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復習:人物傳記類文言文專練
1.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蘇頌傳
①蘇頌,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進士,知江寧縣。
②仁宗崩,建山陵。有司以不時難得之物厲諸郡。頌曰:“遺詔務叢儉約,豈有土不產而可強
賦乎?量其有無,事亦隨集。"
③送契丹使,宿恩州,驛舍火,左右請出避,頌不動。州兵欲人救,閉門不納,徐使防卒撲
滅之。初火時,郡人酒酒,唱使者有變,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賴頌安靜而止。遂聞京師,神宗疑
焉。頌使還,入奏,稱善久之。
④徙亳州。有豪婦罪當杖而病,每旬檢之,未愈。譙簿鄧元孚謂頌子曰:“尊公高明以政稱豈
可為--婦所紿但諭醫如法檢自不誣矣。”頌臼:“萬事付公議,何容心焉。若言語輕重,則人有觀望,
或致有悔。''既而婦死。元孚慚曰:“我輩狹小,豈可測公之用心也。"
⑤吳越饑,選知杭州。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訴曰:“某以轉運司責逋市易緡錢,夜囚晝系,
雖死無以償「頌曰:“吾釋汝,使汝營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償官,期以歲月而足,可乎?“皆謝
不敢負,果如期而足。
⑥既又請別制渾儀,因命頌提舉。頌既覆于律歷,以吏部令史韓公廉曉算術,有巧思,奏用
之。授以古法,為臺三層,上設渾儀,中設渾象,下設司辰,貫以i機,激水轉輪,不假人力。
時至刻順,則司辰出告。星辰纏度所次,占候則驗,不差展刻,晝夜晦明,皆可推見,前此未有
也。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九十九》)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遺詔務叢儉約一
ii時至刻煩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郡人酒酒—
A.騷亂不寧B.議論紛紛C.氣勢兇猛D.爭吵不休
ii頌既厚于律歷
A.深入B.深遠C.探究D.精通
(3)第④段畫曲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一
A.尊公高明/以政稱豈可/為一婦所紿/但諭醫如法/檢自不誣矣
B.尊公高明以政稱/豈可為一婦所紿/但諭醫如法檢/自不誣矣
C.尊公高明/以政稱/豈可為一婦/所紿但諭醫如法檢/自不誣矣
D.尊公高明以政稱/豈可為一婦/所紿但諭醫如法/檢自不誣矣
(4)把第⑤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吾釋汝,使汝營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償官,期以歲月而足,可乎?
(5)依據第④段,對鄧元孚“慚〃的原因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一
A.為自己武斷豪婦裝病B.以為比蘇頌高明
C.不如蘇頌說話有分量D.為自己見識淺陋
(6)歐陽修曾贊許蘇頌“處事精審”,以第③段為例加以分析。
2.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題。
王求禮傳
①王求禮,許州長社人。武后時,為左拾遺、監察御史。后方苜明堂,侈而不法。求禮以為
“乃商瓊臺、夏瑤室①之比,非古所謂茅茨株椽②者。自軒轅以來,服牛乘馬③,今輦以人負,
則人代畜",上書譏切。久不報。
②契丹叛,詔河內王武懿宗御之,懦擾不進,賊敗數州去。懿宗乃條華人為賊注誤④者數百
族,請誅之。求禮劾奏曰:,圭誤之人無良邊吏教習城不完固為虜脅制寧素持叛心哉?懿宗擁兵數
十萬,聞敵至,走保城邑,今乃移禍無辜之人,不亦過乎?請斬懿宗首以謝河北。”懿宗大懼,后
盡赦其人。
③當是時,契丹陷幽州,饋幌⑤屈竭,左相豆盧欽望請停京官九品以上兩月奉助軍興。求禮
曰:“公祿萬鐘,正可輟,仰祿之人可.奈何?"欽望拒不應。既奏,求禮歷階進曰:“天子常有四海,
何待九品奉,使宰相奪之以濟軍國用乎?"姚瑞曰:“秦、漢皆有稅算以佐軍,求禮不識大體。”對
曰:“秦、漢虛天下事邊,奈何使陛下效之?"后曰:"止。"
④久視二年三月,大雨雪,鳳閣侍郎蘇味道等以為瑞,率群臣入賀。求禮讓曰:“宰相燮和陰
陽,而季春雨雪,乃災也。果以為瑞,則冬月雷,米為瑞雷邪?味道不叢。既賀者入,求禮即厲
言:"此天災也。主荒臣佞,寒暑失序,戎狄亂華,盜賊繁興,正官少,偽官多,百司非賄不入,
使天有瑞,何感而來哉?〃群臣震恐,后為罷朝。
(節選自《新唐書?王求禮傳》)
【注】①商瓊臺、夏瑤室:指商代、夏代華麗的樓臺、房屋。②茅茨株椽:比喻簡陋節儉的居所。
③服牛乘馬:用牛馬駕車,④在誤:連累。⑤饋就:運送糧食。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后方茸明堂一
ii請斬懿宗首以啰河北—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歲為瑞雷邪
A.它B.難道C.水渠D.通“巨”
ii味道不從
A.參與B.同“縱〃C.隨行D.聽從
(3)對第②段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I圭誤之人無良邊豆教/習城不完固/為虜脅制寧/素持叛心哉
B.i圭誤之人無良邊吏/教習城不完固/為虜脅制/宇素持叛心哉
C.在誤之人無良/邊吏教習/城不完固/為虜脅制寧素/持叛心哉
D.在誤之人無良邊吏教習/城不完固/為虜脅制/寧素持叛心哉
(4)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詔河內王武懿宗御之,懦擾不進,賊敗數州去。魏宗乃條華人為賊桂誤者數百族,請誅之。
(5)下列對王求禮事例的表述,與文意不一致的一項是
A.上書諫武后遠奢化近節儉B.彈劾武懿宗嫁禍無辜之人
C.反對左相攻打契丹的建議D.反對效仿秦、漢窮兵跋武
(6)第④段中王求禮論述了“季春雨雪”并非祥瑞,分析其論證思路。
3.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七個小題。
許孟容傳
①許孟容,字公范,京兆長安人。孟容少以文詞知名,舉進士甲科。無幾,德宗知其才,征
為禮部員外郎。
②有公主之子,請補崇文館諸生,孟容舉令式不許。公主訴于上,命中使問狀。盂容執奏,
竟得遷本曹郎中。
③卜七年夏,好畤縣風雹傷麥。上命品官①覆視,不實,詔罰京兆尹顧少連已下。敕出,孟
