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
03-單元測
單元測學科關鍵能力構建建議用時:20min
一、選擇題
中華文化通過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建有500多所我子學院
和1000多個孔子學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孔子學院(堂)的課程可能包括()
①漢語②中國茶藝③西餐制作④太極拳⑤軟筆書法⑥拉丁語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⑤
2.孔子學院(堂)的建立可以()
A.直接增加貿易出口B.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C.改變世界人口分布D.體現中國地域差異
【答案】LB2.B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孔子學院(堂)的課程以傳統的東方文化為主要課程,西餐的制作和拉丁語是西方文化,不是孔子學院
(堂)的課程,①②④⑤是①②④⑤,選B。
【2題詳解】
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
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與外國的
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根據題意可知。B符合題意。選B。
【點睛】本題考查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了解即可。
3.全球疫情爆發后,中國先后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展現了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
體的大國擔當。以下對中國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中國是發達國家,地大物博B.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
C.中國積極加強國際合作應對新冠疫情D.抗擊疫情,中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答案】A
【解析】
【詳解】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積極參與國際事物,在當今世界樹立起了一個負
責任大國的形象。在全球新冠疫發生的關鍵時刻,中國先后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展
現了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故B正確;應對新冠疫情需要加強國
家合作,中國的抗疫經驗相對豐富,故CD正確;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故A錯誤。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2021年12月,全球首個抗臺風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
在廣東陽江成功并網發電。圖為我國東部活海地區簡圖及海上風電平臺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
5.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海上風能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①海岸線漫長②工業集中,市場廣闊③農業基礎好④技術先進,資金雄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4.D5.B
【解析】
【4題詳解】
由圖可知,廣東陽江瀕臨的海洋是位于臺灣海峽以南的南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面積最廣、全部位于熱帶
的海域,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5題詳解】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海上風能開發的有利條件是:海岸線漫長,工業集中,市場廣闊,技術先進,資金雄
厚。與農業基礎好無關,故①②④正確,故選B。
【點睛】我國在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時,積極開發氫能、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沼氣)、
風能、水能、地熱能、潮汐能、可燃冰等新型能源,以應對能源危機,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社全可持續發
展。
6.創建美麗中國,必須著力推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下列生活方式與創建美麗中國觀念不符
的是()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關閉電源后,不忘拔掉用電器插頭
C.家庭垃圾實行分類處理D.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D
【解析】
【詳解】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私家車,能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A正確;不符合題意;
關閉電源后,不忘拔掉用電器插頭,節約了電能,B正確,不符合題意;家庭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再利用,
即節約了資源也減少了污染,C正確,不符合題意;在餐桌上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會消耗掉大量的木材,
減少森林綠化面積,破壞自然環境,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7.目前,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是()
A.中國B.日本C.美國D.俄羅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上最大的
發展中國家。故根據題意選A。
【點睛】
8.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這是因為我國()
A.經濟發展速度較慢,底子薄
B.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C.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D.教育科技水平逐漸提高,國力漸強
【答案】B
【解析】
【詳解】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必然選擇,這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人口、資源、環境
的矛盾越來越突出,B正確;經濟發展速度、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是走可持續發
展之路的原因,ACD錯誤。故選B。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新目標,表明中國走可持續發
展的道路絕不動搖,努力實現“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想。據此,完成下面
小題。
9.中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原因是()
A.中國地大物博B.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C.農業資源豐富D.工業發達
10.下列人類活動中,符合“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理念的是()
A.大量填海造陸增加陸地B.封山育林
C.大量修建梯田D.禁止發展工業
【答案】9.B10.B
【解析】
【分析】
【9題詳解】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人口結構不合理,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家資源少,這些都是中國要堅
