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村合作社管理規范手冊TOC\o"1-2"\h\u11647第一章合作社概述 372811.1合作社的定義與性質 3308001.1.1合作社的定義 3243851.1.2合作社的性質 473431.1.3合作社的目標 4101961.1.4合作社的任務 4116591.1.5合作社的組織形式 447691.1.6合作社的組織結構設置 4321601.1.7合作社的決策程序 5140961.1.8合作社的財務管理 532743第二章合作社管理制度 522691第一節合作社章程 5155151.1.9合作社章程的定義與作用 5282541.1.10合作社章程的主要內容 519221.1.11合作社章程的制定與修改 667781.1.12合作社組織機構設置 6187741.1.13合作社組織機構的職責 6155271.1.14合作社財務管理原則 6321201.1.15合作社財務管理內容 7234001.1.16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 7200641.1.17民主管理的原則 7177461.1.18民主管理的主要內容 7200661.1.19民主管理的實施 74399第三章合作社成員管理 8306541.1.20成員資格 872581.1.21成員權利 8138521.1.22成員義務 8247771.1.23成員責任 832871.1.24成員加入 822111.1.25成員退出 9186361.1.26成員培訓 949521.1.27成員發展 924973第四章合作社資產與財務管理 9165261.1.28概述 933591.1.29資產分類 9223681.1.30概述 10252611.1.31資產評估方法 10217071.1.32概述 1030301.1.33財務報告內容 1087561.1.34概述 11167771.1.35審計與監督內容 11157261.1.36審計與監督方法 1130850第五章合作社業務管理 11178381.1.37宗旨 117391.1.38業務范圍 12156851.1.39業務策劃 12224111.1.40業務實施 1236191.1.41業務監管 12299651.1.42質量目標 1239451.1.43質量控制措施 12177831.1.44市場調研 13318941.1.45市場定位 13208151.1.46市場推廣 134884第六章合作社人力資源管理 13172571.1.47員工招聘 13289721.1.48員工培訓 1432091.1.49薪酬制度 14270581.1.50福利制度 14114961.1.51員工考核 15230081.1.52員工激勵 1569371.1.53員工離職 15151631.1.54員工辭退 1515074第七章合作社風險防范與處理 16147121.1.55市場風險 16112631.1.56自然風險 1653111.1.57信用風險 16143211.1.58法律風險 1668401.1.59管理風險 1679991.1.60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1654431.1.61加強市場調研 17189081.1.6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17173651.1.63加強法律法規學習 17152391.1.64提高人員素質 17237551.1.65及時識別風險 17297931.1.66制定風險處理方案 17159171.1.67加強風險監測 17263861.1.68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17291121.1.69風險賠償原則 17146421.1.70風險賠償程序 1715881.1.71風險賠償方式 1826572第八章合作社發展規劃 1841801.1.72發展愿景 18310371.1.73發展目標 18306421.1.74規劃原則 18283431.1.75規劃編制步驟 1963161.1.76項目申報 19315361.1.77項目管理 19189881.1.78項目評估 19293251.1.79項目驗收 193742第九章合作社與社會關系 20151651.1.80概述 20127031.1.81支持 2075911.1.82合作社自律 20246261.1.83合作交流 20266511.1.84概述 20305811.1.85市場拓展 21212771.1.86市場營銷 21261581.1.87市場服務 21126211.1.88概述 2181131.1.89社區支持 2138871.1.90合作社服務 21212201.1.91社區合作 21191101.1.92概述 22282691.1.93公益活動類型 2299561.1.94公益活動實施 228471.1.95公益活動效果評估 2218701第十章合作社內部監督與評價 22249661.1.96內部監督機制概述 22109921.1.97內部監督機制構成 22262061.1.98內部審計概述 23154861.1.99內部審計內容 23293341.1.100內部審計流程 23291471.1.101評價與考核概述 23283041.1.102評價與考核指標 23110891.1.103評價與考核流程 23136021.1.104改進建議 2434241.1.105發展建議 24第一章合作社概述1.1合作社的定義與性質1.1.1合作社的定義合作社是一種基于成員互助、民主管理、共同發展的經濟組織。它以自愿、平等、互利為原則,通過成員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分享成果的方式,實現成員的經濟和社會目標。1.1.2合作社的性質(1)經濟性質:合作社是以經濟活動為基礎的組織,旨在提高成員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2)社會性質:合作社強調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促進社區和諧,提升成員的社會地位。(3)法律性質:合作社是依法注冊的法人組織,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和民事權利。(4)非營利性質:合作社追求成員的共同利益,不以營利為目的,盈余主要用于成員分紅、合作社發展和社會公益事業。第二節合作社的目標與任務1.1.3合作社的目標(1)提高成員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2)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3)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成員生活水平。(4)增強農村社區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1.1.4合作社的任務(1)組織成員開展生產、加工、銷售等經濟活動。(2)為成員提供技術、信息、培訓等服務。(3)代理成員辦理相關業務,維護成員合法權益。(4)參與農村社區建設,推動公益事業。第三節合作社的組織結構1.1.5合作社的組織形式合作社采用民主管理制度,組織形式包括會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1)會員大會:會員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決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項。