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選題1、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時,老師把一塊平面鏡CD豎立在講臺上,坐在A點的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坐在B點的乙同學(如圖)。在這一現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答案:C解析: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反射角;由圖可知,坐在A點的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坐在B點的乙同學,NN1是法線,CD為平面鏡,因此是從B上發出的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進入A的眼中,所以BO是入射光線,AO是反射光線,則∠3是反射角。故選C。2、對光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B.人遠離平面鏡時,平面鏡中的像越來越小C.手機的人臉識別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今年疫情期間使用的紅外測溫儀是利用人體輻射的紅外線,進行溫度測量答案:B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可以是放大的、縮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人遠離平面鏡時,人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不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C.手機的人臉識別,是人臉反射的光進入手機攝像頭,手機進行識別,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紅外測溫儀能檢測到的人體輻射的紅外線,然后轉換成電信號,顯示溫度,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3、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時,老師把一塊平面鏡CD豎立在講臺上,坐在A點的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坐在B點的乙同學(如圖)。在這一現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答案:C解析: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反射角;由圖可知,坐在A點的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坐在B點的乙同學,NN1是法線,CD為平面鏡,因此是從B上發出的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后進入A的眼中,所以BO是入射光線,AO是反射光線,則∠3是反射角。故選C。4、有“天空之鏡”美譽的茶卡鹽湖,平靜的白色湖面上會倒映著湛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觀賞的游客,清晰而又美麗,如圖。對圖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倒影與黑影都一定與人物等大D.拍攝這幅照片時,照相機所成的是正立的虛像答案:B解析:A.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錯誤;B.影子是由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造成的,故B正確;C.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的像與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決于光源到物體的距離、光源大小、被照物體大小等因素,故C錯誤;D.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物體位于鏡頭的兩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錯誤。故選B。5、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錯誤的是()A.“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陰濃”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勻大氣層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映明月”和“水淺”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萬乘出黃道,千旗揚彩虹”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C解析:A.“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中“濃陰”是樹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在不透明物體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勻大氣層,在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生折射形成的太陽的虛像,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中“映明月”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淺”是水底看起來比較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著光的傳播方向看的,即逆著折射光線看,由于錯覺,我們始終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故C錯誤,C符合題意;D.“萬乘出黃道,千旗揚彩虹”句中的“彩虹”是陽光被空氣中的小水珠折射后,發生色散形成的,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選C。6、如圖所示,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掛在房間東面的墻上,被測者識別西面墻上平面鏡中視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為實像B.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5mC.若被測者遠離平面鏡0.1m,他在鏡中的像會變小D.被測者看到平面鏡中“E”的像開口向南,則視力表上“E”的開口向北答案:B解析:A.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為虛像,故A錯誤;B.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與到平面鏡的距離為2.7m,平面鏡到測試者的距離為那么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到測試者的距離為故B正確;C.若被測者遠離平面鏡0.1m,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有關,物體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不變,故C錯誤;D.被測者看到平面鏡中“E”的像開口向南,因為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則視力表上“E”的開口向南,故D錯誤。故選B。7、從水面看水中的物體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A.B.C.D.答案:B解析:A.從水面看水中的物體,是來自水中的物體的光由水中進入空氣,A圖中光是由空氣進入水中,故A錯誤;BCD.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圖正確;故CD錯誤。故選B。8、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形成原因屬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面倒影B.日食C.水中“折筷”D.有趣的手影答案:A解析:A.水面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日食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折筷”,是因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生折射的緣故,故C不符合題意;D.