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業安全管理與施工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1頁
工程行業安全管理與施工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2頁
工程行業安全管理與施工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3頁
工程行業安全管理與施工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4頁
工程行業安全管理與施工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行業安全管理與施工規范作業指導書TOC\o"1-2"\h\u4306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 3285961.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50231.1.1引言 3265221.1.2安全管理在工程行業中的重要性 3266621.1.3安全第一原則 4322481.1.4預防為主原則 439231.1.5全員參與原則 4223311.1.6持續改進原則 4282321.1.7法律法規遵循原則 4298901.1.8科學合理原則 430372第二章安全組織架構與職責 421751.1.9安全組織架構的重要性 4179441.1.10安全組織架構的組成 4181171.1.11安全組織架構的建立流程 580701.1.12安全管理委員會職責 5121231.1.13安全管理部門職責 5292491.1.14項目部安全管理機構職責 5205551.1.15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小組職責 62090第三章安全生產法規與標準 6225341.1.16國內安全生產法規概述 6311561.1.17國外安全生產法規概述 6148071.1.18國內行業安全生產標準 7161541.1.19國外行業安全生產標準 732441第四章安全教育與培訓 7123731.1.20安全教育內容 7281691.1.21安全教育形式 844851.1.22安全培訓組織 8216841.1.23安全培訓實施 930707第五章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 999231.1.24概述 9296551.1.25現場觀察 9221451.1.26專家咨詢 934541.1.27案例分析 10218981.1.28安全檢查表 10226691.1.29概述 1060121.1.30定性評估 10139401.1.31定量評估 10274391.1.32綜合評估 1126952第六章安全防護措施 11262591.1.33目的與意義 11252451.1.34設置原則 11170701.1.35主要安全防護設施 11220481.1.36設置要求 11123631.1.37目的與意義 1256241.1.38主要安全防護用品 12131421.1.39使用要求 1212090第七章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12168991.1.40施工現場安全檢查 12120211.1.41施工現場處理 133626第八章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 14319011.1.42質量控制的原則 14211171.1質量第一原則: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應始終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保證施工過程和施工成果達到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 14237801.2預防為主原則: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預防措施,消除質量隱患,防止質量的發生。 1526961.3全面控制原則:質量控制應貫穿于工程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驗收的各個階段,實現全面控制。 1521131.3.1質量控制的內容 15295942.1設計質量控制:保證設計文件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滿足施工要求,無設計缺陷。 15232142.2施工質量控制:保證施工過程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材料、設備、工藝等達到國家標準,施工人員具備相應資質。 15261202.3驗收質量控制:對施工成果進行驗收,保證質量合格,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 1536892.3.1質量控制的方法 15208373.1標準化方法:制定和完善施工工藝、操作規程、質量標準等,實現施工過程的標準化。 15168353.2管理方法:通過項目管理、人員培訓、質量監督等手段,提高施工質量。 15152713.3技術方法: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提高施工質量。 15184833.3.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關系 15251711.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相輔相成,共同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 1523871.2質量控制是安全管理的基礎,保證質量,才能保證安全。 15220531.3安全管理是質量控制的保障,實現安全管理,才能保證質量控制的有效實施。 1511341.3.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互動 15278502.1質量控制中發覺的安全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保證施工安全。 1514732.2安全管理中發覺的質量問題,應追溯原因,加強質量控制,防止發生。 154272.3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應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與安全水平。 15170672.3.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融合 1615033.1在施工過程中,應將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有機結合,實現一體化管理。 16318293.2建立健全質量與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保證質量與安全目標的實現。 1683693.3加強質量與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質量控制能力,為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保障。 161175第九章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 16280043.3.1環境保護的原則 1679853.3.2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 1620793.3.3協同原則 17188243.3.4協同措施 1727426第十章安全應急預案與處理 1714143.3.5編制目的與原則 17262903.3.6編制內容與步驟 18267093.3.7安全的報告與報警 1844513.3.8現場救援與處置 18297033.3.9調查與處理 19152663.3.10恢復與后續處理 19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1.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1.1引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但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問題始終是制約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作為工程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1.2安全管理在工程行業中的重要性(1)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工程行業中,施工人員的安全是的。