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遼寧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詩歌傳情達意有兩大基本手段,即音韻節奏和意象形象。詩的音韻節奏作用于人們的聽覺感受和內在的節奏感受,而意象、形象則作用于人們的視覺、想象和知解力。要完美地鑒賞、理解一首詩,必須充分調動人們的這兩大類感覺能力。任何一類感覺能力的缺乏,都會導致對詩歌理解的障礙。當我們僅專注于意象的顯現和內涵時,往往就會對音韻節奏的表現作用“聽而不聞”,甚至把它當作一件可有可無東西。尤其面對那些沒有什么意象,而主要訴諸音韻節奏的詩時,我們就會顯得木然無知,處于一種所謂的“失語”狀態。這種能力的缺乏還容易導致出現另一個毛病。由于對音韻節奏的感悟本是一種關系性的、整體性的感悟,這種能力的缺乏就會帶來對詩歌的整體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于是就會出現這樣一種詩歌解讀現象,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謂象征)大加穿鑿,大加發揮。在詩歌的理解中經常出現的那種“闡釋過度”的毛病,就常常是由這一原因引起的。與音韻節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對,在詩歌理解中出現的另一個毛病就是對意象的領悟能力欠缺。一旦詩有一些稍深厚復雜的意象或象征,就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當一些詩主要并不依賴于音韻節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穎深厚以及意境來表現時,他們就基本失去了領悟詩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處的興趣。這樣一種對待詩歌的態度對于理解詩歌,尤其是理解新詩往往會造成很大的障礙。這樣對待詩,對待那些缺乏音韻節奏的詩,實則也是偏頗的。因為詩,本來就是音樂因素與造型藝術因素的混合物。它有時這個方面的因素重一點,有時那個方面的因素重一點,對詩而言都屬于正常現象。當一首詩主要訴諸意象等因素時,我們就應當主要從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賞它,而不要再計較于它的音韻節奏是否優美。當然,我們也希望,詩能夠在音韻節奏和意象兩方面總是能和諧統一,但我們也要知道,詩作為一門混合型的藝術,它有時候的確能夠做到如此,但有時候的確會有所偏重。那么,我們欣賞詩,就應當具有兩副眼光,而且有時候要更多地用這一副眼光,有時候要更多地用另一副眼光。(摘編自譚德晶《現代詩歌理論與技巧》)材料二:綜觀20世紀中國新詩,從創作實踐到理論批評,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到觀念題旨、藝術精神,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諸多優良傳統。不過,這種繼承不是亦步亦趨的墨守成規的仿效,而是在橫向移植的外來參照之下的現代創造性轉化。胡適的《嘗試集》作為白話新詩的發軔,其秉承古典詩歌的遺傳基因即至為明顯,胡適自己就承認,他的新詩“實在不過是一些刷洗過的舊詩”。胡適之后,白話詩人的創作或強或弱、或顯或隱、或多或少,都無法完全遠離古典詩歌傳統的一脈血緣。古今詩歌意象、詩句之間,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來自李璟《攤破浣溪沙》詞句“丁香空結雨中愁”,卞之琳就說《雨巷》“讀起來好像舊詩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憂傷就滅頂”,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詞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古今詩歌作品之間,鄭愁予名篇《錯誤》的藝術構思,顯然借鑒了蘇軾《蝶戀花》下片中的無焦點沖突和戲劇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現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與《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同出機杼。