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同步課件_第1頁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同步課件_第2頁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同步課件_第3頁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同步課件_第4頁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同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第1課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4第2課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9第3課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15目錄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遠古的傳說良渚古城與陶寺都城實踐作業0103040201早期國家和文明的起源牛河梁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遺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牛河梁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代表。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等遺址和珍貴玉器的發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紅山文化女神像白玉豬龍◎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的祭壇、積石冢和女神廟葬于積石冢上的少數人擁有玉器,表明他們特殊的社會地位,其他大部分成員無權獲得玉器等奢侈品。——索秀芬、李少兵《紅山文化研究》社會分化加劇,一部分人從生產勞動中脫離出來。專門從事管理,出現了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和祭祀權力的王。以王為首的統治階級依靠社會規范和暴力對內進行管理和統治,對外發動戰爭,從而形成了早期國家。牛河梁俯瞰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產生是人類進人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02良渚古城與陶寺都城它的出土玉器無論是文化含義還是制作技藝,特別是反山墓地“琮王”所展現的良渚玉器最為經典的紋飾“神人獸面紋”。展現出中國兩河流域農耕文明的信仰特征良渚古城遺址規模宏大、遺存類型復雜、內涵豐富,其遺產的整體價值由城址、外圍水利系統、分等級墓地(含祭壇)和以良渚玉器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遺存要素共同承載。這些發現反映了良渚社會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統治者較強的調動、組織能力。【課堂探究】以良渚古城遺址的考古發現為例,父系氏族社會具有哪些特點?等級隨葬品數量隨葬品質量墓主身份1百件以上,多則數百件以玉器為主,隨葬玉鉞、玉琮,無生產工具神王(最高統治者)2幾十件至百件玉器遠多于其他器物,隨葬玉鉞、玉琮公侯,掌握較多財富3幾十件左右玉器多于陶、石器,玉鉞、玉琮僅隨葬其一宗教顯貴或軍事權貴,擁有相當財富4十幾件至幾十件玉器與陶、石器數量相近,隨葬石鉞首領,有一定財富和地位5幾件至十幾件少或無玉器,多陶、石器,隨葬石鉞或石鏃上層平民,有一點私產6一件或幾件只有陶、石器普通平民7基本為零社會地位最地下人群——摘編自許鵬飛《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會結構與形態》部落中出現權貴階層,貧富差距顯著,階級分化明顯,私有制產生時間古人類/文化遺存生產生活狀況距今約1萬年1萬多處距今約7千至5千年仰韶文化(黃河)大汶口文化(黃河)河姆渡文化(長江)距今約5千年左右龍山文化(陶寺遺址)

(黃河)紅山文化(牛梁河遺址)

(遼河)良渚文化(長江)新石器時代早期原始農業、飼養家畜、生活逐漸穩定彩陶、種粟種水稻、養蠶繅絲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玉器、祭壇、積石冢玉器、祭壇、神廟等

相對于世界其他幾大歷史文化系統而言,中國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國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發展不是一條線貫徹始終,而是多條線互有交錯的網絡系統,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區系既相對穩定,又不是封閉的……—蘇秉琦《關于重建中國史前的思考》1.從南到北,分布廣泛;2.多元一體,中原核心;3.自成一系(本土性)4.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多元:分布廣泛,各具特色一體:相互融合、相互影響【探究1】結合以上材料,歸納概括中華文明起源的特征多元一體遠的傳說古03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氏。——《白虎通》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當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醫方興焉。——《淮南子·修務訓》傳說炎帝姓姜,他制作耒耜(lěisì),教民耕種,被尊稱為炎帝神農。炎帝還發明了陶器。最廣為傳頌的事跡是炎帝為了治病救人,遍嘗百草,發現了許多治病的藥物,最終因誤服毒草而逝。炎帝(神農氏)像黃帝誕生圖黃帝(軒轅氏)像黃帝泉(阪泉)黃帝泉位于河北省涿(Zhuō)鹿縣礬山鎮黃帝城,古稱之為阪(Bǎn)泉,即為黃帝族飲水之處。傳說黃帝姓姬,號軒轅氏。他聰明能干,創制歷法,指導人們根據季節的變化播種、收割。黃帝還發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傳說銅器、車船也是他發明的。阪泉之戰涿鹿之戰a蚩尤其他部落黃帝黃炎聯盟華夏族漢族炎帝阪泉之戰涿鹿之戰華夏族形成和發展炎黃部落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的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炎黃部落其他部落演變為華夏族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點?是眾多民族在不斷交往、交流過程中逐漸融合形成。

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梁啟超《飲冰室合集》任務: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點?材料研讀

“禪”意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帝位”。

堯年老的時候在征得各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后,便推出了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樣的方法,把位置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

禪讓制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1)禪讓原則:賢德(2)禪讓實質:原始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3)禪讓概況:堯→舜→禹大禹治水:那么你打算怎么治理水患呢?

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漻水以導河,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以利黔首。

——《呂氏春秋》創新精神、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斗爭精神,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根據材料思考禹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三達「三仞」的高度,而不疏導河道,水無歸宿。”

——《淮南子·原道訓》鯀用了9年的時間都沒有成功,后被處死。治水的重任來到了鯀的兒子——禹的身上。看來老爹的方法不行!疏導法:引導人們按地勢高低開路挖渠,疏導洪水入海。砌墻!砌墻!砌墻!3.大禹治水:看來老爹的方法不行!那么你打算怎么治理水患呢?于是……

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漻水以導河,疏三江五湖,注之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