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三單元“多樣的文化”單元學歷案
(教師版)
【設計依據】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提出:“‘外國作家作品研習'任
務群旨在引導學生研習外國文學名篇名著,了解若干國家和民族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
感受人類精神世界的豐富,培養閱讀外國經典作品的興趣和開放的文化心態。”
本單元以“感受多樣文化風貌”為人文主題,屬于高中語文18個學習任務群中的“外國
作家作品研習”學習任務群。
緊扣任務群要求,本單元收入四部外國小說的節選:《大衛?科波菲爾》和《復活》是
19世紀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反映了社會文化面貌,表達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老人與
海》和《百年孤獨》屬于現代小說,在題材內容創作手法等方面有諸多創新,極大地挖掘人
物的心靈世界,關注人類精神世界的成長與發展。通過借讀文本,可以了解若干國家和民族
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感受人類精神世界的豐富,培養閱讀外國經典作品的興趣和開放
的文化心態。
【教學目標】
1.聯系相關歷史文化背景,感受小說中展現的不同時代、地域的社會生活和人類心靈,深化
對歷史、社會、人生的認識;深入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會歷史風貌,感受人類
文化的豐富多彩。
2.把握小說中人物成長的精神軌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義,側重人物心理描寫的
賞析,挖掘作品的豐富內涵,深入探索民族心理、時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智慧。
3.感受小說多樣的風格,從主題內容、敘事手法、語言風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獨特的
藝術成就,了解文學藝術手法的傳承與創新。
4.探究作者如何通過作品展現對社會人生的認識與思考,恰當評價其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
美取向;學習觀察生活、思考生活以及藝術化地表現生活,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小說元素,嘗
試創作小小說。
【教學重難點】
1.把握小說中人物成長的精神軌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義,側重人物心理描寫的
賞析,挖掘作品的豐富內涵,深入探索民族心理、時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智慧。
2.感受小說多樣的風格,從主題內容、敘事手法、語言風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獨特的
藝術成就,了解文學藝術手法的傳承與創新。
【課時安排】
預設7課時
共4個學歷案
前備知識提示
《大衛科波菲爾》
L作者簡介
狄更斯(1812?1870),英國小說家,出生于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
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皮鞋作坊當學徒,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
寫員,后擔任報社采訪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
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
英國復雜的社會現實,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作品
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2.背景回放
(1)不幸的童年
狄更斯的童年是不幸的。雖然父母健在,但由于家計窘迫,雙親對他的教育和前途頗為
疏忽,所以狄更斯童年在家口孤寂的情況,并不亞于小說中的孤兒大衛。他出身社會底層,
祖父、祖母都長期在克魯勛爵府當仞人。父親約翰是海軍軍需處職員,在狄更斯十二歲那年,
因負債無力償還,帶累妻子兒女和他一起住進了馬夏爾西債務人監獄。
(2)冷酷的社會
19世紀50年代的英國社會,完成了工業革命,特另!是機器的普遍使用和國內外鐵路建設
事業的大發展,直接推動了十九世紀50-60年代英國工業的迅猛。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帶來
了資產階級的貪欲和冷醋,剝削和壓迫成為了普遍的社會現實。
3.《大衛?科波菲爾》介紹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
寵愛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
全書采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
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
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
寬容壯美的大海。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
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4.前情回顧
本文節選的是第十一章。小說前面的情節是:大衛?科波菲爾出生前,父親就去世了。
大衛從小和母親克萊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為命。天真無知、不知人世險惡的克萊拉被
冷酷陰險的謀得斯通先生哄騙,改嫁給他。大衛遭到謀得斯通的虐待,被送進寄宿學校,他
在學校里結識了斯蒂福斯、特雷德爾等人。母親去世后,謀得斯通霸占了科波菲爾家的財產,
把大衛送到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當童工。
《復活》
1.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紀中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出生于貴族家庭。
1847年退學,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開始寫作,1854?1855
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910年11月病逝,享年82歲。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
娜》《復活》。列寧曾稱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二
2.創作背景
素材是檢察官柯尼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
小說主人公瑪絲洛娃本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
夫公爵誘騙后遭到遺充。由此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著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淪為
妓女達7年之久。十年后,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了
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瑪絲洛娃,他的良心受到了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他四
處奔走為她減刑。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
行。途中,傳來了瑪絲洛娃減刑的通知,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瑪絲洛娃盡管還愛著聶赫留
朵夫,但為了他的前途,拒絕了他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結合,從而走向“新生”。他也放棄
貴族生活,把土地分給農民,與上流社會斷絕交往,虔誠信奉宗教,相信《圣經》中說的:
“人不但不可恨仇敵,而要愛仇敵。
3.前情回顧
本課節選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
小說前面的情節是:一人西伯利亞商人到妓院尋歡作樂。茶房和使女見商人有錢便起了
謀財害命的念頭。他們把一包藥粉交給瑪絲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騙她說是安眠藥。
當時,瑪絲洛娃正被商人糾纏得厲害,想擺脫他,便照樣做了。結果商人被藥死了。案發生
后,茶房和使女賄賂律師,把罪責全栽在瑪絲洛娃身上。
瑪絲洛娃無辜卷入謀財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將去服苦役。擔任陪審員的貴族聶赫留
朵夫在法庭上發現瑪絲洛娃正是自己年輕時拋棄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譴責,經過痛苦的思想
斗爭,決定去監獄探望瑪絲洛娃,祈求寬恕。
4.相關情節介紹
①瑪絲洛娃的身世。
瑪絲洛娃是一個農奴的私生女,母親過世后,她被兩個老小姐收養。
②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年輕時的情感經歷。
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年夏天到姑姑家度假,與姑姑家的女仆瑪絲洛娃
產生了愛情。兩年后,聶赫留朵夫去服兵役,因順路經過姑姑家暫住了四天,復活節的晚上他
引誘瑪絲洛娃發生關系,之后一去便沒有了音信。瑪絲洛娃因此懷孕,被姑姑趕出,最后淪落
風塵。
③瑪絲洛娃生孩子的遭遇。
由于給瑪絲洛娃接生的接生婆之前曾給村里的一個有病的女人接生過,把產褥熱傳染給
