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期中模擬卷01(考試版)【測試范圍:八年級上冊全部內容】_第1頁
八上地理:期中模擬卷01(考試版)【測試范圍:八年級上冊全部內容】_第2頁
八上地理:期中模擬卷01(考試版)【測試范圍:八年級上冊全部內容】_第3頁
八上地理:期中模擬卷01(考試版)【測試范圍:八年級上冊全部內容】_第4頁
八上地理:期中模擬卷01(考試版)【測試范圍:八年級上冊全部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期中模擬考試卷01(全國通用)

八年級地理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

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八上全部內容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

目要求。

郵政編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為實現(xiàn)郵件分揀自動化和郵政網絡數(shù)字化,加快郵件傳遞速度,而對全國

進行劃分的編碼方式。郵政編碼的前兩位數(shù)字代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讀郵政編碼前兩位代表的省份

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1頁共10頁.

1.關于郵政編碼前兩位數(shù)字與所代表的省份搭配正確的是()

A.30—河北省B.41—江蘇省C.85—西藏自治區(qū)D.83—甘肅省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浙江省位于華東北部地區(qū)B.5個自治區(qū)郵政編碼均以8開頭

C.郵政編碼以4開頭的省份中無直轄市D.兩個特別行政區(qū)均以9開頭

3.有一個快速包裹的編碼為430070,這個包裹寄往的省級區(qū)域是()

A.B.C.D.

半家庭化遷移是指遷移人口攜同部分家庭成員(配偶、子女或父母)在城市工作生活,還有部分家庭

成員留在故鄉(xiāng)的遷移方式。統(tǒng)計表明,與獨自遷移相比,半家庭化遷移人口定居城市的意愿較低。據此完

成下面小題。

4.多數(shù)情況下,半家庭化遷移首先是攜同子女遷移而不是父母,主要是考慮老人的()

A.飲食文化B.生活習慣C.出行方式D.定居成本

5.與獨自遷移相比,半家庭化遷移人口的城市定居意愿較低主要受制于()

A.遷移距離B.受教育水平C.就業(yè)機會D.家庭負擔

6.為了提高半家庭化遷移人口的定居意愿,應()

①改善城市居住環(huán)境②加強交通運輸建設③完善就業(yè)服務體系④提升社會保障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剪紙藝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傳統(tǒng)的剪紙作品注重造型,帶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下圖是“高原之

舟”——牦牛剪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第2頁共10頁.

7.該剪紙作品所示的少數(shù)民族是()

A.朝鮮族B.藏族C.蒙古族D.回族

8.下列少數(shù)民族與其傳統(tǒng)節(jié)日匹配正確的是()

A.藏族——火把節(jié)B.傣族——開齋節(jié)

C.蒙古族——那達慕大會D.朝鮮族——歌圩節(jié)

一般情況下,旬(指最近十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超過5℃時,楊樹、柳樹、桃樹、槐樹等落葉林木會陸續(xù)

長出綠色的葉子。下圖為“全國樹葉變綠進程預估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北京地區(qū)落葉林木變綠的時間大致在()

A.2月底前B.3月底前C.4月底前D.5月底前

10.影響我國北方地區(qū)樹葉變綠進程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陸分布B.緯度位置C.人類活動D.地形地勢

11.我國南方地區(qū)某高山,從山麓往山頂,植被分布的變化規(guī)律是()

A.常綠林木→落葉林木→針葉林B.常綠林木→針葉林→落葉林木

C.針葉林→落葉林木→常綠林木D.落葉林木→常綠林木→針葉林

長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磯河段稱為荊江。荊江河道蜿蜒,水流不暢,易積水。讀荊江治理工程示

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3頁共10頁.

12.荊江蓄洪區(qū)水位升高的月份是()

A.1月B.3月C.7月D.11月

13.荊江北岸加固堤防的主要原因是()

A.阻止沿岸農民抽取灌溉水源B.保護自然環(huán)境,防治水污染

C.該河段地勢低平,水患頻發(fā)D.增高水位,便于水產養(yǎng)殖

2023年4月9日以來,我國發(fā)生一輪影響多達18個省份的大范圍沙塵天氣過程,4月13日至15日,

新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這股冷空氣整體勢力不強,但大風、沙塵仍然如影隨形。完成下面小題。

14.強沙塵的襲擊,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下列天氣符號表示沙塵暴的是()

A.B.C.D.

15.北方沙塵暴肆虐,影響范圍波及18省,本該春風十里,誰料成了黃沙漫天,將有超4億人集體“吃土”。

下列關于沙塵暴對我國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空氣濕度大,百物生霉②土壤變得貧瘠,掩埋和損害農作物,污染環(huán)境

③造成洪澇,嚴重影響夏、秋農業(yè)收成④危及交通安全,呼吸道疾病增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若想監(jiān)測此次沙塵的移動方向及影響范圍,宜使用()

A.遙感影像圖B.中國政區(qū)圖C.中國地形圖D.中國旅游圖

讀“中國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較示意圖”、“中國主要上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和“我國

耕地和水資源南北方地區(qū)分配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4頁共10頁.

