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講生物的進化第六單元生物變異、育種和進化考試標準必考加試考試標準必考加試1.生物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實例aa5.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的計算bb2.進化論對多樣性和統一性的解釋bb6.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
a3.選擇是進化的動力bb7.自然選擇與生物適應的關系及實例
b4.種群的基因庫、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的概念bb8.異地的和同地的物種形成的過程及實例
a考點一生物的多樣性、統一性和進化考點三自然選擇導致適應與物種形成(加試)考點二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模擬演練課時訓練內容索引生物的多樣性、統一性和進化考點一1.物種和生殖隔離(1)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同種個體之間能
并產生有
的后代。(2)生殖隔離:不同種的個體之間不能
,或者在交配后不能產生有
的后代。知識梳理互相交配生育能力互相交配生育能力知識拓展生殖隔離的常見類型2.生物的多樣性(1)生物界在
上具有巨大的多樣性。(2)整個生物界包括植物、動物、真菌、原生生物、
生物等幾大類。生殖隔離類型原核3.生物的統一性(1)在
上具有高度的統一性。(2)實例人猿超科存在著特有的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模式脊椎動物有同源器官,胚胎發育相似,說明存在著統一性真核生物統一的
模式將動物、植物、真菌和眾多的原生
生物聯系在一起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之間在
層次上存在著高度統一性(如
DNA、RNA、蛋白質、
的高度統一性模式細胞分子遺傳密碼4.進化論對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解釋(1)對生物多樣性的解釋:由于
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同一物種的不同種群,可以發展出
。(2)對生物統一性的解釋:整個生物界有
,說明生物界在不同層次上存在著高度的統一性。5.進化性變化是怎樣發生的(1)進化的前提條件進化性變化得以發生的前提條件是
。自然選擇多個物種一個共同由來可遺傳的變異選擇對象家養動物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選擇標準人們自己的需要選擇手段挑選合乎要求的
,淘汰其他變異個體;________的選擇選擇結果人類所需要的變異被保存下來,微小變異積累成為顯著變異,從而培育出_______(2)選擇是進化的動力①選擇的類型a.人工選擇變異個體變異個體連續數代新品種②選擇的作用:自然條件下,
是進化的一個重要動力和機制。(3)種群的變異性:種群中普遍存在
,是自然選擇的前提,也是生物進化的前提。b.自然選擇變異個體—————→自然選擇—→—→保留適應環境的個體—————→世代選擇形成顯著變異,新的類型、新的
由此產生淘汰不適應環境的個體物種自然選擇可遺傳的變異思考討論1.如圖所示為人和有關動物器官的比較,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生物在分類學上都屬于
動物,其中人、蝙蝠和海豚均屬于
類。(2)人的手臂、海豚的鰭肢、鳥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它們的外形和功能
(填“相同”或“不同”),卻有相似的
,在胚胎階段都是由相同的
發育而來的。(3)以上事實說明,脊椎動物之間存在著
。脊椎哺乳不同結構模式組織統一性2.變異是在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嗎?提示提示不是,變異在環境變化之前已經產生,環境只是起選擇作用,不是影響變異的因素,通過環境的選擇將生物個體中產生的不定向的有利變異選擇出來,不利變異遭到淘汰,如噴灑殺蟲劑只是將抗藥性強的個體選擇出來,使整個種群抗藥性增強,而不是使害蟲產生抗藥性變異。3.物種與種群有怎樣的聯系?物種形成與兩種隔離存在怎樣的關系?物種的形成一定要經過環境隔離(地理隔離)嗎?提示提示一個物種可以形成多個種群,一個種群必須是同一物種;同一物種的多個種群間存在地理隔離,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生殖隔離,但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僅有地理隔離不能產生新的物種,生殖隔離才是物種形成的標志;不一定,通常情況下,物種的形成需經過環境隔離,最后產生生殖隔離,但同地的物種形成不需要經過地理隔離,也能產生生殖隔離。題型一生物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實例1.(2016·浙江4月選考)鳥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結構上非常相似。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A.稀有性 B.適應性C.統一性 D.競爭性解題探究答案解析√解析生物界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體現在生物體、細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層次上。鳥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結構上非常相似,這是生物體層次上的統一性,選C。2.下列對于生物多樣性和統一性的認識,錯誤的是A.生物多樣性體現在類型上,而統一性體現在模式上B.研究的結構層次越基礎,越能發現生物的統一性C.