古今詩人之間,像郭沫若詩歌的豪情氣勢與李白詩歌,艾青詩歌的深沉悲郁與杜甫詩歌,戴望舒、何其芳詩歌的辭色情調與晚唐溫李詩詞,卞之琳詩歌的煉字琢句與南宋姜、吳雅詞等;古今詩體之間,像胡適之體的淺白與元白體的淺俗,俞平伯、嚴陣、流沙河詩歌的語言節奏與古代詞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辭賦體詩歌與古代辭賦歌行,白話小詩的體式與古代絕句小令等;古今詩歌流派之間,像新邊塞詩的激昂豪邁、地域特色顯明,與盛唐邊塞詩的激情悲壯、異域風光獨特等;古今詩歌主題之間,像社會政治主題、愛國主題、愛情主題、時間生命主題、歷史主題、自然主題、鄉愁主題等;古今詩歌形式手法之間,像構句分節押韻,意象化,比興象征,構思立意,意境營造與氛圍渲染,敘事性和戲劇化,互文與用典等;其間均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開展扎實有效的古今詩歌傳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詩歌研究者擴大視野,完善知識結構,形成關于中國詩歌史發展演變的整體觀,理清20世紀新詩的詩學背景和詩藝淵源,從而對古典詩歌的現代價值和現代新詩的藝術成就,作出較為準確的評估;并以輝煌燦爛的古典詩藝為參照,剖析新詩藝術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詩的藝術水準;促使古典詩藝的現代性轉化;它還有望在中國詩學領域拓展出一片邊緣交叉的新墾地,形成一個新的分支學科;而在廣泛的意義上,它更有益于培養現代學人豐富的審美趣味、弘通的歷史視野和對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的能力。(摘編自楊景龍《古典詩歌的現代傳承》)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音韻節奏作用于人們的聽覺、內在的節奏感受,詩的意象、形象作用于人們的視覺、想象和知解力,二者都有助于理解詩歌。B.只關注意象的顯現和內涵會讓我們處于一種“失語”狀態,出現對詩歌過度解讀的毛病,同時失去了領悟詩歌意旨及其巧妙之處的興趣。C.中國新詩對古典詩歌的繼承不是墨守成規式仿效,古今詩歌在作品之間、詩歌體裁之間以及詩人之間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D.胡適的《嘗試集》發軔之后,白話詩人的創作在詩歌風格、遣詞造句、詩歌主題、詩歌體式等方面,都體現出古典詩歌傳統的一脈血緣。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詩可以作用于人們的聽覺感受和內在的節奏感受,也會作用于人們的視覺、想象和知解力。只有同時具備這兩類能力,我們才不會產生對詩歌理解的障礙。B.詩并不總能在音韻節奏和意象兩方面和諧統一。所以我們欣賞詩歌的時候要更多使用兩副眼光,有時候使用一副眼光。C.如果詩歌不是依賴于音韻節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穎深厚以及意境來表現時,讀者就不會失去領悟詩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處的興趣。D.開展扎實有效的古今詩歌傳承研究工作,不僅有望開辟一個新的分支學科,在廣泛意義上更有益于提升對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的能力。3.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材料一論據的一項是()

A.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寫著一首呈給你的贊美詩,呈給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一句,“黃土下紫色的靈魂”這一意象內涵豐富,富于情感。B.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是中國新詩的代表性作品,理解這首詩離不開“五四”特定的時代氛圍,詩歌展現了作者渴望摧毀舊世界、創造新生活的雄強之力。C.鄭愁予《錯誤》中“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一句,用“東風”“柳絮”營造氛圍,“不來”“不飛”讀起來如低吟淺唱,達到了音韻節奏與意象的和諧統一。D.艾青在《我愛這土地》中發出“死了”以后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里面”的呼號,表達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愛國主義感情,“土地”在詩中具有多重象征意義。