了瑪絲洛娃,她只好把孩子送到育嬰堂。據送去的老太婆說,孩子一送到育嬰堂就死掉了。
④瑪絲洛娃“毒死”商人的經過。
一個西伯利亞商人到妓院尋歡作樂。茶房卡爾京金和當過使女的博奇科娃,見商人有錢,
便起了謀財害命的念頭。他們把一包藥粉交給瑪絲洛娃,騙她說是安眠藥,要她放進商人的
茶杯里。當時,瑪絲洛娃正被商人糾纏得厲害,想擺脫他,便照做了,結果商人被毒死。
⑤瑪絲洛娃被錯判的經過。
在審訊中,法官們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對案件的審理心不在焉,檢察官
以犯罪的遺傳學來判定瑪絲洛娃有罪。最后,由陪審員們對瑪絲洛娃寫定罪意見。他們認為瑪
絲洛娃沒有搶劫、偷錢的意圖,可是忘了加上“沒有謀害性命的意圖”,這樣瑪絲洛娃被判赴
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
⑥聶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認出瑪絲洛娃的心理變化過程。
法院開庭審判瑪絲洛娃的案件,聶赫留朵夫作為貴放代表參加陪審。他在法庭上認出了
瑪絲洛娃,這使得他分震驚。他回想起與瑪絲洛娃認識與交往的經過,認為己是造成她不幸
的罪人,于是決定幫助瑪絲洛娃。
《老人與海》
L迷惘的作家一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國當代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
富有傳奇色彩和獨特個性的杰出作家。參加過美國對日戰爭,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斗。1941
年曾來中國采訪,在重慶秘密會見過周恩來,并寫過6篇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報道。戰爭結
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1954年憑《老人與海》獲諾貝爾文學獎。晚年身患重
病,精神抑郁,1961年開槍自殺。
成名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6年)表現戰后青年人幻滅感一一“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
代表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一譯《戰地鐘聲》)(1940年)
經典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2年)。以“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2.創作背景
《老人與海》這篇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
認識了老漁民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風雨中沉沒,富恩特斯搭救
了海明威。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并經常一起出海捕魚。1936年,富恩
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由于這條魚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被鯊
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3.前情回顧
一個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著一條魚。后來,他獨自一人出門遠航,在
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到了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
課文節選的是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情景,是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說情節的高潮,
約占全書的六分之一。重點描寫的是老人與鯊魚搏斗的五個回合。
4.了解“冰山理論”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于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么
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
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
5.了解“硬漢形象”及其精神
硬漢形象硬漢精神
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現的一系列人物形象。這些在遇見別人普遍認為無法達成的時候,面對目
人物有拳擊師、斗牛士、獵人等,他們都具有標,勇于克服苦難,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自
一種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性格,面對暴力和我(傷痛),實現目標的一種精神。正如文中
死亡,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都表現出一種從所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被打敗的,你盡可
容、鎮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以消滅,但是卻不能打敗他。”
6.電報體小說
電報體小說
指小說中一種語言文體風格。多用短句,不用或少用復句,很少用形容詞,文字簡潔
內涵
如同電報,故名。美國作家海明威擅用此文體寫作。
①結構上的單純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節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單一而鮮明。
②避免使用過多的描寫手法,避免過多地使用形容詞,特別是華麗的辭藻,盡量采用
特點直截了當的敘述和生動鮮明的對話,句子簡短,語匯準確生動。
③鮮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簡潔的對話。
④著力追求一種含蓄、凝練的意境。
《百年孤獨》
1.了解作者一加西亞-馬爾克斯
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
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一個天
才的、贏得廣泛贊譽的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桿”。加西亞?馬
爾克斯的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2.了解“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于現代拉丁美洲文壇、富有撼動世界的轟動效
應的現代派文學重要流派,它將新聞報道般的寫實與神奇的幻想結合起來,采用模糊化技巧
和神話模式,表現拉丁美洲的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魔幻是指神秘而富于變幻的內容,或者
說是通過幻想才可能有的事情;現實是指客觀存在的內容。從本質上講,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所要表現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現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實”才是目的。在體裁上,
以小說為主。中國作家莫言的作品深受此流派影響。
3.創作背景
從1830年至19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該書以
很長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并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生集中表現出來。書
中將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
4.了解《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再現拉丁美
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制”。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
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
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百年孤獨》是20世紀重要的經
典文學巨著之一。
?主要的人物關系圖:
代
第三代
代
部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5.前情回顧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與表妹烏爾蘇拉結婚后,帶領一群年輕人離開家鄉,長途
跋涉來到一個偏遠的地區,建立了小村莊馬孔多。馬孔多交通閉塞,只有一群吉卜賽人偶爾
來訪,帶來磁鐵、望遠鏡、冰塊等新鮮事物,卻被村里人看作魔法。何塞?阿爾卡蒂奧?布
恩迪亞與吉卜賽老人梅爾基亞德斯結為好友,埋頭鉆研煉金術,卻一無所獲。他想尋找通過
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敗告終。反而是烏爾蘇拉在尋找離家出走的大兒子何塞?阿爾卡蒂
奧時,無意中發現了臨近的城鎮。馬孔多自此與繁華世界建立了聯系,天翻地覆的變化即將
到來。
學歷案一:梳理四篇小說故事情節
【學習目標】
1、借助前備知識提示了解作家生平,識記小說的相關知識,明確小說寫作背景。
2、梳理四篇小說情節,熟悉故事內容。
【學習過程】
任務活動一速讀《大衛?科波菲爾(節選)》,把握故事內容
1、速讀小說,《大衛?科波菲爾(節選)》寫了哪些人物?