生物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都可以體現在個體水平上D.只有到了生物大分子的層次上,才能發現生物界的統一性答案解析√解析生物多樣性和統一性有不同的體現,一是體現在類型上,二是體現在模式上。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都有幾個層次的體現,而且在不同的層次上,體現的差別和一致性是不同的,越是最基本的結構層次,越能體現作為生命的高度一致性。解析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可知,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A正確;由于物種之間存在種間關系,所以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其他物種的進化,B正確;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C正確。題型二進化論對生物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解釋3.(2017·杭州月考)下列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C.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D.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答案解析√4.(2017·惠州模擬)以下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A.抗生素可以誘發細菌產生相應的抗性突變B.某種群中若顯隱性個體數量保持不變,則該種群肯定沒有發生進化C.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必將導致新物種的形成D.自然選擇的直接對象是表現型答案解析√解析抗生素不會誘發細菌產生相應的抗性突變,抗生素對細菌起了選擇作用,A錯誤;種群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某種群中若顯隱性個體數量保持不變,則該種群也有可能由于基因突變等導致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而發生進化,B錯誤;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必將導致生物進化,但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C錯誤;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個體的表現型,D正確。題型三選擇是進化的動力5.(2016·臺州1月期末測試)科研人員用連年選種的方法(每代選種200~300株)培育出含油量高的玉米,其含油量隨選擇世代數的變化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選育過程中直接被選擇的是基因型B.選育過程使微小變異積累成顯著變異C.選育過程提高了控制產油量的相關基
因的基因頻率D.連續多代的選育提高了玉米的含油量,說明人工選擇是定向的答案解析√解析選育過程中直接被選擇的是表現型,A錯誤;在人工選擇中,通過多代的選擇,種群中相關的有利變異(含油量較高)被保存下來,并不斷得到積累,從而使微小變異累積成顯著變異,B正確;在此過程中,控制產油量的相關基因的基因頻率會增大,這一過程是定向的,C、D正確。6.(2017·臺州模擬)下列有關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自然選擇定向選擇了生物的表現型C.只要個體存在變異就會發生自然選擇D.基因頻率是指某一個等位基因占該種群基因庫的比例解析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A錯誤;自然選擇定向選擇了生物的表現型,B正確;只有變異的性狀影響了個體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選擇才可能發生作用,C錯誤;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例,D錯誤。答案解析√解析菜青蟲先發生抗藥性變異,農藥只是起選擇作用,A項錯誤;菜青蟲抗藥性的增強是農藥選擇的結果,B項錯誤;通過選擇導致菜青蟲抗藥性不斷積累,C項正確;連續多年對菜青蟲使用農藥是造成菜青蟲抗藥性不斷增強的動力,D項錯誤。7.(2017·浙江4月選考)經調查發現,某地區菜青蟲種群的抗藥性不斷增強,其原因是連續多年對菜青蟲使用農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使用農藥導致菜青蟲發生抗藥性變異B.菜青蟲抗藥性的增強是人工選擇的結果C.通過選擇導致菜青蟲抗藥性不斷積累D.環境是造成菜青蟲抗藥性不斷增強的動力答案解析√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考點二知識梳理1.相關概念(1)一個特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稱為
。(2)基因庫:一個生物種群的
的總和。(3)基因頻率:在一個種群中,某一個等位基因的數目占這個基因可能出現的所有
總數的比例。(4)基因型頻率:每種基因型個體數占
的比例。基因座位全部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種群總個體數2.遺傳平衡定律:在一個大的隨機交配的種群里,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在沒有
的情況下,世代相傳不發生變化,也稱為哈迪-溫伯格定律。3.使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加試)
、基因遷移、
