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冷鏈物流及低溫儲藏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_第1頁
現代冷鏈物流及低溫儲藏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_第2頁
現代冷鏈物流及低溫儲藏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_第3頁
現代冷鏈物流及低溫儲藏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_第4頁
現代冷鏈物流及低溫儲藏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冷鏈物流及低溫儲藏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方案1.1生產技術方案的選擇原則(1)項目盡可能采用先進技術、高新技術及優良裝備。以保證產品質量及各類指標、參數的先進性,使之盡可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或居國內領先水平。(2)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應與建設規模、產品方案、以及管理水平、員工素質、原輔材料、生產裝備、環境保護等要素相適應。(3)項目所采用的技術和設備應經過生產、運行的檢驗,具有良好的可靠性。(4)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應能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運行。(5)在注重所采用技術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同時,應充分考慮節約項目投資和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綜合經濟效益。1.2技術方案本冷庫設計為低溫冷藏設計溫度在-18℃至-25℃之間;速凍庫設計溫度在-25℃至-30℃之間。1.2.1生產工藝生產設備:氨制冷壓縮機、風式蒸發器、吊頂風機等主要工藝流程:鮮活農產品鮮活農產品屠宰、加工或清潔處理理預冷快速冷凍低溫冷藏冷藏運輸冷藏銷售1.2.2低溫冷藏庫儲存區主要以冷庫建設為主,冷庫的儲存能力要達到20000噸(擴建15000噸)。儲藏庫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多層護冷設施,冷庫的圍護結構屬重體性結構,具有熱惰性大、保溫性能好、承壓能力大等特點。冷庫,一般是指用各種設備制可人為控制和保持穩定低溫的設施。它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制冷系統、電控裝置、有一定隔熱性能的庫房及附屬性建筑物等。制冷系統主要包括各種制冷設備,制冷設備是冷庫的心臟,它制造出冷量,保證庫房內的冷源供應。電控裝置是冷庫的大腦,它指揮冷系統保證冷量供應。儲藏庫設計溫度在-18℃至-25℃之間;速凍庫設計溫度在-25℃至-30℃之間。冷庫設計充分吸取了國際一流冷庫的建造經驗,擁有先進的制冷機組,冷藏工藝符合國家標準與環保要求。所有生產線按照五星級標準建設,并擁有高標準的生產技術,保證公司的產品的質量。1.2.2.1技術要求(1)設計參數主要制冷參數:制冷劑R717冷凝溫度35℃蒸發溫度-25℃(2)制冷系統①采用氨工質,螺桿式壓縮氨泵強制循環供液,蒸發式冷凝;②調節站集中放置,設在設備間內;③冷卻設備采用蒸發式冷凝器,融霜采用熱氨與水相結合方式;④低溫冷藏間冷卻設備配有均勻送風道;(3)控制系統技術要求①氨制縮機自身安全保護;②中間冷卻器,低壓特環貯液采用處在運輸共液液位自動控制,液位超高報警,停機;③氨泵壓差保護;④自動放空氣。⑤冷間溫度遙測,顯示,打印1.2.2.2冷庫平面布置原則(1)庫內房間適當劃分,以滿足儲藏對溫度有不同要求的各種產品;(2)平面布置在不影響儲藏和生產條件下要方便產品的進、出庫;(3)足夠的隔熱層,特別是外圍結構要高有效的隔汽層;(4)制冷能力除負擔最大的庫房熱負荷外還需考慮到裝置可能產生的故障和日后的維修。1.2.2.3冷庫管理(1)冷庫要經常打掃,保持潔凈,要定期對庫內的墻板、天頂及各冷配設備的表面進行化霜清洗;(2)出入庫由專人管理,出入庫時要核對貨物的品種、數量、批次、質量、庫溫等,經檢查合格后才能允許出入庫,正常庫溫應保持在-20℃以下;(3)冷庫為食品專用庫,嚴禁存放其它可能造成異味交叉污染的物品。冷藏的品種應包裝完好,垛堆要緊密,貨堆與貨堆之間,期間距不小于20cm,不能直接靠墻壁或排管上,要保持一定的距離。(4)冷庫溫度與濕度的管理,低溫庫應保持在-18℃--25℃,盡量少出入,少開照明燈,工作完要隨手關燈、關門、上鎖。(5)掌握貨物的貯存期,貨物出入冷庫要做到先進先出,防止存放時間過長,影響食品的營養成分。(6)搞好庫外環境衛生,冷庫外室、走廊、機房等場所都應符合衛生要求。1.3項目組成(1)擴建15000噸低溫儲藏庫、凍結庫(新建建筑總建筑面積9749m2。