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
經
內
科
全
科
護
±
培
訓
手
冊
目錄
1.神經內科全科護士培訓方案
2.神經內科全科護士培訓計劃表
3.護理查對制度
4.交接班制度
5.入院流程
6.出院流程
7.腦出血的護理常規
8.腦梗死的護理常規
9.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護理常規
10.重癥肌無力急救流程
11.腦疝的急救流程
12.專科常用藥物(脫水藥、降壓藥、營養腦神經藥、抗凝藥、
降脂藥)
13.氣管插管、氣管套管等專科管道護理常規
14.拔管的防范及意外拔出的應急流程
15.吞咽功能的評估
16.專科檢查如腰穿、、支架植入技術等術前、術后的護理要
八占、、
17.危重病人各種風險評估
18.監護儀、微量泵、呼吸機、除顫儀的使用、保養及故障的
排除
19.格林巴利護理常規
20.脊髓炎護理常規
21.低鉀護理常規
22.腦膜炎護理常規
23.帕金森護理常規
24.多發性硬化護理常規
25.運動神經元病護理常規
神內一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
一、培訓對象
參與院全科護士輪轉人員
二、培訓目標
1、熟悉神經內科病房設置、規章制度及管理要求。
2、掌握神經內科的專科理論、專科知識和專科操作技能。
3、掌握神經內科疾病的診治原則、護理要點。
4、掌握神經內科危重癥的護理、掌握神經內科各種危重癥
應急流程。
5、掌握監護儀、微量泵、呼吸機、除顫儀的使用及操作方
法,掌握常見故障的處理要點及方法。
6、能獨立完成神經內科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能勝任各班
次的工作
三、培訓方式、方法
(-)培訓方式
自學、科室理論培訓、科室操作示范、片區教學、情景摸擬、
微格教學、晨間提問等形式。
(二)培訓方法
可采用課堂講授、討論、臨床查房、情景模擬、個案護
理等教學方法。
四、培訓時間
培訓六個月
五、培訓老師職責
護士長:負責整個培訓工作的總指導、計劃的制定及督促落
實、定期與輪科護士談心,檢查培訓效果及查看掌握進度,并
關心輪科護士的生活。
教學組長:協助護士長負責指導操作技能培訓考核及把關工
作。
帶教老師:全面負責輪科護士各項培訓內容,進行一對一全
程的指導,與輪科護士緊密聯系,及時了解掌握情況并及時向
護士長反饋。
六、理論培訓進度安排。
神經內科全科護士理論培訓計劃
月份周次地點主講人內容
第一周護辦劉嬌各班職責、工作流程、查對及交接班制度的具體
第1月落實、各班次崗位說明書
第二周護辦左葉萍專科護理文書的書寫、出入院病人的護理流程
第三周護辦魯婷科室常見疾病腦出血及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血
的臨床表現、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
第四周示教室劉嬌當月護理查房、業務學習,
考核以上相關培訓內容
第一周護辦魯婷專科危重癥癲癇、重癥肌無力、腦疝的護理及急
第2月救流程
第二周護辦左葉萍專科常用藥物的用藥機制、作用及注意事項
第三周護辦龔清源危重患者的氣道管理,氣管插管、氣管套管等專
科管道護理常規、拔管的防范及意外拔出的應急
流程
第四周示教室龔清源當月護理查房、業務學習
考核以上相關內容
第一周護辦范聞君面神經及吞咽理療儀、神經肌肉理療儀的使用方
月份周次地點主講人內容
法及故障排除
第3月第二周護辦左葉萍專科檢查如腰穿、等術前、術后的護理要點
第三周護辦魯婷危重病人各種風險評估,另加專科風險評估,如
誤吸的評估、營養的評估、的評估
第四周示教室魯婷當月護理查房、業務學習
考核以上相關內容
第一周護辦范聞君偏癱患者良肢位的擺放、功能鍛煉
第4月第二周護辦龔清源監護儀、微量泵、呼吸機、除顫儀的使用、保養
及故障的排除
第三周護辦魯婷腸內營養相關知識及新進展
院感相關知識及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的控制管理
第四周示教室范聞君當月護理查房、業務學習
龔清源考核以上相關內容
第一周護辦劉嬌及介入手術相關知識與護理
第5月第二周護辦左葉萍科室其他疾病如格林巴利、脊髓炎、低鉀、等疾
病護理常規
第三周護辦魯婷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的評估、預防及護理
科室專科質量標準及專科質量指標的控制
第四周示教室劉嬌當月護理查房、業務學習
考核以上內容
第一周護辦左葉萍溶栓治療相關知識及護理
第6月第二周護辦范聞君腦膜炎、帕金森、多發性硬化、運動神經元病等
疾病相關知識及護理、健康教育
第三周護辦龔清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誤吸的預防、保護性
約束的護理
第四周示教室范聞君當月業務學習、護理查房
考核以上內容
護士長出科考核
七、培訓具體內容說明
(一)基本理論知識培訓
1.規范標準:掌握《臨床護理實踐指南》、《靜脈輸液操
作技術規范》、《分級護理》、《臨床輸血操作技術規范》等規范
標準。
2.規章制度:掌握護理工作相關規章制度、護理崗位職
責及工作流程。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
制度、醫囑執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急值報告及處置制度、
病歷書寫制度、藥品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職業防護制度、
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等。
3.安全管理:掌握患者風險(如壓瘡、跌倒/墜床、非
計劃拔管等)的評估觀察要點及防范護理措施、特殊藥物的管
理與應用、各類應急風險預案、護患糾紛預防與處理、護理不
良事件的預防與處理等。
4.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入院介紹要點、出院指導內容、
疾病康復知識、常用藥物的作用與注意事項、常見檢驗檢查的
準備與配合要點、常用臨床護理操作技術的告知與配合要點、
合理膳食、功能鍛煉、起居安全、心理疏導等。
5.心理護理:掌握患者心理特點、常見心理問題如應激
反應、焦慮、情感障礙等識別和干預措施,不同年齡階段患者
及特殊患者的心理護理。護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適應、護士的
工作應激和心理保健等。
6.溝通技巧:掌握溝通的方式、基本原則和溝通技巧,
與患者、家屬及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
7.職業素養:熟悉護理職業精神、醫學倫理、護士職業
道德和職業禮儀、醫德醫風、醫學人文等。
(二)常見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培訓
神經內科全科護士操作培訓計劃
時間地點指導老師內容考核
1月上半月神經內科魯婷壓瘡的護理
1月下半月神經內科楊詩卉出入院病人護理
2月上半月神經內科龔清源呼吸機的使用流
程
2月下半月神經內科魯婷抽血培養技術
3月上半月神經內科劉嬌緊急吸痰技術(呼
吸機病人吸痰技
術)
3月下半月神經內科魯婷癲癇、腦疝等病人
的搶救流程
4月上半月神經內科劉嬌鼻飼技術
4月下半月神經內科范聞君偏癱患者的康復
訓練
5月上半月神經內科仲婷氣管插管/氣管切
