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清單24免疫調節內容概覽知識導圖:感知全局,了解知識要點考點清單:3大考點總結,梳理必背知識、歸納重點易混易錯:5個錯混點梳理,高效查漏補缺真題賞析:感知真題、知識鏈接、知己知彼考點1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調節是依靠免疫系統來實現的。免疫系統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其組成如下:(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組織構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相互聯系。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結和扁桃體等。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細胞產生并發育成熟的地方,就像部隊的大本營和訓練基地;脾、淋巴結和扁桃體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場所,也是它們“作戰”的戰場。(2)免疫細胞: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它們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包括各種類型的白細胞,如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3)免疫活性物質: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如抗體、溶菌酶、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等。2.抗原與抗體(1)抗原和抗體的比較項目抗原抗體概念病原體進入機體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引發免疫反應。這些能引發免疫反應的物質稱為抗原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物質大多數抗原是蛋白質,它既可以游離,也可以存在于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細胞上,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抗體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特點①免疫原性:具有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②免疫反應性:具有與相應的免疫應答產物在體內外發生特異性結合的能力,又稱抗原性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應用免疫預防時接種疫苗(本質為抗原),使人在不患病的情況下,獲得免疫力注射含有相應抗體的血清達到免疫治療的目的教材拾遺: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質,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質,如纖維素、多糖等。抗原一般是外來異物,如病原體、移植的組織或細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組織或細胞,如癌變的細胞。考點2免疫系統的功能1.人體抵御病原體攻擊的三道防線人體的三道防線組成及功能免疫類型三道防線的關系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血胎屏障和血腦屏障等),阻擋和殺滅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可以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非特異性免疫這三道防線是統一的整體,它們共同實現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三大基本功能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可以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第三道防線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特異性免疫2.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含義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遺傳下來的,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異性來源遺傳而來,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與病原體斗爭過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不能遺傳特點①先天性;②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③作用弱、范圍廣、時間短①后天性:②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③作用強、范圍小、時間長基礎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聯系①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基礎上形成的:②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會加強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③兩者共同擔負著機體的免疫功能3.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功能含義正常異常免疫防御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機體能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免疫反應過強、過弱或缺失,可能會導致組織損傷或易被病原體感染等問題免疫自穩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免疫系統對自身的抗原物質不產生免疫反應容易發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監視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可識別突變的腫瘤細胞,然后調動一切免疫因素將其消除此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生或持續的病毒感染免疫系統的功能總結①免疫防御: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②免疫自穩: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③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考點3特異性免疫1.B細胞被激活后可以產生抗體,由于抗體存在于體液中,所以這種主要靠抗體“作戰”的方式稱為體液免疫。(1)參與細胞:樹突狀細胞等APC、B細胞、輔助性T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2)體液免疫過程示意圖(3)結果:在多數情況下,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記憶細胞可以長時間存活,當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抗體。2.細胞免疫:當病原體進入細胞內部,就要靠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來“作戰”,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1)參與細胞:樹突狀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輔助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記憶細胞等。(2)免疫過程:(3)免疫結果:細胞毒性T細胞裂解靶細胞,釋放出病原體,抗體與之結合,或被其他細胞吞噬。3.