(2)建設大型停車場;(3)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建設;(4)購置相配套的30輛冷低溫運輸貨車;(5)改造制冷設備,新購置大型制冷壓縮機、冷卻器、分離器等制冷設施;(6)增加800臺終端客戶零售專用冷柜。表6-1項目組成一覽表序號建設內容單位規模備注115000萬噸冷庫m297492物流停車場m220003冷藏車輛304零售冷柜臺8005物流信息系統套1完善現有物流信息系統1.4主要設備(1)冷庫主要設備見下表:表6-2-1主要設備明細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冷壓縮冷凝機組8ASJ170臺62冷壓縮冷凝機8ASJ1700臺13冷壓縮冷凝機SQGY-2L0022臺14低壓循環桶DX-8.0臺45低壓循環桶DX-3.5臺26儲氨器WCA4400臺47輔助貯藏器FZA-2.4臺28循環冷卻塔臺29集油器JY-500臺210空氣分離器KF-32臺211蒸發式冷凝器CSV-481座312冷風機臺813叉車臺1214改造制冷設備系統1(2)其他設備見下表:表6-2-2主要設備明細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冷鏈物流信息系統(硬件)套12冷鏈物流信息系統(軟件)套13冷藏車輛304冷藏柜臺8001.5食品安全追溯系統1.5.1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統1.5.1.1食品追溯系統介紹近年來,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嚴重農產品殘藥、進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機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對食品有效跟蹤和追溯,已成為一個極為迫切的全球性課題。目前我國,谷物、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主要食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發,以及排除我國食品的出口面對進口國食品跟蹤與追溯法律法規的限制,因此在我國建立食品跟蹤與追溯的工作將對食品行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但當前我國在整個食品生產過程中應用自動追溯系統的實例仍寥寥無幾,國內食品行業追溯目前還主要僅僅是在零售結算環節,遠未在食品供應鏈的全過程應用,全程可跟蹤供應鏈尚未形成。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統將利用RFID先進的技術并依托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實現信息融合、查詢、監控,為每一個生產階段以及分銷到最終消費領域的過程中提供針對每件貨品安全性、食品成分來源及庫存控制的合理決策,實現食品安全預警機制。RFID技術貫穿于食品安全始終,包括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全過程嚴格控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形成各類食品企業生產銷售的閉環生產,以保證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放心食品,并可確保供應鏈的高質量數據交流,讓食品行業徹底實施食品的源頭追蹤以及在食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通過食品追溯系統的建設,解決了因為油污、潮濕等原因造成的對條碼的損壞而不能準確讀出數據的問題,不僅可以追溯養殖與加工業的疫病與污染問題,還可以追溯養殖過程中濫用藥、加工過程中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改變以往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只側重于生產后的控制,而忽視生產中預防控制現象,完善食品加工技術規程、衛生規范以及生產中認證的標準,帶動行業的整體進步,全面提升我國食品行業的水平。1.5.1.2食品追溯系統結構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統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及可全程追溯,規范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將大米、面粉、油、肉、奶制品等食品都頒發一個“電子身份證”—全部加貼RFID電子標簽,并建立食品安全數據庫,從食品種植養殖及生產加工環節開始加貼,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跟蹤和追溯,包括運輸、包裝、分裝、銷售等流轉過程中的全部信息,如生產基地、加工企業、配送企業等都能通過電子標簽在數據庫中查到。