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題文】甲午戰爭后;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引發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這場改革的積極作用。

在于A.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B.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C.增強了近代國防力量D.摧毀了頑固派的力量2、以下反映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是()A.五四運動→土地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B.新文化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C.新文化運動→土地革命→國民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D.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3、“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南京條約》的這一條款說明()A.雙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簽訂了該條約B.侵略者常以合理借口隱藏極其險惡用意C.大英商船的合理要求得到皇帝的誠意恩準D.大清皇帝立法賜予英國君主主掌國家權益4、英國學者珍妮·克萊格在其著作《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中寫道:20世紀70年代“周恩來在萬隆播下的種子終于開花結果”。此處的“開花結果”指的是A.中國重返聯合國B.中美關系開始正?;疌.中日邦交正?;疍.中國參加日內瓦會議5、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形成的對臺基本方針是A.一國兩制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C.和平統一,互補互利D.加強交流,互補互利6、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說:“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這次會議被稱為“里程碑”的理由是A.制定了“共同綱領”B.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公布了“一五計劃”D.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7、【題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說的?()A.康有為B.梁啟超C.譚嗣同D.楊銳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新中國的成立扭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錯誤:訂正:9、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陰謀發動內戰,為了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邀請赴重慶談判。雙方簽訂《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10、【題文】(8分)史實與推論:歷史的推論依據對史實的正確解讀。請對下面表格中的的推論作出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ⅹ”。

。史實。

推論。

正確與否。

(1)《辛丑條約》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

中國喪失了民族獨立;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2)洋務派創辦近代企業;興辦新式學堂,籌劃海防。

其根本目的是實現中國近代化。

(3)新文化運動掃蕩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傳播馬克思主義。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4)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三民主義,它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是中國近代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11、【題文】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辨識下列史實的正誤,在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

()(1)為后世留下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在盛行專制的古代世界開創了民主政治典范的是雅典。

改正:

()(2)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法侓文件是《人權宣言》

改正:

()(3)克倫威爾認為它將“永垂不朽”;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立法典范的法侓文件是《法典》。

改正:

()(4)1954年頒布的《共同綱領》是我國第一部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改正:12、1953年;周恩來總理在與印度代表的談判中,首次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

錯誤:______改正:______。13、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上;鐫刻著鄧世昌虎門銷煙的場面。

錯誤:______訂正:______。14、方寸之間傳遞著歷史信息。太倉市雙鳳中學少年郵局的同學們在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的時候設計了如圖的紀念郵戳,圖中空缺的年份應該是2010年。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中英《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6、1951年西藏獲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A.正確B.錯誤17、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已經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______(判斷對錯)18、焦裕祿被工人群眾譽為“鐵人”,以他為代表的艱苦創業精神,被譽為“鐵人精神”。。A.正確B.錯誤19、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兩個反革命集團。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識圖題(共1題,共3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別指出這四幅圖反映的特定歷史時期黨和政府所制定的農業政策。

(2)圖一、圖二、圖四政策的共同影響是什么?圖三政策的影響是什么?你從這些影響中得到了哪些啟示?評卷人得分五、辨析題(共3題,共9分)21、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是人民解放戰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略大決戰。22、討論重慶談判的歷史,小朱說:“1945年8月蔣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內一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同商討國家大計’。說明蔣介石也是要和平的,發動內戰是迫不得已?!蹦闶欠裢庑≈斓恼f法,請說明理由。23、1945年重慶談判,國共兩黨達成和平建國的《共同綱領》。()評卷人得分六、列舉題(共3題,共15分)24、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1)在1955年召開的____會議上,周恩來提出的方針,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2)1971年10月第____屆聯合國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3)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____,充分展示了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積極姿態。25、請根據時間,寫出下列發生在南京的歷史大事(1)1842年,英國軍艦到達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簽訂了:____(2)1912年1月1日,以孫中山為首資產階級在此成立了:____(3)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此開始了慘絕人寰的:____26、你讀過魯迅的哪些文學作品?請列舉出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主要考查的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甲午戰爭后;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引發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指戊戌變法。客觀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它是中國近代首次思想解放運動。故答案應選A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戊戌變法【解析】【答案】A2、D【分析】【分析】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國民革命起止時間是:1924年——1927年;土地革命的起止時間是:1927年——1936年;抗日戰爭的起止時間是:1937年—1945年;解放戰爭是起止時間是:1946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于1949年,所以答案是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知識。3、B【分析】【分析】據題干“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南京條約》的這一條款說明侵略者常以合理借口隱藏極其險惡用意,英國的根本目的是割占香港島,便利英國對華侵略。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4、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相關內容。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26屆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將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得到了第三世界人民的支持,是周恩來在萬隆播下的種子終于開花的結果。故選A?!窘馕觥緼5、B【分析】略【解析】B6、D【分析】本題考查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因此這次會議被稱為“里程碑”。故選D?!窘馕觥緿7、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的相關內容?!坝行臍①\;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在被害前發出的感慨,表現了譚嗣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所以答案選C。

考點: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艱難起步·維新變法運動·戊戌政變【解析】【答案】C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并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键c:抗戰勝利的意義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抗戰勝利意義的理解,屬理解層面的要求。理解抗戰勝利的歷史意義?!窘馕觥俊敬鸢浮啃轮袊某闪⒏臑榭谷諔馉幍膭倮?、略

