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題及題型析_第1頁
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題及題型析_第2頁
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題及題型析_第3頁
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題及題型析_第4頁
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之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題及題型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上海長寧?統考一模)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高適者,渤海將人也。少渡落,不事生業,家貧,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給。年過五

十始留意詩什,數年之間,體格漸變,以氣質自高,每吟一篇,已為好事者稱誦。河西節度

哥舒翰見而異之,表為左驍衛兵曹。

②祿山之亂,佐翰守潼關。及翰兵敗,適謁見玄宗,陳潼關敗亡之勢日:“仆射哥舒翰

忠義感激,然疾病沉頓,智力將竭。監軍李大宜與將士約為香火,樗前飲酒,不恤軍務。南

陽之軍,魯靈、何履光、趙國珍各皆持節,監軍等數人更相用事。寧有是,戰而能必勝戰?

陛下因此履巴山、劍閣之險,西幸蜀中,避其毒毒,未足為恥也。”玄宗嘉之,尋遷侍御史。

③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東,欲據揚州。初,上皇以諸王分鎮,適切諫不可。及是永王

叛,肅宗聞其論諫有素,召而謀之。適因陳江東利害,永王必敗.上奇其對,詔平江淮之亂,

師將渡而永王敗。

(節選自《舊唐書》)

材料二

適,字達夫,一字仲武,滄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節,恥預常科,隱跡博徒,才名便

遠。后舉有道,授封丘尉。未幾,哥舒翰表掌書記。后擢諫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李輔國

忌其才。蜀亂,出為蜀、彭二州刺史,遷西川節度使。還,為左散騎常侍。永泰初卒。適尚

氣節,語王霸,袞袞不厭。遭時多難,以功名自許。年五十,始學為詩,即工,以氣質自高,

多胸臆間語。每一篇已,好事者輒傳播吟玩。嘗過汴州,與李白、杜甫會,酒酣登吹臺,慷

慨悲歌,臨風懷占,人莫測也。中間唱和頗多。今有詩文等二十卷,及所選至德迄大歷述作

者二十六人詩,為《中興問氣集》二卷,并傳。

(選自《唐才子傳》)

5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表為左驍衛兵曹()(2)以功名自許,:)

5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不事生業()

A.學業B.產業C.生活雜務D.新的職事

(2)體格漸變()

A.健康情況B.姿態模樣C.力量強弱D.體裁格調

53.把材料一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初,上皇以諸王分鎮,適切諫不可。及是永王叛,肅宗聞其論諫有素,召而謀之。

54.材料二面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

后擢諫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李輔國忌其才。

55.以下對材料一第②段“玄宗嘉之”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一項是()

A.高適懂得感恩B.高適檢舉首犯

C.高適分析周詳D.高適體察上意

56.同為高適作傳,材料二在內容的取舍方面有較鮮明的特點,請結合材料一的內容對

此加以分析。

(2022?上海青浦?統考一楨)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①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樂二年進士。忱有經世才,浮沉郎署二十年,人無知者,

獨夏原吉奇之。洪照改元,稍遷越府長史。宣德初,有薦為郡守者。原吉日:“此常調也,

安足盡周君?"永樂五年九月,帝以天下財賦多不理,而江南為甚,思得才力重臣往厘之。

乃用大學士楊榮薦,遷忱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服。

②始至,召父老問迪稅故。皆言豪戶不肯加耗,并征之細民,民貧逃亡,而稅額益缺。

忱乃創為平米法,令出耗必均。又請敕工部頒鐵斛,下諸縣準式,革糧長之大入小出者。忱

見諸縣收糧無團局,糧長即家貯之,曰:“此致迪之由也。”遂令諸縣于水次置囤,囤設糧

頭、慢戶各一人,名“轄收”。至六七萬石以上,始立糧長一人總之,名“總收”。民持貼

赴圍,官為監納,糧長但奉期會而已。

③忱素樂易。先是,大理卿胡概為巡撫,用法嚴。忱一切治以簡易,告訐者輒不省。或

面訐忱:“公不及胡公。”忱笑曰:“胡卿敕旨,在祛除民害;朝廷命我,但云安撫軍民。

委寄正不同耳。”既久任江南,與吏民相習若家人父子。每行村落,屏去駱從,與農夫餉婦

相對,從容問所疾苦,為之商略處置。其馭下也,雖卑官冗吏,悉開心訪納。遇長更有能則

推心與咨畫務盡其長故事無不舉。

④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無輕易忱法。然自是戶部括所枳余米為公賦,儲備蕭然。

其后吳大饑,道殛相望,課迪如故矣。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處處祀之。景泰四年十月卒。