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統包括:三個層次結構:網絡資源系統、公用服務系統和應用服務系統二級節點:由食品供應鏈及安全生產監管數據中心和食品產業鏈中各關鍵監測節點組成。數據中心為海量的食品追溯與安全監測數據提供充足的存儲空間,保證信息共享的開放性、資源共享及安全性,實現食品追蹤與安全監測管理功能。各關鍵監測節點包括種植養殖場節點、生產與加工線節點、倉儲與配送節點、消費節點,實現各節點的數據采集和信息鏈的連接,并使各環節可視。一個數據中心與基礎架構平臺:一個中心為食品供應鏈及安全生產監管數據管理中心,本中心是構建于基礎支撐平臺ezRFID之上的管理平臺(圖3-1)。ezRFID為RFID中間件,是RFID運作的中樞,為硬件和應用程序間的中介角色,將實現不同節點不同追溯環節上的各種不同的RFID設備和軟件順暢地協同運行。包含的功能不僅是傳遞信息,還包括解譯數據、安全性、數據廣播、錯誤恢復、定位網絡資源、找出符合成本的路徑、消息與要求的優先次序等服務。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操縱控制RFID讀寫設備按照預定的方式工作,保證不同讀寫設備之間配合協調;二是按照一定規則過濾數據,篩除絕大部分冗余數據,將真正有效的數據傳送給后臺信息系統。該框架包括了RFID邊緣件和RFID集成中間件兩大部分。以下為畜牧類(圖3-2)、糧油果蔬類(圖3-3)食品追溯系統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生豬或牛出生后將被打上RFID電子耳標,耳標里有此頭生豬或牛的唯一標識號,此號碼將貫穿所有節點,并和各環節的相關管理和監測信息關聯,以達到追溯目的。圖3-1RFID食品追溯系統結構示意圖流通流通圖3-2畜牧類食品追溯系統流程示意圖圖3-3糧油果蔬類食品追溯系統流程示意圖1.5.2.3食品追溯系統功能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統由以下各系統組成:中心數據庫系統、種植養殖安全管理系統、安全生產與加工管理系統、食品供應鏈管理系統、監控系統、食品安全基礎信息服務系統等組成,通過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生產、流通、消費的信息化建立起來的信息鏈接,實現了企業內部生產過程的安全控制和對流通環節的實時監控,達到食品追溯與召回。各系統功能:(1)中心數據庫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食品分類庫及樣品庫;食品生產單位屬性數據庫;食品安全標準與安全指標;食品生產與管理信息;食品安全監測與檢測數據。(2)種植養殖場管理系統種植養殖場的數據上傳管理中心,監管部門可實時監控。主要包括以下功能:食品維護管理:對于本中養殖場或外購的畜禽、果蔬、漁類等建立基本信息檔案,并用電子標簽標識;生長發育管理:根據標準參數,判斷其發育及健康狀況,調整營養措施及飼養方法;飼養管理:記錄各飼養情況,查看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選用合理的飼養配方;繁殖管理:記錄家譜信息和繁殖信息;疾病管理:根據相應的管理標準,建立疫病檔案;防疫管理:建立檢疫和免疫檔案,包括疫苗、喂藥等,將各種違禁藥物信息嵌入在系統中,用來防止動物等休藥期內出欄,杜絕源頭污染。(3)安全生產與加工管理系統本系統主要為對種養殖場食品進行生產加工的管理,具體的來講,畜、禽、漁等肉類的屠宰與生產加工,果蔬谷物大米等食品的挑選加工、奶類生產與奶制品加工、飲料的生產等等。在生產與加工環節中,將種植養殖環節中標簽所標識的信息傳遞入生產加工環節信息鏈,按管理標準與規范采集生產加工不同節點上的信息,通過電子標簽唯一標識,并將該信息傳送到物流環節中。(4)供應鏈管理系統主要為倉儲與物流配送管理,通過RFID在生產加工及商店供應鏈中建立可追溯系統。在物流上,貨品信息記錄在托盤或貨品箱的標簽上。這樣RFID系統能夠清楚地獲知托盤上貨箱甚至單獨貨品的各自位置、身份、儲運歷史、目的地、有效期及其它有用信息。RFID系統能夠為供應鏈中的實際貨品提供詳盡的數據,并在貨品與其完整的身份之間建立物理聯系,用戶可方便地訪問這些完全可靠的貨品信息。并通過RFID高效的數據采集,可以及時的將倉儲物流信息反饋到生產加工,指導生產。(5)消費管理在食品進入最終端銷售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采用現有的成熟的條碼技術。(6)檢疫監控系統不僅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過程進行檢驗檢疫,基于RFID的檢疫監控系統還在道口實施使用,并將監控鏈延伸到超市,監控對象覆蓋各類食品。(7)基礎信息服務系統本系統為統一的資源發布、食品安全數據信息共享服務網,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數據信息共享與服務。主要為各環節的信息查詢、食品安全監測分析、事件預防等,并可部署到消費終端如超市。通過最終產品的電子質量安全碼掃描,可以查詢到所購食品的各供應環節信息,也可以向上層層進行追溯,最終確定問題所在,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問題產品的召回。