、非隨機交配和自然選擇等。遷移、突變和選擇遺傳漂變突變思考討論1.比較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項目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公式某基因頻率=該基因的數目/該基因與其等位基因的總數×100%某基因型頻率=該基因型的個體數/總個體數×100%外延生物進化的實質是
的改變基因型頻率改變,基因頻率
改變種群基因頻率不一定2.遺傳平衡定律(哈迪一溫伯格定律)(1)成立前提①種群非常
;②所有雌雄個體之間
;③沒有遷入和遷出;④沒有
;⑤沒有
。(2)計算公式當等位基因只有兩個時(A、a),設p表示A的基因頻率,q表示a的基因頻率,則:基因型AA的頻率=
,基因型Aa的頻率=
,基因型aa的頻率=
。(3)如果一個種群達到遺傳平衡,其基因頻率應保持不變。大自由交配自然選擇基因突變p22pqq2題型一常染色體上基因頻率的計算1.已知人的褐眼(A)對藍眼(a)是顯性。在一個有30000人的群體中,藍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純合子12000人)。那么,在這個人群中A、a的基因頻率各是A.64%和36% B.36%和64%C.50%和50% D.82%和18%解題探究答案解析√解析
因等位基因成對存在,30000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個),藍眼3600人中含a基因7200個,褐眼26400人,純合子12000人含A基因24000個,雜合子14400人含28800個基因,其中A基因14400個,a基因14400個。則A的基因頻率=(24000+14400)/60000×100%=64%,a的基因頻率=(7200+14400)/60000×100%=36%。2.蝸牛的有條紋(A)對無條紋(a)為顯性。在一個地區的蝸牛種群內,有條紋(AA)個體占55%,無條紋個體占15%,若蝸牛間進行自由交配得到F1,則A基因的頻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頻率分別是(不考慮基因突變)A.30%,21% B.30%,42%C.70%,21% D.70%,42%解析親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則A基因的頻率為55%+30%×(1/2)=70%,a基因的頻率=1-70%=30%。蝸牛間進行自由交配,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可利用遺傳平衡定律計算,F1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2×70%×30%=42%。√答案解析方法技巧1.已知各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求基因頻率。此類題型可用定義公式計算,即某基因的頻率=[(該基因純合子個體數×2+雜合子個體數)÷(總個體數×2)]×100%。2.已知基因型頻率,求基因頻率。此類題型可以將百分號去掉,按定義公式計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頻率=該基因純合子的百分比+雜合子百分比的1/2”來代替。如基因A的頻率=AA的頻率+1/2Aa的頻率,基因a的頻率=1-基因A的頻率。解析解本題的關鍵是求得紅綠色盲基因的總數以及紅綠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個數。因為女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男性為XY,紅綠色盲基因(用b表示)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所以基因b共有36(即15×1+5×2+11×1)個,因此,紅綠色盲基因的頻率=×100%=6%。題型二位于性染色體上基因頻率的計算3.在一次紅綠色盲的調查中共調查男女各200名,調查發現,女性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這個群體中紅綠色盲基因的頻率是A.4.5% B.6% C.9% D.7.8%√答案解析4.某社區全部人口剛好男女各400人,居委會進行紅綠色盲普查,發現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18名色覺正常婦女的兒子患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區分紅色和綠色。那么,這個群體中紅綠色盲的基因頻率為A.7.5% B.6% C.5.6% D.8.1%解析由于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Y染色體上沒有紅綠色盲基因的位點,所以紅綠色盲相關的基因總數是400×2+400=1200,Xb=10×2+12×1+18×1+22×1=72(18名色覺正常婦女的兒子患色盲,這18名正常婦女的基因型是XBXb,22個男性是紅綠色盲,其基因型是XbY),所以紅綠色盲的基因頻率(Xb)=72/1200=6%。√答案解析方法技巧伴X染色體遺傳病的基因頻率的計算(p為XA的頻率,q為Xa的頻率)。題型三利用遺傳平衡公式計算基因頻率5.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表現型的頻率是0.36,則A.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Aa的基因型頻率是0.32B.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大于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C.若該種群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就一定會形成新物種D.