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重難點13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類題(文言文本閱讀)
(原卷版)
三論r題趨勢
卷別提問方式設(shè)題角度
2024年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一詞多義、詞
新高考I
壯、親、之、迨類活用等
卷
2024年一詞多義、詞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新高考II類活用、文化
燕、怪、為壽、式
卷常識
2023年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一詞多義、詞
新高考I
圍、勸、具臣、誣說類活用等
卷
2023年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一詞多義、詞
新高考II平易、金、片、果類活用、文化
卷常識
2022年新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一詞多義及相
高考I卷寡人、盛、蔽、國門關(guān)文學常識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一詞多義、古
2022年新
銜枚、差強人意、尊重、車駕今異義及相關(guān)
高考II卷
文學常識
2025年考向預測:
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類題是每年的必考類題目,考查內(nèi)容包括一詞多義、詞類活用、文學常識等,與課
本進行銜接,充分體現(xiàn)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重視,是教考一體的體現(xiàn)。2025年會繼續(xù)考查,對理解篇目內(nèi)容的精確
度要求更高,不僅考查實詞還有虛詞。
重難詮釋◎
設(shè)問形式——下列敬中加點的熊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睇說,不正循的一項是
文言實噩構(gòu)成文言文的主體,在㈱實詞時,要注意實詞的-夠義古今異義
和詞類活用等情況,同時還要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實詞的語境含義,因此積累一定數(shù)量
的實詞詞義掌握言實詞詞義的推斷方法尤為殖,
語境推斷法雕敝言實詞詞義最根本的旗,也就是“以事解文",根據(jù)上下文的關(guān)氧
如并列、轉(zhuǎn)折、因果、承接等,對詞義進行推齦
字形推斷法即通過漢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來蜥瞅,漢鋤造字有一定的規(guī)甑觸1"口"字旁
的字就與r的動作有關(guān),如覽、就等;"手"字(提手)旁的字就與手發(fā)出的動作有關(guān),
如混推”等.所以分析字形能夠了解文言實詞的本義,在本義的基社,再攜斷實詞
蛹申義就有跡可循,
_字音推斷法即利用漢字橫音來蝴實詞的含義,古代的通假字有很多,同音解也可能含有
高分技巧相似的氤在本義期?申義概不通的翻下,可以飄成同音的通假字簿出符合語躺
即聒+、+]意思,如"通"慧"僻"通匐’等,
組詞推瞅古漢語多是單音節(jié)詞,一個單音節(jié)詞往往有幾仲意思,解成現(xiàn)代漢語通常是以這個
詞為語素的雙音節(jié)訊所以可以通過組詞雅新詞義,再從中選擇與語雅符的詞義.
幽推斷法:對瑞性的詞、短語、句子潴段落中,相同喝上糖應詞性相同,詞義相同、相近
或都皈在推頻義的樵,往往是先借睡齊的句式,推斷出一個醐詞性,進而推斷期義.
語法推斷法:婚實詞的意思雖雄多,但是也要遵循語法解.一般是名詞、代詞充當主語和賓語,
斕、形容詞充當謂語,名訊代詞充當定語,副詞或者介翻語充當狀語,根據(jù)語法規(guī)律;能囑大致
解文言實雕詞性,進而推斷出其詞義.
課內(nèi)聯(lián)想法:考查的實詞含義和用法一般都能夠在文幡到根據(jù),酬首先雇牢記課內(nèi)文款的詞義,
遇到陌生實訊先回憶所學,解所學遷移過來,放在語境里思考是否符合薦會舉一反三
成語推斷法大翎成語飄古代流傳至今血所以通過成語中字詞的含義端斷(正推醺推文實詞瞅.