(2)理事會:理事會是合作社的執行機構,負責日常經營管理事務。(3)監事會:監事會是合作社的監督機構,負責監督理事會的工作,保障合作社的合法權益。1.1.6合作社的組織結構設置(1)理事會:理事會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理事若干名。理事長主持理事會工作,副理事長協助理事長工作。(2)監事會:監事會設監事長1名,監事若干名。監事長主持監事會工作,監事協助監事長工作。(3)專業委員會:根據合作社業務發展需要,設立若干專業委員會,負責相關專業領域的決策、咨詢和協調工作。1.1.7合作社的決策程序(1)會員大會:會員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可臨時召開。會員大會的決議對全體會員具有約束力。(2)理事會:理事會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對合作社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3)監事會:監事會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對理事會的工作進行監督。1.1.8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合作社實行獨立核算,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報告應定期向會員大會報告,接受會員大會的審查。第二章合作社管理制度第一節合作社章程1.1.9合作社章程的定義與作用合作社章程是指合作社依法制定的,規定合作社的性質、宗旨、任務、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以及社員權利義務等基本事項的書面文件。合作社章程是合作社運營的基礎和準則,對全體社員具有約束力。1.1.10合作社章程的主要內容(1)合作社的名稱、住所;(2)合作社的宗旨和業務范圍;(3)合作社的組織形式和注冊資本;(4)社員的資格、權利和義務;(5)合作社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責;(6)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和分配制度;(7)合作社的終止和清算;(8)合作社章程的修改程序;(9)其他需要規定的事項。1.1.11合作社章程的制定與修改(1)合作社章程的制定應遵循民主原則,由全體社員共同參與;(2)合作社章程的修改需經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并報主管部門備案。第二節合作社組織機構1.1.12合作社組織機構設置(1)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項;(2)理事會:合作社的執行機構,負責合作社的日常經營管理;(3)監事會:合作社的監督機構,對理事會的工作進行監督;(4)專業委員會:根據合作社業務需要,設立的專業管理機構。1.1.13合作社組織機構的職責(1)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合作社章程,選舉和罷免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審議合作社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等;(2)理事會:執行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的決議,負責合作社的日常經營管理;(3)監事會:對理事會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合作社的財務狀況,保證合作社的合法權益;(4)專業委員會:負責合作社相關專業事務的決策和管理。第三節合作社財務管理1.1.14合作社財務管理原則(1)合規性原則:合作社的財務管理應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及合作社章程的規定;(2)透明性原則:合作社的財務信息應真實、完整、及時地向全體社員公開;(3)安全性原則:合作社的財務風險應得到有效控制,保證合作社資產安全;(4)效益性原則:合作社的財務管理應注重經濟效益,提高合作社的經營效益。1.1.15合作社財務管理內容(1)資金管理:合作社的資金籌集、使用、償還和收益分配;(2)成本管理:合作社的成本核算、控制和降低;(3)財務報告:合作社的財務報表、財務分析報告等;(4)財務監督:合作社的財務審計、風險控制等。1.1.16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財務管理職責;(2)定期進行財務報表審計,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3)加強財務風險控制,防范經營風險;(4)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第四節合作社民主管理1.1.17民主管理的原則(1)公平、公正、公開: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應保證每位社員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2)民主集中制: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應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集中決策;(3)法律約束: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應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及合作社章程的規定。1.1.18民主管理的主要內容(1)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和決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項;(2)理事會、監事會選舉:選舉合作社的理事會、監事會成員;(3)財務報告審議:審議合作社的財務報告,監督財務管理工作;(4)業務開展監督:對合作社的業務開展進行監督,提出意見和建議。1.1.19民主管理的實施(1)加強合作社內部民主建設,提高社員的參與意識和能力;(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保證民主管理的有效實施;(3)定期組織民主活動,如座談會、問卷調查等,了解社員的意見和建議;(4)對民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提高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水平。第三章合作社成員管理第一節成員資格與權利1.1.20成員資格(1)合作社成員資格的獲取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2)承認并遵守合作社的章程;(3)有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并愿意承擔相應的義務;(4)合作社規定的其他條件。