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路基工程基礎知識_第1頁
鐵路路基工程基礎知識_第2頁
鐵路路基工程基礎知識_第3頁
鐵路路基工程基礎知識_第4頁
鐵路路基工程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鐵路路基工程交通工程:戴學臻第一章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第二章路基排水設備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四章擋土墻第五章路基病害及其防治主要內容:第一章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第一節路基的組成一、路基的作用和要求二、路基構造

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

一、路肩寬度及路肩標高二、路基面的形狀和寬度三、路基邊坡第一節路基的組成一、路基的作用和要求

(一)路基的功用

路基是軌道的基礎,是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1)直接承受軌道的重量;

(2)承受機車、車輛及其荷載的壓力和沖擊力的作用。第一節路基的組成(二)路基的要求

為使路基經常不斷地發揮它的作用,保證鐵路暢通無阻,為此對于路基必須滿足如下要求:

1.路基頂面應平整,其標高和平面位置和路肩標高應與線路平、縱斷面的設計規定相符,其寬度應和線路軌道的輔設、養護技術條件相適應,在其上方應有一個和鐵路建筑接近限界的要求與規定相符的空間。

2.路基的各個組成部分應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不能因自重、列車和軌道的重量,以及雨、水、冰、雪、風砂、泥石流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出現影響列車正常運行的變形。

3.路基的構造應經濟合理,其形狀和尺寸應滿足上述要求,并力求工程量最小、造價最低、原材料最省和少占農田,還要體現新技術的應用,確保按時竣工通車和滿足鐵路遠期擴建的要求。第一節路基的組成二、路基構造

路基主要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一)路基本體

路基本體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筑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層中挖出的路塹,其輪廓及各部分名稱如圖所示。它直接支承軌道,承受通過軌道的列車荷載,是路基的主體。第一節路基的組成路基本體根據地質條件和填筑材料的不同,又可分路堤、路塹、半路堤、半路塹、半堤半塹、不填不挖路基六種基本形式,如圖所示。第一節路基的組成(二)路基排水設備

排水設備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1.地面排水設備:用來將有可能停滯在路基范圍以內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并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圍,以免下滲浸濕路基土體或形成漫流沖刷路基邊坡,如側溝、排水溝、天溝等。

2.地下排水設備:根據水文和地質條件修筑于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用來截斷、疏干、引出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使路基及邊坡保持干燥狀態,提高土的穩固能力,如排水槽、滲水暗溝、滲井等。第一節路基的組成(三)路基防護與加固設備

路基防護與加固設備根據用途不同可以分為以下4類:

1.坡面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易受自然作用破壞而出現坡面變形的土質邊坡,如鋪草皮、噴漿、抹面、捶面、護墻、護坡以及為防護崩塌落石而修建的攔截和遮擋建筑物,如明洞、棚洞。

2.沖刷防護設備:用來防護水流或波浪對路基的沖刷和淘刷,如鋪草皮、拋石、石籠、圬工護坡、擋土墻、順壩、挑水壩等。

3.支撐加固設備:用來支撐加固路基本體,以保證其穩固性,如擋土墻、支擋墻、支柱等。

4.防沙、防雪設施:用來防止風沙、風雪流掩埋路基,如各種柵欄、防護林等。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一、路肩寬度及路肩標高

(一)路肩的作用和寬度

1.路肩的作用:加強路基的穩定性,防止道碴滾落到路基面以外,安設永久性和臨時性的線路標志和信號標志,便于進行養路作業時堆放必要的材料,擺放和運送機具、車輛,以便于工作人員和行人的通行和避車。

2.路肩的寬度:Ⅰ、Ⅱ級鐵路,路堤時不得小于0.6m,路塹時不得小于0.4m。Ⅲ級鐵路均不得小于0.4m。既有線如不符合上述標準時,應逐步加以改善。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二)路肩標高

應保證在洪水期間不致被淹而影響行車,以及在地下水或地面積水達到最高水位時,不致因洪水上升到基床,使土的含水量增加而減低基礎的強度和承載力或者發生凍脹,翻漿冒泥病害。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二、路基面的形狀和寬度

(一)路基面的形狀

路基面是指路基表面包括鋪設軌道的部分。路基面與坡面的交線,稱為路基面邊緣(或叫路肩邊緣)。路基面的形狀分為有路拱和無路拱兩種。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路拱的形狀有梯形和三角形兩種,我國《鐵路路基規范》規定:

1.單線路基的路拱橫斷面應做成梯形,上2.1m,高0.15m,底邊等于路基面寬度。曲

線加寬時,路拱上寬保持不變。

2.一次修筑雙線路基的路拱橫斷面應做成三角形,高0.2m,底邊等于路基寬度,曲線加寬時,仍保持三角形。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二)路基面的寬度

路基面寬度等于道床坡腳間所占用的路基寬度再加上兩側路肩的寬度,如圖所示。

路基面寬度B=2C+A+2m(H+h)

式中:

C———路肩寬度;

m———道床邊坡率;

H———道床厚度;

h———軌枕埋入道床的深度

A———道床頂面寬度。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三、路基邊坡

(一)路堤邊坡

路堤邊坡的坡度是決定路堤穩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必須以保證土體穩定為前題,根據填料的物理力學性質、邊坡高度和基底的工程地質條件等合理確定?!惰F路工程技術規范》《鐵路工程技術規范》第二節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二)路塹邊坡選擇路塹邊坡坡度時,應結合邊坡形式一并考慮。路塹邊坡形式如圖所示,主要有以下4種?!惰F路工程技術規范》路基標準橫斷面示例(路堤)路基標準橫斷面示例(路塹)第二章路基排水設備第一節地面排水設備地面排水設備主要有:排水溝、側溝、天溝、截水溝、矩形水槽、跌水和急流槽。第二章路基排水設備第二節地下排水設備一、排除地下水的措施二、排降地下水的常用建筑物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一節路基坡面病害常見的坡面病害主要有以下類型:1.邊坡溜坍2.邊坡坍塌3.風化剝落4.坡面沖刷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一、種草

種草是一種施工簡單,造價低廉和有效的坡面防護措施。草能覆蓋表土,防止雨水和地面水的沖刷,調節土的濕度,防止裂縫產生,固接土壤,防止坡面風化剝落,從而加強路基的穩定性。種草適用于雨量較多、草籽容易生長,邊坡較緩(緩于1∶1.25)且不高的土質路塹和路堤邊坡,但經?;蜷L期浸水的邊坡,由于草籽易被沖走,不宜采用。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二、鋪草皮

鋪草皮作為坡面防護,其作用和種草防護相同,但效果更好,而且可用于較高、較陡的邊坡。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三、植樹

植樹也是坡面防護中施工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加固邊坡,防止沖刷。植樹可與種草、鋪草皮配合使用,使坡面上形成一個良好的覆蓋層。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四、抹面

抹面是將灰漿均勻地攤在坡面上,經壓實、提漿、抹光后形成的一種防護層,適用于各種易風化(如泥巖、頁巖、千枚巖、泥質板巖等),但尚未嚴重風化的軟巖層邊坡,以防止其風化剝落。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五、捶面

捶面防護是將捶面材料按比例混合后,分層鋪于立在坡面上的模板內進行捶實,再經捉漿,抹光后形成的一種坡面防護層,適用于比較干燥的易受沖刷的土質邊坡和易風化剝落的巖石邊坡,其坡度不宜陡于1:1.5。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六、灌漿勾縫

灌漿是將較稀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灌注進較堅硬的,裂縫較大較深的巖石路塹邊坡,借助灰漿或混凝土的黏聚力把裂開的巖石黏結成一個整體。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七、干砌片石護坡

當較緩的(不陡于1:1.25)土質及土夾石邊坡坡面受地面水沖刷產生沖溝、流泥,或坡面經常有少量地下水滲出而產生小型溜坍等病害時,可采用干砌片石護坡。此種護坡也常用于土質路塹邊坡下部的局部嵌補。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二節常用坡面防護類型八、漿砌片石護坡

在緩于1∶1的各類巖石和土質邊坡上,因風化剝落,地面水沖刷而發生流泥、沖溝以及表層溜坍等病害時,如當地石料來源充足,可采用漿砌片石護坡。第四章擋土墻擋土墻是支擋建筑物,常用于高路堤、深路塹、陡坡和不良地段,用以支撐和加固邊坡、土體,防止滑坡,河流沖刷等病害。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二、重力式擋土墻的構造

三、浸水擋土墻和抗滑擋土墻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1.路塹擋土墻:用以支撐路塹邊坡。