記憶細胞和二次免疫反應(1)記憶細胞的特點:記憶細胞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誘發產生的記憶細胞可對該抗原終生記憶,從而使動物或人體對相應的傳染病具有終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傷寒等患者痊愈后可具有終生抵抗力。(2)二次免疫反應:當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B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記憶B細胞漿細胞,后者快速產生大量抗體。記憶T細胞也能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3)二次免疫中產生抗體的特點:抗體產生的速度快、量多、持續時間長,特異性更強。(4)初次免疫與二次免疫的比較: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應快,也比初次免疫反應強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引起機體患病之前將它們消滅。4.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巧妙配合下密切合作,共同調節機體穩態。①輔助性T細胞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都起關鍵性作用:既參與B細胞的活化,也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②侵入細胞病原體的消滅:a.需要細胞毒性T細胞發動細胞免疫,裂解靶細胞,釋放抗原。b.失去藏身之所的抗原,再被體液免疫中漿細胞產生的抗體結合。c.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形成的沉淀等被吞噬細胞清除。(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相互調節精神焦慮、緊張會導致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人體免疫功能;免疫系統產生的細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下丘腦,導致體溫升高,代謝加快,有利于免疫過程中的能量供應。教材拾遺: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與正常細胞表面的PD-L1一旦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不觸發免疫反應。腫瘤細胞可通過過量表達PD-L1來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基于此,科學家使用PD-1或PD-L1抗體來阻斷這一信號通路,從而使T細胞能有效對付癌細胞。易錯點1有關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的五個“并非”(1)免疫活性物質并非都由免疫細胞產生。如唾液腺、淚腺細胞都可產生溶菌酶。(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線中發揮作用。如唾液、淚液中的溶菌酶屬于第一道防線,體液中的溶菌酶則屬于第二道防線,但溶菌酶的殺菌作用一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3)吞噬細胞并非只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吞噬細胞既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又參與特異性免疫。(4)T細胞并非只參與細胞免疫。輔助性T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又參與細胞免疫。(5)漿細胞并非只來自B細胞。在二次免疫中,漿細胞的來源有兩個,一是由B細胞增殖分化而來,二是由記憶細胞增殖分化而來。易錯點2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的判斷(1)溶菌酶殺菌一定是非特異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殺菌則為第一道防線,若在血漿中殺菌則為第二道防線。(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膚表面等都是外界環境,在這些場所中所發生的免疫都屬于第一道防線,如胃酸殺菌等。(3)吞噬細胞既能參與非特異性免疫,也能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T細胞能參與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4)只要涉及抗體、記憶細胞、特異性識別抗原等均屬特異性免疫。易錯點3免疫功能的實驗探究(1)證明抗體具有專一性①對實驗動物(性別、年齡、生長狀況相同)同時注射某流感疫苗;②一段時間后,再分別注射不同種的流感病毒,觀察其患病情況。(2)證明血清抗體有治療作用(以抗破傷風疾病為例)①從患破傷風鼠體內獲取血清;②選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兩組;③a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傷風毒素,b組只注射破傷風毒素;④觀察兩組小鼠的生活狀況。(3)明胸腺與特異性免疫的關系:切除小鼠的胸腺,細胞免疫全喪失,同時由于失去了輔助性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的作用,從而使特異性免疫能力也大大降低。易錯點4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判定總結: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判定(1)“三看法”判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2)依據圖像識別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易錯點5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的比較(1)一般認為,輔助性T細胞在免疫調節過程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在體液免疫中輔助性T細胞能夠傳遞信息,激活B細胞,并保證漿細胞的特異性輔助性T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分化。通過輔助性T細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協調配合,共同維持機體穩態。(2)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的聯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輔助性T細胞的介導作用能夠使兩者密切配合。②兩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體:體液免疫產生抗體,能消滅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而消滅侵入細胞內的病原體,要靠細胞免疫將靶細胞裂解,使病原體失去藏身之所,此時體液免疫就又能發揮作用了。1.(2024·北京·高考真題)人體在接種流腦滅活疫苗后,血清中出現特異性抗體,發揮免疫保護作用。下列細胞中,不參與此過程的是(