1.5.2.4食品追溯系統特點(1)利用RFID的優勢特性達到對食品的安全與追溯的管理,相比記錄檔案追溯方式具有高效、實時、便捷。(2)在食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全程可視化控制、監控與追溯,并可對問題食品招回。(3)可以全面監控種植養殖源頭污染、生產加工過程的添加劑以及有害物質、流通環節中的安全隱患。(4)可以對有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隱患進行有效評估和科學預警提供依據。(5)數據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實時、準確報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層次的分析研究。(6)通過網絡,消費者可查詢所購買食品的完整追蹤信息。1.5.2物流集裝箱安全系統物流集裝箱安全系統的核心是一套基于RFID技術的、替代鉛封和塑封的集裝箱電子封條系統,它不僅具有傳統封條系統的安全功能,而且更具有可以支持電子記錄的功能,可以實現貨物的自動識別與貨物的追溯管理等應用。目前,這也是國際港口、海關等部門正積極倡導的解決方案。物流集裝箱安全系統是基于射頻技術,當貨物裝箱完畢,即可將箱門關閉,將電子封條施封。之后由運行于PC上的軟件通過讀寫器將當前的時間等信息下載給電子封條,由于電子封條中具有RTC功能,所以可以完成時間同步工作。接下來就要下載和記錄目的地的認證信息和到達目的地的有效時間段。運貨方可以持有打開箱門的方法,也可以沒有,這完全取決于業務需求。于是,貨物可以離開發貨地,運往目的地。到達目的地之后,對方的PC軟件通過讀寫器將收到電子封條的相應信息,獲得所有相關資料。確認后,電子封條可以開啟,完成貨物交接。另外,通過讀寫器從集裝箱電子封條上獲取數據,可以將集裝箱信息實時傳送到集裝箱安全保障及實時追蹤系統的信息平臺。如果在運輸過程中貨柜受到損壞、運輸線路變更或延遲等意外情況發生,集裝箱管理者可通過電腦、手機或PDA接收系統的自動報警,第一時間了解相關情況。端到端的集裝箱安全解決方案1.5.3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信息化發展,將是冷鏈物流及及其他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推動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實現全程數字化、信息化的操作將是新興物流業的目標和方向。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平臺的戰略目標是圍繞從產品生產要素到消費者之間時間和空間上的需要,能夠處理從產品生產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中產生的各種信息,使信息能夠通過物流信息平臺快速準確傳遞到現代物流供應鏈上所有相關的企業、物流公司、政府及客戶或代理公司。貴友公司集農業種植、畜牧養殖、屠宰加工、冷藏、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基礎的市場信息、客戶服務信息系統形成,庫存控制和倉儲管理系統初步實現,將進一步健全冷鏈物流作業系統,全面提升冷鏈物流業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貴友公司本期擬實現“豬肉質量安全數字監控和可追溯技術”項目,著手建設豬肉產品質量安全保證系統和物流集裝箱安全系統。遠期目標充分利用現有的企業管理和市場交易信息平臺,逐步完善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追溯系統。1.6總圖、土建、設備及公用工程項目位于商丘市梁園產業集聚區,北臨團結路,南臨八路,西臨金橋路,東臨富康路。現有土地167.5畝,建筑面積39324m2,地塊呈長方形,東西長約m,南北寬約m,地形周圍基本平整,適合于廠區基地的建設。周邊配套設施齊全。1.1.2.1總平面布置原則(1)遵循國家有關建筑防火、安全衛生、道路等設計規范及標準;(2)按市場需要合理布局,分工明確,節約土地;(3)保證工藝流程順暢,減少往返運輸,出入便利;(4)符合消防、食品衛生、安全衛生、城建、運輸等方面的要求。總平面布置設計中,力求做到建筑布局合理,在滿足人流、物流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做到道路簡捷、流暢。1.1.2.2總平面布置方案已有建筑總面積39324m2。冷庫1座;加工車間3座、倉庫1座、豬和雞屠宰車間各1座,豬和雞舍各1座,屠宰車間倉庫1座,成品倉庫1座,辦公樓1座、宿舍樓1座、食堂1座;道路、地坪、圍墻、綠化等建設項目。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本著物流順暢,便于管理,形式美觀的設計思路,在總圖布置中,將廠區分為生產區、辦公區及生活區三部分。廠區分南北兩部分(南生產區布置冷庫、屠宰車間、圈舍及配套水池、配電房和冷庫控制機房,西生產區布置加工車間、質檢中心);東北部為預留發展用地,東南部布置鍋爐房及污水處理站。