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JF(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JJF(京)76-2021
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
PrecisionPlatinumResistanceDigitalThermometer
2021-4-2發布2021-5-2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JJF(京)76-2021
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校準規范
1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以外置鉑熱電阻為溫度傳感器,測量范圍為(-60~300)℃
且分辨力不低于0.01℃的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以下簡稱測溫儀)的整體校準。
2引用文件
本規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161-2010標準水銀溫度計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
JJF1171溫度巡回檢測儀校準規范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
3術語
3.1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precisionplatinumresistancedigital
thermometer
測量準確度介于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和AA級工業鉑電阻溫度計之間的一
種數字顯示測溫儀。
3.2一體式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compactprecisionplatinumresistance
digitalthermometer
溫度傳感器與數顯儀表不可分離的測溫儀。
3.3分體式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assembledprecisionplatinum
resistancedigitalthermometer
溫度傳感器與數顯儀表可以分離的測溫儀。
1
JJF(京)76-2021
4概述
測溫儀由溫度數顯儀表和溫度傳感器組成,可是單路、雙路或多路,溫度傳
感器一般采用四線制鉑電阻溫度計,數顯表分辨力不低于0.01℃。按結構可分
為一體式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和分體式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
5計量特性
5.1示值誤差
測溫儀的示值誤差為各通道的示值與實際溫度的差值,一般應不超過±
0.10℃。
5.2絕緣電阻
在環境溫度為(15~35)℃,濕度為15%RH~75%RH的條件下,交流供電的測
溫儀,其電源端子、外殼、傳感器接線端子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MΩ;直
流供電的測溫儀,其電源端子、外殼、傳感器接線端子之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
7MΩ。電池供電的測溫儀不做此要求。
注:以上所有技術指標不適用于合格性判斷,僅提供參考。
6校準條件
6.1環境條件
6.1.1溫度為(23±5)℃,相對濕度為15%~75%。當電測設備對環境條件另
有要求時,應滿足其使用要求。
6.1.2校準時儀器設備周圍應無強烈振動,強電磁場或其它干擾。供恒溫和電
測設備使用的電源應滿足相應的使用要求。
6.2標準器及配套設備
6.2.1測溫儀校準用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見表1。
2
JJF(京)76-2021
表1標準器及配套設備
序號測量標準或設備技術要求用途備注
1標準鉑電阻溫度計二等或以上校準用標準器——
標準鉑電阻溫度
2電測設備相對誤差不大于1×10?5計配套測溫顯示——
儀表
工作區域水平溫差≤0.01℃
工作區域最大溫差≤0.02℃提供穩定的溫度
3恒溫槽——
溫度波動性不大于0.02℃源
/10min
提供水三相點溫水三相點的制備
度,測量標準鉑電及使用方法見JJG
4水三相點瓶U≤2mK,k=2
阻溫度計水三相161-2010的
點的電阻值附錄E
額定電壓500V、100V
5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
10.0級
7校準項目及校準方法
7.1校準項目
測溫儀的校準項目為示值誤差。
7.2校準前檢查
7.2.1功能性檢查
7.2.1.1外觀檢查
測溫儀的外形結構應完好,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痕、裂縫和變形等現象,金
屬件不應有銹蝕和其它機械損傷。溫度傳感器的封裝必須密封良好,引線接插件
必須接觸良好,傳感器所使用的保護管及引線應能承受相應的使用溫度。
7.2.1.2顯示功能檢查
測溫儀的顯示功能檢查,應在電源接通情況下進行。測溫儀在通電時,其數
字和測量單位應顯示清晰,無疊字、亂碼、錯碼和缺筆劃現象,小數點位置應正
確,表示正、負溫度狀態的符號顯示正確。
3
JJF(京)76-2021
7.2.2絕緣電阻
切斷外部電源,并將測溫儀開關置于接通位置,用額定電壓500V或100V
兆歐表按5.2規定的部位進行測量。
7.3校準方法
7.3.1示值誤差
7.3.1.1校準前準備
a)測溫儀應在校準環境下放置30min以上。
b)測量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水三相點上的電阻值,將新的水三相點電阻值
輸入電測設備。