主人公米考伯米考伯昆寧先
人物米克?沃克粉白?土豆霍普金斯船長
“我”先生太太生
房東太
身份童工房東賬房童工童工米考伯的牢友
太
2、瀏覽課文,梳理情節。
序幕(1-5段):“我”來到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當童工
開端(6-23段):米考伯先生邀請“我”做他的房客
發展(24-44段):米考伯一家被人催債,靠典當度日
高潮(45-51段):米考伯一家入住監獄
結局(52-54段):“我”有了新的住所,米考伯先生度過最危急的關頭
任務活動二閱讀《復活(節選)》,梳理情節
思考1:快速瀏覽《復活(節選)》,梳理情節。
開端(卜21段)聶赫留朵夫到監獄探望瑪絲洛娃。
發展(22-43段)二人交談,聶赫留朵夫請求瑪絲咨娃的原諒,但被拒絕。
高潮(44-58段)瑪絲洛娃經過激烈的心理活動后,決定利用這個男人弄到些好處。
結局(59-局段)聶赫留朵夫決定在精神上喚醒瑪絲洛娃,使她恢復本性。
思考2:填寫下列表格
情節情節內容聶赫留朵夫瑪絲洛娃
開端隔欄相見忐忑激動意外震驚
發展長髡問舊羞愧悔恨痛苦憤怒
高潮盧布插曲意外吃驚討好利用
結局結束會面同清期望心涼意冷
任務活動三閱讀《老人與海(節選)》,理清結構
【思考】快速瀏覽課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加拉諾鯊
攻擊者灰鰭鯊鏟鼻鯊加拉諾鯊鯊魚
鏟鼻鯊
數量一條兩條一條兩條成群結隊
綁著刀子的
工具魚叉綁著刀子的槳棍子棍子、舵把
槳
殺死鰭鯊,大殺死兩條星老人被打敗
殺死鏟鼻鯊,刀子鯊魚受重傷,剩
結局魚被吃掉四鯊,大魚被吃了,大魚只剩
被折斷下半條魚
十磅掉四分之一下殘骸
任務活動四閱讀《百年孤獨(節選)》,理清結構
L速度課文,把握主要情節
本文節選自《百年孤獨》第三章,描寫了馬孔多與繁華世界建立聯系之后鎮上發生的事情。
請速讀課文,概括課文所寫的主要情節。
明確:馬孔多變成了繁華的城鎮,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忙于整治規劃城鎮的發展,
他的妻子烏爾蘇拉和次子奧雷里亞諾等人也都顯得特別忙碌。烏爾蘇拉的遠房表妹麗貝卡被
幾位皮草商人帶到馬孔多,她是孤兒,來時還帶來了她父母的骨殖;在改掉吃土的習慣后,
麗貝卡成為布恩迪亞家的一員。麗貝卡患上了失眠癥,這種病很快傳染給了全家以及馬孔多
鎮上的人們,而且患上失眠癥之后還會導致失憶;馬孔多鎮上所有的人和事物又都患上了失
憶癥,奧雷里亞諾想出了辦法,他給每一樣東西都貼上詳細標簽來抵御失憶。
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馬孔多變成繁華城鎮,布、
至段)恩迪亞一家的活動魔
百(15
幻
年第二部分」孤兒麗貝卡來到馬孔多,
與
孤
(6至7段)改掉了吃土習慣現
獨
實
第二部分失眠癥入侵整個馬孔多鎮,
、塞1接)T人們給各種東西貼上標簽
以抵御失憶
學歷案二:探討小說的敘事視角、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學習目標】
1.認識小說的三種敘述視角,并能夠運用三種敘述視角的基礎知識分析本單元四篇小說的敘
述視角。
2.了解小說次要人物的作用,并能夠運用其分析本單元四篇小說的次要人物的作用。
3.明確小說環境的作用,并能夠運用其分析不同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前備知識提示】
L小說三種敘述視角及其優缺點:
2.小說次要人物的作用:
襯托主要人物方面:有正襯和反襯兩種,要指明是怎樣襯托的。例如《裝在
套子里的人》中的華連卡姐弟代表富有新思想的充滿朝氣的新青年,反襯主人公
別里科夫的因循守舊、膽小怕事。
主題方面:次要人物有鮮明的性格特點,與主要人物一起豐富、深化主題。
例如《祝福》中的“魯四老爺”是冷酷、虛偽的封建衛道士,“柳媽”是有同情
心又迷信鬼神的普通民眾,他們一起將祥林嫂往“死里趕”,從而通過勤勞、善
良的樣林嫂之死,揭露封建夫權、神權的吃人本質。
敘述人稱優點缺點
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小說顯局限于人人所見,造成敘述的主觀性,
第一人稱得真實親切,同時便于抒發感且易局限于敘述的時態,不便于對廣闊
情歷史主題的敘述。
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強制性地把讀者拉進了故事中,使讀者
第二人稱
便于感情交流覺得有點奇怪
敘述者對作品中人物及其命運,對所有
第三人稱不受時空限制,敘述事件可完全預知和任意擺布,讀者在閱
第三人稱自由靈活,客觀直接地展現豐讀中只能被動地等待敘述者將自己還
(全知視角)富多彩的生活未知悉的一切講述出來,剝奪了接受者
的大部分探索、解釋作品的權利。
情節結構方面:次要人物或是起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或是起推動故事情節
的發展作用。例如《祝福》中的柳媽為祥林嫂出主意,讓她去廟上“捐門檻”就
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表達效果方面:從次要人物的視角敘事,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見證者,使表達
更為真實親切。例如課文《大衛?科波菲爾》,小說中節選的這部分中,“我”是
主要人物“米考伯先生”故事的敘述者和見證者,以“我”的視角為讀者塑造了
