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XH 0002-2024 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技術規程_第1頁
T-STXH 0002-2024 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技術規程_第2頁
T-STXH 0002-2024 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技術規程_第3頁
T-STXH 0002-2024 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技術規程_第4頁
T-STXH 0002-2024 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TXHTechnicalguideforassessingthecarbonsinkvalueofscenicforestsI 2 2 2 2 2 2 25.4喬木層碳庫調查 2 25.6草本層碳庫調查 2 2 35.9碳排放調查 3 3 3 3 46.4灌木層碳儲量 46.5草本層碳儲量 56.6枯落物層碳儲量 5 5 5 6 6 7 9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起草單位: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薛冉婷、程龍飛、肖波、陶欣馳、張其興、潘永勝、劉璐、陸家祎、田旭瑩、邢瑋、1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技術規程DB31/T1232-2020城市森林碳匯調查及數據采集技術規范HJ1167-2021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技術規范——森林生態系統野外觀測NY/T1121.4-2006土壤檢測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測定LY/T1237-1999森林土壤有機質的測定及碳氮比的DB31/T1234-2020城市森林碳匯計量監測技術3.1兼具生態改善、游憩觀賞和生產經營功能的森3.23.33.43.5土壤層以上,直徑小于≤5.0cm、處于不同分解狀態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凋落物3.6一定土層深度內礦質土和有機土中的有機質,包括難以從地下生物量中區分出3.73.8風景林碳儲量scenicfores23.9一定時間段內,評估范圍內風景林生態系統各碳庫碳儲量總變化量,減去碳4碳庫選擇風景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有確定擬進行碳匯價值評估的風景林范圍后,根據森林資源清查數據,結合實地踏查,按照森林類5.2樣地設置采用典型取樣法,每種風景林類型設置3個以上20m×20m的樣地,樣地邊緣離地塊邊界至少10m以上,具體確定方法按照DB31/T1232-2在樣地內設置灌木層、草本層和枯落物層調查樣方。灌木樣方4個,規格2m×2m,分別位于樣地在樣地四個角埋設樣樁,樣樁直徑5cm、長度80cm;在灌木和草本樣方中心點埋設樣樁,樣方樣樁直徑2cm,長度50cm。樣樁埋設后,至少露出地面樹高、冠幅和生長狀態等,填寫附錄A表A.2喬木層調查記5.5灌木層碳庫調查碳率,通過每株(叢)枝數換算為單位樣地面積的灌木層(林)地上生物5.6草本層碳庫調查本層調查記錄表。采集樣方內所有草本植物,測定其鮮重,剪碎混勻后取200g,80℃恒溫下烘干至恒重,測定干重、含水率和含碳率,換算為單位樣地面積的草本層地上3調查樣方內枯落物層厚度,收集全部枯落物,測定其鮮重,混勻后取200g,80℃恒溫下烘干至恒重,測定干重、含水率和含碳率,換算為單位樣地面積的枯落物5.8土壤有機碳庫調查洗凈后分別在80℃恒溫下烘干至恒重,測定干重,換算為單位樣地面積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地下生物量;與地上生物量相加,分別獲得單位樣地面積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生分層測定土壤容重和有機質含量,土壤容重測定按照NY/T1121.4-2006的規定執行,土壤有機質在每種風景林類型樣地上建立固定監測樣地,開展評估期內一個完整年中養護管理過程碳排放指病蟲害防治:農藥生產;農藥運輸和施工工風景林總碳儲量是評估區域內各碳庫碳儲量之和,計算方法見C總=C喬+C灌+C草+C枯落物+C土壤.....................(1)C喬——喬木層碳儲量;C灌——灌木層碳儲量;C土壤——土壤有機碳儲量。6.2土壤有機碳儲量土壤有機碳儲量為各風景林類型土壤有機碳密度與面積乘積之和,計算C土壤=∑1Ai?soCi.....................(2)soCi=∑=10.58×Cij×Dij×Eij××10.......................(3)n——風景林類型數;4k——土壤層數;Cij——第i類風景林第j土層土壤有機質含量;Dij——第i類風景林第j土層土壤容重;Eij——第i類風景林第j土層土壤厚度;Gij——第i類風景林第j土層直徑≥2mm的石礫所占體積百分比。6.3喬木層碳儲量喬木層碳儲量為各風景林類型單位面積喬木層碳儲量與面積乘積之和,計算方法見公式C喬=∑1C喬i×Ai.....................(4)各類風景林單位面積喬木層碳儲量為單位面積樣地喬木層各樹種地上生物量與地下生物單位面積樣地各喬木樹種地上生物量采用樹種生物量異速生長方程進行計算,風景林常見樹種生);樣喬樣喬上=....................上=或上=樣喬樣喬上=....................