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人教版一輪復習專項訓練:古代手工業的進步_第1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一輪復習專項訓練:古代手工業的進步_第2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一輪復習專項訓練:古代手工業的進步_第3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一輪復習專項訓練:古代手工業的進步_第4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一輪復習專項訓練:古代手工業的進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29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一、選擇題:(共20題,共50分。)

1.據《蘇州府風俗考》記載,明朝蘇州“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匠有常主,計日受值……無

主者,黎明立橋以待……若機房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贝瞬牧喜荒芊从吵觯ǎ?/p>

A.實行計時工.........B.工匠技術水平很高

C.存在失業現.........D.出現勞務市場

2.匣缽的使用是窯業技術的一項重要發明,可將火焰與制品隔離,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

變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員勞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窯因匣缽的使用,產品器形端正,器壁

減薄,釉面晶瑩光潤,極大提高了瓷器質量。所以唐代越窯有如冰似玉的質感,成為全國瓷

器之冠。這表明了()

A.中國古代技術創新推動了手工業發展B.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形成

C.中國古代手工業水平享譽世界D.中國古代科技應用十分廣泛

3.湖北省郭店一號墓墓主是一位下葬年代約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貴族。據此判斷該墓有

可能出土()

①《老子》的竹簡②絲織品③釉下彩繪瓷器④楷體玉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石門)鎮油坊有二十家,杵油須壯有力者,夜作曉罷,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須數十

人,間日而作。鎮民少,輒募旁邑民為傭……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傭值二銖而

贏?!辈牧峡梢杂脕硌芯浚ǎ?/p>

A.古代官辦手工作......B.明清資本主義萌芽

C.傳統的“重農抑商”政....D.古代家庭結構的變遷

5.《呂氏春秋?孟冬紀》中關于秦國手工業管理有這樣的記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

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边@項制度主要是針對()

A.家庭手工業B.民營手工業

C.官營手工業D.工場手工業

6.《管子》中記載:“今鐵官之數曰:一女必有一^(針)、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

者必有一耒、一幫、一桃,若其事立;行服連輪(小馬車)輦者,必有一斤、一鋸、一錐、

一鑿,若其事立;不爾而成事者,天下無有?!庇纱丝芍敃r()

A.各行業分工比較細......B.鐵器在生產生活中地位重要

C.官營冶鐵業相當發......D.精耕細作農業技術已經成熟

7、清朝乾隆《吳江縣志》中記載:“綾綢之業,宋元以前、惟郡人為之;明熙、宣間,邑

民始漸事機絲,猶往往雇郡人織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業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澤、

黃溪四五十里間,居民乃盡逐綾綢之利,有力者雇人織挽。貧者皆自織……女工不事紡績,

日夕治絲?!睋丝芍ǎ?/p>

A.政府的倡導對工商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B.當地絲織業逐漸從農家副業生產中獨立出來

C.新興市鎮的興起侵奪了行政機構附屬的經濟職能

D.江南地區的自然經濟已經解體

8、歷史學者王家范曾經評論說:“它對市場經濟的破壞作用是雙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

政府工程所需產品排斥于市場之外,依靠直接勞役實行自給,同時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帶有

濃厚的政治財政色彩,成為一種假性商品經濟。”這里“它”指的是()

A.官營手工業B.民營手工業

C.家庭手工業D.田莊手工業

9、明中期以后,政府開始在江南地區大規模加派絲織品,尤以嘉靖、萬歷年間為甚。由于

紡織數量遠遠超出了官營作坊的生產能力,備地方織染局為了完成任務便紛紛實行“機戶領

織”制度。這是一種通過中間包攬人,利用民間機戶生產的“加工定貨”的生產形式。上述

材料反映明朝時期:()

A.私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B.政府嚴格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C.自然經濟己經退居次要地.....D.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10、“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只筒子兩匹布?!边@是至今流傳在上海地區的一

首民謠。下列對“黃婆婆”歷史貢獻的表述,正確的是()

