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6講現代中國的民族獨立與曲折探究(1949—1978年)(建議用時:45分鐘)一、選擇題1.(2024·武漢部分學校起點考試)1949年與1952年企業加工訂貨和公私合營狀況表時間項目1949年1952年加工訂貨產值8.11億元58.98億元占公私合營和私營企業比重11.88%56.04%公私合營產值2.2億元13.67億元占公私合營和私營企業比重3.1%11.5%以上表格主要說明白()A.社會主義改造進展順當B.國家調控經濟實力加強C.私營企業獲得較大發展D.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解析:選B。依據材料“1952年……加工訂貨……占公私合營和私營企業比重……56.04%”“1952年……公私合營……占公私合營和私營企業比重……11.5%”可知,無論加工訂貨還是公私合營,較1949年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國家調控經濟的實力有大的提升,故B項正確;1953年我國起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加工訂貨、公私合營占公私合營和私營企業比重問題,故C項錯誤;依據所學學問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故D項錯誤。2.(2024·遂寧一模)下圖為創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畫《售余糧》。這一作品反映出當時()A.國民經濟復原活躍了農村市場B.國家集中力氣進行工業化建設C.土地改革激發了農夫生產熱忱D.農村生產關系發生根本變革解析:選B。依據材料中的木刻畫《售余糧》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一時期政府起先大規模收集余糧以促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故選B項;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國民經濟復原使農業生產得到復原和發展,并未活躍農村市場,解除A項;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起先農業合作化,解除C項;依據所學學問可知,農夫售余糧不能干脆反映農村的生產關系發生質的變更,解除D項。3.(2024·皖南八校聯考)中國人民高校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指出,無論是在1954年憲法草案的起草過程中,還是在1954年憲法草案初稿的探討中,參與人員既有政治精英和學問分子,也有一般工人和農夫。這表明1954年憲法的制定()A.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B.發揮了人大制度作用C.保證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D.堅持了社會主義原則解析:選C。題干提及的是1954年憲法的參與人員有各類人群,這反映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故C項正確;民主集中制原則是指在民主基礎上實行集中,這是1954年憲法的原則,與材料主旨無關,故A項錯誤;題干沒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項錯誤;題干沒有提及社會主義原則,故D項錯誤。4.(2024·海門一模)1954年12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其次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探討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后政治協商會議的任務,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該會議()A.標記著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B.說明統一戰線組織進入了一個新階段C.探討確立了新型國家的架構D.提出了“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解析:選B。1954年,政協會議探討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后政治協商會議的任務,表明政協統一戰線組織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故B項正確;1954年,全國人大的召開,標記著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故A項錯誤;探討確立新型國家的架構是在1949年的政協會議上,故C項錯誤;“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是1956年提出的,故D項錯誤。5.(2024·深圳一模)1956年2月,《人民日報》接連發表《不要輕易變更原有的生產和經營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從經濟上逐步改組公私合營企業》等社論。這些社論旨在()A.確定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果B.強調平穩推動工商業改造C.重申“一五”安排的意義D.宣揚國民經濟復原的成就解析:選B。“《人民日報》接連發表《不要輕易變更原有的生產和經營制度》”強調改造的穩定性,故選B項;僅憑材料“《不要輕易變更原有的生產和經營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從經濟上逐步改組公私合營企業》”無法看出社會主義改造的成果,解除A項;材料未涉及“一五”安排,解除C項;1952年年底,已完成國民經濟的復原工作,解除D項。6.(2024·德陽一模)新中國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掃盲運動的高潮。從1949年到1960年約有1.5億人參與了掃盲和各級業余學校的學習。這些掃盲運動()A.推動了義務教化的普及B.強化了民眾對國家的認同C.促進高科技水平的提高D.奠定高校院系調整的基礎解析:選B。