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上。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區域內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個人優良文風如何養成?我認為多讀古代經典是不二法門。古人視“立言”為“三不朽”之一,因而特別重視著書立說,并留下極為豐富而寶貴的遺產。經典古文,歷史文化積淀厚重,起承轉合獨具匠心,遺詞造句生動精巧,成語典故豐富多彩。作為中國的文化人,主勸自覺地挑選一些合適的篇什用心去讀,完全是應該的。從經典古文中讀出“文心”。試想一下,諸葛亮的《誡子書》如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句,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如少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周敦頤的《愛蓮說》如不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這些篇章還能流傳千古嗎?《文心雕龍》說:“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這句簡單的話所指正是好文的真諦。虛夸不實的大話、無病呻吟的廢話、不挾地氣的官話、沒有內容的空話、人云亦云的套話、自以為是的蠢話、胡說八道的鬼話,都不可能有“文心”,更不用說深造自得。這樣的文章,不可能讓人喜愛,更不可能廣為傳播。經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因為它們都能追求創新而師法自然。文無定法是指不要墨守成規,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說寫作沒有遵循的原則。陸機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說“語不驚人死不休”,陳于陛說“作文不必論奇古,須自成一家意見”,這些都在強調創新,包括內容、形式、語言等各個方面。至于寫作方法的最高境界則是師法自然。陸游說“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險尤傷氣骨多”,李夢陽說“夫文者,隨事變化,錯理以成章者也”,董桂敷說“造化真文章,本自無定相”,所強調的都是師法自然,袁枚甚至說“凡作詩文者,寧可如野馬,不可如疲驢”。語言修辭也極為重要。《文心雕龍》說:“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文章文采煥發,一定是章節沒瑕疵;章節鮮明華麗,一定是句子沒有污點:句子清潔明凈,一定是字詞沒有瞎用。這句話雖著眼于字句章篇關系,核心意思則是說,把文章寫好就要講究語言和修辭。對語言修辭的重視,我國有悠久傳統,所謂“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就是強調這一點。(摘編自華學誠《優良文風的養成之道》)材料二:在漢語詞匯中,“清”與“自然”在審美領域是備受推崇的兩個概念。《說文解字》解釋“清”就是“澄水之貌”。什么叫“澄”呢?《說文解字》又用“清”字給解釋回去了。綜合來說,清的本義就是形容水流安靜而純凈透明的狀態。雖然天地萬物爭奇斗艷,“形難為狀”,但純凈透明的“清”一定是最受人賞愛的。具體到文風,正如宋代林景熙《王修竹詩集序》說:“天地間唯正氣不撓,故清氣不渾。清氣與正氣合而為文,可以化今,可以傳后。”只有清氣與正氣相結合的文章才能化今傳后,而“正氣”就涉及一個時代的理想與精神、一個人的操守與德性。在老子哲學中,“自然”是終極而至高無上的法則,“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頗其自然則無往而不勝”,自然是通向一切的法門。莊子也說:“能順其自然者謂之德,失其自然者謂之力。”“德”的地位尊崇,“自然”的地位也因此隆盛。其實,清澄也是一種自然,是未被攪動、未摻雜質的純凈純美。清澄自然是天地間的大關風景,也是人類的審美極境。文風從來不是單一的語言風格之事,中國古代文論歷來有“文品出于人品”之說,與作者的德性追求、反映“理事情”的真實深廣程度密切相關,但在表現形式,毫無疑問,清澄自然是一種文章之大美。文學來自生活,一種好的文風一定與真實、靈動而深刻的人生體驗相關,也與作者超越現實的宏觀理論思考相關。王國雄在《人間詞話》中說:“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有了細致、充足而到位的生活體驗,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領悟能力,筆下的文字必然是深具質感和光澤的。文風的自信在本質上來自內容的自信。王國維在《〈人間詞乙稿〉序》中說:“余之于詞,雖所作尚不及百闋,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則平日之所自信也。雖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詞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詞人亦未始無不及余之處。”一個平素總體低調謙遜的王國維,何以在填詞上如此自信呢?尤其是說五代北宋之大詞人“亦未始無不及余之處”,似乎有點出語張狂。