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自考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押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4月自考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押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4月自考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押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4月自考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押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4月自考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押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考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押題及答案含解析單選題:1.下列國家中實行二元君主制的是(A)A約旦B美國C英國D西班牙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君主制的主要代表國家。少數實行絕對君主制或二元君主制政體的國家,國家元首同時兼掌一定比例的國家立法權和行政權,擁有一定的實際政治權力,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約旦等國的君主具有較大政治權力。2.以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是(C)A德國B美國C英國D法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君主立憲制的代表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日本等。3.以下選項中實行總統制的國家是(B)A日本B韓國C英國D德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總統制的代表國家。實行總統制的國家有:美國、巴西、韓國等。4.實行議會制的國家是(A)A德國B美國C俄羅斯D法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議會制的代表國家。實行議會制的國家有:英國、德國、日本等。5.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A)A《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建立時期通過的主要文件。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通過《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選舉產生了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6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頒布于(C)A1952年B1954年C1955年D1958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建立時期通過的主要文件。1954年9月,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即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7.1975年,取消了國家主席制度的是(D)A三屆人大一次會議B四屆人大三次會議C四屆人大二次會議D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遭受破壞時期的主要決議。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取消了國家主席制度。8.通過憲法修正案,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的是(C)A十八屆二中全會B十八屆三中全會C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D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的主要決議。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9.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中央集權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少數民族自治制度D多黨合作制度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0.1927年,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寫入黨章的是(A)A《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議案》B《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決議案》C《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決議案》D《中國共產黨第四次修正章程決議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主集中制的相關內容。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議案》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寫入黨章。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制度正式產生的標志是(A)A黨的一大召開B黨的二大召開C黨的三大召開D黨的四大召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發展。1921年,黨的一大召開,標志著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制度正式產生。12.黨的十二大以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間隔是CA3年B4年C5年D6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發展。黨的十二大以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13.十四大至今,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會期固定為(B)A6天B7天C8天D9天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歷史發展。十四大至今,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會期固定為7天。14.黨的最高領導機關,全黨全國性重大問題的決定者是(B)A黨的地方代表大會B黨的全國代表大會C黨的中央代表大會D政府的全國代表大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性質。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領導機關,代表全黨的意志,是全黨全國性重大問題的決定者。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作為黨的最高領導機關的是(C)A黨的地方委員會B黨的常務委員會C黨的中央委員會D政府中央委員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中央委員會相關知識。黨的中央委員會,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黨的最高領導機關。黨的中央委員會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16.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舉行(A)A1次B2次C3次D4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中央委員會相關知識。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舉行1次。17.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并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的是(D)A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B中央委員會委員C中央委員會副書記D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職責。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中選舉產生,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并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18.選舉產生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是(A)A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B中央委員會臨時會議C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D中央政治局臨時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職責。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委員中選舉產生,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并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19擁有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成員提名權的是(A)A中央政治局常委會B中央政治局C中央委員會D中央委員會常委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書記處相關內容。中央書記處設書記若干人,其成員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名,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中央書記處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的制度。20.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由同級黨的委員會召集,每(B)A4年舉行一次B5年舉行一次C6年舉行一次D7年舉行一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相關內容。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由同級黨的委員會召集,每5年舉行一次。21.縣以上(不包括縣)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C)A3年以上黨齡B4年以上黨齡C5年以上黨齡D6年以上黨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相關內容。縣以上(不包括縣)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5年以上的黨齡。22.縣級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A)A3年以上黨齡B4年以上黨齡C5年以上黨齡D6年以上黨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相關內容。