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原因。中國地大物博、農業資源豐富、工業發達等不是走可持續發展的原因。依據
題意,B對,ACD錯;故選B。
【10題詳解】
大量填海造陸增加陸地,海域面積縮小,不利于可持續發展,A錯;封山育林有利于林地的保護,B對;
大量修建梯田,會造成水土流失加劇,C錯;禁止發展工業,太絕對,會影響經濟的發展,D錯;依據題
意,故選B。
【點睛】我國地域遼闊、地大物博,資源總量豐富,但我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人均資源不
足,我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將氣候變化的威脅列為主要長期風險。氣候變化的短期影響疊加最終將造成
全球性重大緊急狀況。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1.下列事件中不屬于氣候變化引起的是()
A.九州島遭數十年一遇的暴雨B.印度尼西亞洪災致8人死亡
C.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D.歐洲暴風雪導致7人喪生
12.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做為負責任的大國,應該()
A.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B.加大節能減排力度
C.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開展中非合作論壇
【答案】11.C12.B
【解析】
【分析】
[11題詳解】
氣候影響人類活動,同時人類活動也會影響氣候,以上四個現象中,九州島遭數十年一遇的暴雨、印度尼
西亞洪災致8人死亡和歐洲暴風雪導致7人喪生都屬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屬
于人為原因。故選C。
【12題詳解】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是每-一個國家的責任,中國也不例外,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加大節能減排力
度,其余三項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無關。故選B。
【點睛】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以及過度砍伐森林會造成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大增,地球的氣溫就會升
高,地球就變暖,致使冰川消融,低地被淹;還會產生旱澇災害、糧食減產、水資源短缺等危害,威脅到人
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13.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鯨吞農田”
A.住房占用耕地B,水資源枯竭C.大氣污染嚴重D.全球氣候變暖
【答案】A
【解析】
【詳解】由漫畫可知,這是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長,使住房用地越來越多,反映的是由于住房占用耕地,A
正確,BCD錯誤。故選A。
14.下列屬于中國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是()
①人地關系不夠和諧②區域發展不平衡
③人口負增長④海洋權益面臨挑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我國發展中面臨的挑戰眾多,主要是人口眾多,城鄉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平衡;人地關系不夠和
諧;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故①②④正確,故選C。
【點睛】
15.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加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下列不屬于我
國積極參與的國際事務的是()
A.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B.聯合國維和任務C.國際搶險救災D.把資源全部保護起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加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我國用占
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這是對世界的一大貢獻。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
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物,充分體現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聯合
國維和任務,國際搶險救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D項中把資源全部保護起來說法錯誤,故選D。
【點睛】
16.關于我國地理國情的表述,正確的是()
A.經濟建設成就巨大,是發達國家
B.我國綜合國力在國際上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
C.綜合國力要獲得長足發展,必須依賴經濟實力與科技教育水平的實質性提高
D.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
【答案】C
【解析】
【詳解】我國的經濟建設成就巨大,但仍然還是發展中國家,故A錯誤。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于美
國,綜合國力排名較后,故B錯誤。綜合國力要獲得長足發展,必須依賴經濟實力與科技教育水平的實質
性提高,故C正確。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故D錯誤。故選C。
17.我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
必然選擇,因為()
A.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B.經濟發展速度慢,底子薄C.國土遼闊,資源豐
富D.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逐漸提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我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由于人口眾多,
資源相對不足,為了協調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必須實行可持續發展。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
合題意。故選A。
【點睛】
讀“2011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域生產總值表(單位:億元)完成下列問題。
省級行政區域廣東江蘇山東寧夏青海西藏
生產總值53000486044542920601622605
18.表格內容反映了我國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是()
A.南方發達,北方落后B.北方發達,南方落后
C.東部發達,西部落后D.西部發達,東部落后
19.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A.大力發展經濟,先污染后治理
B.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C.引進資金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D.擴大初級農礦產品的出口,積極換取外匯
【答案】18.C19.B
【解析】
【18題詳解】
從“2011后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域生產總值表”可以看出,廣東、江蘇、山東三省的生產總值很高,而寧
夏、青海和西藏的生產總值很低,廣東、江蘇和山東三省都是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寧夏、青海和西藏位于
西部內陸地區,證明不是南北方差別,而是東西部差別,經濟發展狀況是東部發達,西部落后。結合所給
答案A、B、D錯誤,C正確。故選C。
