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務:完稅價格的避稅籌劃_第1頁
會計實務:完稅價格的避稅籌劃_第2頁
會計實務:完稅價格的避稅籌劃_第3頁
會計實務:完稅價格的避稅籌劃_第4頁
會計實務:完稅價格的避稅籌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稅價格的避稅籌劃隨著中國加入WTO及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加快,越來越多的生產型企業將擁有外貿權。加入WTO,對生產型企業擴大出口而言,壓力和機遇共存。目前,外貿出口有三種方式:自營出口、代理出口和買斷出口,三種方式的特點簡單介紹如下:自營出口銷售的特點自營出口銷售是指由出口企業經營并承擔銷售盈虧的出口業務。它具有以下特點:

1.出口商品定價和與出口業務有關的一切國內外費用以及傭金支出、索賠、理賠等,均由出口企業負擔,出口銷售的盈虧也由出口企業自負。2.由出口企業直接辦理退稅,并享有出口退稅收入。代理出口業務的特點代理出口業務是指出口企業代理國內委托方辦理對外洽談、簽約、發運、交單及結匯的全過程,或辦理對外銷售商品及交單、結匯的出口業務。它具有以下特點:1.受托、委托雙方應事先簽訂代理出口協議,明確規定經營商品、代理范圍、商品交接、儲存運輸、費用負擔、手續費率、外匯劃撥、索賠處理、貨款結算以及雙方有關職責等。2.受托企業經辦代理出口業務,不墊付商品資金,不負擔基本費用,不承擔出口銷售盈虧,僅收取手續費。3.受托企業按出口銷貨發票的金額及規定的手續費率,向委托方收取手續費,作為經辦代理出口業務的管理費用開支和收益。4.代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歸委托方,一般由受托企業負責去所在地的稅務局開立代理出口退稅證明,由委托方持證明和出口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及代理出口協議副本等文件向當地稅務部門辦理退稅。代理買斷出口代理買斷出口是指委托方(包括有出口經營權或沒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委托出口企業報關出口,兩者訂立貨物購銷合同,出口企業不是收取代理出口手續費,而是按照收入外匯數比當天銀行外匯牌價高一定比例的買斷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結算給委托方,委托方根據外銷合同的外幣數額乘以買斷外匯價的金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出口貨物稅收專用繳款書,由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所有國內外的費用由委托方承擔。出口企業賺取的收入是銀行外幣結算額、退稅與買斷外匯額之間的差價。[案情說明]某生產企業年出口銷售收入FOB(裝運港船上交貨)價值1500萬美元,出口銷售成本80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020萬元,三項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900萬元,營業外支出60萬元,銀行牌價美元買入價1:8.2667,代理出口手續費率1.5%,增值稅稅率17%,所得稅稅率33%,出口退稅稅率15%、買斷外匯牌價1:9.35.[要求解答]假設出口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50%以上,內銷收入及盈虧、費用不予考慮,僅從三種出口方式上增值稅的征、退稅額對企業利潤、凈利潤的影響情況分析。[策劃分析1]自營出口:1.利潤=銷售收入×銀行外匯牌價-銷售成本-三項費用-營業外支出-退稅差額=15000×8.2667-8000-900-60-1500×8.2667×(17%-15%)=3192(萬元);2.出口退稅收入=外銷收入×銀行外匯牌價×出口退稅稅率=1500×8.2667×15%=1860(萬元);3.應繳增值稅=外銷收入×銀行外匯牌價×增值稅率-增值稅進項稅額=1500×8.2667×17%-1020=1088(萬元);4.所得稅=3192×33%=1053.36(萬元)。[籌劃分析2]代理出口:1.利潤=外銷收入×銀行外匯牌價-銷售成本-三項費用-營業外支出-退稅差額-代理費=1500×8.2667-8000-900-60-1500×8.2667×(17%-15%)-1500×8.2667×1.5%=3006(萬元);2.出口退稅收入1860(萬元);3.應繳增值稅1088(萬元);4.所得稅=3006×33%=991.98(萬元)。[籌劃分析3]代理買斷出口;1.利潤=外銷收入×買斷外匯牌價-銷售成本-三項費用-營業外支出=1500×9.35-8000-900-60=5065(萬元);2.應繳增值稅=外銷收入×買斷外匯牌價/(1+增值稅率)×增值稅率-增值稅進項稅=1500×9.35/1.17×17%-1020=1017.82(萬元);3.所得稅=5065×33%=1671.45(萬元)。