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孫權勸學》課件 【高效課堂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4課《孫權勸學》課件 【高效課堂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4課《孫權勸學》課件 【高效課堂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4課《孫權勸學》課件 【高效課堂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4課《孫權勸學》課件 【高效課堂精研】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孫權勸學7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課件人教部編版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1.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等文學常識,熟記重要的文言詞語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點)

2.分析人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難點)

3.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勉勵自己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素養)學習目標作者介紹知識備查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世稱涑水先生。“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歷時十九年完成,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長于描寫戰爭。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作品介紹知識備查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卷六十六(中華書局1956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文章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三國之初。孫權大將周瑜和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軍隊,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魯肅代替周瑜輔佐孫權,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劉備很快又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劉、孫三方鼎峙的局面。孫權勸呂蒙注意學習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知識備查編年體:指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體例。編年體是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系。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國,代表作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文學常識知識備查

孫權(181-252年),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創建者。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占據江東。他最大的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人物資料知識備查

呂蒙(178-219年),東吳國大將。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陽)人。少年時不讀書,以膽氣稱,后接受孫權勸告,讀了許多兵書、史書,智勇雙全。倍受孫權、魯肅的信賴。魯肅死后,呂蒙掌管東吳軍事,率軍暗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名揚三國。殺死關羽后,呂蒙不久病死。知識備查知識備查

魯肅(172—217年),三國時吳國名將、政治家。字子敬,臨淮東城人。魯肅出身士族,為孫權所敬重。他主張聯劉抗曹,助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周瑜死后,魯肅代領其軍,繼續與劉備維持友好關系。搜集中國古代與勤學有關的故事,完成下面的積累卡,感受古人的勤學精神。

成語:刮目相待

【釋義】:【出處】(魯)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用新的眼光來看待成語:聞雞起舞【釋義】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用來指志士及時奮發。出處:(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晉書·祖逖傳)讀一讀預習檢查qīnɡqǐyésuìshèshú卿涉獵豈邪遂孰詞語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泛指學識淺薄的人。預習檢查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整體感知1.朗讀課文,朗讀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斷句。整體感知朗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留:國號、年號、地名、書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現代漢語雙音節詞替代古代漢語單音節詞;調:調整語序,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補:補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刪:刪去無實在意義的詞,不譯。翻譯五字法方法指導整體感知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

為博士

邪!從前,當初,這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對某人說,常與“曰”連用。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之間也以“卿”為愛稱。推托。當道,當權。古時王侯的自稱。事務。研究儒家經典。經,指《易》《書》《詩》《禮》《春秋》等書。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語氣詞,后寫作“耶”。整體感知但當涉獵,見往事

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粗略地閱讀。只,只是。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語氣詞,表示阻止,相當于“而已”“罷了”。表示比較選擇,哪里比得上?于是,就。從事學習。整體感知

譯: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讓你研究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瀏覽群書,了解歷史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認為大有益處。”呂蒙于是開始學習。整體感知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

吳下

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到,等到。經過。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即“議論”,談論。泛指吳地。呂蒙的小名。另,另外。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對朋友輩的敬稱。知曉事情。讀書人。于是。連詞,表承接。整體感知

譯: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議論,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來看,你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多么晚啊!”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就分別了。整體感知閱讀全文,摘錄稱謂語,課外再搜集一些,了解古代漢語中豐富的稱謂。(1)自

課文:孤

課外搜集:

余、予、吾(2)愛

課文:

課外搜集:

良人、郎君、吾愛等

(3)敬稱

課文:

大兄

課外搜集:

令尊、君、公等

一、新知研學閱讀課文,簡要概括情節。梳理情節(1)孫權勸呂蒙學習。(2)呂蒙勤奮學習。(3)魯肅贊嘆蒙學識進步大。任務二、設計劇本本文情節集中,人物形象鮮活,適合改編為課本劇具學二請精讀課文,揣摩細節,并搜集相關資料,展開想象,按要求完成劇本設計。第一幕孫權書房內。孫權坐于案前,案上①

侍從上前票報將軍呂蒙覲見。呂蒙從門外入。呂蒙

(行禮)蒙拜見主公!孫權

(放下書卷,語氣堅定)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呂蒙

(面有難色,跪拜)_②

孫權

(③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呂蒙

(面露愧色,仰頭聆聽,若有所思)孫權

(至蒙前,撫其肩)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呂蒙

(面色動客,再拜)蒙必當用心讀書,不負主公重望!(恭敬退下)(1)請為孫權的書案設計擺放的道具,完成舞臺說明①,并簡述設計理由。設計:案牘累累,書籍堆疊,卷冊或立或臥,筆硯置于側。

理由:理由課文中孫權說“卿言多務,孰若孤”,可見作為一國之君,孫權有繁重的公務,案上應擺放眾多案牘。從“孤常讀書”的自述中,可知書案上還應堆放各類書、筆硯等。(2)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在②處為呂蒙設計人物臺詞。

蒙軍中事務繁多,無暇讀書。

(3)關注孫權臺詞中的語氣詞,結合全文,揣摩人物心理,完成舞臺說明③并說明設計理由。【提示】可以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語氣等角度進行設計。設計:語重心長,滿含希望理由:

“邪”表反問,強調自己的要求并不高,打消呂蒙的顧慮,態度真摯懇切。“耳"意為“罷了”,提出較低的閱讀目標--了解歷史罷了,流露出殷切希望。(4)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課本劇的第二幕、第三幕。條件允許的話,試著演一演課本劇《孫權勸學》。任務三

學習勸說梳理孫權的勸說思路和效果,完成思維導圖,探究其勸說藝術探究結果:[提示]可以從勸說對象、勸說言語、勸說方法等角度展開。分析呂蒙現狀,指出讀書的必要性現身說法,指出讀書的好處

蒙乃始就學。

根據勸說對象的情況,提出合適的勸說目標;根據勸說者和勸說對象的關系,運用合適的語言風格,拉近彼此的距離;現身說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遷移拓學評說人物請參與下面有關人物的討論。老師:同學們,讀完課文,你們有什么疑問?對孫權、呂蒙、魯肅三個人有怎樣的認識?小語:課文主要講述孫權勸學、呂蒙就學的故事,為什么要寫魯肅的相關情節?我:①課文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和“結友”,表明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側面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突出了孫權勸學的效果。這樣寫能使敘事精簡,情節緊湊。

老師:文中三個人,你最欣賞誰?評一評你最欣賞的人物,寫一寫他給你的啟發。我:②我最欣賞(

呂蒙

)。他虛心接受他人的建議,勤奮好學,最終讓人刮目相待。我們也要湊。虛心聽取他人意見,通過學習增長見識、拓寬視野、開闊胸襟、結交益友。【[示例2]孫權

他真誠關愛部下,以身作則,善于勸人。從他身上我學到了想要影響他人,就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帶動他人,這樣的勸導才有說服力。[示例3]魯肅

他敬才、愛才,能敏銳地發現呂蒙的才略變化,并及時給予贊賞。在與他人相處時,我們要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進步給予真誠的鼓勵和認可,這樣不僅能增強他人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反思結學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達標測學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蒙辭/以軍中多務

B.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C.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2.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孫權勸學》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義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讀者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B.好的標題有很多妙處。如《驛路梨花》將標題與主題,形式與內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靈美,巧妙聯系,和諧一體;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