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脈中的生命哲思與文化基因_第1頁
傳統(tǒng)文脈中的生命哲思與文化基因_第2頁
傳統(tǒng)文脈中的生命哲思與文化基因_第3頁
傳統(tǒng)文脈中的生命哲思與文化基因_第4頁
傳統(tǒng)文脈中的生命哲思與文化基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必下第三單元傳統(tǒng)文脈中的生命哲思與文化基因——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本單元選取魏晉到明代的六篇經(jīng)典散文,有的以情見長,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勝,理趣盎然,發(fā)人深思。本文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并序)》放在同一課當中:王羲之縱情山水,嘆死生之至大;陶淵明辭官返鄉(xiāng),欲乘化而歸盡。從雅集歡會、山水田園中,他們領悟到生命的哲理,體現(xiàn)了魏晉文士的曠達和善思。學習本單元,要求學生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及其承載的文化觀念,領會不同作者在審美上的不同追求;做梳理和評點,領會章法之妙和細節(jié)之美。學習本文的時候,要求循著作者的思路,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點,體會作者在本文中對莊子生死觀的取舍。重難點:誦讀古代散文佳作,理解文意,把握其思想情感及承載的文化觀念,感受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增進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在誦讀涵泳的基礎上,理解作者抒發(fā)情懷、表達思想的個性化手法,領會不同作者在審美上的獨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細節(jié)之美。運用對比與聯(lián)系、評點方法,研習古代散文,了解古代散文的體裁特點和多樣風格。4.學習本單元選文的表達藝術,說真話,抒真情,述真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單元任務單元任務1.通過誦讀、品味和討論,提升對古典文學的審美鑒賞能力。2.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作品在主題、情感、藝術手法等方面的異同,提升綜合分析能力。3.通過作品研讀,引導學生了解并認同中國古代文學的傳統(tǒng)和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4.通過寫作練習,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提升書面表達能力。教學課時教學課時【單元課時安排】21課時第13課時《陳情表》(3課時)第46課時《項脊軒志》(3課時)第79課時《蘭亭集序》(3課時)第1011課時《歸去來兮辭并》(2課時)第1214課時《種樹郭橐駝》(3課時)第1517課時《石鐘山記》(3課時)第1819課時單元復習(2課時)第20課時單元作文(2課時)【課時內容及備課安排】課時主要內容主要解決問題二次備課第13課時《陳情表》疏通文意,落實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及用法,完成全文背誦默寫任務。2.“忠”與“隱”的矛盾,分析其文化根源。3.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第46課時《項脊軒志》疏通文意,落實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及用法,完成全文背誦默寫任務。探究細節(jié)描寫的精妙,理解融情于景、事細情深的特點。第79課時《蘭亭集序》1.疏通文意,落實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及用法,完成全文背誦默寫任務。2.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了解本文景情相生、情理相融的特點。3.理解作者的生死觀,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第1011課時《歸去來兮辭并》疏通文意,落實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及用法,完成全文背誦默寫任務。理解作者熱愛田園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第1214課時《種樹郭橐駝》疏通文意,落實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及用法,完成全文背誦默寫任務。2.理解本文借種樹人之口闡發(fā)的為官治民之理。3.體會寓言式人物傳記委婉、含蓄的諷諫特點及對比與映襯的寫法。第1517課時《石鐘山記》疏通文意,落實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及用法,完成全文背誦默寫任務。2.感受集記敘、描寫、議論于一體的行文特點3.學習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進行全面評價。