但細究原因,王國維說的是在常規詞風之外,自己將新舊交替時代的普泛性哲思融進了小詞之中,以喚醒一代人的時代與人生之思,行走在時代思想的前列,這樣的文風自然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言情、寫景、語言的自然之致,從根本上依托的還是“所見者真,所知者深”。當我們的文學家在關注時代和生活的同時,具備了深厚、深刻與深邃的思考,再輔以自然的顯現方式,這樣的文學,兼有深沉的家國情懷和靈動的審美境界,如何不讓人流連忘返、嘆賞不置呢!(摘編自彭玉平《文學的“生氣”與“高致”》)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經典古文是極為豐富而寶貴的遺產,體現古人“立言”的價值追求,值得用心去閱讀。B.“文無定法”指寫作要在內容、形式、語言等方面追求創新,但須遵循一定原則。C.“清”就是“澄”,清澄是未被攪動、未摻雜質的純凈之美,是文章表現形式上的大美。D.材料二認為,王國維的詞作融入了新舊交替時代的哲思,南宋以后少有人超過他。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主張文章“師法自然”,又強調講究“修辭”,二者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B.文風不僅關乎語言風格,還與作者“人品”有關,要努力追求清氣與正氣的結合。C.內容的自信決定了文風的自信,而內容的自信則來自作者對操守與德性的關注。D.文學家只要關注時代和生活,擁有深刻思考,就可以寫出讓人流連忘返的作品。3.下列表述,不能體現“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創作主張的一項是()A.《三國演義》是作者在有關三國故事宋元話本、戲曲和軼事傳聞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為其所作的注進行的再創作。B.《促織》中,蒲松齡通過人變蟲這一荒誕手法真實反映了重賦之下百姓的疾苦,同時又冷靜觀察社會現象,批判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處。C.《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深入生活,目睹了基層的艱辛,寫出真實感人的故事,同時又能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價值。D.《紅樓夢》以作者熟知的封建大家庭的興衰為背景,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展現了封建社會的全貌,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4.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畫線語句?5.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是經典作品,請結合材料簡要說說其對我們養成優良文風的啟示。(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應物兄(節選)李洱雖然是春天,但應物兄抵達波士頓洛根機場的時候,卻是大雪紛飛。從機場到哈佛,平時只需要三十分鐘,這天卻走了一個半小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樂景寫哀,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因為擁堵,他見導師程先生的時間被迫推遲了,但他覺得,這種想見又見不著的感受,也有一種特殊的美。程先生看到他,上來就說:“應物,知道吧,子貢讓我應許你們做個兼職院長就行了,哈佛不要放下。什么兼不兼的?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濟大就是熊掌。”談話的地點就在程先生的寓所,程濟世先生稱之為“桴樓”①。程先生說:“這把老骨頭,若對濟州還有用,我就辭了桴樓,回去。”黃興說:“弟子陪先生回去。”程先生感慨道:“真是我的子貢啊。你也回濟州投資嘛。既能賺錢,又能助家鄉父老發財,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黃興右手撫胸,彎腰,說:“有事,弟子服其勞。”程先生說:“子貢,上次回臺灣,你的幾位朋友去看我了。代我謝謝他們。”黃興說:“有緣拜見先生,是他們的造化。他們須重金謝我才是。”程先生提到,有個朋友在臺灣也建了個儒學院,盼望他能回去。聽程先生這么一說,我們的應物兄心里咯噔了一下。程先生說:“父親的墓在臺灣,母親的墓在濟州。回臺灣就是太鬧了!一會兒藍,一會兒綠,眼花繚亂。一些老朋友也攪進去了,橫連縱合,黨同伐異,比春秋戰國還能鬧。本來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如今倒好,新友舊朋竟也反目成仇。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到了臺灣,入世不好,不入世也不好。只要入世,就難免要跟著鬧騰。他們呢,顧盼自雄,還能折騰。我還是愿意老調重彈,和諧為上。夫子是對的,只當素王。我是安于當一個學者,當一個思想家,當一個小老頭。既無高官之厚祿,又無學者之華袞。閑來無事,找幾個人聊聊天。清霜封殿瓦,空堂論往事;新春來舊雨,小坐話中興。豈不快哉?”隨后,黃興提到了他們的朋友郟象愚,但用的是郟象愚另一個名字:敬修己。這是程先生給他起的名字。黃興說:“修己兄不太支持先生回國。”