(2)合作社應當設立成員名冊,對成員資格進行登記管理。1.1.21成員權利(1)合作社成員享有以下權利:(1)參加合作社的股東大會,行使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2)按照合作社章程規定,享有合作社提供的各項服務;(3)按照合作社章程規定,分享合作社的盈余;(4)對合作社事務進行監督,提出意見和建議;(5)合作社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第二節成員義務與責任1.1.22成員義務(1)合作社成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1)遵守合作社的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2)按照合作社章程規定,繳納股金;(3)積極參與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活動;(4)維護合作社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合作社的利益;(5)合作社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1.1.23成員責任(1)合作社成員對合作社債務承擔有限責任,以其出資額為限。第三節成員加入與退出1.1.24成員加入(1)自然人申請加入合作社,應當向合作社提出書面申請,提交相關證明材料。(2)合作社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予以登記,并通知其成為合作社成員。1.1.25成員退出(1)成員要求退出合作社,應當提前向合作社提出書面申請,并說明退出原因。(2)合作社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成員予以辦理退出手續。(3)成員退出時,合作社應當按照章程規定退還其出資額。第四節成員培訓與發展1.1.26成員培訓(1)合作社應當定期組織成員培訓,提高成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2)培訓內容應當包括合作社的基本知識、政策法規、業務技能等。(3)合作社應當為成員提供培訓所需的場地、師資和教材等。1.1.27成員發展(1)合作社應當關注成員的個人發展,為其提供職業規劃指導。(2)合作社應當鼓勵和支持成員參與合作社的管理、經營活動,發揮其專長。(3)合作社應當為成員提供交流平臺,促進成員之間的合作與發展。第四章合作社資產與財務管理第一節合作社資產分類1.1.28概述合作社資產是指合作社在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源,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合理分類合作社資產,有助于規范合作社的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1.1.29資產分類(1)有形資產:指具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土地、房屋、設備、庫存等。(2)無形資產:指不具有物質形態,但具有經濟價值的資產,包括商標、專利、技術、商譽等。(3)流動資產:指在一年內可以轉換為現金或消耗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存貨等。(4)長期投資:指合作社為獲取長期收益而進行的投資,包括對聯營企業、子公司等的投資。(5)固定資產:指合作社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而持有,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資產,包括房屋、設備、土地等。(6)其他資產:指除上述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如遞延費用、預付賬款等。第二節合作社資產評估1.1.30概述合作社資產評估是指對合作社資產的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以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資產評估是合作社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助于合理確定資產價值,為決策提供依據。1.1.31資產評估方法(1)成本法:以資產購入成本為基礎,考慮資產折舊、損耗等因素進行評估。(2)市場法:參考市場上類似資產的價格,結合合作社實際情況進行評估。(3)收益法:以資產預期收益為基礎,采用現金流折現等方法進行評估。(4)比較法:通過對比同類資產的價格,結合合作社實際情況進行評估。第三節合作社財務報告1.1.32概述合作社財務報告是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載體。編制財務報告有助于了解合作社的經營狀況,為決策提供依據。1.1.33財務報告內容(1)資產負債表:反映合作社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等內容。(2)利潤表: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等內容。(3)現金流量表: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時期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反映合作社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5)附注:對財務報表中的重要事項進行說明和解釋。第四節合作社審計與監督1.1.34概述合作社審計與監督是對合作社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以保證合作社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1.1.35審計與監督內容(1)財務報告真實性審查:對財務報告中的數據來源、計算方法等進行審查,保證報告真實反映合作社財務狀況。(2)財務合規性審查:對合作社財務活動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進行審查。(3)財務有效性審查:對合作社財務活動的效益進行分析,評價財務管理的有效性。(4)內部控制審查:對合作社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進行審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5)專項審計:針對合作社特定事項進行審計,如項目投資、采購等。1.1.36審計與監督方法(1)詢問法:通過與合作社相關人員交談,了解合作社財務狀況。(2)檢查法:查閱合作社相關文件、資料,對財務報告進行核對。(3)分析法:對合作社財務數據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分析財務狀況。(4)實地調查法:實地查看合作社資產、生產經營等情況。(5)專家評審法:邀請專家對合作社財務報告進行評審。