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學考試試卷_第1頁
工程水文學考試試卷_第2頁
工程水文學考試試卷_第3頁
工程水文學考試試卷_第4頁
工程水文學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年月日PAGE6第頁共6頁第1頁共6頁一、選擇題(總計100分,50個小題,每個小題2分)1.水文分析與計算是預計水文變量在()的概率分布情況。A.任一時期內B.預見期內C.未來很長很長的時期內D.某一時刻2.水文現象的發生、發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發生和變化()。A.雜亂無章B.具有統計規律C.具有完全的確定性規律D.沒有任何規律3.以海洋為研究范圍,正確的水量平衡方程式是()。A.P-R-E=DSB.P-R+E=DSC.P+R-E=DSD.P+R+E=DS4.某流域面積100km2,多年平均徑流量300萬m3,則多年平均徑流模數是()。A.3.0mmB.30.0mmC.100.0mmD.300.0mm5.流域圍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將使流域蒸發()。A.增加B.減少C.不變D.難以肯定6.下滲率總是()。A.等于下滲能力B.大于下滲能力C.小于下滲能力D.小于、等于下滲能7.某流域(為閉合流域)上有一場暴雨洪水,其凈雨量將()。A.等于其相應的降雨量B.大于其相應的徑流量C.等于其相應的徑流量D.小于其相應的徑流量8.某河段上下斷面的河底高程分別為725m和425m,河段長120km,則該河段的河道縱比降為()。A.0.25B.2.5C.2.5%D.0.25%9.某閉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950mm,多年平均徑流深為450mm,則多年平均蒸發量為()。A.450mmB.500mmC.950mmD.1400mm10.某流域面積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為15m3/s,該流域多年平均的徑流系數為()A.0.56B.0.45C.0.65D.0.6811.全國水位統一采用的基準面是()A.大沽基面B.吳淞基面C.珠江基面D.黃?;?2.我國計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從()時至()時,計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從()到()。A.0時B.當日8時C.次日8時D.24時13.用流速儀施測某點的流速,實際上是測出流速儀在該點的()。A.轉速B.水力螺距C.摩阻常數D.測速歷時14.進行水文調查的目的()。A.使水文系列延長一年B.提高水文資料系列的代表性C.提高水文資料系列的一致性D.提高水文資料系列的可靠性15.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當受洪水漲落影響時,則()A.水位流量關系曲線上抬B.水位流量關系曲線下降C.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呈順時繩套狀D.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呈逆時繩套狀16.偏態系數Cs﹥0,說明隨機變量x()。A.出現大于均值的機會比出現小于均值的機會多B.出現大于均值的機會比出現小于均值的機會少C.出現大于均值的機會和出現小于均值的機會相等D.出現小于均值的機會為017.在水文頻率計算中,我國一般選配皮爾遜III型曲線,這是因為()。A.已從理論上證明它符合水文統計規律B.已制成該線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C.已制成該線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D.經驗表明該線型能與我國大多數地區水文變量的頻率分布配合良好18.百年一遇洪水,是指()。A.大于等于這樣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會出現一次B.大于等于這樣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現一次C.小于等于這樣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現一次D.小于等于這樣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現一次19.如下圖所示,為兩條皮爾遜III型頻率密度曲線,它們的Cs()。A.Cs1﹤0,Cs2﹥0B.Cs1﹥0,Cs2﹤0C.Cs1﹦0,Cs2﹦0D.Cs1﹦0,Cs2﹥020.減少抽樣誤差的途徑是()。A.增大樣本容量B.提高觀測精度C.改進測驗儀器D.提高資料的一致性21.如下圖所示,若兩頻率曲線的、Cs值分別相等,則二者Cv()。A.Cv1﹥Cv2B.Cv1﹤Cv2C.Cv1﹦Cv2D.Cv1﹦0,Cv2﹥022.