一個愛慕虛榮又樂觀仁慈的人物形象。
3.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
②推動情節發展;
③渲染故事氣氛;
④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⑤深化作品主題。
【學習過程】
任務活動一閱讀《大衛?科波菲爾(節選)》,把握其敘述視角及作用
L分析《大衛?科波菲爾(節選)》的敘述視角及其作用。
(1)敘述視角:以第一人稱“我”的所見所聞為敘述視角,展開情節。
(2)作用:
①小說是作者帶有自傳性的作品,全書采用第一人稱敘事,其中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
歷。
②小說是以“我”的口吻,以親身經歷者的眼光去觀察和敘述,使小說主觀色彩更為濃厚。
③人物心理刻畫更為細膩,情感也更為動人,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性、親和力和親切感。
2.學以致用:分析《復活》敘述視角及其作用。
(1)敘事視角:小說采用了第三人稱的全知視知。
(2)作用:
①視角轉變自然靈活。如:課文開頭主要人物出場,先寫了聶赫留朵夫視角下的瑪絲洛娃,
他熟悉的“溫順表情”就是曾經的回憶在她身上的投射;繼而寫瑪絲洛娃眼中的聶赫留朵夫,
“有錢人”既體現了瑪絲洛娃的關注點,又借瑪絲洛娃的觀察不露痕跡地交代了聶赫留朵夫
的衣著特點。自由切換的敘述視角使敘事真實而富于變化。
②視角廣闊,深入心靈。小說節選部分多次以敘述的方式展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如第44段,
插敘了瑪絲洛娃初見聶赫留朵夫時的感受以及后來的生活際遇;第67段則敘述了聶赫留朵夫
思想的變化及其原因,以居高臨下的廣闊視角準確真實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解析:
了解敘事視角的判斷方法:采用了第三人稱的全知敘述視角。明確第三人稱與全知視角
的關系,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第一、二人稱)的區別。
作用:敘述者可以隨時隨地出現在任何角落來向讀者報道事件的細枝未節,這種全知性
的敘述成為《復活》得以塑造廣闊社會畫面的前提和基礎。
小說中的全能全知型敘述視角由第三人稱發出,在深入人物形象內心、洞察其心理過程
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講述故事時,能夠看到或感受到任何東西,視點可以任意轉
移,超越時空,可以深入每一個人物的心靈,洞悉他們的思想、情感、愿望等。
任務活動二品析小說次要人物的作用
1.《大衛?科波菲爾(節選)》中昆寧先生有什么作用?
通過昆寧先生,“我”認識了米考伯一家,推動了情節發展。
2.《百年孤獨(節選)》中吉卜賽人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吉卜賽人在小說中是作為外來科學與文明的使者而出現的。他們每一次帶來的新鮮
玩意兒,如磁鐵、望遠鏡、冰塊等,都深深地吸引著還處于原始、停滯的自然形態中的馬孔
多人,尤其令富于幻想和進取心的布恩迪亞著迷。布恩迪亞癡迷的不僅是這些物件,更是這
些物件所代表的科學與文明。正是受了這些物件的影響,他才要率領馬孔多的人們開辟一條
通向外界文明的道路。
任務活動三品析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
1.劃出《大衛?科波菲爾(節選)》有關環境描寫的語句,討論并分析這些環境描寫的作用。
對貨行的描寫:
貨行的房子又破又舊,有個自用的小碼頭和碼頭相連,漲潮時是一片水,退潮時是一片泥。
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它那些鑲有護墻板的房間,我敢說,經過上百年的塵污煙
熏,已經分辨不出是什么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
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
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
作用:①運用了自然環境描寫,工作的房子里老鼠橫行,就連地板和樓梯都已潮濕至腐爛,
體現了貨行環境的惡劣:外部狹窄、泥濘;內部破敗不堪,腐臭難聞。
②既交代了“我”當時工作的地方環境惡劣,讓人心生同情;又襯托了人物當時灰暗的心境。
③展現了當時英國的社會風貌,資本家為/雇傭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而大量使用童工,在殘酷
剝削下,許多童工貧病交加甚至過早夭折,無不揭露了盛世下的陰暗面,批駁了資本主義社
會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顧道德底線和法度情理的丑惡行徑,體現了作者對英國童工制度的指
責,嚴重侵犯了人權,不合人道。
對米考伯住宅的描寫:
到達溫澤里他的住宅后(我發現,這住宅像他一樣破破爛爛,但也跟他?樣?切都盡可能裝
出體面的樣子),她正坐在小客廳里(樓上的房間里全部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沒有,成天拉上
窗簾,擋住鄰居的耳目。)
