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解題規范化(原卷版)_第1頁
物理解題規范化(原卷版)_第2頁
物理解題規范化(原卷版)_第3頁
物理解題規范化(原卷版)_第4頁
物理解題規范化(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物理解題規范化規范化解題,可以反映出學生觀察問題的全面性、理解問題的透徹性、分析問題的嚴密性和解決問題的有序性,所以,歷年高考對規范化解題的要求都很高。能夠通過解題過程反映解題思路的主觀題,雖然閱卷的標準難以把握,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歷來都很大。對這些主觀題的解答,高考的要求是“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高考評卷,也是根據解題過程和結果分步記分的,而且結果(最后答案)往往只占總分的一小部分。在每年的高考中,絕大部分考生(包括成績特別好,甚至能上清華北大的尖子生)都會因為解題不規范而丟失大量本該手到擒來的分數。據早些年湖南省高考閱卷組抽樣統計,因為解題不規范而引起的非智力丟分,六科合計人平超過30分,有的甚至高達五六十分!試想想,面壁苦讀十多年,就因為平時沒有養成好的習慣,解題毛毛草草、丟三落四,書寫馬馬虎虎、亂七八糟,本該是上985、211名校的料,一下就掉到了二本三本,多可惜啊!況且做學生時不養成嚴謹認真的習慣,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了,你可能做得很好嗎?在所有各學科中,物理這一學科對規范化解題要求是最高的,因為這一學科的特點就決定了解題過程中必須把“理”說清楚。歷年的高考中,理科生的感覺都是“物理題難,化學題煩,數學題做不完”,物理題難,難就難在學生解題過程中思路紊亂,對過程把握不準,對規律理解不清,平時學習中多加強規范化解題訓練,對培養自己嚴謹細致的邏輯思維能力、言簡意賅的語言表達能力、連貫有序的過程組織能力、有理有據的解決問題習慣是大有好處的。我們始終要明白:做好一道物理綜合題,就是要寫好兩篇文章——說明文加議論文。當然,規范化解題,不僅僅是對綜合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計算題)而言的,選擇、填空、作圖等等題型,都有它們的解題規范化要求。學生解題不規范,是最讓我們老師頭疼的一件事。老師自始至終反復強調,多數學生就是好不起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不知道,可能是以前的老師強調得少,學生不知道解題還有什么規范化要求;二是不在意,平時做題,習慣就是把題目看一遍,草稿紙上畫幾筆,覺得自己會做了,對一下答案就算了事,很少正兒八經地在正規的卷面上做幾道題,很少詳細地書寫解題過程;三是不在乎,覺得只要答案對了就可以了,書寫過程那是多此一舉,甚至是浪費時間,認為高考對解題過程要求也不會那么嚴,平時考試自己亂寫也沒見老師扣分,如果老師對此要求過嚴甚至產生反感。為全面提升高考成績,你必須時刻牢記:規范化解好每一道題。特別是高三學習的這一年,從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改變過去不好的解題習慣,甚至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規范化要求(一)版面格式規范化1.