樣喬Wj下=rj×Wj上 (8)C喬——喬木層碳儲量;C喬i——第i類風景林單位面積喬木層碳儲量;Ai——第i類風景林面積;n——風景林類型數;Wj上——第i類風景林單位面積第j種喬木地上部生物量;Wj下——第i類風景林單位面積第j種喬木地下部生物量;m——喬木層樹種數;A樣喬——第i類風景林樣地面積;rj——第j種喬木的根莖比,可參考DB31/T1234-2020中參考值,也可通過實測獲得。6.4灌木層碳儲量灌木層碳儲量為各風景林類型單位面積灌木層生物量、含碳率與面積乘積之和,計算方法見公式C灌=∑1Ai×W單灌i×CF灌.....................(9)C灌——灌木層碳儲量;n——風景林類型數;Ai——第i類風景林面積;W單灌i——第i類風景林單位面積灌木層平均生物量;CF灌——灌木層含碳率,缺省值為0.4672,也可通過56.5草本層碳儲量草本層碳儲量為各風景林類型單位面積草本層生物量、含碳率與面積乘積之和,計算方法見公式C草=∑1Ai×W單草i×CF草.....................(10)C草——草本層碳儲量;n——風景林類型數;Ai——第i類風景林面積;W單草i——第i類風景林單位面積草本層平均生物量;CF草——草本層含碳率,缺省值為0.3270,也可通過6.6枯落物層碳儲量C枯落物=∑1Ai×W枯落物,i×CF枯落物,i.....................(11)n——風景林類型數;Ai——第i類風景林面積;W枯落物,i——第i類風景林單位面積枯落物層平均生物量;CF枯落物,i——枯落物層含碳率,缺省值為0.3506,也可通過實測獲得。風景林管理養護階段中使用物質和消耗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計算方法見公式(GHGE,t=∑1(oi×βi)+GHGE,t——管理養護導致的碳排放;oi,ol,ow,of,op——每次管理養護中燃油、電能、水資源、肥料和農藥的使用量;βi,βl,βw,βf,βp——單位質量燃油、電能、水資源、肥料和農藥的碳排放因子,可采用附錄D表D.1碳匯量為評估時段內風景林碳儲量變化量減去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量,計算方法見公式(13C源/匯=?C總,t?GHGE,t.....................(13)C源/匯——風景林凈碳源/匯量;GHGE,t——管理養護活動所導致的碳排放;69風景林碳匯價值評估風景林生態系統碳匯價值為碳匯量與CO2價格vCf=C源/匯×CCO2.....................(12)vCf——風景林生態系統碳匯價值;C源/匯——風景林生態系統凈碳源/匯量;CCO2——CO2價格,采用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數據。監測內容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枯落物層和土壤有機碳庫,植被層碳匯量的監測間隔如監測間隔期間,有明確資料表明灌木層、草本層7樣地基本情況、喬木層、灌木層(林)和草本層,以及碳排放計量參數調查記錄表見表A.1~A.4。1234…123458園林殘留病蟲害防治9W樹干生物量=0.0681(D2H)0.98W樹枝生物量=12.020+0.009(D2H)W樹葉生物量=-0.549+0.007(D2WP=4.217+0.008D2HW地上部分總生物量=W樹干生物量+W樹枝生物量+W樹葉生物量+WPW地下部分生物量=0.0087(D2H)1.05W樹枝生物量=4.924D0.976W樹葉生物量=1.163D0.64W地上部分生物量=W樹干生物量+W樹枝生物量+W樹葉生物量R榆樹==0.621W樹干生物量=0.0074046(D2H)1.069W樹枝生物量=0.0041773(D2H)0W樹葉生物量=0.071532(D2H)0.44W地上部分生物量=W樹干生物量+W樹枝生物量+W樹葉生物量W地下部分生物量=0.055106(D2H)0.70W立木生物量=0.330788(DBH)1.90957W樹枝生物量=0.052639(DBH)1.78865W樹葉生物量=0.062077(DBH)1.85157W樹根生物量=0.104937(DBH)1.80928W干材生物量=0.057657(DBH)2.25148W樹皮生物量=0.028253(DBH)1.85157W樹根生物量=0.005(D2H)0.759W莖生物量=0.005(D2H)0.8W樹葉生物量=0.043(D2H)0.562W全株生物量=0.033(D2H)0.734lnW樹根生物量=-5.6+1.07(lnW樹葉生物量=-6.95+1.0lnW樹干生物量=-3.84+0.9lnW樹枝生物量=-9.38+1.4lnW地上生物量=-4.32+1.0lnW全株生物量=-4.07+1.0W地下生物量=0.04772D2.10647W地上生物量=W總生物量-W地下生物量欒W地下生物量=0.04727D2.32726W總生物量=0.10994D2.48438W地上生物量=W總生物量-W地下生物量W地下生物量=0.01639D2.0W地上生物量=0.06539D2.01732H0.49W總生物量=W地上生物量+W地下生物量W地下生物量=0.04772D2.10647W總生物量=0.10387D.2.6W地上生物量=W總生物量-W地下生物量W立木生物量=0.139(DBH)2.342W樹枝生物量=0.044(DBH)2.124W樹葉生物量=0.071(DBH)1.720W樹根生物量=0.107(DBH)1.619W樹干生物量=0.049(DBH)2.341W樹皮生物量=0.031(DBH)1.583桑W樹干生物量=0.0444H0.7197L1.7095W樹枝生物量+W樹葉生物量=0.02453H0.2881L1.7101W地上部分總生物量=W樹干生物量+W樹枝生物量+W樹葉生物量W地下部分生物量=0.0459H0.1067D2.0247W樹干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