A.促進了古代蠶桑生產的發......B.科推動了古代織絲技術的發展

C.促進了漢代紡織技術的改......D.推動了元代棉紡織業的發展

11.據記載,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之前,私人冶鐵工業生產的鐵器,質量精良且價格不高;而在

實行鹽鐵官營制度后,“鐵器苦惡,賈貴,或強令民賣買之”。這材料表明()

A.鹽鐵官營影響了百姓日常生計B.官營經濟的工匠技術水平低下

C.適度競爭有利于經濟良性發展D.鹽鐵官營制度無益于國計民生

12.據《上海縣志》記載,(明)嘉靖時,上海縣“外內有事,田家婦女亦助農作,鎮市男

子亦曉女紅”。這則材料反映了當時的江南地區()

A.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B.傳統生產方式的變化

C.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D.男尊女卑習俗的改變

13.某時代社會發生巨大變化:婚姻“不問閥閱”,科舉“不聞世家”,教育“廣開來路”,

社交“不限士庶”,文學從“雅”到“俗”,繪畫從宗教畫、政治畫為主到山水畫、花鳥畫

為主。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B.市民階層的壯大

C.統治者開明的政策D.資本主義的萌芽

14.一首描述嘉陵江水磨作坊的宋詩寫道:“激水為皚嘉陵民,構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間

凡共此,麥入面出虛無人。彼氓居險所產薄,世世食此江之濱。朝廷遣使興水利,嗟爾平輪

與側輪。”宋詞這一描述表明此時()

A.生產中人力的作用漸.....B.產品與市場聯系日益密切

C.紡織業分布于江河附.....D.手工業已使用自動化技術

15.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治圖說》描繪了制瓷業的20道工序;景德鎮的《浮

梁縣志》又記載了22種制瓷業工種。這些記載可以用于解釋當時中國制造業()

A.出現資本主義萌芽B.實現流水作業

C.專業化程度大大提高D.瓷器質量提高

16.有學者在解釋明清江南經濟發展時提出“內卷化”理論。這一理論認為,由于人口的急

劇增長,在小農經濟的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事實下,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個體中單個

人的勞動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這種“沒有發展的增長”可以用來解釋()

A.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轉.....B.精耕細作生產方式的轉型

C.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遲.....D.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17、明朝時出現了一批向地主租賃土地以后,再雇工經營的“佃富農”。清代,“佃富農”

經營方式有了進一步發展。明清時期“佃富農”的出現和發展,反映了()

A.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徹底分離B.農業生產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C.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D.土地兼并現象的進一步強化

18、清代前期楓涇鎮布局的踹染工匠在貨幣雇傭關系之外,還在人身上受到“保長、布防、

包頭管轄”,作坊主對踹染工匠還有一定的超經濟強制權利。據此分析當時的楓涇鎮

()

A.踹染工匠受到殘酷剝......B.手工業者沒有人身自由

C.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D.紡織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出現一些“商人通過市肆一一經紀以造襪原料發給婦女去織造,按

規定條件,付與工資;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這些商人的行為()

A.已具某些近代化經營特......B.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進程

C.顯示國內市場已發育成......D.已經顛覆傳統的投資理念

20、文獻與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錦”、“番錦”通過絲綢之路,不斷輸入

中國,內地也生產“胡式錦”。這表明了()

A.民族融合促進手工業發.....B.唐代中后期手工業趨于衰落

C.外國絲織技術超過了唐.....D.中外交流推動絲綢生產多樣化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0分。)

2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古代工匠是指具有專業技藝特長的手工業勞動者。古籍記載的很多工匠來

自于奴隸、罪犯刑徒。在清初廢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戶籍制度的嚴格限制,

職業世襲,一業終生。但中國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為中心,強調“以德為先”、“德藝兼求”,

通過“心傳身授”和“體知躬行”的教育過程,“尊師重教”的求學態度,鑄就了中國匠

師“強力而行”的敬業奉獻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斷超越”的創新改造

精神和“興利除害”的愛國為民精神,一定意義上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古代技術文明。