容執奏曰:"府縣上事不實罪止奪俸停官其「弘宥已是殊澤。但陛下使品官覆視后,更擇憲官②一
人,再令驗察,覆視轉審,隱欺益明。事宜觀聽,法歸綱紀。此敕既非急,宣可以少犯。〃詔雖不許,
公議是之。
④十九年夏旱,孟容上疏曰:"京師是萬國所會,強干弱枝,自古通規。其一年稅錢及地租,
出入一百萬貫。臣伏冀陛下.即日下令,全放免之。若播種無望,征斂如1日,則必愁怨遷徙,不顧
墳墓矣。戶部所收學錢,邪度支歲計,本防緩急別用。今此炎早,直支一百余萬貫,代京兆百姓
一年差科,實陛下巍巍睿謨,天下鼓舞歌揚者也。"事雖不行,物以嘉之。
⑤神策吏李昱假貸長安富人錢八千貫,滿三歲不償。孟容遣吏收捕械系,充日命還之,曰:
"不及期總死。〃自興元己后,禁軍有功,又中貴之尤有渥恩者,方得神策吏。故軍士日益縱橫,府
縣不能制。孟容以法繩之軍盡驚。自此豪右斂跡,威望大震。
(節選白《舊唐書?許孟容傳》)
【注】①品官:唐時稱宦官為"品官”。②憲官:執掌外出巡察的監察官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宜可以少期—
ii席日命還之一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物議嘉之
A.事件的論斷B.事物的評議C.公眾的非議D.公眾的評論
ii不及期學死—
A.應當B.判罪C.承擔D.抵押
(3)第④段畫曲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一
A.府縣上事不實/罪止奪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澤
B.府縣上事不實/罪止奪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澤
C.府縣上事/不實罪止奪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澤
D.府縣上事/不實罪止/奪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澤
(4)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孟容舉令式不許。公主訴于上,命中使問狀。孟容執奏,競得遷本曹郎中。
(5)對第④段中孟容進諫放免京城百姓差科的理由推斷錯誤一項是一
A.以地方稅收代替京城稅收是慣例。B.中吳財政稅收,足以備災荒急用。
C.旱災影響農耕,百姓將流離失所。D.體現皇上智慧,百姓將歌舞頌揚。
(6)第⑤段如何塑造許孟容形象的?對此加以分析。
4.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題。
孫子傳
①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
勒兵①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
②于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
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
右,視右手;后,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金關鉞,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
婦人大笑。孫子H:"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
日:“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
從臺上觀,見旦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
味,愿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期。
③用其次為隊長,于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于是孫子使使
報王日:"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其人
不愿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于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芋以為將。
(選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注】①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見耳斬愛姬(—)
ii爭以為將(一)
(2)為卜.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項。
i既已明而不如法者
A.好像B.參照C.遵從D.應當
ii遂斬隊長二人以例
A.炫耀B.示眾C.順從D.宣示
(3)對第③段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兵既整齊/王可試卜7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B.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C.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D.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4)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趣使使下令日:“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斬也。"
(5)“婦人復大笑"到"無敢出聲",是因為孫武—o
(6)評價吳王闔廬“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的做法。
5.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題。
史弼傳
①史弼,字公謙,陳雷考城人也。為平原相,時詔書下,令舉鉤黨,郡國所奏,相連及者多
至數百。唯弼獨無所上,從事①責曰:"詔書然惡黨人,青州六郡,其五有黨,平原何理而得獨
無?”弼日:"先王疆理天下,畫界分境,水土異齊,風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無,胡可相比?
