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前沖刺限時練(四)(時間:40分鐘,分數:8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24.1976年陜西出土的某青銅器上有銘文曰:“憲圣成王,左右綬□剛鯀,用肇徹周邦,淵哲康王,勔(勤勉)尹億疆。”天子“勔尹億疆”主要是由于()A.別子為祖,繼別為宗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D.祖宗圣人,百世不遷解析:材料大意是:成王掌握治理國家的綱要,治理周王朝,康王統治廣闊的疆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子能夠“勔尹億疆”,主要是由于推行了分封制,故本題選C項;B項是指井田制,與材料關系不大,故排除;A、D兩項主要涉及宗法制,與材料不符,故排除。答案:C25.據史載,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后,長安的商業中心東市已經有商家印的字帖、醫書出賣。過了二十多年,民間市場上也出現了一種“印紙”,作為商人交易、給稅的憑據。該段記載主要表明()A.雕版印刷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B.唐政府對印刷業的支持力度較大C.雕版印刷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D.雕版印刷技術在唐后期日臻成熟解析:由“字帖、醫書”“作為商人交易、納稅的憑據”等信息可知,題干材料強調這些雕版印刷品大多與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C項正確。A、B兩項從材料中不能直接得出,排除;雕版印刷技術在北宋日臻成熟,D項錯誤。答案:C26.下表是我國部分地區最早種植甘薯時間表,這說明當時我國()地區臺灣四川云南廣西湖北河南湖南陜西山東河北安徽時間(年)17171733173517361740174317461749175217581768A.甘薯種植已經比較廣泛 B.甘薯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C.與美洲的經濟交往頻繁 D.已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甘薯在全國各地的種植情況,從分布的地區可以看出范圍較廣,故選A項;材料未體現其他糧食作物的種植情況,B項“最重要”一說法錯誤;清朝實行“閉關”政策,C項錯誤;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鴉片戰爭后,D項錯誤。答案:A27.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說:“洋布、洋紗、洋花邊、洋襪、洋巾入中國,而女紅失業;煤油、洋燭、洋電燈入中國,而東南數省之桕樹皆棄為不材。”該材料從本質上表明()A.商品輸出是列強侵華的主要方式B.列強侵華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C.列強侵略導致自然經濟開始解體D.西方侵略造成中國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解析:材料說的是外國商品入侵中國使中國的經濟受到沖擊,C項正確,B項錯誤。不同時期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方式不同,甲午中日戰爭前以商品輸出為主,戰后以資本輸出為主,并且A項與設問要求“本質”不符,故A項錯誤;D項材料中沒有體現。答案:C28.康有為說:“人道……自族制為部落,而成國家,由國家而成大統;由獨人而漸立酋長,由酋長而漸正君臣,由君主而漸至立憲,由立憲而漸至共和……蓋自據亂進而升平,升平進為太平,因革有由,驗之萬國,莫不同風。”這體現了康有為()A.民主共和是終極目標 B.堅持進化論的歷史觀C.借古諷今的宣傳策略 D.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康有為的維新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主張君主立憲制,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自族制而為部落,而成國家,由國家而成大統;由獨人而漸立酋長,由酋長而漸正君臣,由君主而漸至立憲,由立憲而漸至共和”“自據亂進而升平,升平進為太平”反映了康有為主張漸進的社會變革,這符合進化論的觀點,故B項正確;材料中體現不出借古諷今的信息,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反映康有為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的信息,故D項錯誤。答案:B29.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圍攻紅軍革命根據地。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這一變化表明()A.中國社會民族矛盾已取代階級矛盾B.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拉開了序幕C.階級矛盾緩和國共實現全方位合作D.中日民族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解析:蔣介石由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圍剿紅軍到1937年發表“廬山談話”、表示“守土抗戰”的變化,表明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七七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故D選項正確。民族矛盾雖然上升為主要矛盾,但階級矛盾依然存在,不可能被取代,故排除A項;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是“七七事變”,故排除B項;C選項中“國共實現全方位合作”不符合史實。答案:D30.1973年1月,國家計劃委員會建議今后3~5年內從西方國家引進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后來利用這些設備,我國興建了27個大型工業項目,促進了中國基礎工業,尤其是冶金、化肥、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這表明()A.