若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0.4,A所控制性狀的個體在種群中占40%√答案解析解析根據題意可知,該種群遵循遺傳平衡定律,隱性個體aa的基因型頻率為0.64,則a的基因頻率為0.8,A的基因頻率為0.2,故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小于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B錯誤;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Aa的基因型頻率是2×0.2×0.8=0.32,A正確;種群的基因頻率變化說明生物發生了進化,但不一定會形成新物種,C錯誤;若A的基因頻率為0.4,則a的基因頻率為0.6,A所控制性狀的個體(AA、Aa)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為0.42+2×0.4×0.6=0.64,即64%,D錯誤。解析由題意可知,基因型aa的頻率為1/10000,計算得基因a的頻率為1%,所以基因A的頻率=1-1%=99%,基因型Aa的頻率為2×99%×1%=1.98%。6.已知苯丙酮尿癥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據調查,該病的發病率為1/10000。請問,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癥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和攜帶此隱性基因的雜合基因型頻率各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1%、1.98%題型四自由交配與自交條件下的基因頻率計算7.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答案解析√解析種群中,A基因頻率=16%+1/2×(1-16%-36%)=40%,a基因頻率為60%。根據遺傳平衡定律可知,隨機交配后,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不變。自交產生的后代中,16%AA16%AA;48%Aa48%(1/4AA∶1/2Aa∶1/4aa),即12%AA∶24%Aa∶12%aa;因此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頻率=16%+12%=28%,A基因頻率=28%+1/2×24%=40%。8.玉米的高稈(H)對矮稈(h)為顯性。現有若干H基因頻率不同的玉米群體,在群體足夠大且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時,每個群體內隨機交配一代后獲得F1。各F1中基因型頻率與H基因頻率(p)的關系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0<p<1時,親代群體都可能只含有純合子B.只有p=b時,親代群體才可能只含有雜合子C.p=a時,顯性純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為D.p=c時,F1自交一代,子代中純合子比例為√答案解析解析根據題意,該群體的基因頻率符合遺傳平衡定律。當親代只有HH和hh存在時,由于其基因型的比例不同,p的值也不同,取值范圍為0<p<1,A項正確;方法技巧1.自交:種群個體自交時,純合子增多,雜合子減少,基因型頻率發生改變。自交過程不改變基因頻率。2.自由交配:在無基因突變、各種基因型的個體生活力相同時,處于遺傳平衡的種群自由交配遵循遺傳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間種群的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不變。如果一個種群沒有處于遺傳平衡狀態,自由交配不改變基因頻率,但改變基因型頻率。自然選擇導致適應與物種形成(加試)考點三知識梳理1.自然選擇導致適應(1)適應是生物特有的一種現象,生命的結構及功能、行為、生活方式有助于該生物在一定環境下生存和延續,是
的結果。(2)自然選擇不是進化的唯一因素,但卻是
的唯一因素。(3)自然選擇不僅能保留有利變異,淘汰不利變異,而且能使有利變異
起來。自然選擇適應進化積累2.異地的和同地的物種形成(1)異地的物種形成一個種群兩個種群
出現差異遺傳組成形成新物種(2)同地的物種形成: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完成。二倍體植物
配子四倍體新物種二倍體1.如圖a、b、c表示自然條件有差異、存在地理隔離的3個地區。a地區物種甲某些個體遷移到b、c地區,經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判斷下列敘述:(1)上述過程說明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2)留居a地區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再發生改變(
)(3)乙、丙兩個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庫存在較大差異(
)(4)甲、乙兩個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庫組成完全不同(
)×思考討論××√2.比較地理隔離與生殖隔離項目地理隔離生殖隔離概念同一種生物由于
的障礙,使不同的種群不能進行
的現象不同物種之間一般是不能夠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夠產生可育的后代特點自然條件下不進行基因交流種群間不進行基因交流地理上基因交流聯系(1)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的量變階段,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質變時期;(2)一般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然后形成生殖隔離,也可能不經過地理隔離直接形成生殖隔離,如多倍體的產生;(3)只有
不一定形成生殖隔離,能產生
,但絕不能產生新物種(如東北虎和華南虎);(4)