開的護理
5月下半月神經內科劉禎除顫技術
6月神經內科護士長出科操作考核
八、考核
1、考核方法:由科室統一考核。
2、考核要點:
(1)常見神經內科疾病的護理常規及健康教育。
(2)神經內科各項專科護理操作技能。
(3)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配合技術。
考核分為培訓過程考核與培訓結業考核。
(一)培訓過程考核。對培訓對象在接受規范化培訓過
程中各種表現的綜合考評。考核內容主要包括醫德醫風、職業
素養、人文關懷、溝通技巧、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能力的日常
表現和各專科輪轉結束后的考核等。
(二)培訓結業考核。對培訓對象在培訓結束后實施的
專業考核,包括理論知識考核、臨床實踐能力考核。
1.理論知識考核內容:包括法律法規、規范標準、規章
制度、安全管理、護理文書、健康教育、溝通技巧、醫學人文、
職業素養等一般理論知識和神經內科危重癥護理及一般疾病
護理等專業理論知識。
2.臨床實踐能力考核內容:以標準化病人或個案護理的
形式,抽取科室常見病種的2份病例(腦出血和腦梗死各1
例),根據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況,要求護士對患者進行專業
評估,提出主要的護理問題,從病情觀察、協助治療、心理護
理、人文溝通及教育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評估
護理措施的有效性,考核其中2項常見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及科
室常見急危重癥的急救處理流程并進行現場指點和答疑。
護理查對制度★
(一)醫囑查對制度
1、所有醫囑(長期、臨時、重整、術后、轉抄等醫囑)、各類執行單及標
簽必須經雙人查對無誤方可執行。
2、每日上午必須對病區所有患者的醫囑進行查對;下午、中夜班護士對本
班新入院、轉入、轉床、術后患者等醫囑進行雙人查對,查對時有疑問的
醫囑必須詢問清楚,及時糾正,并在《醫囑查對登記本》上簽全名。
3、搶救患者時,醫師下達口頭醫囑,執行者大聲復述一遍,待醫生確認無
誤后,方可執行。保留用過的空安甑,兩人核對后再棄去,搶救結束6小
時內督促醫生據實補齊醫囑并簽字。
4、護士長每周總查對醫囑不少于二次。
(二)醫囑執行制度
1、執行醫囑必須雙人核對,嚴格落實“三查七對”(“三查”即操作前查、
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對”即對姓名、床號、藥名、劑量、濃度、時間、
用法)。
2、護士應及時、準確、嚴格執行醫囑,不得擅自更改。
3、醫囑澄清
(1)如發現醫囑中有疑問或不明確處,應及時向醫師反饋,核實后方可執
行;
(2)當開具醫囑的醫師不在場或拒絕核實有疑問的醫囑時,應向上級醫師
或科主任、護士長報告,協調核實后方可執行。
4、臨時醫囑應及時通知責任護士根據病情執行,確保搶救治療及時、準確
落實。
5、需下一班執行的醫囑,要認真交接班,做好標本容器、特殊檢查要求(如
禁食、術前用藥等)各項準備,必要時在交班報告中注明。
6、因某些特殊原因使一些醫囑無法執行時(如患者拒絕執行、臨時離開醫
院等),要及時向主管醫生報告,并向下一班護士交班。
7、嚴格執行口頭醫囑相關規定。
(三)醫囑執行流程
1、護士接到醫生下達的醫囑后,認真閱讀及查對。
2、查對醫囑無疑問后打印相應執行單。
3、醫囑執行單經兩人認真查對無誤后,嚴格按照醫囑的時間、內容等要求
準確執行,不得擅自更改。
4、醫囑執行中,如患者提出疑問時,應詢問查清后方可執行。
5、醫囑執行后,認真觀察療效與不良反應,必要時進行記錄并及時向醫生
反饋。
(四)口頭醫囑執行制度與執行流程
1、非現場搶救情況下,護士不得執行口頭醫囑。
2、在現場搶救時,醫師下達口頭醫囑,護士應清晰復述完整的醫囑內容,
得到醫師確認后立即執行,執行后向醫生反饋,并作好記錄。
3、保留安甑備查。搶救結束后督促醫生6小時內據實補開醫囑。
(五)醫囑澄清制度與流程
1、嚴格遵守醫囑查對、執行制度。
2、如發現醫囑中有疑問或不明確處,暫不予執行,應及時向醫師反饋,核
實后方可執行;
3、當開具醫囑的醫師不在場或拒絕核實有疑問的醫囑時,應向上級醫師或
科主任、護士長報告,協調核實后方可執行。
(六)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與流程
1、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三查”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
作后查。“七對”即對姓名、床號、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
2、落實雙班雙崗核對,白班備藥前要檢查藥品質量,水劑、片劑注意有無
變質,瓶體有無裂痕、有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標簽不清者,不得
使用;口服、靜脈注射、肌內注射等均需白班擺藥,藥卡上寫明藥名、劑
量,中班再次核對簽名,配藥前須兩人核對無誤后實施配置。
3、易致過敏藥物,給藥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毒麻、精神類藥物時,
要經過反復核對,用后保留空安甑。用多種藥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4、操作時,患者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查清,無誤后方可執行。
(七)輸血查對制度
1、采集血型、交叉配血標本時,護士必須雙人核對醫囑、輸血申請單、試
管標簽、患者腕帶信息,清醒患者請患者陳述自己的姓名,確認各項信息
無誤后方可采血。兩人及以上患者同時配血時,必須一人一次分別采集血
標本,嚴禁一次采集兩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標本。
2、領血時,認真做好“三查十對”,三查:血袋標簽是否完整清晰、血袋
有無破損滲漏、血液有無凝塊等異常;十對:患者床號、姓名、性別、病
歷號、血袋號、血型、血液種類、血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試驗結果。
3、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再次查對輸血醫囑及“三查十對”,準確無誤,
兩人簽全名于《輸血登記本》上。
4、輸血時,必須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血型單、發血單共同到患者床邊,
再次執行輸血“三查十對”,確認一致后在發血單和《輸血登記本》上簽名,
進行輸血。
5、輸血后,再次執行“十對”。
(A)標本采集查對制度及流程
1、各臨床科室處理醫囑后打印標本采集單,并核對患者信息、采集項目,
備好采集容器、通知患者按要求做好采集前的準備等,中班護士再次核對,
大夜班護士采集前核對。
2、采集標本時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保證正確的患者、正確的容器、正確的
方法。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嚴禁在輸液或輸血側肢體采集血標本。
3、凝血功能障礙或經動脈采血患者,拔針后按壓時間延長至10左右。