題干中提及的新中國前期的四次掃盲運動有利于提高一般民眾的識字率,從而更加認同新中國政權,故選B項;義務教化的普及是改革開放后才起先的,解除A項;提高科技水平須要科研人員的鉆研,解除C項;奠定高校院系調整的基礎須要國家政策支持和經費的支撐,解除D項。7.(2024·廣東百校聯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國青年報》中新聞漫畫題材比例變更的折線圖。這些變更()A.說明現實環境對藝術創作影響較大B.表明“雙百”方針得到順當貫徹執行C.反映了新聞題材創作形式的多元化D.弱化了報刊與雜志的政治宣揚功能解析:選A。由材料可知,反映社會生活的新聞漫畫題材比例變更較大,由此可見1951—1959年中國社會現實環境對藝術創作有較大影響,故A項正確;1957年由于政治運動擴大化,“雙百”方針沒有堅持貫徹執行,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新聞漫畫題材比例的變更,而非新聞題材創作形式的多元化,也未涉及報刊與雜志的宣揚功能,故C、D兩項錯誤。8.(2024·唐山摸底)1962年年初的七千人大會明確提出,當前全黨要著重抓好的兩項中心工作是大量精減職工和城市人口,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切實加強農業。并據此大幅度地加大了精減工作的力度,確定將中心財經小組原建議削減職工900多萬、城鎮人口1300萬的安排上調為1000萬和2000萬。這說明()A.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B.人民公社化運動方興未艾C.國民經濟復原任務已完成D.經濟調整的工作正在綻開解析:選D。由材料“大量精減職工和城市人口,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切實加強農業”可知,這項舉措是在調整工業、農業生產比例,說明經濟調整工作正在進行,故D項正確。1927年井岡山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故A項錯誤;1962年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弊端已經顯現,黨和國家著手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故B項錯誤;1952年國民經濟復原工作已經完成,故C項錯誤。9.(2024·茂名一模)下圖是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發展(1949—1979年)數據圖,解讀最正確的是()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發展(1949—1979年)數據圖A.1949—1952年間國家以復原農業發展為重心,削減了對工業的投入B.1952—1957年間國家實行“一五”安排,快速加大了對工業發展的投入C.1957—1962年間國家發動“大躍進”運動,發電裝機容量穩健增長D.1962—1965年間國家出臺了“八字方針”,發電裝機容量逐年削減解析:選B。1953—1957年我國實行“一五”安排,優先發展重工業,所以發電裝機容量快速發展,故選B項;1949—1952年間是國民經濟復原發展時期,是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是以農業為重心削減工業投入,解除A項;“大躍進”運動發生在1958—1960年間,解除C項;“八字方針”是1960年提出的,解除D項。10.(2024·華中師大新高考聯盟質測)1971—1976年全國中等技術學校狀況表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學校數9557251058123413261461學生數97980147094264321348896405030385521對上表解讀正確的是()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職業教化的興起B.職業學校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C.“文化大革命”后期職業教化有所發展D.職業教化中的政治傾向感不強解析:選C。依據“1971—1976年全國中等技術學校狀況表”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后期職業教化發展較快,故選C項;表格中只有20世紀70年頭的狀況,由此無法得知職業教化以前的發展狀況,依據所學學問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職業教化已經興起,解除A項;依據表格數據可知,1971年學校數為955,而1972年學校數為755,無法體現“逐年上升”,解除B項;表格中僅有學生和學校的數據,沒有政治方向的史實,解除D項。11.(2024·武漢部分學校起點考試)有學者認為新中國外交經驗了立國外交、“建國外交”與強國外交三個階段。其中立國外交是指中國與世界、中國與國際體系尚未充分互動,依舊游離在國際體系之外的時期。這一時期外交的主要任務為捍衛政權獨立、主權自尊、國家自存。據此,立國外交出現在()A.1949—1956年B.1949—1978年C.1966—1976年D.1978—2012年解析:選B。依據材料“立國外交是指中國與世界、中國與國際體系尚未充分互動,依舊游離在國際體系之外的時期”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我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始終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游離于國際體系之外,故B項正確,故A、C、D三項錯誤。12.(2024·唐山摸底)1973年2月17日,毛澤東在會見基辛格的時候,表述了“一條線”的思想,他說:“我跟一個外國摯友說過,我說要搞一條橫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由此推知,“一條線”外交戰略的核心就是()A.聯美抗蘇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一邊倒”D.不結盟政策解析:選A。