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5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5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5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5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瘋狂專練5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2024年高考“最終三十天”專題透析PAGE好教化好教化云平臺——教化因你我而變PAGE1高考導航瘋狂專練5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高考導航1.(2024·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28)黃彬國學生,干練有才,上海招商局創辦時,章程皆其手訂。朱純祖監生,幼時孤苦伶仃,學習米業,中年創設朱麗記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員,感于地方貧瘠日甚,就其家設機器軋棉廠。表1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毗鄰上海的川沙縣部分名人的簡歷,說明當時國內()A.科舉取士轉向選拔實務人才B.傳統社會結構受到沖擊C.儒家的義利觀念被拋棄D.新式工業在經濟中居于主導2.(2024·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28)19世紀六七十年頭,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這一做法()A.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局面的出現B.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展C.加劇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D.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瘋狂刷題瘋狂刷題高考導航1.19世紀六七十年頭中國民族機器紡織業的創辦人,大都是缺乏手工棉紡織業主經驗的業外者,有官僚、士紳、買辦、商人等,基本沒有棉紡織業手工工場主身份。這種狀況()A.取決于中心集權的政治制度B.體現了“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C.折射出中國民族工業特殊性D.干脆導致了民族工業的長期蕭條2.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擬在上海設立紡紗廠,總理衙門明確指出:機器織布系中國創辦之舉,予限十年內只準許華商入股,不準另行設局……是故不準華商另行設廠,然則何能反而允許洋商沒廠歟!這表明洋務深創辦的近代民用企業()A.因目的明確具有壟斷性B.推動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C.旨在抵制西方列強侵略D.促進了中國經濟領域的近代化歷程3.下表為清朝晚期中國茶山產銷情況統計表,這反映的實質是()時間植茶面積年產量(萬擔)內銷(萬擔)外銷(萬擔)1832—1837年521260.520060.51861年625312.5202.51101871年819409.5202.52071886年934.5567.46205362.46A.茶葉成為近代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近代中國対外貿易處于出超地位C.晚清中國茶葉生產深受世界市場影響D.晚清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發展快速4.下表是中國近代第一批民族工業簡表。據下表可以推知()A.洋務運動刺激了民族工業的產生B.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已起先解體D.民族工業是近代機器化大生產的示范和刺激下的產物5.下表是洋務企業部分決策者的職銜背最,據表中信息解讀合理的是,這一時期()姓名任職狀況職銜、功名盛宣懷1885年任輪船招商局督辦曾任津海關道監督張翼1892年接任開平曠務局總辦候補道員銜楊宗翰1891年主持上海機器織布局翰林院編修袁大化1890年繼任漠河金礦總辦候補知府鄭觀應1880年任上海機器織布局總辦候選郎中——(據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整理)A.政府官員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B.洋務企業擺脫了列強經濟限制C.官督商辦成為主要的管理方式D.洋務企業缺乏近代化管理閱歷6.學者吳承明說:“中華民族的經濟史是一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歷史,其間也有嚴峻曲折。國家統計局把新中國成立前農業和工業的最高產量定在1936年是實事求是的。”據此可知,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A.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期B.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經驗起伏C.經濟結構日益趨于合理D.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獲得重大突破7.下表是《中國工業分布統計(1933年)》(鄭友撰《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1840-1948)-史實的綜合分析》)。該圖表()部門工廠數(家)生產值國幣(千元)%紡織85987929112.4食品、卷煙、飲料54754846326.4皮革、橡膠99442432.1服裝16874811.8化工(火柴、肥皂等)184902004.4紙張和印刷269585952.8電、水、煤氣66627239113.1其它6611456587.0總計84502076822100.00A.