4、血標本做到及時采集、血量準確、及時送檢,并做好與檢驗部門交接;
急查標本立即送檢。
5、手術標本按相關規定執行。
附:標本采集錯誤的應急處理
1、發現采集標本錯誤,立即停止送檢,重新采集,并做好解釋。
2、發現標本有誤或檢驗結果有疑問,通知醫生,立即核查,做好解釋,重
新采集。
3、各類標本在采集、暫存與運送過程中發生撒漏、容器破損等,立即按醫
療垃圾處理,重新采集。
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員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做好交接班。
2、接班者提前15分鐘接班,閱讀交接班記錄及相關護理文書,床頭交接
患者、清點有關藥品、醫療器械等,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
離開崗位。
3、值班者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做好各項護理記錄,寫好交班報告。
4、交接班中如發現病情、治療、器械物品等不符,應立即查問,接班時發
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再發現問題,則由接班者負責。
5、交接班內容:
(1)整體交接:交清住院患者總人數,出入院、轉科、轉院、分娩、手術、
死亡人數,以及新入院、危重患者、搶救患者、大手術前后或有特殊檢查
處置、病情變化及思想情緒波動的患者。
(2)床邊交接:交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查看患者是否在病室,病情有無
變化;查看昏迷等危重患者的生命體征、皮膚、補液及基礎護理完成情況,
各種導管固定和引流情況;環境是否清潔安靜、安全舒適及各項制度落實
情況。
(3)特殊事情交接:交清醫囑執行情況、重癥護理記錄、各種檢查、標本
采集及各種處置完成情況,需進一步落實工作,向接班者交代清楚。
(4)藥品儀器交接:交接貴重、毒麻、限制藥品及搶救物品、器械、儀器
等的數量與效能。交接班者均應簽全名。
6、交接方法:
(1)站位:交班人員(醫生、護士)并排站立在交班場所的醒目處,科主
任及護士長分別站于交班人員的兩旁,參與晨會交班人員按職稱高低順序
依次站立。
(2)模式:靈活運用溝通模式,訓練評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點評:交班結束后,科主任及護士長對交班情況進行點評,達到持續
改進。
7、患者轉科由轉出科室主班護士或值班護士將病歷和患者一起護送到轉入
科室,并與轉入科室主班或值班護士交接病情、治療、護理及皮膚完整情
況,避免病歷丟失或患者發生意外情況,遇有緊急情況或搶救時,先救治
后交接班。
入院流程
遵醫囑進行各種
出院流程
腦出血護理
出血又稱腦溢血,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出血,可為多種原因引
起,但臨床上大多數患者多源于高血壓、動脈硬化。此病發病急驟,常在
活動中發病,與情緒激動、飲酒、過于勞累、用力排便等誘因有關。臨床
表現:重癥腦出血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面色潮紅、昏迷、尿便失禁。
1.病情觀察
(1)急性期重點動態觀察生命體征,包括意識、瞳孔、血壓、脈搏、
呼吸,每30分鐘測1次,平穩后2?4h測1次,并認真記錄。如意識障礙
加重或躁動不安,雙瞳孔不等大,對光反應遲鈍,脈搏緩慢,血壓升高,
呼吸不規則等,說明已有腦疝發生,應及時發現,立即進行搶救。
(2)觀察患者嘔吐物和大便的顏色,及早發現消化道出血征象。
(3)觀察患者小便的量及顏色,警惕使用脫水劑后出現腎功能損害。
2.用藥護理
(1)使用20%甘露醇脫水治療時,要保證快速輸注,250在20?30
內快速滴完;注入過快會導致一過性頭痛、眩暈、注射部位疼痛;使用前
對光檢查有無結晶及、沉淀、絮狀物;同時保證靜脈通道的通暢,防止血
栓性靜脈炎及外滲引起的組織水腫、皮膚壞死;同時注意觀察電解質及腎
功能的變化。
(2)使用甘油果糖注意調節滴速,250需滴注1?L5h,500需滴注
2?3h,滴注過快易發生溶血及血紅蛋白尿。
3.專科護理
(1)休息與活動:急性期須臥床休息,減少搬動,更換體位時應保護
頭部且避免震動。頭部抬高15?30。。
(2)呼吸道護理: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3)血壓的管理:高血壓者的患者血壓控制在180/105左右為宜,過
低會導致灌注不足,過高會有再出血的風險。
(3)高熱、癱瘓、便秘、腦室引流、意識障礙者分別按相關護理要點
執行。
(4)煩燥不安者做好安全防護。
(5)不能進食者,按醫囑給予靜脈補充液體及電解質或給予鼻飼飲食,
鼻飼者按鼻飼護理常規執行。
(6)避免各種刺激,防止引起顱內壓增高的一切相關因素,如情緒激
動、劇烈咳嗽、用力排便、聲和光的刺激等。
(7)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①預防壓瘡定時翻身和按摩受壓部位;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平
整、無碎屑;加強患者營養,增強皮膚抵抗力。
②預防口腔感染清醒的患者協助每日晨起、飯后、睡前漱口;昏迷
者行口腔護理每日2次。
③預防肺部感染定時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意識不清者給予吸
痰。
④預防泌尿系感染保持會陰部的清潔;持續導尿的患者定時夾管排
放,多飲水,尿液引流袋的位置要低于尿道和膀胱。
4.心理護理經常和患者交流,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多舉康復好
的病例,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并做好需長期康復的準備。
5.基礎與生活護理口腔護理2次,床上擦浴2次2h翻身叩背一次,
預防壓瘡及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定期進行壓瘡及指數評分。
6.康復護理
(1)對偏癱肢體在發病72h后即可進行被動活動,如按摩肢體,被動
活動關節。患肢放置時注意保持其功能位置,預防關節畸形和足下垂。
(2)恢復期的患者需行患肢的主動運動,反復訓練。
(3)對失語的患者需進行語言練習,由簡單到復雜,要有耐心、信心
和恒心。
7.健康指導
(1)堅持按時按量服藥,積極控制高血壓。
(2)飲食清談,戒煙限酒,每次飲酒不超過50g(1兩)。
(3)生活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情緒激動和不良刺激,不可突然
用力過猛。并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4)堅持功能鍛煉,持之以恒。
(5)首次發病者應積極尋找病因,必要時行檢查等。
腦梗死護理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
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臨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形成,
腔隙性梗死和腦梗死等。發病原因為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臨床特點是
