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 神經系統課件_第1頁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 神經系統課件_第2頁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 神經系統課件_第3頁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 神經系統課件_第4頁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 神經系統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

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樞神經(腦、脊髓)+周圍神經(腦神經、脊神經、自主神經)腦=延髓+腦橋+中腦+間腦+小腦+大腦。腦神經:12對,脊神經:31對;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軀體神經與內臟神經灰質(神經元)與白質(傳導纖維)皮質與髓質:即大、小腦的灰質和白質神經核與神經束:神經節:神經元(基本結構單位)與反射(活動基本方式)。反射弧5要素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功能:

調節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保證機體的整體統一及其與外界環境的相對平衡。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腦細胞(毛線工藝品)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反射弧5要素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一節神經系統解剖一、脊髓和脊神經:(一)脊髓1、脊髓的結構:位于椎管內,呈前后略扁的圓柱形,上端與腦相續,末端達第一腰椎下緣。脊髓由灰質和白質組成。分5段31個脊髓節:頸段8節,胸段12節,腰段5節,骶段5節,尾段1節。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前根+后根形成脊神經。脊柱兩側前后方各有一排由神經纖維組成的神經根,分別叫前根和后根。前根發出的神經支配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和腺體;后根發出的神經接受來自軀體和內臟的感覺沖動。脊神經節(位于后根上是感覺傳入神經胞體所在處)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內部結構:

1)灰質:主要是神經元胞體位于脊髓中央,蝶型,有前角(運動神經元,支配骨骼肌)和后角(聯絡神經元,接受各種傳入沖動),還有側角(交感神經元,骶部有副交感神經元)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老鼠的腦細胞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白質:位于灰質周圍,主要是各種上行及下行神經傳導束,是神經元的軸突。上行的有:薄束、楔束(深部感覺);脊髓丘腦束(淺部感覺)等。下行的有:皮質脊髓束;紅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網狀脊髓束等。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3、脊髓的功能

1)傳導功能:人體各部感覺信息經脊髓向上傳至腦,腦對軀干和四肢活動的控制和調節經脊髓傳達。

2)反射功能:為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腱反射、屈肌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脊神經:由脊髓發出的神經叫脊神經,共31對。分為前支及后支。脊神經前支相互交織形成神經叢: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頸叢(C1-4):至枕、頸肩部,其中膈神經最重要,支配膈肌。臂叢(C5-T1大部):支配上肢,分支有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上肢手術時可進行臂叢麻醉(臂麻),是局部麻醉。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臂叢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胸神經前支(肋間神經和T12肋下神經):支配肋間肌、胸部皮膚和肌肉、腹部的肌肉和皮膚。腰叢(L1-4):支配大腿前、小腿內側,主要分支為股神經。骶叢(部分L4及L5以下所有脊神經前支):最大。構成坐骨神經等。脛神經(支配小腿后及足底)和腓總神經(支配小腿前及足面)是其分支。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骶叢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腦和腦神經腦=腦干+間腦+小腦+端腦(一)腦: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一、概述㈠數目、順序、命名,共12對。其排列順序用羅馬字碼表示。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1、腦干=延髓+腦橋+中腦(1)腦干外形:腦干=延腦+腦橋+中腦

1)延髓:是生命中樞所在地,還發出舌咽、迷走和副神經。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腦橋:連接延髓與中腦,背面與小腦相接。發出外展神經、面神經和前庭耳蝸神經(位聽神經)。延髓與腦橋的背面共同組成第四腦室底。