——摘編自余同元《傳統工匠及其現代轉型界說》

材料二德國在中世紀末期以來逐漸培育出了現代工匠精神。在工業化時期,德國工匠

的技能技藝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們追求完美和極致,在使用的材料、設計環節、生產工藝

流程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完善。德國人認為各種職業對社會的貢獻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質與

地位沒有尊卑之分。德國工匠精神的產生和傳承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德國人思辨能力強,

喜歡探究世界底蘊、尋求終極真理。同時,工作勤勉、遵守紀律、講究效率、質量意識等工

作觀在中世紀的行會里已經形成。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職觀”賦予每一項世俗

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義。最后,德國的現代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傳承和發揚工

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搖籃。然而,僅把“工匠精神”歸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礎有失偏頗,國

家的管理體制、工業化以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決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編自錢宇虹《德國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比較中國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國工匠的異同。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德國工匠精神產生的原因,并談談你對培育中國現代工匠精神

的認識。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回答問題

明清時期(1368-1840年)中國經濟繼續發展,但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

材料一明清時期,官府對手工業產品收取重稅。萬歷(1573—1620年)中后期,礦監、稅

使四處搜刮。蘇州大澇,桑蠶減產,絲織品的稅收卻有增無減,以致“窮民之以絲為生計者,

岌岌乎無生路矣。”官局壟斷了絲織業,以低價強迫民間機戶限期為官局生產,甚至還強制壓

價收買,往往“十不還一,無異空取”。官府對民間工匠管制很嚴,康熙時規定,有些工匠需編

甲,“五人連環互保,取結報冊”,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對絲綢出口,官府嚴加限制。清朝規

定,江蘇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準綢緞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將絲綢販賣出洋

的,將被治罪,“船只貨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明末清初,商幫中的貨幣商人先后創辦了印局、賬局、票號等。金融機構的創新

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內容,但遺憾的是它們的業務局限在匯兌領域。不僅如此,由于缺少

海上貿易的發展,喪失了擴大發展的機會。

材料三英鎊成為第一個稱霸世界的貨幣的過程:

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1694年,倫敦1286個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蘭銀行,開始發行紙幣一一英鎊。

1720年,英國爆發“藍?!惫善迸菽录?英國開始完善金融制度,進行法制化的金融監管。

1821年,英國正式確立金本位制,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

1840年,英國“工業革命”結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義經濟體系。

1844年,英國頒布了《英格蘭銀行條例》,英格蘭銀行成為唯一能夠發行英鎊的銀行。

1872年,英格蘭銀行成為中央銀行,英鎊代表黃金,英鎊成為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發展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營手工業發展的措施.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明清之際中國的金融“喪失擴大發展的機會”的政策因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貨幣走向世界的條件。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蘇州風俗考》記載的明代蘇州紡織業情況是:“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

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機戶),計日受值。??若機戶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

材料二《吳縣志》記載清代蘇州情況是:“各帳房除自行設機督織外,大都以經緯

交與織工,各就織工居處雇匠織造,謂之機戶。”《清稗類鈔》記載:“(帳房)散放絲輕,

給予機戶,按稠匹計工資?!薄讹L麓小志》記載:“小機戶無甚資本,往往恃帳房為生?!?/p>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記載:“農暇之時,(松江)所出布匹,日以萬計,以織助

耕,女紅有力焉?!辈牧纤模呵逵赫壅f:“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惟平日

留心勸導,使民知本業為貴?!闭埢卮穑?/p>

(1)、材料一反映出蘇州紡織業的哪些社會現象?這些現象表明的本質是什么?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異同之處?

(3)、材料三反映出的現象與材料一、二反映的現象是否相同?為什么?它對材料一、二

反映出的社會現象會造成什么影響?

(4)、材料四的觀點對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歷史現象會產生什么作用?

