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題庫與答案_第1頁
(完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題庫與答案_第2頁
(完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題庫與答案_第3頁
(完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題庫與答案_第4頁
(完整版)馬克思主義哲學題庫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項選擇==================================================題號:8644“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這個論斷的含義是A、無產階級的存在方式是精神B、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C、哲學的存在方式是物質D、無產階級掌握哲學就由自為階級轉變為自在階級答案:B題號:8661“唯心論是人類認識這棵活生生的大樹上開出的不結果實的花”的觀點是A、主觀唯心論的觀點B、辯證唯物論的觀點C、客觀唯心論的觀點D、樸素唯物論的觀點答案:B題號:8671《壇經》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惠能的觀點認為A、運動與物質不可分B、精神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C、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D、精神是運動的主體答案:D題號:8695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A、變化和發展B、事物的普遍聯系C、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D、經過量變過渡到質變,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答案:C題號:8665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運動性B、可知性C、實物性D、客觀實在性答案:D題號:8731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它的含義是指A、純粹的否定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的組合C、拋棄D、既克服又保留答案:D題號:8682孔子提出“畏天命”,“獲罪于天,無所禱也”,這是A、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B、機械唯物論的觀點C、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D、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答案:C題號:8708系統論科學出現的意義在于它A、高于唯物辯證法B、代替了唯物辯證法C、揚棄了唯物辯證法D、豐富了唯物辯證法答案:D題號:8705世界上各種事物可以相互區別是因為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同一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斗爭性答案:C題號:8756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A、既看到了共性和個性的區別,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系B、只看到共性和個性的區別,而沒有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系C、既沒看到共性和個性的區別,又沒有看到它們之間的聯系D、只看到共性和個性的聯系,而沒有看到它們之間的區別答案:B題號:8684“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觀點屬于A、樸素唯物論B、辯證唯物論C、主觀唯心論D、客觀唯心論答案:A題號:871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說明A、質變與量變是相互滲透的B、質變是由量變引起的C、質變在事物發展中起重要作用D、量變是由質變引起的答案:B題號:8767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過程是A、感覺--知覺--表象B、實踐--認識--實踐C、一般--個別--一般D、概念--判斷--推理答案:B題號:8774唯心論與不可知論的關系是A、主觀唯心論是可知論,客觀唯心論是不可知論B、唯心論有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之分C、唯心論都是不可知論D、客觀唯心論是可知論,主觀唯心論是不可知論答案:B題號:8773從認識發展的規律看,“熟知”與“真知”的關系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D、熟知起源于真知答案:B題號:879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這一名句強調的是A、間接經驗毫無用處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D、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答案:B題號:8780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論認識論的區別是A、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B、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認識發展是辯證的過程D、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答案:D題號:8803“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真理”,這是A、混淆了真理的客觀性與規律客觀性B、混淆了真理性認識與一般認識的錯誤觀點C、一切唯物主義的真理觀D、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觀答案:B題號:8807認識的起點是A、感覺B、實踐C、經驗D、概念答案:A題號:8812人們對于復雜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需要經過A、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過程才能完成B、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兩個階段才能完成C、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完成D、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一個完整的過程才能完成答案:A題號:8838下列各組社會意識形式中,全部屬于意識形態范圍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哲學、藝術B、政治思想、語言學、藝術C、自然科學、道德、宗教D、政治法律思想、邏輯學、宗教答案:A題號:8893主體選擇是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從自身的需要和知識結構、經驗、技能出發,根據歷史的客觀條件和發展趨勢確定自己行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動,這種觀點意味著A、歷史決定論是根本錯誤的B、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與承認歷史決定論并不矛盾C、任何一種社會制度的產生都根源于主體的選擇D、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必須否定歷史決定論答案:B題號:8902制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性條件是A、傳統觀念B、法律制度C、經濟條件D、文化水平答案:C題號:8824社會意識是A、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B、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C、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D、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答案:A題號:8825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稱為A、群體意識B、個人意識C、大眾意識D、社會意識形態答案:D題號:8828生產力量的規定性是A、生產力的性質B、生產力的水平C、生產力狀況D、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答案:B題號:8835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是A、生產資料的所有制B、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C、產品交換關系D、產品分配關系答案:A題號:8831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A、勞動資料B、勞動者C、勞動對象D、勞動工具答案:B題號:8859馬克思主義揭示人的本質的出發點是A、人的社會關系B、人的自然屬性C、人的自身需要D、人類的共同利益答案:A題號:8932資本主義社會最基本的關系是A、商品交換關系B、階級關系C、金錢關系D、競爭關系答案:A題號:8921相對剩余價值的獲得是A、延長工作日的結果B、加大勞動強度的結果C、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D、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答案:C題號:8917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是A、本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B、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C、個別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快于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D、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答案:D題號:8929決定商品價值量的是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B、最少勞動時間C、個別勞動時間D、最多勞動時間答案:A題號:8960經濟全球化的表現主要包括A、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貨幣全球化、消費全球化B、生產全球化、流通全球化、消費全球化、企業管理全球化C、生產全球化、銷售全球化、消費全球化、流通全球化D、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業管理全球化答案:D題號:8967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A、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決定的B、生產力自身運動規律決定的C、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不平衡規律決定的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決定的答案:D題號:8965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是A、計劃經濟取代市場經濟B、社會主義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C、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D、計劃經濟取代商品經濟答案:B題號:8986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可以先于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其根本原因在于A、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可以在舊社會的內部孕育生長起來B、它以高度社會化的資本主義大生產為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前提C、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具有較高的精神文明D、革命的客觀形勢和條件所決定的答案:D題號:8975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這一著名論斷是由誰提出的A、恩格斯B、列寧C、馬克思D、斯大林答案:B題號:898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A、堅持黨的領導B、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D、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答案:A題號:8973下列選項中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