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設計規范與施工圖編制作業指導書TOC\o"1-2"\h\u133第一章建筑設計基本規范 2152871.1設計依據與標準 2227461.1.1設計依據 2113191.1.2設計標準 3115231.1.3設計原則 321551.1.4設計流程 412666第二章建筑布局與空間設計 4180231.1.5功能分區原則 4208701.1.6功能分區設計 491901.1.7功能布局優化 574801.1.8空間組織原則 5155791.1.9空間組織設計 5256901.1.10空間組織優化 67961第三章結構設計規范 6199261.1.11結構類型概述 632341.1.12結構類型選用原則 6305621.1.13結構安全 7269221.1.14結構耐久 7182861.1.15結構經濟 7298851.1.16結構美觀 711180第四章建筑構造與材料 7175951.1.17建筑結構構造 742641.1.18建筑圍護結構構造 8136971.1.19建筑材料分類 88401.1.20建筑材料選用原則 888151.1.21建筑材料選用要點 913104第五章建筑防火與安全 10243801.1.22設計原則 1013711.1.23防火分區 1011941.1.24建筑材料和構件 1082961.1.25消防設施 10297231.1.26安全防護設計 11267351.1.27安全防護設施 11206331.1.28安全防護措施 1120058第六章建筑節能與環保 11249071.1.29設計原則 11140931.1.30設計內容 11124031.1.31環保設計原則 1284321.1.32環保措施內容 124959第七章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1388461.1.33設計原則 13273901.1.34設計內容 13295431.1.35設計要求 13107381.1.36電氣設備選用的原則 14307661.1.37常用電氣設備選用 1421588第八章建筑給排水與暖通設計 15220171.1.38設計原則 1537251.1.39給水系統設計 15277461.1.40排水系統設計 15153351.1.41給排水系統設備 15214981.1.42設計原則 15293871.1.43供暖系統設計 16123961.1.44通風系統設計 16316831.1.45空調系統設計 1621950第九章施工圖編制基本要求 16311621.1.46編制原則 1615801.1.47圖紙內容 1633471.1.48圖紙編制要求 17295291.1.49審查內容 1742291.1.50審查方法 17179771.1.51修改要求 17178951.1.52審查與修改流程 17192471.1.53工程概況 18149281.1.54設計規范執行情況 1831201.1.55施工圖設計要點 1892681.1.56工程實例分析結論 18125251.1.57編制目的 19213481.1.58編制依據 19320761.1.59編制內容 19189721.1.60編制要求 19186231.1.61編制方法 1939801.1.62編制注意事項 19第一章建筑設計基本規范1.1設計依據與標準1.1.1設計依據建筑設計應遵循以下設計依據:(1)國家及地方政策法規:建筑設計必須遵守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政策法規,包括建筑法、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等,以及各地區的城鄉規劃、土地使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定。(2)設計任務書:設計任務書是建筑設計的核心文件,明確了設計目標、設計要求、設計條件等,是設計工作的基礎。(3)建筑設計規范:建筑設計規范是對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功能、建筑形式、建筑構造、建筑安全、建筑節能等方面的規定。(4)工程地質與地形條件:建筑設計應充分考慮工程地質與地形條件,保證建筑的安全、穩定和適應性。(5)相關專業規范:建筑設計涉及多個專業領域,如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等,設計時應遵循各專業的規范要求。1.1.2設計標準(1)建筑設計標準:建筑設計標準是對建筑物的設計要求,包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規模、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規定。(2)建筑構造標準:建筑構造標準是對建筑物的構造要求,包括建筑物的結構形式、建筑材料、建筑構造做法等。(3)建筑安全標準:建筑安全標準是對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包括建筑物的防火、抗震、抗風、抗洪等方面的規定。(4)建筑節能標準:建筑節能標準是對建筑物的節能要求,包括建筑物的圍護結構、采暖、通風、空調等方面的規定。第二節設計原則與流程1.1.3設計原則(1)安全性原則:建筑設計應以保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原則,保證建筑物的結構安全、防火安全、抗災安全等。(2)功能性原則:建筑設計應滿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合理布局空間,提高使用效率。(3)美觀性原則:建筑設計應注重建筑物的美觀,體現時代特色,弘揚民族文化,創造優美的城市景觀。(4)經濟性原則:建筑設計應考慮投資效益,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使用壽命。(5)節能環保原則:建筑設計應遵循節能環保要求,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提高環境質量。(6)可持續性原則:建筑設計應考慮建筑物的可持續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需求。