第五章合作社業務管理第一節合作社業務范圍1.1.37宗旨合作社業務范圍的確定,旨在滿足社員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合作社業務范圍應遵循合法、合規、可持續發展原則,緊密結合當地資源和市場需求。1.1.38業務范圍(1)農業生產:包括糧食、經濟作物、蔬菜、果品、林業、畜牧業、漁業等;(2)農產品加工:對農產品進行初級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3)農產品流通:開展農產品收購、儲存、銷售、配送等業務;(4)農業服務:提供農業技術培訓、農資供應、農業保險等服務;(5)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6)其他業務:根據社員需求,拓展其他合法合規業務。第二節合作社業務流程1.1.39業務策劃(1)了解社員需求,分析市場前景;(2)制定業務發展計劃,明確業務目標、規模、實施步驟等;(3)提交理事會審批。1.1.40業務實施(1)按照業務發展計劃,組織人員、設備、資金等資源;(2)開展業務活動,保證業務順利進行;(3)定期對業務進度進行評估,調整實施計劃。1.1.41業務監管(1)建立健全業務管理制度,保證業務合規、高效;(2)對業務實施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3)定期對業務效果進行評價,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依據。第三節合作社產品質量管理1.1.42質量目標(1)保證農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2)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3)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顧客滿意度。1.1.43質量控制措施(1)加強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管理,保證農產品源頭質量;(2)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提高產品加工質量;(3)建立健全產品質量檢測體系,保證產品合格;(4)加強產品包裝、標識、運輸、儲存等環節的管理,保證產品品質。第四節合作社市場開發1.1.44市場調研(1)了解市場需求,分析市場前景;(2)研究競爭對手,把握市場動態;(3)掌握消費者需求,提高產品針對性。1.1.45市場定位(1)確定目標市場,明確市場細分;(2)制定市場戰略,發揮合作社優勢;(3)優化產品結構,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1.1.46市場推廣(1)制定市場推廣計劃,明確推廣目標、策略、渠道等;(2)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知名度;(3)開展促銷活動,擴大市場份額;(4)加強與客戶溝通,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第六章合作社人力資源管理第一節合作社員工招聘與培訓1.1.47員工招聘(1)招聘原則合作社在進行員工招聘時,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招聘過程的透明度,選拔合適的人才。(2)招聘程序(1)發布招聘信息:合作社應在合適的渠道發布招聘信息,包括崗位職責、任職要求等。(2)篩選簡歷:根據招聘要求,對投遞的簡歷進行篩選,確定面試候選人。(3)面試:組織面試,評估候選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4)體檢與背景調查:對擬錄用的候選人進行體檢和背景調查。(5)錄用:根據面試、體檢和背景調查結果,確定錄用人選。1.1.48員工培訓(1)培訓內容合作社應對員工進行以下方面的培訓:(1)合作社基本情況、企業文化及價值觀。(2)崗位職責及業務知識。(3)團隊合作與溝通技巧。(4)法律法規、政策及行業標準。(5)安全知識及應急處理。(2)培訓方式(1)內部培訓:合作社內部組織培訓,提高員工業務水平。(2)外部培訓:選派員工參加外部培訓,拓寬知識面。(3)網絡培訓: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在線培訓。第二節合作社員工薪酬與福利1.1.49薪酬制度(1)薪酬結構合作社員工的薪酬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獎金等部分。(2)薪酬水平合作社應根據員工的工作崗位、工作能力、工作業績等因素,合理確定薪酬水平。(3)薪酬調整合作社應定期對員工薪酬進行調整,以適應市場變化。1.1.50福利制度(1)社會保險合作社應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2)住房公積金合作社應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3)假期制度合作社應按照國家規定,為員工提供帶薪年假、病假、事假等。(4)其他福利合作社可根據實際情況,為員工提供其他福利,如員工體檢、節日慰問等。第三節合作社員工考核與激勵1.1.51員工考核(1)考核原則合作社員工考核應遵循客觀、公正、公開的原則,以促進員工成長和提升工作績效。(2)考核內容(1)工作績效:評估員工完成工作任務的質量、效率等。(2)工作態度:評估員工的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等。(3)業務能力:評估員工的業務知識和技能水平。(3)考核周期合作社員工考核分為年度考核和季度考核。1.1.52員工激勵(1)物質激勵(1)績效獎金:根據員工工作績效,發放績效獎金。(2)股權激勵:對關鍵崗位和優秀員工,實施股權激勵。(2)精神激勵(1)表彰先進:對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表彰。(2)晉升通道:為員工提供晉升通道,激發員工潛能。第四節合作社員工離職與辭退1.1.53員工離職(1)離職程序(1)員工提前通知:員工應提前一個月向合作社提出書面離職申請。(2)辦理離職手續:合作社為員工辦理離職手續,包括歸還工作用品、結清工資等。(2)離職待遇合作社應根據員工離職原因,依法支付經濟補償。1.1.54員工辭退(1)辭退條件合作社在以下情況下可辭退員工:(1)員工嚴重違反合作社規章制度。(2)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3)員工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合作社造成重大損害。(2)辭退程序(1)提前通知:合作社應提前一個月向員工發出書面辭退通知。(2)辦理辭退手續:合作社為員工辦理辭退手續,包括支付經濟補償、歸還工作用品等。第七章合作社風險防范與處理第一節合作社風險類型1.1.55市場風險農村合作社在運營過程中,市場風險是最為常見的風險類型。主要包括市場價格波動、市場需求變化、競爭對手行為等因素,可能導致合作社產品滯銷、價格下跌等不良后果。1.1.56自然風險自然風險是指因自然災害、氣候條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合作社財產損失。例如,洪澇、干旱、病蟲害等,可能對合作社的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1.1.57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合作社在交易過程中,因交易雙方信用問題導致的經濟損失。