“手影”游戲,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9、在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與“立竿見影”現象的成因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B.水中倒影C.樹蔭下的圓形光斑D.海市蜃樓答案:C解析:“立竿見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雨后天空出現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即光的折射,故A不合題意;B.水中倒影,相當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不合題意;C.林蔭樹下的圓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的實像,與“立竿見影”形成原因相同,故C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合題意。故選:C。10、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如果你在一塊平面鏡中看到了一位同學的眼睛,那么,這位同學也一定會通過這面鏡子看到你的眼睛D.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答案:B解析:A.光源是能夠發光的物體,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錯誤,符合題意;C.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此可知,原來的入射光線成為反射光線,所以當你在平面鏡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時,對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會發生改變,此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1、如圖,在井底正中央P點趴著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點,與抽水前相比,它的“觀天范圍”將A.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答案:B解析:根據抽水前后光的傳播過程中穿過的物質判斷光的傳播方式,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等規律分析判斷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緣故,當井里灌滿水后,如圖,光線照到水面會發生折射現象,由于光是從空氣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視野范圍比沒水時會看到更大;變化的大致范圍如下圖中兩條入射光線之間的陰影區域所示,故與抽水前相比,它的“觀天范圍將變小,故選B.12、小明把圓珠筆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圓珠筆在平面鏡中()A.成的像變大,像為虛像B.成的像變大,像為實像C.成像的大小不變,像為實像D.成像的大小不變,像為虛像答案:D解析:AB.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AB均不符合題意;C.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C不符合題意;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不變,且為虛像,D符合題意。故選D。13、下列有關光現象的四個情境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A.蠟燭在平面鏡中的像B.街角處凸面鏡擴大視野C.插入水杯的鉛筆好像斷了D.墻上的手影答案:D解析:A.蠟燭在鏡中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街道拐角處擴大視野應用的是凸面鏡,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插入水杯的鉛筆好像斷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手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14、下列光現象,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光的色散B.貓在鏡中的像C.水中的筷子彎折D.古人日晷計時答案:D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貓在鏡中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的筷子彎折,由于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水面上方的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到筷子彎折了,故C不符合題意;D.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當光遇到不透光障礙物后,被障礙物擋住,于是在障礙物后面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長短粗略判斷時刻的計時儀器,故D符合題意。故選D。15、如圖,在井底正中央P點趴著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點,與抽水前相比,它的“觀天范圍”將A.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答案:B解析:根據抽水前后光的傳播過程中穿過的物質判斷光的傳播方式,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等規律分析判斷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緣故,當井里灌滿水后,如圖,光線照到水面會發生折射現象,由于光是從空氣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視野范圍比沒水時會看到更大;變化的大致范圍如下圖中兩條入射光線之間的陰影區域所示,故與抽水前相比,它的“觀天范圍將變小,故選B.多選題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線相平B.用喇叭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使聲音傳播的更遠C.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D.一個物體,當它的溫度升高時,它輻射的紅外線會增強答案:BCD解析:A.使用刻度尺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故A錯誤;B.喇叭狀外觀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響度,聲音傳得更遠,故B正確;C.三原色為紅、綠、藍,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故C正確;D.物體溫度越高,向外輻射的紅外線越強,因此一個物體,當溫度升高時,輻射的紅外線會增強,故D正確。故選BCD。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C.光年是距離單位D.病房里,紫外線燈可以滅菌答案:BCD解析:A.當一束平行光線射到粗糙的表面時,表面會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這就是漫反射,所以漫反射也屬于反射現象中的一種,即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B.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可知,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故B正確;C.光年指在一年中通過的距離,所以是距離單位,故C正確;D.紫外線能夠殺死微生物,可以用于滅菌消毒,故D正確。故選D。18、如圖所示,是近年來悄然興起的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結構類似,但無需燒油,整車靠電池驅動,效率更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車的倒車雷達是利用了次聲波來測距離B.汽車擋風玻璃是傾斜的,目的是使車內物體所成的虛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礙司機視線C.汽車后視鏡擴大了司機的視野空間,它使用的是凸面鏡D.關上車窗后,車內會變得安靜很多,是因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答案:BCD解析:A.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來測量距離的,故A錯誤;B.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擋風玻璃傾斜安裝,是為了避免由于平面鏡成像而使車內景物的像成在車的正前方,影響司機視線,故B正確;C.