是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物種形成的最后階段,是物種間的真正界限地理隔離亞種生殖隔離項目物種形成生物進化標志生殖隔離出現種群
改變變化后的生物與原生物的關系屬于
物種可能屬于同一個物種,也可能屬于不同的物種二者聯系(1)只有不同種群的基因庫產生了明顯差異,出現生殖隔離后才能形成
;(2)生物進化不一定產生新物種,新物種產生一定發生了_________3.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比較不同基因頻率新物種生物進化A.圖1四種地雀喙的差異源于不同環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變異B.圖2昆蟲的兩類翅形的形成是對環境的主動適應C.圖3是兩種體色的樺尺蛾,它們的性狀分化證實了物種形成的機制D.圖4為高等動物的同源器官,可以幫助追溯它們的共同起源題型一生物進化導致適應1.下列四組圖是關于生物進化方面的證據。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解題探究答案解析√解析圖1四種地雀喙的差異來源于不同環境,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A錯誤;圖2昆蟲的兩類翅形的形成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B錯誤;兩種體色的樺尺蛾,它們的性狀分化證實了物種形成的機制是適者生存,C正確;具有同源器官的動物只能說明親緣關系遠近而不能得知生物進化的歷程,D錯誤。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使用一段時間后,藥效下降,這是由于引起
皮膚病的病原體接觸藥物后,產生了對皮康霜藥物有效成分的抗藥
性變異B.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的公獅和母虎交配,產下不育的“獅虎獸”,
說明獅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離C.華南虎和東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的結果D.19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使灰色樺尺蠖變成新物種——黑色樺尺蛾√答案解析解析自然選擇導致不能適應環境的不利變異個體被淘汰,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使用一段時間后,能生存的病原體是具有抗藥的病原體,故A錯誤;生殖隔離是指物種間不能相互交配或能交配但產生的后代是不可育的,故B正確;華南虎和東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離導致的,但它們沒有產生生殖隔離,是同一物種,故C錯誤;樺尺蠖有灰色和黑色,由于灰色樺尺蛾不適應環境,被環境淘汰了,故D錯誤。題型二物種形成3.大約一萬年前,某大峽谷中的松鼠被一條河流分隔成兩個種群,兩個種群現在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分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上新物種的形成都必須先
經歷a過程B.b過程的實質就是定向改變種
群的基因頻率C.①~⑥只能表示物種形成過程中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兩種群的基因庫出現了較大差異,立刻形成物種1和物種2√答案解析解析a過程是地理隔離,用秋水仙素誘導二倍體植物染色體加倍形成的個體是四倍體,此四倍體的形成沒有經過地理隔離,A錯誤;b過程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B正確;①~⑥表明物種形成過程中變異是不定向的,與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畸變都有關,C錯誤;只有當品系1和品系2出現生殖隔離時,才會形成兩個物種,D錯誤。4.如圖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種群,甲和乙原本屬于同一物種,都以物種丙作為食物來源。由于地理隔離,且經過若干年的進化,現在不太清楚甲和乙是否還屬于同一物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若甲和乙在一起還能進行自由交配,則它們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離B.甲和乙的關系一定為競爭C.若甲和乙仍然為同一物種,則它們具有共同的基因庫D.甲和乙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導致了它們朝著一定方向進化√答案解析解析兩種群能自由交配且產生的后代可育,才能說明兩種群屬于同一物種,A錯誤;競爭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甲和乙若為同一物種,則不是競爭關系,B錯誤;每一個種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庫,甲、乙屬于兩個種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庫,C錯誤。模擬演練1.(2017·浙江模擬)人工選擇培育家雞新品種的過程中,家雞種群的A.變異是定向的
B.基因庫會發生改變C.不遺傳變異是人工選擇的前提 D.基因頻率保持不變12345答案解析√解析變異是不定向的,A錯誤;人工選擇培育家雞新品種的過程中,家雞種群的基因庫會發生改變,B正確;可遺傳變異是人工選擇的前提,C錯誤;在選擇的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改變,D錯誤。2.如圖為四個物種的進化關系樹(圖中百分數表示各物種與人類的DNA相似度),DNA堿基進化速率按1%/百萬年計算。下列相關論述合理的是A.四個物種都由共同祖先通過基因突變而
形成B.生殖隔離是物種朝不同方向發展的決定