1.1.4設計流程(1)設計前期準備:收集設計依據、任務書、相關資料,明確設計目標、設計要求。(2)設計方案階段:根據設計依據和設計原則,進行建筑方案設計,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構造等。(3)設計深化階段:對設計方案進行深化,包括建筑細節、結構設計、設備選型等。(4)設計審查階段:對設計成果進行審查,保證設計符合相關法規、規范要求。(5)設計施工圖編制:根據審查通過的方案,編制施工圖,包括建筑、結構、設備等專業圖紙。(6)設計施工配合:在設計施工過程中,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密切配合,保證設計意圖的實現。(7)設計驗收階段:對施工完成的建筑物進行驗收,保證設計質量。第二章建筑布局與空間設計第一節功能布局1.1.5功能分區原則(1)功能分區應遵循合理、高效、安全、舒適的原則,滿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2)功能分區應充分考慮建筑物的使用性質、規模、使用人群等因素,合理劃分各類功能空間。(3)功能分區應結合地形地貌、環境條件、交通組織等因素,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1.1.6功能分區設計(1)公共區域:包括門廳、大堂、休息區等,應設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使用和疏散。(2)辦公區域:根據工作性質和部門劃分,合理設置辦公室、會議室、檔案室等空間,保證工作的高效進行。(3)商業區域:結合商業性質,設置商店、餐飲、娛樂等設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4)住宅區域:根據居住需求,合理設置住宅單元、公共設施、綠化空間等,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5)輔助區域:包括設備間、庫房、停車場等,應設置在建筑物的輔助出入口附近,減少對主要功能區域的影響。1.1.7功能布局優化(1)空間利用率:提高空間利用率,減少無效空間,實現建筑空間的合理布局。(2)交通組織:優化交通流線,減少交叉、擁堵現象,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3)安全疏散:充分考慮安全疏散需求,設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樓梯,保證人員安全。第二節空間組織1.1.8空間組織原則(1)空間組織應遵循整體性、和諧性、舒適性、實用性的原則,滿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2)空間組織應結合建筑物的結構、材料、構造等因素,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3)空間組織應考慮人的行為習慣和審美需求,創造富有特色和個性化的空間效果。1.1.9空間組織設計(1)空間序列:通過空間的有序排列,形成豐富的空間效果,引導人們在建筑中流動。(2)空間層次:利用建筑物的層數、高度、形態等因素,創造豐富的空間層次,提高建筑物的視覺效果。(3)空間界面:通過界面設計,劃分空間區域,實現空間的私密性和開放性。(4)空間照明: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營造舒適、明亮的空間氛圍。(5)空間綠化:結合綠化元素,提升空間品質,創造生態、健康的建筑環境。1.1.10空間組織優化(1)空間流動性:提高空間流動性,減少空間的封閉性,實現建筑空間的靈活使用。(2)空間尺度:合理控制空間尺度,滿足人的使用需求,提高空間舒適度。(3)空間導向:通過空間導向設計,引導人們在建筑中流動,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4)空間美學:注重空間美學,創造富有特色和個性化的空間效果,提升建筑物的審美價值。第三章結構設計規范第一節結構類型與選用1.1.11結構類型概述結構類型是指建筑物中承受荷載的骨架結構形式。根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規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可選擇以下幾種常見的結構類型:(1)鋼筋混凝土結構:以鋼筋和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具有較好的承載能力和抗震功能,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物中。(2)鋼結構:以鋼材為主要材料,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施工速度快等優點,適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業廠房等。(3)砌體結構:以磚、石、混凝土砌塊等為主要材料,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功能,適用于多層民用建筑和低層公共建筑。(4)木結構:以木材為主要材料,具有較好的環保功能和舒適度,適用于小型民用建筑和景觀建筑。(5)混合結構:將上述幾種結構類型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適用于復雜功能的建筑物。1.1.12結構類型選用原則(1)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規模要求。(2)考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因素。(3)依據經濟、安全、環保、美觀等原則進行綜合分析。(4)結合施工技術、材料供應等實際情況。(5)遵循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第二節結構設計要求1.1.13結構安全(1)結構設計應滿足承載能力、剛度、穩定性等要求,保證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自然災害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安全功能。