若承望上司,誣陷良善,淫刑濫罰,以逞非理,則平原之人,戶可為黨。相有死而已,所不能
也。"濟活者千余人。
②遷河東太守,受詔當舉孝廉。弼知多權貴請托,乃蹊敕斷絕書屬。中常侍侯覽果造諸生赍
書請之,積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謁弼,而因達覽書。通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當選士報國,
爾何人而偽詐無狀!"命左右引出,楚捶數百。府丞、掾吏十余人皆諫于廷,弼不對。遂付安邑獄,
即日考殺之。侯覽大怨,遂誣弼誹謗,檻車征。更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靖海之間,大
言于道旁曰:“明日舉手虐臣,選德報國,如其獲罪,足以垂名竹帛,愿不憂不懼。〃弼曰:“G住謂
茶苦,其甘如芥。‘昔人刎頸,九死不恨。〃下廷尉詔獄,減死罪一等。
③刑篁歸田里.,稱病閉門不出。數為公卿所薦出為彭城相會病卒,
(節選自《后漢書》,有刪改)
【注】①從事:官名。
(1)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i詔書殊惡黨人―
ii乃尊敕斷絕書屬—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明日攫折虐臣
A.摧毀B.打擊C.折斷D.摧殘
ii刑競歸田里
A.追究B.竟然C.全部D.最后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i郡國所奏,相連及者多至數百。
ii生乃以它事謁弼,而因達覽書。
(4)第③段畫線句的句中應有兩處停頓,請用7〃加以標
⑸第①段中史弼反駁從事的理由可概括為:(1)—:(2)—.
(6)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品弼的主要品質。
6.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題.
柳宗元傳
①柳宗元,字子厚,其先蓋河東人。父鎮,天寶末遇亂奉母隱王屋山常間行求養后徙丁?吳。
②宗元少將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致,一時輩行推仰。第進士、博學宏辭科,授校書郎,調
藍田尉。善王叔文、韋執誼,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內禁近,與計事,擢禮部員外郎,欲大
進用。俄而叔文敗,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既竄斥,地乂荒彷,因自放山澤間,其
埋厄感郁,一寓諸文,仿《離騷》數十篇‘,讀者成悲惻。
③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時劉禹錫得播州,宗元口:“播非人所居,而禹錫親在堂,吾不忍
其窮,無辭以且其大人,如不往,便為母子永訣。”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錫而自往播。會大臣亦為
禹錫請,因改連州。
④柳人以男女質錢,過期不贖,則沒為奴婢。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庸,視
直足相當,還其質。已沒者,出己錢助贖。
⑤宗元少時嗜進,謂功業可就。既舉廢,遂不振。然其才實高,名蓋一時。韓愈評其文曰:
“雄深雅健,似司馬了長。〃南方為進士者,走數千里從宗元游,經指授者,為文辭皆有法。世號
“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節選自《新唐書?列傳九十三》)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第進士、博學宏辭科()
ii無辭以自其大人()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為文章卓偉精致—
A.細密B.精巧C.精良D.優美
即坐廢,遂不振_
A.同"座”D.因為C.定罪D.堅守
(3)對第①段曲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寶末遇/亂奉母隱/王屋山常間行/求養后徙于吳
B.天寶未遇亂/奉母隱土屋山/常間行求養/后徙于吳
C.天寶末/遇亂奉母隱王屋/山常間行/求養后徒于吳
D.天寶末遇亂奉母/隱王屋山/常間行求養/后徙于吳
(4)把第⑤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南方為進士者,走數千里從宗元游,經指授者,為文辭皆有法。
(5)對柳宗元被貶永州后的心態,描述恰當的一項是一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豁達開朗,樂天安命
C.懷才不遇,抑郁不平D.自暴自棄,怨天尤人
(6)第③與第④段敘述的故事各表現了柳宗元什么品性?請概括(限10個字以內)。
7.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六個小題。
歐陽曄傳
①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后或甚貴,終
身不迫其門。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數百人,轉運使疑其積物
多而僧為奸利,命公往箱之。僧以白金千兩饋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聽我言乎?今歲大
兇,汝有積谷六七萬石,能盡以輸官而賑民,則吾不籍汝,〃僧喜曰:“諾。”饑民賴以全活。
②陳堯咨以豪貴自驕,官屬莫敢仰視。在江陵,用私錢詐為官市黃金,府吏持帖,強僚佐署。
公呵吏口:官官金當有文符。“獨不肯署。光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陽,素號難治,乃做公治之,至則決滯獄百余事。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
久不決。公自臨其獄,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之,悉勞而還于獄,獨留一人于庭。
留者色動惶顧,公日:“殺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視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獨以左
手,死者傷在右肋,此汝殺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殺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
決獄之術多如此。所居,人皆愛思之。
(節選自歐陽修《歐陽公墓志銘》)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少而所與親舊一
ii終身不迫其門一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命公往箱之
A.登記B.抄沒C.征收D.假借
ii乃餒公治之
A.貶謫B.調任C.搬遷D.改變
(3)對第③段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
B.公之臨事明/辨猶占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
C.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
D.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
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公呵吏日:"官市金當有文符。"獨不肯署。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5)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歐陽曄怎樣的心理?