通過加強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預防的發生,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2)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與工程質量密切相關。做好安全管理,才能保證施工過程中各項工序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工程質量。(3)降低工程成本的發生往往會導致工程成本的增加。通過加強安全管理,降低發生率,可以減少因造成的損失,從而降低工程成本。(4)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工程行業中,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一個具有良好安全管理水平的企業,更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提升市場競爭力。(5)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工程行業的安全往往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通過加強安全管理,降低發生率,有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二節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1.1.3安全第一原則在工程行業中,安全始終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無論是施工過程還是管理層面,都應將安全放在首位,保證工程順利進行。1.1.4預防為主原則安全管理應注重的預防,通過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降低發生率。1.1.5全員參與原則安全管理不僅僅是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的事,而是涉及到每一位員工。全員參與,才能真正實現安全管理。1.1.6持續改進原則安全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企業應結合實際施工情況,持續優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1.1.7法律法規遵循原則工程行業安全管理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合法性。1.1.8科學合理原則安全管理應遵循科學合理原則,結合工程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保證施工安全。通過以上六個原則,工程行業可以更好地開展安全管理工作,為工程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安全組織架構與職責第一節安全組織架構的建立1.1.9安全組織架構的重要性安全組織架構是工程行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其合理構建對于保證施工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安全組織架構的建立應遵循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企業管理制度,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1.1.10安全組織架構的組成(1)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公司安全發展戰略、安全政策及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指導、協調公司安全管理工作。(2)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公司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包括安全培訓、安全檢查、處理等。(3)項目部安全管理機構:負責具體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項目安全管理制度、組織安全培訓、開展安全檢查等。(4)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小組: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保證施工安全。1.1.11安全組織架構的建立流程(1)明確安全組織架構的層級關系,保證各級安全管理機構職責明確、相互協調。(2)制定各級安全管理機構的職責范圍,明確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4)配備專業安全管理人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第二節安全職責的劃分1.1.12安全管理委員會職責(1)制定公司安全發展戰略、安全政策及安全管理制度。(2)審議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安全費用預算及安全培訓計劃。(3)監督、指導、協調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保證安全目標的實現。(4)審議公司重大安全的處理意見。1.1.13安全管理部門職責(1)組織實施公司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包括安全培訓、安全檢查、處理等。(2)制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3)對公司所屬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4)組織開展公司級安全檢查,對發覺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1.1.14項目部安全管理機構職責(1)制定項目安全管理制度,保證項目安全目標的實現。(2)組織項目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3)開展項目安全檢查,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4)及時報告項目安全,配合公司安全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1.1.15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小組職責(1)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保證施工現場安全。(2)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防止安全的發生。(3)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保證施工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4)及時報告施工現場安全,配合項目部安全管理機構進行調查處理。第三章安全生產法規與標準第一節國內外安全生產法規簡介1.1.16國內安全生產法規概述我國安全生產法規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為核心,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以下為國內安全生產法規的主要構成:(1)國家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2)行政法規:如《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3)部門規章:如《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安全生產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等。(4)地方性法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相關安全生產法規。1.1.17國外安全生產法規概述國外安全生產法規體系較為成熟,以下為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安全生產法規簡介:(1)美國:以《職業安全健康法》為核心,包括《聯邦礦業安全健康法》、《聯邦航空安全法》等。(2)英國:以《工作場所健康安全法》為核心,包括《建筑(設計與管理)規程》、《危險物品(分類和標簽)規程》等。(3)德國:以《工作場所安全法》為核心,包括《企業安全法》、《建筑安全法》等。