【分析】試題分析:抗戰勝利后,蔣介石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三次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键c:重慶談判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重慶談判這一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窘馕觥俊敬鸢浮棵珴蓶|1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1)錯誤;《辛丑條約》標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錯誤;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3)正確;新文化運動前期宣揚民主和科學,后期傳播馬克思主義,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

(4)正確;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三民主義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窘馕觥俊敬鸢浮浚?)ⅹ(2)ⅹ(3)√(4)√11、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是判斷題;考察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還有對相關相似知識的區分能力及其對重大事件人物特征的重大記憶能力。要注意每一小問的關鍵性,這些幫學生確定答案的依據。

(1)此題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史實。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在當時的影響力很大。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達到了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對后世影響很大,為后世留下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故此題是正確的。

(2)此題考查的是有關《獨立宣言》的史實。首先馬克思稱的“第一個人權宣言”用引號引起了就是為了表達一種特殊性;引起學生注意。此處馬克思這么稱呼是因為這個文件第一次提到了有關爭取人權的宣言。結合課本所學知識,按時間第一次提到人權問題的是《獨立宣言》。所以此題是錯誤的。

(3)此題考查的拿破侖和《法典》的相關史實;是基礎題??藗愅柺怯Y產階級革命中的領導人物。而《法典》是法國的。頒布《法典》,排除封建法規,確定資產階級立法規范的是拿破侖。所以此題是錯誤的。應把“克倫威爾改為拿破侖”。

(4)此題考察的是學生的對相關相似知識點的分辨能力。考查的是《共同綱領》的性質;在中國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是建國后的革命綱領。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故此題是錯誤的。

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人類文明的開端·西方文明之源;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美國的誕生;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人教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工業化的起步。【解析】【答案】

(1)√

(2)×將《人權宣言》改為《獨立宣言》

(3)×將克倫威爾改為拿破侖。

(4)×將“《共同綱領》”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2、略

【分析】195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

故答案為:

錯誤:四項基本原則;改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本題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重點識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背景、內容與影響.【解析】四項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3、略

【分析】本題以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可知與虎門銷煙的有關.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這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八塊浮雕中的一塊.而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沖鋒向前,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日艦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

故答案為:

錯誤:鄧世昌;訂正:林則徐.

本題以“虎門銷煙”為切入點;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認識.【解析】鄧世昌;林則徐14、略

【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是1951年;60周年后是2011年.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識點.

注意對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識記.【解析】×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南京條約》的相關內容?!赌暇l約》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2年8月,由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簽訂。故此題錯誤,故選F?!窘馕觥縁16、√【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本題說法正確,故選A。【解析】A17、×【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50年--1952年;除了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例如西藏直到1959年才進行土地改革,故題中說法錯誤。應改為: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故答案為:×。

本題以土地改革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實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本題主要考查土地改革,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解析】×18、×【分析】本題考查了鐵人王進喜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鐵人”是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石油工人王進喜的雅號,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故焦裕祿被工人群眾譽為“鐵人”表述錯誤,故選B?!窘馕觥緽19、√【分析】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中;兩個反革命集團分別是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

故答案為:

√。

本題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兩個反革命集團。

本題以文化大革命中的兩個反革命集團為依托,考查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內容?!窘馕觥俊趟?、識圖題(共1題,共3分)20、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不同時期的農業政策,考查學生的識圖和知識的運用能力。依據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圖一是1951—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圖二是1953—1956年底,實行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把分散的小農經濟集中起來,統一生產,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圖三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這是嚴重的左傾錯誤,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圖四是1978年,在改革開放的政策的指導下,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2)本題主要考查我國不同時期的農業政策的影響及其啟示,考查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都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從中我們可以得出:政府制定制度政策,必須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生產的發展?!窘馕觥浚?)圖一為土地改革;圖二為農業合作化;圖三為人民公社化運動;圖四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圖一、二、四的共同影響: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圖三影響: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農村的發展。啟示:制度政策的制定必須符合當時社會的實際才能促進生產的發展。五、辨析題(共3題,共9分)21、把“渡江戰役”改為“平津戰役”。【分析】【分析】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淮河、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故把“渡江戰役”改為“平津戰役”。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三大戰役。22、觀點:不同意;理由:蔣介石是真內戰,假和平。他發動內戰的方針早就定了,但是,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他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痉治觥俊痉治觥靠谷諔馉巹倮螅蝗珖嗣窨释推矫裰?,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但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蔣介石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因為蔣介石發動內戰是真,和平談判是為了欺騙國內外輿論,為了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內戰。

故答案為:觀點:不同意;理由:蔣介石是真內戰;假和平。他發動內戰的方針早就定了,但是,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他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

【點評】本題考查重慶談判。23、錯誤:《共同綱領》.改正:《雙十協定》(或《會談紀要》)。【分析】【分析】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不是《共同綱領》。

故答案為:錯誤:《共同綱領》。改正:《雙十協定》(或《會談紀要》)。

【點評】本題考查了重慶談判達成《雙十協定》。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重慶談判達成《雙十協定》。六、列舉題(共3題,共15分)24、略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