(6)依據文意,概括歐陽曄的人物品性。
8.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題。
桑虞傳
①桑虞,字子深。父沖,有深識遠量,河間干顆執權,引為司馬。沖知順必敗就職?旬便稱
疾求退。虞仁孝自天至,年十四喪父,毀瘠過禮,日以米百粒用棒藜蕾,其姊諭之曰:"汝毀瘠如
此,必至滅性,滅性不孝,宜自抑割。〃虞H:"藜蕾雜米,足以勝哀。”
②虞有園在宅北數里,瓜果初熟,有人逾垣盜之。虞以園援多棘刺,恐偷見人驚走而致傷損,
乃使奴為之開道。及偷負瓜將出,見道通利,乃送所盜瓜,叩頭請罪。虞乃歡然,盡以瓜與之。
③嘗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肺,疑虞為盜。虞默然無言,便解衣償之。主人日:"此舍數失
魚肉雞鴨,多是狐貍偷去,君何以疑人?”乃將脯主至山冢間尋求,果得之。客求還衣,虞投之不
顧。
④虞諸兄仕于石勒之世,威登顯位,惟虞恥臣非類,陽欲避地海東,會丁母憂,遂止。哀毀
骨立,廬于墓側。五年后,石勒以為武城令。虞以密邇黃河,去海微近,將申前志,欣然就職。
朝廷以虞名父之子,必能立功海岱,潛遣東莞人華挺授虞寧朔將軍、青州刺史。虞曰:"功名非吾
志也。〃雖歷偽朝,而不里亂,世以此高之。
(節選自《晉書》列傳第五十八)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乃將肺主至山冢間尋求()
ii陽欲避地海東()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會丁母憂―
A.健壯B.家口C.遭逢D.成年男子
ii而不停亂—
A.安適B.游樂C.準備D.參與
(3)對第①段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一
A,沖知蹶必敗/就職一旬/便稱疾求退
B.沖知/順必敗就職/一旬便稱疾求退
C.沖知顓/必敗就職/一句便稱疾求退
D.沖知/顓必敗就職一句/便稱疾求退
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虞以密邇黃河,去海微近,將申前志,欣然就職。
(5)對姐姐勸說桑虞要節制哀痛的理由,理解正確的?項是,
A.桑虞天性仁孝,悲哀過度,超過禮節。
B.桑虞過度悲哀,毀滅生命,也是不孝。
C.桑虞天性仁孝,過度孝順,損害天性。
D.桑虞過度悲哀,身體瘠瘦,不宜遵禮。
(6)概括第②③段所體現的桑虞的性格特點,完成卜面的表格。
相關段桑虞的性格特點
第②段(1)____
第③段(2)____
9.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七個小題。
屈原傳
①屈原者,名平,為楚懷王左徒。博四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
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②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當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
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便其功,曰以為‘非
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③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
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
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④長子頃襄王立。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三怒而遷之。屈原至丁江濱,被發行吟澤
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日:"舉世尚
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圣人者,不遜懣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情?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
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淚羅以死。
(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博四強志―
ii平借其功—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爭寵而心雪其能
A.妨礙B.謀害C.嫉妒D.害怕
ii不尊涉于物
A.呆滯B.拘泥C.停留D.節制
(3)對第③段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B.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C.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D.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⑷把下列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
容枯槁。
(5)楚懷王對屈原態度由親而遠,對其原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擅代楚懷王發號命令B.屈原才華橫溢而招來讒言
C.屈原能說會寫卻恃才自傲D.屈原不建議懷王出使秦國
(6)第④段敘述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分析其用意。
10.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七個小題。
任安傳
①任安,字少卿,滎陽人也。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求事為小吏,后為亭長。邑中人
民俱出獵,任安常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當壯劇易①處,眾人皆喜,曰:“無傷也,任少卿分
別平,有智略。"明日復合會,會者數百人。任少卿曰:“某子甲何為不來乎?〃諸人皆怪其見之珠
也。
②乃為衛將軍舍人,與田仁會,俱為舍人,居門下,同心相愛。此二人家貧,無錢用以事將
軍家監,家監使養惡嚙馬。衛增軍從此兩人過平陽土,土家令兩人與騎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
列斷席別坐。主家皆怪而惡之,莫敢呵。
③其后有詔募擇衛將軍舍人以為郎,將軍取舍人中富給者,令具鞍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
會賢大夫少府趙禹來過衛將軍,將軍呼所舉舍人以示趙禹。趙禹以次問之,I?余人無一人可事有
智略者。趙禹曰:"吾聞之,將門之下必有將類。今有詔舉將軍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
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乂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統耳將奈之何?''于是趙禹悉召衛將軍舍人
百余人,以次問之,得田仁、任安,曰:"獨此兩人可耳,余無可用者。"衛將軍見此兩人貧,意不
平。趙禹去,謂兩人曰:"各自具鞍馬新絳衣。"兩人對曰:“家貧無用具也。“將軍不得已,上箱以
聞。
(節選自《史記?田叔列傳》)
【注】①當壯:壯年人。劇易,險要或平坦。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i為人將車之長安—
ii十余人無一人習事有智略者—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i諸人皆怪其見之疹也
A.嫉妒B.盡力C.厭惡D.迅速
ii將軍不得己,上箱以聞
A.登記B.奏報C.征召D.征集
(3)對第③段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統耳/將奈之何?
B.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繡耳/將奈之何?
C.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繡耳/將奈之何?
D.今徒取富人子/上之乂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納耳/將奈之何?
