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7《包身工》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1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7《包身工》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2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7《包身工》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3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7《包身工》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4頁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二單元7《包身工》教學設計(第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包身工》教案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特點,探究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寫作特色。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要語句,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暴野蠻的本質,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激發愛國主義熱情。【重點難點】重點:目標1、2、3難點:目標2【總課時數】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包身工的生活、勞動方面的狀況特點及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我們這節課繼續探究文章的內容寫法,并從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來分析一下包身工這種制度。二、內容探究(一)形成包身工制度的社會根源是什么?帝國主義的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民的破產,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災害;農村破產造成大量勞動力流入城市。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對中國人民進行壓榨剝削。(二)從包身工的悲慘生活中我們看到怎樣的社會矛盾?包身工作為貧苦的人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遭受帶工老板、工廠、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三)作者對包身工制度是怎樣的態度?請閱讀文章最后3段,回答。倒數第3段由包身工制度聯想到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將包身工和墨鴨進行比較,指出墨鴨減少船戶,包身工減少帶工老板,但船戶對墨鴨沒有怎么虐待,而帶工老板卻殘酷壓迫包身工,連一點施與的溫情也沒有,強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壓迫的慘重,命運的悲慘。倒數第2段用排比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由包身工的處境聯想到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指出20世紀的工人卻和16世紀的奴隸受著同樣慘無人道的待遇,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憤慨之情。最后1段,聯想到美國進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紀美國資產階級的話,既控訴了資本主義對包身工的剝削壓迫,又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新社會必然出現的信心。(四)報告文學的特點之一是政論性,本文通過精確的數據、生動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揭露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相勾結對包身工進行剝削壓榨的罪行,控訴這種不人道的制度,并預言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必將來臨。三、語句賞析(一)本文的語言富有表現力,請賞析下面的句子: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明確】用了反問和褒詞貶用的修辭手法。開頭用反問句,突出強調包身工飯食的惡劣。“慈祥”褒詞貶用,說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似善良,是為改善包身工生活,但實際上卻是為了從她們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佳肴”褒詞貶用,反襯出包身工粥菜之難得以及質量之差,暗含諷刺的意味。2.在這千萬被飼養者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希望……沒有法律,沒有人道。這兒有的是20世紀的爛熟了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地服役的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明確】這是作者對包身工制度的控訴,排比句式增強了語勢,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進行了強烈的控訴。“20世紀的技術、機械、體制”代表了人類技術文明的進步,與“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形成巨大反差,指出20世紀的工人卻和16世紀的奴隸受著同樣慘無人道的待遇,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壓迫剝削之深。3.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明確】直抒胸臆,表現了作者要摧毀這一罪惡制度的強烈愿望。同時向肆無忌憚地壓迫剝削中國勞動人民的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發出了警告,又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新社會必然出現的信心。四、拓展思考(一)請從選材、結構、表達方式三方面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明確】1.選材方面,“點”“面”結合。作者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素材,篩選出那些突出包身工悲慘生活的事例,以表現她們作為“活機器”的特征。選材時既有對人物群像的“面”的描寫,又有對個別人物形象的“點”的刻畫。