要求的是A、實行產品經濟B、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經濟D、實行計劃經濟答案:B題號:9005自由王國是指人們A、不再受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支配的狀態B、處于絕對自由的原始社會狀態C、擺脫了自然和社會關系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主人的狀態D、允許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狀態答案:C多項選擇==================================================題號:9008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直接理論淵源是A、法國啟蒙思想B、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C、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D、德國古典哲學答案:BCD題號:9010下面屬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是A、毛澤東思想B、李大釗的理論C、鄧小平理論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CD題號:9467割裂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前進性和曲折性會導致A、激變論B、直線論C、循環論D、庸俗進化論答案:BC題號:9449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A、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系問題B、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C、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D、物質世界是否發展變化的問題答案:BC題號:9069在唯物辯證法看來,辯證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對舊事物的全盤拋棄,徹底否定C、既克服又保留,即“揚棄”D、事物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答案:ACD題號:9016辯證法發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是A、唯物辯證法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唯心主義辯證法D、樸素辯證法答案:ACD題號:9450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是A、客觀唯心主義B、先驗唯心主義C、歷史唯心主義D、主觀唯心主義答案:AD題號:9026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論的缺陷是A、不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B、用機械力學的尺度去衡量物質的一切運動C、不能把事物理解為處于不斷變化發展中的過程D、對社會歷史的看法是唯心主義的答案:ABCD題號:948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A、帶著問題在書上找答案B、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C、反對學習中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D、用什么就學什么,學什么就用什么答案:BC題號:9086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是A、感性認識中包含著理性認識的因素B、理性認識以感性認識為基礎C、理性認識中包含著感性認識的因素D、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答案:ABCD題號:9110割裂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必然導致A、唯心主義B、經驗主義C、或“左”或“右”的錯誤D、教條主義答案:ABCD題號:9093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是A、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提高B、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C、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前提D、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答案:ABD題號:9108“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說明精神力量A、可以促進物質力量的發展B、為群眾掌握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C、是物質力量的源泉D、對社會實踐有巨大的反作用答案:ABD題號:9133英國科技哲學家斯諾在《兩種文化》中說過:“我們必須用以反對技術的惡果的惟一武器,還是技術本身。我們沒有別的出路。我們無法退入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沒有技術的伊甸園”。這一觀點的錯誤之處在于A、認為只有科學技術能夠解決“全球問題”B、認為科學技術對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C、認為科學技術導致了“全球問題”D、對科學技術發展全盤否定答案:ACD題號:9119深入理解生產力范疇,需要把握生產力的如下幾個重要方面A、生產力的水平B、生產力狀況C、生產力的發展要求D、生產力的性質答案:ABCD題號:9128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A、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B、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平衡性C、社會意識脫離社會存在獨立發展D、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答案:ABD題號:9504馬克思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命題的主要含義是A、實踐是社會生活的本質內容B、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存在方式C、實踐是社會歷史的主體D、實踐是社會歷史的客體答案:AB題號:950918世紀,經濟上落后的國家法國在哲學上和政治思想領域取得的成就,超過了當時經濟上先進的英國,這表明A、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B、社會存在并不決定社會意識C、社會意識的發展不依賴于社會經濟D、社會意識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完全對應的答案:AD題號:9177相對剩余價值是A、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延長工人工作日的結果B、在工人工作日不變的條件下,縮短工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結果C、所有企業都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必然結果D、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導致工人必要生活資料價值下降的結果答案:BCD題號:9151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是A、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B、交換價值和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C、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和內容D、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和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答案:ABCD題號:9196列寧對蘇維埃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深刻的理論思考,提出了許多精辟的論述,包括A、把建設社會主義作為一個長期探索、不斷實踐的過程B、在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條件下,利用商品、貨幣和市場發展經濟C、把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放在首要地位D、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答案:ABCD題號:9552下列選項屬于人類解放含義的有A、從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來B、完全擺脫自然力和社會關系C、從社會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來D、獲得絕對自由答案:AC題號:9201以下關于社會主義的說法正確的是A、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B、放棄社會主義道路也就是放棄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C、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D、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答案:ABCD題號:9195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B、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D、堅持改革開放答案:ABD判斷==================================================題號:9220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于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答案:正確題號:9257實踐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答案:正確題號:9254人類在無意識中進行著實踐活動。答案:錯誤題號:9280凡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都是直接經驗,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反映。答案:錯誤題號:9287在一定條件下,真理和謬誤是能夠相互轉化的。答案:正確題號:9339時勢造英雄。答案:正確題號:9360相對剩余價值是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的結果。答案:正確題號:9401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進程。答案:正確題號:9399當代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新變化改變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答案:錯誤題號:9409馬克思主義強調暴力革命,所以它完全排除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可能性。答案:錯誤題號:9434在共產主義社會,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式是,按勞分配。答案:錯誤單項選擇==================================================題號:8646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A、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B、唯物主義C、歷史唯物主義D、辯證唯物主義答案:A題號:8668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認為“心不使焉,則黑白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說明意識具有A、能動性B、對象性C、任意性D、客觀性答案:A題號:8757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是A、抽象與具體的關系B、唯心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的關系C、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D、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答案:D題號:8662“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觀點屬于A、形而上學B、唯心論C、樸素唯物論D、樸素辯證法答案:A題號:8657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是A、理論聯系實際B、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去檢驗各種事物C、逐字逐句地熟讀馬克思主義著作D、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結論答案:A題號:8727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是A、物質生產B、精神生產C、運動D、實踐答案:D題號:8735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在于是否承認A、世界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B、世界是可以認識的C、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中存在是第一性的D、世界是統一的答案:C題號:8744物質的客觀實在性是指A、它是獨立于人們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B、它是不能被人們認識的抽象的東西C、它是看得見的實物D、它是物質的形態和結構答案:A題號:8715在自然界,沒有上就無所謂下;在社會中,沒有先進就無所謂落后;在認識中,沒有正確就無所謂錯誤。