起病較緩慢,常在夜間血流緩慢時和血壓低時發病。一般患者意識清楚,
可有偏癱、失語、吞咽困難等癥狀,嚴重者可有腦水腫、顱內壓增高、昏
迷等。
1.病情觀察
(1)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及意識改變。
(2)若頭痛劇烈、嘔吐頻繁、煩躁不安、意識改變、兩側瞳孔不等大,
血壓升高者為腦疝癥狀,應立即通知醫生。
(3)觀察有無神經功能缺損加重的表現,如偏癱、失語等。
2.用藥護理
按醫囑進行溶栓、抗腦水腫、改善微循環、抗凝及擴血管等藥物治療。
正確掌握給藥方法和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1)應用擴血管藥物時,滴速稍慢,并注意血壓的變化,用藥后不宜
即刻下床活動。
(2)應用溶栓、抗凝藥物時,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出血、皮膚淤
斑、針眼滲血等。
(3)口服阿司匹林者應注意有無胃部不適及黑便情況,痛風者不宜選
用。
3.專科護理
⑴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遵醫囑給予氧吸入。
(2)血壓的管理:急性一般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過度降壓可導致神
經功能缺損癥狀加重,當患者平均動脈壓〉130或收縮壓>220,可遵醫囑給
予緩慢降壓。
(3)高熱者、偏癱者、意識障礙者分別按相關護理要點執行。
(4)抽搐者應做好安全護理,防止受傷,并按醫囑給予處理。
(5)準確記錄24h出入量。
4.基礎與生活護理
(1)休息癥狀較輕者可適量活動;偏癱的患者不宜強行下床活動,以
免摔傷。
(2)飲食護理給予低鹽低脂飲食,如有吞咽困難、飲水反嗆時,可
予糊狀流質或半流質小口慢慢喂食,必要時給予鼻飼,防止誤吸的發生。
(3)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無異味。
(4)皮膚護理定期進行壓瘡及指數評分,偏癱臥床者q2h翻身叩背一
次,預防壓瘡及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5)大小便的護理必要時留置尿管,做好會陰護理;保持大便通暢,
預防便秘,必要時給予緩瀉劑。
5.心理護理腦血栓形成的患者,因偏癱、失語,易產生自卑、消
極的心理和性情急躁,常常會使血壓升高,病情加重。護士應主動關心患
者,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6.康復護理
(1)加強偏癱肢體的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偏癱側肢體行早期功能鍛
煉,同步輔以神經肌肉治療。
(2)失語者可根據病情進行訓練,如運動性失語,患者心情多焦慮、
急躁,應耐心鼓勵患者樹立信心,開始訓練時可先用單詞,逐漸構成語句
或練習容易理解的語言。對感覺性失語患者,可敘述一件事,讓患者理解
后復述,反復訓練,可由家屬共同合作來完成。
(3)面癱者鼓勵行鼓腮、吹氣、露齒等訓練。
(4)吞咽障礙者,加強吞咽功能的訓練,鼻飼者做好鼻飼的護理。
7.健康指導
(1)讓患者充分認識預防為主的重要性,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
高脂血癥,心臟病、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高等。
(2)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醉、高纖維素飲食為宜,忌煙、限酒,晚
餐不宜過飽。
(3)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適度參加體育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但要
避免勞累。
(4)有頭暈、肢體麻木、無力、口齒不清、視物模糊等先兆癥狀時,
要及時就診。
(5)對長期臥床的患者,應指導其家屬掌握預防壓瘡、肺炎、尿路感
染等合并癥的方法。
(6)出院后要定期復診。
蛛網膜下腔出血護理
蛛網膜下腔出血為多種原因引起的腦底部或腦及脊髓表淺血管破裂,
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或腦實質出血破入蛛網膜下腔。發病主要原因有先d
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高血辱動脈硬化,顱腦外傷、顱腦腫瘤等。臨床
表現為起病急,常見于用力情緒激動時發生,突然劇烈頭痛、惡心及嘔吐、
腦膜刺激征及血性腦脊液。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和精神癥狀,嚴重
者可發生昏迷、腦疝,死亡。
1.病情觀察嚴密觀察意識、瞳孔、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的變
化,并注意水、電解質平衡。若有意識障礙、頭劇痛、瞳孔大小不等、血
壓升高、呼吸脈搏減慢,有可能發生再出血或腦疝,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2.藥物護理
(1)按醫囑執行止血、抗腦水腫、對癥處理等治療時應掌握正確的用
藥方法。
(2)使用脫水藥物20%甘露醇及甘油果糖時參照第四節用藥護理。
(3)使用止血劑和鈣離子拮抗劑時,并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在使用鈣
離子拮抗劑期間注意監測血壓的變化。
(4)使用冬眠合劑的患者注意監測血壓變化。
3.專科護理
(1)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4?6周。保持安靜環境,避免噪聲刺激,
謝絕或減少探視,減少搬動。
(2)保持呼吸道通暢,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
(3)煩躁不安者加床欄保護,同時遵醫囑使用止痛劑、鎮痛劑,以利
患者安靜休息。
(4)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壓或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咳嗽、
噴嚏、情緒激動等。
(5)配合醫生行全腦血管造影,造影時間應選擇在發病3d內或發病
20d后,確診為腦血管畸形或動脈瘤的患者應爭取早日行介入或手術根治,
避免復發。
4.基礎與生活護理
(1)飲食護理給予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飲食,食物中應多含維生
素和纖維素,以保持大便通暢。
(2)做好基礎護理,口腔護理2次,床上擦浴2次,q2h翻身叩背一
次,預防壓瘡及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定期進行壓瘡及指數評分。
5.心理護理醫務人員態度和藹,鼓勵患者選擇各種方式表達思
想,有效溝通并給予心理安慰,消除恐懼、緊張情緒。
6.健康指導
(1)女性患者1?2年避免妊娠及分娩。
(2)向患者告知復發的危害性,配合醫生及早做檢查或全腦血管造
影,以明確病因,達到根治的目的。
(3)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劇烈活動及從事重體力活動。