第1819課時單元復習單元文言知識整合及檢測情景默寫過關檢查第20課時單元作文說真話,抒真情以《回望歲月的痕跡》為題寫一篇文章任務活動任務活動陳情表任務一:借助注釋、工具書和學習提示,自由朗讀文本。圈畫出字詞句疑難之處,小組交流,互相補充。積累文中重點詞語,對感興趣處圈點批注,從文中找一些表示謙敬的詞語,體會“表”的語言特點。(尋蒙國恩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謹拜表以聞)任務二:“自是皇權出血染,最是無情帝王家”,面對晉武帝征召,李密一直辭不赴任,冒犯龍顏。一封辭表,晉武帝讀罷反而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如果你是晉武帝,是文中哪些“陳情”打動了你?(事祖母至孝之情;進退狼狽之窘情;不矜名節(jié),隕首結草之忠情;犬馬怖懼之情)任務三:李密暫緩出仕不僅歸功于辭表的情滿筆端、婉轉懇切,而且要得益于寫作過程中的智慧。正是文本的精心巧妙構思化解了一場君臣之間的重大沖突。誦讀交流,李密的“智慧”精心表現(xiàn)在哪里?任務四: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研讀文本,結合相關資料,你認為李密辭不赴任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要盡孝嗎?(開放性的題目,可同意可不同意。)事親至孝,不愿廢遠,客觀事實,一也;蜀國舊臣,顧惜名節(jié),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認為劉禪“可次齊桓,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二也;西晉初年政局暗流涌動,李密顧慮重重,況且司馬氏是靠陰謀篡位取得天下。三也。)任務五:全文圍繞“孝”而非“忠”來做文章,并著重指出“圣朝以孝治天下”,“孝”作為全文立論的中心,結合社會背景,談談為何舍“忠”取“孝”?項脊軒志任務一:自由朗讀文本,借助注釋、工具書和學習提示,圈畫出字詞句疑難之處,小組交流,互相補充。積累文中重點詞語,對感興趣處圈點批注。任務二:誦讀全文,自主學習,完成表格,小組互評。項脊之名緣由作者遠祖歸道隆曾在江蘇太倉項脊涇住過,一說追思先祖之意;一說它窄小,如在頸脊之間;一說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號項脊生,也可理解為歸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為家庭中頂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志向。項脊之風貌修葺前后之不同風貌。。項脊之情含悲喜兩方面項脊之志發(fā)奮讀書,重振家風,光耀家族。任務三:最是細節(jié)打動人,一詞一句總關情。黃宗羲曾言:“予讀震川文之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細讀文本,找出打動你心靈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賞析。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細節(jié)描寫就寫出了家道衰落,一座富麗堂皇的府第變成了大雜院,而作者作為破落家族中的一員,又是個讀書人,感慨之深,憂慮之遠,可想而知,心潮波瀾起伏。任務四:關于本文主旨,有多種說法。一說,寫親子和夫婦之情的;二說,作者對昔日家庭生活的懷念;三說,作為一個沒落家族的子弟,對家道中落、分崩離析發(fā)出惋惜和哀鳴,同時也在沉痛憑吊個人不幸際遇。讀罷文本,談談你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蘭亭集序》任務一:自由朗讀文本,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圈畫出字詞句疑難之處,小組交流,教師答疑。學生對感興趣處圈點批注。任務二:誦讀全文,前兩段寫蘭亭集會盛況,文美景美意境美,歷來為后人稱道,完成下列表格。蘭亭雅集時間地點事由參加者環(huán)境活動天氣心情時間: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地點:會于會(kuài)稽山陰之蘭亭目的:修禊(xì)事也。人物: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環(huán)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活動:引以為流觴(shāng)曲水,列坐其次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心情:信可樂也任務三:《蘭亭集序》表達出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結構緊湊,思路清晰。思考討論,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起伏變化的,說說變化的緣由。樂——痛——悲樂: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痛:俯仰一世,老之將至——生命短暫之痛不知老之將至,所之既倦,情隨事遷——人生無常、美好消逝之痛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光陰易逝,往事不再之痛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生死難測之痛悲:古人,今人,后人無不悲生命短暫、人生無常、生死難測。