科研辦公區及生活區靠近西大門方便職工上下班,運輸車輛出入南大門。整個生產區的生產車間及附屬用房布置分區明確,生產工藝流程合理。本項目15000t冷庫是在原5000t冷庫建筑上增加兩層(新增建筑面積6519m2);新建一座單層冷庫,建筑面積3230m2。1.1.2.3道路及綠化廠區內道路系統的布置應有足夠的寬度使運輸車輛能夠方便快捷地到達每個車間,并形成環形路網,滿足消防要求。本項目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連接廠區主要出入口的道路主干道寬12m,生產車間之間次干道寬6m,車輛和行人較少的道路以及消防道路4.5m。道路路面結構混凝土。綠化布置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因而必須根據具體要求,與總平面布置綜合考慮,并與場地環境相協調。根據項目規模和總平面布置方案,為了消除或減輕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氣體和噪聲對環境的污染,以創造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應因地制宜地選用植物材料,盡快發揮綠化效益。在不影響交通、地上地下管線的運行和維修條件下,在辦公區以集中的綠地為主,其樹種選擇能減弱噪聲的分歧低、樹冠大而密、葉子硬的白楊、楓樹、綠籬等,樹冠造型美觀,營造小區域的綠化景觀。生產區另一綠化組成部分是行道樹和沿路綠地,形成帶狀綠化。其間喬木和灌木搭配栽植,營造輕松、舒適的綠化景觀。使整個廠區內綠化布局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錯落、遠近分明的綠化層次和空間結構。1.1.2.4總平面主要技術指標表6-3總平面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指標備注1廠區占地面積m2111739.8167.5畝2建(構)筑物占地面積m2359543建(構)筑物建筑面積m2490734道路廣場及運動場占地面積m2220005建筑密度%32.26容積率0.447綠化率%481.1.2.5運輸方式本項目的場內運輸用叉車,冷鏈物流采用冷藏專用車,其他原材料用大客車運輸。1.1.3.1冷藏庫建筑方案本項目為三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無梁樓蓋形式,柱網尺寸為1.0x1.0m,建筑高度20.4m,總建筑面積9778m2(含原5000噸低溫冷庫建筑面積3259m2);新建一座單層冷庫,建筑面積3230m2。1.1.3.2墻體(1)磚:標準多孔磚,強度等級不低于Mu7.5.(2)其他:各層冷藏間墻體采用250厚聚苯板保溫,聚氨酯發泡面層;冷藏間屋面采用300厚聚苯板保溫。1.1.3.3冷藏門隔熱密封良好的冷藏門,可以減少冷庫跑冷現象,保持庫溫穩定。選用冷藏門時,應考慮采用耐低溫,耐油,耐老化,高彈力酌橡膠密封條,平移門的上下部位和側面應設壓緊裝置,其軌道應采用變線式,門到位時自然落下,并壓緊門樘和地坪,開啟時同步離開門樘上升,減少了密封條和門樘地坪的摩擦,延長了密封條使用壽命。1.1.4結構設計1.1.4.1設計依據(1)《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GB50009-2001(2006版);(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1.1.4.2設計方案冷庫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多層護冷設施,冷庫的圍護結構屬重體性結構,具有熱惰性大、保溫性能好、承壓能力大等特點。1.1.4.3抗震設計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1.1.4.4結構表6-4主要建筑物結構形式一覽表序號項目名稱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結構備注1冷庫97783259鋼筋砼框架含原3259m22冷庫32303230鋼筋砼框架一層3合計1.7公用工程1.7.1給排水1.7.1.1編制依據(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版);(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3)建筑專業提供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數據。1.7.1.2編制原則根據該項目生產、生活的功能要求,合理預測需求量,以滿足用水量和水壓的需求。給排水工程的設備材料選型以先進、節省為基準,供排水系統合理設計,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縮短管網的配置長度,減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1.7.1.3給水(1)用水量估算表6-3用水量估算表序號用水單位用水量(m3)日用水量(m3)備注小時最大小時平均1冷庫用水2.91.9541.82加工用水54323生活用水1.81.5124合計7.4590.8表中合計用水量中不包括消防用水量,平均用水量指實際用水量,生產、生活用水全年用水量為3.02萬噸。。