2.路肩擋土墻:用以支撐路堤邊坡,墻頂和路肩齊平。

3.路堤擋土墻:用于支撐路堤邊坡,墻頂以上一定填土高度。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按照其結構形式,擋土墻可分為以下4種基本類型:

1.重力式。2.薄壁式。3.柱板式。4.新型支擋結構。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1.重力式

重力式擋土墻主要分為一般重力式(簡稱重力式)和衡重重力式(簡稱衡重力)兩種。重力式擋土墻主要依靠墻身自重平衡土壓力的作用,保持墻身的穩定,由于其形式簡單,取材容易,施工簡便,因而得到了普遍應用。衡重式擋土墻由上墻和下墻組成,上、下墻背之間有衡重臺,衡重臺上的部分填土重量和墻身共同作用,保持墻身穩定。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2.薄壁式在缺乏石料的地區,可采用薄壁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3.柱板式柱板式擋土墻如圖所示,由深埋的樁柱和擋板組成,依靠擋土墻構件的強度支撐土體,適用于土壓力較大、地基較差,因而要求基礎深埋的地段。一、擋土墻的基本類型4.新型支擋結構如垛式、填腹式擋土墻等,其中尤以錨桿擋土墻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二、重力式擋土墻的構造在路基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重力式和衡重式擋土墻,通常采用M7.5號漿砌片石砌筑,浸水地區和嚴寒地區應提高到M10。片石應選用硬質巖石,并滿足一定的浸水和耐凍要求。在缺乏石料的地區,可用C15號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嚴寒地區標號應提高到C20。二、重力式擋土墻的構造重力式擋土墻的墻胸坡度一般采用1:0.20~1:0.35

,其墻背有仰斜、俯斜和垂直3種形式三、浸水擋土墻和抗滑擋土墻浸水擋土墻通常采用重力式或衡重式,用M10漿砌片石或C15混凝土砌筑,嚴寒地區混凝土應提高到C20。石料應選用具有一定耐水能力的硬質巖石,在有強烈流冰、流木或有大量滾石的水流中,還應用堅硬石料或混凝土鑲面。三、浸水擋土墻和抗滑擋土墻

抗滑擋土墻常采用體積較大的重力式類型,如圖所示。由于滑坡的推力較大,力的作用點較高,具有如下結構上的特點:1.抗滑擋土墻的外形寬大,胸坡較緩;2.墻后常設寬1~2m的衡重臺或卸荷平臺,以節省圬工;3.擋土墻的高度應考慮土體由墻頂滑出的可能;4.基礎埋置深度應通過計算確定。第五章路基病害及其防治第一節基床變形及其防治

第二節凍害及其防治

第三節雪害及其防治

第四節滑坡及其防治

第五節裂隙黏土路基病害及其整治

第一節基床變形及其防治一、基床變形的類型及其特征

路基上部受列車動力和水文、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一層叫做基床。它的厚度隨線路結構、運輸條件和地質、水文、氣候條件的不同而有差別。在我國現有軌道結構和運輸條件下,列車荷載的有效影響深度約達路基面下1m左右,其上部50cm較為顯著。水、溫度變化影響的深度,南方一般不超過1m,東北可達3m左右。因此,可以認基床的概略范圍約為路基上部1~3m,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超出這一數值。在《鐵路工程技術規范》中,按路基面以下1.2m考慮。第一節基床變形及其防治根據基床變形的基本成因和性質,并按其典型的外部特征,結合發生的部位,我國鐵路路基常見的基床變形主要分為翻漿冒泥、沉陷、擠出和凍脹等4個基本類型。第一節基床變形及其防治二、基床變形的預防

主要的預防措施有:

1.完善各種排水設備,并使之經常處于良好狀態。

2.保持道床具有一定的厚度、飽滿、清潔,有足夠的彈性。

3.認真做好線路的計劃預防性維修,使線路上部的各項設備經常保持在良好狀態,使列車動力作用的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

4.對整治基床變形所修建的各項設備,應經常檢查,及時整修。第一章鐵路路基的技術標準第二章路基排水設備第三章路基坡面防護第四章擋土墻第五章路基病害及其防治內容回顧:生活中的辛苦阻撓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2月-252月-25Friday,February14,2025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09:42:0909:42:0909:422/14/20259:42:09AM做一枚螺絲釘,那里需要那里上。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