌日不輟(

(2)而財益阜(

豐富

)16.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市亦因以輻輳(

A

)A.聚集B.積累

C.輻條

D.運輸(2)遠近款其門者益眾(

D

)A.招待B.尋找

C.結交

D.拜訪17.第①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稷卒/貲益微/子德與兄收父遺貲賈/以故不遑業儒18.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阛阓少年復相詬曰:“賈而欲贏,而迂言廢事,吾見其垂槖歸耳。”街市上的年輕人又羞辱他說:“經商就是獲得利益,然而他言辭迂闊荒廢事務,我可以預見他會垂著空袋子回來的。”【解析】評分說明:“阛阓少年復相詬曰”“賈而欲贏”“吾見其槖歸耳”共3點,1點1分;“而迂言廢事”共2分,1點1分。19.程子德新店開張,友人贈名“義善坊”,請概括第③段中程子德的事跡,分析友人如此取名的原因。(3分)程子德在饑荒之年救濟災民,安葬死者;對借錢無力償還者,燒毀契據,免除債務。這體現出他行事仗義,樂善好施的品質,因此友人取名“益善坊”。20.根據小序和第⑤段內容,比較作者與程子德對“儒”“賈”關系認識的異同。(4分)【答案】同:作者與程子德都肯定“儒”“賈”可以結合。異:作者分別以“扶義樂善,仁心為質”和“炫智釣奇,有市心焉”作為儒士和商人的特質,一定程度上隱含著重儒輕商的偏見,程子德則不存在這種偏見;程子德認為商人事儒有助于經商,作者則沒有這樣的看法。(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游京師郭南廢園記[清]汪琬①出宣武門,橫徑菜市,穿尾巷而南,得廢地數畝,有勝國時民家故園在焉。予居京師十年,游其地者屢矣,最后偕二三子會飲于此,箕踞(坐時兩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種倨傲無禮的表現)偃(倒伏,倒下)松之下,相羊(猶“徜徉”。徘徊,漫游。羊,通“徉”)雜花之間。予與二三子皆樂之,日中而往,及晡(傍晚)而后返。【譯文】從宣武門出來,跨越菜市,穿過尾巷向南,有幾畝荒廢的土地,這是有勝國時期百姓故園所在。我居住京城十年,多次游覽那個地方,最后偕同幾個人人宴飲于此,坐在倒伏的松樹下,漫游于各種花卉間。我和幾個人都為此而感到快樂,日中前往,等到傍晚返回。②予乃告二三子曰:“昔孔子樂以忘憂(《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意思是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子淵氏簞瓢陋巷(《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簞瓢”指生活簡樸),不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