這說明A、矛盾雙方是相互轉化的B、矛盾雙方是相互排斥的C、矛盾雙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雙方是相互滲透的答案:C題號:8707“一國兩制”符合矛盾學說中的A、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B、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C、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答案:D題號:8723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處理人際關系,我們通常說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恰到好處地解決問題。這涉及到A、質與量相互制約的關系原理B、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關系原理C、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關系原理D、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原理答案:A題號:867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觀點屬于A、形而上學的觀點B、唯心主義的觀點C、辯證法的觀點D、相對主義的觀點答案:D題號:8820“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這一命題A、低估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B、夸大了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C、強調了認識對實踐的決定作用D、強調了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答案:D題號:8787“人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反映”的觀點屬于A、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B、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D、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答案:C題號:8763真理總是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因而A、謬誤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認識B、真理與謬誤的對立是相對的C、真理中包含謬誤的認識D、謬誤是真理不可擺脫的對立面答案:B題號:8765人的認識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觀點屬于A、辯證唯物主義B、舊唯物論C、主觀唯心論D、客觀唯心論答案:A題號:8815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A、辯證法B、唯物論C、二元論D、詭辯論答案:A題號:8793“社會上一旦有技術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說明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D、科學進步是實踐的目的答案:B題號:8805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違背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犯了A、類似相對主義的錯誤B、類似經驗論的錯誤C、類似詭辯論的錯誤D、類似唯理論的錯誤答案:D題號:8882所謂抽象的人性論是A、一種否認人的共性的錯誤理論B、一種資產階級哲學獨創的理論C、一種對人類共同屬性進行科學抽象的理論D、一種否認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的唯心主義理論答案:D題號:8866“歷史必然性的思想也絲毫不損害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全部歷史正是由那些無疑是活動家的個人的行動構成的。”這一觀點屬于A、唯心史觀B、唯物史觀C、英雄史觀D、宿命論答案:B題號:8841在勞動資料中,最能標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因素是A、傳動裝置B、運輸設備C、動力系統D、生產工具答案:D題號:8821歷史唯物主義是A、關于人自身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B、關于整個世界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C、關于自然界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D、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答案:D題號:8868大眾心理影響經濟走勢,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觀點是A、社會心理可以左右社會發展方向B、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影響社會發展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D、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答案:D題號:8899“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揭示了A、生產工具是衡量生產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C、物質生產的發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生產關系D、社會形態的更替有一定的順序性答案:C題號:8884人性指的是A、人的社會屬性B、人具有肉體組織和生活需求的屬性C、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D、人的純自然生物屬性答案:C題號:8895人是社會的主體,因此人可以A、改變社會發展規律B、認識和利用社會發展規律C、消滅社會發展規律D、創造社會發展規律答案:B題號:8900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鑰匙是A、文化發展史B、勞動發展史C、思想發展史D、階級斗爭史答案:B題號:8949資本的本質是A、投入到生產中的貨幣和生產資料B、一定量的生產資料C、一種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D、一定量的貨幣答案:C題號:8956超額剩余價值是A、一個部門的所有企業同時都能獲得的B、不同部門的所有企業同時都能獲得的C、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D、社會所有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答案:C題號:8906具體勞動A、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B、是勞動的社會屬性C、反映社會生產關系D、創造剩余價值答案:A題號:8915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A、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B、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C、勞動過程和創造新價值過程的統一D、勞動過程和轉移舊價值過程的統一答案:A題號:896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后果有許多,但不包括A、國家內部和國際社會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機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擴大C、環境惡化與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D、經濟發展機會大大減少答案:D題號:8968以下不屬于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關系方面新變化的是A、工會的產生和發展B、資本社會化趨勢的出現C、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D、工人持股現象的出現答案:A題號:8961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了它的發展必然是A、有利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B、有利于發展中國家C、有利于所有國家D、有利于社會主義國家答案:A題號:8978列寧對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學說的重大貢獻是A、提出了利用國家資本主義過渡社會主義的理論B、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將首先在一個或者幾個國家內獲得勝利的理論C、提出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提出了新經濟政策答案:B題號:8982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A、進行階級斗爭B、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C、改革生產資料所有制D、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答案:D題號:8974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A、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B、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C、所有制基礎不同D、人們的精神境界不同答案:C題號:8985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依據是A、德國古典哲學B、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C、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D、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答案:B題號:8991“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是A、空間性概念B、時間性概念C、物質性概念D、歷史性概念答案:D多項選擇==================================================題號:9007作為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的19世紀三大工人起義是A、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B、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C、巴黎公社D、1838年在英國爆發的延續十余年的憲章運動答案:ABD題號:9006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A、科學社會主義B、馬克思主義政治學C、馬克思主義哲學D、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答案:ACD題號:9459實踐的社會制約性表現在A、實踐不同于生物對外界的消極適應與本能活動B、人總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和在一定條件下從事實踐活動的C、實踐的主體、客體、范圍、規模、方式都要受到社會的制約D、社會客觀條件對實踐活動具有決定性作用答案:BC題號:9469我國古代哲學家王夫之認為:“動靜者,乃陰陽之動靜也。”“皆本物之固然。”“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含靜。”“動、靜,皆動也。”