J(建議用時:50分鐘)
限時提升練(
基礎(chǔ)過關(guān)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相國何①以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上大怒目:“相國多受
賈人財物,乃為請吾苑!”下相國廷尉,械系之。數(shù)日,王衛(wèi)尉侍,前問日:“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
上目:“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之請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
之。”王衛(wèi)尉目:“夫職事茍有便于民而請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且陛下距楚數(shù)歲,
陳稀、思布反,陛下自將而往;當是時,相國守關(guān)中,關(guān)中搖足,則關(guān)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
利,今乃利賈人之金乎?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渚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帝不
烽。是日,使使持節(jié)赦出相國。相國年老,素恭謹,入,徒跣謝。帝曰:“相國休矣!相國為民請苑,吾不
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通也?!?/p>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四》)
材料二:
高祖論蕭相國為三杰之首,及論功行封,為諸將百計諭曉,卒以何為第一,高祖之待何也可知矣。高
祖宅有何,是人之有五臟、木之有根、魚之有水也。使何雖有大過,猶將容之,然一日為民請苑中地,高
祖發(fā)怒,奮然如斥奴隸,使有司械系辱之而不疑。此在常人為之,則必以為狂易反常,而高祖獨安為此,
其心蓋有說也,高祖知何之才而不能不疑者也。故以天下之大功,一日有微罪,則以奴隸之辱加之而不疑,
使何意知吾之不憚侵辱之如此,務(wù)以逆去其驕蹇之意,此高祖之術(shù)也。
其后絳侯立文帝②,以天下與人,論功宜何妲一目有疑諼下之然吏幾生而僅免。夫文帝非不德絳侯,
其心未免于疑,如高祖之于何也。雖然,絳侯吹簫之羈民,其驍武勇鷲,疑其恃功而喜亂,恐其甚驕而逆
折之可也。若蕭相國謹畏德厚之君子,雖共天下可以無疑,而馭之乃與韓、彭③同術(shù),然則文帝得之,高祖
過矣。
(節(jié)選自張耒《蕭何論》)
【注】①何:蕭何。②絳侯:周勃,沛縣人,以編織養(yǎng)蠶工具、吹簫給人辦喪事為生。從高祖定天下,
賜爵列侯,號絳侯。后與丞相陳平定計,平定諸呂之亂,擁立文帝即位。③韓、彭:韓信、彭越。
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論功宜A何如B一日C有疑謗D下之E獄吏F幾G死而僅免。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效法,與《蘇武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的“法”意思不相同。
B.“高祖之有何”與《鴻門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之”用法相同。
C.憚,畏懼、害怕,與《歸去來兮辭(并序)》“心憚遠役”的“憚”意思相同。
D.材料一“欲令百姓聞吾過也”與材料二“高祖過矣”中的“過”意思和用法相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安土地狹小,蕭何請求將上林苑中荒廢的土地交給百姓耕種,高祖認為他收受了商人的財物,將
他交付廷尉治罪。
B.王衛(wèi)尉不贊同高祖的說法,指出蕭何為民請求耕種荒地是其職分,他說如果蕭何貪圖利益,早就會
聯(lián)合項羽、陳新等人,趁高祖外出時割據(jù)關(guān)中。
C.高祖裁定蕭何為開國第一功臣,但蕭何一旦為百姓有所請求,高祖馬上發(fā)怒,毫不寬容。張耒認為,
假如普通人這樣做,旁人一定會覺得是精神失常。
D.雖然絳侯周勃有擁立文帝的大功,但文帝擔心他驍勇強悍,倚仗功勞而喜好作亂,所以借機對他進
行打擊。張耒認為,文帝的這一做法是得當?shù)摹?/p>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
(2)相國年老,素恭謹,入,徒跣謝。
5.高祖自稱拘禁蕭何的目的是“令百姓聞吾過”。但張耒并不認同,請簡要分析。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昔者秦繆公乘馬而車為敗,右眼①失而野人取之。繆公自往求之,見野人方將食之于岐山之陽??姽?/p>
嘆目:“食駿馬之肉而不還飲酒,余恐其傷女也!”于是遍飲而去。處一年,為韓原之戰(zhàn)。晉人已環(huán)繆公
之車矣,晉梁由靡已扣繆公之左駿矣,晉惠公之右路石奮極②而擊繆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野人之嘗食
馬肉于岐山之陽者三百有余人,畢力為繆公疾斗于車下,遂大克晉,反獲惠公以歸。此《詩》之所謂曰"君
君子則正,以行其德;君賤人則寬,以盡其力”者也。人主其胡可以無務(wù)行德愛人乎?行德愛人,則民親
其上;民親其上,則皆樂為其君死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仲秋紀第八?愛士》)
材料二:
齊有北郭騷者,結(jié)果罔,捆蒲葦,織葩屣,以養(yǎng)其母,猶不足,踵門見晏子曰:“愿乞號多養(yǎng)母?!?/p>
晏子之仆謂晏子曰:“此齊國之賢者也,其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于利不茍取,于害不茍免。今乞
所以養(yǎng)母,是說夫子之義也,必與之。”晏子使人分倉粟、分府金而遺之,辭金而受粟。
有間,晏子見疑于齊君,出奔,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北郭騷沐浴而出,見晏子曰:“夫子將焉適?”