(2)給水水源本項目用水量不大,供水水源采用市政供水,水質符合國家頒布的生活用水水質標準,水量、水壓能夠滿足正常生產、生活用水的要求,廠區內供水系統能滿足本項目要求。1.7.1.4排水(1)排水量本項目排水主要為生活污水,排水量約為給水量的85%。(2)排水方式本項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項目場址平整后地勢較高,雨水根據地形可分區分別排入周邊道路邊溝。樹莓加工中產生的廢水,經公司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達標后排入產業集聚區工業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腐化分解后排入城市生活污水管網。1.7.1.5消防給水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50016-2006)的規定,本項目車間內按一次火災計算,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0L/S計,室內消防用水量按10L/S計,合計為30L/S。折合流量為108m3/h,總消防水量216m3,儲存在250m3消防水池內。消防水由消防水泵供給。廠區消防管網和生產、生活合網環狀布置,車間按規定設置消防管網和設施。室外設三出口地上式消防栓4處,保護半徑120m,分布在車間、庫房附近及道路兩側,并設有明顯標志。室內配備足量消火栓、干粉滅火器。1.7.2電氣工程(強電系統)1.7.2.1設計依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修訂稿);《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1.7.2.2編制依據(1)依據建筑規模與使用功能,嚴格按照工業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承建方提出的各項具體要求,選擇合理的供配電方案。(2)設計綠化照明工程,詳細估算用電負荷,選擇合理的用電設備,變配電室的布置盡可能靠近負荷中心,以減少工程管線,節約能源。(3)根據防火規范的要求,消防電氣設備及電氣配置所用材料均選用阻燃材料及耐火防護材料,以保證電氣設備的可靠性及安全性。1.7.2.3供電設計(1)負荷性質及類別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該項目按三級負荷供電,采用雙回路電源供電。(2)用電負荷估算本項目電氣設備裝機容量約為2200KW,備用容量205KW,總用電功率為2320KW,采用系數法進行計算,有功功率1267KW,無功功率為1567kvar,視在功率為1975KVA。需增加兩臺1000KVA變壓器可滿足新建項目生產用電需求。表6-6全廠用電負荷及供電參數表序號名稱裝機容量備用容量需用系數有功功率(KW)無功功率(kvar)視在功率(KVA)(KW)(KW)1生產22002050.6514301215.52照明及生活1200.78471.43合計232015141281.91975(3)供電電源本項目10KV高壓電源直接由市政高壓供電線路的專用供電線路,架空接入廠區變電室,變壓為380/220V后,通過地埋電纜線路系統呈放射狀敷設至各用電場所。變配電內設高壓配電柜、變壓器、低壓配電柜、電容器柜等供配電設備,以完成將10KV電壓變為380/220V低壓,并通過低壓配電柜向各用電負荷點低壓配電。通過電容器柜進行補償,使功率因數達到0.9及以上。(4)低壓配電系統區域內配電電壓為380/220V,配電系統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配電方式,在負荷較集中的車間及庫房、科研樓及辦公樓,由動力配電箱進行放射式二次配電。設備容量較小,較集中的區域采用樹干式配電,導線敷設方式:主要車間采用電纜橋架明敷或電纜溝暗敷兩種方式,倉儲等其它輔助用房,采取BV型銅芯導線穿PVC管在沿墻、柱、板暗敷的方式。1.7.2.4照明建筑照明選用不同型式的節能燈具。根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規定,節省能源,實施綠色照明。照明燈具均選用各種型式的節能燈具,按相應的照度標準設計。另外,室內根據需要配置插座,以滿足不同的用電需求。1.7.2.5防雷與接地本工程按第三類防雷建筑物設防,建筑物屋頂女兒墻等處設不大于20mx20m避雷帶(網);利用柱內主筋作防雷引下線,其間距不大于25m;利用基礎梁內接地主筋焊成的閉合回路作接地裝置;本工程中電氣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弱電接地及防雷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低壓保護接地系統采用T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