4.材料一與材料二在論證語言上有何不同之處?請簡要說明。5.學校文學社打算鑒賞徐志摩詩歌《再別康橋》,作為校文學社社長,請你結合詩歌與材料相關內容,給社團成員分享三點鑒賞該詩的建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課桌課椅梁曉聲那是西北一個很窮的村子。那村子原先是沒小學的,去年的春季,在一次村委會上,有名村干部說:“唉,明年都二〇〇一年了,叫作新紀元呢!咱們借千年一回的年份的吉利,為村里的孩子們好歹弄起所小學校吧!全村的孩子一代代從小都不上學,往后還怎么行啊!”眾村干部一時沉默。接著,一個個在沉默中點了頭。于是從那一天起,他們一有空就義務脫坯。村人們也都樂于為孩子們盡那份義務。秋收前,四堵土坯墻壘起來了。秋收后,村里僅有的幾棵大樹伐倒了,小學校舉架了。但村里的孩子們仍不能上學,因為學校還沒門窗,也沒課桌課椅。不久,縣教委通知村干部,說是縣里一所小學換下了一批舊桌椅,可捐送給村里三十套,另外,還為村里搞到了一扇舊門和幾扇舊窗。村人們奔走相告,男女老少別提有多高興了:這要是一運回來,幾天后孩子們不就可以上學了嗎?可用什么車運回來呢?村里自然是沒卡車的,也沒任何別的車輛。村里有個男人叫劉輝,是本地的“大知識分子”,十年前縣師專的優秀畢業生,還沒拿到正式的畢業文憑,就被縣里一所重點小學迫不及待地“搶”去當老師了。后來由于精神受創,曾在精神病院住過一段時日。出院后,父母將他接回村里將養。這一養便是十年,父母已過世了,他獨自生活,一心指望還能有重新當老師的某一天。村人們則并不嫌棄他,十年來一直敬重著他文化高這一點,也一直稱他“劉老師”。晚上,“劉老師”出現在一名村干部家。他說車的事,他可以解決。他說,畢竟在縣里待過幾年啊,朋友總是交下幾個的嘛……村干部沉吟著說:“可是,可是你……可是你有什么條件呢?”“劉老師”說:“只有一個條件,讓我當咱村小學校的老師吧!”村干部不由一愣,他萬萬沒有料到“劉老師”會提這條件,他頓時聯想到建小學校時就數“劉老師”積極肯干啊,那間土坯房舉架后,總見“劉老師”圍繞著房子轉,原來竟是這么種心思……“那,我就去了。”“去哪兒啊?”“去縣里,我替孩子們急。”“這……天都黑了……你連夜趕到縣里去?”“沒事兒的,早一天是一天。”村干部沒扯住,“劉老師”轉身就匆匆走了……第二天,“劉老師”沒有回來……第三天,“劉老師”被他的幾名朋友送回來了——卡車在半路被三名歹徒劫了,“劉老師”被打成了腦震蕩,他的司機朋友也被打昏了。他們蘇醒過來時,那輛滿載舊課桌椅的卡車早不見了……村人們一時全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覷。那天以后,人們再也見不到“劉老師”圍繞校舍轉悠的孱弱身影了,他甚至都不大在村里出現了。許多人開始說些埋怨的話了,先是埋怨那名村干部,接著又埋怨“劉老師”,認為完全是他插了一足才把事情搞糟了,否則,校舍的門窗也會安裝上了,課桌椅也有了,孩子們都上學了……“劉老師”又在村里露面時,他顯然敏感地察覺到了人們對他的態度的變化。在孩子們面前,他更加無地自容,他對每一個孩子都負罪似的說:“我保證替你們把課桌椅找回來,我保證!”有的孩子冷漠地望他一會兒,就跑開了;有的孩子則悻悻地向他擲出了兩個字:“瘋子”!于是他仿佛被定身法定住了,呆呆地一動不動,站了很久。下第一場雪了……在這個村子里,在第一場雪潔白的“日記”上,印了第一行足跡的不是別人——他的足跡從他的家門口走向校舍,圍繞著校舍走了一圈,走向村外去了……那間校舍的房頂上,沒有窗扇的窗口坯臺上,以及里邊沒有課桌椅的地上,積著厚厚的一層雪,像無眼、無唇、無齒的骷髏…沒人知道他去哪里了……而就在這時,在鄰省離本省最近的一個縣城里,出現了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瘋子,靠乞討飽腹。他令人討厭之處是對留絡腮胡子的人反應特別不正常,一見就兩眼發直,就跟蹤,有時甚至會撲上去抓住對方的一只手……瘋子因此沒少挨揍。有一天,他又撲上去抓住了一個留絡腮胡子的人的手,那人的一只手少了中間兩個手指……瘋子大叫:“你逃不了啦!卡車在哪兒?車上的課桌課椅你們弄哪兒去了?”那人就揮拳打他:“你這瘋子,老子打死你!打死你!”瘋子被打得滿臉是血,然而卻頑強地不肯松開對方的手臂。對方急了,拔出刀子扎他,一刀、兩刀、三刀……瘋子倒下了,卻又抱住了那人的一條腿……警察來了……那瘋子——也就是“劉老師”的尸體被送回了村里。絡腮胡子招認了。后來,卡車也找到了,它被推下公路,一車舊課桌椅,斷斷裂裂地在山坡上。沒人能知道:“劉老師”究竟根據什么,認定了在那個縣里會有所發現。