晏子曰:“見疑將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車,太息而嘆目:“嬰之亡豈不宜哉?亦
不知士甚矣。”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說晏子之義,而嘗乞所以養(yǎng)母焉。吾聞之日:養(yǎng)及親者身伉其難令晏子見
疑吾爸以身死自之?!敝鹿冢钇溆巡賱Ψ铙佣鴱?,厚于君庭,求復者曰:“晏子,天下之賢者也,去
則齊國必侵矣。必見國之侵也,不若先死。請以頭托自晏子也。”因謂其友日:“盛吾頭于笥中,奉以托?!?/p>
退而自刎也。其友謂觀者曰:“北郭子為國故死,吾將為北郭子死也?!庇滞硕载亍?/p>
齊君聞之,大駭,乘羽而自追晏子,及之國郊,請而盡之。晏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騷之以死白己也,
日:“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p>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季冬紀第十二?土節(jié)》)
【注】①服:古代一車駕四馬,居中的兩匹稱“服”。②極(shu):同“殳”,古代兵器,竹制,
一端有棱。
6.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養(yǎng)及親A者B身C伉其難D今晏子見疑E吾F將以身死G白之
,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愿乞所以養(yǎng)母”的“所以”與《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的“所以”意思相同。
B.“造于君庭”的“造”與《赤壁賦》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的“造”意思不相同。
C.“請以頭托白晏子也”的“白”與《孔雀東南飛并序》中“便可白公姥”的“白”意思相同。
D.“請而反之”的“反”的用法與《鴻門宴》中“拔劍撞而破之”的“破”用法相同。
8.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穆公的馬被山野農(nóng)夫吃掉,他不但沒有責怪,還建議他們回去喝酒,顯示出秦穆公對百姓有仁愛
之心。后來在秦穆公遭受危難之際正是這一群山野農(nóng)夫救了他。
B.北郭騷生活貧困,不足以奉養(yǎng)母親,他上門求助晏子。晏子聽從了仆人的建議,贈與北郭騷糧食與
金錢,但北郭騷只取了糧食,謝絕了金錢,表現(xiàn)了他不貪圖錢財?shù)拿赖隆?/p>
C.當晏子受到猜忌要逃往國外而拜訪北郭騷時,北郭騷顯得很冷淡,并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其
實他已經(jīng)有了打算。
D.這兩則材料都有受恩、報恩之意,前者是山野農(nóng)夫受秦穆公之恩,后者是北郭騷受晏子之恩。但兩
則材料的側(cè)重點不一樣,前者重在講施恩者,后者重在講報恩者。
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此《詩》之所謂曰“君君子則正,以行其德;君賤人則寬,以盡其力”者也。
(2)其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于利不茍取,于害不茍免。
10.材料二中,晏子出逃之前說了一句“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被齊君追回之后,又說了一句“嬰
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這兩句話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余人。廣川董仲舒對日:夫不
素養(yǎng)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養(yǎng)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guān)也,教化之
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國之眾對,亡應書者,是王道磐彳4而絕也。臣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yǎng)天下之