性因素C.人類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經歷了約99萬年的累積D.大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系,與大猩猩和非洲猴的親緣關系的遠近相同答案解析√12345解析物種的形成是遺傳變異、自然選擇和隔離三個環節共同作用的結果,A錯誤;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錯誤;人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百分比是0.99%,而堿基進化速率為1%/百萬年,通過計算可知人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經歷了約99萬年左右的積累,C正確;通過DNA的差異百分比可知,人與大猩猩的親緣關系較大猩猩與非洲猴的親緣關系近得多,D錯誤。123453.(2017·浙江模擬)人類的血友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致病基因在Y染色體上沒有等位基因。某血友病高發群體有男女各1000人,經調査,女性血友病基因的攜帶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這個群體中血友病基因的頻率為A.1.2% B.0.9% C.0.6% D.1.8%解析已知某血友病高發群體有男女各1000人,經調査,女性血友病基因的攜帶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設血友病是Xb,則XbXb=5人,XBXb=15人,XbY=11人。由基因頻率的概念可知,Xb的基因頻率=
×100%=1.2%。答案解析√123454.(加試)下圖中A、B、C表示環境條件差異較大、存在地理障礙的三個地區。A地區某種群部分個體遷移至B、C地區(t1、t2表示不同的時期),經長期進化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乙、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留居在A地區的甲種群基因庫將保持
穩定不變B.自然界中新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地理
障礙這一條件C.t1時B、C兩地區的種群遺傳上的差異
不可能是遺傳漂變造成的D.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適應各自環境的新物種答案解析√12345解析某一地區的種群基因庫將因種群內的突變和基因重組等因素而發生變化,A錯誤;兩個新物種乙、丙的形成方式是異地的物種形成,自然界中新物種的形成除了異地的物種形成,還有同地的物種形成,而同地的物種形成不需要地理障礙這一條件,B錯誤;一個初始種群,因環境隔離因素分隔成兩個種群時,可能會發生遺傳漂變而導致種群的基因組成差異,C錯誤;乙、丙新物種的形成方式是異地物種形成,這種方式下形成的新物種是能適應各自環境的,D正確。123455.(加試)在某小島上的一種啄木鳥,其喙的長度分布如圖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種在樹干中的蟲,這種蟲在樹干的深度分布如圖乙。有四位同學圍繞“下一代鳥喙的長度可能如何”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四位同學的觀點分別闡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12345解析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生物性狀的改變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故正確選項為D。①下一代鳥的喙都比親本長,因為較長的鳥喙是生存所必需的②下一代鳥的喙都比親本短,因為在樹干表面就很容易捕捉到蟲③下一代鳥的喙不一定比親本長,因為變異是不定向的④下一代鳥的喙不一定比親本長,僅一代的時間還不能進化成較長的喙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解析√12345課時訓練解析人長期使用青霉素治病,由于青霉素對細菌有選擇作用,淘汰了沒有抗藥性和抗藥性低的病菌,生存下來的病菌都具有較強的抗藥性,因此出現抗藥性強的病菌;病菌基因庫中抗藥基因頻率增加,使青霉素藥效降低。一、學考選擇題1.(2017·金華十校1月聯考)人長期使用青霉素易導致藥效下降,其原因是A.人對青霉素產生了適應B.細菌通過基因重組產生抗藥基因C.青霉素誘導細菌基因突變D.細菌基因庫中抗藥基因頻率增加12345答案解析√6789101112131415解析種群中存在可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前提,也是生物進化的前提,但變異中的不可遺傳變異不能為進化提供原始材料。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種群中存在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前提,也是生物進化的前提B.自然選擇不是進化的唯一因素,但卻是適應進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選擇不僅能保留有利變異,淘汰不利變異,而且能使有利變異
積累起來D.長期的地理障礙形成的生殖隔離的異地物種形成方式不是物種形成
的唯一方式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生殖隔離是指不同種的個體之間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因而D項不存在生殖隔離。3.(2017·金華、溫州、臺州部分學校3月聯考)下列不存在生殖隔離的是A.二倍體與四倍體西瓜雜交后代無籽B.馬和驢雜交后代不育C.山羊和綿羊雜交后代不能成活D.東北虎和華南虎雜交后代可育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4.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發生改變,說明