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B.毛澤東執政時對外開放政策已啟動C.中國已開始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D.西方國家已改變敵視中國的政策解析:材料的關鍵信息是“1973年”“從西方國家引進……設備”。對外開放政策的啟動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B項排除;中國開始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鴉片戰爭后,C項排除;D項“已改變”的表述與史實不符,故排除。答案:A31.右面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郵政總局發行的一套有關兩岸關系的紀念封。其寓意是()A.和平統一反“臺獨”B.海峽兩岸盼通郵C.“九二共識”促統一D.“一國兩制”指方向解析:本題考查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圖片中沒有關于“臺獨”的信息,A項錯誤;圖中繪著一只銜著信件的信鴿,聯系題干時間信息“20世紀80年代”可知,紀念封的寓意與當時提出的“三通”主張吻合,故B項正確;“九二共識”出現于1992年,C項錯誤;圖中未體現“一國兩制”的信息,D項錯誤。答案:B32.梁啟超說:“歐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紀時,古學復興,脫教會之樊籬,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進步乃沛乎莫能御。”對梁啟超的話理解準確的是()A.自然哲學使人們具有了自主意識B.智者學派樹立了人的尊嚴C.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的神學桎梏D.宗教改革挑戰了教皇的權威解析:根據“十四五世紀”“古學復興,脫教會之樊籬”,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梁啟超說的是文藝復興,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自然哲學,故A項錯誤;根據時間可知B項錯誤;宗教改革興起于16世紀,故D項錯誤。答案:C33.“1777年時,英國國民收入總額中,農林業占45%,工礦業占24%;1850年時,農林業下降到20.3%,工礦業則上升到34.3%……與此同時,工業、商業、金融、證券等資本主義化產業資本則從20.8%上升到48.9%。”這主要表明()A.機器工業使英國的經濟結構發生急劇變化B.英國發展國民經濟非常注意全面性C.工廠化使英國的生產日益趨向社會化D.產業資本比商業資本更能帶來商業利益解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由材料可以看出,工業革命剛開始時,工礦業所占比例還比較低,但19世紀中期工礦業和資本主義化產業資本所占比重急劇上升,說明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英國的經濟結構,英國已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故選A項。答案:A34.“帝國議會不是一個‘假議會’,雖然宰相與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們沒有議會多數的支持,幾乎無法執政,因為議會享有立法權。”作者對近代德國政體的看法是()A.近代德國政體專制是實,立憲為虛B.帝國議會是最高的立法機關C.議會支持德國皇帝與政府的工作D.德國政體不乏民主成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題干所給材料中“但是如果他們沒有議會多數的支持,幾乎無法執政,因為議會享有立法權”表明,德國政體中具有民主成分,故D項正確。A、C兩項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故錯誤;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帝國議會權力很小,故B項錯誤。答案:D35.劍橋大學劉瑜在《羅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羅斯福新政之所以成為神話,與其說是因為它經濟上的成功,不如說是政治上的成功。”這一觀點突出強調羅斯福新政()A.建立了新的政治體制 B.使美國掌握了世界霸權C.消除了國內社會矛盾 D.強化了政府的管理職能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羅斯福新政的理解。由材料信息“政治上的成功”和所學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可知本題選D項。A、B、C三項說法錯誤。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37分)40.(25分)明清時期的中國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國政治和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明以來邊疆地區實行土司制度。明朝中葉以后,開始逐步改土歸流——把土司改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土司苛索花樣繁多,土司家婚喪、壽誕、生子、蓋房、過節都要征派。地處邊隅的土司,“無事近患腹心,有事遠通外國”,致使西南邊疆的統治十分不穩定。清世宗任命鄂爾泰為云貴廣西三省總督,進行改土歸流。在改流地區,設置了與中原地區同樣的府、州、縣及鎮、協、營、汛,派駐官兵,并著手改革許多落后的剝削方式及陋規惡習。——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7、18世紀中國和西方一些歷史人物的主要思想。中國西方主要思想黃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顧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的“民治”主張。王夫之(1619-1692),揭露歷代帝王把天下作為私產的做法,主張“循天下之公”。