(4)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
衛將軍從此兩人過平陽主,主家令兩人與騎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斷席別坐。主家皆怪
而惡之,莫敢呵。
(S)依據第①段,“眾人皆喜〃的直接原因是
A.任安樂善好施B.任安足智多謀C.任文敬老愛幼D.任安辦事公平
(6)《史記》擅長以襯托手法刻畫人物,以第③段為例作簡析。
答案
1.【答案】
⑴i聽從、采取某種方式
ii到
(2)iA
iiD
(3)B
(4)我放了你們,讓你們做事謀生,(你們的收入)除了供給(家人)吃穿以外,(剩下的)都用
來補償官府,約好一定的期限還足欠款,可以嗎?
(5)C
(6)蘇頌送契丹使者夜宿,他遇火不避,處騷亂不驚,君王有懷疑他主動奏報,被神宗稱道,說
明蘇頌慮事周全,應對沉著。
【解析】
(1)i從:此句的含義與從善如流、從諫如流……成語中的"從"相同。
ii臨:與"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石鐘山記》)的"臨"相同。
(2)i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與文中的情境"火""唱使者有變"相吻合的一項是Ao
ii邃,在《小心潭記》中"悄愴幽邃"中解為"深遠〃,在本文語境中用作動詞,由此排除A和
B,C項“探究”用作未然,而“精通"用作“已然"。
(3)畫曲線部分有一固定句式“為......所〃不能斷開,以此排除C和D兩項;A項中“但諭醫如法檢〃
這個分句中,"醫如法檢"主渭短語中不能缺少謂語動詞“檢”,以此排除A項。
(4)依據高考評價,翻譯時落實句中的謂語、詞性活用詞、固定詞語,并還原特殊句式或補充省
略部分,如畫線句中的“釋,營生,奉,償,期,歲月,奉衣食之余〃。
(5)C項中“不如蘇頌說話有分量〃與原文中“言語輕重〃語意上不一致,此處的“言語”的主語不是特
指,而是指辦案的官員;"經重〃是偏義復詞,意即說話過于嚴厲。其他三項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對應
的依據。
(6)題干限定了答題要求,即用第③段為例來闡釋蘇頌〃處事精審"。"精審”既體現遇事的從容,
還體現「考慮和處理事件的周全。在蘇頌護送契丹使者夜宿恩州遇火災時,他的所作所為以及后續
向神宗的奏報,包括“稱善久之”這一評價足以體現其“處事精審"。答題時緊扣題干要求,結合內容
作分析。
【參考譯文】
蘇頌,字子容,泉州南安人。考中進士后,擔任江寧知縣。仁宗駕崩后,建造陵墓。相關部門
向幾個郡縣強征不在時令而難以找到的物品。蘇頌說:“仁宗遺囑務必遵從節儉,哪有當地時令不
產卻強行征調的道理呢?應該考慮那時是否有此物,事物也應隨時令收集。〃
(蘇頌)送契月使者山行,住在恩州,旅館起火了,手下人請(蘇頌)到旅館外避火,蘇頌不
動。恩州的士兵想把他救出來,蘇頌關門不讓他們進入,從容地派消防士兵把火撲滅了。大火剛著
時,州人騷亂不寧,高呼使者要叛變,救兵也想乘機生事,靠蘇頌的以靜制動而阻止了(事變)。
最后(事情)傳到京都,宋神宗也有所懷疑。蘇頌出使回來后,進宮奏報(此事),(神宗)夸了
(他)很久。
(蘇頌)改任亳州。有豪強的婦人犯罪當罰杖刑卻(說)生病了,每過十天去查看(她的病
情),病都沒有好。譙簿鄧元孚對蘇頌的兒子說:“你的父親高明且以政績著稱,怎么可以被一個婦
人欺騙。只要告訴醫生依法檢杳,當然不會誣陷她。”蘇頌說:“所有事情都公事公辦,哪里忍心呢。
如果話說得太重,那么(犯)人的態度就會猶豫不定,或許導致(自己)后悔。〃不久婦人死了。
鄧元孚慚愧地說:“我們這等人眼界淺陋,哪里能猜得透蘇公的用心呢。”
吳越一帶饑荒,蘇頌被選派去掌管杭州。一天,(他)出門遇見一百多人,(這些人)悲傷地訴
說道:"我們因為轉運司責罰拖欠做生意的錢,夜晚白天都被囚禁,即使死了也沒有辦法小錢。"蘇
頌說:“我放了你們,讓你們做事謀生,(你們的收入)除了供給(家人)吃穿以外,(剩下的)都
用來補償官府,約好一定的期限還足欠款,可以嗎?"他們都道謝說不敢負約,果然都如期交齊了
欠款。
(蘇頌)請求重新造渾儀,(皇帝)于是任命蘇頌為提舉。蘇頌精通律歷,因為吏部令史韓廉
通曉算術,有精巧的構思,蘇頌奏請任用他。(蘇頌)教給他占代的方法,造了三層高臺,在上面
放渾儀,中間放渾象,下面放司辰,用一個機關相連接,通過激水帶動輪輻旋轉,不用人力。時刻
到了,司辰就出來報告。E月星辰運行的度次,與人們預測的天氣變化相應驗,不差片刻,白天黑
夜,都可以推測出來,這是前所未有的。
2.【答案】
(1)i建造,營建
ii謝罪
(2)iB
iiD
(3)D
(4)(武后)下詔河內王武懿宗抵御契丹,(懿宗)膽怯不敢進兵,敵人劫掠了幾個州后離開了。
