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主觀題鞏固練習四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主觀題鞏固練習四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主觀題鞏固練習四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主觀題鞏固練習四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主觀題鞏固練習四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主觀題鞏固練習四(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材料一“納瑟姆曲線”是1979年由美國城市地理學家Ray.M.Northam發覺并提出的,該規律顯示:當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經濟發展勢頭較為緩慢的打算階段,這個國家尚處于農業社會;當城市化水平超過30%時,第一個拐點出現,代表經濟發展勢頭極為迅猛的高速階段,這個國家進入工業社會;城市化水平接著提高到超過70%之后,出現其次個拐點,代表經濟發展勢頭再次趨于平緩的成熟階段,這時,這個國家也就基本實現了現代化,進入后工業社會。下圖為我國城市化“納瑟姆曲線圖”。材料二下表為某城市市中心與郊區16時的平均氣溫差表。時間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氣溫差/℃5.26.05.46.05.5(1)從1990年到2030年,我國城鎮化進程處在哪一階段?該階段有何特點?(8分)(2)結合所學學問,簡述我國實施城鄉一體化新格局的地理意義。(8分)(3)依據材料二表中數據,分析該城市在城鎮化進程中城、郊之間污染物遷移的方向與緣由,并提出為改善城區空氣質量在郊區應實行的有效措施。(12分)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階段處于加速發展階段。特點依據所學學問即可回答。第(2)題,城鄉一體化的地理意義須要從對城市和農村的影響方面回答,其最終目的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共同旺盛。第(3)題,城市中心區與郊區存在著熱力環流,所以要合理規劃城市,避開城市中心區與郊區的環境受到熱力環流的影響。答案:(1)中期階段。人口和經濟活動向城鎮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數量增加,城市用地規模大幅度增加,出現城市密集地區和城市群。(8分)(2)有利于緩解城市壓力,壯大城市經濟實力;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的城市化進程;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或增加農村發展活力),實現城鄉共同旺盛。(8分)(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區擴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區流向城市。緣由:城、郊氣溫差并產生了城郊之間的熱力環流(或城市“熱島效應”)。措施:在郊區布局有大氣污染的工業時,應當選擇在熱力環流圈之外的區域;提高郊區綠化率。(12分)(二)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原產澳大利亞東北部熱帶雨林中的幾種高大桉樹,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汲取地下水。這幾種桉樹適應性強,生長快速,3~5年即可成材,統稱“速生桉”。我國西南地區某地引種速生桉作為造紙原料。下圖中a、b分別示意該地速生桉種植前、后的改變。(1)讀圖a,分析當地沼澤獲得穩定水源的緣由及過程。(8分)(2)讀圖b,分析種植速生桉后當地其他植被的改變及緣由。(8分)(3)簡述我國西南地區引種速生桉發展造紙業的理由。(8分)(4)就降水條件簡述我國西南地區不相宜大面積種植速生桉的緣由。(6分)解析:第(1)題,森林有涵養水源的生態作用,圖a中山坡上森林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穩定的水源。第(2)題,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搶奪水源、陽光等,造成自然次生林和灌叢的退化。第(3)題,顧名思義,速生桉生長快,成材快,為造紙業供應原材料,而且西南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發展造紙業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第(4)題,題干中提到,這種速生桉須要大量的水分,但西南地區為季風氣候,旱季水分不足。答案:(1)緣由:山坡上的自然次生林和灌叢能涵養水源。過程:截留大氣降水,減緩地表徑流,增加雨水下滲,(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積地帶,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為沼澤供應穩定的水源。(8分)(2)植被改變:自然次生林和灌叢退化;沼澤萎縮。緣由: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8分)(3)速生桉適應性強,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紙原料。發展造紙業能增加就業,創建產值,帶動相關產業發展。(8分)(4)(我國西南地區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低于熱帶雨林區;(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時間較長,降水較少。(6分)(三)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城市人口容量應與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資源總量相適應。