縣級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3年以上的黨齡。23.中國共產黨黨員留黨察看的期限最長不超過(D)A5年B4年C3年D2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紀處分的相關內容。中國共產黨黨員留黨察看的期限最長不超過兩年。24.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最高處分是(D)A嚴重警告B撤銷黨內職務C留黨察看D開除黨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紀處分的相關內容。中國共產黨黨內的最高處分是開除黨籍。25.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的(C)A全體委員決定B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數決定C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決定D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數決定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紀處分的程序。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決定。26.有權對嚴重觸犯刑律的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開除黨籍的是(D)A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B中央委員會C中央政治局常委會D中央政治局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紀處分的程序。嚴重觸犯刑律的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由中央政治局決定開除其黨籍,嚴重觸犯刑律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由同級委員會常委會決定開除黨籍。27.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審查的調查工作的程序是(B)A初步核實→問題線索處置→受理→立案審查調查→審理B受理→問題線索處置→初步核實→立案審查調查→審理C初步核實→受理→問題線索處置→立案審查調查→審理D受理→初步核實→問題線索處置→立案審查調查→審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紀律檢查機關審查的調查工作程序。程序為:受理→問題線索處置→初步核實→立案審查調查→審理。28.黨的七大第一次在黨章中對黨組作出規定“在政府、工會、農會、合作社及其他群眾組織的領導機關中,凡有擔任負責工作的黨員三人以上者,即成立黨組”是在(A)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8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組制度的歷史發展。1945年,黨的七大第一次在黨章中對黨組作出規定,即“在政府、工會、農會、合作社及其他群眾組織的領導機關中,凡有擔任負責工作的黨員三人以上者,即成立黨組”。29.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需有正式黨員(C)A1人以上B2人以上C3人以上D4人以上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是指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成立的黨的組織。30.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一般是(A)A3年B4年C5年D6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基層組織。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一般是3年,其中,村和社區黨的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均為5年。31.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社會組織和其他組織領導機關中設立黨組必須有(A)A黨員領導成員3人以上B黨員3人以上C黨員領導成員2人以上D黨員2人以上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組的設立、撤銷與人員任免。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社會組織和其他組織領導機關中,有黨員領導成員3人以上的,經批準可以設立黨組。32.黨組成員應當具有3年以上黨齡,其中廳局級以上單位的黨組成員應當有(D)A8年以上黨齡B7年以上黨齡C6年以上黨齡D5年以上黨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組的設立、撤銷與人員任免。黨組成員應當具有3年以上黨齡,其中廳局級以上單位的黨組成員應當有5年以上黨齡。決定中央設立組織部,總攬全國的黨務工作的是(C)A黨的二大B黨的三大C黨的四大D黨的五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工作機關的相關內容。1925年,黨的四大決定中央設立組織部,總覽全國的黨務工作。34.國家對內對外的合法代表是(A)A國家主席B國家副主席C國務院總理D國務院副總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主席的法律地位。國家主席享有崇高的法律地位,是國家對內對外的合法代表。35.當國家主席和副主席同時缺位且尚未補選時,暫時代理國家主席職位的是(D)A國務院總理B國務院副總理C中央軍委主席D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主席的補選。(1)國家副主席缺位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2)國家主席和副主席同時缺位時,由全國人大補選,在補選以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暫時代理國家主席職位。36.依據憲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繼任國家主席職位的是(D)A國務院總理B國務院副總理C中央軍委主席D國家副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主席的繼任。依據憲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副主席繼任國家主席的職位。37.國家主席產生的正確流程是(B)A提名候選人→憲法宣誓→投票選舉B提名候選人→投票選舉→憲法宣誓C投票選舉→提名候選人→憲法宣誓D投票選舉→憲法宣誓→提名候選人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主席、副主席的產生程序。國家主席、副主席的產生程序是提名候選人→投票選舉→憲法宣誓。38.國家主席的提名權屬于(B)A全國人大常委會B全國人大主席團C全國人大D全國政治協商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主席、副主席的產生程序。國家主席、副主席的人選由全國人大主席團提名。39.選舉毛澤東擔任第一屆國家主席是在(C)A1952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1953年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1955年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國家元首制度的形成和發展。1954年憲法規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毛澤東擔任第一屆國家主席;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分別于1959年、1965年兩次選舉劉少奇擔任第二屆、第三屆國家主席。40.授予曾擔任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的是(A)A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B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C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D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國家元首制度的形成和發展。1981年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授予曾擔任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41.1979年選舉法規定直接選舉的范圍從鄉、鎮一級擴大至(A)A縣級B市級C省級D部級解析:本題考查的是1979年選舉法相較于1953年第一部選舉法的變化。1979年選舉法規定直接選舉的范圍從鄉、鎮一級擴大至縣級。42.1979年選舉法規定選舉人大代表的方式為(A)A無記名投票B實名制投票C集體名義投票D直接選定解析:本題考查的是1979年選舉法相較于1953年第一部選舉法的變化。1979年選舉法規定一律實行無記名投票選舉人大代表。43.明確了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不超過3000人,名額分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是(B)A1979年選舉法修正案B1986年選舉法修正案C1995年選舉法修正案D2004年選舉法修正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1986年選舉法第二次修正的內容。1986年選舉法第二次修正明確了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不超過3000人,名額分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44.1986年選舉法第二次修正取消了預選,縮小了直接選舉的差額比例,變成(D)A二分之一至二倍B三分之一至二倍C二分之一至一倍D三分之一至一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1986年選舉法第二次修正的內容。1986年選舉法第二次修正取消了預選,縮小了直接選舉的差額比例,變成三分之一至一倍。45規定在人大閉會期間,人大常委會1/5以上組成人員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對由該級人大選出的上一級人大代表的罷免案的是(C)A1979年選舉法修正案B1986年選舉法修正案C1995年選舉法修正案D2004年選舉法修正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1995年選舉法第三次修正的內容。1995年選舉法第三次修正案規定,在人大閉會期間,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或者常委會1/5以上組成人員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對由該級人大選出的上一級人大代表的罷免案,經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即可罷免。46.2004年選舉法修正案規定對縣級人大代表提出罷免要求需要原選區選民(B)A30人以上聯名B50人以上聯名C70人以上聯名D90人以上聯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2004年選舉法第四次修正的內容。2004年選舉法修正案完善了罷免代表的程序:“原選區選民50人以上聯名,可以對縣級人大代表提出罷免要求;原選區選民30人以上聯名,可以對鄉級人大代表提出罷免要求”。47.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鄉,經省級人大常委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B)A減少5%B另加5%C減少3%D另加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直接選舉的組織和程序。