魏宗竟然列舉了幾百家被敵人牽連的漢人,請求處死他們。
(5)C
(6)求禮先以同類的自然現象,即冬季打雷不是祥瑞來論證春天下雪不是祥瑞;后來又以太平才
會有祥瑞.而當下人事混亂,天下不太平,由此推出不可能有祥瑞,
【解析】
(1)i"營”帶的賓語是建筑物,解釋為"建造"符合語境。
ii"謝”所在的句子,句意是“請將武懿宗斬首來向黃河以北的地區百姓謝罪”,對轉嫁過錯的
人,解釋為“謝罪〃符合事理。
(2)i句末有個語氣詞"邪",表示反問語氣,提示了“渠〃的意義。
ii"從"在句中作動詞,蘇味道對王求禮的責備不理睬,解為“聽從”符合語境。
(3)斷句關注語句中的兩種標示,一是人稱代詞前,二是關聯詞語前。比如木題中,“城〃前可斷句,
"為,,“寧〃這些關聯詞前往往表示句意的變化。
(4)句子翻譯時,名詞基本保留,謂語動詞,雙音節詞,特殊句式在翻譯時要落實,比如句中的
“御”“敗〃“條”等詞,“懦擾”這樣的雙音節詞,"為賊在誤者〃被動句必須翻譯到位。
(5)C項題肢的表述與文意不符,與此選項相關的信息在第③段,原文的意思是:左丞相豆盧欽
望請求停止京城九品以上的官員兩個月的俸祿來幫助軍隊作戰,左丞相并沒有反對攻打契丹、更不
存在王求禮反對一事。
(6)試題考查分析王求禮說理的過程,他先用類比說理,以冬雷類比春雪;后以因果推理來說理。
回答此類題,理解文意是前提,再結合題干要求,分析論證思路,以"先""后"關聯詞來串聯答題層
次。
【參考譯文】
王求禮,許州長社人。武后時,擔任左拾遺、監察御史。(當時)武后正在營建明堂,奢侈而
不合法規。王求禮認為“(羽堂)簡直可以與商紂王的瓊臺,夏桀王的瑤室相提并論了,并不是占
人所說的居住在茅屋里來治理天下。從軒轅黃帝以來,帝王都是駕著牛車、以馬車代步,現在武后
您乘坐的車卻要許多人抬著,這是把人當畜生啊”,上書言語激烈、懇切。(武后)很久都沒有回復。
契丹反叛,(武后)下詔讓河內王武懿宗御故,(魏宗)膽怯不敢進軍,敵人劫掠了幾個州后離
開了。懿宗竟然列舉了幾百家被敵人牽連的漢人,請求處死他們。王求禮上書彈劾說:"受連累的
百姓沒有好的邊境官吏教育他們,城池不完善,被胡虜脅迫管制,怎么能說他們平素就有反叛之心
呢?武懿宗擁兵數十萬,聽到敵人到來,就逃跑到城池死守,現在竟然把罪過轉移給無辜的人,這
不也是有過錯的嗎?請將武懿宗斬首來向黃河以北的地區百姓謝罪。”武懿宗非常害怕,武后全部
赦免了那些人。
在這時候,契丹攻陷幽州,后勤補給匱乏,左丞相豆盧欽望請求停止京城九品以上的官員兩個
月的俸祿來幫助軍隊作戰。王求禮說:"你有優厚的俸祿,剛好可以停止,那些依仗俸祿生活的人
可怎么辦呢?〃豆盧欽望拒不答應。豆盧欽望把此事上奏后,王求禮越階而上進言說:“天子富有四
海,為什么這樣對待九品管的俸祿,讓宰相強行奪取來救濟軍國之用呢?"姚壽說:"秦、漢都有回
收稅金來輔助軍事的做法,土求禮不識大體。”土求禮回答說:“秦、漢使天下虛弱來為邊境戰爭服
務,你為什么要讓陛下仿效他們?"武后說:"停止這件事。"
久視二年三月,下大笛,鳳閣侍郎蘇味道等人認為這是祥瑞,就率領群臣進宮祝賀。王求禮責
備他們說:“宰相調和陰陽,但是春末下雪,這是天災。如果認為這是祥瑞,那么冬季打雷,它就
是瑞雷了嗎?"蘇味道不聽從。祝賀的人己經入宮,求禮就厲聲說:"這是上天降下的災禍啊!主上
荒淫臣卜奸佞,寒暑失去規律,戎狄禍亂中華,盜賊頻繁起事,良吏少,偽官多,各部匚不賄賂就
不讓入門,假使天有祥瑞,那又是感念什么而來的呢?”群臣震驚恐懼,武后為此罷朝。
3.【答案】
(1)i停、緩
ii約定、限定
(2)iD
iiB
⑶B
(4)許孟容列出章程的規定不予準許。公主向皇上訴說[這事),(皇上)派中使(即宦官)去查
問情況。許孟容持表上奏(皇上)結果升任為禮部郎中。
(5)A
(6)通過描寫許孟容打擊豪強的行為和語言,體現其執法嚴明;通過府縣不敢制裁神策吏、禁軍
震驚、豪強收斂從側面突顯其不懼權勢、敢作有為。
【解析】
(1)i"宣可以少駐”的句意是:宣布可稍稍緩一下,或可稍暫緩宣布;"駐"的本義是“馬停住不走〃,
在此語境中指皇帝的詔令不急于頒布,解為"暫緩"為妥。
ii"克日命還之”的句意是:責令(他)限期(將錢)歸還(富人)。此句“克日"已然限定了
“克”的含義,限定日期。
(2)i與“物議嘉之”相關的句意:許孟容建議的事即便沒能施行,但輿論都稱頌他。“嘉”是稱贊,
夸獎,選C項不合語義,A和B項主語指“事物”,不符合"稱頌”這一事理。
ii與“不及期當死〃句相關的事是,神策吏李昱如果不按期還長安富人的錢,就要判罪;"當〃
解為“判罪〃符合事理。
(3)曲線處的句意是:府縣上報情況不實,只處以沒收俸錢和停職,就寬恕這點而言,算是特別
恩惠了。斷句一般關注兩個要點:分句中有否謂語動詞,主語、關聯詞前一般可斷開,比如曲線句
中的“其”“己,,是個標志。