1973年,中蘇關系惡化,中美關系改善,由材料“一條橫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可知,外交戰略的核心為聯美抗蘇,故A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于1953年,故B項錯誤;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堅決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故C項錯誤;新時期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24·福州高三質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20年頭,梁漱溟、晏陽初和陶行知等認為鄉村改良是擺脫危機、復興民族的一條希望之路。1923年,民間組織“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在河北香河縣成立了第一個信用合作社。他們的詳細做法是向合作社發放低息0.6%—0.7%貸款,再由合作社以1%—1.2%的利息貸給社員。從1930年起先,合作事業在中國才成為一個真正的運動。1935年發展到河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16個省。全國合作社數量從1930年2463個增長到1937年的46983個。合作主義作為志向,始終體現在國民黨的綱領中,但合作運動也被國民黨作為反共政治斗爭的工具。1933年國民黨政府設立豫鄂皖贛四省農夫銀行,并逐步擴展到川閩甘黔。到了1940年,國民黨政府仍接著熱衷于合作社的推廣,但合作運動既沒有解決農村金融的枯竭,也沒有變更農夫生活的困苦,農村經濟的復原最終成為空話。——摘編自林善浪《中國近代農村合作運動》材料二1951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準則(草案)》和《農村信用互助小組公約(草案)》明確規定:農村信用社是農夫自己的資金互助組織,不以贏利為目的,貸款應優先社員、組員;實行民主管理,社員(代表)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銀行以低息貸款扶持農村信用社發展。到1956年,全國建立了10.3萬個農村信用社,入股農戶近1億戶,汲取農夫儲蓄存款4.32億元,發放貸款10億元,提前實現原定的合作金融目標。——摘編自藍虹、穆爭社《論中國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歸納20世紀20—40年頭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的特點,分析國民政府致力于推動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緣由。(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國民政府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結果不同的緣由。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特點,依據材料一“1923年,民間組織‘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在河北香河縣成立了第一個信用合作社”及后來發展得出由民間發起,推動政府參與;依據材料一“1923年”“1930年”“1940年”的發展信息得出逐步推動;依據材料一“合作運動也被國民黨作為反共政治斗爭的工具”得出其作用由單純的經濟救濟協作手段發展為協助政治斗爭的工具。其次小問緣由,從當時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分析,國內主要是農村經濟發展、國共兩黨的對峙、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國際上主要是日本侵華。第(2)問從國共十年對峙及全民族抗戰時期,社會政局動蕩、國民政府的統治和國民黨的階級屬性方面分析;新中國成立后,依據材料二“實行民主管理,社員(代表)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銀行以低息貸款扶持農村信用社發展”得出國家的大力支持,結合史實從當時的政權建設,社會主義改造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點:由民間發起,推動政府參與;發展具有階段性,20世紀30年頭發展迅猛;由單純的經濟救濟協作手段發展為協助政治斗爭的工具。緣由:農村資金缺乏,農夫生活貧困,農村經濟發展受到制約;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對抗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日本侵華擴大,東部城市淪陷,農村成為國民政府財稅收入重要來源。(2)國民政府時期,政局動蕩,國家未能真正統一,中心政府權力較弱;國民黨代表農村大地主階級的利益,沒有徹底變革農村生產關系。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政權得到鞏固;實現農村生產關系徹底變革;政策激勵與保障;合作社實行民主管理,逐步推動。14.(2024·衡陽高三聯考)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8月份核電站外圍砂礫石輻射屏蔽層采購協議
- 業務轉賬合同樣本
- 汽車零配件采購協議樣式
- 本的場地租賃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房屋場地短期出租合同書
- 二零二五菜場攤位轉讓協議合同書
- 2025品牌專賣店加盟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珠海房屋租賃合同范例
- 買賣地定金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居間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 風濕免疫科學教學設計案例
- 金屬風管預制安裝施工技術
- 2023年數學競賽AMC8真題D卷(含答案)
- 宴席設計實務(烹飪專業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牙刷的營銷方案和策略
- 公路工程項目管理重點
- 2023小米年度報告
- 公司招聘面試工作方案三篇
- 設計交底記錄表
- 職工食堂餐飲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黃山杯評審材料驗收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