物種在進化B.在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C.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
因的頻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大于
女性群體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物種進化的標志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A錯誤;在無自然選擇、突變等情況下,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a基因的頻率,C錯誤;男性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與女性群體中的相等,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5.(2017·杭州模擬)下列與生物進化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逐代自交,純合高莖的基因型頻率增加,表明
豌豆正在進化B.一片林中的黑色樺尺蠖與淺色樺尺蠖是自然選擇作用下由一個物種進
化成的兩個種群C.生物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D.害蟲因為變異而存在抗藥性差異,經農藥的選擇作用導致抗藥性強的
基因頻率增加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逐代自交,D或d基因的頻率沒有改變,故沒有發生進化,A錯誤;一片林中的黑色樺尺蠖與淺色樺尺蠖仍是同一個種群,B錯誤;生物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問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生殖隔離是地理隔離的必然結果②不同物種之間必然存在生殖隔離③種群基因庫間出現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④隔離、可遺傳的變異和自然選擇導致了物種的多樣性⑤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⑥自然選擇導致了生物的定向變異與進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④⑤⑥ D.①③④⑤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地理隔離不一定會產生生殖隔離,①錯誤;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單位,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觀點,⑤錯誤;變異是不定向的,⑥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7.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B.沒有地理隔離就不會有新物種的形成C.突變是不定向的,重組是定向的,都是進化的原材料D.馬和驢能交配產生后代,說明它們之間沒有生殖隔離解析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A正確;異地的物種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而同地的物種形成不經過地理隔離,B錯誤;突變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組也是不定向的,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C錯誤;馬和驢產生的后代騾是不育的,所以馬和驢之間仍然有生殖隔離,D錯誤。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8.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個體依次占25%、50%、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為A.3∶3∶1 B.4∶4∶1C.1∶2∶0 D.1∶2∶1√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9.某自由交配的種群在Ⅰ、Ⅱ、Ⅲ時間段都經歷多次繁殖過程,定期隨機抽取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數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在Ⅱ、Ⅲ段,AA個體比aa個體的適應能力弱B.A基因突變為a基因導致基因型頻率在Ⅱ段發
生劇變C.在Ⅰ段內A的基因頻率是40%D.Aa個體在Ⅰ、Ⅲ段數量均為40,說明種群沒有發生進化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在Ⅱ、Ⅲ段,AA減少、aa增多,說明AA個體比aa個體的適應能力弱,A正確;導致基因型頻率在Ⅱ段發生劇變的原因是自然選擇對不同表現型的個體進行了定向選擇,B錯誤;在Ⅰ段內,AA的基因型頻率是40%,aa的基因型頻率是20%,Aa的基因型頻率是40%,則A的基因頻率=AA的頻率+1/2Aa的頻率=40%+1/2×40%=60%,C錯誤;在Ⅲ段,AA的基因型頻率是20%,aa的基因型頻率是40%,Aa的基因型頻率是40%,則A的基因頻率=20%+1/2×40%=40%,而在Ⅰ段內,A的基因頻率=60%,即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說明種群發生了進化,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加試選擇題1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某地的兩個湖泊,每個湖泊中生活著兩種相似的魚:紅褐色的和金黃色的。這一地區可能發生過洪水。他們不清楚這兩種魚之間的關系,于是做出兩種如下圖所示的假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A.假說甲認為紅褐色魚和金黃色魚起源于同一種灰色魚B.假說乙認為湖Ⅰ中原來只有紅褐色魚,湖Ⅱ中原來只有金黃色魚,發