氣管插管護理
一、固定好氣管插管,松緊度要適宜,避免人為造成氣道狹窄。
二、測量氣管插管的深度(氣管插管距門齒的距離,每班測量插管的長
度并做記錄以防滑脫)。
三、防止氣管插管打折,扭曲。
四、患者返室循環穩定后視情況吸痰一次,檢查呼吸機濕化情況,及時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每2?3h吸痰一次,保持呼吸道通暢。
五、檢查插管套囊是否漏氣,定時放氣囊,放氣前先行口腔,咽部吸引o
六、觀察氣道壓力,排除痰液堵塞、插管打折等引起壓力升高、套囊漏
氣引起壓力下降。
七、每日兩次口腔護理,約束帶約束患者雙上肢。
八、拍x片查看插管深淺度。
九、拔管前充分吸痰,吸凈口腔和后鼻道分泌物,帶管患者注意心理
護理。
十、拔除氣管插管后密切觀察患者,及時給予面罩吸氧,防止低氧血
癥,注意有無會厭炎、喉痙攣等并發癥,拔管后4h給水喝,注意有無嗆咳。
氣管切開護理
一、目的: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減少呼吸道無效腔,以保證
重癥患者呼吸道通暢,改善呼吸;便于從氣管內吸出分泌物、余合氧或行機
械通氣。
二、適應癥
1.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如深昏迷、顱內及周圍神經疾病等所致咳嗽、
排痰功能減退,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張等,造成肺泡通氣不足。
2.呼吸功能減退或衰竭如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需要進
行機械通氣。
3.呼吸道阻塞各種急、慢性咽喉阻塞疾病,嚴重頜面、頸部外傷及上
呼吸道外傷,異物、腫瘤、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三、并發癥
早期:指24h以內出現的氣胸、出血、皮下氣腫、空氣栓塞等。
后期:指氣切24?48h后出現切口感染、出血、氣道梗阻、氣管食管
屢。
四、護理及注意事項
1.保持室內溫度21°C,濕度60%,室內經常灑水或用加溫器,室內空
氣定時進行消毒。
2.氣管切開后最初幾小時,一般患者采用仰臥體位,頭向后仰,保持
頸部舒展,也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同時注意固定氣管套管的系帶要松緊適
宜,以能插進1?2個手指頭為宜。
3.氣管切開手術時應備齊急救物品和藥品,如吸引器、吸痰管、同型
號氣管插管、氣管擴張器、止血鉗、呼吸機等,以備急用。
4.及時吸痰吸痰前加大吸氧濃度,吸痰持續時間<15秒,并注意
觀察患者有無發維和呼吸困難。
5.保持呼吸道濕潤通暢,做好呼吸道濕化及霧化,根據痰液情況,行
霧化吸入2次/日或4次/日。
6.保持口腔清潔,做好口腔護理4次/日。
7.嚴格無菌操作,吸痰盤專用,吸痰管一用一廢棄,切口換藥3次/
日,金屬套管消毒內套管3次/日。
8.使用機械通氣時,氣管外套管之氣囊充氣適當,保證氣囊的正常壓
力,每4h監測一次,壓力維持在25?3。2。之間。
9.密切觀察是否有皮下氣腫,血腫、肺部感染發生,出現異常及時
報告醫生并配合處理。
10.拔管
(1)拔管指征:患者呼吸平穩、體溫正常、痰液減少、意識好轉或能
自行咳痰,可先堵管48h,若患者呼吸正常、排痰功能良好、痰液不多、
體溫正常方可拔管。
(2)拔管配合:配合醫生、拔管時,應先充分進行氣道的濕化,吸凈
口腔及管道內的痰液及分泌物,最后放空氣囊,囑患者深呼吸,當患者呼
氣時,將套管拔除。
(3)拔管后處理:創面不縫合,以蝶形膠布牽拉固定。拔管24?48h
內應密切觀察呼吸情況,若出現呼吸異常、脈搏血氧飽和度<90%則需重新
插管。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護理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又稱一吉蘭-巴雷綜合征。是以周圍
神經和神經根的脫髓鞘及小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的炎性反應為病
理特點的自身免疫病。
1.病情觀察重癥患者應加強生命體征監測、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
監測。密切觀察患者神志、呼吸及運動、感覺障礙情況,特別要注意有無
呼吸費力、煩躁、出汗、發組吞咽困難、嗆咳等現象,發現異常及時通知
醫生,并備好搶救物品,如氣管插管包、氣管切開包。呼吸機、氧氣、吸
引器、搶救車等搶救設備。
2.用藥護理激素治療期間,指導患者正確服藥,告知激素治療可致
骨質疏松、電解質紊亂和消化系統并發癥等不良反應,應注意觀察有無低
鉀、低鈣等,及時預防和處理。
3.專科護理
(1)對肢體活動障礙的患者,應盡早加強功能鍛煉,幫助病人被動運
動,可預防肌肉萎縮,關節攣縮變形,在骸部、膝部、足底墊軟枕可防止
足外翻和足下垂。可穿彈力長襪及空氣波壓力治療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及
并發肺栓塞。
(2)對有感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保護皮膚勿被燙傷、凍傷及擦破,定
時翻身q2h,加用氣墊床,防止發生壓瘡。
(3)對不能吞咽的患者應盡早鼻飼,進食時取坐位或半坐位,進食后
半小時不宜改變體位,以免誤入氣管引起室息或吸入性肺炎。
(4)對多汗的患者要勤換衣服、被褥,以防因受涼而加重病情。
4.基礎與生活護理
(1)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且易消化的食物,保證機體足夠
的營養,維持正氮平衡,吞咽困難者予以鼻飼流質。
(2)做好基礎護理,口腔護理、胃管護理、尿管護理,q2h翻身叩背
一次,預防壓瘡及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定期進行壓瘡及指數評分。
5.心理護理
護士應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發展過程及預后,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
況,主動關心患者,使患者解除心理負擔,懂得早期肢體鍛煉的重要性,
積極配合治療和主動功能鍛煉;對于神志清楚氣管切開的患者,可幫助其采
用身體語言或書寫的方式表達個人感受和想法。
6.健康指導
(1)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受涼,防止感冒或胃腸道
感染等。
(2)給予高熱量飲食,保證機體營養。
(3)肢體鍛煉應持之以恒,防肌肉失用性萎縮。
(4)按時服藥,并注意藥物副作用。
急性脊髓炎護理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質脫髓鞘或壞死所致的急性橫貫性損害。此病病
因不明,多數患者在出現癥狀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熱,腹瀉等癥
狀,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病,常在數h至2?3d內發展到完全性截癱。首發
癥狀多為雙下肢麻木無力,病變部位神經根痛或病變節段束帶感,進而發
展到脊髓完全性橫貫性損害,胸髓最常受累。典型表現有運動障礙、感覺