《選舉法》規定: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鄉,經省級人大常委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5%。48對于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的期限是(C)A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3日內B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4日內C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5日內D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6日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選民登記的相關內容。對于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5日內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49選舉委員會對申訴意見,應(D)A在15日內作出處理決定B在1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C在5日內作出處理決定D在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選民登記的相關內容。選舉委員會對申訴意見,應在3日內作出處理決定。50選民推薦代表候選人的法定聯名人數為(B)A8人B10人C15人D20人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提出、確定和投票選舉代表候選人的相關內容。選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51選舉委員會匯總被推薦的代表候選人名單之后,在選舉日的(D)A5日以前公布B8日以前公布C10日以前公布D15日以前公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提出、確定和投票選舉代表候選人的相關內容。選舉委員會匯總被推薦的代表候選人名單之后,在選舉日的15日以前公布。52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在選舉人大代表時,可以直接進行投票選舉的條件是所提代表候選人的人數多于應選代表名額(A)A1/5至1/2的比例B1/3至1/2的比例C1/5至1/3的比例D1/6至1/3的比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間接選舉的組織和程序。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在選舉人大代表時,如果所提代表候選人的人數符合《選舉法》規定的多于應選代表名額1/5至1/2的比例,可以直接進行投票選舉。53人民解放軍團級以上單位設立選舉委員會,任期為(A)A5年B8年C10年D15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間接選舉的組織和程序。人民解放軍及人民解放軍團級以上單位設立選舉委員會,任期5年。54縣級選舉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命權屬于(D)A中央人大常委會B省級人大常委會C市級人大常委會D縣級人大常委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選舉委員會相關內容。縣、鄉兩級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是由縣級人大常委會任命。55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B)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國務院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的法律地位。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56.1954年憲法規定,全國人大每屆(A)A任期4年B任期5年C任期8年D任期10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的任期。1954年憲法規定,全國人大每屆任期4年,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本屆人大任期屆滿的2個月前要完成下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57如遇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需推遲選舉,則必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B)A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數通過B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C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數通過D五分之三以上的多數通過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的任期。如遇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全國人大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后的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5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修正案的法定人數為(A)A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B全體代表的五分之三以上多數C全體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多數D全體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多數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的立法權。憲法修改的權力專屬全國人大,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5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一般法律的法定人數為(D)A全體代表的五分之三以上通過B全體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通過C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D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的立法權。憲法及其修正案以外的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60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B)A一屆B兩屆C三屆D四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任期。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屆任期為5年,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61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一般每(C)A四個月舉行一次B三個月舉行一次C兩個月舉行一次D一個月舉行一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62縣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任免的批準權屬于(D)A下一級檢察院B上一級檢察院C下一級人大常委會D上一級人大常委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職權。63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的是(B)A黨的全國代表大會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國家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中的任免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任免權主要包括:(1)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2)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3)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4)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64全國總動員或局部動員的決定權屬于(A)A全國人大常委會B全國政協委員會C全國人大主席團D國家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中的決定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權主要包括:(1)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準和廢除;(2)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3)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4)決定特赦;(5)如遇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6)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7)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65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選的提名權屬于(C)A全國人大常委會B全國政協委員會C全國人大主席團D國家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專門委員的組成。各專門委員會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若干人和委員若干人組成。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的人選,由主席團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66提議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必須(A)A1/5以上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B3/5以上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C1/3以上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D2/3以上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中的監督權。1/5以上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可以提議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67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會議選舉本次會議主席團的是(C)A全體會議B代表團會議C預備會議D主席團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會議制度。由本級人大常委會主持,選舉本次會議的主席團和秘書長的是預備會議。