(4)日本:以《勞動安全衛生法》為核心,包括《建筑基準法》、《高壓氣體安全法》等。第二節行業安全生產標準1.1.18國內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國內行業安全生產標準主要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以下為部分行業安全生產標準簡介:(1)國家標準:如GB6067.12010《起重機械安全規程第1部分:總則》、GB503522013《建筑施工現場臨時設施設計規范》等。(2)行業標準:如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等。(3)企業標準: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的安全生產標準,如某建筑公司制定的《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規范》等。1.1.19國外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國外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較為完善,以下為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安全生產標準簡介:(1)美國:如ANSI/ASSEA10.12018《建筑與工程安全標準》、ANSI/ASSEA10.22018《施工現場安全標準》等。(2)英國:如BS6147:2018《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指南》、BS8454:2018《施工現場臨時設施設計規范》等。(3)德國:如DIN41091:2018《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規范第1部分:總則》、DIN41092:2018《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規范第2部分:施工現場設施》等。(4)日本:如JISA4901:2018《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規范》、JISA4910:2018《施工現場臨時設施設計規范》等。通過國內外安全生產法規與標準的對比,我們可以發覺,我國在安全生產法規與標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繼續加強安全生產法規與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提高我國安全生產水平。第四章安全教育與培訓第一節安全教育的內容與形式1.1.20安全教育內容(1)安全法規與政策教育:包括國家、行業及地方的安全法規、政策、標準,使從業人員了解安全生產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2)安全知識教育:包括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案例分析、預防及應急處理等方面的內容。(3)安全技能教育:針對不同工種、崗位的特點,進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訓,使從業人員掌握安全操作的基本要領。(4)安全態度教育:培養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養。(5)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從業人員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1.1.21安全教育形式(1)班前教育:每日施工前,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提示和講解,強化安全意識。(2)定期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全體從業人員參加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產知識水平。(3)專業培訓:針對特定工種、崗位進行專業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4)安全知識競賽: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激發從業人員學習安全知識的興趣。(5)安全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活動,營造安全氛圍,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養。第二節安全培訓的組織與實施1.1.22安全培訓組織(1)建立安全培訓組織機構:企業應設立專門的安全培訓部門或指定專人負責安全培訓工作。(2)制定安全培訓計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安全培訓計劃。(3)確定培訓對象:針對不同工種、崗位的從業人員,明確培訓對象。(4)制定培訓內容:根據培訓對象的特點,制定培訓內容,保證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1.1.23安全培訓實施(1)開展培訓:按照培訓計劃,組織從業人員參加安全培訓,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2)考核評估: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評估,保證從業人員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3)培訓記錄:對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情況進行記錄,作為從業人員晉升、評優的依據。(4)持續改進:根據培訓效果和反饋意見,不斷調整和完善安全培訓內容和方式,提高安全培訓效果。(5)培訓資源整合: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培訓資源,提高安全培訓質量和水平。第五章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第一節安全風險識別的方法1.1.24概述安全風險識別是安全風險管理的基礎,旨在系統地識別施工過程中潛在的安全風險,為安全風險評估提供依據。本節主要介紹安全風險識別的方法,包括現場觀察、專家咨詢、案例分析和安全檢查表等。1.1.25現場觀察現場觀察是安全風險識別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實地考察,發覺潛在的安全風險。現場觀察應遵循以下原則:(1)全面性: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不遺漏任何可能存在風險的環節。(2)實時性:實時掌握施工現場的動態變化,及時發覺新的安全風險。(3)多角度: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觀察施工現場,提高風險識別的準確性。1.1.26專家咨詢專家咨詢是利用專家的經驗和知識,對施工現場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專家咨詢應遵循以下原則:(1)選擇合適的專家:選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專家參與咨詢。(2)多元化: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參與咨詢,提高風險識別的全面性。(3)客觀性:保證專家在咨詢過程中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1.1.27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通過研究類似案例,找出發生的規律和原因,從而識別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案例分析應遵循以下原則:(1)典型性: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分析。(2)客觀性:客觀、全面地分析原因和規律。(3)實用性:將案例的分析結果應用于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識別。1.1.28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表是一種系統化的安全風險識別工具,通過制定檢查表,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進行排查。安全檢查表應遵循以下原則:(1)系統性:檢查表應涵蓋施工現場的各個方面,保證全面識別風險。