汽車后視鏡使用的是凸面鏡,通過汽車后視鏡看到車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擴大了司機的視野空間,故C正確;D.關上車窗后車內會變得安靜很多,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是因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故D正確。故選BCD。19、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C.地上的樹影D.塔式太陽能電站的原理答案:ABD解析:A.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是利用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符合題意;C.地上的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塔式太陽能電站的定日鏡是應用光的反射,故D符合題意。故選ABD。20、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C.地上的樹影D.塔式太陽能電站的原理答案:ABD解析:A.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演員對著鏡子畫臉譜是利用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符合題意;C.地上的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塔式太陽能電站的定日鏡是應用光的反射,故D符合題意。故選ABD。21、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M是玻璃板,A、B是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蠟燭是“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B蠟燭找像時,B蠟燭不點燃B.透過玻璃板看到的“B蠟燭”位置就是它的實際位置C.與普通玻璃板相比,用鍍膜玻璃板看到的“B蠟燭”更清楚D.選用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方便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答案:AD解析:A.A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B蠟燭不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動B蠟燭,直到看上去它跟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從而確定像的位置,故A正確;B.因為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所以通過玻璃板看到的像的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要靠近玻璃板一些,故B錯誤;C.用鍍膜玻璃板代替普通玻璃板,透光性差,其反射效果好,所以會使看到的A蠟燭的像更清楚,看到的“B蠟燭”不是太清楚,故C錯誤;D.為了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選用兩支相同的蠟燭,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像重合時,說明像和物體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AD。22、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為80~120nm傳染性很強。在疫情期間,戴口罩;用電子體溫計測體溫:酒精噴灑消毒成了生活的日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6℃B.電子體溫計是利用了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C.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8×10﹣8m~1.2×10﹣7mD.酒精變干屬于汽化現象答案:CD解析:A.人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故A錯誤;B.電子體溫計是一種紅外感溫探測設備,是利用紅外線進行溫度探測,然后通過轉換裝置變成數字,故B錯誤;C.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為80~120nm,即8×10﹣8m~1.2×10﹣7m,故C正確;D.酒精變干是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屬于蒸發(緩慢汽化)現象,故D正確。故選CD。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線相平B.用喇叭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使聲音傳播的更遠C.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D.一個物體,當它的溫度升高時,它輻射的紅外線會增強答案:BCD解析:A.使用刻度尺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故A錯誤;B.喇叭狀外觀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響度,聲音傳得更遠,故B正確;C.三原色為紅、綠、藍,電視畫面的顏色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合成,故C正確;D.物體溫度越高,向外輻射的紅外線越強,因此一個物體,當溫度升高時,輻射的紅外線會增強,故D正確。故選BCD。填空題24、一只燕子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當燕子距水面6m時,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實”或“虛”)像,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答案:
6
虛
反射解析:[1]小鳥距水面6m,根據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知道,它的“倒影”距水面的距離也是6m。[2][3]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所以小鳥在湖面的“倒影”是虛像。25、如圖所示,一只天鵝在水深為1.5m的水面上方水平飛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若此時的天鵝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離天鵝___________m。若以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水面上方飛行的天鵝是___________(填“運動”或“靜止”)的。答案:
反射
4
靜止解析:[1]天鵝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2]已知天鵝到水面的距離等于2m,則“倒影”到水面的距離也為2m,所以天鵝的倒影離天鵝的距離為4m。[3]若以天鵝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天鵝和天鵝所成的像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故水面上方飛行的天鵝是靜止的。26、小紅站在距平面鏡1.6m處,她在鏡中的像與她本人的距離是______m;當她向鏡面方向水平移動1m后,她在鏡中像的大小將______(選填“變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簡約個人投資協議書
- 男子結婚協議書模板
- 酒店分成協議書范本
- 學校委托協議書模板
- 兼職電工外聘協議書
- 食品代銷協議書范本
- 訴訟和解協議書范本
- 火災賠償協議書模版
- 簡單外包協議書范本
- 聯勤保障協議書消防
- 04S52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
- 白酒基礎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單選、多選、判斷)
- 高等學校學生學籍信息更改審批表
- BIM項目管理沙盤
- 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總體)
- GB/T 40276-2021柔巾
- GB/T 23363-2009高純氧化銦
- GA/T 965-2011法庭科學DNA親子鑒定規范
- 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表
- 高考英語讀后續寫二輪備考:原文內容 續寫范文 范文譯文(20篇)
- HSF目標指標和方案削減計劃管理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