68由預備會議選出的主席團主持的是(A)A全體會議B代表團會議C預備會議D主席團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會議制度。由預備會議選出的主席團主持的是全體會議。69決定縣和縣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務委員會是在(B)A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B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C1995年,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D1995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法律地位、組成、任期的相關內容。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決定縣和縣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務委員會。70人大常務委員會的候選人數應比應選人數(B)A少1/10至1/5B多1/10至1/5C少1/5至1/3D多1/5至1/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法律地位、組成、任期的相關內容。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候選人應比應選人數多一人至三人,人大常務委員會的候選人數應比應選人數多1/10至1/5,都實行差額選舉。71根據2004年憲法修正案,鄉級人民代表大會(C)A每屆任期為3年B每屆任期為4年C每屆任期為5年D每屆任期為10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鄉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鄉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每屆任期為5年。72主持鄉級人民代表大會并負責召集下一次鄉級人大會議的是(D)A縣級人大常委會B縣級人大主席團C鄉級人大常委會D鄉級人大主席團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鄉級人大的機構組成。主持鄉級人民代表大會并負責召集下一次鄉級人大會議的是鄉級人大主席團。73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C)A全國人大常委會B最高人民法院C國務院D最高人民檢察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的法律地位。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同時也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74提名國務院總理人選的是(B)A全國人大B國家主席C國家副主席D全國人大常委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的組成。(1)國務院總理由全國人大根據國家主席的提名決定;(2)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和秘書長由全國人大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75自治州建置和區域劃分的批準權屬于(C)A全國人大常委會B最高人民法院C國務院D最高人民檢察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的職權。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由國務院批準。76.2018年改革后,除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D)A共15個B共18個C共22個D共26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的組成部門。2018年改革后,除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共26個。77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務院的(B)A直屬特設機構B組成部門C直屬機構D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包括:外交部、國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自然保障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退役軍人事務部、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78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屬于(A)A直屬特設機構B組成部門C直屬機構D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國務院的直屬特設機構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7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屬于(A)A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B國務院組成部門C國務院直屬機構D國務院辦事機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有:新華通訊社、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國氣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行政學院。80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組成,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的是(D)A國務院委員會議B國務院臨時會議C國務院全體會議D國務院常務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會議制度相關內容。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組成,主要任務是: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討論法律草案、審議行政法規草案;通報和討論其他重要事項。81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以及部署國務院的重要工作的是(C)A國務院委員會議B國務院臨時會議C國務院全體會議D國務院常務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務院會議制度相關內容。國務院全體會議的主要任務有:(1)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2)部署國務院的重要工作。82.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對憲法進行修訂,確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A)A每屆任期五年B每屆任期八年C每屆任期十年D每屆任期十五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一般地方政府制度的歷史發展。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對憲法進行修訂,將憲法第98條“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三年",修改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由此包括鄉、民族鄉、鎮在內的我國地方政府機關的每屆任期均統一為五年。83.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地方政府機關的每屆任期為3年是在(A)A1982年至1993年間B1993年至2004年間C1982年至2004年間D2004年以后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一般地方政府制度的歷史發展。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1982年憲法進行修訂,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地方政府機關的每屆任期由3年改為5年。84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領導下的各該級(B)A執行機關B行政機關C權力機關D監督機關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各級人民政府都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領導下的地方各該級行政機關。85.下列不屬于省政府直屬機構的是(B)A工商行政管理局B民族宗教局C統計局D稅務局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的直屬機構包括: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局、地方稅務局等。86.下列不屬于直轄市政府辦事機構的是(C)A法制辦公室B外事辦公室C信訪辦公室D僑務辦公室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的辦事機構包括:法制辦公室、外事辦公室、僑務辦公室等。87.由本級政府的行政首長、行政首長副職、秘書長和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并由行政首長主持的是(D)A工作會議B專題會議C常務會議D全體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會議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全體會議由本級政府的行政首長、行政首長副職、秘書長和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由行政首長主持。88由行政首長、行政首長副職、秘書長組成并由行政首長或委托行政首長副職主持的是(C)A工作會議B專題會議C常務會議D全體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會議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常務會議由行政首長、行政首長副職、秘書長組成,由行政首長或委托行政首長副職主持。89.193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政權是(A)A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B蒙回民族自治區C內蒙古自治政府D西藏自治區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36年,陜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政權。90.中國共產黨民族區域自治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A黨的六屆六中全會B黨的五屆五中全會C黨的六屆五中全會D黨的五屆六中全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38年10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中國共產黨民族區域自治思想的初步形成。91陜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區是在(B)A1940年B1941年C1945年D1949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41年,陜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區。