公安機關問村里還要不要那批舊課桌椅,村干部們回答:當然要啊,門扇窗扇也要!于是公安機關找了輛卡車,將那些在許多人看來毫無用處的東西跨省運了來……村人們在修那些課桌椅時,想到“劉老師”的慘死,心里都很難過,便將他埋在了小學校旁,插了一塊木牌,上面寫的是“本小學榮譽教師劉輝之墓”。校舍是終于安裝上了門窗,里邊是終于擺上了課桌椅,孩子們是終于得以上學了。當教室里傳出第一陣朗朗的讀書聲時,又下雪了。大雪紛飛……(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聽說要建一所小學校,眾村干部因思考修建學校是否必要而“一時沉默”,認識到有必要建一所學校后,于是“在沉默中點了頭”。B.“可是,可是你……可是你有什么條件呢”中間省略號省去的內容可能是“你一個精神病人能辦成嗎”,但不便說出,所以轉移了話題。C.文中多次寫“劉老師”圍繞校舍轉悠,可見他對重新成為一名教師有著強烈的渴望,希望彌補自己沒能成為重點小學教師的遺憾。D.根據“劉老師”后來的行為,可知在課桌椅被搶劫時,他記住了歹徒的特征和信息:留絡腮胡子、一只手少了中間兩個手指、鄰省的無業游民。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寫“西北一個很窮的村子”,突出了村子的“窮”,為下文需要從縣城運來舊課桌椅的情節作鋪墊。B.“像無眼、無唇、無齒的骷髏”一句使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寫出校舍的慘狀,也反映了“劉老師”內心所受的創傷。C.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細節描寫,意在突出歹徒的殘忍,也與前文“劉老師”被打成了腦震蕩相照應。D.文中倒數第二自然段連用三個“終于”,交代了故事的結局,在看似欣喜的語氣中,實際包含了深沉的情感。8.文章以“大雪紛飛……”結尾,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9.文中村民對劉輝有多個稱呼:劉老師、瘋子、榮譽教師劉輝。如何理解這些不同的稱呼?請簡要概括。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天下不幸而無明君,使小人執其權,天下之忠臣義士莫不欲奮臂而擊之。夫小人者,必先得于其君而自固于天下,是故法不可擊。擊之而不勝,身死,其禍止于一身。擊之而勝,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是以《春秋》之法,不待君命而誅其側之惡人,謂之叛。晉趙鞅入于晉陽以叛是也。世之君子,將有志于天下,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計其后而為可居之功,其濟不濟則命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夫小人君不誅而吾誅之則是侵君之權而不可居之功也夫既已侵君之權,而能北面就人臣之位,使君不吾疑者,天下未嘗有也。國之有小人,猶人之有癭①。人之癭,必生于頸而附于咽,是以不可去。不勝其忿而決去之,夫是以去疾而得死。漢之亡,由此之故也。自桓、靈之后,天下之權,歸于內豎,賢人君子,進不容于朝,退不容于野,天下之怒,可謂極矣。當此之時,士大夫之論,以為天下之患獨在宦官,惟宦官之務去也。然竇武、何進之徒擊之不勝,止于身死,袁紹擊之而勝,漢遂以亡。方其未去也,是累然者癭而已矣。及其既去,則潰裂四出,而繼之以死。何者?此侵君之權,而不可居之功也。且為人臣而不顧其君,捐其身于一決,以快天下之望,亦已危矣。故其成則為袁,敗則為何、竇。然則忠臣義士,亦奚取于此哉?夫竇武、何進之亡,天下悲之,以為不幸。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者將何以居之?故曰:以義正君,而無害于國,可謂大臣矣。(節選自蘇軾《大臣論》)材料二:安石誤國之罪,本不容誅,而安石無誤國之心,天地可鑒。主意于誤國而誤國者,殘賊之小人也,不待誅也。主意利國而誤國者,執拗之君子也,尚可憐也。卓吾②曰:“公但知小人之能誤國,不知君子之尤能誤國也。小人誤國尤可解救,若君子而誤國,則未之何矣。何也?彼蓋自以為君子而本心無愧也。故其膽益壯而志益決,孰能止之。”(節選自李贄《焚書》)[注]①癭,瘤子。②李贄,號卓吾。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夫A小人B君不誅C而吾誅之D則是侵君E之權F而不可G居之H功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固,指鞏固,與《過秦論》中“群臣固守以窺周室”的“固”意思相同。