【19題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大力發展經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環境,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A錯誤;加強交流
與合作,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是可取的,減小東西部發展差距,B正確;引進資金和技術,發展技術密集型
產業,C錯誤;要擴大工業制成品的出口,獲得更高利潤,D錯誤。故選B。
【點睛】我國東部沿海省區的生產總值較高、經濟發達,西部內陸省區的生產總值較低、經濟落后,經
濟發展不均衡。因此,為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最合理的做法是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二、解答題
20.閱讀材料和“金磚國家”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當今世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全球資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國
的資金、技術、市場條件也不一樣,每個國家在發展經濟中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目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人類攜手共同應對。
材料二: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我國
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做負責任的大國。我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
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和諧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合”思
想之上,是中華民族獨創的精神財富。
材料三:圖示陰影區域為“金磚國家(BRICS)”。“金磚國家”是新興經濟體的代表,五國秉持開
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在經濟、政治、人文等領域開展合作,在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
上溝通協調,致力于建設公平公正的美好世界。金磚國家的發展帶來世界經濟增長點多元化,進而推動國
際關系民主化。
(1)由材料一可知,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2)由材料二可知,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一一“和合”思想之上,我國政府提出“”理念,是中
華民族獨創的精神財富。
(3)由材料三可知,“金磚國家”中,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
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是-中國與巴西兩國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4)“金磚國家”成員國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被形象地稱為“”;南非所在大洲礦產資
源豐富,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5)從海陸位置方面描述,圖中所示“金磚國家”的共同特點是。
【答案】(1)發展(2)和諧世界
(3)①.俄羅斯②.中國③.南南合作
(4)①世界辦公室②.黃金
(5)均海陸兼備或均為臨海國等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金礦國家的資料和分布圖為材料,涉及金磚國家的分布、全球問題、國際合作的意義,
南北關系等知識點,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小問1詳解】
讀材料一可知,目前,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人類攜手共同應對。
【小問2詳解】
讀材料二可知,我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和諧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
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華民族獨創的精神財富。
【小問3詳解】
讀材料三可知,金磚五國有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在金磚五國中,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
的國家,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和巴西都屬于發展中國家,所以中
國和巴西的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小問4詳解】
在“金磚國家”成員國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軟件外包產業發展迅速,占世界市場的三分之
二,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南非所在大洲非洲礦產資源豐富,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
首位,非洲被稱為“自然資源的大倉庫”。
【小問5詳解】
讀圖可知,金成五國在海陸位置方面都屬于海陸兼備的國家,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位于亞歐大陸,俄羅斯
臨太平洋和北冰洋,中國臨太平洋,印度臨印度洋;巴西是美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臨大西洋,南非位
于非洲,臨印度洋和大西洋。
2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桶裝水鋼材
璐小汽車
(1)以上四種產品分別主要由哪種自然資源制造而成?
桶裝水:,鋼材:,書籍:,小汽車:。
(2)如果對桶裝水中的自然資源利用不當,產生的后果是0
(3)如果對制造書籍的自然資源利用不當,產生的后果是o
(4)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
【答案】(1)水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
(2)水的浪費和污染,水資源不足
(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木材短缺、環境惡化等
(4)要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培育資源,珍惜節約資源,積極探索新資源。
【解析】
【分析】我國是一個自然資源的種類豐富,但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的國家,在資源的利用過程中還存在浪
費、不合理使用等行為,保護自然資源刻不容緩。
【詳解】(1)桶裝水是由水資源制造而成,鋼材是由礦產資源制造而成,書籍是由森林資源制造而成,小
汽車是由礦產資源制造而成。
(2)桶裝水利用不當,產生的后果是水的浪費和污染,造成水資源不足。
(3)書籍是由森林資源制造生產的,如果不合理利用會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木材短缺、環境惡化
等。
(4)要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培育資源,珍惜節約資源,積極探索新資源。
22.西氣東輸主要是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輸往我國東部地區。一線輸油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
輪南油田,向東到達上海。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上海口新輾口
面積人n工業
(萬平方千米)(萬人)?ZJC)
(1)甲圖中,一線輸油管道從中寧到靖邊,穿行在我國的高原上。該高原最顯著的地形特征
是。這里主要的生態問題是,生物措施是O
(2)讀圖乙,歸納新疆地區地形分布的特點。
(3)根據圖提供的信息,請你說說為什么要建設西氣東輸工程?