任務四:知人論世——《蘭亭集序》表達出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特別是文中點睛之筆,“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引發(fā)了不同時代讀者心靈的共鳴,談談你對這兩句話的認識。作者認為,不管人以怎樣的方式活著,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而壽命的長短只能聽憑造化,最終歸于結束。所以生就是生,活著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無。活著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歸去來兮辭并序》任務一:自由朗讀文本,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圈畫出字詞句疑難之處,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教師答疑。學生對感興趣處圈點批注。任務二:思考其為人——閱讀小序,小組討論,從小序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你覺得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信息:出仕緣由,辭官原因,寫作背景和時間。陶淵明其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質性自然,厭惡官場,熱愛田園任務三:想見其為人——張中行先生所說:“(文中)活動和景物構成一幅畫面,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生活畫面中的人物是遠離世俗的,是安樂閑適的。”“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以畫面的描繪和組接來傳達情感。誦讀全文,依據(jù)內容在腦海里想象出五幅畫面,并為每幅畫配一段文字,100字左右。提示:(歸途、歸家、歸園,歸田、歸盡)任務四:書寫其為人——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歸有光說:“兩晉文章,此其杰然者。”足見兩人對該文推崇備至。奇文共欣賞,任選角度,寫一段推薦文字,向學校文學社推薦該文。(可結合《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種樹郭橐駝傳》任務一:朗讀文本,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圈畫出字詞句疑難之處,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教師答疑。學生對感興趣處圈點批注。古漢語人稱代詞較為豐富,從課文中找出實例,對古代的人稱代詞做一些歸納和總結。任務二:了解其人——本文從形式上看是一篇人物傳記,從內容上看是一篇寓言。這篇寓言的寫作借鑒了一些人物傳記的寫法,因事明理。朗讀課文,小組討論,完成下表。姓名郭橐駝外貌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住所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在長安西職業(yè)種樹特長無不活,碩茂,早實以蕃性格(甚善,名我固當,自謂橐駝)性情詼諧,樂觀豁達任務三:本文設事明理,融敘事說理于一體,不直接貶斥,寫法婉而多諷,名為種樹,實則為政,他植者植樹和官吏為政的哪些表現(xiàn)是相似的?做法結果實質手法種樹誤區(qū)種樹培育木性日以離勤慮害樹由此及彼類比說理根拳,土易,培不當?shù)┮暷簱幔讶皖櫍ζ淠w,搖其本理民誤區(qū)其言其行無以蕃吾生安吾性,病且怠繁政擾民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擊木而召

任務四:感悟手法簡潔而生動這篇寓言式的人物傳記,就寫得既簡潔又生動。簡潔體現(xiàn)了史傳的特點,生動則蘊含了文學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紹人物,僅用“隆然伏行”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當”幾個字,寫出了人物的性格。這樣,通過簡潔的敘述,生動的描寫,一個不同凡響的“駝者”形象,便躍然紙上了。對比與映襯以“種樹”喻“治民”是這篇傳記寫作的出發(fā)點,對比和映襯的寫法也是這種寓言風格的需要。本文中的對比,有敘事性的,如兩種種樹方法的對比;有論述性的,如郭橐駝對自己種樹方法的歸納和對“他植者”的批評。婉約而多諷本文結尾一句道出了寫作意圖,那就是“傳其事以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進行諷諫,是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層統(tǒng)治者提意見的傳統(tǒng)做法,委婉含蓄也間雜著幽默的成分。