(4)依據高考評價,翻譯時落實句中的謂語、詞性活用詞、固定詞語,并還原特殊句式或補充省
略部分,如畫線句中的“舉、許、訴、狀、執、竟”,介語后置句“于上”,補充省略部分。
(5)A項,與此項關聯的句意是:京城是天下之人會集之地,京都財政富于地方(消強地方以富
足中央),自古成常規。A項的題肢表述為“以地方稅收代替京城稅收是慣例〃與文意不符。
(6)題干限定了答題的指向“如何〃,即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其作用。在第⑤段中,運用了
動作、語言來正面刻畫許孟容形象;再從府縣、豪右這些角度側面來刻畫許孟容形象。答題時須概
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參考譯文】
許孟容,字公范,京兆長安人.孟容年輕時以文學知名,考中進士科甲等。沒過多久,德宗知
道了許孟容有才能,征入朝廷任禮部員外郎。
有位公主的兒子,請求補為崇文館學生,許孟容列出章程的規定不予準許。公主向皇上訴說(這
事),(皇上)派中使(即宦官)去查問情況。許孟容持表上奏(皇上),結果升任為禮部郎中。
十七年夏天,好畤縣遭遇大風冰卷損傷麥田。皇上命令宦官前去查看,(宦官回復說)情況不
實,(皇上)下詔處罰自京兆尹顧少連以下的官吏。詔文已發出,許盂容堅持上奏說:“府縣上報情
況不實,只處以沒收俸錢和停職,就寬恕這點而言,算是特別恩惠了。只是您派宦官查看后,應該
再選派一個掌管刑法典章的宜員,讓他們重新審驗,經過反復查驗后,隱瞞欺騙的情況更加明白。
事情應該查看多聽,處罰符合法度。這個詔令不是特別急迫,宣布可稍稍緩一下。"詔令沒有準許
(許孟容)的建議,公眾認為許孟容的觀點是對的。
十九年夏季干旱,許孟容上奏說:“京城是天下之人會集之地,京都財政富于地方(消弱地方
以富足中央),自古成常規。(京城)一年的稅錢及地租,收入達一百萬貫。我懇切請求陛下即日下
令,全部免除(當年賦稅)。如果(因旱災)播種沒有希望,而征收的賦稅與田租依舊不變,那
(百姓)肯定會愁怨而流離,也顧不上祖宗的墳墓了。中央財政所征收和掌管的錢財,度支部門不
是按年度來計算收支的,本來就是預備緩急別用的。眼下如此大早,應當支付一百多萬貢錢,來代
替京城百姓一年的賦稅和差役,這樣做能體現陛卜.崇高的智慧,老百姓會為此歡欣鼓舞并頌揚(您)
的啊。"許孟容建議的事即便沒能施行,但輿論都稱頌他。
神策吏李昱借了長安富人八千貫錢,滿了三年也不償還。許孟容派屬吏逮捕拘系李昱,責令他
限期歸還(富人),并說:“不按期歸還處以死罪。〃自興元(唐德宗年號)后,禁軍(唐時保衛京
城或宮廷的軍隊)立有戰功,加上權貴中特別獲得恩寵的人,才能做到神策吏這一級別的官。所以
禁軍士卒一天比一天驕橫,連府縣官員也不敢管束他們。許孟容剛正不怕事,依法拘系他們,禁軍
都很震驚。從此豪強們有臚收斂,(許孟容)威名大震。
4.【答案】
⑴i將要
ii最終
⑵iC
iiB
⑶c
(4)(吳王)急忙派使者下令說:"寡人已知道將軍善于用兵了。但寡人如果少了這兩個愛姬,吃
飯也不香甜,希望不要斬首。”
(5)軍紀嚴明且以身作則,懲戒隊長以儆效尤,處事唯法不唯上。
(6)吳上闔廬能認真拜讀孫武的兵法書籍,并請孫武向他演練如何訓練士兵,卻不愿意實踐。我
認可吳王的謙虛好學,但不贊同他光學不練的做法,理論指導實踐有其必要性,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更能提高能力。
【解析】
(1)i句中"且"表明即將發生的事情,解釋為“將要〃符合事理。
ii句"卒”,是敘述事恃的結果,解釋為“最終”"最后〃均可。
(2)i句中,“如"后面的賓語是“法”,構成動賓結構的詞語,以此排除A和D兩項;在孫武練
兵時,依據事理應該是“遵從"兵法,而不是“參照"兵法。
ii"隊長”違規違法,當斬而“示眾",其他解釋不符合語境。
(3)本文的是吳王,不是齊王,以此排除B和D兩項;A項中"觀之唯王〃的斷句,缺乏前后事
理邏輯的支撐。
(4)翻譯時補充省略的主語(吳王),落實幾個關鍵實詞:趣,使(派),使(使者),用,姬,甘,
愿。
(5)題干中描述的婦人變化,是因為孫武的作為:一是以身作則,二是以法行事,強調了軍隊中
法紀嚴明的作用。
⑹評價試題,答題層次先要概括評價對象,如題干中吳王的做法;再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贊同
可否定,但要有針對性,要自圓其說,如果能結合現實談評價更好。
【參考譯文】
孫子字武,是齊國人。他以所著兵法求見于吳王闔閭。闔閭說:“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讀,
可以試著為我操演一番嗎?"孫子說:"可以。”闔閭問:“可用婦女來操演嗎?”孫子說:“可以。”