(2)結構設計應考慮施工階段的安全要求,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3)結構設計應遵循相關規范,進行結構計算和校核,保證結構安全。1.1.14結構耐久(1)結構設計應選用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2)結構設計應考慮環境因素對建筑物的影響,采取相應措施降低腐蝕、老化等影響。(3)結構設計應考慮維護、檢修等因素,保證建筑物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1.1.15結構經濟(1)結構設計應遵循經濟合理原則,降低建筑材料和施工成本。(2)結構設計應考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規模,優化結構方案,提高投資效益。(3)結構設計應結合施工技術、材料供應等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結構類型。1.1.16結構美觀(1)結構設計應注重建筑物的外觀形象,與周圍環境協調。(2)結構設計應考慮建筑物的內部空間布局,提高使用舒適度。(3)結構設計應遵循美學原則,使建筑物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第四章建筑構造與材料第一節構造要求1.1.17建筑結構構造(1)建筑結構設計應遵循安全性、適用性、經濟性及美觀性原則,保證結構體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結構構造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筑結構設計規范,保證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剛度及穩定性。(3)建筑結構構造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空間布局、層高、開間等。(2)滿足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包括防腐蝕、防潮、防火、防蟲等。(3)滿足建筑物的節能要求,包括保溫、隔熱、隔聲等。(4)滿足建筑物的美觀性要求,包括立面造型、色彩搭配等。1.1.18建筑圍護結構構造(1)建筑圍護結構設計應遵循安全性、適用性、經濟性及美觀性原則,保證圍護體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圍護結構構造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筑圍護結構設計規范,保證圍護構件的承載能力、剛度及穩定性。(3)建筑圍護結構構造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空間布局、采光、通風等。(2)滿足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包括防腐蝕、防潮、防火、防蟲等。(3)滿足建筑物的節能要求,包括保溫、隔熱、隔聲等。(4)滿足建筑物的美觀性要求,包括立面造型、色彩搭配等。第二節材料選用1.1.19建筑材料分類(1)建筑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圍護材料、裝飾材料、功能材料等。(2)結構材料主要包括鋼材、混凝土、木材、砌體等。(3)圍護材料主要包括墻體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門窗材料等。(4)裝飾材料主要包括涂料、壁紙、石材、玻璃等。(5)功能材料主要包括防水材料、保溫材料、隔聲材料等。1.1.20建筑材料選用原則(1)安全性原則:材料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及穩定性,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2)適用性原則:材料應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包括強度、耐久性、美觀性等。(3)經濟性原則:在滿足安全性、適用性的前提下,應優先選用經濟、環保的材料。(4)環保性原則:材料應具有較低的污染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5)地域性原則:材料應結合當地資源、氣候特點進行選用,提高建筑物的適應性和地域特色。1.1.21建筑材料選用要點(1)結構材料選用:(1)鋼材: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鋼材,保證其力學功能和焊接功能。(2)混凝土: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水泥、骨料、外加劑等,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3)木材:選用優質木材,進行防腐、防火處理。(4)砌體: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磚、砌塊等,保證砌體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2)圍護材料選用:(1)墻體材料:選用保溫、隔熱功能良好的材料,如保溫板、隔熱磚等。(2)屋面材料:選用防水、保溫、隔熱功能良好的材料,如防水卷材、保溫板等。(3)地面材料:選用耐磨、防滑、美觀的材料,如陶瓷磚、石材等。(4)門窗材料:選用密封功能良好的材料,如鋁合金門窗、塑鋼門窗等。(3)裝飾材料選用:(1)涂料:選用環保、耐候性好的涂料。(2)壁紙:選用環保、美觀的壁紙。(3)石材:選用優質石材,進行防護處理。(4)玻璃:選用安全、環保的玻璃產品。(4)功能材料選用:(1)防水材料: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防水材料。(2)保溫材料:選用導熱系數低、防火功能好的保溫材料。