作用:①“破破爛爛”、“全部空空”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
②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債與入獄做鋪墊。
③從側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婦二人愛慕虛榮的人物形象,從而升華了文章主題。
【教考銜接】
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大衛?科波菲爾(節選)
(英)狄更斯
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坐落在河邊,位于黑衣修士區。那地方經過后來的改建,現在已經
變了樣了。當年那兒是一條狹窄的街道,街道盡頭的一座房子,就是這家貨行。街道曲曲彎
彎直達河邊,盡頭處有幾級臺階,供人們上船下船之用。貨行的房子又破又舊,有個自用的
小碼頭和碼頭相連,漲潮時是一片水,退潮時是一片泥。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
它那些鑲有護墻板的房間,我敢說,經過上百年的塵污煙熏,已經分辨不出是什么顏色了;
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
污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它
們全都出現在我的眼前,就跟當年那倒霉的日子里,我顫抖的手被昆寧先生握著,第一次置
身其間時見到的完全一樣。
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跟各色人等都有生意上的往來,不過其中重要的一項是給一些郵船
供應葡萄酒和烈性酒。我現在已經記不起這些船主要開往什么地方,不過我想,其中有些是
開往東印度群島和西印度群島的。我現在還記得,這種買賣的結果之一是有了許多空瓶子。
于是有一些大人和小孩就著亮光檢查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凈。擺弄完空
瓶子,就往裝滿酒的瓶子上貼標簽,塞上合適的軟木塞,或者是在軟木塞上封上火漆,蓋上
印,然后還得把完工的瓶子裝箱。這全是我的活兒,我就是雇來干這些活兒的孩子中的一個。
連我在內,我們一共三四個人。我干活兒的地方,就在貨行的一個角落里。昆寧先生要
是高興,他只要站在賬房間他那張髡子最低的一根橫檔上,就能從賬桌上面的那個窗子里看
到我。在我如此榮幸地開始獨自謀生的第一天早上,童工中年紀最大的那個奉命前來教我怎
樣干活兒。他叫米克?沃克,身上系一條破圍裙,頭上戴一頂紙帽子。他告訴我,他父親是
個船夫,在倫敦市長就職日,曾戴著黑色天螞絨帽子參加步行儀仗隊。他還告訴我,我們的
主要伙伴是另一個男孩,在給我介紹時,我覺得他的名字很古怪,叫粉白?土豆。后來我才
發現,原來這并不是這個孩子起初的名字,而是貨行里的人給他取的評名,因為他面色灰白,
像煮熟的土豆般粉白。粉白的父親是個運水夫,還兼做消防隊員,以此受雇于一家大劇院。
他家還有別的親人——我想走他的妹妹吧——在那兒扮演啞劇中的小鬼。
我竟淪落到跟這樣一班人為伍,內心隱藏的痛苦,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我把這些天天
在一起的伙伴跟我幸福的孩提時代的那些伙伴作了比較——更不要說跟斯蒂福思、特雷德爾
那班人比較了——我覺得,想成為一個有學問、有名望的人的希望,已在我胸中破滅了。當
時我感到絕望極了,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深深地感到羞辱。我年輕的心里痛苦地認定,我過去
所學的、所想的、所喜愛的,以及激發我想象力和上進心的一切,都將一天天地漸漸離我而
去,永遠不再回來了,凡此種種,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之中,絕非筆墨所能訴說。那天
上午,每當米克?沃克高開時,我的眼淚就直往下掉,混進了我用來洗瓶子的水中。我嗚咽
著,仿佛我的心窩也有了一道裂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似的。
距房里的鐘已指向12點30分,大家都準備去吃飯了。這時昆寧先生敲了敲窗子,打手
勢要我去賬房。我進去了發現那兒還有一個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
黑色皮鞋,腦袋又大又亮,沒有頭發,光禿得像個雞蛋,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他的衣服破
舊,但裝了一條頗為神氣的襯衣硬領。他手里拿著一根很有氣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對已
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還掛著一副有柄的單片眼鏡——我后來發現,這只是用作
裝飾的,因為他難得用來看東西,即使他用來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見的。
“這位就是。“昆寧先生指著我說。
“這位,”那個陌生人說,語調中帶有一種屈尊俯就的口氣,還有一種說不出的裝成文
雅的氣派,給我印象很深,”就是科波菲爾少爺了。你好嗎,先生?”
