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課題第七章第一節《自然環境》第1課時世界第一大洲
教學內容亞洲的位置亞洲的范圍
1.運用地圖描述亞洲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區域認知)
教學2.運用數據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地理實踐力)
目標3.能夠說出亞洲的分區,并判定亞洲主要國家所在的分區。(區域認知)
4.通過對亞洲地理位置的學習,說出描述大洲位置的一般方法。(綜合思維)
教學重教學重點運用地圖,描述亞洲的位置,并總結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
難點教學難點以亞洲為例,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材料與手
讀圖分析法、合作學習法、綜合分析、歸納總結
段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播放視頻《亞洲名字的由來》,激發同學觀看視頻,說出自己所獲得的信息。
導入新課
們的學習興趣。
引子:亞洲名稱的由來學生結合視頻內容,說出:亞洲的
探究一:亞洲的位置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東方
一、位置日出之地”。
1.半球位置溫故知新: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
結合七上所學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劃分北半球和東半球。
的相關知識,作出相應判斷。溫故知新:亞洲占據了亞歐大陸的
2.海陸位置大部,北、東、南三面依次瀕臨北
教學過程
說出亞洲所在大陸的方位,并觀察周圍所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瀕臨的大洋。洲界線: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
找出不同方位的大洲,并回憶洲界線。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與
歐洲相鄰;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
洲毗連;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
隔海相望。
讀圖標線:
3.經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
找出亞洲的四至點,讀出大致的經緯度。26°E向東至170°W的范圍內
讀圖總結:赤道穿過亞洲南部的島
找出經過亞洲的特殊緯線,找出亞洲所處嶼,北極圈和北回歸線分別穿過亞
的溫度帶。洲的北部和南部,跨寒、溫、熱三
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溫故知新:
易錯提醒:亞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嗎?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
概括總結:
J-南n匕半球——以赤道(0°緯線)為判斷依據
「¥球位?寸東西半球-----以200W和160乍經緯事為判斷依據
?。土f?r與大洲的位?關系
1與大洋的位■關系
4.小結:如何概括大洲的位置〔經緯畫組/讀取四至點大致的經緯度數值.描述經緯磔圖
1通過該地區的特殊緯線,判斷所處的溫度帶
讀圖分析:
(1)西半球、北半球。
5.活動:運用地圖,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
(2)10°N?81°N,20°W?170°W。
置
(3)位于美洲大陸北部,北臨北冰
(1)說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洋,東臨大西洋,西鄰太平洋。南
(2)說出北美洲的經緯度位置。
隔巴拿馬運河與南美相鄰,西隔白
(3)找出北美洲周圍的大洲I、大洋,說出
令海峽與亞洲相望。
它們分別位于北美洲的方位。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內容:
觸頒目亞洲北美洲
6.比較亞洲和北美洲,完成表格內容。東西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東半球絕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南J伴球位《大部分位于1匕半球」伴球
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北臨北冰洋,東臨太
頻臨的大洋
二、世界第一大洲平洋,南臨印度洋平洋,西臨大西洋
約4400萬平方千米,約2Mo萬平方千米,
酬
1.比面積世界第一大洲世界第三大洲
所跨緯度范圍約ll°S?8I°N約IO°N?8I°N
所跨經度范圍26°E~170°W20*W~170°W
七大洲面積排名
學以致用,推算亞洲的南北距離:
口訣記憶: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
思與學:怎樣根據緯度差估算兩地的距離
之間,南北距離:111千米X92°
2.量身高
=102212千米
得出結論:亞洲是南北距離最長的
大洲
3.量腰圍亞洲也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概括總結: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
小結: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和南北距離
最長的大洲。
讀圖分析: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
探究二:亞洲的范圍于認識,通常按照地理方位,把亞
1.明確亞洲的六個地區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
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
讀圖完成:
2.活動:找出東亞五個國家,并說出以下國家分區
哈薩克斯坦中SE
沙特阿拉伯西亞
國家所在的分區。印度南亞.卜、
印度尼西亞東南亞i\,
巴基斯坦南亞^7=-^-----=^、
暢所欲言:
中國位于東亞,并與亞洲的其他5
說出你的發現:
個地區都相鄰;北亞是俄羅斯的亞
洲部分等
課堂小結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
L半球位置: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的海陸位置:亞洲占據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北、東、南三