(3)隔聲材料:選用隔聲效果好的材料,如吸音板、隔聲棉等。第五章建筑防火與安全第一節防火設計1.1.22設計原則(1)防火設計應遵循安全、經濟、適用的原則,保證建筑物的結構安全、使用功能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2)防火設計應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結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質、規模、構造和所處環境等因素進行。(3)防火設計應充分考慮火災發生的可能性、火災蔓延的途徑和火災撲救的難易程度,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1.1.23防火分區(1)防火分區應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質、規模和構造特點進行劃分,保證火災時能夠有效控制火勢蔓延。(2)防火分區應采用防火墻、防火門、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設施,防止火災蔓延至相鄰區域。(3)防火分區內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設施應滿足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的要求。1.1.24建筑材料和構件(1)建筑材料和構件應選用符合國家防火標準的防火等級,保證建筑物的防火功能。(2)建筑材料和構件的燃燒功能、煙密度、毒性等指標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3)建筑材料和構件的防火功能應經過檢測合格,方可用于建筑工程。1.1.25消防設施(1)消防設施應按照國家有關規范和標準進行設計,保證火災時能夠有效撲救。(2)消防設施應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泵、消防水池、消防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等。(3)消防設施的設計、施工和維護應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和標準,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第二節安全防護1.1.26安全防護設計(1)安全防護設計應遵循安全、適用、經濟的原則,保證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的人員生命財產安全。(2)安全防護設計應結合建筑物的使用性質、規模、構造和所處環境等因素,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3)安全防護設計應充分考慮自然災害、災害等突發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應對措施。1.1.27安全防護設施(1)安全防護設施應包括安全疏散設施、防護欄桿、防護網、防護墻等。(2)安全疏散設施應滿足人員疏散的要求,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等。(3)防護欄桿、防護網、防護墻等設施應滿足相應的安全防護要求,防止人員墜落、物體拋擲等發生。1.1.28安全防護措施(1)建筑物應采取相應的防雷、防震、防火、防盜等安全防護措施。(2)建筑物應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人員注意安全。(3)建筑物的安全防護措施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第六章建筑節能與環保第一節節能設計1.1.29設計原則(1)遵循國家及地方建筑節能法規,嚴格執行相關標準,保證建筑節能設計符合政策要求。(2)結合建筑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充分考慮建筑朝向、體型、圍護結構等因素,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3)優化建筑設計方案,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通風功能,降低建筑能耗。(4)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1.1.30設計內容(1)建筑圍護結構設計:(1)外墻保溫隔熱設計:采用高效保溫材料,提高外墻熱阻,減少冷熱量損失。(2)屋面保溫隔熱設計:采用保溫隔熱材料,降低屋面熱傳導,提高室內舒適度。(3)門窗設計:選用高功能門窗,提高門窗氣密性、水密性和抗風壓功能,降低空調能耗。(2)建筑照明設計:(1)采用高效照明設備,提高照明效率。(2)合理布局照明系統,實現分區控制,降低照明能耗。(3)建筑設備系統設計:(1)選用高效空調設備,提高空調系統運行效率。(2)合理設計空調系統,實現分區控制,降低空調能耗。(3)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如太陽能、風能等,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第二節環保措施1.1.31環保設計原則(1)遵循國家及地方環保法規,嚴格執行相關標準,保證建筑環保設計符合政策要求。(2)注重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減少建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3)采用綠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環保功能。(4)優化建筑設計,減少建筑廢棄物產生,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1.1.32環保措施內容(1)綠色建筑材料應用:(1)選用環保、節能、可持續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對環境的負擔。