說明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B.反映出國民經濟的發展比較快速C.體現了近代中國工業的發展特征D.揭示出近代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8.下圖是20世紀初期中國民營工業新增廠礦及資本額示意圖。該圖反映的狀況得益于()A.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高漲B.維新派措施逐步實行C.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D.清政府經濟政策調整9.下圖為近代中國三種資本經濟的資本投入曲線圖。該圖反映了()A.官僚資本長期打壓民族資本B.中國卷入世界市場日益深化C.外國資本保持著肯定優勢D.民族資本一戰時期發展最快10.1913年國內外煤、面粉在中國市場比例(如下表)。據此可知()A.辛亥革命推動民族工業快速發展B.中國重工業發展起先超越輕工業C.一些行業可見帝國主義侵略特征D.民族工業經濟結構逐步趨向合理11.徐泰來在《洋務運動新論》中說:“雖然當時李鴻章、張之洞等地方大員駕馭著實權,但由于他們篤信綱常名教,所以對清朝并沒有非常跋扈的表示。”由此可推斷出()A.洋務派的歷史局限性 B.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C.清朝統治的分崩離析 D.漢族地主的排滿心情12.近代中國第一家棉紡織企業——上海機器織布局,在成立伊始就從英國進口輥軸式軋機和織機,從美國進口環錠紡機和500馬力的汽爐。材料表明該企業()A.受外國資本的嚴密限制B.是由洋務派最早創辦C.發展初期重視技術引進D.在當時得到外國扶持13.1935年,“國民經濟建設安排”指出:“關于國民經濟建設……應當是有安排的有統制的建設,而尤貴有一強有力的經濟參謀部,通盤籌劃,在整個安排之下……全國一樣動員,這個經濟建設運動,才有勝利的希望。”此安排()A.為經濟的自由發展創建機會B.表明政府相識到團結抗日的重要性C.利用國家力氣發展民族經濟D.從國家層面遏制了官僚資本的擴張14.下表為近代中國棉質土布在國內棉布市場上的比重統計。據此可知,中國()年份1875年1905年1919年1931年比重78.1%78.7%65.53%61.6%A.傳統棉紡織業仍舊具有生命力B.近代民族工業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C.農村自然經濟逐步丟失統治地位D.實行了愛護本國傳統手工業的政策15.陳啟沅創辦的繼昌隆繅絲廠,曾被當地官府和頑固勢力視為異端,1881年南海知縣還下令封閉,致使陳啟沅被迫遷廠于澳門。19世紀末,諭令各省“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制造”。這一變更()A.是自然經濟瓦解的必定結果B.主要出于抵制列強侵略的須要C.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D.反映了清王朝統治危機的加深16.下表民國時期部分進口商品統計表(單位%)年份棉制品棉花面粉交通器材機械191310.30.51.80.81.419361.53.80.55.66.4由表可以推知,當時中國()A.重工業發展快速 B.經濟結構趨于合理C.輕工業發展快速 D.實現了關稅的自主17.1937年9月2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起先全面負責戰區工廠的內遷工作。沿海和臨戰地區的民營工廠和國營工廠,特殊是兵工廠A.變更工業布局不平衡的狀態B.保證官僚資本穩定快速發展C.重建國防工業支持抗日斗爭D.為戰時“陪都”建設打基礎18.下圖為1922~1936年中國境內紗廠純利率統計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1922~1930年技術落后導致華商純利率始終低于日本B.1930~1936年世界經濟危機為中國企業發展供應契機C.1931~1936年抗日斗爭的爆發促進民族紡織企業發展D.1922~1936年國內外政局變更影響民族經濟曲折發展19.宋子文于1945年建立中國紡織建設公司,資產主要來自于接受敵偽產業,后來靠著低息貸款、官價外匯、低價收購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購等政策壟斷了棉紡織業的進出口貿易。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的發展主要得益于()A.國民政府執行自由寬松的金融貿易政策B.日資企業退出給民營工業騰出經營空間C.官僚資本對社會公共資源的限制和壟斷D.民族工業萎縮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減弱20.下圖反映的是近代中國1862—1917年部分貿易數據狀況。據此可知()A.中國近代工業艱難發展B.中國國際貿易良性增長C.中國變更貿易逆差態勢D.中國經濟畸形有所變更21.1893年,《北華捷報》稱“現在華茶在英國只是作為一種充數之物……很多茶商承認他們現在已經不賣華茶。”這反映出當時()A.英國對茶葉需求降低B.英國對中國實行貿易壁壘C.中國茶葉出口的衰減D.華茶在英國面臨競爭壓力22.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鴻章出訪俄國并往德、法、英、美各國聘問的機會,交涉增加進口洋稅事宜,得到的回答卻是必需先廢厘金,“內地推廣通途”,然后“增稅之議”,“始可照辦”。1902年中英續行通商行船條約最終對裁厘加稅作出了一系列具體規定。這表明白當時的中國()A.緩解洋務運動面臨的經費壓力B.有力抵制西方國家的經濟侵略C.與世界市場的聯系進一步加強D.試圖為民間經濟發展創建條件23.表2反映了1913—1918年上海從國外進口金屬原料的變更狀況。據表可推知,當時()表2時間公噸銀兩每噸銀兩1913年125303957588676.421914年121087927965976.641915年828188601684103.861916年9437214011269148.471917年8027612566977156.551918年9251918130957195.97——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探討所主編《上海近代五金商業史》A.