包括交易對方違約、拖欠貨款等情形。1.1.58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是指合作社在運營過程中,因法律法規變化、合同糾紛等法律問題導致的損失。如法律法規調整、合同履行爭議等。1.1.59管理風險管理風險是指合作社內部管理不善導致的損失。包括人員素質不高、制度不完善、決策失誤等情形。第二節合作社風險預防1.1.60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合作社應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明確風險管理責任,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和措施,保證合作社在面臨風險時能夠及時應對。1.1.61加強市場調研合作社應加強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競爭態勢,合理調整產品結構,降低市場風險。1.1.6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合作社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關鍵環節的監控,防范內部管理風險。1.1.63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合作社應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及時了解法律法規變化,防范法律風險。1.1.64提高人員素質合作社應提高人員素質,加強員工培訓,提升整體管理水平,降低管理風險。第三節合作社風險處理1.1.65及時識別風險合作社應在日常運營中,密切關注風險因素,及時識別風險,為風險處理提供依據。1.1.66制定風險處理方案針對識別出的風險,合作社應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處理方案,包括風險防范、風險轉移、風險補償等措施。1.1.67加強風險監測合作社應加強風險監測,對風險處理效果進行評估,保證風險得到有效控制。1.1.68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在風險處理過程中,合作社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降低風險損失。第四節合作社風險賠償1.1.69風險賠償原則合作社在風險賠償過程中,應遵循公平、合理、及時的原則,保證風險損失得到合理補償。1.1.70風險賠償程序(1)風險發生后,合作社應及時啟動風險賠償程序。(2)風險賠償部門應調查風險原因,明確責任主體。(3)根據損失程度,制定賠償方案。(4)賠償方案經合作社決策機構批準后,及時進行賠償。(5)賠償完成后,對風險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完善風險管理體系。1.1.71風險賠償方式(1)貨幣賠償:合作社以貨幣形式對風險損失進行賠償。(2)物資賠償:合作社以實物形式對風險損失進行賠償。(3)服務賠償:合作社以提供相關服務的形式對風險損失進行賠償。(4)其他賠償方式:根據風險特點和實際情況,采取其他合理的賠償方式。第八章合作社發展規劃第一節合作社發展目標1.1.72發展愿景合作社的發展愿景應立足于服務農村、富裕農民,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目標,努力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1.1.73發展目標(1)提升農業生產能力: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推廣農業科技成果,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糧食安全。(2)增加農民收入:通過發展多種經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農民持續增收。(3)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4)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二節合作社發展規劃編制1.1.74規劃原則(1)實事求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充分調查、研究,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2)綜合協調:充分考慮農業生產、農民增收、農村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實現協調發展。(3)創新發展: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推動農業創新發展。(4)可持續發展: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1.1.75規劃編制步驟(1)收集資料:收集當地農業生產、農民收入、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數據資料。(2)分析現狀:分析合作社發展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3)確定目標:根據發展愿景,明確合作社發展目標。(4)制定措施: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目標,制定具體的發展措施。(5)編制規劃:將上述內容整合,形成合作社發展規劃。第三節合作社項目申報與管理1.1.76項目申報(1)項目篩選:根據合作社發展規劃,篩選具有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的項目。(2)編制項目建議書:明確項目名稱、建設內容、投資規模、經濟效益等。(3)項目申報:向有關部門提交項目建議書,申請項目資金支持。1.1.77項目管理(1)實施主體:明確項目實施主體,保證項目順利進行。(2)資金管理:加強項目資金管理,保證資金合理使用。(3)進度控制:制定項目實施計劃,保證項目按期完成。(4)質量監督:加強項目質量監督,保證項目達到預期效果。第四節合作社項目評估與驗收1.1.78項目評估(1)評估內容:對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進行綜合評估。(2)評估方法: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保證評估結果的準確性。(3)評估結果:評估結果作為項目調整和驗收的依據。1.1.79項目驗收(1)驗收標準:根據項目實施計劃,制定相應的驗收標準。(2)驗收程序:按照驗收標準,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評定。