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構圖布數問題【含義】這是一種數學游戲,也是現實生活中常用的數學問題。所謂“構圖”,就是設計出一種圖形;所謂“布數”,就是把一定的數字填入圖中。“構圖布數”問題的關鍵是要符合所給的條件。【數量關系】根據不同題目的要求而定。【解題思路和方法】通常多從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五角星等圖形方面考慮。按照題意來構圖布數,符合題目所給的條件。例1十棵樹苗子,要栽五行子,每行四棵子,請你想法子。解符合題目要求的圖形應是一個五角星。4×5÷2=10因為五角星的5條邊交叉重復,應減去一半。例2九棵樹苗子,要栽十行子,每行三棵子,請你想法子。解符合題目要求的圖形是兩個倒立交叉的等腰三角形,一個三角形的頂點在另一個三角形底邊的中線上。例3九棵樹苗子,要栽三行子,每行四棵子,請你想法子。解符合題目要求的圖形是一個三角形,每邊栽4棵樹,三個頂點上重復應減去,正好9棵。4×3-3=9例4把12拆成1到7這七個數中三個不同數的和,有幾種寫法?請設計一種圖形,填入這七個數,每個數只填一處,且每條線上三個數的和都等于12。解共有五種寫法,即12=1+4+712=1+5+612=2+3+712=2+4+612=3+4+5在這五個算式中,4出現三次,其余的1、2、3、5、6、7各出現兩次,因此,4應位于三條線的交點處,其余數都位于兩條線的交點處。幻方問題【含義】把n×n個自然數排在正方形的格子中,使各行、各列以及對角線上的各數之和都相等,這樣的圖叫做幻方。最簡單的幻方是三級幻方。【數量關系】每行、每列、每條對角線上各數的和都相等,這個“和”叫做“幻和”。三級幻方的幻和=45÷3=15五級幻方的幻和=325÷5=65【解題思路和方法】首先要確定每行、每列以及每條對角線上各數的和(即幻和),其次是確定正中間方格的數,然后再確定其它方格中的數。例1把1,2,3,4,5,6,7,8,9這九個數填入九個方格中,使每行、每列、每條對角線上三個數的和相等。解幻和的3倍正好等于這九個數的和,所以幻和為(1+2+3+4+5+6+7+8+9)÷3=45÷3=15九個數在這八條線上反復出現構成幻和時,每個數用到的次數不全相同,最中心的那個數要用到四次(即出現在中行、中列、和兩條對角線這四條線上),四角的四個數各用到三次,其余的四個數各用到兩次。看來,用到四次的“中心數”地位重要,宜優先考慮。設“中心數”為Χ,因為Χ出現在四條線上,而每條線上三個數之和等于15,所以(1+2+3+4+5+6+7+8+9)+(4-1)Χ=15×4即45+3Χ=60所以Χ=5接著用奇偶分析法尋找其余四個偶數的位置,它們276951438分別在四個角,再確定其余四個奇數的位置,它們分別在中行、中列,進一步嘗試,容易得到正確的結果。例2把2,3,4,5,6,7,8,9,10這九個數填到九個方格中,使每行、每列、以及對角線上的各數之和都相等。解只有三行,三行用完了所給的9個數,所以每行三數之和為(2+3+4+5+6+7+8+9+10)÷3=189274685103假設符合要求的數都已經填好,那么三行、三列、兩條對角線共8行上的三個數之和都等于18,我們看18能寫成哪三個數之和:最大數是10:18=10+6+2=10+5+3最大數是9:18=9+7+2=9+6+3=9+5+4最大數是8:18=8+7+3=8+6+4最大數是7:18=7+6+5剛好寫成8個算式。首先確定正中間方格的數。第二橫行、第二豎行、兩個斜行都用到正中間方格的數,共用了四次。觀察上述8個算式,只有6被用了4次,所以正中間方格中應填6。然后確定四個角的數。四個角的數都用了三次,而上述8個算式中只有9、7、5、3被用了三次,所以9、7、5、3應填在四個角上。但還應兼顧兩條對角線上三個數的和都為18。最后確定其它方格中的數。如圖。附:小升初必背成語集錦成語20則1.水落石出(1)釋義: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2)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宋·蘇軾《后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2.安居樂業(1)釋義:安:安定;居:居所;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從事其職業。(2)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貨殖傳序》:“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3.流芳百世(1)釋義:好的名聲永遠流傳下去。(2)出處:《三國志·魏志·后妃傳》:“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晉書·桓溫傳》:“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4.車水馬龍(1)釋義: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2)出處:《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5.華而不實(1)釋義:意思是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2)出處:《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經術者》:“東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6.一絲不茍(1)釋義:茍:茍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2)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7.高山流水(1)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2)出處: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典故: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很擅長彈琴,他到楚國馬鞍山遇到鐘子期,兩人談論琴律很投機。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彈奏一曲,鐘子期高興地說泰山江河。兩人結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會鐘子期,得知鐘子期病故,就在墳前傷心地毀琴。8.對牛彈琴(1)釋義: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2)出處: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9.多多益善(1)釋義:益:更加。越多越好。(2)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多多益善耳。”10.后生可畏(1)釋義:后生:年輕人,后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2)出處:《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11.半途而廢(1)釋義: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2)出處:《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難已矣。”12.今非昔比(1)釋義:昔:過去。現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勢、自然面貌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出處:宋·李曾伯《賀新郎·自和前韻》詞:“問訊南州守。悵吾生,今非昔比,后猶在否?”13.霧里看花(1)釋義: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2)出處: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14.得心應手(1)釋義: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2)出處:《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15.揚眉吐氣(1)釋義:揚起眉頭,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后高興痛快的樣子。(2)出處: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16.神采飛揚(1)釋義:形容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2)出處:《膽劍篇》第五幕:“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風霜,多了皺紋,但還是神采飛揚。”17.杞人憂天(1)釋義: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2)出處:《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18.緣木求魚(1)釋義:緣木求魚: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2)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19.專心致志(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廚房居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北京市考古發掘與文物保管合作合同
- 網紅授權合同范本
- 銀行債轉股合同范本
- 服飾導購解約合同范本
- 個人借款利息合同范本
- 水電高空維修合同范本
- 人教PEP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3PartA第二課時教學課件完整版
- 泥瓦工合同范本
- 如何理解過程能力SPC
-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哭泣的咸海主題探究中亞
- “擁抱大自然”班會課件
- (完整word版)勞動合同書(電子版)
- 乳腺癌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血栓發生率及相關因素研究
- 6.1 豐富多彩的世界體育
- RoHS 申明格式-個人用
- 明線改暗線施工方案范本
- 藝術導論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微觀市場潛力分析課件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測試卷5套(含答案)
- 新課標下如何上好音樂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