士,數(shù)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今吏既亡教訓
于下或丕承用主上之法暴虐豆姓貧覆孤弱,冤苦失職,甚不稱陛下之意。
臣聞眾少成多,積小致鉗,故圣人莫不以喳致明,以微致顯。是以堯發(fā)于諸侯,舜興乎深山,非一日
而顯也,蓋有漸以致之矣。言出于已,不可塞也;行發(fā)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動
天地也。故盡小者大,慎微者著;積善在身,猶長月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銷膏而人不見也;
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紂之可為悼懼者也。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問,是以上
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中若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
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選自《資治通鑒?漢紀》,有刪改)
材料二:
鄉(xiāng)舉之法,與太學相為經(jīng)緯。鄉(xiāng)所賓興,皆鄉(xiāng)校之所教也。學校之教,行之數(shù)十年,而鄉(xiāng)舉行焉。所
舉不當者罰之,罰其不教也,非罰其不知人也。仲舒之策,首重太學,庶知本矣。不推太學以建庠序于郡
即而責貢士于不教之余,是以失也。
經(jīng)天下而歸于一正,必同條而共貫。惟同條而共貫,統(tǒng)天下而經(jīng)之,則必乘時以精義,而大業(yè)以成。
仲舒之策目:“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此非三代之法也,然而三代之精義存矣。何也?六
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合三代之粹而闡其藏者也。故王安石以經(jīng)義取士,踵仲舒而見諸行事,可以行之千年
而不易。元祐改安石之法,而并此革之,不知通也。溫體仁行保薦以亂之,重武科以亢之,于是乎士氣偷,
奸民逞,而生民之禍遂極,皆仲舒之罪人也,況孔子乎!習其讀,粗知其義,雖甚小人,且以是為夜氣之
雨露,教亦深矣。
(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有刪改)
1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今A吏既亡B教訓于下C或不承用D主上之法E暴虐F百姓G貧窮孤弱
61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往往,時常,與《項脊軒志》中“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的“往往”意思相同。
B.“日”,一天天,與《阿房宮賦》中“辭樓下殿,輦來于秦''的“輦”的活用情況相同。
C.“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能,與《師說》中“六藝經(jīng)傳”的“六藝”所指內(nèi)容不同。
D.“建庠序于郡國”與《燭之武退秦師》中“以其無禮于晉”的特殊句式類型相同。
1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董仲舒認為,朝廷遍尋一郡或一國,卻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來回答皇帝問題,可見王道斷絕了,因
此他希望朝廷能注重養(yǎng)士。
B.董仲舒認為言語與行動對于治理國家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君子要注意一言一行,從小事做起,注重
積累,以提升品德修養(yǎng)。
C.王夫之認為太學與鄉(xiāng)校都應當抓好教育,實施了數(shù)十年教育后還舉薦不當,不能只懲罰舉薦的人而
不懲罰不好好學習的人。
D.王夫之認為,那些廢除經(jīng)義取士、推行保薦法或提高武科地位而最終導致百姓災難深重的人,均是