92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是1947年成立的(B)A蒙回民族自治區B內蒙古自治政府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D寧夏回族自治區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4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方——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93.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準了(D)A《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9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于(D)A2004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B1995年,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C1986年,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D1984年,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84年,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9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自治地方的先后順序是(C)A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B廣西壯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96.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更改為(A)A基本政治制度B根本政治制度C長期政治制度D常規政治制度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更改為“基本政治制度”。97我國目前共有自治縣(旗)政府(C)A5個B30個C120個D155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的相關內容。我國目前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其中省級自治區政府5個,自治州政府30個,自治縣(旗)政府120個。98可以按照規定申請設立民族鄉的條件是(D)A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90%以上B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70%以上C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50%以上D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30%以上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鄉的相關內容。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30%以上的鄉,可以按照規定申請設立民族鄉。99民族鄉是我國特有的,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依法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一種(D)A重要政權形式B根本政權形式C主要政權形式D基層政權形式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鄉的相關內容。民族鄉是我國特有的,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依法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一種基層政權形式,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種必要補充形式。100首次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的是(B)A1979年《告香港同胞書》B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C1979年《告澳門同胞書》D1990年《告臺灣同胞書》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建立的相關內容。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同年,鄧小平初步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101決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是在(B)A1982年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B1986年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八次會議C1982年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D1986年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八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監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1986年12月,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1987年6月,監察部正式成立。102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A)A專責機關B臨時機關C直屬機關D常規機關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監察機關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監察委員會是國家監察機關,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103監察機關采取留置措施的留置時間不得超過(A)A二十四小時B三十六小時C四十八小時D七十二小時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留置措施的期限。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留置人員所在單位和家屬,但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等有礙調查情形的除外。104上下級監察委員會的關系是(C)A同級關系B隸屬關系C領導與被領導關系D互相獨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監察機關的領導體制。在管轄權限方面,上下級監察委員會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105監察對象對監察機關作出的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作出決定的監察機關(A)A申請復審B申請駁回C申請仲裁D申請撤銷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家監察機關工作程序的相關內容。監察對象對監察機關作出的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作出決定的監察機關申請復審,復審機關應當在一個月內作出復審決定。106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是()A黨的十二大B黨的十五大C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D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制度的歷史發展。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07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任免權屬于(A)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國家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相關內容。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長由院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108省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的任免權屬于(C)A全國人大常委會B全國人大C省級人大常委會D省級人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相關內容。省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的任免權屬于省級人大常委會。109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提名權屬于(B)A省級人大常委會B省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C省級人大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相關內容。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110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基本審判組織是(C)A執行庭B獨任庭C合議庭D審判委員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法定的審判組織形式。合議庭是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基本審判組織。111中國首個知識產權法院是(A)A北京知識產權法院B天津知識產權法院C上海知識產權法院D深圳知識產權法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縱向組織結構。2014年11月6日,中國首個知識產權法院—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立。112我國首個互聯網法院設立于(D)A北京B上海C南京D杭州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縱向組織結構。2017年8月18日,第一家互聯網法院一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113.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設立(B)A北京金融法院B上海金融法院C深圳金融法院D香港金融法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縱向組織結構。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設立上海金融法院。114中國人民法院體系中可以設立巡回法庭的是(C)A專門人民法院B高級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中級人民法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法院的縱向組織結構。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最高審判機關,可以設巡回法庭。115.2018年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可以列席同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的人員是(C)A檢察員B檢察委員會委員C檢察長委托的副檢察長D檢察長助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檢察院法律地位的相關內容。