這在哲學上表達了A、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B、運動和靜止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C、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緩慢不顯著的運動D、運動是靜止的總和答案:AC題號:9057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國必須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吸收外國的優秀文明成果發展自身,增強綜合國力。其哲學依據是A、外因對事物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B、內因與外因結合在一起共同推動事物的發展C、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D、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答案:ABCD題號:9058下列命題反映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的有A、森林覆蓋面積的大小影響氣候B、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C、客觀條件的好壞影響人們行動的效果D、人口數量的多少影響社會發展答案:ABCD題號:9022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A、胡錦濤提出的科學發展觀B、毛澤東思想C、鄧小平理論D、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思想答案:ABCD題號:9050實踐的客觀物質性表現在A、實踐是客觀事物的本質B、實踐的過程和結果都是客觀的C、實踐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客觀規律的支配D、實踐的主體、客體和工具都是客觀的答案:BCD題號:9113盡管歷史上羅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說”當做“異端邪說”,毀掉哥白尼的書,燒死布魯諾,囚禁伽利略,但這并不能改變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規律,也不能阻止人們接受“日心說”,說明A、真理終究會戰勝謬誤B、真理包含不依賴人的客觀內容C、客觀規律發揮作用不受條件限制D、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答案:ABD題號:9489舊唯物論認識論的根本缺陷是A、否認感性認識依賴于理性認識B、否認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C、否認認識是辯證發展過程D、否認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答案:BC題號:9099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A、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品格B、實踐具有普遍性品格C、由真理的本性決定D、由實踐的品格決定答案:ABCD題號:9100有些科學家在哲學上信奉唯心主義,科學研究卻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是因為A、科學研究中有意無意貫徹了唯物主義B、他們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并不完全一致C、唯心主義哲學中也有合理成分D、思想信仰與研究問題的方法不直接等同答案:ABCD題號:9109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因為A、實踐不斷積累感性材料B、實踐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C、實踐鍛煉主體的思維能力D、認識對實踐不起推動作用答案:ABC題號:9506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生產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的時候,它是絕對不會滅亡的。這是因為A、一種生產關系具有相對穩定性B、生產力的發展是促進社會形態更替的最終原因C、任何一種社會的生產關系都是在舊的社會生產關系中建立起來的D、無論哪一種社會都不能使生產力得到充分的發展答案:AB題號:9117從不同角度可以將社會意識劃分為A、非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B、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C、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D、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答案:ABCD題號:9503下列各對矛盾中屬于社會基本矛盾的有A、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矛盾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D、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矛盾答案:BC題號:9141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A、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C、一切為了群眾D、一切依靠群眾答案:ACD題號:9139社會存在包括A、社會生活的物質生產活動B、經濟關系C、社會生活的各種物質條件D、全部社會關系答案:ABC題號:9525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是A、揭示了價值的真正來源B、為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C、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D、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答案:BC題號:9170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是A、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B、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對立統一的C、價值的存在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D、價值的大小決定于使用價值的大小答案:ABC題號:9187關于社會主義民主,表述正確的是A、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需要一個歷史過程B、社會主義民主首先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C、社會主義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D、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歷史聯系答案:ABCD題號:9203人的全面發展是指A、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發展B、個人潛力和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C、人的社會聯系和社會交往得到發展D、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答案:ABCD題號:9204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站在科學的立場上,提出并自覺運用了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方法,包括A、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B、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舊世界中闡發未來新世界的特點C、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D、立足于揭示未來社會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詳盡的細節描繪答案:BCD題號:9190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必然呈現出多樣性特點,這是因為A、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性是造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重要條件B、受各個國家生產力發展狀況和社會發展階段所決定C、時代和實踐的不斷發展,是造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現實原因D、社會主義發展是超越時代的答案:ABC判斷==================================================題號:9212馬克思主義公開問世的標志性著作是《德意志意識形態》。答案:錯誤題號:9245物質范疇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石。答案:正確題號:9266辯證的否定即是全盤否定。答案:錯誤題號:9294真理與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真理包含謬誤。答案:錯誤題號:9283認識是一個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的過程。答案:正確題號:9327“經濟上落后的國家在哲學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答案:正確題號:9358凡是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一定有價值。答案:錯誤題號:9402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答案:正確題號:9403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客觀歷史進程。答案:正確題號:942920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并不表明社會主義的失敗。答案:正確題號:9433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產品極大豐富,是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必要條件。答案:正確單項選擇==================================================題號:865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馬克思主義直接理論來源的是A、英法兩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B、法國啟蒙思想C、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D、德國古典哲學答案:B題號:8680在世界統一性的問題上唯物論與唯心論的根本分歧是A、統一于運動還是靜止B、統一于實踐還是認識C、統一于物質還是精神D、統一于存在還是非存在答案:C題號:8659不可知論的代表人物有A、康德與休謨B、黑格爾與費爾巴哈C、馬克思與恩格斯D、尼采與叔本華答案:A題號:8701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的理論依據是A、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B、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D、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原理答案:B題號:8714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A、決定事物基本趨勢的因素B、促成事物滅亡的因素C、包含事物量的因素D、維持事物存在的因素答案:D題號:8676先有工程設計圖,然后施工建成大廈說明A、意識轉化為物質B、意識先于物質C、意識派生物質D、意識決定物質答案:A題號:8672“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A、物質運動的無限性與時空運動的有限性的統一B、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C、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D、時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答案:B題號:8711事物運動的兩種狀態是A、斗爭與同一B、聯系與發展C、肯定與否定D、量變與質變答案:D題號:8726“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這是指A、舊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B、舊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C、舊唯物主義是割裂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法D、舊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答案:B題號:8730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A、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B、內因和外因的關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答案:D題號:8669電腦“深藍”打敗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說明A、人腦與電腦都是電子運動B、電腦是人腦的延伸C、電腦也能進行實踐活動D、電腦具有比人腦更高級的運動形式答案:B題號:8729有一首描述在戰爭中缺了釘子的馬掌會導致國家滅亡的童謠:“釘子缺,蹄鐵卸,戰馬蹶;戰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事折;戰事折,國家滅。”