[分析說明]根據以上計算可以得出,白營出口方式利潤3192萬元,出口退稅額1860萬元,扣除稅費后凈利潤為2801.84萬元;同理,代理出口凈利潤2677.22萬元,買斷出口凈利潤2327.95萬元。因此,如從經濟效益出發,三種方式中應首選自營出口。但由于各企業情況不同,應結合企業自身的具體實際選擇出口方式。[比較分析]三種出口方式的選擇如果企業具備出口經營權,首選自營出口方式,一方面能給企業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能使企業熟悉國際市場,拓展外銷渠道,積累客戶資源,培養外貿人才,加快與國際慣例接軌,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如企業地處邊遠偏僻地區,退稅所需各項信息(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信息、報關單信息、核銷單信息)嚴重滯后,或企業出口商品受配額、許可證限制,流動資金又嚴重短缺,有上述情形的企業可委托經營良好的其他企業代理出口。如果企業不具備出口經營權,最佳選擇是代理出口。如企業資金短缺、對退稅政策操作不熟悉,則只能選擇代理買斷出口。代理買斷出口中的買斷匯率的確定非常關鍵,對受托方而言,買斷外匯牌價有一個上限,高于此上限,受托方就會虧損。如何測算得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牌價呢?假設委托方與代理方經濟利益相等,出現如下公式:買斷外匯牌價=國家外匯牌價+(買斷外匯牌價/1.17)×出口退稅率=[1.17/(1.17-出口退稅率)]×國家外匯牌價(注:為簡便起見,本文將“1+17%”簡化為1.17,下同)雙方根據此公式來測算一個盈虧臨界點。對委托方,買斷外匯牌價應向其上限靠;對受托方,最高不能達到此限,雙方爭取最大的效益。如增值稅稅率和出口退稅稅率相同,則買斷外匯牌價會出現最大值。上例中,買斷外匯牌價的上限為[1.17/(1.17-15%)]×8.2667=9.4824元,此買斷外匯牌價還可提高,因為受托方每美元賺0.1324元,折算成出口代理費率為16%,目前此代理費率相對而言較高。我國企業出口商品主要有生產企業自營(委托)出口和通過外貿出口兩種方式,相應地,出口退稅形成了生產企業自營(委托)出口與外貿出口兩種不同的退稅方式。因為生產企業自營(委托)出口與外貿出口計算出口退稅有差異,導致二者稅負有較大區別,納稅人應結合自身情況,盡可能采用稅負低、出口退稅多的出口方式?,F行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依進項稅額計算,具體計算公式為:應退稅額=購進貨物的進項金額×退稅率;對出口貨物庫存賬和銷售賬均采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企業,

應退稅額=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退稅率,其退稅依據是外貿企業購進出口貨物的進價。而生產企業自營(委托)出口應退的增值稅是執行“免、低、退”或“先征后退”,出口退稅的稅額取決于出口的離岸價銷售收入及其進項稅額。企業采用自營(委托)出口,自行辦理出口退稅的形式,同把貨物銷售給外貿企業出口,由外貿企業辦理出口退稅的形式稅負有何差異呢?這兩種形式因為在退稅方面采用不同的退稅方式,由此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案情說明]南昌中外合資企業華峰公司以農產品為原材料生產工業品出口,1999年自營出口20000萬元,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500萬元,該公司自營出口執行先征后退,征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年應納增值稅額為:20000×17%-1500=1900萬元,出口環節應退增值稅:20000×13%=2600萬元;退稅機關應退稅2600萬元,退稅扣減征稅后,該企業實際可得到的稅收補貼為700萬元。[籌劃思路]假設華峰公司有關聯外貿新豐公司,華峰公司把產品以同樣的價格銷售給新豐公司,新豐公司再以同樣的價格銷售到境外,華峰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20000萬元。[籌劃結果]華峰公司應納增值稅為:2000÷(1+17%)×17%-1500=1406萬元,B公司可得到退稅:20000÷(1+17%)×13%=2222萬元。稅務機關征稅1406萬元,退稅機關退稅2222萬元,華峰、新豐兩公司實際可得到的稅收補貼為2222-1406=816萬元。通過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發現,同樣的外銷收入,卻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從華峰、新豐兩公司來看,自營出口實際得到的稅收補貼是700萬元,而通過外貿出口實際得到的稅收補貼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