中國對金屬的需求量呈下降趨勢B.歐美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經濟限制C.中國對外貿易逆差局面日益加劇D.一戰給中國機械工業造成了瓶頸24.表1:1868年中國進口洋布在通商口岸和內地城市價格對比(計價單位:匹)()通商口岸價格內地城市價格鎮江2.19—2.24元淮安2.30—2.35元上海2.17—2.20元蘇州2.23—2.30元汕頭2.95—3.10元潮州3.10—3.20元表1中的地區差價A.便利了洋布搶占內地市場份額B.導致民族工業日益萎縮C.反映了中國關稅主權遭到破壞D.親密了國內外經濟聯系25.1890年,馬建忠提出“富民說”,強調“精求中國固有之貨,令其暢銷”“仿造外洋之貨,敵其銷路”,開采礦山,以保證財寶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A.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意識B.呼吁放棄重農抑商政策C.支持民眾反帝愛國運動D.興辦實業挽救民族危亡參考答案高考導航高考導航1.【解析】依據材料信息可知,當時川沙縣部分名人大多參加了工商業。這說明當時出現了士與工商合一的趨勢,沖擊了傳統強調士農工商分立的社會結構,故選B項;材料“創設朱麗記花米行”說明是從事工商業,與科舉取士無關,解除A項;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參加工商業說明是儒家的義利觀念受到沖擊而非被拋棄,解除C項;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從事新式工業,不能反映整個經濟狀況,且無法說明新式工業在經濟中居于主導,解除D項。【答案】B2.【解析】“19世紀六七十年頭,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的做法”“外國人的名字”代表外國人的身份,在中國近代受領事裁判權的影響,往往意味著特權,成為民族工業創立之初的護身符,故選B項;“民間設廠高潮”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在甲午斗爭后才起先出現,與題干時間不符,解除A項;“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不是外國資本運作的結果,解除C項;“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與對外貿易沒有干脆的聯系,解除D項。【答案】B瘋狂刷題瘋狂刷題1.【解析】由材料“缺乏手工棉織業主經驗的業外者,有官僚、士伸、買辦、商人等,卻沒有棉紡織業手工工場主身份”說明中國民族機器紡織業具有脫離傳統手工業的突發性,它折射出中國民族工業特殊性,故C項正確。材料中的狀況取決于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強調中國民族工業的局限性,“實業救國”思想與題干無關,故B項錯誤。導致民族工業長期蕭條的干脆緣由是列強的經濟侵略,故D項解除。【答案】C2.【解析】依據材料“機器織布系中國創辦之舉,予限十年內只準許華商入股,不準另行設局”可知體現的是政府對洋務企業的愛護,體現的是因目的明確具有壟斷性,A選項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做法是對民族資本主義的阻礙,B選項解除。洋務運動中的民用企業主要是為了求富,抵擋西方的經濟侵略屬于洋務企業的間接影響,C選項解除。促進了中國經濟領域的近代化歷程屬于洋務運動的影響,與材料無關,D選項解除。【答案】A3.【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前期茶葉產銷狀況的變更,內銷數量基本穩定,而外銷數量則大幅度增加,體現了當時茶葉生產深受世界市場的影響,故選C項。表格單純列舉出茶葉的出口,沒有和其他出口商品進行比較,故A項錯誤;材料表格只是體現出內銷和外銷的比較,并不能說明近代中國対外貿易處于出超地位,B錯誤;晚清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發展快速并不能體現出材料的實質問題,D錯誤。【答案】C4.【解析】表格內容沒有反應與洋務運動的聯系,故A錯誤;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限制是在1895年后,故B錯誤;鴉片斗爭后自然經濟已經起先解體,故C錯誤;材料反映了近代第一批民族工業產生,都運用機器生產,產生于沿海或通商口岸,由此可知,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是在近代機器化大生產的示范和刺激下的產物,故D正確。【答案】D5.【解析】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用封建官吏來管理洋務企業,而這些人大多具有商人的背景,但不管是官職還是商人身份都是封建性質的,他們沒有接觸到相關近代化的管理,說明當時洋務企業缺乏現代管理閱歷。故答案為D項。A項,材料反映的是很多洋務企業都由官員來管理,但沒有體現出促進企業發展,解除;B項,材料看不出洋務企業是否受到列強的限制,解除;C項,從材料可以看出盛宣懷等人都有官職,沒有看出官督商辦是主要的管理方式,解除。【答案】D6.【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有些學者針對有關“民族工業在‘黃金時期’以后不斷陷于危機和蕭條”的傳統見解,論述了二十年頭民族工業的發展,認為三十年頭出現了衰退和破產;也有學者更進一步強調1920-1936年間是舊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吳承明認為中華民族的經濟史是一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歷史,其間有嚴峻曲折,但即使在這種時代也有它發展和進步的一面。