位置一面依次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經緯度位置: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東至
板書設計世界第_17CTW的范圍內
一大洲世界第_「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
_美加一一東西距離和南北距離最長
L亞洲的范圍:六個地區即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作業布置教材課后作業及教輔資料作業
1.通過讀圖、思考和探究活動等學習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述大洲半球位置、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的描述方法。
教學反思2.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注意對于學生的反饋給予及時的評價。
3.多鼓勵學生參與,通過小組合作、互助學習增強學生的參與性。
4.問題設計逐步加深,環環相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課題第七章第一節《自然環境》第2課時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教學內容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1.通過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歸納亞洲地形的主要特點,學會描述
教學某個大洲地形特點的一般方法。(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目標2.閱讀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等資料,對照亞洲地形圖,認識亞洲地形、水系的相
互作用。(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教學重教學重點運用地圖,描述亞洲的的地形、地勢特征和河流特征。
難點教學難點分析地形、地勢特征與河流流向與分布的關系。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材料與手
讀圖分析法、合作學習法、綜合分析法、歸納總結法
段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播放歌曲《大亞洲》,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觀看視頻,說出自己所感興趣的信
導入新課
興趣。/官、O
探究一:地勢起伏大
1.識地形讀圖分析:
讀圖7.5亞洲的地形,完成以下內容:亞洲三大半島一一阿拉伯半島、印
(1)找出亞洲南部的三大半島和馬來群度半島、中南半島主要分布在南部;
島,并說出它們所在的位置。馬來群島分布在亞洲東南部。
(2)找出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并說出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分布在亞洲
它們所在的位置。中部。
教學過程
思與學:為什么把帕米爾高原稱為“山結”閱讀材料,找出相關內容。
播放視頻:帕米爾高原一一萬山之源、萬觀看視頻,說出感悟
水之源
(3)找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原、東西伯利亞山地、東北平原、華北平東西伯利亞山地分布在亞洲北部地
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分布在亞
伊朗高原等地形區。洲東部地區;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分布在亞洲
南部地區。
(4)結合圖7.6亞洲大陸沿30°N緯線讀圖分析:
的地形剖面示意,分析亞洲的地勢特征。亞洲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部高、
四周低。
自西向東地勢低-高-低。
小組合作:描述某個大洲地形特點的一般學生討論,歸納概括:
方法(以亞洲為例)產要地形類型以高原、峨為主
+由“小八號上中部高原,山地地勢最為高峻,
活動:運用地圖,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主要地形的分布特點
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單元
運用圖7.7和圖7.8,以北美洲為例,歸〔地勢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納大洲的地形特征。
讀圖分析:
(1)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
(1)找出相關的地理事物。
脈、大平原、中部平原、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分別指出它們在北美洲
的位置。
(2)西部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主要
(2)按照“相對一致、空間上連續”的原
分布在中部;東部地區以高原、山
則,將北美洲按照地形劃分成西部、中部
地為主。
和東部三個區域,說出這三個區域主要的
地形類型。
北美洲大陸沿40°N緯線自西向東
(3)指出北美洲大陸沿40。N緯線自西向
地勢高-低-高,東西高,中部低。
東地勢的變化特點。
探究二:長河眾多
漫畫分析:外流河最終注入海洋,
引子:了解內流河、外流河
內流河最終沒有注入海洋。
讀圖完成:
讀圖分析:
讀圖7.5亞洲的地形,完成以下內容:
(1)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
(1)找出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黃
向北流,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
河、長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觀
湄公河自西向東流,注入太平洋;
察其注入的海洋。
恒河、印度河等自北向南流,注入
印度洋。
總結: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
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長
河眾多。
(2)找出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觀分析:最終并沒有注入海洋,而是
察其是否注入海洋。消失在沙漠中或注人內陸湖泊。
小組合作,分析關系
地形、地勢