與黃興一樣,敬修己也是程先生的私淑弟子,程先生對他很看重。應物兄忍不住說道:“修己者,象愚也。說是象愚,我看是真愚。他跟隨先生多年,算是白跟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一條也做不到。”他對黃興說:“你告訴修己兄,此事辦成后,他若想回去,我可以助一臂之力。要是辦不成,哈,元曲里有句唱詞,我要送給他:忙趕上頭里的喪車不遠,眼見得客死他鄉有誰祭奠。”程先生說:“這里有一本書,里面央了朵桃花。桃之夭夭。西人愛玫瑰,國人愛桃花。這里還有一本書,里面也有一朵桃花。你們能看出區別嗎?這一朵是在北京的中南海采的,這一朵是在臺北介壽館采的。這花,在臺灣,葉先花后,花朵疏落;北方呢,則是花先葉后,故有灼灼其華,故有人面桃花相映紅。應物,你回去可以跟葛先生②講,我喜愛北方的桃花,我想慈恩寺的桃花了。”我真想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慈恩寺的住持釋延長。“北京啊,上海啊,也都有學校欲請我回去。既然要回,還不葉落歸根?要回,就回濟州。怎么樣,屆時子貢陪老夫回去一趟?”“回十趟也是應該的。”黃興說。“子貢啊,你的商業帝國在東亞,都城在濟州。屆時我們師生終日相處,豈不快哉?”“弟子愿與應物兄一起,終生服侍先生。”“再說了,我也很久沒吃到仁德丸子了。北京的四喜丸子,別人都說好,我卻吃不出個好來。名字我就不喜歡。何謂四喜?不過是沾沾自喜。何為沾沾自喜?見賢不思齊,見不賢則譏之,是謂沾沾自喜。五十步笑百步,是謂沾沾自喜。還是仁德丸子好。名字好,味道也好。仁德丸子,天下第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細莫過仁德丸子。”這段話道器并重!他后來將它整理成文,呈給了葛道宏。因為高興,程先生還拉了一段二胡,拉一會,講一會。程先生的二胡拉得很好,拉的是《梅花三弄》。程先生曾說過,我們的弦子是用蠶吐的絲弄的,他們呢,他們的提琴、鋼琴用的是鋼絲、鋼筋。我們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的,他們吹的是銅管。我們是天人合一,他們是跟機器較勁。這會,程先生拉完之后,說:“赫拉克利特的那個比喻是對的:對立造成和諧,如弓與六弦琴。但還有比六弦琴更恰當的比喻,那就是二胡。”程先生調整著琴軸,說:“《廣雅》中說,和,諧也。《爾雅》中說,諧,和也。”程先生撫摩著弓子上的毛,那動作極盡溫柔,但面部表情卻沒有變化,“常聽人言,人人有口飯吃叫‘和’,人人可以講話叫‘諧’。謬也!中國人向來以左為尊,左御史高于右御史,左丞相高于右丞相,只有元代是右高于左。即便是望文生義,此二字也應解釋為:地里先有莊稼,鍋里先有飯,人人才有一口飯吃,是謂‘和’;先劃定個話語空間,爾后再開口講話,是謂‘諧’。所謂先確定倫理綱常,人人都未遵守,就叫‘和諧’。和諧是最要緊的。”他們談話的時候外面還在下雪。透過“桴樓”的窗戶,可以看到路邊卷起的雪堆。程先生瞇上了眼睛,再睜開時,目光突然變虛了,好像焦距變了。程先生吟誦道: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這首張可久的小令,寫的是游子在重陽節的一腔柔腸,他已不止一次聽過。每次聽,都不勝唏噓。他記得,程先生吟誦完這首小令,又吟誦了辛棄疾的詞: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有刪改)[注]①典出《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②葛先生指葛道宏,濟州大學校長。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興“有事,弟子服其勞”這句話并未直接回答投資的事,既表現出他對老師的恭敬,又體現了性格里的圓滑。B.“應物兄心里咯噔一下”,是出于對程先生能否回濟大的擔憂,可以看出儒學在臺灣、大陸都受到一定的重視。C.程先生對傳統美食和傳統音樂的解讀,體現了他對中華傳統文化誠摯的熱愛,也暗示了他對西方文化的厭棄。D.小說既有“傳道”的老師,也有“侍坐”的學生,這場精彩的對話,成為當代知識分子生活的一個縮影。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程先生的談吐文白相生,體現其獨特的文化認知,又讓作品具有一定深度的批判性。B.小說結尾部分再次寫下雪,側面表現了眾人在聆聽程先生的話語之后內心受到觸動。C.小說大膽運用典故,觀照現實生活,既豐富了作品內涵,又增強了文學性與可讀性。D.小說以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展開敘事,在現實與未來之間交錯變換,敘述更加靈活。8.本文以程先生吟誦張可久的小令和辛棄疾的詞作結,別具匠心。請簡要說明。9.有人說,“知識敘事”是長篇小說《應物兄》的典型特點。請結合本文談談你對“知識敘事”的理解。二、古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贊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當廟堂,擁幼君,因權制敵,以成其忠。處廢置之際,臨大節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陰妻邪謀,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節選自班固《漢書·霍光傳》)材料二:初,張詠在成都,聞準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由陜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太為具待。