首童謠包含的哲學原理是A、事物的現象是本質的表現B、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C、事物是變化的D、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答案:D題號:8781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受“兩個尺度”的制約,“兩個尺度”是指A、抽象與具體B、真理與價值C、真理與謬誤D、認識與實踐答案:B題號:8761人類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A、求知欲望B、好奇心C、社會實踐D、科學興趣答案:C題號:8776對不可知論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A、社會實踐B、科學知識C、人類的認識能力D、豐富的經驗答案:A題號:8784“離開革命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不以革命的理論為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說明A、要重視實踐對理論的決定作用B、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C、要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D、要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理論答案:B題號:8814真理的客觀性是指A、真理的形式是客觀的B、真理的內容及其檢驗標準是客觀的C、真理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是客觀的D、真理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答案:B題號:8771人的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A、能否在實踐中取得預期效果B、能否被大多數人認可C、能否滿足人們的需要D、能否付諸實踐答案:A題號:8813真理是A、多數人同意的認識B、沒有人反對的認識C、經過實踐檢驗的認識D、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答案:D題號:8798“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意義”是A、相對主義的觀點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C、詭辯論的觀點D、形而上學的觀點答案:B題號:8855馬克思把人類社會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五種社會形態劃分的依據是A、人的發展狀況B、地理環境的狀況C、生產關系的性質D、生產力的水平答案:C題號:8898社會發展的客觀性A、表明社會規律形成于人的實踐活動之外B、與社會發展的自為性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C、是對社會發展的自為性的否定D、是指社會規律的實現與人的活動無關答案:B題號:8878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制定的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這說明A、上層建筑的發展決定經濟基礎的發展方向B、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不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規律的制約C、經濟基礎發展的道路是由上層建筑決定的D、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答案:D題號:8847上層建筑由兩大部分構成,它們是A、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B、黨的組織和政權組織C、政治上層建筑和觀念上層建筑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答案:C題號:8871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A、所有人共同屬性的概括B、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內在統一C、自由理性的外化D、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答案:D題號:8885人民群眾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這是A、歷史循環論的觀點B、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C、折中主義的觀點D、唯心主義的觀點答案:B題號:8843生產關系范疇反映的是A、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B、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C、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D、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系答案:A題號:8849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A、階級斗爭B、革命和改革C、社會基本矛盾D、個人和群眾的矛盾答案:C題號:8827正確而充分地發揮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有賴于A、社會意識形式的完善B、社會意識內容的充實C、社會先進文化的建設D、社會意識的傳播答案:C題號:8943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因為A、產品技術含量的高低決定價格的高低B、減少個別勞動時間能形成價格優勢C、企業降低勞動消耗可以減少社會必要勞動時間D、采用先進技術能提高產品質量和價值量答案:B題號:8926如果部門勞動生產率下降,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A、價值量增加,單位產品的價值量增加B、使用價值量減少,單位產品的價值量增加C、使用價值量減少,單位產品的價值量減少D、價值量減少,單位產品的價值量減少答案:B題號:8952不變資本是指A、在生產過程中實物形態不發生變化的資本B、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價值增值的資本C、在生產過程中價值不發生轉移的資本D、在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價值增殖的資本答案:D題號:8919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屬于A、可變資本B、流通資本C、流動資本D、不變資本答案:D題號:8966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過渡性要A、借鑒并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B、對資本主義采取全面肯定的態度C、借鑒資本主義社會中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D、否定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一切改良答案:C題號:8972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馬克思主義的指導B、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C、堅持社會主義方向D、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答案:B題號:8970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A、19世紀初以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B、德國古典哲學C、空想平均共產主義D、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答案:A題號:8976當代中國人民為之奮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B、國家自行消亡C、實現共產主義D、徹底消滅剝削答案:A題號:8980社會主義各個階段的劃分最終應以A、階級斗爭為標準B、生產關系為標準C、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程度為標準D、生產力的發展為標準答案:D題號:9001“人的依賴性關系”是A、資本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B、共產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C、社會主義社會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D、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答案:D多項選擇==================================================題號:9444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是A、大衛·李嘉圖B、馬爾薩斯C、亞當·斯密D、西斯蒙答案:AC題號:9009空想社會主義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托馬斯·莫爾B、羅伯特·歐文C、昂利·圣西門D、沙爾·傅立葉答案:BCD題號:9030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說明A、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B、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C、意識體現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D、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答案:ABC題號:9043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是A、無限與有限的關系B、整體與部分的關系C、絕對與相對的關系D、無條件與有條件的關系答案:ACD題號:9046實踐的基本特征有A、實踐的社會歷史性B、實踐的主觀任意性C、實踐的客觀物質性D、實踐的自覺能動性答案:ACD題號:906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是A、相對和絕對的關系B、有條件和無條件的關系C、主要和次要的關系D、相互聯結的關系答案:ABD題號:9015唯物主義發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是A、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B、現代辯證唯物主義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D、唯物辯證法答案:ABC題號:9020有人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19世紀,到了20世紀已經不適用了。