有人依據上海經濟發展水平和水資源總量,估算出2010年、2024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見表)。隨著上海市城市化進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達2301.91萬人,超過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萬人)項目2010年2024年2030年水資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經濟發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綜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1)讀圖1,指出上海人口年齡構成特征。(8分)(2)隨著城市的發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較大的改變。讀圖2,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區域的改變特征。(10分)(3)結合影響人口容量因素的學問,從水資源和經濟發展兩個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實行的措施。(10分)解析:第(1)題,依據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圖讀出數據可知,0~14歲人口所占比重小(約為8%),15~64歲人口所占比重大(約為82%),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約為10%,出現人口老齡化。第(2)題,圖2顯示,1990年到2005年中心城核心區人口削減,近郊、遠郊人口增多。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區人口又出現增加的趨勢。第(3)題,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水資源的影響較大,應當實行開源、節流措施;同時要大力發展經濟,提高人口容量。答案:(1)0~14歲人口所占比重約為8%;15~64歲人口所占比重約為82%;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約為10%。進入老齡化階段。(8分)(2)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區人口削減,近郊和遠郊人口大幅增加。2005年至2008年隨著上海舊城改造和環境改善,中心城核心區出現人口增加的趨勢。(10分)(3)自然資源是影響一個地區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資源的影響最為明顯。上海應開發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節約用水。科學技術水平越高,經濟更加達,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應大力發展科技,加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高就業率和生產率。(10分)(四)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黑河發源于祁連山脈,流經河西走廊,是我國西北地區其次大內流河,黑河流域農牧業開發歷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蔬菜瓜果基地。近年來,河西走廊成為優質的高原夏菜(指夏季在氣候干冷地區生長的蔬菜)產區及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隨著蔬菜產量的增加,大量尾菜積累成為一大“公害”,給蔬菜生產基地環境平安造成了威逼。下面兩圖分別為黑河流域圖及蘭州市榆中縣某示范區的尾菜綜合利用示意圖。(1)分析河西走廊種植高原夏菜的優勢氣候條件。(8分)(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圖中黑河流域發展商品糧、瓜果蔬菜生產過程中,假如用水不當造成的地理環境改變。(8分)(3)運用可持續發展的原理,分析該示范區的尾菜利用措施對區域發展的影響。(6分)(4)你是否贊同河西走廊玉米制種基地接著擴大發展規模,請說明理由。(8分)解析:第(1)題,結合高原夏菜喜干冷的習性,從河西走廊地勢、位置入手,分析其夏季干、冷的特點。再考慮干旱環境下,光照足夠,溫差較大的特點。第(2)題,本題考查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的運用。中上游引水過多——下游水量削減(水文)——湖泊、濕地萎縮,地下水位降低(水文)——土地荒漠化(植被)、鹽堿化(土壤)——生物多樣性削減(生物)。第(3)題,該題考查對可持續發展內涵的理解。分析時要從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子系統——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經濟從能源、原料、產業發展、經濟收入等方面分析;生態從削減資源奢侈、環境污染等方面分析;社會從就業方面分析。第(4)題,贊同,可從擴大規模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收入、增加就業等有利方面回答;不贊同,可從擴大規模會導致水源問題、土地問題等生態問題角度回答。答案:(1)地勢較高,夏季較涼快,地處內陸,濕度較低(降水少),適合高原夏菜的生長;夏季光照足夠,晝夜溫差大,利于蔬菜養分的積累。(8分)(2)在圖示干旱地區,由于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澆灌,造成下游河流徑流量削減(甚至干枯、斷流),注入湖泊水量削減,(在劇烈的蒸發和下滲作用下)湖泊萎縮(面積縮小或消逝);地下水位下降,導致植物枯死、生物棲息地遭破壞(生物多樣性削減),土地荒漠化(沙化嚴峻、土地沙化);灌區由于不合理澆灌,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從而造成生態環境惡化。(8分)(3)廢棄的尾菜制成沼氣,供應了清潔可再生的能源;以尾菜為飼料,進行動物養殖,為多種工業供應原料,將尾菜變廢為寶,循環再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