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節選自《宋史·寇準傳》)材料三:術之為言,路也;路者,道也。《記》曰“審端徑術①”,徑與術則有辨。夫路之私而取便者曰徑,其共繇而正大者曰術。摧剛為柔、矯直為曲者,徑也,非術也。平仲(寇準)不審乎此,乃懲剛直之取禍,而屈撓以析合于人主之意欲,而生平之玷,不可磨矣。則其懲霍光之失者,禍與光等,而污辱甚焉。術不如其無術,故曰:其悟也,正其迷也。夫人之為心,至無定矣。無學以定之,則惑于多歧,而趨蹊徑以迷康莊,固將以蹊徑為康莊而樂蹈之。故君子不敢輕言術,而以學正其所趨。學也者,所以擇術也,術也者,所以行學也。君子正其學于先,乃以慎其術于后。《大學》之道,正身以正家,正家以正天下。正身者,剛而不可撓,直而不可枉,言有物而不妄,行有恒而不遷,忠信守死以不移,驕泰不期而自遠。光能以是為術,則雖有芒刺之君,無所施其疑忌;雖有悍要驕子,不敢肆其兇逆;而永保令名于世矣。夫光立非常之功,居危疑之地,唯學可以消其釁。況平仲之起家儒素,進退唯君,無逼上之嫌者乎!平仲怏怏于用舍,一不得當,刑方為圓,揚塵自蔽,與王欽若、丁謂為水火,而效其尤。夫且曰吾受教于張公而知術矣。惜哉!其不得為君子,而自貽竄殛之災。故曰:其悟也,正其迷也。(節選自王夫之《宋論》)[注]①審端徑術:出自《月令》,意思是檢查修正道路。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及準出A陜B詠適C自成都罷D還E準嚴F供帳G大為具待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主持、掌握,與《諫太宗十思疏》“人君當神器之重”的“當”意思相同。B.“術之為言”的“之”與《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的“之”用法不同。C.“肆其兇逆”的“兇逆”與《屈原列傳》“邪曲之害公也”的“邪曲”用法不同。D.釁,災禍、禍患,與《陳情表》“臣以險釁,夙遭閔兇”中的“釁”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班固認為霍光不明大理,隱瞞妻子的奸邪陰謀,沉湎于永不滿足的欲望,結局令人哀嘆。B.張詠認為寇準是奇材,但希望他讀《霍光傳》,這是一種委婉的規勸,體現張詠的識人之明。C.王夫之認霍光如果能學習《大學》之道,踐行“正身”之術,就能夠在世上保持美名。D.王夫之認為寇準與霍光都身居高位,曾為國立下汗馬功勞,但都存有私心,不能稱為君子。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處廢置之際,臨大節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2)則其懲霍光之失者,禍與光等,而污辱甚焉。14.王夫之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好“術”與“學”的關系?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夜泊蕭山酒醒夢覺月色滿船感而有作王十朋①候屆星虛午夜涼,更堪停棹水中央。短篷破處漏明月,歸夢斷時思故鄉。客里未忘詩酒趣,老來厭逐利名場。明朝又向錢塘②去,十里西風桂子香。[注]①王十朋,南宋愛國名臣。②錢塘,即南宋都城臨安。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泊舟蕭山水面,午夜酒醒漸感天氣寒涼,面對若星辰和月色,感慨萬千。B.頷聯用詞精當,如“短”“破”“漏”等詞語形象傳神,暗合詩人此時的心境。C.頸聯兩句互文見義,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寫出詩人境況,使詩歌意蘊豐厚D.尾聯“桂子香”與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皆為虛寫,有異曲同工之妙。16.本詩題目明確表示“有感而作”,請簡要分析詩人有哪些感觸。(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學校組織參觀歷史博物館,當解說員說到“沒有憂患意識的國家,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時,小剛深有感觸,即刻想到《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話。(2)小明在演講中引用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啟示同學們無論面對多少阻隔,都要按既定方向前進,不應逆轉。(3)唐宋詩詞中常用典故收尾,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效,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沒病沒災,未老先衰。”這是很多人的自我調侃。年齡不大,心臟已經老了;皺紋不多,頭發已經白了;還沒發福,骨頭已經脆了……這種“早衰”現象不僅體現在生理上,更在心理和精神層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其實,催人老的何止歲月,(甲)!情緒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