版面布置從平時作業和考試中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解題時,喜歡將紙面的左邊空出一小半甚至一大半不寫,且往往越往下寫空得越多,特別是作答時,總喜歡從行中開始。這樣做不僅不符合書寫的格式要求,影響美觀,而且浪費紙面,造成左邊空著不寫、右邊又寫不下,甚至不得不寫到考卷的密封區去的結局。特別是現在實行網上掃描閱卷后,每一道題都規定了解題區域,寫到規定區域以外的,毫無疑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正規的書寫格式,應是從左邊開始,頂格書寫(除常規的空格外),從上到下,寫到下面后不再返回上面(也就是說,一般不分左右兩欄書寫)。2.分行書寫物理解題絕不能“一根獨腸子到底”,寫滿上行寫下行。我們應根據解題中每一句話、每一個表達式的意義分行書寫,且文字表述與數學表達式一般不同行書寫。3.空格與對齊文檔排版有兩種基本的空格方式:首行縮進與懸掛縮進。圖1圖1正確排版——首行縮進圖2正確排版——懸掛縮進首行縮進就是每一自然段的第一行最前面空兩格,其余各行均頂格書寫。建議采用這種格式。圖3圖3錯誤排版——左邊留有大塊空白,不按要求空格不適當空白正規排版:從左往右寫圖4錯誤排版——題目未分欄,而解答分欄書寫由于考試試卷上沒有方格,我們應按照上述要求對齊書寫(做到橫平豎直),使版面看起來美觀整潔。4.表達式縮進每一行的數學表達式一般空4~6格書寫。如果一個題目有多個表達式,應保證各表達式左邊豎向對齊,即每一行的表達式左邊空的格數要一樣。5.圖形擺放物理學中圖形特別多,圖形一般擺放在版面的右邊,這樣做既可以節省版面(因為各行文字往往都不會寫到最右邊,圖形可放在版面右邊的空白處),又可以使版面左邊整齊,使版面美觀。★解題中必須具有節省版面的意識。現行高考,答題卡上嚴格劃定了每一道題的答題區域,解題時要防止兩種情況發生:一是對解答過程長短估計不準,字體過大,版面過于疏松,導致最后寫不下;二是解題中發現解錯了,如果沒有空余地方,將沒地方可以修改。(二)文字說明規范化1.不規范的表現①無文字說明,通篇只有數值或符號運算這是物理解題中的最大弊端,也是物理解題和數學解題的最大區別。②文字說明不得要領或過于簡單,必須說清的一字不提;或羅嗦累贅,無關緊要的滔滔不絕。③不會使用學科術語及規范化的字母符號如:將“動能定理”說成“動能定律”,核反應中質量的減少不會用“質量虧損”來表述,“牛頓第二定律”隨意縮寫成“牛二定律”,電壓這個物理量的符號“U”與其單位的符號“V”不分,功的符號“W”與能的符號“E”亂用,等等。對于每個物理量及其單位,國際上都有約定俗成的英文或希臘字母或其他符號。假設物理量及書寫單位時,應該使用這些通用的字母符號,不要“獨創”一些別人難以接受甚至背離人的思維習慣的符號,以免造成誤解。④所說明的原理依據與所列出的表達式不對應,或所說明的相互矛盾如:說的是“根據動能定理可得”,但所列出的表達式卻是機械能守恒方程;所說的是“設物體所受的壓力為FN”,但受力圖中所標的該壓力卻為“N”,等等。⑤隨便創造一些字母符號代替漢字如:分析某量是“增大”或“減小”時,自行使用并非通用的符號“↑”、“↓”;在用漢字進行說明時隨意夾雜一些符號,如“>”、“<”、“∵”、“∴”,等。2.需要說明的內容①說明各符號的意義除題中已給定的物理量符號及一些常數常量的符號外,自己在解題中所引入的每一個符號,都應該用文字或圖形說明其意義。特別是當一個題中要用到的量較多時,這一點尤為重要。