7.3.1.2校準點選擇
測溫儀校準點應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測量范圍上,應包含零點或水三相點,一
般不少于3個點。可以選擇整數溫度點進行校準,也可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選擇。
7.3.1.3校準順序
先校準零點或水三相點,再分別向上限值或下限值逐點進行校準。
7.3.1.4校準方法
將恒溫槽溫度恒定在被校準溫度點上,溫度偏離校準點不得超過±0.2℃(以
計量標準器讀數為準),將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和被校測溫儀傳感器垂直插入恒溫
槽,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插入深度不少于200mm,激勵電流應不大于1mA,穩定后
10min開始讀數,按“標準→被校→被校→標準”的順序分別讀取標準鉑電阻溫
度計和被校測溫儀的示值,共讀兩個循環。
對于多路傳感器的測溫儀,應分別對每一路的示值誤差進行校準。
讀數過程中,恒溫槽溫度應恒定,讀數應迅速,時間間隔要均勻,整個讀數
過程中恒溫槽溫度變化不超過0.01℃。
7.3.2數據處理
測溫儀示值誤差按(1)式計算
??=?????0?(1)
(1)式中:??——在每一校準點上,被校測溫儀的示值誤差,℃;
???——在每一校準點上,被校測溫儀顯示值的平均值,℃;
?0?——在每一校準點上,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測得值的平均值,℃。
4
JJF(京)76-2021
8校準結果的表達
校準結果應在校準證書上反映。校準證書應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標題:“校準證書”;
b)實驗室名稱和地址;
c)進行校準的地點;
d)證書的唯一性標識(如編號),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
e)客戶的名稱和地址;
f)被校儀器的名稱、型號、編號及制造單位;
g)進行校準的日期,如果與校準結果的有效性和應用有關時,應說明被校對
象的接收日期;
h)本次校準所用測量標準設備名稱、測量范圍、準確度等級、不確定度或
最大允許誤差、證書編號、溯源機構及有效期;
i)校準環境的描述;
j)校準結果及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
k)“校準證書”的校準人、核驗人、批準人簽名及簽發日期;
l)校準結果僅對被校儀器本次測量有效的聲明;
m)未經實驗室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證書或報告的聲明。
9復校時間間隔
由于復校時間間隔的長短是由儀器的使用情況、使用者、儀器本身質量等諸
因素所決定的,因此,送校單位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主決定復校時間間隔。
為了確保測溫儀在其規定的技術性能下使用,建議復校時間間隔最長不超過
1年。
5
JJF(京)76-2021
附錄A
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校準記錄參考格式
A.1校準用標準器及設備信息
準確度等級/最
名稱測量范圍大允許誤差/不證書編號/溯源單位有效期至
確定度
A.2其他信息
校準依據:校準地點:校準環境條件:
A.3校準前檢查結果
檢查項目外觀顯示功能絕緣電阻
檢查結果
A.4示值誤差的校準
委托單位
型號規格出廠編號
生產廠家證書編號
測量結果的擴展
測溫儀示值示值誤差
校準溫度(℃)標準器示值(℃)不確定度(℃)
(℃)(℃)
(k=2)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校準復核日期年月日
6
JJF(京)76-2021
附錄B
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校準證書(內頁)格式
校準結果
B.1檢查結果
檢查項目外觀顯示功能絕緣電阻
檢查結果
B.2示值誤差
校準溫度/℃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k=2)
7
JJF(京)76-2021
附錄C
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示值誤差不確定度評定示例
C.1被測對象
以溫度顯示分辨力為0.01℃的精密鉑電阻數字測溫儀為例,用二等標準鉑電
阻溫度計和FLUKE1594測溫電橋作為標準器及配套設備進行校準,分析、計算
校準點為100℃時的示值誤差不確定度。
C.2數學模型
??=?????0?(C.1)
式中:???——被校測溫儀顯示值的平均值,℃
?0?——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測得值的平均值,℃
C.3不確定度來源
式(C.1)中,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來自被檢測溫儀;輸入量?0?的標準不
確定度來自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電測設備和恒溫槽。故測溫儀示值誤差不確定度
的來源包括被檢測溫儀、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電測設備和恒溫槽四個方面。
C.3.1輸入量???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
a)測溫儀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1);
b)測溫儀分辨力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
C.3.2輸入量?0?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0?)