(2)可操作性:檢查表內容應具體、明確,便于現場操作人員實施。(3)動態調整: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檢查表內容。第二節安全風險評估的技術1.1.29概述安全風險評估是對施工現場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量化分析,為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提供依據。本節主要介紹安全風險評估的技術,包括定性評估、定量評估和綜合評估等。1.1.30定性評估定性評估是通過對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的性質、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進行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的方法。定性評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收集信息:收集施工現場相關的安全風險信息。(2)分析風險:分析風險的性質、可能性和嚴重程度。(3)確定風險等級:根據風險分析結果,確定風險等級。1.1.31定量評估定量評估是利用數學模型和統計數據,對施工現場安全風險進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定量評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模型:根據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特點,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2)收集數據:收集與模型相關的統計數據。(3)計算風險值:利用模型和數據,計算安全風險值。(4)分析風險:根據風險值,分析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狀況。1.1.32綜合評估綜合評估是將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相結合,對施工現場安全風險進行全面評估的方法。綜合評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定性評估:對施工現場安全風險進行定性分析。(2)定量評估:對施工現場安全風險進行定量分析。(3)綜合分析:將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安全風險評估報告。(4)制定防范措施:根據評估報告,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第六章安全防護措施第一節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1.1.33目的與意義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旨在保障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預防的發生,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應遵循相關法規、規范及標準,保證設施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1.1.34設置原則(1)遵循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和標準;(2)結合工程特點、施工方法和環境條件,合理布置;(3)保證安全防護設施與施工進度同步;(4)注重設施的可靠性和經濟性。1.1.35主要安全防護設施(1)安全防護網:包括水平安全網、垂直安全網、挑檐安全網等;(2)安全防護欄:包括臨邊防護欄、洞口防護欄、樓梯防護欄等;(3)安全通道:包括施工現場通道、人行通道、物料通道等;(4)安全警示標志:包括安全警示牌、安全標志等;(5)其他安全防護設施:如防護棚、防護罩、防護簾等。1.1.36設置要求(1)安全防護設施應根據施工方案和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設置;(2)安全防護設施應定期檢查、維修,保證其正常使用;(3)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應符合相關驗收標準,未經驗收不得投入使用;(4)施工現場應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與管理。第二節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1.1.37目的與意義安全防護用品是保障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正確使用對于預防、降低傷害程度具有重要意義。施工現場應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和標準,為作業人員配備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1.1.38主要安全防護用品(1)安全帽:用于保護頭部,防止物體打擊;(2)安全帶:用于防止高處墜落;(3)防塵口罩:用于防止吸入有害粉塵;(4)防護眼鏡:用于保護眼睛,防止異物傷害;(5)防護手套:用于保護手部,防止機械傷害;(6)防護鞋:用于保護腳部,防止砸傷、刺傷等;(7)防護服:用于保護身體,防止化學品、高溫等傷害。1.1.39使用要求(1)安全防護用品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和標準,具備合格證明;(2)作業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不得擅自拆卸、改裝;(3)安全防護用品應定期檢查、更換,保證其功能良好;(4)施工現場應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防護用品的發放、檢查與管理;(5)作業人員應遵守施工現場安全規定,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保證自身安全。第七章施工現場安全管理1.1.40施工現場安全檢查(1)檢查目的與意義施工現場安全檢查是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的重要手段,旨在及時發覺和消除安全隱患,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順利進行。通過安全檢查,可以評估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2)檢查內容與方法(1)檢查內容施工現場安全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a.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b.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培訓情況;c.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情況;d.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與維護情況;e.施工現場環境與作業條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f.臨時設施的安全狀況;g.安全標識與警示標志的設置情況。(2)檢查方法a.現場巡查: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細致的巡查,發覺問題及時記錄;b.詢問與訪談:與施工人員、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了解施工現場安全狀況;c.抽查:對施工現場的部分環節進行抽查,以驗證整體安全狀況;d.數據分析: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安全隱患。(3)檢查頻次與要求施工現場安全檢查應定期進行,一般情況下,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特殊情況下,如遇惡劣天氣、重大節日等,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檢查頻次。檢查要求如下:a.檢查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b.檢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c.檢查結果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采取整改措施。