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早期大小便潴留,繼而尿失禁。
1.病情觀察
(1)觀察患者體溫、呼吸的變化,注意有無感覺平面上升、呼吸肌癱瘓。
一旦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發穿、吞咽障礙等,立即吸氧,通知醫生并協助
搶救。
(2)觀察有無尿潴留或尿、便失禁。
2.用藥護理
(1)輸注丙種球蛋前應再次詢患者有無過敏史,,輸注速度應遵循“先
慢后快”的原則,同時觀察患者有無頭痛、發熱、寒戰、呼吸急促、背痛、
皮疹、惡心、嘔吐等過敏反應,如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組織搶救。
(2)大劑量使用激素時,注意有無消化道出血傾向,觀察大便顏色;
在激素使用過程中還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如面色潮紅、情緒激動、入
睡困難甚至心率增快等,如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同時還需
觀察關注有無電解質紊亂等,激素應選擇與胃粘膜保護劑、補鈣治療同步
進行。
3.專科護理
(1)保護呼吸道通暢:協助排痰,有呼吸困難者,遵醫囑給予氧氣吸
入,備好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用物。
(2)加強感覺神經輸入傳導,每日用溫水擦洗感覺障礙的肢體。
(3)此類患者多伴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需維持正常排泄:做好便秘、
尿潴留或尿失禁的護理。
4.心理護理給患者講解疾病轉歸、病程及預后,幫助其樹立戰勝
疾病的信心;同時指導家屬照顧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和關
愛,同時針對不同個體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5.基礎與生活護理做好基礎護理,口腔護理2次,床上擦浴2次,
q2h翻身叩背,預防壓瘡及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定期進行壓瘡及指數評
分。
6.康復護理保持肢體良好位置,早期介入肢體康復訓練和膀胱功
能的訓練。
7.健康指導
(1)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加強肢體鍛煉,促進肌力恢復。
(2)指導家屬患者鍛煉時要加以保護,以防跌傷等意外。
(3)指導患者及家屬制定預防褥瘡、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的計劃。
病毒性腦膜炎護理
本病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是散發性病
毒性腦炎最常見的類型。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和腦膜刺激征。本病
以兒童多見,以夏秋季為本病高發季節。
1.病情觀察
(1)觀察患者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及有無頸項強直等
腦膜刺激征。
(2)觀察有無精神癥狀,如:強哭強笑、表情淡漠、攻擊性行為、情
緒異常等。
2.用藥護理
(1)脫水藥甘露醇及甘油果糖的使用及觀察參見本章第四節。
(2)糖皮質激素用藥期間監測患者的血象、血糖變化;注意傾聽患者主
訴心悸、出汗等不適;觀察有無精神異常。
(3)應用抗病毒藥阿昔洛韋期間觀察有無澹妄、震顫、皮疹、血尿、血
清轉氨酶暫時性升高等副作用。
3.專科護理
(1)高熱者、意識障礙、癱瘓者分別按相關護理指南執行。
(2)精神失常者,要加強安全護理,防止自傷或傷人。
(3)癲癇發作者,按醫囑及時給藥,盡快控制發作,并按癲癇患者護
理要點執行。
(4)向患者解釋腰椎穿刺技術的重要性,爭取患者的配合,并做好相
關護理。
4.心理護理經常和患者交流,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鼓勵患者樹立戰
勝疾病的信心。
5.基礎與生活護理保持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自理能力缺陷者口腔
護理2次,床上擦浴2次,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6.健康指導加強營養,增加機體抵抗力。少去公共場所,依d氣變
化及時加減衣服,預防感冒。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結核性腦膜炎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是結核桿菌導致腦膜和脊髓膜非化膿性炎癥,是最常見的
神經系統結核病。其常見癥狀有發熱、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癲癇發
作等,嚴重者可致腦疝形成,昏迷甚至死亡。
1.病情觀察
(1)嚴密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及意識狀態的
變化,維持患者的最佳意識水平。觀察體溫的變化,并及時給予相應處理。
(2)觀察有無腦疝的前驅癥狀。
2.用藥護理
(1)使用20%甘露醇期間注意腎功能損害情況,如病人尿量減少或出
現血尿應及時報告醫生。
⑵長期使用激素治療者,注意有無消化道出血傾向,關注有無電解質
紊亂,做好安全保護以免因骨質疏松而發生骨折。
(3)抗結核藥物應遵循早期、聯合、規律、全程、足量的原則。期間
定期復查肝功能,并注意觀察藥物副作用:異煙朧、利福平、毗嗪酰胺易
導致肝功能損害;異煙肌還可導致多發性神經病、癲癇發作;乙胺丁醇易
致視神經炎;鏈霉素具有耳毒性。
3.專科護理
(1)頭痛劇烈、嘔吐頻繁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頭偏向一側,防止
誤吸。
(2)配合醫生行腰椎穿刺術。術前囑患者排空膀胱,術后去枕平臥6
小時。
(3)并發癲癇抽搐時,應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床邊備吸痰器,同時
做好保護性措施,防止患者舌咬傷。
(4)神志不清者加床欄防止墜床,必要時使用約束帶。
4.基礎與生活護理
(1)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昏迷者給予鼻
飼。
(2)多臥床休息,可活動者適量活動,避免疲勞。
(3)保持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自理能力缺陷者口腔護理2次,床上擦
浴2次。
5.心理護理因此類疾病病程長,應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
求,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6.健康指導
(1)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用抗熔藥1?1.5年,不能突然停藥或自行減
量,防止復發。
(2)定時來院復查腰穿及肝功能等。