謚文襄。

5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帝以天下財賦多不理()(2)召父老問逋稅故()

58.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1)告訐者輒不省()

A.醒悟B.理會C.反省D.省察

(2)委寄正不同耳()

A.正好B.整治C.政事D.道理

59.把第②段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又請敕工部領鐵斛,下諸縣準式,革糧長之大入小出者。

60.第③段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

遇長吏有能則推心與咨畫務盡其長故事無不舉

61.結合第②段分析周忱和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闡釋的為政之道的相似之處。

62.周忱被免職不久,當地百姓的生活又重歸困苦,有人分析原因是“△非成功之有跡

者易以循,而用法之因人者難其繼哉"。對此,你是否認同,請闡釋理由。

(2022?上海楊浦?統考一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萬斯同先生傳

(清)錢大昕

①萬先生斯同字季野,鄴人。生而異敏,讀書過目不忘。余姚黃太沖寓甬上,先生與兄

斯大皆師事之,得聞鼓山劉氏之學,以慎獨為主、以圣賢為必可及。

②會詔修《明史》,大學士徐公元文為總裁,欲薦入史局,先生力辭,乃延主其家,以

刊修委之。先生素以明史自任,又病唐以后設局分修之失,嘗曰:“昔遷、固才既杰出,又

承父學,故事信而言文。其后專家之書,才雖不逮,猶未至如官修者之雜亂也。譬如入人之

室,始而周其堂寢民福①,繼而知其蓄產禮俗,久之其男女少長性質剛柔、輕重賢愚無不習

察,然后可制其家之事。若官修之史倉卒而成于眾人不暇擇其材之宜與事之習是猶招市人而

與謀室中之事也。吾所以辭史局而就館總裁所者,唯恐眾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亂賢奸之跡

暗昧而不明耳。”

③又曰:“史之難言久矣!而在今則事之信尤難,蓋俗之偷久矣,好惡因心,而毀譽隨

之,一家之事,言者三人,而其傳各異矣,況數百年之久乎!”建文②一朝無實錄,野史因

有遜國③出亡之說,后人多信之,先生直斷之曰:“紫禁城無7K關,無可出之理。《成祖實

錄》稱:'建文闔宮自焚,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

還白上。'所謂中使者,乃成祖之內監也,安肯以后尸誑其主?而清宮之日,中涓嬪御為建

文所屬意者逐?毒考,茍無自焚實據,豈肯不行大索之令耶?且建文登極二三年,削奪親藩,

曾無寬假,以至燕王稱兵犯闕④,逼迫自殞。即使出亡,亦是勢窮力盡,謂之遜國可乎?”

由是建文之書法遂定。

④康熙壬午四月卒,年六十。

注:①限淄:儲污水的坑池和浴室。②建文:朱允墳,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之孫。③遜國:指把國家的統治地位讓給別人。④稱兵犯闕:指“靖難之役”,朱棣奪取皇

位。

63.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與兄斯大皆師事之()

(2)始而周其堂寢匿混()

64.結合文意,為下列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乃延主其家,以刊修委之()

A.管理B.居住C.主人D.決定

(2)而在今則事之信尤難,蓋俗之偷久矣()

A.暗中拿走B.悄悄行動C.抽出時間D.茍且馬虎

65.第②段中畫雙直線的句子有兩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兩處標識出來。

若官修之史倉卒而成于眾人不暇擇其材之宜與事之習是猶

招市人而與謀室中之事也

66.把第②段畫直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吾所以辭史局而就館總裁所者,唯恐眾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亂賢奸之跡暗昧而不明耳。

67.聯系文本,分析第②段畫曲線部分對刻畫萬斯同形象的作用。

68.第③段中,萬斯同對野史“建文帝遜國”之說的斷言為何能讓人信服?請結合文本

加以分析。

(2022?上海松江?統考一模)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①董其昌,字玄宰,籍松之上海。公十三出就試,見賞于郡侯洪溪衷公,才名籍甚。規