如下圖所示,若兩條頻率曲線的分別相等,則二者的均值相比較()。A.1﹤2B.1﹥2C.1=2D.1=023.用配線法進行頻率計算時,判斷配線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則是()A.抽樣誤差最小的原則B.統計參數誤差最小的原則C.理論頻率曲線與經驗頻率點據配合最好的原則D.設計值偏于安全的原則24.某水文系列共有24項,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則第3項的頻率是()。A.10%B.12%C.12.5%D.16.7%25.相關系數r的取值范圍是()。A.r﹥0B.r﹤0C26.相關分析在水文分析計算中主要用于()A.推求設計值B.推求頻率曲線C.計算相關系數D.插補、延長水文系列27.水文計算中常用相關法插補展延資料系列,其目的是為了提高()。A.樣本系列的可靠性B.樣本系列的一致性C.樣本系列的代表性D.樣本系列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28.我國年徑流深分布的總趨勢基本上是()A.自東南向西北遞減B.自東南向西北遞增C.分布基本均勻D.自西向東遞增29.一般情況下,對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從而使徑流的年際、年內變化減小()A.調蓄能力弱,各區降水相互補償作用大B.調蓄能力強,各區降水相互補償作用小C.調蓄能力弱,各區降水相互補償作用小D.調蓄能力強,各區降水相互補償作用大30.在年徑流系列的代表性審查中,一般將()的同名統計參數相比較,當兩者大致接近時,則認為設計變量系列具有代表性。A.參證變量長系列與設計變量系列B.同期的參證變量系列與設計變量系列C.參證變量長系列與設計變量同期的參證變量系列D.參證變量長系列與設計變量非同期的參證變量系列31.某流域根據實測年徑流系列資料,經頻率分析計算(配線)確定的頻率曲線如下圖所示,則推求出的二十年一遇的設計枯水年的年徑流量為()。A.Q1B.Q2C.Q3D.Q4某流域年徑流的頻率曲線32.設計年徑流量隨設計頻率()A.增大而減小B.增大而增大C.增大而不變D.減小而不變33.在設計年徑流的分析計算中,把短系列資料展延成長系列資料的目的是()。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D.考慮安全34.在典型年的選擇中,當選出的典型年不只一個時,對灌溉工程應選取()。A.灌溉需水期的徑流比較枯的年份B.非灌溉需水期的徑流比較枯的年份C.枯水期較長,且枯水期徑流比較枯的年份D.豐水期較長,但枯水期徑流比較枯的年份35.在典型年的選擇中,當選出的典型年不只一個時,對水電工程應選取()。A.灌溉需水期的徑流比較枯的年份B.非灌溉需水期的徑流比較枯的年份C.枯水期較長,且枯水期徑流比較枯的年份D.豐水期較長,但枯水期徑流比較枯的年份36.枯水徑流變化相當穩定,是因為它主要來源于()。A.地表徑流B.地下蓄水C.河網蓄水D.融雪徑流37.在進行頻率計算時,枯水流量常采用()。A.以小于和等于該徑流的概率來表示B.以大于和等于該徑流的概率來表示C.以小于該徑流的概率來表示D.以大于該徑流的概率來表示38.某堤防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則該堤防今后遇到大于或等于該洪水的可能性()A.每隔一百年發生一次B.長期平均一百年發生一次C.工程運行一百年內發生一次D.每一百年必然發生一次39.一次洪水中,漲水期歷時比落水期歷時()。A.長B.短C.一樣長D.不能肯定40.設計洪水三個要素是()。A.設計洪水標準、設計洪峰流量、設計洪水歷時B.洪峰流量、洪水總量和洪水過程線C.設計洪峰流量、1天洪量D.設計洪峰流量、設計洪水總量、設計洪水過程線41.大壩的設計洪水標準比下游防護對象的防洪標準()A.高B.低C.一樣D.不能肯定42.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量的倍比)放大推求設計洪水,則()A.峰等于設計洪峰、量等于設計洪量B峰等于設計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設計洪量C.峰不一定等于設計洪峰、量等于設計洪量D.峰和量都不等于設計值43.在洪水峰、量頻率計算中,洪峰流量選樣的方法是()A.最大值法B.年最大值法C.超定量法D.超均值法44.在洪水峰、量頻率計算中,洪量選樣的方法是()A.固定時段最大值法B.固定時段年最大值法C.固定時段超定量法D.固定時段超均值法45.某一歷史洪水從發生年份以來為最大,則該特大洪水的重現期為()A.N=設計年份-發生年份B.N=發生年份-設計年份+1C.N=設計年份-發生年份+1D.N=設計年份-發生年份-146.對特大洪水進行處理的內容是()A.插補展延洪水資料B.代表性分析C.經驗頻率和統計參數的計算D.選擇設計標準47.對設計流域洪水資料長短系列的統計參數相互對比的目的是()A.B.C.D.48.用典型洪水同頻率放大推求設計洪水,則()A.峰不一定等于設計洪峰、量等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