(2)推廣綠色建材產品,提高建筑環保功能。(2)建筑廢棄物處理:(1)合理規劃建筑布局,減少建筑廢棄物產生。(2)采用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處理技術,提高廢棄物資源利用率。(3)建筑綠化:(1)合理設置綠化空間,提高建筑綠化率。(2)采用屋頂綠化、立體綠化等技術,改善建筑生態環境。(4)建筑室內環境優化:(1)采用室內環境監測與控制系統,保證室內空氣質量。(2)合理布局室內空間,提高室內舒適度。(5)噪音污染控制:(1)選用隔聲、吸聲材料,降低建筑噪音。(2)合理規劃建筑布局,減少噪音污染。第七章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第一節電氣設計要求1.1.33設計原則電氣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符合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規范,保證電氣系統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2)滿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充分考慮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為建筑物提供長期穩定的電氣服務。(3)注重節能環保,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適應建筑物的環境條件,保證電氣設備正常運行。1.1.34設計內容(1)電氣系統設計:包括供電系統、配電系統、照明系統、弱電系統等。(2)電氣設備布置:根據建筑物布局、功能需求及電氣設備特性,合理布置電氣設備。(3)電氣線路設計:包括電纜線路、電線線路、母線線路等,應考慮線路安全、可靠、經濟、合理。(4)電氣保護設計:包括過載保護、短路保護、漏電保護等,保證電氣系統安全運行。(5)電氣接地設計:保證建筑物及電氣設備接地安全、可靠。1.1.35設計要求(1)供電系統設計要求:(1)供電方式:根據建筑物規模、負荷特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供電方式。(2)供電電壓:保證供電電壓穩定,滿足電氣設備正常運行需求。(3)供電可靠性:提高供電可靠性,降低停電次數。(2)配電系統設計要求:(1)配電方式:根據建筑物布局、負荷特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配電方式。(2)配電線路:合理選擇配電線路,降低線路損耗。(3)配電設備:選用功能穩定、安全可靠的配電設備。(3)照明系統設計要求:(1)照明方式:根據建筑物功能、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照明方式。(2)照明設備:選用高效、節能、壽命長的照明設備。(3)照明控制: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效果。第二節電氣設備選用1.1.36電氣設備選用的原則(1)選用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的電氣設備。(2)根據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電氣設備。(3)選用功能穩定、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電氣設備。(4)考慮電氣設備的維護、更換方便性。1.1.37常用電氣設備選用(1)變壓器:根據建筑物負荷特性、供電電壓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變壓器容量和類型。(2)低壓配電柜:根據建筑物規模、負荷特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低壓配電柜類型和規格。(3)電纜:根據建筑物規模、負荷特性、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電纜類型和規格。(4)電線:根據建筑物規模、負荷特性、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電線類型和規格。(5)照明設備:根據建筑物功能、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照明設備類型和規格。(6)電氣保護設備:根據建筑物規模、負荷特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電氣保護設備類型和規格。(7)電氣接地設備:根據建筑物規模、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電氣接地設備類型和規格。第八章建筑給排水與暖通設計第一節給排水設計1.1.38設計原則(1)給排水設計應遵循安全、可靠、經濟、環保的原則,保證建筑物給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2)設計應滿足建筑物使用功能、衛生要求及消防給水需求。(3)給排水系統應與建筑物的結構、建筑布局、設備安裝等協調一致。1.1.39給水系統設計(1)給水系統設計應包括給水水源、給水方式、給水管材、給水配件等。(2)給水水源應根據地區供水條件、水質要求等因素確定。(3)給水方式應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層高、用水量等因素確定,可分為直接給水、間接給水、分區給水等。(4)給水管材應根據給水水質、壓力、使用要求等因素選擇。(5)給水配件應根據使用功能、水質要求、安裝條件等因素選擇。1.1.40排水系統設計(1)排水系統設計應包括排水方式、排水管材、排水配件等。(2)排水方式應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層高、排水量等因素確定,可分為重力排水、機械排水等。(3)排水管材應根據排水水質、壓力、使用要求等因素選擇。(4)排水配件應根據使用功能、排水要求、安裝條件等因素選擇。