2018年,新修訂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檢察長或者檢察長委托的副檢察長可以列席同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116有權罷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的是(A)A全國人大常委會B全國人大C國務院D國家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檢察院法律地位的相關內容。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全國人大選舉和罷免,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檢察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117省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權屬于(A)A省級人大B省級人大常委會C全國人大常委會D全國人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檢察院法律地位的相關內容。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本級人大選舉和任免,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檢察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118省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的任免權屬于(B)A省級人大B省級人大常委會C全國人大常委會D全國人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檢察院法律地位的相關內容。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本級人大選舉和任免,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檢察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119.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分院副檢察長的任免權屬于(B)A直轄市人大B直轄市人大常委會C省級人大常委會D省級人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檢察院法律地位的相關內容。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120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其設置、組織、職權和檢察官的任免的是(C)A最高人民檢察院B直轄市人民檢察院C專門人民檢察院D省級人民檢察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檢察院的組織結構。專門人民檢察院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其設置、組織、職權和檢察官的任免,包括軍事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院等。121.鄧小平初步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是在(C)A1969年B1975年C1979年D1990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建立的相關內容。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宣布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同年,鄧小平初步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122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在(B)A1993年B1990年C1979年D1975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建立的相關內容。1990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993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23代表特別行政區政府處理中央授權的對外事務和其他事務的是(C)A高等法院B律政司C行政長官D立法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職權。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職權包括:(1)領導特別行政區政府;(2)負責執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適用于特別行政區的其他法律;(3)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簽署立法會通過的財政預算案,將財政預算、決算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4)決定政府政策和發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主要官員;(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長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職人員;(8)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就《基本法》規定的有關事務發出的指令;(9)代表特別行政區政府處理中央授權的對外事務和其他事務;(10)批準向立法會提出有關財政收入或支出的動議;(11)根據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的考慮,決定政府官員或其他負責政府公務的人員是否向立法會或其屬下的委員會作證和提供證據;(12)赦免或減輕刑事罪犯的刑罰;(13)處理請愿、申訴事項。124批準向立法會提出有關財政收入或支出動議的是(C)A高等法院B律政司C行政長官D終審法院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職權。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職權包括:(1)領導特別行政區政府;(2)負責執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適用于特別行政區的其他法律;(3)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公布法律;簽署立法會通過的財政預算案,將財政預算、決算報中央人民政府備案;(4)決定政府政策和發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主要官員;(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級法院長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職人員;125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一屆任期內可以解散立法會(A)A一次B兩次C三次D四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職權。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其一任任期內只能解散立法會一次。126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第二級政府機構是(B)A三司B局C署D處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機構設置。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第二級政府機構,主管官員稱為“局長”。127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第三屆議員的任期是(C)A2年B3年C4年D5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立法會成員的任職資格。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128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中,必須是在澳門連續住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的是(C)A議員B立法會財務官C立法會主席D立法會監察官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立法會成員的任職資格。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擔任,無國籍與國外居留權的限制。但是立法會主席、副主席必須是在澳門連續住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129特別行政區有權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的是(A)A立法會B廉政公署C審計署D財政司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職權。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還可以批準稅收和公共開支。130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需要(B)A全體議員的1/3聯合動議B全體議員的1/4聯合動議C全體議員的1/5聯合動議D全體議員的3/5聯合動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職權。立法會全體議員的1/4聯合動議(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全體議員的1/3),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經立法會通過進行調查,成立調查委員會,如該調查委員會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上述指控,立法會以全體議員2/3多數通過,可提出彈劾案,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131我國軍事制度遭受干擾破壞和曲折發展的階段是(B)A1949—1965年B1966—1977年C1978—2011年D2012年以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事制度的歷史發展。我國軍事制度遭受干擾破壞和曲折發展的階段是:1966—1977年。132提出“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是(C)A黨的十六大B黨的十七大C黨的十八大D黨的十九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事制度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相關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7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133明確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是(D)A黨的十六大B黨的十七大C黨的十八大D黨的十九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事制度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相關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134通過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并規定,在國家體制中設立國防委員會是在(A)A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B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C1958年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D1958年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歷史發展。