a)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量值溯源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01?)
b)電測設備測量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02?)
c)水三相點瓶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03?)
d)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自熱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04?)
e)恒溫槽溫度場不均勻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05?)
C.4標準不確定度評定
C.4.1u(???)的評定
C.4.1.1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u(???1)的評定。
輸入量?i?的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是恒溫槽的溫度波動、被校測溫儀的短期不穩
8
JJF(京)76-2021
定性等均會引起被校測溫儀示值的不重復。
對被校測溫儀在重復性條件下作10次測量,得到10次測量值,分別為
100.03℃、100.04℃、100.04℃、100.03℃、100.04℃、100.03℃、100.04℃、
100.04℃、100.03℃、100.04℃,
用下式計算實驗標準偏差得:
∑??2
s=√?=1(?????)=0.0052(℃)
??1
在實際測量中以4次的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則:
u(???1)=0.0052/√4=0.0026(℃)
C.4.1.2被校測溫儀分辨力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
被校測溫儀分辨力為0.01℃,則區間半寬為0.005℃,服從均勻分布,則:
u(???2)=0.005/√3=0.0029(℃)
C.4.1.3被校測溫儀分辨力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大于重復性引入的標準
不確定度u(???1),則取u(???2)的值作為輸入量???導致的標準不確定度。
u(???)=0.0029(℃)。
C.4.2u(?0?)的評定
C.4.2.1u(?01?)的評定
100℃時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不確定度為0.0048℃(k=2),則:
u(?01?)=0.0024(℃)
C.4.2.2u(?02?)的評定
用FLUKE1594測溫電橋測量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其電阻測量誤差為±1
×10-5,標準電阻溫度計在100℃時的電阻值約為35Ω,由電測設備測量誤差引
入的標準不確定度服從均勻分布,則:
-5
u(?02?)=(1×10×35×10)/3=0.002(℃)
C.4.2.3u(?03?)的評定
水三相點測得值的不確定度為2mK(k=2),則u(?03?)=0.001(℃)
C.4.2.4u(?04?)的評定
按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檢定規程要求,溫度計自熱不得超過4mK,但由于
該項已經包含在標準器量值溯源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之中了,在此可忽略不計。
9
JJF(京)76-2021
4.2.5u(?05?)的評定
恒溫槽在100℃時,均勻度為10mK,為均勻分布,則標準不確定度為
3
u(?05?)=0.005/=0.003(℃)。
C.5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C.5.1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見表C.1
表C.1標準不確定度分量一覽表
標準不確定度
符號不確定度來源數值/℃靈敏系數備注
分量/℃
u(???1)1.被校重復性0.0026u(???1)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江西吉安市吉州區工業園區管委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人員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編外勞務派遣人員(1號)(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花草種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 中級電子商務設計師-《電子商務設計師》押題密卷2
- 內蒙古阿榮旗第五區域聯合體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園林景觀設計初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電力系統基礎(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民族學院《數據結構及算法(Python)》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水工程監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巨野縣第一中學2025屆全國高三沖刺考(四)全國I卷歷史試題含解析
- 蘇洵《六國論》與蘇軾《六國論》、蘇轍《六國論》比較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
- 賓館、民宿安全管理制度(內含5個)
- 韻達快遞勞動合同
- 填塘壓浸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
- 衛健系統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 三年級音樂上冊 《法國號》課件教學
- 鄉鎮(街道)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報告及自評指標
- 代建項目管理手冊
- GB/T 15065-2009電線電纜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中層干部任期考核民主測評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