常言道,水往低處流。一個地區地形的特A
反決
征影響河流的流向和分布。映定
V
活動:歸納總結:河流流向
運用地圖,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讀圖分析:
運用圖7.7,以北美洲為例,歸納大洲的
(1)密西西比河干流自北向南流;
地形特征與河流流向的關系。
中部平原地勢北高南低。
(1)找出北美洲主要河流密西西比河,觀
(2)密西西比河支流多東西走向;
察干流流向,分析中部平原地勢特征。
中部平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2)觀察密西西比河支流走向,分析中部
平原地勢特征。
課堂小結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
「以高原、山地為主
-地形-中部高原.山地地勢最為高峻,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單元
AL中部高,四周低
板書設計地形、反決
河流一映定
::r長河眾多
L用沆L呈放射狀向流向周邊的海洋
作業布置教材課后作業及教輔資料作業
1.以案例教學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拓展,以
生動活潑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
教學反思2.以圖片、音樂等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的讀圖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3.及時對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教學調整,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教學課題第七章第一節《自然環境》第3課時多樣的氣候
教學內容多樣的氣候——認氣候識特點析影響
1.使用地圖和其它資料,歸納亞洲的氣候特點。(區域認知)
教學2.簡要分析亞洲地形、氣候和水系的相互關系。進一步增強對地理事物的好奇
目標心,提升學習地理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綜
合思維)
1.初步學會使用地圖簡述亞洲的氣候特點。
教學重點2.初步學會使用地圖和資料簡要分析亞洲地形、氣候和水系的相
教學重
互關系。
難點
初步學會使用地圖和資料簡要分析亞洲地形、氣候和水系的相互
教學難點
關系。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材料與手
讀圖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綜合分析法、歸納總結法
段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對比不同地區的氣候,感悟亞洲的氣候差學生七嘴八舌,說出自己對亞洲氣
導入新課
異。候的了解。
探究一:認氣候讀圖識記:
1.主要氣候類型(1)亞洲南部的三大半島中阿拉伯
讀圖7.9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完成以半島為熱帶沙漠氣候,印度半島和
下內容: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
(1)找出亞洲南部的三大半島和馬來群島島的大部分為熱帶雨林氣候。
教學過程的主要氣候類型。(2)亞洲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
(2)找出亞洲東部的主要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
(3)找出亞洲中部的主要氣候類型。(3)亞洲中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4)找出地中海沿岸的主要氣候類型。(4)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
(5)找出亞洲北部的主要氣候類型。(5)亞洲北部主要為寒帶氣候。
(6)亞洲缺少的氣候類型。(6)亞洲缺少熱帶草原氣候和溫帶
海洋性氣候。
2.模式記憶結合模式圖速記
寒帶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i[高原山]亞熱帶季
g?地氣候J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_____________j
‘熱帶雨林氣候
探究二:識特點
1.描述特點
主要從三方面描述:最顯著的氣候類型、
學生描述:
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氣候類型是復雜還
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是單一。
氣候類型多樣。
2.分析特點
(1)季風氣候顯著
讀圖分析:
找出亞洲季風氣候的主要分布區;
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
分布面積最大、季風特點最為典型
的地區。
結合夏季風和冬季風的成因和季風氣候讀圖分析:
直方圖,分析成因及影響。
夏季盛行偏南風,降水豐沛;冬季
盛行偏北風,降水較少。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
產,但是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旱
(2)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澇災害
找出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分布區,結合氣溫溫故知新:
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是溫帶大陸性
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特點。
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氣溫
日較差和年較差大,降水主要在夏
(3)氣候類型多樣季。
對比感悟差異:
對比東南部馬來群島和北冰洋沿岸地帶
的氣候及景觀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是熱帶雨林氣
候,終年高溫多雨,森林常綠;北
冰洋沿岸地帶是寒帶氣候,一年中
的大部分時間銀裝素裹,千里冰封。
對比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和西部的地中
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
海沿岸地區的氣候及景觀差異候,炎熱干旱,沙漠廣布;西部的
地中海沿岸地區是地中海氣候,夏
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區
