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頁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頁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頁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頁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導學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學習目標】1學生能運用地圖或視頻觀察、識別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進而具備一定的觀察、調查意識和能力。2能運用基礎知識,說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形成和變化過程。3能在一定程度上識別特定區域(如居住周邊、旅游地區等)的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并簡單說明其對人類的影響。【學習重難點】1運用資料,理解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類型及其成因。2.掌握并能說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景觀的主要特點。【知識導航】1.分類(1)喀斯特溶蝕地貌:①溶溝②石芽③峰林④孤峰⑤溶斗(喀斯特漏斗)也有的地方稱為天坑⑥地下溶洞⑦落水洞(2)喀斯特沉積地貌:①鈣華②石鐘乳③石筍④石柱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CO2的水對可溶性石灰巖的溶蝕和沉積過程。其化學反應方程式:(1)溶蝕作用CO2+H2O+CaCO3===Ca(HCO3)2(2)沉積作用Ca(HCO3)2===CaCO3↓+H2O+CO2↑溫馨提醒:(1)天坑的形成過程——①該地石灰巖廣布,流水不斷侵蝕、溶蝕,形成地下溶洞;②常年累月的發展,地下溶洞的頂部巖層坍塌,便在頂部形成坑的形狀。(2)鈣華的形成過程——在合適的條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熱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時,因CO2大量逸出,導致CaCO3沉積,形成鈣華。3.桂林喀斯特地貌形成條件:①巖石的可溶性——基巖為石灰巖;②巖石的透水性——石灰巖厚度大,巖性純,縫隙和裂隙發育;③水的流動性——地勢西部、北部及東南部高,中部較低,坡度大;④水的溶蝕力——氣候濕熱,森林廣布,植被覆蓋率高,水體的有機酸含量高。4.喀斯特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有利影響:(1)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2)居住、防空、儲藏的最佳選擇地。(洞穴內冬暖夏涼)不利影響:(1)交通:①地表破碎,崎嶇不平;②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③地質條件復雜(崩塌、斷層),多地質災害;不利于交通建設。(2)農業:①奇峰林立,平地少;②多裂隙發育,地表水缺乏;③土壤層薄且貧瘠。(3)生態:石漠化嚴重,土壤退化,耕地減少,植被減少,旱澇災害等發生頻率增加。5.海浪大,波浪侵蝕作用強;海浪小,波浪沉積作用強。6.海蝕地貌:海蝕崖、海蝕穴、海蝕洞、海蝕拱橋、海蝕柱(十二使徒景觀)、海蝕平臺、臺灣女王頭(景觀)海積地貌:海灘(礫灘、沙灘、泥灘)、沙嘴、離岸堤、水下沙壩。7.冰川的分類:分類特點分布地區大陸冰川面積大,冰層厚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山岳冰川發育在高山上的冰川,面積較小中低緯度的高海拔地區8.冰磧物不具有分選性,即堆積物顆粒棱角分明、大小混雜。9.峽灣的形成條件:冰川侵蝕地表形成U形谷——U形谷中的冰川消融——海水侵入U形谷,形成峽灣。10.冰川地貌的分類:冰川侵蝕地貌——冰斗、U形谷、角峰、刃脊、冰蝕湖、峽灣;冰川堆積地貌——冰磧物、冰磧丘陵、冰磧湖、冰磧平原。習題鞏固石冰川是由巖石碎塊和冰體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緩慢移動的混合體,常見形態有舌狀和葉狀等,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環境下的產物,多是高山冰川退縮的遺跡和衍生地貌。對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冰川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巖屑堆的形成過程是()①冰川運動②冰體融化③碎屑堆積④吸納碎屑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2.下圖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小題。該地貌發育成熟后,當地()A.降水稀少 B.土壤層厚 C.地表水缺乏 D.巖石堅硬3.圖示中的四種地貌景觀中,主要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下圖為“四地景觀圖”。關于四地景觀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甲—冰川地貌 B.乙—風蝕地貌C.丙—風積地貌 D.丁—海岸地貌5.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現代冰川()A.集中分布在南極洲 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亞C.在低緯地區沒有分布 D.在巴西高原沒有分布俄羅斯烏蘇里灣有一處玻璃海灘,那里有以前傾倒在海邊的玻璃瓶垃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自然把這些瓶子碎片慢慢打磨成了“玻璃鵝卵石”。下圖為該海灘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烏蘇里灣的海灘屬()A.冰川侵蝕地貌B.海水侵蝕地貌C.冰川堆積地貌D.海水堆積地貌7.把這些瓶子碎片打磨成“玻璃鵝卵石”的大自然力量是()A.河流侵蝕作用B.海水侵蝕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冰川侵蝕作用中國山河壯麗,千姿百態,桂林山水、長江三峽被選作人民幣的背面圖案。左圖、右圖分別示意第五套人民幣20元和10元紙幣的版面圖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左圖地區可溶性巖石廣布,主要形成()A.三角洲地貌B.風蝕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岸地貌9.右圖所示地貌的主要特點是()A.岸壁較陡,谷底較窄B.遠看成山,近看成川C.頂平坡陡,壟槽相間D.奇峰林立,地表崎嶇冰川末端舌狀的延伸部分稱為冰川舌。秘魯安第斯山脈某支溝的冰川舌呈現90°的彎曲,該冰川舌的冰磧物截斷主溝,形成堰塞湖(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冰川舌底部依托的地貌為()A.冰斗B.角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