《石鐘山記》任務一:朗讀文本,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圈畫出字詞句疑難之處,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教師答疑。課下把重點詞語整理到積累本上。學生對感興趣處圈點批注。任務二:古人為文,講究章法,重視文章結構。自由朗讀課文,本文三個自然段以一“疑”字貫穿始終,據(jù)此梳理行文脈絡。質疑:石鐘山得名的由來破疑: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存疑原因:分析石鐘山名字存疑的原因,點明寫作意圖。任務三:感悟文章內容學習質疑精神。1.后人考證石鐘山的命名原因的三種觀點:一是主聲派,認為此處水石相擊,聲似洪鐘。《水經(jīng)注》作者酈道元認為:山名由來是因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唐人李渤在《辨石鐘山》中認為:石鐘山的石頭可以發(fā)出類似銅鐵的聲音,因此山乃以聲得名。宋人蘇軾經(jīng)過實地考察,“嘆酈元之簡,笑李渤之陋”。他認為:聲似鐘聲的不是簡單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聲,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發(fā)出的“涵澹澎湃”之聲以及“空中而多竅”的水中巨石與風水吞吐發(fā)出的聲音。二是主形派,認為山形似鐘,故以形命山名。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國藩與俞樾,其觀點是: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第三派是主張形聲結合的。清人郭慶蕃即持此說,其《舟中望石鐘山》詩云:“洪鐘舊待洪鐘鑄,不及茲山造化功;風入水中波激蕩,聲穿江上石玲瓏。”指出山形如洪鐘,波濤與玲瓏的山石激蕩又發(fā)出類似鐘磬之聲。2.蘇軾寫《石鐘山記》的意圖是“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這說明“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但后人考證認為,蘇軾的說法也不正確。那么,學習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么呢?觀點一不輕信前人的說法。蘇軾的說法也許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觀點二實踐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強調耳聞目見進行實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對主觀臆斷,草率盲從,這是科學的、重調查研究的態(tài)度。我們強調實踐出真知,就應該像蘇軾一樣勇于實踐。單元作文“說真話,抒真情”,學習本單元作品真實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修辭立其誠”,從寫作要求看,是指語言表達既要有文采,更應當求“真”,說真話,抒真情。有真誠的態(tài)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價值。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人生是一條浪花飛濺的長河,時光的流逝淡化了過去的記憶。但總有一些人和事在你的心靈深處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就像照片的底片,隨時可以再現(xiàn)。要求:請以《回望歲月的痕跡》為題寫一篇文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例文:回望歲月的痕跡風吹白了雪花,也吹白了你的頭發(fā);而我卻步履匆匆,沒有等一等,甚至沒有慢下來,看看日漸蒼老的你。①驀然回首,發(fā)現(xiàn)歲月在你的臉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小時候,我認定你是一個“壞”。②幼時的我,常常搗亂,不是糟蹋了東家的菜園,就是欺負了西家的小朋友,儼然一個“混世魔王”。每當鄰居來講理的時候,你都好言好語地給人家道歉,但人家走后,我分明看到你臉色鐵青,胡子茬直挺挺地立著,眉毛皺成一團,揚起巴掌就要打我。③而此時,我早已醞釀好情緒,眼淚汪汪地望著你;但你看起來不為所動,巴掌依舊落了下來,我也就號啕大哭起來。或許我永遠都不會注意到,你最疼我這個孫女,但在我的心里,你“壞”的印象早就已經(jīng)定格。④或許我永遠都不會注意到,你巴掌落下時,雖然掌風呼嘯,但落到我的頭上卻如蜻蜓點水般溫柔;或許我永遠都不會注意到,你鐵青的臉色下,藏著的那顆愛我的心。⑤長大些,我覺得你是一個“怪”。⑥彼時,你依舊挺拔健朗,不同于其他終日下棋喝茶的老爺爺,你竟然關注起我的字體。那時的我,還沒收起愛玩的天性,根本不會老老實實地坐在書桌前。你便握住我的手,一筆一畫地教我寫每一個漢字。⑦你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很溫暖,像是夕陽的光照入了心靈的感覺。歪歪扭扭的字體,也終于在我的本子上站起來了。我在你的牽引下一天天地進步,每次,你都笑瞇瞇地看著我本子上的“好”字。陽光灑滿了我的書桌,像蜂蜜一樣,就連同那空氣也變得帶著淡淡的甜;我更像是一個剛吃了蜜的小孩,望著你笑。就這樣,一張書桌間,一老一小,在暖暖的陽光下相視而笑;你沒有說出一句表揚的話,但就是這些,已經(jīng)勝過千言萬語。⑧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我已長大了,到了不需要你替我操心學習的年紀,但我們之間好像越來越遠了。你開始不記得鑰匙放在哪里了,你開始忘了出門要買什么菜了,你開始相信各種江湖騙子推薦的保健品了。⑨可我的個子越來越高了,我的步伐漸漸加快了,我的作業(yè)越來越多了。我沒有時間和你說句話甚至打個招呼。⑩直到我生日那天,看著小小的你,捧著那個有你一半大的蛋糕時,我才發(fā)現(xiàn),你是那么的蒼老;歲月如同那夏日的驕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