“面”的描寫如清晨四點一刻,包身工們便在一個兇惡男子的破口大罵中起床了:她們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著褲子爭奪馬桶……“點”的描寫如“蘆柴棒”,她瘦骨嶙峋,在忙亂地燒稀飯——吃人的包身工制度將這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摧殘得氣息奄奄,以至于工廠門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說“骷髏一樣,摸著她的骨頭會做惡夢”。通過“點”“面”結合的手法,包身工的悲慘,帶工老板、帝國主義者的兇殘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2.結構:活動為線,時間為序。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采用細節描寫與全景勾畫、個別與一般相結合的方式,將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形象地表現出來。如文章一開始,便展示了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她們的慌亂、無奈、麻木被描繪得頗為生動,并補敘了她們的來歷、身份,初步地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接著,展示了包身工的早餐:這是一頓豬狗不如的飲食,清晨四點多起床,吃這樣一頓早餐,然后再繁重地勞作六個小時,帶工老板的刻毒不言自明;同時,在此又插敘之所以會有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據說這是一種極合經濟原理和經營原則的方法”,從而進一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最后,描繪了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她們完全被置于非人的境地之中:她們在噪音、塵埃和濕氣這三大威脅下艱苦勞作,她們盡管已耗盡了血汗但還要承受毆打、罰工錢、停生意這三大危險;同時在此又插敘了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野蠻壓榨掠奪。文章如此結構行文,使結構頗為緊湊。3.綜合運用議論、描寫、抒情、敘述、說明等手法,形象描繪、理性分析與科學統計有機結合。如作品一方面細致地描寫了外號“蘆柴棒”等女工的境遇,再現了一個才十幾歲的女工被摧殘得不忍目睹的情況下,拖著氣息奄奄的病體去干活的情景;另一方面,又插入大量確切的統計數據,如包身工的人數,東洋廠家及其固定資產的發展,老板的收入和包身工的工價的變化、起落和比例等。同時,還穿插著恰當的議論、分析,如對紗廠愛用包身工的原因的分析:紗廠之所以愛用包身工是因為包身工可靠、安全、廉價,“在一種優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在中國的東洋廠飛躍地膨大了”——分析透徹、恰切,議論深刻而切中實質。(二)閱讀選自光明網的一篇文章,結合本文談談自己的感想。讓“包身工”永遠成為歷史“陳跡”光明網陳鳳庚“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廣州市海珠區一家服裝廠35歲的女工甘紅英死在出租屋。醫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從5月27日到30日,工廠為了趕活,甘紅英每天都是從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時間達54小時25分鐘,累計加班逾22小時。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覺”。甘紅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師,因幼兒園停辦南下打工。(6月2日《南方都市報》)1936年夏,劇作家夏衍發表了他一生唯一的報告文學《包身工》,小時候我在語文課本上讀過,對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惡痛絕。今讀甘紅英之死,越讀越象讀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們在日本人辦的工廠“三井系”里,“生活如豬玀”,宿舍是“七尺闊,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積0.6個平方,甘紅英的宿舍寬敞些,但“房間外側臨近臭水溝,異味很大,屋里骯臟雜亂,連一盞燈都沒有”;包身工4點1刻起床,5點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時,下午6點收工,每天12小時強勞動,甘紅英連續三天工作都超過了14小時,最后一天“堅持不住了”,是10小時20分鐘;包身工面臨“毆打、罰工錢、停生意”三大危險,“甘紅英們”被打的危險基本可以排除,但扣工資、開除還是家常便飯;包身工“生死疾病,一聽由命”,甘紅英的生命權也沒有多少保障,以至于勞累死。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和國度,有強大的政府和公正的司法為累死的甘紅英討“說法”,有如我一樣疾惡如仇的時評作者為她鼓與呼。就在昨天的《南方都市報》上,也有一個員工勞累死的報道:深圳華為公司25歲的四川員工因長期加班,勞累過度死亡。這種“巧合”,似乎告訴我們還有多少私企的員工在過度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許有人說,他們是為了生存,多掙工資。可報道分明告訴我,3、4兩個月,除去伙食費,甘紅英凈收入1700元,月工資只有850元。在私企打工,你不按工廠的“紀律”加班,老板一罰款,你是所得無幾的。一個月前的“五一”節期間,媒體報道了各地的勞動保障部門紛紛提醒勞動者莫忘加班費,要維權等等。今天的《信息日報》就有一條工人維權的新聞——《10名工人拒絕超時加班,被指煽動“罷工”遭解雇》,看標題,就知道結果了。夏衍筆下的包身工是“替帶工賺錢的機器”,今天個別企業的個別老板又何嘗不是把工人當作廉價的機器?《勞動保障法》在許多工廠是不管用的。不知勞動保障部門有沒有辦法對付這些黑心的企業?1959年,夏衍先生在《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在的年青工人來說,大概這些都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人還沒有出世。那么,我想,回頭來知道一點過去的事情,應該更深刻地感到作為一個毛澤東時代工人的幸福。”“想好好睡上一覺”的甘紅英終于永遠的睡去了,已經作古的夏衍先生假如在另一個世界采訪甘紅英,知道距上海的包身工70年之后,還有少數“陳跡”在廣東出現,恐怕又會拿起筆來的。我堅信:在今天的社會制度下,想靠“包身工”發財的老板終究會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裁!我們有能力讓包身工永遠成為歷史的“陳跡”。提示要點:(1)包身工,就是一種變相的販賣奴隸的形式。包身工的痛苦遭遇和悲慘命運被揭露,不得不提一個作家,一個進步作家,這就是夏衍。當代用工制度總體是公正公平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陳鳳庚用他的調查向我們揭示當代工人的不公正待遇。夏衍和陳鳳庚,都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們當代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抱負。唯有將其與社會責任感緊密相連,理想才是遠大的,抱負才是宏偉的。(2)我們要“以史為鑒”,關注當代務工人員的“生存與尊嚴”,我們要相信“正義的力量”,對當代一些不法用工人員要譴責他們的“良心”,并給他們以制裁,以保證務工人員的權益。決不能讓公平正義缺席。(3)舊時的包身工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當時中國實在是太弱了,日本人靠著自己的國勢強大,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