不說明符號意義,這幾乎是所有學生的一個通病。解物理計算綜合題,建議開始就列出已知條件。列已知條件有三個主要作用:一是規定符號,二是進行單位換算,三是進行簡單的運算。對于解題中要用到的其他符號,可以先一起設定出來,也可以在解題中要用時再設定出來。字母符號的使用要符合本學科的習慣,不要一遇到未知量就用“x”“y”表示。②說明研究對象及研究過程(或狀態)特別是對象、過程(或狀態)較多時,每一個解題步驟是針對于何物體、何過程(或狀態)的,都必須說明清楚。③說明矢量正方向的選取④對所作圖形圖象作必要的說明如說明圖形對應的物體、狀態過程、圖形特點(曲直方圓、交點拐點等)、意義。⑤寫出簡潔的分析過程及分析結論通過分析得到的結論,往往是得出其他結論或方程的依據。⑥說明主要的原理依據物理解題重在說理,物理學思維的嚴密性就是體現在這里。⑦用文字作答或說清解題結論,或對結果的適用情況(如正負意義)作必要說明。(三)書寫規范化1.字體與字跡字體大小適中(我覺得書寫字體宜小。字體小點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有效地節省版面,二是版面顯得更整潔),筆畫粗細適宜,字跡輕重適當(筆跡顏色濃淡適中,不可用鉛筆書寫,其石墨黑度不夠,且易擦掉,不利觀看和掃描),字形端正、筆畫工整,無錯別字。切忌字跡潦草,筆畫殘缺不全。很多同學寫字,總喜歡每一個字有一畫寫得特別長,應改掉這一習慣。2.分數與根式分數(式)有橫線寫法和斜線寫法兩種。橫線寫法中,分數線比分子和分母都不能短,繁分數(式)的主分數線應處在行的正中(即與等號“=”等高)。斜線寫法中,斜線右邊的全部為分母部分,所以,“0.5N”不能寫成“1/2N”,因為“1/2N”這種寫法中“N”應被理解為分母“2”的單位。根號“”一是要寫對,不能寫成豎式除號,左下應有一個兩折的小鉤;二是要注意,只有根號橫線下方斜勾右方的部分才是根號內的部分。3.數字、字母與符號書寫數字時要注意,非指數和腳(角)碼的所有數字,應寫成大小高矮一樣,有很多同學總喜歡把“1”寫得特別長而把“0”寫得特別小,這是錯誤的。數字書寫特別要注意清晰準確,不可似是而非,“2”、“7”不分,“5”不轉彎,指數比底數寫得還大,都是常見的問題。字母與符號的書寫必須規范工整,字母的大小寫、字母與數字必須嚴加區別(特別是“a”與“2”、“q”“ɡ”與“9”、“u”與“μ”、“n”與“π”“Ω”、“G”與“a”,等等)。字母符號建議盡量采用印刷體書寫,這樣更有利于區分大小寫(如“R”、“K”與“k”,如果不采取印刷體書寫,很容易混淆)。有些字母符號特別是一些希臘字母不太好寫(如μ、ω、β、Ω、ρ等),但也應注意筆順和形狀,盡量模仿得像一些。大小寫字母的形狀位置,都應按英文三行格的要求書寫。數字相乘時,乘號應該寫成“×”而不要寫成“·”,以免和小數點混淆;相除時,除號都不用“÷”,而應寫成“/”或分數(式)形式。4.單位物理量的單位現要求只能寫成字母符號,不再使用中文名稱。如果在運算過程中省略了單位,則最后結果中添出的單位必須加括號注明。在運算表達式中,如果帶單位,則每一個量的單位都應寫出來,不能有些寫出單位,有些又省略單位。很多同學不太在意單位的書寫,其實很多錯誤的運算可能正是單位書寫紊亂引起的。單位的字母符號必須注意大小寫。106及其以上的單位詞冠都是大寫,如“兆赫茲”為MHz,不能寫成mHz;106以下的單位詞冠都是小寫,如“千克”為kg不能寫成Kg,“毫安”為mA不能寫成MA,“皮法”為pF不能寫成PF……5.科學記數法很大或很小(比1小得多)的數值(或有效數位不夠時),要用科學