他認為國家統計局把解放前農業和工業的最高產量定在1936年是實事求是的,從他進行的較為具體的測算當中可以看出1936年前近代經濟是不斷地發展,因此這時期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經驗起伏,故B選項正確;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期是在一戰期間,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了1936年前近代經濟是不斷地發展的信息,沒有涉及到經濟結構的問題,故C選項錯誤;材料內容通過吳承明的一段話強調了中國1936年期間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沒有涉及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的信息,故D選項與材料無關。【答案】B7.【解析】從圖表數據來看,該時期工廠和產值主要分布在輕工業領域,體現了近代中國工業以輕工業為主畸形發展的特點,故答案為C項。A項,圖表中數據表明工廠數和產值主要分布在輕工業方面,不能說明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解除;BD項,從圖表數據只能表明工廠數和產值主要分布在輕工業方面,沒有當時其他經濟成分的相關數據,不能得出國民經濟發展比較快速、近代工業是否占據主導地位的結論,解除。【答案】C8.【解析】從圖中數據分析可知,20世紀初期中國民營工業新增廠礦及資本額均呈上升趨勢,聯系所學學問可知,這主要是因為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故答案為D項。A項,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是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解除;B項,維新派的措施主要是戊戌變法,已于1898年失敗,解除;C項,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是“一戰”期間,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解除。【答案】D9.【解析】依據圖片信息可知,官僚資本始終保持在民族資本之上,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民族資本始終被官僚資本和外國資本擠壓,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三種的資本投入,沒有體現與世界市場的關系,故B項錯誤。外國資本的優勢在1936年時漸漸消逝,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可知,一戰是1914年7月—1918年11月,此段時間內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增長幅度基本一樣,故D項錯誤。【答案】A10.【解析】材料無法體現民族工業發展速度,故解除A;中國重工業發展起先超越輕工業與史實違反,解除B;據材料可知,外商在中國所產煤和面粉在中國市場占相當大的比例,這體現了帝國主義時代的侵略特征,C正確;經濟結構變更須要視察國民經濟各種成分的比例關系,材料沒有完整呈現這一內容,故解除D。【答案】C11.【解析】據材料“他們篤信綱常名教,所以對清朝并沒有非常跋扈的表示”可知,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的統治,故B項正確。【答案】B12.【解析】材料沒有體現出外國資本的限制,故A項錯誤;洋務派最早創辦的是軍事工業,而材料中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是民用工業,故B項錯誤;由材料中從英國和美國引進技術可以看出其發展初期重視引進技術,故C項正確;上海機器織布局引進外國技術并不是受到外國企業的扶持,而是這個企業重視引進技術,故D項錯誤。【答案】C13.【解析】依據材料“應當是有安排的有統制的建設,而尤貴有一強有力的經濟參謀部,通盤籌劃,在整個安排之下”可知,這份“國民經濟建設安排”的突出重點就是利用國家力氣來發展民族經濟,故C項正確。【答案】C14.【解析】表格表明棉布始終在國內棉布市場上占據60%以上,說明其仍在國內棉布市場上占據統治地位,表明中國的傳統棉紡織業仍舊具有生命力,故A項正確。【答案】A15.【解析】清政府由主動反對民族資本主義到19世紀末主見廣辦民族工業,反映了財政極度驚慌,再結合19世紀末清政府統治風雨飄搖,故D項正確。【答案】D16.【解析】視察表格,依據題目中“棉制品進口比例的下降”、“機械進口比例的上升”可以看出民國時期輕工業發展快速,故選C項正確。【答案】C17.【解析】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日本侵入華北、華東地區,為避開民族工業落入敵人之手,保存經濟、國防實力,沿海和臨戰地區的工廠被迫接連內遷,故選C項。【答案】C18.【解析】從統計圖中可以看出:1929年華商純利率高于日本,故A項錯誤;20世紀30年頭經濟危機是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中國企業也受到了影響,故B項錯誤;抗日斗爭爆發后,民族紡織企業發展受到日本的經濟侵略和官僚資本的壓制,抗日斗爭的爆發促進民族紡織企業發展不合題意,故C項錯誤。【答案】D19.【解析】據材料“靠著低息貸款、官價外匯、低價收購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購等政策壟斷了棉紡織業的進出口貿易”得出官僚資本對社會公共資源的限制和壟斷,故C項正確。【答案】C20.【解析】據材料“1862—1917年部分貿易數據狀況”,可知我國進口總額不斷增加,出口工業總額逐步增加,結合所學可知,近代民族工業自19世紀70年頭以來至一戰期間,我國民族工業艱難發展,故選A項;據材料,我國進口額遠遠超過出口額,說明我國貿易逆差嚴峻,解除B項;據上表可知,我國貿易逆差嚴峻,解除C項;依所學,我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始終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為輔,解除D項。【答案】A21.【解析】“1893年,《北華捷報》稱‘現在華茶在英國只是作為一種充數之物……很多茶商承認他們現在已經不賣華茶’”體現了中國茶葉在英國的銷售狀況,說明中國茶在英國遭受到競爭壓力,故選D項;“現在華茶在英國只是作為一種充數之物”無法推斷英國對茶葉的需求狀況,解除A項;“很多茶商承認他們現在已經不賣華茶”無法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