伏爾泰(1694-1778),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神權,認為自然賦予了人類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權利。孟德斯鳩(1689-1755),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天賦人權,認為政權屬于全體人民,提出“三權分立”的原則。盧梭(1712-1778),反對封建王權,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論述了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改土歸流”的含義并分析這一政策產生的作用。(10分)(2)17世紀的中國和18世紀的西方都產生了啟蒙思想,據材料二概括中西方啟蒙思想的相同之處,并從階級屬性和歷史作用兩方面指出中西方啟蒙思想的不同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西方啟蒙思想產生的共同原因。(15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信息“邊疆地區”“土司制度”“把土司改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設置了……府、州、縣”等概括;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信息“派駐官兵”“改革許多落后的剝削方式及陋規惡習”等和所學知識,從加強邊疆管理、減輕百姓負擔、推動邊疆地區發展等方面分析。第(2)問,第一小問結合材料信息“批判君主專制”“反對君主專制”“君臣平等”“人民主權”等可知,中西方啟蒙思想都批判君主專制統治,不同程度上主張實行民主;第二小問要注意限定信息“階級屬性”和“歷史作用”,聯系時代背景分析即可;第三小問從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和封建文化的落后性等方面作答。答案:(1)含義:明清時期在邊疆地區(西南地區)廢除土司制度,實行流官統治并設置府、州、縣等進行治理的政策。(4分,答出“明清時期”“西南地區”“廢除土司制度”“流官統治”“設置府、州、縣”五個關鍵信息中的4個即可得分)作用:加強中央對邊疆的管理,有利于國家統一;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推動了邊疆地區的進步和發展。(6分)(2)相同之處:批判君主專制統治,不同程度上主張實行民主。(2分)不同之處:階級屬性:法國伏爾泰等人屬于資產階級思想家,中國的黃宗羲等人仍屬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3分)歷史作用:法國啟蒙思想,空前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成為資產階級革命強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國的早期啟蒙思想并沒有沖破封建的儒家思想的范疇,也沒能引發一場社會革命,沒有成為推動社會轉型的理論武器。(4分)共同原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封建專制統治的腐朽;封建文化專制嚴酷。(6分)41.(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艾森斯塔德認為:官僚帝國的統治者總是具有“普遍化權力”的傾向,致力于擴張性的政治目標。其第一個一般性政治目標首先是“建立和維持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政權,以及統治者的最高主權”;統治者的第二個一般性目標則是發展“有關資源動員的特殊取向”,“保證其能夠從社會不同群體那里得到不斷的、獨立的資源補充”,“力圖把社會的權力與控制的中心獨攬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這些資源而使之專為一己所用”。——摘編自吳錚強《唐宋時期科舉制度的變革與社會結構之演變》運用所學知識,試以北宋史實為例論證官僚帝國的統治者總是致力于擴張性的政治目標這一觀點。(要求:史實準確、史論結合、論證邏輯清晰。)解析:論證時,需依據材料中的“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初級藥師考試的科目詳解試題及答案
- 安全編程常識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醫學基礎知識能力訓練試題及答案2024年
- 心理咨詢師考試的性格與咨詢風格選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鄉村全科醫師考試基礎知識點試題與答案
- 江西省贛州市厚德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階段達標物理試題
- 2024年系統規劃與管理師復習計劃制定試題及答案
-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目標試題及答案
- 提高護士資格證解題效率試題及答案
- 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物理試卷含解析
- 申請結婚報告表實用文檔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檔案》模板
- 高職院校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知識競賽試題題庫與答案
- YY/T 1492-2016心肺轉流系統表面涂層產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鐵鋰化學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測定磷鉬酸喹啉稱量法
- JJF 1104-2003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編寫規則
- GB/T 665-2007化學試劑五水合硫酸銅(Ⅱ)(硫酸銅)
- GB/T 17891-1999優質稻谷
- GA 588-2012消防產品現場檢查判定規則
- DB1308-T 318-2022酸棗仁采收加工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