我說我很好,希望他也好。其實,老天爺知道,當時我心里非常局促不安,可是當時我
不便多訴苦,所以我說很好,還希望他也好。
“感謝老天爺,”陌生人回答說,“我很好。我收到謀得斯通先生的一封信,信里提到,
要我把我住家后面的一間空著的屋子——拿它,簡而言之,出租——簡而言之,”陌生人含
著微笑,突然露出親密的樣子說道,“用作臥室——現在能接待這么一位初來的年輕創業者,
這是本人的榮幸。“說著,陌生人揮了揮手,把下巴架在了枸衣的硬領上。
“這位是米考伯先生。“昆寧先生對我介紹道。
,,啊哈!”陌生人說,“這是我的姓。”
“米考伯先生,”昆寧先生說,“認識謀得斯通先生。他能找到顧客時,就給我們介紹
生意,我們付他傭金。謀得斯通先生已給他寫了信,談了你的住宿問題,現在他愿意接受你
做他的房客。”
“我的地址是,“米考伯先生說,“城市路,溫澤里。我,簡而言之,說到這兒,他又
帶著先前那種文雅的氣派,同時突然再次露出親密的樣子,”就住在那兒。”
我朝他鞠了一躬。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說,“你在這個大都市的游歷還不不夠廣,要想穿過這座
迷宮似的現代巴比倫,前往城市路,似乎還有困難——簡而言之,”說到這兒,米考伯又突
然露出親密的樣子,“你也許會迷路——為此,今天晚上我將樂于前來,以便讓你知道一條
最為便捷的路徑。”
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誣,因為他愿不怕麻煩前來領我,對我真是太好了。
“幾點鐘?”米考伯先生問道,“我可以——"
“8點左右吧。“昆寧先生回答。
“好吧,8點左右。”米考伯先生說,“請允許我向你告辭,昆寧先生,我不再打擾了。”
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夾著手杖,腰桿兒筆挺地走出來。離開賬房后,他還哼起了一支
曲子。
到了晚上約定的時間,米考伯先生又來了。我洗了手和臉,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
敬意。接著我們便朝我們的案走去,我想,我現在得這樣來稱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
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狀等,直往我腦子里裝,要我記住,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輕易
地找到回貨行的路。
(有刪改)
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寫貨行與各色人等都有生意往來,也提到有船只開往印度群島等,巧妙展示了當
時社會經濟的繁榮,交代了故事背景。
B.“昆寧先生要是高興”“如此榮幸地開始獨自謀生”這些語句具有反語意味,表達了
“我”慘遭遺棄淪為童工的痛苦。
C.初次見米考伯先生,從見面問好到告別前道謝,“我”一直“非常局促不安”,對米
考伯先生抱著恐懼敬畏心理。
D.“我們的家”“我現在得這樣來稱呼了”,表明“我”對租住在米考伯先生家懷有復
雜的情緒,也給后文埋下了伏筆。
6.文中多角度描寫了童工生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文抓住特征性的細節,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入手,寫貨行破舊、臟亂,
突出工作環境的極度惡劣。
B.選文羅列了工作的內容,檢查、洗刷、裝酒、貼標簽……“全是我的活兒”,寫出了
童工工作的機械與繁重。
C.選文從外貌、家庭等角度介紹了米克?沃克、粉白?土豆等人,通過描寫這些社會底
層的孩子刻畫了童工群像。
D.選文用“仿佛我的心窩也有了一道裂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似的”形象表達“我”
成為童工后極度憤怒的心理。
7.結合選文內容,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點。(6分)
8.小說同時采用“成人視角”和“兒童視角”進行敘述,請結合選文分析其妙處。(6分)
【答案】5.C6.D
7.①熱心善良。米考伯先生不怕麻煩主動提出為“我”領路,一路為“我”介紹街名、拐角
地方的房子形狀等。②愛慕虛榮。米考伯先生言行舉止之間極力展現文雅之態,處處裝作很
體面的樣子。③聰明圓滑。米考伯先生稱“我”為“年輕創業者”,向昆寧先生詢問來接“我”
的時間。④生活困頓。米考伯先生的衣服破舊,即便是手杖上系有的大穰子也已經褪色,可
見其生活拮據,處境比較窘迫。
8.①小說多處運用成人視角即以成年的“我”來追憶往事,比如“那地方經過后來的改建,
現在已經變了樣了。當年那兒是……”等表述,在追憶和回味中表現了成年大衛的理性睿智,
有利于讀者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審視發生的故事,有利于情節推進,也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小說也多處運用兒童視角即以孩子的眼光來敘述正在經歷的人或事,顯得非常真實,比如
寫米考伯“沒有頭發,光禿得像個雞蛋,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語言表達率真,鮮活生
動又充滿童趣。
③兩種敘述視角的綜合運用,有利于讀者在感受“成熟”與“幼稚”,“理性”與“感性”
的對比中深入走進文本,解讀小說形象、理解主題意義。
【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和分析鑒賞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
C.“對米考伯先生抱著恐懼敬畏心理”錯誤,當時“我”處境窘迫心酸,在陌生的環境中被
無端問候有點不知所措,之后是從米考伯先生那里感受到了溫暖。
故選Co
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段落作用、藝術手法等的能力。
D.“極度憤怒”錯誤,由“我竟淪落到跟這樣?班人為伍,內心隱臧的痛苦,真是無法用言
語表達”可知,表達的是內心希望破滅的痛苦。