記數法表示,寫成“a×10n”(n為整數)的形式。但要注意,若無特殊要求,應使1≤a<10。(四)作圖規范化1.按需作圖雖然很多題目并未要求作出某圖,但若解題中需要用到該圖,則也應作出該圖。如受力圖、運動過程示意圖、電路圖、光路圖、各種圖象圖表等,這些圖往往也是評分點。2.完整準確包括:長短角度符合題意、位置準確、起點終點交點拐點清晰明了、開合正確(如電路圖中,相連的地絕不能有空隙)、線條曲直凸凹虛實切轉符合規律與習慣、標注清楚完整。畫電路圖時,導線相接的地方必須有圓點(這一點很令人失望,現在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甚至老師,還有大部分資料書都沒有這個點);沒有圓點,表示導線交叉不相接。畫電路實物連線圖時,所有線頭都必須接在接線柱上,滑動觸頭上及導線中間不能連線。3.工整美觀包括:規尺作圖(使用工具作圖,這是規范作圖的最基本要求。除了一些曲線無法使用工具外,所有線條都不能隨手畫成)、線條清晰(線條應一筆畫成,不可反復涂抹,斷斷續續;畫線條應有足夠的力度,畫成寬度很小而輪廓清晰的細線)、圖形規則(如:每一個電路圖應盡量成方形,外邊緣轉彎不要太多)、位置合理(如:解某個步驟所需要的圖,最好就放在這個步驟的右邊,不要放得太遠)、擺放平正、大小合適、比例協調、松緊適度。4.確保掃描高考網上閱卷要求先用鉛筆作圖,修改正確后再用黑色鋼筆或中性筆填涂。因鉛筆作圖顏色太淡,不利于掃描,易造成丟分。(五)解題過程規范化1.問什么解什么不可漏解一些問題,也不可畫蛇添足。2.最好按題設順序依次解答若題中有多個小題,最好標出解答中相應各小題的題號。當然,根據實際情況,也可調換解題順序。3.注意各步驟、各表達式之間的邏輯連貫性由什么得到另外什么,由哪些表達式得到什么結果,應有關聯詞(如“因為…所以…”,“由…解得…”)或推出符號“”相連,切忌機械地羅列表達式,看不出各步驟間的邏輯關系。4.表達式較多時要編號若有多個方程,應按順序依次編號,且編號盡量做到縱向對齊。這樣,要使用某個方程,只要寫出編號就行了,方便簡捷,邏輯連貫性也強。為防止連鎖錯誤,提高得分可能性,盡量不用連等式運算。高考中是不要求寫出運算過程的。5.推導運算的一般步驟①先寫公式的標準形式(但應與具體的題目相聯系,用解題中相應的字母符號代入);②再進行符號運算,得出所求量的最簡式;③最后代入數據(只能用題中的原始數據。即使只是因為變換了單位而使數據變了,事前也應有交代),得出結果。6.表達式變換的一般要求表達式變換的一些重要步驟應書寫出來,但不能直接在卷面上將約分或正負抵消的部分劃線叉掉,也就是說,不能作約分或正負抵消的標記。同樣,通分或其他變換,也不能隨便在卷面上到處作標記。(六)結果規范化1.多解的處理所列方程或方程組有多解時,都應寫出來,該舍去的再舍去,或通過論證后取舍。自己引入n或k或其他字母符號表示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結果,必須注明n或k的可能取值。對n或k的取值的說明,物理中一般采用列舉省略法,且一般寫在括號內,一般不采用數學中的區間寫法、集合寫法。一般從前往后按順序列舉3~5個可能的取值,且能明顯看出以后的取值規律之后再省略。如:(n=0、1、2、3、…),(k=1、3、5、7、…)2.數值結果盡量用整數或小數,最后結果一般不用分數及無理數表示。3.代數式結果①注意字母的大小寫(特別是題中給定符號的大小寫)②注意各部分的書寫順序代數式書寫的一般順序是:常數系數+字母系數+其他部分+三角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及根式順序安排的原則是:與教材一致,符合習慣同時不產生歧義如:不要寫成,不要寫成,不要寫成,不能寫成,不能寫成③注意最后是否要添單位(用字母符號表示的結果,要特別注意后面要不要添單位)4.方向的說明人們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中,對矢量和其他因素的方向的描述,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歷來的學生卻恰恰相反,能夠說對說清楚的總是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們對語句的理解能力和對詞匯的運用能力太差,而不是不知道方向如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方向與方位分辨不清方向是說明指向的,是“向…”、“指向…方(邊)”、“自(由)…向…”;方位是說明位置的,是“在…方(邊)”、“處于(位于)…方(邊)”。填空“方向是:向左”不能填成“方向是:左”。yOPxyOPxv例如:波的圖象如右,我們應說波向“x軸正方向”傳播,而不要說成波向“右”