135我國的最高軍事決策和軍事指揮機關是(A)A中央軍事委員會B全國人大C全國人大常委會D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歷史發展。我國的最高軍事決策和軍事指揮機關是中央軍事委員會。136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共同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是在(B)A1980年B1982年C1985年D1990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歷史發展。從1982年起,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共同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137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選舉權屬于(C)A黨的全國代表大會B國務院C全國人大D全國人大常委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產生。全國人大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主席的提名,決定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138全國人大閉會期間,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提名權屬于(C)A國務院B全國人大常委會C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D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產生。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139.50年代后期至1998年,中央軍事委員會工作機關實行(A)A三總部B四總部C七總部D八總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委主要機關。50年代后期,恢復了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體制(三總部)。1998年,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至此,三總部變為四總部(增加總裝備部)。140.1998年至2016年,中央軍事委員會工作機關實行(B)A三總部B四總部C七總部D八總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軍委主要機關。1998年,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至此,三總部變為四總部(增加總裝備部)。2016年,軍委機關由四總部,改為7個部(廳)、3個委員會、5個直屬機構共15個職能部門。141下列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是(D)A中國人民解放軍B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C民兵D武裝糾察隊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事武裝力量構成。我國軍事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和預備役部隊構成。142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D)A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B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C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D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事武裝力量構成。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143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成立日是(C)A1942年4月23日B1945年4月23日C1949年4月23日D1951年4月23日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事武裝力量構成。1989年,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華東軍區海軍的日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成立日。144第一類士兵預備役指的是(A)A預編到現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B預編到后備部隊的預備役士兵C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D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預備役部隊相關內容。(1)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①預編到現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②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③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基干民兵組織的人員。(2)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①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②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145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解放軍實行領導的根本制度是(B)A首長制B黨委制C委員制D長官制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軍隊黨委工作制度。黨委制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解放軍實行領導的根本制度。黨的各級委員會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遵循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146中國人民解放軍設置政治指導員的層級是(C)A團B營C連D排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政治委員制度的基本內容。團級以上單位設立政治委員,營設立政治教導員,連設立政治指導員。147在團級以上單位設立的與軍事指揮員同級的行政職務是(B)A政治處處長B政治委員C政治教導員D政治指導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政治委員制度的基本內容。政治委員必須是有5年以上黨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擔任,政治委員與同級軍事主官同為所在部隊的首長。148必須由有5年以上黨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擔任且主持黨的委員會日常工作的是(B)A政治處處長B政治委員C政治教導員D政治指導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政治委員制度的基本內容。政治委員必須是有5年以上黨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擔任,其同時也是黨的委員會日常工作的主持者。149標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初步形成的是(A)A《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D《論十大關系》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歷史發展。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制定了《共同綱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初步形成。150毛澤東就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正式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根本方針和關系準則是在(D)A《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D《論十大關系》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歷史發展。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就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正式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根本方針和關系準則。151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的是(C)A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B1982年黨的十二大C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D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歷史發展。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152成立于1948年并以宋慶齡為首任名譽主席的民主黨派是(A)A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B中國民主同盟C中國民主建國會D中國民主促進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的民主黨派。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8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宋慶齡為名譽主席,李濟深為主席,何香凝、馮玉祥、譚平山等人組成中央常務委員會。153以推動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任務的是(C)A中國民主建國會B中國民主促進會C中國農工民主黨D中國致公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的民主黨派。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基本任務是推動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154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的民主黨派是(A)A中國民主建國會B中國民主促進會C中國農工民主黨D中國致公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的民主黨派。