摹古帖楷書,已得縱觀項子京家藏晉唐真跡,自此不向碑版上盤桓,直悟入用筆用墨一昧,

且旁通繪事矣。客以箋扇求者,其父見輒擘碎之,使專精本業。自此試輒冠軍。食傷有太學

范爾孚者,捐資助公游北雍。戊子秋闈,公名在第三,己丑名在第二,選讀中秘書。館師田

中臺歿公匍匐數千里輿其櫬送還閩中。

②凡六年,起湖廣提學副使。甫試畢,乞致仕。家食二十余年。中原士大夫氣節理學,

分門立幟,公不喜附麗為名高;亦絕不露纖亳抵悟之跡。即戶外以干旄至,以問奇至,欣然

應之;而書畫詩文,則漸老漸熟,兒有“古人不見我”之恨。

③癸酉,上特拜公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既陛見,班行口額手相慶,曰:“此先朝鳳

麟,出而瑞世,安可當吾輩而失之!”于是肩摩踵接,幸沾公色笑為快,而祈清詞翰者,亦

無虛日。余寄聲公曰:“公向國王城舍中,以筆墨說法,今可洗足收缽矣!況趨朝陪祭,顛

倒衣裳,其匍匐更有百倍于此者耶?”公報曰:“人之念祖,詢不如我?我將藉手以徼地下

光。子視我豈戀戀一官者?”乃思請辭。時上御下嚴,乞骸骨者,不訝其有所避而去,則疑

其有所托而逃:獨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溫旨仍賜馳驛,聽公還。蓋公以禮自處,而

上亦以進退大臣之禮處公。予迎之舟次,公笑日:“今而后,始知我與子,兩相期無愧心:

兩相見無愧色矣。”

④公北歸時八十有一,精采健旺,須眉颯颯,有神仙霞舉意。對客談笑,竟日忘疲,不

知其老之將至。丙子仲冬九日,忽痰作,不三日而逝。

——節選自明代陳繼儒《陳眉公先生全集》(有刪改)

材料二:

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屢疏乞休,詔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

八十有三。贈太子太傅。福王時,溢文敏。

一節選自《明史?董其昌傳》

69.寫出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

(1)甫試畢(I(2)竟日忘疲()

70.為下列句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亦絕不露纖亳抵悟之跡()

A.抵觸B.抵擋C.遮蔽D.抵消

(2)我將藉手以徼地下光()

A.撫慰B.借助C.稍有所得D.幫助

71.把第①段畫波紋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客以箋扇求者,其父見輒擘碎之,使專精本業。自此試輒冠軍。

72.給第①段畫線句加上三處句讀,請用“/”標識出這三處合適的位置。

館師田中臺歿公匍甸數千里輿其櫬送還閩中

73.材料一第③段和材料二都記載了董其昌“上疏乞休”,分析兩文寫法的不同。

74.材料二董其昌謚號“文敏”,聯系材料一推斷其得此溢號的原因。

(2022?上海嘉定?統考一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①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

若,從容對曰:“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太宗為之斂容,擢拜諫議大夫。數引

之臥內,訪以政術。征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

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②十二年,太宗以誕皇孫,詔宴公卿。帝極歡,謂侍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

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后,盡心于我,獻納忠院.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

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親解佩刀以賜二人。

③十七年,授太子太師,知門下事如故。尋遇疾。征宅內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

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數日,薨。太宗親臨慟哭,

贈司空,謚日文貞。太宗親為制碑文,復白書于石。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

(節選自《貞觀政要?任賢》,有刪改)

④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苜不首者死。未兒,有詐冒事

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教者出

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

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

執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⑤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

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

則口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⑥上患吏多受脈,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

H:“為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入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上悅,召文武五品己上告之曰:“裴矩能當官力爭,不為面從,僚每事皆然,

何憂不治?”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有刪改)

7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擢拜諫議大夫()

(2)訪以政術()

76.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1)征雅有經國之才()

A.平素B.極C.大D.不俗

(2)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A.增加B.更加C.好處D.超過

77.對第④段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戴肖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B.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C.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苜者死

D.戴尚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78.將第⑥段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入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譙,齊之以禮”。

79.分析第③段中太宗為魏征造屋、賜被的原因。

80.請結合選文,從唐太宗角度梳理探究“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2022?上海崇明?統考一模)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馬伶傳

(明)侯方域

①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時,人易為

樂。其士女之間桃葉渡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梨園以技鳴者,無論數十輩,而其最著者二:

口興化部,口華林部。

②一日,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列興

化于東肆,華林于西肆,兩肆皆奏《鳴鳳》①。迨半奏,引兩刻羽,抗墜疾徐,并稱善也。

當兩相國論河套,而西肆之為嚴嵩相國者曰李伶,東肆則馬伶。坐客乃兩顧而嘆,或大呼命

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復東。未幾更進,則東肆不復能終曲。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