B.濟,指成功,與《燭之武退秦師》中“朝濟而夕設版焉”的“濟”意思不同。C.捐,指舍棄、拋棄,成語有“細大不捐”,其中的“捐”字的意思與此相同。D.蓋,指大概,與《屈原列傳》中“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的“蓋”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按照《春秋》記事法,晉國趙鞅進入晉陽應被認定為叛亂,因為趙鞅不等待君主的命令而殺其身邊的惡人。B.強行替人割掉脖子上的瘤子可能導致人的死亡,大臣強行清君側也會導致亡國,漢朝滅亡就是這個原因。C.漢末宦官當道,君子進退兩難,天下忿怒,士大夫們認為國家的災難在于宦官,必須除去專權的宦官。D.李贄認為王安石的誤國是君子誤國,本來就不應被誅殺,因為王安石沒有誤國之心,這是天地可證的。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者將何以居之?(2)主意利國而誤國者,執拗之君子也,尚可憐也。14.李贄為何認為君子“尤能誤國”?請結合材料二簡要概括。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早度分水嶺①(節選)盧照鄰丁年游蜀道,斑鬢向長安。徒費周王粟②,空彈漢吏冠③。馬蹄穿欲盡,貂裘敝轉寒。層冰橫九折,積石凌七盤。瑟瑟松風急,蒼蒼山月圓。傳語后來者,斯路誠獨難。注:①唐高宗乾封初,詩人被放逐為益州新都尉,后秩滿,漫游蜀中。此詩當為離蜀歸京時所作。②周王粟:《史記·伯夷列傳》有“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的記載。③“空彈”句:《漢書·王吉傳》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的記載,后以彈冠喻將出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王粟”“漢吏冠”以典故借指自己做官的情形,也略帶對朝廷的愧疚之意。B.中間句從馬蹄、貂裘、層冰、積石等直接寫早度路途艱險,與《蜀道難》相似。C.“瑟瑟”“蒼蒼”兩個疊詞,增強了詩句的韻味,也烘托出詩人此刻復雜的心境。D.結尾兩句卒章顯志,既有詩人對眼前路途艱險的嘆息,也有對宦海人生的感慨。16.本詩前兩句有版本作“千年游蜀道,萬里向長安”,與“丁年游蜀道,斑鬢向長安”相較,你覺得哪個更好?請結合詩歌相關內容簡要分析理由。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賀《李憑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先運用典故襯托箜篌樂聲的靈動,再點出樂聲的來源。(2)長安,常作為政治中心、國家統一的象征。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即體現了“長安”意象的這一特點。(3)學校舉行“唐宋詩詞游園會”,小剛來到“品意象,吟詩詞”專區,取下含有“秋月”的意象牌,脫口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地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的寺登村,曾經是茶馬古道上影響力很大的集鎮。生活在此處。當夕陽的余暉沒過古老的戲臺,參天的古槐樹才開始迎來屬于它的熱鬧。若有若無的槐香中,人們聚集在樹下聊天,孩童們嬉笑打鬧著,奔跑在寺登村廣闊的四方街上,時光被拉得悠長,仿若回到了曾經人聲鼎沸的集市。四方街上,沿街的鋪面里依稀還能見到當年馬店的影子。穿過歷史的回憶,仿佛看到:踏著落日薄霧,在夜晚來臨前,長途跋涉的馬幫正向著這個溫暖的港灣緩緩而來。村寨中東西走向的大道和南北走向的古巷,將寺登街上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的每家每戶都串聯起來。20年的復興工程,使記憶中的集市仿佛再現:流水潺潺,巷道縱橫,南來北往的商旅被天南海北的游人所取代;鱗次櫛比的商鋪再度開啟,工藝品店、特色客棧各式各樣,還有不少充滿情調的咖啡店、酒吧。18.文中畫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19.請結合文段賞析文章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時光被拉得悠長”。(★★★)閱讀下面的文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