(4)經濟發展方式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環境問題。上海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是;新疆存在的環境
問題主要是o
(5)上海無煤無鐵,其發展鋼鐵工業有利條件是(至少兩點)。
【答案】(1)黃土;溝壑縱橫;水土流失;植樹種草
(2)三山夾兩盆
(3)新疆油氣資源豐富,地廣人稀,工農業不發達,能源消耗量少,上海能源缺乏,人口稠密,工農業
發達,能源消耗量大
(4)大氣污染;土地荒漠化
(5)鋼鐵消費市場廣闊,水陸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根據西氣東輸工程概況,進行分析解答。
【詳解】(1)甲圖中,一線輸油管道從中寧到靖邊,穿行在我國的黃土高原上。該高原最顯著的地形特征
是溝壑縱橫。這里主要的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生物措施是植樹種草;
(2)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稱為“三山夾兩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阿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兩盆
指的是準嘎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3)新疆油氣資源豐富,地廣人稀,工農業不發達,能源消耗量少,上海能源缺乏,人口稠密,工農業
發達,能源消耗量大,所以要建設西氣東輸工程;
(4)上海工業發達,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是大氣污染;新疆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5)上海無煤無鐵,其發展鋼鐵工業有利條件是鋼鐵消費市場廣闊,水陸交通便利;
【點睛】考查西氣東輸工程概況。
鏈中考9真題模擬限時演練.建議用時:20min
一、選擇題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個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中國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
生活”。據此回答題。
23.下列屬于自然資源的是
A.日用商品B.水資源C.工業產品D.糧食作物
24.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為是
A.節日向朋友郵寄紙質賀卡B.購物時向商場索取購物袋
C.注意衛生,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D.節約用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燈熄
【答案】23.B24.D
【解析】
【分析】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和能量,是存在于大自然中,能為人們利用的,包括可再生資源
和不可再生資源。
【23題詳解】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和能量,是存在于大自然中,能為人們利用的,以上四種物品中,水資源
是自然資源,工業產品、糧食作物和日用產品是經人們加工而成的,不是自然資源,故選B。
【24題詳解】
以上四種做法中,節日向朋友郵寄紙質賀卡、購物時向商場索取購物袋和注意衛生,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
都不利于節約資源;節約用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燈熄符合低碳生活的行為,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自然資源有關知識。
25.下圖是玲玲同學去年暑假考察的“一帶一路”示意圖,海路去陸路返。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A.經過了亞洲、美洲和歐洲
B.在①處觀賞到熱帶草原景觀
C.在③地區跨國游歷很便利
D.從俄羅斯邊界返回祖國口岸
【答案】C
【解析】
【詳解】由圖中玲玲同學去年暑假考察的“一帶一路”示意圖,海路去陸路返,該路線經過亞洲、歐洲和非
洲;在①處可以看到的是熱帶雨林景觀,而不是熱帶草原景觀;在③地區也就是歐洲西部地區,旅游資源
豐富,交通十分便利,游歷很便利;返回時是從哈薩克斯坦到祖國口岸,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6.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謀求更大發展,中國應選擇()
A.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協調人地關系B.閉關鎖國,防止外國學到我們的技術
C.只與經濟發達國家進行合作、對話D.國內不同區域的經濟差異要進一步拉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我國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根據中
國的國情,21世紀是環保的世紀,是生態的世紀,是可持續發展的世紀,因此以上四個答案中只有A是
正確的,故本題選A。
27.針對圖中漫畫中反映的環境問題,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親,太臟了
A.跨流域調水B.修建水庫C.生產純凈水D.治理水污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讀圖可知,漫畫反映了水污染問題;針對該問題,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治理水污染,跨流域調水
是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修建水庫是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問題,故選D。
【點睛】
(2016,泰安中考)
(2016?泰安中考)瓜達爾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靠近波斯灣出入口,我國與巴基斯坦擬合作修建瓜達爾
港到喀什的中巴鐵路。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28.目前波斯灣的石油運往我國主要是通過()
A.公路運輸B.海洋運輸
C.鐵路運輸D.內河航運
29.修建中巴鐵路的意義有()
①有利于加強中國同歐洲和美洲的聯系與合作
②縮短中國到印度洋的運輸距離,節省時間和運費
③有利于保障我國的能源戰略安全
④促進中國西部開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8.B29.D
【解析】
【28題詳解】
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產量最高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國
家。波斯灣的石油主要通過海洋運輸運往我國。故選B。
【29題詳解】