(3)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避免勞累及受涼、淋雨等。
腦血管造影()術前術后的護理
一、術前護理
1.向患者解釋術的目的、意義,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取得患者的
合作。(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術一般選擇在發病3d內或3w后進行)
2.遵醫囑檢測凝血功能,做好碘皮試。
3.備皮:雙側腹股溝區及會陰部。
4.術前8h禁食,4h禁水。
二、術后護理
1.術后囑患者絕對臥床24h,手術側肢體須平展24h,傷口局部壓
迫止血6?8h,并嚴密觀察傷口局部出血情況。
2.注意觀察手術側肢端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及皮膚的溫度。
3.囑患者多飲水或遵醫囑補液,促進造影劑的排泄。
4.術后囑患者進食清淡飲食。
預防跌倒、墜床、拔管、燙傷護理常規
一、入院評估
1.評估內容:神志、交流能力、智力水平、肢體肌力、肢體痛溫
度覺。
2.入院評估時做好安全教育,做好護理記錄。
二、預防措施
1.針對患者存在的安全問題放置床頭警示牌,告知各級護理人員、
患者、家屬。
2.清醒患者,向其說明注意事項及如何配合,使用呼叫器。
3.告知家屬患者存在的安全問題及給予的措施,取得家屬配合。
4.加用床檔。
5.必要時遵醫囑給予約束。
6.有精神癥狀、癡呆患者遵醫囑給予留陪一人。
7.極度躁動,不能配合者遵醫囑給予鎮靜劑。
8.禁忌用物:利器、熱水袋。
9.對于患者或家屬依從性差者,做好相關護理記錄。
預防患者誤吸護理常規
一、入院評估
牙齒有無松動、假牙,有無吞咽困難(附吞咽評估量表)、飲水嗆咳(附
洼田飲水試驗)。
二、預防措施
1.放置防誤吸床頭警示牌,告知各級護理人員、患者、家屬。
2.取出假牙交家屬保管,牙齒松動者請示醫生給予處理。
3.經口進食患者:
(1)食物要求:易消化,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熱量
(2)進食時可取半臥位、頭高位、頭偏向健側位
(3)指導患者健側送食物,每次小口進食,充分咀嚼。進食時避免
和患者說話。進食后清水漱口,檢查口腔有無殘留食物。
(4)進食20?30分鐘后給患者恢復原臥位。
(5)進食過程中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吞咽情況。如有食物卡住,
立即停止進食,頭偏向一側,叩背,通知醫生給予處理。
4.鼻飼患者預防誤吸的護理
(1)鼻飼喂養的給予方式為間歇重力滴注和持續泵入。鼻飼喂養的
原則是濃度從低到高,容量從少到多,速度從慢到快,即由半量逐漸增量
至全量(1000?2000),速度從50泵入開始,觀察患者的耐受性,逐漸調
至80?100泵入,鼻飼過程中需要注意鼻飼的速度和每次的鼻飼量。
(2)胃內殘留的預防與處理:喂養時一定保證抬高床頭20?30°:
胃內容物<100繼續喂養但減慢速度:<100胃內容物<150,遵醫囑延緩泵入
12h或停止泵入;技續滴注喂養過程中抽吸胃內容物Q4ho
(3)返流預防與處理:鼻飼前回抽胃內容物確定胃管在胃內及胃殘留
量的多少,持續泵入者抽吸胃內容物Q4h;鼻飼時抬高床頭20?30°;鼻飼
中及鼻飼后30分鐘內盡量不要吸痰,需要吸痰,應停止鼻飼喂養再吸痰。
(4)暫禁食:評估患者的胃腸功能,如是否有嘔吐、腹脹、排便、未
排氣及腸鳴音異常,必要時應暫禁食。
(5)窒息的急救:患者進食時一旦出現窒息,應立即解除窒息的原因,
停止飲食(或營養液)的攝入,迅速建立人工氣道,清理異物,氧氣吸入,
排痰,維持生命體征等。
附表1吞咽功能分級標準
連唾液都產生誤咽,有必要進行持續的靜脈營養,由于誤
1級:唾液誤
咽難以保證患者的生命穩定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很高,不
咽
能試行直接訓練
2級:食物誤有誤咽,改變食物的形態沒有效果,水和營養基本上由靜
咽脈供給,長期管理應積極進行胃造屢,因單純的營養就可
以保證患者的生命穩定性,這種情況盡管間接訓練不管什
么時間都可以進行,但直接訓練要在專門設施下進行
有水的誤咽,使用誤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變食物形態
有一定的效果,吃飯只能吃咽下食物,但攝取的能量不充
3級:水的誤
分。多數情況下需要靜脈營養,全身長期的營養管理需要
咽
考慮胃造瘦,如果能采取適當的攝食咽下方法,同樣可以
保證水分和營養的供應,還有可能進行直接咽下訓練
用一般的方法攝食吞咽有誤咽,但經過調整姿勢或一口量
的調整和咽下代償后可充分防止誤咽。包括咽下造影沒有
4級:機會誤誤咽,僅有多量的咽部殘留,水和營養的主要經口攝取,
咽有時吃飯需要選擇調整食物,有時需要間歇性的補給靜脈
營養,如果用這種方法可以保持患者的營養供給就需要積
極的進行咽下訓練
主要是吞咽口腔期的中度或重度障礙,需要改善咀嚼的形
5級:口腔問態,吃飯的時間延長,口腔內殘留食物增多,攝食吞咽時
題需要他人的提示或監視,沒有誤咽。這種程度是吞咽訓練
的適應癥
6級:輕度問攝食咽下有輕度問題,攝食時有必要改變食物的形態,如
題因咀嚼不充分需要吃軟食,但是口腔殘留的很少,不誤咽
7級:正常范
攝食咽下沒有困難,沒有康復醫學治療的必要
圍
附表2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稱度評分標準中的吞咽困難亞量表
0分沒有異常
有一定困難,吃飯或喝水緩慢,喝水時停
1分
頓比通常次數多
2分進食明顯緩慢,避免一些食物或流食
僅能吞咽一種特殊的飲食,如單一的或嚼
3分
碎的食物
4分不能吞咽,必須用鼻飼管
(1)經口進食護理:使用吞咽功能分級標準得出的4~7級吞咽功能患者
可以經口進食。注意在進食時保持環境安靜,不做任何治療或交談,避免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而引起嗆咳。在每次進食完成后飲水20?50,以達到沖
洗口腔的目的。
附表3洼田飲水試驗量表
洼田飲水試驗:患者端坐,喝下30溫開水,觀察所需的時間和喝完情況
1級能順利的1次將水咽
(優)下
2級分2次以上,能不嗆
(良)咳的咽下
3級能1次咽下,但有嗆
(中)咳
4級分2次以上咽下,但
(可)有嗆咳
5級頻繁嗆咳,不能全部
(差)咽下
正常:1級,5秒之內;可疑:1級,5秒以上或2級;異常:3~5級。日
本學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級明確清楚,操作簡單,利于選擇有治療適應
證得患者。但是該檢查根據患者主觀感覺,與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不一
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識清楚并能夠按照指令完成試
運動神經元病護理
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組病因未明,選擇性侵犯脊髓前角細胞、腦干運動
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和錐體束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
1.病情觀察
(1)觀察患者肌肉萎縮及肌力、肌張力等情況。
(2)呼吸困難及程度,注意肺活量及血氣分析變化。
2.用藥護理
(1)地西泮可有嗜睡、頭暈、乏力等副作用,靜脈注射地西泮可引起