1.1.41施工現場處理(1)分類與等級施工現場按照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微、一般、較大和重大。等級的劃分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2)報告與調查(1)報告施工現場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簡要經過、傷亡情況、直接原因等。(2)調查發生后,公司安全管理部門應立即組織調查組,對進行調查。調查組應由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組成。調查內容包括:a.現場勘察;b.詢問當事人及目擊者;c.收集相關資料;d.分析原因;e.提出處理意見。(3)處理與整改(1)處理根據調查結果,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包括行政處罰、經濟處罰、吊銷資質證書等。對中的傷亡人員,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給予相應的賠償。(2)整改措施針對原因,采取以下整改措施:a.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b.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技能培訓;c.加大安全投入,改善施工現場安全設施;d.強化施工現場安全巡查與監督;e.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防止的再次發生。(4)檔案管理處理結束后,公司安全管理部門應將調查報告、處理決定等資料整理歸檔,以備查閱。同時應定期對檔案進行分析,總結教訓,提高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水平。第八章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第一節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1.1.42質量控制的原則1.1質量第一原則: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應始終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保證施工過程和施工成果達到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1.2預防為主原則: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預防措施,消除質量隱患,防止質量的發生。1.3全面控制原則:質量控制應貫穿于工程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驗收的各個階段,實現全面控制。1.3.1質量控制的內容2.1設計質量控制:保證設計文件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滿足施工要求,無設計缺陷。2.2施工質量控制:保證施工過程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材料、設備、工藝等達到國家標準,施工人員具備相應資質。2.3驗收質量控制:對施工成果進行驗收,保證質量合格,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2.3.1質量控制的方法3.1標準化方法:制定和完善施工工藝、操作規程、質量標準等,實現施工過程的標準化。3.2管理方法:通過項目管理、人員培訓、質量監督等手段,提高施工質量。3.3技術方法: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提高施工質量。第二節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關聯3.3.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關系1.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相輔相成,共同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1.2質量控制是安全管理的基礎,保證質量,才能保證安全。1.3安全管理是質量控制的保障,實現安全管理,才能保證質量控制的有效實施。1.3.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互動2.1質量控制中發覺的安全隱患,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保證施工安全。2.2安全管理中發覺的質量問題,應追溯原因,加強質量控制,防止發生。2.3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應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與安全水平。2.3.1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融合3.1在施工過程中,應將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有機結合,實現一體化管理。3.2建立健全質量與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保證質量與安全目標的實現。3.3加強質量與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質量控制能力,為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保障。第九章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第一節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3.3.1環境保護的原則在工程行業中,環境保護應遵循以下原則:(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2)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破壞。(3)預防為主: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施工過程中產生環境污染。(4)綜合治理: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環境問題,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理。3.3.2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1)施工場地環境保護:(1)施工場地周邊綠化:在施工場地周邊設置綠化帶,降低揚塵污染。(2)施工場地硬化:對施工場地進行硬化處理,減少揚塵污染。(3)施工場地排水:合理設置排水設施,防止雨水沖刷污染土壤。(2)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1)噪音污染控制:采取隔音措施,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噪音污染。(2)廢氣排放控制:使用環保型設備,減少廢氣排放。(3)廢水排放控制: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保證達標排放。(3)施工結束后的環境保護:(1)場地恢復:施工結束后,及時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綠化,恢復原狀。(2)廢棄物處理: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保證無害化處理。第二節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的協同3.3.3協同原則(1)制度協同:將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納入企業規章制度,保證兩者相互支持、相互促進。(2)人員協同:加強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培訓,提高員工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實現人員協同。(3)技術協同:采用先進技術,實現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的有效結合。3.3.4協同措施(1)制定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前,制定針對性的環境保護與安全管理方案,保證施工過程中兩者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