這種說法的錯誤在于A、否認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成是僵化的教條C、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成是封閉的體系D、否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答案:ABCD題號:9114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A、具有客觀性,因而稱為“客觀真理”B、具有絕對性,因而稱為“絕對真理”C、具有主觀性,因而稱為“主觀真理”D、具有相對性,因而稱為“相對真理”答案:ABD題號:9483相對真理是指A、真理是對物質世界的一定領域的正確認識B、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一定層次的正確認識C、真理包含謬誤D、真理的內容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答案:AB題號:9097屬于人類實踐形式的有A、運動員訓練B、學生讀書C、宇航員探究火星的奧秘D、農民種地答案:ABCD題號:9098真理都是具體的,因為A、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B、真理在一定條件下會向謬誤轉化C、真理是絕對與相對的統一D、真理是包含謬誤的答案:ABC題號:9084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意義在于A、理論可以指導實踐B、理論可以改變事物發展的總趨勢C、理論接受實踐的檢驗D、理論在實踐的發展中得到發展答案:ACD題號:9507“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已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段話表明科學技術是A、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力量B、歷史變革中的唯一決定性力量C、一切社會變革中的自主性力量D、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答案:AD題號:9492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包括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B、人與自然的矛盾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D、人與他人的矛盾答案:AC題號:9118以下各項中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藝術C、宗教和哲學D、道德答案:ABCD題號:9131人的活動的目的性不能抹殺社會規律的客觀性,這是因為A、人的活動受相互作用的合力的制約rC、人的活動由人所生活于其中的物質條件決定D、人的活動不能改變客觀條件答案:ABC題號:9517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的一般特點是A、階級性B、相對獨立性C、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D、客觀性答案:BC題號:9175價值規律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能促使商品生產者A、改善經營管理B、自覺保護生態環境C、提高勞動生產率D、采用先進技術答案:ACD題號:9174在商品經濟運行中,價值、價格、供求三者之間的關系是A、價格受價值影響,隨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動B、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C、價格由價值決定,反映價值并反映供求關系D、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影響又制約供求關系答案:BCD題號:9543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是A、找到了變革社會的革命力量B、對資本主義的弊病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擊C、揭示了資本主義滅亡、社會主義勝利的客觀規律D、對未來社會做出了天才的設想答案:BD題號:9200到共產主義社會,將會消失的是A、階級B、戰爭C、國家D、三大差別答案:ABCD題號:9192社會主義改革A、要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B、要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C、要選擇正確的改革方式和步驟D、要妥善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答案:ABCD判斷==================================================題號:9209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繼承。答案:錯誤題號:9270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的相對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樣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答案:正確題號:9267邏輯與歷史的進程是完全重合的。答案:錯誤題號:9290認識的主體就是主觀。答案:錯誤題號:9299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答案:正確題號:9336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由計算機網絡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成為社會的基本關系。答案:錯誤題號:9361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所以決定價值的因素也就是決定并影響價格的因素。答案:錯誤題號:9400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表明資本主義制度從其起點上就是一種落后的經濟制度。答案:錯誤題號:9427馬克思恩格斯從來都堅持認為,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階級性決定了它只能通過暴力革命來推翻資本主義統治。答案:錯誤題號:9430實現共產主義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答案:正確單項選擇==================================================題號:8675“當然,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這里“有限的范圍”是指A、物質與意識是否相互作用B、意識能否反作用于物質C、物質第一性和意識第二性D、物質能否為意識所反映答案:C題號:8712“讓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然后逐步擴展,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的理論依據是A、總的量變過程中部分質變的原理B、非爆發式飛躍的原理C、質變過程中量的迅速擴張的原理D、質、量、度三者關系的原理答案:A題號:8677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他的弟子克拉底魯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兩種觀點A、都是辯證法的觀點B、都是形而上學的觀點C、前者是辯證法,后者是詭辯論D、前者是詭辯論,后者是辯證法答案:C題號:8703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A、對立統一的觀點B、運動和靜止辯證統一的觀點C、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D、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觀點答案:C題號:8720“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是一種A、辯證法的觀點B、唯心主義的觀點C、形而上學的觀點D、相對主義的觀點答案:C題號:8733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這說明A、意識受主體狀況影響B、意識不受客體影響C、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D、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造答案:A題號:8740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會導致A、相對主義詭辯論B、主觀唯心主義C、形而上學不變論D、客觀唯心主義答案:A題號:8685魯迅評《三國演義》“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至欲顯劉備之長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說明A、要把握事物的度B、對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C、要把事物看作一個整體D、要區分事物的兩重性答案:A題號:8698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哲學理論依據是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辯證關系的原理C、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作用的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相結合的原理答案:A題號:8686“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說明A、時間與空間是辯證關系B、時間是不可逆的C、時間是永恒不變的D、空間是永恒不變的答案:B題號:8664被譽為辯證法大師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是A、狄德羅B、亞里士多德C、費爾巴哈D、黑格爾答案:D題號:8786“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對立,屬于A、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B、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與消極的被動的反映論的對立C、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D、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答案:D題號:8816“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種說法的實質是指A、真理都是絕對的B、真理都是有階級性的C、真理都是主觀的D、真理都是具體的答案:C題號:8795科學家尼葛龐蒂說:“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從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A、實踐和認識互為先導B、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C、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D、實踐和認識是合一的答案:C題號:8785從本質上看,認識是A、主體對客體的直接反映B、主體心靈對客體的直覺C、主體心靈的主觀創造D、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答案:D題號:8818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A、真理具有相對性B、真理具有客觀性C、真理具有絕對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答案:A題號:8760唯物論認識論的基本原則和核心是A、實踐論B、可知論C、先驗論D、反映論答案:D題號:8792實踐的中介是A、受命于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B、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C、對一事物存在和發展有聯系的各種要素的組合D、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運用的程序和方法答案:D題號:8801“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這是A、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論B、形而上學真理論C、客觀真理論D、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論答案:D題號:8869“文化蘊藏著巨大的力,這種‘力’不同于物理學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類用來‘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來‘化’自身的。”這一說法表明A、文化是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B、文化是歷史進步的源泉C、文化構造了人的本質D、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答案:D題號:8870近年來馬克思的《資本論》在西方的一些國家銷量大增。列寧曾說,馬克思的《資本論》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這本書使讀者看到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形態是個活生生的形態,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類社會作為一種活的有機體,其“骨骼”系統是指A、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學等構成的社會意識形態B、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C、與一定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D、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等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答案:C題號:8856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A、先進與落后、創新與守舊之間的矛盾B、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C、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D、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的矛盾答案:B題號:8879杰出人物的產生是A、純粹偶然的B、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偶然的C、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D、純粹必然的答案:C題號:8839先進的社會意識之所以能對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是由于A、它具有歷史繼承性B、它正確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C、它具有相對獨立性D、它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答案:B題號:8890“許多事情我們可以講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理由。