1.1.41給排水系統設備(1)給水設備包括水泵、水箱、閥門等。(2)排水設備包括污水泵、雨水泵、檢查井等。第二節暖通設計1.1.42設計原則(1)暖通設計應遵循舒適、節能、環保、安全的原則,保證建筑物室內環境質量。(2)設計應滿足建筑物使用功能、氣候條件、建筑布局等因素。(3)暖通系統應與建筑物的結構、建筑布局、設備安裝等協調一致。1.1.43供暖系統設計(1)供暖系統設計應包括熱源、熱力管道、散熱設備等。(2)熱源應根據地區供熱條件、建筑物的用途、能耗等因素選擇。(3)熱力管道應根據供暖面積、管道長度、管道材質等因素設計。(4)散熱設備應根據室內溫度、濕度、風速等因素選擇。1.1.44通風系統設計(1)通風系統設計應包括送風系統、排風系統、通風設備等。(2)送風系統應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新風量、送風方式等因素設計。(3)排風系統應根據室內空氣質量、有害物質濃度、排風方式等因素設計。(4)通風設備應根據通風量、風壓、噪聲等因素選擇。1.1.45空調系統設計(1)空調系統設計應包括冷熱源、空調水系統、空調風系統等。(2)冷熱源應根據建筑物的用途、能耗、地區氣候等因素選擇。(3)空調水系統應根據空調面積、管道長度、管道材質等因素設計。(4)空調風系統應根據室內空氣質量、送風方式、風量等因素設計。第九章施工圖編制基本要求第一節圖紙編制規范1.1.46編制原則(1)施工圖編制應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設計規范,保證設計合理、安全、經濟、美觀。(2)施工圖編制應充分考慮施工工藝、施工條件、材料供應、設備功能等因素,為施工提供準確、詳盡的圖紙。1.1.47圖紙內容(1)施工圖應包括建筑、結構、電氣、給排水、暖通、消防等專業的圖紙。(2)圖紙內容應完整、清晰、準確,包括以下要素:(1)圖紙名稱、編號、比例尺、設計單位、編制人等基本信息;(2)建筑、結構、電氣等專業的施工詳圖;(3)圖紙說明、技術要求、施工注意事項等;(4)圖紙目錄、圖紙索引等。1.1.48圖紙編制要求(1)圖紙線條應清晰、均勻,線型應符合國家制圖標準。(2)圖紙標注應規范、統一,字跡應工整、清晰。(3)圖紙尺寸應準確,尺寸標注應符合國家制圖標準。(4)圖紙中的文字說明應簡明扼要,表述清晰。(5)圖紙應使用統一的圖例和符號,符合國家制圖標準。第二節圖紙審查與修改1.1.49審查內容(1)審查施工圖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設計規范。(2)審查施工圖是否滿足施工工藝、施工條件、材料供應、設備功能等要求。(3)審查施工圖中各專業之間的協調性、接口關系是否明確。(4)審查施工圖的完整性、準確性、清晰度。1.1.50審查方法(1)審查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施工圖進行逐張審查。(2)審查人員應與設計人員溝通,了解設計意圖,保證施工圖的準確性和合理性。(3)審查人員應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提高審查效率。1.1.51修改要求(1)對審查中發覺的問題,設計人員應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2)修改后的施工圖應重新進行審查,保證修改內容符合審查要求。(3)修改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詳細記錄修改原因、修改內容,以備后續查閱。(4)修改后的施工圖應重新編號,以示區別。1.1.52審查與修改流程(1)設計人員提交施工圖至審查部門。(2)審查部門對施工圖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意見。(3)設計人員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4)修改后的施工圖重新提交至審查部門。(5)審查部門對修改后的施工圖進行審查,直至符合要求。(6)審查合格的施工圖交付施工單位使用。標:第十章工程實例分析與指導第一節工程實例分析1.1.53工程概況以某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為例,該項目位于城市中心區域,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30萬平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小型樂隊編配》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紹興文理學院《新聞作品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實驗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陽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世界華文文學經典欣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業地產轉讓合同
- 出租車承包運營合同
- 場地買賣合同協議書
- 房產買賣中介合同
- 農飲工程經營管理承包合同書
- 廢物處置合同
- 新編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及崗位規范管理手冊匯編(版)
- 07J902-3 醫療建筑(衛生間、淋浴間、洗池)
- 茶葉生物化學理論考試題庫(100題)
- 推薦如果歷史是一群喵讀書分享會模板
- 急診綠色通道管理考試及參考答案
- 【課件】高考英語試卷講評之七選五課件
- 地下室抗浮錨桿施工方案
- 全套可編輯地圖
- JJF 1485-2014圓度定標塊校準規范
- GB/T 4802.2-2008紡織品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第2部分:改型馬丁代爾法
- GB 4053.2-2009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第2部分:鋼斜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