17.我國人均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自然資源是()

A.石油B.水資源C.耕地D.煤炭

18.圖例序號與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①林地②草地③水田④旱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水田②旱地③草地④林地D.①草地②林地③旱地④水田

19.據圖可知,我國耕地和水資源分布特點有()

A.南北方水資源分布均勻B.水資源南多北少,耕地資源南少北多

C.水資源南少北多,耕地資源南多北少D.南北方水土資源分布均勻

向日葵喜溫耐寒,一年只能種植一次,在我國多地均有分布。其中河套平原的內蒙古自治區(qū)五原縣種

植區(qū)最負盛名,是我國著名的“葵花之鄉(xiāng)”。讀我國向日葵主產區(qū)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20.向日葵一年只能種植一次,主要原因是()

A.分布在中溫帶地區(qū),熱量不足B.分布在半干旱地區(qū),水分不足

C.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區(qū),耕地不足D.分布在季風區(qū),光照不足

第5頁共10頁.

21.五原縣能種植向日葵的最關鍵自然條件是()

A.距海近、降水多,氣候條件好B.種植技術水平高

C.黃河灌溉,光照足、溫差大D.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22.內蒙古自治區(qū)五原縣的農民利用無人機給向日葵田噴灑農藥,體現(xiàn)了()

A.高新技術在農業(yè)中的應用B.輕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C.生產經驗豐富D.勞動力不足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縱深最長、覆蓋面最廣的黃金經濟帶,在奮進新征程的開局起步中,長江經濟帶發(fā)

揮高質量發(fā)展主力軍的作用。讀長江經濟帶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23.長江中游地區(qū)最大的城市是圖中的()

A.合肥B.武漢C.南昌D.長沙

24.大型笨重貨物在經濟甲軸沿線城市之間運輸,為了節(jié)省運費可選擇()

A.鐵路運輸B.內河運輸C.海洋運輸D.航空運輸

創(chuàng)意產業(yè)是指將個人創(chuàng)意、才華和專業(yè)技術,通過運用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財富和增加就業(yè)機會的新興產

業(yè)。近年來,南寧百益上河城創(chuàng)意產業(yè)(下圖)在城市的舊城區(qū)集聚發(fā)展,將廢棄的舊廠房、老建筑物加

以改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國。這種舊工業(yè)建筑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結合,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完

成下面小題。

第6頁共10頁.

25.創(chuàng)意產業(yè)在舊城區(qū)發(fā)展,有利于()

A.促進產業(yè)升級B.降低城市房價C.提高城市等級D.減輕城市污染

26.創(chuàng)意產業(yè)集聚的目的是()

A.提高科技水平B.靠近原料產地C.降低運輸成本D.共用基礎設施

27.工廠舊址改造為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應首先進行()

A.美化環(huán)境B.改善交通C.拆除廠房D.產業(yè)調整

利用大型挖泥船將海底巖石攪碎,并將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為在海中建設人工島的主要方式。

下圖示意人工島地下淡水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8.參照上圖,在造島物質滿足水滲透的前提下,人工島形成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地下淡水區(qū)的條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節(jié)分配均勻②降水充沛且季節(jié)集中③人工島足夠長④人工島足夠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人工島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為日常生產生活水源,主要因為其()

A.取水難度大B.開采周期長C.水質較差D.儲量較少

南極磷蝦因體量大、繁殖能力強、營養(yǎng)豐富,被稱為人類未來的“糧食”,世界各國專門派出船只赴南極

海域競相捕撈,讀磷蝦分布區(qū)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7頁共10頁.

30.南極磷蝦()

A.主要集中于北冰洋沿岸B.11月—次年3月利于捕撈

C.圍繞南極大陸均勻分布D.太平洋區(qū)域密度最高

第Ⅱ卷

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40分。

31.山脈是地形的骨架、通行的阻礙、河流的源頭、風沙的屏障……圖左為太行山脈及周邊地區(qū)簡圖,圖

右為軍都陘沿線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之一,將其兩側的地形區(qū)和地勢階梯填在①—④處。

①;②;③;④

陘(xíng),是指狹窄的通道。穿越太行山脈的八條通道被稱為“太行八陘”,軍都陘是其中最北的一條,

古代商道和現(xiàn)代交通線路的修建均以此為重要依托。

(2)圖中軍都陘主要沿(地形部位)延伸,沿線甲地的海拔為,甲、乙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

為,軍都陘在區(qū)域發(fā)展中的作用有。

三十多年來,太行山區(qū)的森林覆蓋率由13.1%提升到30%,太行山脈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日益凸顯。

(3)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qū)而言,太行山脈發(fā)揮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至少答出兩點)

第8頁共10頁.

32.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

材料一: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繼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戰(zhàn)略之后,又提出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開創(chuàng)了流域系統(tǒng)治理、綜合治

理、源頭治理新模式,譜寫了我國流域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

材料二:長江、黃河示意圖和長江經濟帶示意圖。

(1)長江、黃河都發(fā)源于(地形區(qū)),兩條大河滾滾東流,在處產生巨大水能,為清潔能源的開發(fā)

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2)與長江相比,黃河的水文特征表現(xiàn)在。(請從徑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結冰期任選1個方面分

析。)

(3)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下游進入華北平原后,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