‘民以食為天’”。這說明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會歷史的基礎B、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行才能從事政治、科技、藝術、宗教等活動C、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的物質欲望D、人的本質決定于人的自然屬性答案:B題號:8829生產力質的規定性是A、生產力的性質B、生產力的發展要求C、生產力狀況D、生產力的水平答案:A題號:8833以下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是A、政治關系B、生產關系C、家庭關系D、宗教關系答案:B題號:8887上層建筑的核心A、道德倫理B、國家政權C、政黨D、政治法律制度答案:B題號:8918一個資本家通過提高效率、加強管理等方法所獲得的剩余價值或利潤是A、超額利潤B、絕對剩余價值C、壟斷利潤D、相對剩余價值答案:A題號:8947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A、它在使用過程中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B、它在使用過程中隨著使用價值的消失,價值也就消失C、它在使用過程中能滿足人們的一定需要D、它在使用過程中能轉移自身的價值答案:A題號:8922生產商品的勞動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其中具體勞動的作用是A、創造新價值B、創造使用價值C、創造剩余價值D、創造必要價值答案:B題號:8944價格是A、商品使用價值大小的標志B、商品交換價值大小的標志C、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D、商品使用價值的貨幣表現答案:C題號:8963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A、從根本上適應了生產的社會化B、從根本上改變了資本主義社會C、從根本上說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作用的結果D、意味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質發生了變化答案:C題號:8979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會的分配方式B、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方式C、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方式D、階級社會的分配方式答案:B題號:8983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在于A、鞏固共產黨的領導B、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C、鎮壓資產階級的反抗D、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答案:B題號:8984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論斷依據是A、無產階級是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的原理B、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C、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規律D、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規律答案:B題號:8992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A、比資本主義社會高的社會生產力B、遠遠高于以往一切社會的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C、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同的社會生產力D、高新技術發達的生產力答案:B多項選擇==================================================題號:9014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可以概括為A、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B、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理論品質C、實現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答案:ABCD題號:9447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A、辯證法B、唯物論C、辯證唯物主義D、歷史唯物主義答案:CD題號:9053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是相互制約的,因為A、自在世界是人類世界的基礎和前提B、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類世界是第二性的C、人類世界產生后制約和不斷改變自在世界D、人類世界改變自然過程,改變了自然規律起作用的范圍和結果答案:ACD題號:9456下列活動中,屬于基本的實踐活動形式的有A、運動員訓練比賽B、工人在車間從事生產活動C、政治家在作演講D、農民在田間種地答案:BD題號:9462下列格言或成語中,體現量變質變規律的有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B、有無相生,前后相隨C、月暈而風,礎潤而雨D、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答案:AD題號:906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A、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與普遍性相聯系而存在B、共性和個性的關系C、在一定條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轉化D、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答案:ABCD題號:9028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認為,物質是A、從各種實物的總和中抽取出來的哲學概念B、各種具體物質形態的共性C、不依賴于人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D、人的感覺的復合體答案:ABC題號:9463事物螺旋式發展的根本特征是A、重復性B、上升性C、曲折性D、循環性答案:BC題號:9103造成主體主觀因素差異的是A、人的實踐經驗的差異B、人的先天素質的差異C、人所處的環境的差異D、認識對象的差異答案:ABC題號:9112屬于認識客體的有A、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B、作家創造的文學作品C、人認識到的自然界D、社會現實中的事件答案:ABCD題號:9473能動的反映論與機械反映論的主要區別在于A、是否承認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是實踐B、是否承認客觀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認識的對象C、是否承認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D、是否承認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辯證過程答案:CD題號:9478感性認識是A、對事物的現象的認識B、認識的初級階段C、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D、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答案:AB題號:9083“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這一觀點說明A、感性認識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認識B、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依存和滲透的D、感性認識對于認識事物的本質沒有任何幫助答案:ABC題號:9136馬克思指出:“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這表明A、人類總體歷史進程是不可超越的B、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C、社會發展過程與自然界演變過程一樣都是自覺的D、人的自覺選擇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ABD題號:9498社會的生產方式包括A、生產力B、生產關系C、生產力狀況D、生產力水平答案:AB題號:9501上層建筑由兩大部分構成,它們是A、政治制度B、觀念上層建筑C、法律制度D、政治上層建筑答案:BD題號:950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含義是A、科學對物質生產具有決定作用B、科學滲透于現代生產力系統的各類要素之中C、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大扛桿D、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獨立的直接的生產力答案:BC題號:9510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指出A、社會形態是永恒不變的B、社會形態是超社會的、超歷史的C、社會形態是有機的統一整體D、社會形態是具體的、歷史的答案:CD題號:9521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指A、抽象勞動B、具體勞動C、社會勞動D、個別勞動答案:AB題號:9171下列關于勞動二重性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兩種規定B、具體勞動性質不同,而抽象勞動在量上有差別但質相同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D、勞動二重性決定商品的二因素答案:ABD題號:9549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兩個絕不會”是指A、工人革命是絕不會失敗的B、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絕不會出現的C、資產階級是絕不會戰勝無產階級的D、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滅亡的答案:BD題號:9542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可以先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這A、并不違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B、是由革命的客觀形勢和條件所決定C、是由社會基本矛盾所決定D、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答案:AB判斷==================================================題號:9213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既要堅持又要發展馬克思主義。答案:正確題號:9264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類世界是第二性的。答案:錯誤題號:9242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承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答案:錯誤題號:9278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真理。答案:錯誤題號:9279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答案:正確題號:9338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標準。答案:正確題號:9367相對剩余價值是超額剩余價值的前提。