3)中腦:腹側有大腦腳,背側有四疊體(上丘和下丘),發出滑車神經。沒有腦室,只有中腦導水管連接第三腦室和第四腦室。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腦干內部結構:多種感覺(軀體感覺和內臟感覺)和運動(軀體運動和內臟運動)神經核以及重要的上行、下行傳導束。腦干網狀結構:由交錯的神經纖維及散在的神經核構成。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間腦=丘腦+下丘腦,位于2個大腦半球之間。有一個第三腦室,兩側借室間孔與側腦室相通。(1)丘腦:內側膝狀體(聽覺皮質下中樞)和外側膝狀體(視覺皮質下中樞)(2)下丘腦:位于丘腦前下方,有視交叉、神經垂體等結構。還有一個松果體,釋放褪黑激素。3、小腦:位于延髓和腦橋的背側,分小腦半球、小腦蚓部,有皮質及髓質。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小腦的普爾基涅神經元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4、大腦:左、右大腦半球(由胼胝體相連),為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內有側腦室。(1)外形與分葉:表面有很多溝回,如中央溝、外側溝、頂枕溝,溝裂將大腦分為5葉: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島葉(埋于大腦深部)。中央溝前后分別為中央前回(軀體運動中樞)和中央后回(軀體感覺中樞),左右交叉,定位上人體倒立(頭正立)。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大腦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大腦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內部結構:大腦皮質(皮層)為神經元,大腦白質為神經纖維但也有神經核(基底核等)。有一個部位叫內囊,位于丘腦于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是腦血管意外(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好發部位,較輕者可引起偏癱、失語等。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經橄欖上部經橄欖中部內側丘系交叉錐體交叉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腦神經:12對,大多分布在頭面部。一“嗅”、二“視”、三“動眼”(神經),“滑車”、“三叉”、“外展”、“面”(神經),八是“位聽”九“舌咽”(神經),“迷走”接(著是)“副”“舌下”(神經)全。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腦神經的分布12對腦神經中第I、II、VIII三對為純感覺性腦神經,第III、IV、VI、XI、XII五對為純運動性腦神經,第V、VII、IX、X四對為混合性腦神經。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視神經的傳導通路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三)腦、脊髓被膜、腦室、腦脊液1、腦和脊髓的被膜:3層,即硬膜、蛛網膜和軟膜,根據其部位叫硬腦膜,硬脊膜,軟腦膜、軟脊膜。作用:保護、支持、營養。軟腦膜及其血管等突出于腦室內,形成脈絡叢,生成腦脊液。硬膜外隙:指硬脊膜與椎管之間的腔隙,是硬膜外麻醉的基礎。蛛網膜下隙:指蛛網膜與軟膜之間的腔隙,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部位,也是“腰麻”的部位。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2、腦室:腦內的腔隙,有4個,相互連通,充滿腦脊液。3。腦脊液:腦室脈絡叢分泌,注滿蛛網膜下腔。、腦室即脊髓中央管內,營養、緩沖保護作用。腦脊液循環途徑:左、右側腦室→室間孔→第三腦室→中腦導水管→第四腦室→正中孔和外側孔→蛛網膜下隙→蛛網膜粒→硬腦膜竇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只有半個腦袋的美國囚犯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彌散張量成像圖(一種核磁共振特殊形式)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三、植物性神經(自主神經)支配內臟、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腺體1、交感神經:脊髓灰質側角發出至交感神經節換為節后神經,到效應器。2、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的副交感神經核。到效應器附近或效應器內,轉換為節后神經。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二節、神經元活動一般規律一、神經元和神經纖維(軸突或長樹突),都需經過一次以上的突觸傳遞。二、神經元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1、突觸傳遞: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產生興奮或抑制效應。2、電突觸:主要在中樞,縫隙連接,直接傳遞電興奮。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三、神經遞質:有外周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及中樞神經遞質(上述2種及單胺類、氨基酸類、肽類等等),作用于相應的受體,產生興奮或抑制效應。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三節、反射中樞一般活動規律一、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1、輻散:1→N(放大效應)2、聚合:N→1(多重調節)3、鏈狀與環狀聯系:更加復雜,以適應各種反饋調節的需要。