故選Do
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你也許會迷路一一為此,今天晚.上我將樂于前來,以便讓你知道一條最為便捷的路
徑,,“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狀等,直往我腦子里裝,要我記住,
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輕易地找到回貨行的路”可知,米考伯先生不怕麻煩主動提出為
“我”領路,一路為“我”介紹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狀等,從中可見他熱心善良。
由“那個陌生人說,語調中帶有一種屈尊俯就的口氣,還有一種說不出的裝成文雅的氣
派”“他又帶著先前那種文雅的氣派,同時突然再次露出親密的樣子”“于是,他便戴上帽
子,腋下夾著手杖,腰桿兒筆挺地走出來”可知,米考伯先生言行舉止之間極力展現文雅之
態,處處裝作很體面的樣子,可見其愛慕虛榮。
由“陌生人含著微笑,突然露出親密的樣子說道,'用作臥室一一現在能接待這么一位
初來的年輕創業者,這是本人的榮幸。“'幾點鐘?’米考伯先生問道,'我可以一一'
可知,米考伯先生稱處境困窘的“我”為“年輕創業者”,不怕麻煩地向昆寧先生詢問來接
“我”的時間,可以看出他聰明圓滑世故。
由“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他的衣服破舊,但裝了一條頗為神氣的襯衣硬領”“手杖上
系有一對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還掛著一副有柄的單片眼鏡一一我后來發現,
這只是用作裝飾的”可知,米考伯先生的衣服破舊,即便是手杖上系有的大穗子也已經褪色,
可見其生活拮據,處境比較窘迫。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敘述視角的能力。
文本多處運用成人視角,如第一段描寫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的位置、樣子、周圍的環境
等;第二段記敘“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跟各色人等都有生意上的往來,不過其中重要的一項
是給一些郵船供應葡萄酒和烈性酒”。這些回憶性質的記敘和描寫表現了成年大衛對當年生
活的思考,能夠更好地讓讀者了解當時的情況以及發生的故事,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由“我覺得他的名字很三怪,叫粉白?土豆”“我進去了發現那兒還有一個胖墩墩的中
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黑色皮鞋,腦袋又大又亮,沒有頭發,光禿得像個雞
蛋,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他的衣服破IH,但裝了一條頗為神氣的襯衣硬領”等可知,小說
還多處使用了兒童視角,如對粉白?土豆感到奇怪,將米考伯先生的禿頭看作雞蛋等,天真
活潑,充滿了童真童趣。
成人視角代表成熟與理性,兒童視角代表幼稚與感性,兩種視角綜合運用,可以讓讀者
更好地鑒賞人物形象一一“我”希望破滅的痛苦,當年生活的困窘等;理解小說的主旨一一
對愛和善良的贊揚,對社會丑陋的批判等。
學歷案三:探討小說的人物形象
【學習目標】
1.學會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分析四篇小說的主要人物
形象。
2.學習小說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及細膩的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并化為己用。
【課時】預設3課時
【前備知識提示】
L小說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
①肖像描寫(外貌描寫);
②語言描寫;
③動作描寫;
④心理描寫:
⑤神態描寫;
⑥側面描寫……
2.獨白式心理描寫
(一)分類:
①直接內心獨白
直接內心獨白是這樣一種獨白,在描寫這樣的獨白時既無作者介入其中,也無假設的聽
眾,它可以將意識直接展示給讀者,而無需作者作為中介來向讀者說這說那,也就是說,作
者連同他的那〃他說〃、〃他想〃之類的引導性詞句和他的那些解釋性論述都從書頁中消失了或
近于消失了。
②間接內心獨白
間接內心獨白則以一位無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間展示著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像它們
是直接從人物的意識中流出來的一樣;作者則通過評論和描述來為讀者閱讀獨白提供向導。
③無所不知的描寫
無所不知的描寫是有一位無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寫人物的精神內容和意識活動的過程中,
通過運用傳統的敘事和描寫方法對這種意識進行描述。
④戲劇性獨白
戲劇式獨白直接從人物到讀者,無須作者介入其間,但卻有一批假想的聽眾。它所表現
的意識深度是有限的,也不像內心獨白那樣毫無保留。
(二)運用獨白式心理描寫的三原則
①應寫特定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產生的特定的內心獨白。
②只有在關鍵的情節、動作出現時,才伴之以必要的內心獨白。
③內心獨白,要努力表現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變化過程。
3.心靈辯證法
在刻畫聶赫留朵夫時,作者成功運用了“心靈辯證法”。他將人物放在特定的矛盾處境中,
用內心獨白、對話,以及全知視角的直接分析等手法細細展現,體現人物心靈的辯證發展過
程,使人物的感情變化能夠順應自身性格的邏輯,自然而真實。
【學習過程】
任務活動一閱讀《復活(節選)》,探討瑪絲洛娃和聶赫留朵夫的形象
核心人物之瑪絲洛娃
思考1:通過解讀文章對瑪絲洛娃的細節描寫語句,分析瑪絲洛娃的人物形象特點。作者塑
造瑪絲洛娃這一人物用意何在?