活動: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山地氣候
區,自然景觀呈明顯的垂直變化。
運用地圖,歸納北美洲的氣候特征
大洲的氣候特征,可以從氣候的類型、分
布、特點等方面概括。運用7.14,以北美讀圖分析:
洲為例,歸納大洲的氣候特征。1.(1)40°N緯線自西向東依次穿
1.說出北美洲氣候類型的分布。過的氣候類型依次有地中海氣候、
⑴找出40°N緯線,說出它自西向東依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次穿過的氣候類型。
(2)80°W經線自南向北依次穿過
⑵找出80°W經線,說出它自南向北依
的氣候類型有亞熱帶濕潤氣候、溫
次穿過的氣候類型。
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候。
2.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說出2.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主要
它的分布范圍。分布在大陸內部。
3.歸納北美洲的氣候特征。3.北美洲的氣候特征:氣候復雜多
探究二:析關系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西部氣候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受地形影響較明顯。
小組合作分析:
.于亞歐大陸東第一.爰異顯著,「一」人二房星差」
海晟萩而王磯-1醛髓I~~
即立T葭點帶卜1
CI國邈互J—{事底薪m1
I地一以高奧_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_j---),樣
2.氣候對河流的影響
氣候
--------|------/
J—.
‘氣溫'涇
3水
1’
]L「河流水量
河流的河流水量
結冰期,、的大小,1季節變化i
課堂小結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
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
r東部和南部: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r主要氣西部: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
候類型?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北部:寒帶氣候
洲L中部:高原山地氣候
板書設計的一r季風氣候顯著
=主譬特;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L氣候類型多樣
候取「緯度位置、
L省瞿~海陸位置—氣候—>河流
八L地形/
作業布置教材課后作業及教輔資料作業
1.整節課中,學生能真正地參與課堂問題的討論,探究區域氣候的特點,尤其
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去思考與分析,學習新的分析氣候特點的方法,形
成和發展新的地理思維。
教學反思
2.學生圍繞區域氣候特點這一主題展開討論,既提高了地理學習能力,又增強
了學習地理的信心。
3.注意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關注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學課題第七章第二節《人文環境》
教學內容人口最多的大洲經濟發展快,地區差異大
1.了解亞洲人口的數量特點,讀圖歸納亞洲人口的分布特點和增長特點,說出
教學亞洲人口過億的國家。(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目標2.認識亞洲經濟的發展特點和主要經濟類型的國家,了解亞洲經濟發展的差
異。(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1.亞洲人口的分布特點和增長特點。
教學重點
教學重2.了解亞洲經濟發展的差異。
難點初步學會使用地圖和資料簡要分析亞洲人口分布及經濟差異的
教學難點
影響因素。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材料與手
讀圖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綜合分析法、歸納總結法
段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播放視頻《亞洲人口過億的國家》學生說出對亞洲人口了解知識。
探究一:人口最多的大洲溫故知新:
1.人口數量亞洲人口46.43億,人口增長率
0.91%。
讀圖世界各大洲或地區人口總數(2020
年)和平均人口增長率(2015-2020年),找生活在亞洲的人口,比世界其他大
出亞洲的人口總數及人口增長率。洲的人口總數還多。2020年,亞洲
教學過程人口達46.4億。
讀圖分析:
2.人口密度
亞洲以占世界1/3的陸地,養活了
讀亞洲人口分布示意圖、各大洲面積比例
占世界3/5的人口,人口密度大。
圖、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比重圖,說出亞洲
人口特點。
讀圖7.15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2020年),亞洲人口過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
找出亞洲人口過億的國家。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日本、菲律賓等7個國家
閱讀材料,分析總結:
思與學: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
候區為何人口稠密熱帶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
區,地處中低緯度,氣候適宜,離
海洋較近,平均海拔較低,河流多;
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農耕,農業開
發歷史悠久。
分析總結:
中低緯度------>1氣候適宜1]優越的自
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然條件適
離海洋較近------交通便利
>11-宜農耕,
平均海拔較低------>1地形平坦1農業開發
河流多------X水源充足1」歷史悠久
1
人口密度大1
分析總結:
甲地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乙地終
溫故知新:
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it,勢高峻的
結合亞洲地形和氣候圖,分析甲、乙、丙高原山區。
三地人口稀少的原因?