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中樞興奮(一)興奮性突觸后電位:興奮性神經遞質產生的突觸后膜去極化電位。(Na+、Ca2+內流)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反射中樞興奮傳布的特征:以突觸傳遞為特征。1、單向傳播:有突觸存在的結果2、中樞延擱:突觸延擱。3、總和:興奮性突觸后電位的總和,達到閾電位才可引起突觸后神經元的興奮。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4、興奮節律的改變:也是突觸傳遞分結果。5、后放:停止刺激后仍可有一段時間的傳出沖動。6、對內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勞性:突觸傳遞的復雜性造成,對內環境變化特別敏感。突觸是多種藥物的作用部位,如各種受體興奮劑和抑制劑。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三、中樞抑制1、突觸后抑制:抑制性神經遞質使突觸后膜超極化(Cl-內流,K+外流),產生抑制性突觸后電位。2、突觸前抑制:廣泛存在于中樞,調節神經活動。使突觸前膜局部去極化。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四節、神經系統的感覺功能一、丘腦的感覺分析功能是感覺傳導神經元換元部位(嗅覺除外)。1、特異投射系統:引起特定感覺及特定的反應。2、非特異投射系統:有腦干網狀結構參與,多次更換神經元,投射到整個大腦皮質,維持及改變大腦皮質的興奮狀態,參與覺醒和睡眠的形成。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大腦皮質分區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中央后回的軀體感覺中樞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視覺、聽覺、語言中樞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大腦皮質的感覺分析定位:中央后回為軀體感覺中樞;枕葉有視覺中樞,顳葉有聽覺中樞三、內臟感覺與痛覺皮膚痛覺有快痛或慢痛之分。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一)內臟痛特點:定位不精確,性質難描述,緩慢持續,對牽拉、缺血、痙攣、溫度、炎癥等刺激敏感,對切割和燒灼不敏感。牽涉痛:內臟疾病引起體表一定部位的痛覺現象。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五節神經系統的軀體運動功能一、脊髓的軀體運動功能(一)屈肌反射和對側伸肌反射:(二)牽張反射1、腱反射:快速牽拉肌腱引起。2、肌緊張:緩慢牽拉肌腱引起。維持身體姿態。二、低位腦干對肌緊張的調節腦干網狀結構有抑制區和易化區。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中央前回的軀體運動中樞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三、小腦的軀體運動功能:維持身體平衡功能,損傷后可引起小腦性共濟失調。四、基底神經節的軀體運動功能:紅核、黑質、紋狀體等參與運動的調節,損傷時可引起舞蹈病、震顫麻痹癥(帕金森氏癥)。五、大腦皮質對軀體運動的調節:由中央后回控制。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六節自主神經對內臟活動的調節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構成。二者相互對立,形成一對調節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參與應激反應,以適應環境的急驟變化: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瞳孔放大,氣管擴張,皮膚內臟血管收縮,儲血釋放以增加循環血量,糖原分解,腎上腺素分泌等。副交感神經系統:保護機體,休整修復,促進消化,蓄積能量,加強排泄和生殖功能。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

內臟運動神經從低級中樞到達效應器需經過兩個神經元節前神經元:發出節前纖維節后神經元:發出節后纖維節前神經元

節后神經元

節前纖維

節后纖維低級中樞效應器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交感神經(一)低級中樞位于脊髓的胸1(或頸8)~腰3(或腰2)節段側角的中間外側核。(二)交感神經節

1.椎旁神經節:借節間支連成兩條交感干。故又稱交感干神經節。

2.椎前神經節腹腔神經節主動脈腎神經節腸系膜上神經節腸系膜下神經節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一)低級中樞位于腦干的副交感神經核和脊髓骶2~4節段灰質的骶副交感核。(二)副交感神經節器官內節器官旁節:包括睫狀神經節下頜下神經節翼腭神經節耳神經節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三、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區別

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七節腦的高級功能一、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先天的,如對光反射,角膜反射,吸吮反射,膝反射等。條件反射是后天學習獲得。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現代基礎醫學概論-第九章神經系統二、學習和記憶學習: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