我國進口的石油多來自中東的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瓜達爾港南臨阿拉伯海,石油如果運到瓜達爾港再由
陸路輸往中國,可以不必經過東南亞的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路程可大大縮短,節省時間和運費,加強我
國同巴基斯坦的聯系與合作,有利于保障我國的能源戰略安全,促進中國西部大開發,①錯。②③④對。
故選D。
【點睛】中東是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中東的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通過海運運往世界各地。
讀我國西電東送路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30.西電東送工程北線輸送到的地區是(
A.遼中南工業區B.京津唐工業區
C.滬寧杭工業區D.珠江三角洲工業區
31.西電東送工程南線輸送的電力類型是(
A.火電B.水電C.風力發電D.核電
32.西電東送減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主要原因是()
A.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減少B.綠化面積增加
C.用電量減少D.使用環保電器者增多
【答案】30.B31,B32.A
【解析】
【分析】、:
【30題詳解】
西電東送的北部通道是將黃河上游的水電和山西、內蒙古的坑口火電送往京津唐地區,京津唐地區是北方
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用電量大,故選B.
[31題詳解】
西電東送的南部通道是將貴州、廣西、云南三省區交界處的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資源以及云南、
貴州兩省的火電資源開發出來送往廣東、海南等地,主要輸送的是水電,故選B.
【32題詳解】
西電東送減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日益嚴重的環保壓力,主要原因是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減少,用電
量是在增加,與綠化面積無關,故選A.
33.以下有關我國敘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B.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
C.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D.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我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由于人口眾多,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
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我國一直秉承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目前,我
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沒有超越日本,故本題選D。
34.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南水北調中線方案一期正式通水,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沿線居民缺水
的問題.關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本解決了長江流域的洪澇問題
B.利用流域之間的落差發電
C.緩解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D.連通長江、淮河、黃河、珠江四大水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南水北調工程是吧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調往我國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主要是為了緩解華北和西
北的缺水問題。所以選C。
【點睛】該題考查南水北調工程。
35.全球海平面上升日益威脅到馬爾代夫等島嶼國家的生存安全,為避免他們淪為背井離鄉的環境難民,人
類應
A.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B,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C.大力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D.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答案】A
【解析】
【詳解】全球海平面上升日益威脅到馬爾代夫等島嶼國家的生存安全,為避免他們淪為背井離鄉的環境難
民,人類應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溫室氣體是指二氧化碳。故選A。
36.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內地為香港的發展主
要提供了
A.資金B.技術C.信息D,原料和燃料
【答案】D
【解析】
【詳解】香港為祖國內地提供資金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承接海外訂單,從
事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控制產品質量,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祖國內地則利用土地、原料、燃料
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等,并為香港旅游業、影視業、金融業等產業的發展提供強
有力的支撐。故選D。
2017年4月1日,國務院在相對經濟落后,生態環境良好的容城、雄縣、安新三地設立雄安新區。雄安特
區將逐步建成為水城共融生態新區和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新區對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人
口、環境等諸多壓力,具有重大意義。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0?大中城市
O小城市
—省區界線
一國道
一由怏
.***',雄安新區
O湖泊
37.下列不屬于北京首都職能的是()
A.政治中心B.經濟中心C.文化中心D.國際交往中心
38.與廊坊相比,國家選擇雄安作為新區的優勢條件是()
A.人口密度低,開發程度低B,離北京、天津近,位置優越
C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D.人力資源豐富,科技水平高
39.有關雄安新區建設的積極意義,敘述不正確的是()
A.減輕北京環境污染,改善城市環境
B.能夠徹底解決北京交通擁堵、住房緊張問題
C.加強雄安地區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發展