)A.樹突狀細胞 B.輔助性T細胞C.B淋巴細胞 D.細胞毒性T細胞[答案]D.[解析]流腦滅活疫苗屬于抗原,會通過樹突狀細胞攝取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淋巴細胞結合,同時抗原和B淋巴細胞接觸,然后大部分B淋巴細胞會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并分泌抗體,細胞毒性T細胞沒有參與此過程,其參與細胞免疫過程,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知識鏈接:在細胞免疫過程中,靶細胞、輔助性T細胞等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過程。當細胞毒性T細胞活化以后,可以識別并裂解被同樣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靶細胞裂解后,病原體失去了寄生的基礎,因而可被抗體結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滅;此后,活化的免疫細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機體將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2.(2024·湖南·高考真題)抗原呈遞細胞(APC)可以通過某類受體識別入侵病原體的獨特結構而誘發炎癥和免疫反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PC的細胞膜上存在該類受體B.該類受體也可以在溶酶體膜上C.誘發炎癥和免疫反應過強可能會引起組織損傷D.APC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漿細胞等[答案]D.[解析]A、抗原呈遞細胞通過細胞表面的受體來識別病原體,因此APC的細胞膜上存在該類受體,A正確;B、抗原呈遞細胞吞噬病原體后,吞噬泡會與溶酶體結合,從而使該類受體出現在溶酶體膜上,B正確;C、誘發炎癥和免疫反應過強時,免疫系統可能攻擊自身物質或結構,進而引起組織損傷,C正確;D、漿細胞不屬于抗原呈遞細胞,D錯誤。故選D。知識鏈接:抗原呈遞細胞包括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3.(2024·重慶·高考真題)某些樹突狀細胞可遷移到抗原所在部位,特異性識別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增殖后大部分形成活化的樹突狀細胞,小部分形成記憶樹突狀細胞。為驗證樹突狀細胞的免疫記憶,研究人員用3種不同品系的小鼠(同一品系小鼠具有相同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進行了如圖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樹突狀細胞的免疫記憶體現在抗原呈遞功能增強B.③中活化的樹突狀細胞可識別丙品系小鼠的抗原C.II組中檢測到的活化樹突狀細胞與I組相近D.II組和III組骨髓中均可檢測到記憶樹突狀細胞[答案]A.[解析]A、由題圖可知,樹突狀細胞的免疫記憶體現在活化的樹突狀細胞數量增多,A錯誤;B、②操作移植丙品系小鼠骨髓作為抗原,故③中活化的樹突狀細胞可識別丙品系小鼠的抗原,B正確;C、由于①中I、II兩組未注射丙品系小鼠的細胞,III組注射丙品系小鼠肝細胞,故III組會有識別丙品系小鼠抗原的記憶樹突狀細胞,故II組中檢測到的活化樹突狀細胞與I組相近,III組的最高,C正確;D、II組和III組注射其他品系小鼠肝細胞,故骨髓中均可檢測到記憶樹突狀細胞,D正確。故選A。知識鏈接:樹突狀細胞的功能是攝取、處理病原體使之暴露出特有的抗原,然后將抗原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激發機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4.(2024·吉林·高考真題)[多選]病毒入侵肝臟時,肝巨噬細胞快速活化,進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應,部分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肝巨噬細胞既能參與非特異性免疫,也能參與特異性免疫B.細胞2既可以促進細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進細胞1的活化C.細胞3分泌的物質Y和細胞4均可直接清除內環境中的病毒D.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細胞4的功能將受到抑制[答案]ABD.[解析]A、肝巨噬細胞能夠吞噬病原體,也可以呈遞抗原,所以既能參與非特異性免疫,也能參與特異性免疫,A正確;B、細胞2是輔助性T細胞,在細胞免疫過程中可以促進細胞4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在體液免疫過程總可以促進細胞1B細胞的活化,B正確;C、細胞3分泌的物質Y是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不能將病毒清除;細胞4細胞毒性T細胞可裂解靶細胞,使抗原被釋放,但是不能直接清除內環境中的病毒,需要吞噬細胞的吞噬和消化才能清除,C錯誤;D、病毒在人體內被清除后,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的功能將受到抑制,機體將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D正確。故選ABD。知識鏈接:細胞免疫的過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發生變化,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變化的信號,開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同時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加速細胞毒性T細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細胞毒性T細胞在體液中循環,識別并接觸、裂解被同樣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靶細胞裂解、死亡后,病原體暴露出來,抗體可以與之結合,或被其他細胞吞噬掉。5.(2024·安徽·高考真題)羊口瘡是由羊口瘡病毒(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觸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宿主易被ORFV反復感染,影響畜牧業發展,危害人體健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屬于細胞免疫B.ORFV感染宿主后被APC和T細胞攝取、處理和呈遞C.ORFV反復感染可能與感染后宿主產生的抗體少有關D.輔助性T細胞在ORFV和細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答案]C.[解析]A、病毒寄生在細胞中會引起細胞免疫,最終需要體液免疫消滅病毒,即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屬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A錯誤;B、T細胞不具有攝取、處理、呈遞抗原的功能,B錯誤;C、ORFV反復感染可能與感染后宿主產生的抗體少,不能徹底消滅相應病毒有關,C正確;D、B細胞在ORFV和細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分化不需要細胞因子,D錯誤。故選C。知識鏈接:體液免疫的過程:當病原體侵入機體時,一些病原體可以和B細胞接觸,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一些病原體被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攝取。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是激活細胞的第二個信號;輔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B細胞接受兩個信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隨后漿細胞產生并分泌抗體。在多數情況下,抗體與病原體結合后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如形成沉淀等,進而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化。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產生大量抗體。6.(2023·江蘇·高考真題)人體免疫系統在抵御病原體的侵害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內各種免疫細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B.相同病原體侵入不同人體后激活的B細胞分泌的抗體都相同C.樹突狀細胞、輔助性T細胞和B細胞識別相同抗原的受體相同D.抗原呈遞細胞既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也參與B細胞的活化[答案]D.