已易衣遁矣。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

而華林部獨著。

③去后且三年而馬伶歸,遍告其故侶,請于新安賈日:“今日幸為開宴,招前日賓客,

愿與華林部更奏《鳴鳳》,奉一日歡。”既奏,已而論河套,馬伶復為嚴嵩相國以出,李伶

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甚。其夜,華林部過馬伶:“子,天下

之善技也,然無以易李伶。李伶之為嚴相國至矣,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馬伶曰:''固

然,天卜.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聞今相國昆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傳也。我走京

師,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國于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為

師也。”華林部相與羅拜而去。

④侯方域日: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下求,乃走事昆山,見昆

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嗚乎!恥其技之不若,而去數千里為卒三年

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

(節選自《晉書》)

【注稱】①《鳴鳳》,即《鳴鳳記》,明代王世貞戲曲家乍品,講的是明朝忠臣夏官、

楊繼盛等人與奸相嚴肯及其弟:羽不屈斗爭的故事。

8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梨園以技鳴者()(2)已而論河套()

8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1)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

A.征服B.邀請C.征收D.訪求

(2)今日幸為開宴()

A.僥幸B.高興C.幸福D.希望

83.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著。

84.第④段畫線句應有三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

而去數千里為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

85.第②③兩段寫了兩場競技,在場景描寫方面有差異。請結合相關內容作簡要分析。

86.第④段中侯方域評價“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概括“異”

的內容。

題型一:分析文章內容的說服力

【2021松江一模】第③段中上疏內容很有說服力,請加以分析。(3分)

【答案】

(1)周廣以歷史上禹戒舜,馬周公戒成王的經典例了,勸諫君王不要傲慢,沉溺于所

迷之物,

(2)同時又用后唐莊宗寵幸伶人的例子闡述其后果的嚴重性,勸諫當朝君王應承接祖

宗的緒統,遠離小人的蠱惑諂媚,否則會禍國殃民。【效果】周廣從論據的權威性、后果的

嚴重性等角度進行勸說,針對性強,很有說服力。【答題方向】首先找到題干劃定的區域,

理解其含義,再分析具有說服力的原因。一般具有說服力的語言,通常是運用了有效的論證

方法。

【2021崇明二模】20.第⑤段太常博士王彥城上疏具有說服力,請結合內容具體分析。

(4分)

【答案】

首先,闡釋謚法建立的意義與作用,作為上疏的前提(1點);

接著,概述于^的殘暴的品行,表明符合“厲”,而不能改為‘'思”(1點),并闡述

了改賜的不良后果(1點)。

最后,退一步分析,即使丁螟后來有改過之行為,但這也不能作為抵消罪過的理由(1

點),更不能助長納賄賂求恩惠的行為(1點)。

+總結:整體論說具有說服力。

【2021松江二模】20.第⑥段于謙的諫凈很有針對性和說服力,請加以分析。(4分)

【原文】⑥虜報益急,諸中貴人之鼠竄者、戀土者相軋未定,而措紳士人多遣其私重歸。

謊乃慟哭,廷凈日:“京師,天下木。宗廟、社稷、山陵,寧此百官萬姓帑藏庾原萃此?此

而不守,去欲安之?今日足一動,明日大事去矣。且虜乘勝驕,實不足畏也。”上聞之日:

“善。”其一聽謙處分。

【答案】

針對朝廷官員在京師危難之際,攜私回鄉,棄京鼠竄的行為(1分),

于謙先指出,京師是天卜的根本(1分),宗廟社稷在此,百姓官員的財富都藏于此(1

分),

接著指出,今日奔京師而去的后果,便是明日便是亡國之勢了(1分),

最后補充,敵人此時是驕兵,沒什么可怕的(1分)。

【評分說明】給滿4分為止

(2021松江二模】22.分析第②段舉“齊景公”這一例子在說理上的作用。(3分)

寫了什么(內容):用齊景公權位高且富有卻不能與伯夷叔齊的賢名相提并論為例,闡

明財富地位以及靠功業文學留名者,都將如眾人?般寂寂無名,真正名垂青史的是賢德的品

格。(1分)

作用:譏諷了當今之日處高位而獲浮名自認為高明卻不知“養晦”的人。(1分)

效果(公式):用《論語》中涉及的名人事例,典型充分,具有說服力。(1分)