于是答應孫子,選出宮中美女,共計一百八十人。孫子把她們分為兩隊,派王的寵姬二人擔任
兩隊的隊長,讓她們全部持戟。命令她們說:“你們知道你們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嗎?〃
婦女們說:"知道。"孫子說:"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
是按背所向。”婦女們說:"是。"規定宣布清楚,便陳設斧鉞,當場重復了多遍。然后用鼓聲指揮
她們向右,婦女們大笑。孫子說:“規定不明,申說不夠,這是將領的過錯。〃又重復了多遍,用鼓
聲指揮她們向左,婦女們又大笑。孫子說:"規定不明,日說不夠,是將領的過錯;已經講清而仍
不按規定來動作,就是隊長的過錯了。”說著就要將左右兩隊的隊長斬首。吳王從臺上觀看,見愛
姬將要被斬,大驚失色。急忙派使者下令說:“寡人已知道將軍善于用兵了。但寡人如果少了這兩
個愛姬,吃飯也不香甜,希望不要斬首。"孫子說:"臣下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國君的命令有
的可以不接受。”于是將隊長二人斬首示眾。
(孫子)選用地位在她們之下的人擔任隊長,再次用鼓聲指揮她們操練。婦女們向左向右向前
向后,跪F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沒有一個人敢出聲。然后孫了?派使者回報吳王說:"士兵已經陣
容整齊,大王可下臺觀看,任憑大王想讓她們干什么,哪怕是赴湯蹈火也可以。"吳王說:"將軍請
回客舍休息,寡人不愿下臺觀看。“孫子說:"大王只不過喜歡我書上的話,并不能采用其內容。〃
從此闔閭真正知道孫子善于用兵,最終任他為將。
5.【答案】
(1)i憎恨
ii預先
(2)iB
iiD
(3)i各郡國上報的人,互相牽連到的多達數百人。
ii(那個)儒生就用其他的事為借口拜見史弼,于是趁機送上了侯覽的書信。
(4)數為公卿所薦/出為彭城相/會病卒。
(5)(1)各地情況不同,不能強求一致(2)不能為迎合上司而違背事實
(6)剛正不阿(或:剛烈正直);為人剛烈(或:為人正直,剛烈忠誠):體恤百姓(或:寧死不
折,嫉惡如仇,不畏權勢,對國忠誠,任人唯賢)。
【解析】
(1)i句中“疾”后面帶有賓語,解釋為動詞“憎恨”"痛恨”符合語法及語義。
ii"豫"字在教材中有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中“逸豫可以亡身"(此句中的“豫”解為游樂,嬉
戲),顯然此意與“乃豫敕斷絕書屬”不合,那么可以通過成語或名句來推斷,如《禮記?中
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此句中〃豫"通"預",
(2)i"明日摧折虐臣〃一句,先判斷"摧折”在句中是謂語動詞,后接賓語“虐臣”,可推斷為"打擊、
打壓”。
ii"刑競歸田里"一句,"競"在句中作表示時間的副詞,解釋"最后""結束時"均可。
(3)i幾個要點要落實:“所奏”(名詞性短語,譯為“上報的人〃)、"連"(牽連)。
ii"謁""因"〃達"(后接賓語“書信",譯為"送到,送上”)幾個關鍵的實詞落實。
(4)斷句的前提是充分理解文意,同時還得有語法知識,先判定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村里租賃土地合同范本
- 20251月份版實驗室設備銷售協議檢測數據隔離條款
- 藥企現場QA培訓
- 社區工作者考試基礎知識
- 出差協議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兼職出納聘用協議書
- 全新在職員工分紅協議
- 班組勞務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勞務服務外包合同
- 安防項目合同范本
- JJG 633-2024氣體容積式流量計
- 管網設計方案
- 管理溝通-原理、策略及應用(第二版)教學課件7
- 中西醫結合診療
-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 數據庫系統原理教程-清華大學
- 中國東盟物流行業分析
- 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滬教版)
- 2023文化傳媒公司股東協議書
-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有余數-豎式運算300題
- 房建工程安全質量觀摩會策劃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