違背董仲舒思想的罪人。
1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不素養(yǎng)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2)故王安石以經(jīng)義取士,踵仲舒而見諸行事,可以行之千年而不易。
15.董仲舒和王夫之有哪些相同的觀點?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加以概括。
能力提升練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永寧軍博野人。舉服勤辭學科,補泰寧軍節(jié)度推官。時元昊反,猶遣使來朝,眾請按
誅之。琳日:“遣使,常事也,殺之不祥。’'后使者益驕橫,大臣患之。琳日:“始不殺,無罪也;今既驕橫,
可暴其惡誅之,國法也,又何患耶?''又議重賄嘀廝啰使討賊,得地即與之。琳日:“使嘀廝啰得地,是復生
一元昊矣。不若用間,使二羌勢不合,中國利也。''元昊死,諒祚立,方幼,三大將分治其國。議者謂可因
此時,以節(jié)度使啖三將,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勢,可不戰(zhàn)而屈矣。琳日:“幸人之喪,非所以柔遠人,不
如因而撫之。”議者惜其失幾。
(選自《宋史?程琳傳》,有刪改)
材料二:
元昊死,諒祚初立,議者請餌其三將,破分其勢,可以得志。程琳日:“幸人之喪,非所以柔遠人?!?/p>
立說之非,人皆知之,誠哉其不可與謀也!春秋重伐喪之貶,予士自之還①,彼有取爾矣。鄰國友邦,偶
相失以相愈,兵臨服罪,同好如初,則乖約肆淫,大傷人子之心,信不仁矣。元昊者,淪于夷之叛臣,為
我蠡賊者也。死亦不足恤也。喪亦不足矜也。如甚可削坐以休息貴氏雙圉丁守惡容小不忍以亂大謀哉?故
琳說之非,不可托春秋之義為之解也。雖然,宋至此而欲乘喪以圖諒祚,談何容易乎?昔者繼遷死,德明
弱,曹瑋②欲得精兵俘孤雛,郡邑其地;廟算無成,而元昊嗣之以逞。或日:今元昊死,為破分其國之說,
亦師瑋之智,而奚謂其未可邪?目:難得而易失者,時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時也,
元昊初喪之日也。夫所謂理勢者,豈有定理,而形跡相若,其勢均哉?度之己,度之彼,智者不能違,勇
者不能競,唯其時而已。知時以審勢,因勢而求合于理,豈可以概論哉?以此思之,琳或有深心焉,未可
知也。
(選自王夫之《宋論》,有刪改)
[注]①土吉(gai),晉國軍事家,率軍擊齊途中聽說齊侯去世,便棄攻而返。②曹瑋,北宋將領(lǐng)。李
繼遷死,曹瑋向宋真宗提議活捉其子李德明,真宗未允,希望以恩德招降。
16.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其可A削平B以休息C吾民D鞏固E吾守F惡容G小不忍H以亂大謀哉
,1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按,查辦,與成語“按圖索驥”“按兵不動”中“按”的意思均不同。
B."不如因而撫之”與《過秦論》“蒙故業(yè),因遺策”中的“因"意思不同。
C.“誠哉其不可與謀也”與《赤壁賦》中"渺渺兮予懷”的句式一致。
D.矜,憐憫,與《陳情表》中“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的“矜”意思相同。
18.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元昊造反后仍派使者來朝中覲見,眾人要求將使者誅殺,程琳起先拒絕,后因使者過于驕橫,便
建議公布其惡行并誅殺他。
B.眾人建議賄賂確廝啰,利用他討伐叛賊,所得土地均歸他所有;程琳并不認同,認為這會讓他成為
下一個“李元昊”。
C.王夫之認為,《春秋》中對“伐喪”行為的貶低是有條件的,若兩國關(guān)系友好,那么違背約定、趁人
之危確為不仁。
D.王夫之認為,李元昊已淪為夷狄叛賊,不值得體恤,程琳反對“伐喪”的錯誤在于盲目遵循《春秋》
道義而未加辨析。
1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U)以節(jié)度使啖三將,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勢,可不戰(zhàn)而屈矣。
(2)今元昊死,為破分其國之說,亦師瑋之智,而奚謂其未可邪?