題型二:評析作品的特點〃思想

【2021松江二模】19.第④段寫于深入朝議事,《明史?列傳第五十八》也有記載,相

關文字如下:”而謙每議事京師,空橐以入,諸權貴人不能無望。”兩文的語言呈現出不同

的特點,請加以比較并探究可能的原因。(4分)

【原文】④數當入朝議事,人謂即不愛金往,寧無一二土物,如合苔、干菌、裹頭之類,

足以充內交際耶?謙笑而兩舉其袖,日:“吾惟有清風而已。且交際物之幾何,而閭閻短長可

畏也。”因賦詩見志。

【答案】

①本文是文人撰寫的歷史人物傳記(文學作品),語言生動細膩(1分);列舉土物名

稱,用語通俗,用“笑”、“舉”等詞,生動描繪于謙神態、動作、語言,刻畫其兩袖清風

的形象(1分);

②《明史列傳》是紀傳體正史中的人物傳記,語言客觀,克制(1分)。“空橐以入”

等用語,采用春秋筆法,冷靜節制的敘述中暗寓褒貶(1分)。

【2021寶山二模】19.選取第④段在敘事方面的某一個特點加以評析。(4分)

【答案一】本段為補敘。辨誣是對主要事跡的補充,寬厚有容、喜慍不形、善教訓是對

以進言為主干內容的補充,這使傳主生平經歷及品性完整,突出傳主人生的主干事跡而不漏

有價值的內容。

【答案二】辨誣事件,寬厚有容、喜慍不形的品性,其人生結局,對兒子們的做法,都

是概敘,與前面詳細敘述結合,使傳記繁簡得當,使傳主生平經歷及品性完整,讓人們對傳

主有全面的認識。

【答案三】本段敘述中有春秋筆法,敘述中有對人物的臧否。為辨其座的事件中含贊揚,

謚號是朝廷對其一生的平定,寬厚有容喜慍不形、不以蔭補諸子、善教訓是直接贊揚。這樣

寫彰顯了史傳懲惡揚善、倡導美好風尚的功用。

【評分說明】從敘述特點和評析兩方面評分。概括敘述、補敘的作用有交叉重復。“春

秋筆法”如果說成“敘述中含褒貶”等意思到即可。

【2021黃浦?模】第③段呂公弼針對“彗出營室”而進諫,對這一行為和表達的思想

加以評析。(4分)

【答案】彗出營室,英宗皇帝憂慮邊塞防務,而呂公弼勸諫皇帝更應檢討自身道德缺失

而非邊患,以回應上天的警示;這體現出呂公弼身為臣子敢于進諫,直陳君王之失的優秀品

質,值得肯定:但將天象與人事相聯系,體現出古人思維的局限性。

03題型三:分析人物特點

【2021黃浦?模】北宋史學家范鎮評價呂公弼:“方面翰屏①,慎重鎮靜;廟論和壹

②,樞機③精密。”請結合第④段內容加以印證。(4分)

[注]①翰屏:捍衛:②和宣:和睦同心:③樞機:言語。

【答案】

方面翰屏,慎重鎮靜:

知太原府,拒絕上命,改由永和出兵,避免了遇伏,體現了為將者i革慎的一面:

廟論和壹,樞機精密:

與皇帝的對答,既幫助帝王下判斷,又維護了同僚的尊嚴,言語得體而不失智慧。

【2021上海秋考】20.吳儀的仕途經歷與他“廉悍”的特點緊密相關,請聯系第②段和

第⑤段對此進行分析。(4分)

【答案】吳僅在彰明縣時,因為方正嚴厲,得到韓丞相賞識而被委以重任:他請求更改

不合理的鹽法,使蜀地鹽民獲益,受到褒獎。他在楚州時,也因為方正嚴厲,不攀附迎合,

從而遭到詆毀;又與人爭論是非,得罪同僚,導致仕途受挫。

【評分說明】1點1分。

【2022浦東二模】20.有人評價范景仁為人“勇決”,請結合文章內容,對此加以分析、

(4分)

【答案】

“勇決”是指行事勇敢堅毅、有決斷。(解釋1分),范景仁公正處世,仗義執言,

(1)當時攻擊人身陰私風氣盛行,范景仁不畏御史彈劾,秉公為陳恭公辯誣。(1分)

(2)仁宗多年無嗣,突患重病,朝官畏懼避嫌,范景仁獨自勇敢建言立儲。(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