(3)驗收結果:驗收合格后,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對驗收不合格的項目,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第九章合作社與社會關系第一節合作社與關系1.1.80概述農村合作社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與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合作社與關系的和諧發展,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1.1.81支持(1)政策扶持: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措施,如稅收減免、財政補貼、信貸支持等。(2)項目引導:可通過項目引導,鼓勵合作社承擔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等任務,發揮合作社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3)技術培訓:應加大對合作社成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其經營管理和技術水平,增強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1.1.82合作社自律(1)遵守法律法規:合作社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證經營活動合法合規。(2)誠信經營:合作社應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提供優質服務。1.1.83合作交流(1)信息共享:合作社與之間要加強信息交流,及時了解政策動態,提高政策利用效率。(2)溝通協調:合作社應主動與部門溝通,反映合作社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爭取的支持和幫助。第二節合作社與市場關系1.1.84概述市場是合作社發展的關鍵環節。合作社與市場關系的和諧發展,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民增收。1.1.85市場拓展(1)產品定位:合作社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規劃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需求。(2)品牌建設:合作社應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1.1.86市場營銷(1)渠道拓展:合作社應積極拓展市場渠道,包括線上和線下銷售,提高產品市場份額。(2)價格策略:合作社應根據市場行情,合理制定產品價格,提高盈利能力。1.1.87市場服務(1)售后服務:合作社應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和滿意度。(2)市場調研:合作社應定期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變化,調整經營策略。第三節合作社與社區關系1.1.88概述農村合作社與社區關系密切,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社區的支持。加強合作社與社區關系,有助于合作社更好地服務農民,促進農村社區發展。1.1.89社區支持(1)資源整合:社區應積極整合資源,為合作社提供土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2)政策宣傳:社區應加大對合作社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合作社的認識和參與度。1.1.90合作社服務(1)便民服務:合作社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2)公益活動:合作社應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推動農村社區文明建設。1.1.91社區合作(1)項目合作:合作社與社區可共同開展農業產業化項目,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2)人才培養:合作社與社區共同培養農民人才,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第四節合作社與公益事業1.1.92概述農村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應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承擔社會責任。1.1.93公益活動類型(1)扶貧幫困:合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平拋運動》教學設計2
- 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10章 軸對稱、平移與旋轉10.1 軸對稱 4設計軸對稱圖案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公共安全多提防教學設計 未來版
-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 認識自然 2教學設計 冀教版
- 6.5 國家司法機關-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統編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1.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重慶二診)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學業質量調研抽測 (第二次)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第8課時 解決問題1
- 高鐵工程測量培訓
- 初中班主任培訓經驗分享
- 專題五 戰爭與文化交鋒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項提分訓練(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一)標準檢測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內蒙古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湛江】2025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員30人(第1號)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銀行案件防控課件
-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勝利第一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在路徑優化中的實踐案例
- 成人重癥患者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專家共識 解讀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4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