中國民主建國會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成立,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155前身為1941年3月在重慶成立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民主黨派是(B)A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B中國民主同盟C中國民主促進會D中國農工民主黨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的民主黨派。中國民主同盟的前身是1941年3月在重慶成立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9月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1945年10月,“民盟”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推選張瀾為中央委員會主席。15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是(C)A宋慶齡B李濟深C毛澤東D鄧小平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政治協商制度的歷史發展。1949年10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157第一次將“團結和民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兩大主題”寫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總綱是在(D)A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B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C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D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和地位。2004年,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第一次將“團結和民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兩大主題”寫入總綱。158截至2018年,中國人民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設置的專門委員會有(D)A七個B八個C九個D十個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中央組織機構。截至2018年,中國人民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設置十個專門委員會: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科教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港澳臺僑委員會、外事委員會、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159人民政協設置地方委員會開始于(A)A1954年B1955年C1958年D1960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地方組織機構。從1954年第二屆政治協商會議開始,人民政協設置地方委員會。160第一次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對“人民團體”作出了界定的是(B)A《人民群眾法》B《人民團體法》C《人民基本法》D《人民常規法》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團體的歷史發展。1942年頒布的《人民團體法》第一次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對“人民團體”作出了界定。161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村民委員會是(B)A果樹村村民委員會B果作村村民委員會C果農村村民委員會D果田村村民委員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山縣果作村6個生產隊的85戶農民,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的果作村村民委員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村民委員會。162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居民委員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是在(D)A195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B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C195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D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歷史發展。1954年12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制定并頒布了《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居民委員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163我國村民委員會制度的全面鋪開階段是在(C)A1979—1982年B1982—1990年C1990—2007年D2008年至今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后村民委員會制度的發展。(1)1982—1990年是我國村民委員會制度的形成和確立階段;(2)1990—2007年是我國村民委員會制度的全面鋪開階段;(3)2008年至今是我國村民委員會制度的深化完善階段。164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的是(D)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后村民委員會制度的發展。2007年,黨的十七大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正式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起,納入中國特色政治制度范疇。165我國村民委員會設立、撤銷和范圍調整的批準權屬于(A)A鎮人民政府B縣人民政府C市人民政府D省人民政府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村民委員會的產生。村民委員會設立、撤銷、范圍調整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提出。166村黨總支部委員會(B)A每屆任期4年B每屆任期5年C每屆任期8年D每屆任期10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村民委員會的產生。村和社區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均為5年。167可以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要求的條件是(A)A1/3以上的村民代表B1/3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C1/5以上的村民代表D3/5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村民委員會的產生。本村1/5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1/3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可以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的要求,并說出要求罷免的理由。168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和(B)A公平公正B公開透明C平等自愿D共同協商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村民委員會的工作原則。以少數服從多數和公開透明為工作原則,實行村務公開制度。169規定“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是(D)A《中華人民共和國基層居民委員會組織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制度。根據自1990年1月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170在當代中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建立最早、發展時間最長的是(D)A村民委員會B基層團總支C基層黨支部D居民委員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制度。在當代中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居民委員會的建立最早,發展時間最長。171我國居民委員會的任期是(C)A每屆任期3年B每屆任期4年C每屆任期5年D每屆任期8年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制度。我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的任期是每屆任期5年。172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規模調整的決定權屬于(C)A省級人民政府B市級人民政府C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D縣級人民政府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制度。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規模調整由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決定。173下列選項中,有權補選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委員的是(D)A常務會議B工作會議C社區會議D居民會議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居民會議有權撤換和補選居民委員會委員。多選:1.按階級性質可以將政治制度劃分為(ACDE)A奴隸制政治制度B君主立憲制政治制度C封建政治制度D資本主義政治制度E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類型。當代政治制度按階級性質可劃分為:(1)奴隸制政治制度;(2)封建政治制度;(3)資本主義政治制度;(4)社會主義政治制度。2.下列國家中屬于聯邦制的是(ABCDE)A美國B俄羅斯C澳大利亞D印度E巴西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聯邦制國家的主要代表。聯邦制國家主要有:美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巴西等。3.屬于單一制國家的有(ABCDE)A中國B法國C英國D韓國E朝鮮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單一制國家的主要代表。單一制國家主要有:中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朝鮮等。4.1954年9月,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CDE)A《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組織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E《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當代中國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