洪水時,這兩個湖中的魚混雜在一起C.假說甲說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障礙的作用形成金黃色魚和紅褐色魚D.如果紅褐色魚和金黃色魚不能雜交,或雜交后不能產生可育的后代,
說明它們不是一個物種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假說甲認為在兩個不同湖中的灰色魚均進化為紅褐色魚和金黃色魚,表明紅褐色魚和金黃色魚起源于同一種灰色魚,A項正確;假說乙認為湖Ⅰ中原有的魚種為紅褐色魚,而湖Ⅱ中原有的魚種為金黃色魚,由于洪水使兩種魚混雜在一起,B項正確;假說甲說明湖Ⅰ中紅褐色魚與金黃色魚的形成過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障礙,湖Ⅱ中也是如此,C項錯誤;不能雜交或雜交后代不育的現象叫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A.任何導致基因頻率改變的方式,都能引起生物的適應性進化B.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
但生物沒有進化C.地理障礙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可能導致生殖隔離D.突變和基因重組是自然選擇的前提,但不是生物進化的前提11.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基因頻率改變不一定都能引起生物的適應性進化,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錯誤;地理障礙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差別達到一定程度,可能導致生殖隔離,C正確;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是生物進化性變化得以發生的前提條件,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2.(2017·嘉興模擬)下圖中的A、B、C表示3個自然條件有差異的地區,地區間的黑粗線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障礙。A地區某些個體由于某些人為因素分布到B、C地區,并逐漸形成兩個新物種,③中的甲、乙、丙分別表示3個種群。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這種異地的物種形成是
漸進的物種形成方式B.這種物種形成過程將產
生能夠適應新環境的新物種C.在出現生殖隔離之前,乙、丙兩種群的基因頻率一定相同D.與該方式不同,同地的物種形成只需在一次有性生殖過程中即可完成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由于長期的地理障礙,逐漸形成了生殖隔離,是漸進的物種形成方式,A正確;漸進的物種形成方式所產生的是能夠適應新環境的新物種,B正確;乙、丙是兩個種群,存在生殖隔離,它們的基因頻率無法進行比較,故C錯誤;同地的物種形成一般在同種生物中進行,通過相互雜交即可完成,D正確。12345678910111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照明在醫療手術室照明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礦物干燥劑生產考核試卷
- 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考核試卷
- 糖尿病患者護理查房 2
- 一年級上冊數學口算(每天5分鐘60題)
- 2025年中考初三學業質量檢測(一)物理模擬題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精美課件
- 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商貿英語聽說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2024-2025學年五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2025屆初三畢業班模擬考試(五)英語試題含答案
- 遼寧協作校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汽車揚聲器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期中考試考后分析總結主題班會《全員出動尋找消失的分數》
-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廣大附中等校聯考中考語文模擬試卷(4月份)
- 民法典課程大綱
- 2025-2030中國數據安全服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醫療AI輔助康復管理
- 山東省天一大聯考·齊魯名校教研體2024-2025學年(下)高三年級第六次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房地產市場報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島寫字樓和零售物業市場概況報告
- 2025年0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所屬單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