呼吸抑制,應緩慢注射,并觀察呼吸情況,而大劑量長期服用地西拌可產
生耐受性、依賴性和成癮性。
(2)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谷氨酸能神經傳導的力如肽使用后可出現不
良反應,如無力、腹痛、惡心、厭食、嗜睡及輕度轉氨酶增高等,應加強
觀察。
3.專科護理
(1)急救護理患者出現構音不清、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咀嚼無力
等,應立即報告醫生,并備好搶救器械及藥物,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2)癥狀護理
對手指活動不靈活的患者,應協助做好生活護理,對雙上肢活動困
難的患者應喂食,幫助患者進行主動和被動的肢體功能訓練,手的精細動
作訓練如對指、小指對掌、拇指對掌燈,加強各指關節活動,輔以肌肉按
摩,每日數次,防止關節僵硬和肢體攣縮。
對有吞咽困難的患者,應予以鼻飼,并按鼻飼要求予以護理。
5.心理護理
從健康者走向運動神經元病的終末期,對每一位患者都是一個精神
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戰,發現和認識與疾病相隨的神經心理反應并予以正確
的處理,是運動神經元病治療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要鼓勵患者保
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6.基礎與生活護理
(1)基礎護理做好晨晚間護理、口腔護理、尿管護理、定時翻身、
患者清潔等工作。
(2)飲食護理予以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保證機體足夠的營養,多
食瘦肉、豆制品、魚蝦、新鮮蔬菜和水果。
7.康復護理
(1)加強功能鍛煉延緩肌肉萎縮、關節僵硬。
(2)q2h翻身,鼓勵患者主動握拳,按摩受累肢體,活動關節,防止
產生失用綜合征。
(3)指導患者做深而慢有效呼吸運動,鍛煉呼吸肌,保證和維持肌肉
正常功能。
(4)將癱瘓患者肢體擺放于功能位。
8.健康指導
(1)提高患者及家屬的自我保健意識。
(2)指導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能隨意停止或改變服藥時間。
(3)注意保暖和休息,預防感冒,家中備好簡易急救器械,如家用呼
吸機、吸痰器等,以備應急使用。
(4)保持與醫務人員的通訊聯系,遇到緊急情況時有科學的指導,避
免和減少不良后果的發生。
帕金森病護理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是一種較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臨床上以靜
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為主要癥狀。
1.病情觀察
(1)觀察患者震顫、肌肉強直的情況,所致運動障礙的程度。
(2)有無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現象,如多汗、流涎、吞咽困難,有無胃
一食管反流等。
(3)注意患者有無明顯性格改變,如抑郁,防止患者自傷、面具臉等。
2.用藥護理
(1)向患者解釋用藥中人能改善病人癥狀,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更
無法治愈。
(2)堅持“劑量滴定”、“細水長流”、不求全效的用藥原則。
(3)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副作用:使用美多巴易出現“異動癥”及“痛
性痙攣”,服用森福羅有無幻覺產生,服用泰舒達易出出昏睡或突然進入睡
眠狀態,應保證安全。告知患者長期服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癥狀加重
或療效減退。
(4)讓患者了解用藥過程可能出現“開-關現象”、“劑末現象”“開關”
現象是指癥狀在突然緩解(“開期”)與加重(“關期”)之間波動,多見于
病情嚴重者。“劑末現象”是指每次用藥的有效作用時間縮短,癥狀隨血藥
濃度發生規律性波動,對“劑末現象”需觀察記錄癥狀加重和持續的時間,
以指導用藥劑量和次數。
3.專科護理
(1)嚴重震顫麻痹和肌強直者應臥床休息,做好基礎護理。
(2)加強安全護理,防止患者跌傷或撞傷等軀體損傷,有精神癥狀
者不可單獨離開病區活動,防止意外發生。
(4)鼓勵并指導患者生活上自我護理,在不引起疲勞的條件下進行
適當活動,必要時應給予協助。
(5)給予易咀嚼、易吞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服用美多巴期
間應進食低蛋白飲食,以免降低藥物的療效,藥物宜在進餐前1小時左右
服用。
4.心理護理
(1)鼓勵患者表達出焦慮、恐懼等情緒,給予正確引導,消除其不
良心理,發現患者有微小進步應及時給予表揚及鼓勵。
(2)解釋此類疾病進展較為緩慢,多給予心理疏導,幫助其樹立信心。
5.基礎與生活護理保持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自理缺陷者口腔護理
2次,床上擦浴2次。
6.康復護理
(1)訓練患者沿〃S”形路線行走、轉身轉彎等,鍛煉身體靈活性。
(2)指導患者行走時要擺動雙臂,盡量抬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態修復植被重建技術在2025年成果鑒定與生態修復產業投資策略報告
- 藝術市場數字化交易平臺運營效率與成本控制報告
- 生物識別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平臺2025年智能工廠設備智能升級中的應用深度報告
- (轉)銷售人員如何寫工作總結:年度總結模版
- 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倫理審查與知情同意流程報告
- 基于云計算的2025年大數據存儲與管理解決方案報告
- 2025年制造業工業大數據應用報告:數據分析在制造業生產效率提升中的應用
- 銀行員工二季度工作總結模版
- 福建省壽寧縣2024屆中考數學押題試卷含解析
- 智能家居行業生態構建路徑與2025年用戶接受度實證研究報告
- 《復發性流產診治專家共識2022》解讀
- 湖北省武漢市2024屆高三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二模)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太空艙酒店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嬰幼兒發展引導員(三級)理論試題及答案
- 預制梁場建設施工梁場建設規劃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精講與精練突破專題強化一 杠杠和滑輪組作圖問題(附答案)
- 2024低預應力預制混凝土實心方樁
- (高清版)JTG 2111-2019 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 物業值班門崗5S標準檢查
- 宣威區域地質資料
- 軍事博物館調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