答案:錯誤題號:9406馬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所寫的黨綱《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問世。答案:正確單項選擇==================================================題號:8724十八大提出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的關系,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A、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的原理C、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相統一的原理答案:C題號:8693自然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從根本上說是A、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B、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C、正確的科技政策決定的D、環境和資源的狀況決定的答案:A題號:8718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以權謀私、假冒偽劣的負面現象,符合唯物辯證法矛盾學說的A、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B、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D、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答案:C題號:8700實際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視了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同一性C、矛盾的斗爭性D、矛盾的特殊性答案:D題號:869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來直接改變物質結構,就是信奉A、認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的唯物主義B、認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質的機械唯物論C、主張精神主宰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唯心論D、主張精神是脫離人腦獨立存在的客觀唯心論答案:C題號:8687列寧認為“假定一切物質都具有在本質上跟感覺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這是合乎邏輯的”的觀點屬于A、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B、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觀點D、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答案:B題號:8691“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的觀點屬于A、正確表達了意識的能動性B、唯意志論的觀點C、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D、夸大了意識的作用答案:A題號:8666世界的統一性在于A、主觀性B、存在性C、可知性D、物質性答案:D題號:8716“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說明A、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B、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普遍的C、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D、事物的發展是永恒的絕對的答案:C題號:8658中國古代哲人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是A、唯意志論觀點B、宿命論觀點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D、機械唯物主義觀點答案:C題號:8734人工智能的出現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論的意義是A、豐富了物質和意識相互關系內容B、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識的能動活動C、改變了人類意識活動的規律性D、否定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答案:A題號:8770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A、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B、人們要充分發揮意識能動性C、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指導D、人們對每一事物都要細心觀察答案:C題號:8806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A、理論和實踐的關系B、認識的“源”和“流”的關系C、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D、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答案:B題號:8762物質生產實踐主要處理A、非對抗性矛盾的關系B、對抗性矛盾的關系C、人與人的關系D、人與自然的關系答案:D題號:8808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在于A、是主觀自生的B、沒有客觀依據C、只是對事物的外部聯系的認識D、是不可靠的答案:C題號:8790實踐的主體是A、人B、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C、人的意識D、絕對精神答案:B題號:8811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的相互區別主要在于A、第一次飛躍是認識事物的現象,第二次飛躍是認識事物的本質B、第一次飛躍獲得感性認識,第二次飛躍獲得理性認識C、第一次飛躍主要是認識世界,第二次飛躍主要是改造世界D、第一次飛躍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飛躍的目的是檢驗和發展理性認識答案:C題號:8797對于哲學史上長期爭論不休的唯理論和經驗論兩大派別的正確評價是A、唯理論和經驗論都是完全錯誤的B、唯理論是正確的,經驗論是錯誤的C、經驗論是正確的,唯理論是錯誤的D、唯理論和經驗論各有片面的真理性答案:D題號:8782人們的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A、科學家進行化學實驗B、法官審理案件C、農民播種小麥D、醫生給病人做手術答案:C題號:8865“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句話表明A、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B、人的自我保存和發展是歷史的原動力C、歷史發展的方向是人自己決定的D、人是研究社會歷史的出發點答案:A題號:8903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生產關系內容的有A、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B、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C、產品分配關系D、歷史主體與歷史客體的關系答案:D題號:8894“吃、喝、住、穿,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觀點屬于A、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B、利己主義的觀點C、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D、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答案:C題號:8826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是A、神話B、社會存在C、人頭腦的想象D、書籍答案:B題號:8860社會存在屬于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實踐和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是A、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B、生產方式、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的統一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D、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的統一答案:B題號:8857社會改革的實質是A、社會政治制度的根本改變B、社會體制的改善與革新C、社會經濟制度的根本改變D、人的思想觀念的改變與更新答案:B題號:8850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本質在于A、人的思想品德B、人的自然屬性C、人的文化素質D、人的社會屬性答案:D題號:8851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A、思想動機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B、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C、剝削階級代表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答案:D題號:888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是因為A、先進的社會意識就是先進文化B、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作用都是通過文化體現出來的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D、社會意識同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C題號:892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A、生產絕對過剩的危機B、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C、生產不足的危機D、生產過剩的危機答案:B題號:8948勞動力商品的特點是,隨著它的消費A、其使用價值消失,價值也消失B、其使用價值和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C、能生產出大于其自身價值的價值D、只能再生產出和自身價值相等的價值答案:C題號:8930根據資本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資本劃分為A、生產資本與商業資本B、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C、職能資本與貨幣資本D、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答案:D題號:8920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勞動B、剩余價值C、資本積累D、可變資本答案:C題號:8964當代資本主義發生新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推動力量是A、主張改良主義的政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B、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C、社會主義制度初步顯示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產生了一定影響D、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力和利益斗爭的作用答案:B題號:8969科學社會主義問世的標志是A、空想平均共產主義的提出B、空想社會主義的提出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D、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答案:C題號:8995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是A、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B、實現社會單一的公有制C、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D、按需分配答案:A多項選擇==================================================題號:9446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是A、階級性B、客觀性C、人民性D、實踐性答案:AD題號:9025中國歷史上辯證法思想很豐富,下列觀點中屬于辯證法的有A、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B、物生有兩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