讀圖分析:
亞洲的人口增長率略低于?世界平均
3.人口增長率人口增長率;亞洲占世界?人口的比
重逐漸降低。由于人口基數大,
讀世界各大洲或地區人口總數(2020年)
2011-2020年,亞洲平均每年新增
和平均人口增長率(2015-2020年)圖,分
的人口仍占世界新增人口的約51%。
析亞洲人口增長率特點
歸納總結:
其與其他大洲比較——4大洲人口的數量特征1
]
1亞洲是人口最三m的大洲1
懦蠹第一休洲人口,分
布特征1
分布不均,存亞、東
如何分析一個大洲的人口特征、地區差異南亞、南亞自然條件
人口稠密
及影響:
讀圖回答:
(1)北美洲人口數量居世多中第五位;
(2)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2個,分
別是美國和墨西哥。
活動:歸納北美洲的人口特征
計算填表格:
了解北美洲的分區
表7.1:匕美洲不同地甌人口數、面積和人口密度(2020年)
歸納北美洲人口的數量特征。
1.地區人口數/億人醐肝米人口密度(川千米)
北美3.732152.3317
(1)說出北美洲人口在各大洲中的位次。中美洲1.76248.6571
力瞅繼區0.4421.83202
(2)說出北美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北美洲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
2.歸納北美洲人口的分布特征。
部分人口集中在東南部和東部沿海
(1)計算北美洲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將地區。北部和西部地區人口稀疏,
計算結果填入表7.1,簡述北美洲人口分加勒比地區人口稠密。
布的地區差異。
分析總結:
加拿大中北部緯度較高,氣候寒冷,
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南部地區緯度
較低,氣溫較高,水源充足,人口
較密集。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一―?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高|
(2)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狹窄地
帶。說明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狹窄1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
經濟增長越快一,|度也越快
地帶、中北部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
得出結論:
亞洲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探究二:經濟發展快,地區差異大
如何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
平?
1.經濟發展快
讀圖分析:
目前,在有人類定居的六個大洲中,
論經濟總量,亞洲排名第一
業洲經濟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變化按人口平均,亞洲僅高于南美洲和
非洲,遠低于歐洲、北美洲和大洋
洲
學生補充:
在發達國家整體經濟增長乏力的同
分析:亞洲經濟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時,以中國為代表的一批亞洲新興
的變化工業化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
給亞洲經濟注入了強勁的活力,而
讀7.17各大洲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比
且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巨大的
重(2020年)圖,找出亞洲國內生產總值在
貢獻。
世界的排名,讀圖7.18各大洲人均國內
生產總值(2020年),找出亞洲人均國內讀圖分析:
生產總值在世界的排名。分析亞洲的經濟
⑴亞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前
發展水平。
六位的國家是新加坡、以色列、日
補充:近幾十年來,亞洲各國間加強經濟本、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年肺部感染護理
- 森林火災警示教育
- 簽訂未成年監護人責任合同全指南
- 新進人員院感培訓
- 兩人合資公司設立合同模板
- 蔬菜供應合同樣本
- 化工儀表模擬考試題+參考答案
- 電機學模擬題及參考答案
- 運動生理學模考試題+參考答案
- 學前班數學口算試題
- 雅駿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應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克雅氏病課件
- 馬原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 做自己: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核工業集團794礦4.6有害氣體中毒事故分析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對外漢語教學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
- 樂泰膠用戶手冊
- 社會工作行政教案
- 通力電梯ctp-10.65s2a kce控制系統
- 課件:國產C919大飛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