20.材料一中,議者認為程琳反對“伐喪”失去了削弱西夏的時機。王夫之是否認同議者的看法?請結(jié)合材料
二簡要分析。
五、(2024?新課標全國I卷?真題再現(xiàn))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李廣有孫陵,為侍中,善騎射。帝以為有廣之風,使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及貳師擊匈奴⑶,陵叩
頭自請目:“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愿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
師軍。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鄙蠜_而許之。陵至?;?,與單于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
陵搏戰(zhàn)攻之,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八萬余騎攻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殺數(shù)
千人。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目:“無面目報陛下!“遂降。上怒
甚,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聲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
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shù)萬之師。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
于天下。彼冬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吧弦赃w為誣罔,下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上遣(公孫)敖
深入匈奴迎李陵,敖軍無功還,因日:“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上于是族陵家。既而聞之,
乃漢將降匈奴者李緒,非陵也。陵使人刺殺緒,大鬧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鬧氏死,乃還。單于以
女妻陵,立為右校王,與衛(wèi)律皆貴用事。衛(wèi)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征和三年)三月,
遣李廣利將七萬人出五原,擊匈奴。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如謂其孤軍支虜而無援,則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
命之不獲辭也。陵之族也,則嫁其禍于李緒;迫其后李廣利征匈奴,陵將三萬余騎追漢軍,轉(zhuǎn)戰(zhàn)九日,亦
將委罪于緒乎?如日陵受單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轉(zhuǎn)戰(zhàn)者,匈奴豈伊無可信之人?令陵有兩袒之心,單于亦
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與漢將相持乎!遷之為陵文過若不及,而抑稱道李廣于不絕,以獎其世業(yè)。
為將圓除限而為之效至以戰(zhàn)里欲浣漫甚沒而已繾之素不可復自。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李陵日“思一得當
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逆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
[注]貳師,指漢代貳師將軍李廣利。
21.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為將而降A(chǔ)降而為之B效死C以戰(zhàn)D雖欲浣E滌其污F而己G緇之素不可復白。
A2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壯,認為……豪壯,意動用法,與《老子》“不貴難得之貨”的“貴”用法相同。
B.親,父母,可偏指父或母,與《孔雀東南飛》“我有親父兄”的“親”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與《項脊軒志》“迨諸父異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2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陵擅長騎馬射箭,受命在酒泉、張掖訓練軍隊。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李陵請求以少擊眾,率五千
步卒深入單于王庭,王夫之認為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單于三萬人馬,奮力作戰(zhàn),單于震恐,召八萬人圍攻李陵,李陵率軍殺敵數(shù)千。對于李陵
的戰(zhàn)功,司馬遷稱贊他雖敗猶榮,而王夫之則未置一詞。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馬遷竭力替李陵辯白。王夫之認為,司馬遷這樣做的原因,是擔心如果
不及時為李陵掩飾罪過,就會損害李廣的聲譽。
D.武帝誤信李陵幫助匈奴訓練軍隊,誅殺李陵家族,其實幫助匈奴的是李緒。王夫之認為,即便滅族
之禍可以歸罪于李緒,李陵的罪責也無可推卸。
2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愿得自當一隊,到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xiāng)貳師軍。
(2)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逆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25.王夫之強調(diào)李陵“大節(jié)喪,則余無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實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觀點?請簡要概括。
六、(2024?新課標全國II卷?真題再現(xiàn))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經(jīng)藝,客段干木①,過其閭,未嘗不軾也。秦嘗欲伐魏,或曰:“魏益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
下和合木可圖也?!蔽暮钣纱说米u于諸侯。
(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呂后恐,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強要日:“為我畫計?!绷艉钊眨?/p>
“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
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皾h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
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饞之,問日:“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上乃
大驚,曰:“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
故恐而亡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chǎn)部質(zhì)量培訓
- 蘭溪一中英語試卷及答案
- 跨境電商考試卷子及答案
- 深度學習框架的并行化與性能優(yōu)化-全面剖析
- 鋼結(jié)構(gòu)管道安裝中的質(zhì)量控制措施
- 安全生產(chǎn)與誠信教育培訓
- 制冷設(shè)備行業(yè)準入門檻研究-全面剖析
- 殘疾人座車制造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全面剖析
- 深海微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剖析
- 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壽命延長-全面剖析
- 帕金森患者的麻醉課件
- 漆膜顏色重點標準樣卡
- DB11-T808-2020市政基礎(chǔ)設(shè)施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
- 基本建設(shè)項目竣工財務(wù)預算報表填寫說明
- 《流媒體技術(shù)》課程教學大綱(本科)
- 05 Maxwell-RMxprt參數(shù)化與優(yōu)化設(shè)置
- 七下:歐洲西部
- 凈水器項目計劃書(參考模板)
- 設(shè)計院管理制度及崗位職責
- 學校經(jīng)費支出預算表
- IPC-6012C-2010中文版剛性印制板的鑒定及性能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