D.利于雄安新區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生態發展
【答案】37.B38.A39,B
【解析】
【37題詳解】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城市,對于
未來的發展北京也做出了長遠規劃,北京市未來的建設發展目標定位于:國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
(國際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故本題選D。
【38題詳解】
容城、雄縣、安新三地人口密度低,開發程度低,經濟相對落后,生態環境良好,因此此為國家選擇雄安作
為新區的優勢條件,故本題選D。
【39題詳解】
雄安新區的建設將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的功能性,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將大大提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
質量和水平;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不能徹底解決北京交通擁堵,住房緊張問題,故本題選B。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北京城市職能和雄安新區建設的意義。
40.我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試采技術的國家。可燃冰燃燒后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
燃冰僅海域儲量就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可燃冰被認為是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是因為()
①清潔環保②分布廣③儲量大④開發技術難度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詳解】我國成為全球領先掌握該技術的國家,可知開發難度較大,可燃冰具有清潔環保、分布廣和儲量
大的特點,所以被認為是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故選A。
41.“美麗中國夢”主題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下列措施對建設美麗中國不利的是
A.洞庭湖區退田還湖B.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
C.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D.首都北京大規模開采地下水
【答案】D
【解析】
【詳解】洞庭湖區退田還湖有利于增加湖泊調蓄洪水的能力;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防治土地荒
漠化;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有利于維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首都北京大規模開采地下水,容易導
致地下水位降低,引起地面下沉。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二、解答題
42.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的建設,促使了沿線各
國經濟發展與合作。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一帶一路”主要線路示意圖
(1)“一帶一路”涵蓋亞洲、洲和非洲。
(2)“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上交通要道有:①海峽、②運河。
(3)“絲綢之路”所經地區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是:大陸內部降水(多/少),沿海地區降水
(多/少)。
【答案】(1)歐洲(2)①.馬六甲②.蘇伊士
(3)①.少②.多
【解析】
【分析】本題以一帶一路主要線路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大洲的分布、“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上交通要道、“絲
綢之路”所經地區降水量的分布規律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一帶一路”涵蓋亞洲、歐洲和非洲,一帶一路的建設,促進了沿線各國經濟發展與合作。
【小問2詳解】
由圖可知,“海上絲綢之路”經過南海、太平洋、①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②蘇伊士運河、地中海、
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到達歐洲西部。
【小問3詳解】
由圖可知,“絲綢之路”所經地區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是:大陸內部遠離海洋,受海洋的影響小,降水少;沿
海地區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大,降水多。
43.圖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泉州
福州C
I,|;阪八1?棗。棉花
(1)“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利用海運,其具有運量、成本低的優勢,而且所航行海域大部分位于地
球上的五帶中的帶,無結冰期,可全年通航.
(2)從圖上可以看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亞洲出發,經過①海峽,穿過②洋,到達
(3)沿線城市加爾各答所在的國家是,加爾各答位于該國“母親河”河下游,是該國最大的
(棉或麻)紡織工業中心.
(4)內羅畢所在地區是“海上絲綢之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同范本:貨運車輛租賃標準
- 2024年二月車位轉讓協議附屬設施驗收標準補充版
- 藥品代理銷售合同模板范本
- 智能家居安裝合同詳細范文
- 無限連帶責任擔保合同示范文本
- 化工制圖與識圖測試題(附答案)
- 新工程承包合同
- 睪丸扭轉病人護理
- 鋁合金門窗采購合同范文正規范本
- 合同糾紛處理物業服務中心
- 軟件詳細設計說明書(例)
- 鋼拱橋專項吊裝方案終稿
- 24式太極拳教案(1~4課)
- 哈薩克斯坦鐵路車站代碼
- 產業經濟學的課后復習答案
- 中國綠色經濟發展之路(PPT-37張)課件
- 客房控制系統——RCU系統培訓PPT通用通用課件
- 履帶式液壓挖掘機挖掘機構設計
- 川崎病診治指南最新ppt課件
- (會議紀要(2011)第29期)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會議紀要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定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