傳播;應說該時刻質點P向“y軸負方向”運動,而不要說成向“下”運動。③不理解習慣說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真正意思“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是人們畫標準地圖時,為便于所有人一看到地圖時都能弄清地理方位而作出的一個統一

45°EyxO規定,畫其他圖45°EyxO例如:右圖所示的電場E的方向,不能說成“西南方向”、“西偏南45°”,也不

能說成“與y軸成45°角”(應是與y軸成135°角),可以簡單地說成“方向如圖所示”

(當然,必須在卷面上畫出并標出了矢量E及角度才能這樣說)。40°40°v水平面40°1234例如:圖中速度v的方向不能就說成“與水平方向成40°角”,因為即使

只在圖示的這個豎直平面內,1、2、3、4四個方向都與水平方向成40°角。5.作答或下結論①是否作答,以“說清楚”為原則(若解題中已把所要求解的每一個問題都說清楚了,則不必作答。當然,如果一個題有多個需要求解的問題,為使結果一目了然,最好還是按順序把結論答出來。)②如果作答,以“說完整”為原則(有多個問題要求解時,應把每個問題答清楚,不可養成只答最后一個問題的習慣)規范化解題示例13.(2024年安徽卷)某人駕駛汽車,從北京到哈爾濱,在哈爾濱發現汽車的某個輪胎內氣體的壓強有所下降(假設輪胎內氣體的體積不變,且沒有漏氣,可視為理想氣體)。于是在哈爾濱給該輪胎充入壓強與大氣壓相同的空氣,使其內部氣體的壓強恢復到出發時的壓強(假設充氣過程中,輪胎內氣體的溫度與環境相同,且保持不變)。已知該輪胎內氣體的體積V0=30L,從北京出發時,該輪胎氣體的溫度t1=?3℃,壓強P1=2.7×105Pa。哈爾濱的環境溫度t2=?23℃,大氣壓強P0取1.0×105Pa。求:(1)在哈爾濱時,充氣前該輪胎氣體壓強的大小。(2)充進該輪胎的空氣體積。解:(1)由查理定律可得其中P1=2.7×105Pa,T1=273?3=270(K),T1=273?23=250(K)代入數據解得,在哈爾濱時,充氣前該輪胎氣體壓強的大小為(2)由玻意耳定律代入數據解得,充進該輪胎的空氣體積為14.(2021年湖南卷)如圖,豎直平面內一足夠長的光滑傾斜軌道與一長為L的水平軌道通過一小段光滑圓弧平滑連接,水平軌道右下方有一段弧形軌道PQ。質量為m的小物塊A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以水平軌道末端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xOy,x軸的正方向水平向右,y軸的正方向豎直向下,弧形軌道P端坐標為(2μL,μL),Q端在y軸上。重力加速度為g。(1)若A從傾斜軌道上距x軸高度為2μL的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求A經過O點時的速度大小;(2)若A從傾斜軌道上不同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O點落在弧形

軌道PQ上的動能均相同,求PQ的曲線方程;(3)將質量為λm(λ為常數且λ≥5)的小物塊B置于O點,A沿傾斜軌

道由靜止開始下滑,與B發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要使A和B均能

落在弧形軌道上,且A落在B落點的右側,求A下滑的初始位置距x軸高度

的取值范圍。解:(1)物塊A從光滑軌道滑至O點,根據動能定理得解得(2)物塊A從O點飛出后做平拋運動,設飛出的初速度為v0,

落在弧形軌道上的坐標為(x,y),將平拋運動分別分解到水平方向

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有,解得水平初速度滿足物塊A從O點到落點,根據動能定理可知解得落點處動能為因為物塊A從O點到弧形軌道上動能均相同,將落點P(2μL,μL)的坐標代入,可得化簡可得即(其中,μL≤y≤2μL)(3)物塊A在傾斜軌道上從距x軸高h處靜止滑下,到達O點與B物塊碰前,其速度為v0,根據動能定理可知解得①物塊A與B發生彈性碰撞,使A和B均能落在弧形軌道上,且A落在B落點的右側,則A與B碰撞后需要反彈后再經過水平軌道-傾斜軌道-水平軌道再次到達O點。規定水平向右為正方向,碰后AB的速度大小分別為v1和v2,在物塊A與B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能量守恒。則解得②③設碰后A物塊反彈,再次到達O點時速度為v3,根據動能定理可知解得v32=v12-4μgL④據題意,A落在B落點的右側,則v3>v2⑤據題意,A和B均能落在弧形軌道上,則A必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