[解析]A、人體內各種免疫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分布在免疫器官和血液、淋巴液中,A錯誤;B、由于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相同病原體侵入不同人體激活B細胞的抗原決定簇可能不同,B細胞分泌的抗體可能不相同,B錯誤;C、樹突狀細胞、輔助性T細胞和B細胞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的過程不同,識別相同抗原的受體也就不相同,C錯誤;D、抗原呈遞細胞既參與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也參與B細胞的活化,D正確。故選D。知識鏈接:免疫系統的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結、扁桃體等;(2)免疫細胞:①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T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細胞等;(3)免疫分子:各種抗體和淋巴因子等。特異性免疫中發揮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細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細胞分化、發育而來。7.(2023·海南·高考真題)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通過分泌白細胞介素-10(IL-10),促進TAM轉變成可抑制T細胞活化和增殖的調節性T細胞,并抑制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從而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調節性T細胞參與調節機體的特異性免疫B.樹突狀細胞可抑制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C.TAM使腫瘤細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統的攻擊D.IL-10是免疫活性物質,可通過TAM間接促進T細胞活化和增殖[答案]A.[解析]A、調節性T細胞可抑制T細胞活化和增殖,進而參與調節機體的特異性免疫,A正確;B、樹突狀細胞作為抗原呈遞細胞,可促進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B錯誤;C、白細胞介素-10(IL-10)可促進TAM轉變成調節性T細胞,進而抑制T細胞的活化和增殖,進而使腫瘤細胞不容易遭受免疫系統的攻擊,C錯誤;D、IL-10是免疫活性物質,可通過TAM轉變成調節性T細胞進而抑制T細胞活化和增殖,D錯誤。故選A。知識鏈接:免疫系統的功能:一、免疫防御:指機體抵御外來抗原性異物入侵的一種保護功能。二、免疫自穩:指維持體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生理機能。三、免疫監視:即免疫系統及時識別,清除體內突變、畸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一種生理保護功能。8.(2023·山西·高考真題)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的重要參與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可識別細菌、病毒等入侵機體的病原體②樹突狀細胞能夠處理和呈遞抗原,淋巴細胞不能呈遞抗原③輔助性T細胞參與體液免疫過程而不參與細胞免疫過程④體液免疫可產生記憶B細胞,細胞免疫可產生記憶T細胞⑤某些致病細菌感染人體既可引發體液免疫又可引發細胞免疫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病原體進入機體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引發免疫反應,故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可識別細菌、病毒等入侵機體的病原體,①正確;②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夠處理和呈遞抗原,B細胞屬于淋巴細胞,②錯誤;③輔助性T細胞在體液免疫過程中,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與B細胞結合作為激活B細胞的第二信號,并且分裂分化,分泌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過程;在細胞免疫過程中,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因此輔助性T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又參與細胞免疫過程,③錯誤;④體液免疫過程中,B細胞活化后開始增殖分化,一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細胞免疫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④正確;⑤某些致病細菌是寄生在宿主細胞內的,感染人體時既可引發體液免疫又可引發細胞免疫,⑤正確。綜上所述,①④⑤正確。故選B。知識鏈接: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它們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包括各種類型的白細胞,如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9.(2024·浙江·高考真題)科學研究揭示,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體,共同調節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維持內環境穩態,即神經-體液-免疫網絡調節。以家兔為實驗動物,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研究。(注:迷走神經的中樞位于延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阿托品為乙酰膽堿阻斷劑)回答以下問題:(1)加入抗凝劑的家兔血液在試管里靜置一段時間出現分層現象,上層是淡黃色的,T細胞集中于中層。與紅細胞觀察和計數不同,T細胞需要先后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和計數。培養T細胞時提供恒定濃度的CO2,使培養pH維持在中性偏。(2)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可以反映細胞免疫功能的強弱。刺激迷走神經,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上升;剪斷迷走神經,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下降。基于上述結果,迷走神經具有的作用。靜脈注射阿托品后,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顯著下降,說明T細胞膜存在受體。(3)剪斷一側迷走神經后,立即分別刺激外周端(遠離延髓一端)和中樞端(靠近延髓一端)血液T細胞百分率和T細胞增殖能力都顯著上升,說明迷走神經含有纖維。(4)用結核菌素接種家兔,免疫細胞分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物流公司經營權轉讓合同》
- 2025年新昌縣茶葉種植收購交易合同
- 2025家庭房屋裝修合同范本
- 財務管理案例分析與啟示計劃
- 2025玉米購銷的合同書
- 加強網絡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計劃
- 長期投資與短期理財的區別計劃
- 2025建筑類職業資格考試 合同價款的構成及計算全
- 面對突發事件的急救培訓安排計劃
- 現代生物學遺傳與進化題庫
- 消防更換設備方案范本
- 2024年環境影響評估試題及答案
- 【初中歷史】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中考復習提綱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nbt10096-2018)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九校聯盟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實操
- 在線預訂平臺在旅行社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深度研究
- 暈針暈血的處理及預防
- 旅拍店合伙人協議書范本
- Seminar_帶SPL的安全集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