神態描寫:“笑”
原文鑒賞
她從衣衫上看出他是個有錢人,就嫣然一此時,瑪絲洛娃還是以妓女的身份審視周圍的
笑,(2)人,看到眼前是個有錢人就露出習慣性的討好
把她那張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臉湊近鐵柵的笑容。
欄,(3)
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惡又妖媚又可憐地“嫌惡”應該是瑪絲洛娃的真情流露,正是眼
微微一笑。(43)前這個男人,對她始亂終棄,給自己帶來了深
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44)重的痛苦和災難。“妖媚又可憐地微微一笑”
她又像剛才那樣微微一笑。(53)則是她故意而為之,裝出的一副妖媚可憐相,
其目的是“利用他弄到些好處”O
她鄙夷不屑地——他有這樣的感覺——微突出了瑪絲洛娃的真實狀態,她根區不在意對
笑著說。(65)方的想法。面對聶赫留朵夫的贖罪,瑪絲洛娃
她說,做出一種要討男人喜歡的媚笑。(76)鄙夷、不屑、不信任,覺得聶赫留朵夫所說的
話是騙人的。
神態描寫:眼神
原文鑒賞
瞇細眼睛,眉頭皺得更緊了。
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漲紅的臉突然變得陰
痛苦、蔑視、憤怒、抵抗
沉了。
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她那雙烏黑發亮的斜睨
冷漠置之、痛苦憤恨、鄙夷不屑
眼睛在浮腫的眼皮下顯得特別有神。
她那雙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囑
他。
她氣憤地簡單回答,轉過眼睛不去看他。
?外貌描寫
原文:烏黑的鬃發也像前天那樣一圈圈飄在額上;蒼白而微腫的臉有點兒病態,但很可愛,
而且十分鎮定;她那雙烏黑發亮的斜睨眼晴在浮腫的眼皮下顯得特別有神。
【鑒賞】
這是一個可愛的姑娘,眼睛“特別有神”,讓人無法討厭她,作者這樣寫激起了人們對她
的遭遇的同情。
?語言描寫
原文:“不是有過一個孩子嗎?”聶赫留朵夫問,感到臉紅了。
“謝天謝地,他當時就死了她氣憤地簡單回答,轉過眼睛不去看他。
“……說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記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沒有什么罪可贖的。過去的事都過去了,全完了
“您的話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一一他有這樣的感覺一一微笑著說。
“何必提那些舊事。”她冷冷地說。
【鑒賞】
表明聶赫留朵夫過去給她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她不想再觸及那段痛苦的回憶。面對聶
赫留朵夫的贖罪,瑪絲洛娃鄙夷不屑、不信任,表現了瑪絲洛娃悲慘但倔強清醒的形象特點。
?動作描寫
原文:她沒有聽他說話,卻一會兒瞧瞧他那只手,一會兒瞧瞧副典獄長。等副典獄長一
轉身,她連忙把手伸過去,抓住鈔票,把它塞在腰帶里。
【鑒賞】
兩個“喉瞧”活畫出瑪絲洛娃像敏銳的賭徒般在捕捉一擊制勝的戰機,而為的就是那區
區十個盧布;而“伸”“抓”“寒”一連串的動作細節是那樣的熟練、迅捷,像極了一個久經
沙場的老手,類似的情狀在她身上肯定發生了很多次。一個唯利是圖、工于心計、世俗貪婪
的婦女形象躍然紙上。
總結:瑪絲洛娃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瑪絲洛娃原本是個善良、純樸、天真無邪的少女,自從被聶赫留朵夫引誘和拋棄后,
她淪落為妓女,有不幸被誣告為毒害他人的兇手,陷于冤獄之中。從瑪絲洛娃的“笑”和眼
神表情中可以看出,遭受了被拋棄、被侮辱、被傷害的經歷之后,心靈的痛苦,生活的磨難,
已經使她喪失了原本的善良純樸、天真無邪。
文中所展現的是她墮落的時期,這時的她唯利是圖,善于討好,獻媚,工于心計,自私自利,
且倔強無情。
瑪絲洛娃作為俄國下層群眾的典型代表,她已經喪失了生命,失去了靈魂,對決心贖罪、幫
助她覺醒的聶赫留朵夫充滿了懷疑與不信任,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充滿的是厭惡。
2.作者塑造瑪絲洛娃這?人物用意何在?
明確瑪絲洛娃是俄國底層民眾中的典型代表,作者借她揭露了當時俄國整個官僚體系的
腐敗,以及各級官吏的丑惡嘴臉,表達了底層人民的反抗精神和革命要求。
《復活》以瑪絲洛娃的人生經歷與思想沉浮為線索,深入探討了其精神復活的必然性,
不僅凸顯了其豐富飽滿的人物形象,更突出了這一形象對于俄國底層人民實現精神復活的重
大意義。
核心人物之聶赫留朵夫
思考1:稱呼語言能夠直觀地體現一個人的心理,小說選文中聶赫留朵夫對瑪絲洛娃的稱呼
經歷了什么樣的變化過程?反映了聶赫留朵夫的什么心理?
①第一次對話時,聶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還是“你”,隨即決定用“您”——因為他們之
間沒有了以往的親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帶著“嚴肅、莊重和愛憐的心情”來請求
瑪絲洛娃的饒恕的,所以用“您
②當瑪絲洛娃突然向他要錢時,他意識到“這個女人已邑喪失生命了”,但他直呼瑪絲洛娃的
小名“卡秋莎”,而且改稱“你”——因為瑪絲洛娃不讓他闖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反而讓他“產
生一種特殊的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省深圳市六年級英語下學期期中考試真題重組卷(滬教牛津版深圳)
- 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How are you第2課時教學設計 湘少版
- 初中英語Unit 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教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版
- 人音版 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我的金色阿勒泰 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教學設計
-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04 賀卡(二)-蘇少版
- (二模)晉城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發生火災應急預案培訓
- 振東制藥:2022年年度財務報告
- 畢業設計10層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設計計算書
- 故事繪本愚公移山PPT
- 第三章延伸孔型設計
- 預拌砂漿與傳統建筑砂漿的對照表
- 醫療器械定期檢查記錄表
- 隧道盾構法施工技術
- 三基三嚴試題
- 反激式變壓器設計軟件(最實用)
- 人防結構吊鉤后補處理方案
- 中興交換機簡明配置教程
- 第四章凝結水處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