答案

一、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根據史料“匠有常主,計日受值”可見反映了機工計日向機戶領取工資,排除A;

“若機房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說明存在失業現象,排除C;“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

說明由勞動者靠被人雇傭、出賣勞動力為生,故排除D;題干反映了早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

系的萌芽,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的關系式雇傭和被雇

傭的關系,但沒有反映出工匠技術水平很高,故B正確。

2.【答案】A

【解析】匣缽的使用是窯業技術的一項重要發明,極大提高了瓷器的質量,表明技術創新推

動手工業的發展,故A項正確;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形成于唐朝,南青北白指的是南方的青瓷

和北方的白瓷,材料沒有涉及到,故B項錯誤;中國古代手工業水平享譽世界材料沒有涉及

到,故C項錯誤;中國古代科技應用十分廣泛,材料沒有涉及到,故D項錯誤。

3.【答案】A

【解析】竹簡在西漢早期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教材并沒有指出《老子》的具體成書年代,但

認為其是百家爭鳴時期(春秋戰國)的著作,故①有可能。絲織品在漢代早期以前就已經存

在了,故②有可能。釉下彩繪瓷器為唐代的物件,故排除③??w形成于漢末,故排除④。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輒募旁邑民為傭……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

一夕作,傭值二銖而贏?!?,主要反映了手工業領域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材料體現了雇傭

勞動力,也就是存在著自由勞動力市場。故選B。

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物勒(亥吠。工(制造者)名以考其

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闭f明政府對官營手工業的工序管理比較嚴格,故C項正

確;ABD項不符合材料。故本題選擇C項。

考點:中國古代經濟結構的特點?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官營手工業

6.【答案】B

【解析】材料提及的是鐵器的使用,而未提及各行業分工情況與農業技術的情況。故AD錯

誤。由材料可知,材料未提及官營冶鐵業;鐵器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廣泛運用于農業生產、

交通運輸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達到嚴重依賴的程度。故C錯誤,B項正確。

7、B

8、【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手工業生產的主要經營形態,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

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等多種經營模式長期并存官營手工業規模龐大、管理

制度完善,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私營手工業主要生產民間消費品,某些部門在明清時期已

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家庭手工業農戶的一種副業,產品主要供自己消費和交賦稅,剩余部

分才拿到市場出售.“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產品排斥于市場之外”表明“它”主要

是供應皇室貴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市場,而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主要是供應皇室貴族

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場為目的,故A正確;BCD項中手工業生產與直接勞役無關,與皇室

所需物品無關,故BCD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

9、D

10、【答案】B

【解析】據材料“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只筒子兩匹布。”結合所學知識可

知,這反映了黃道婆的歷史貢獻,即推動了元代棉紡織業的發展,故D正確。古代蠶桑生產

屬于絲織業,不是棉紡織業,故A排除。古代絲織技術與黃道婆無關,故B排除。黃道婆是

元朝人,不是漢代,故C排除。

1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漢代鹽鐵官營制度。由材料可知,在實行鐵器官營之前,由于民間存在競爭,

鐵器質量好價格低,而在實行鐵器官營之后,由于官營手工業缺乏競爭,鐵器質量不僅下降且

價格高,故C項符合題意;A項對材料的理解片面;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D項說法太過絕對。

12、C

13、A

1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水磨作坊、“虛無人”等字眼體現了無人操作的問題,即反映了手工業已

使用自動化技術,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生產中人力的作用是越來越強的,選項A不符

合題意,排除;產品與市場聯系是否日益密切在材料中沒有明確的體現,選項B不符合題意,

排除;材料不涉及紡織業的分布問題,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

1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需要掌握中國古代陶瓷業的特點.解題的關鍵是

抓住關鍵信息“20道工序”、“22種制瓷業工種”的分析.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標志是雇傭

與被雇傭關系的形成,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故A項錯誤.流水作業僅反映了一項信息,不全

面,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信息“20道工序”、“22種制瓷業工種”說明了制瓷業分工越來

越細,專業化程度擴大,故C項正確.質量提高無法判斷,故D項錯誤.故選C.

16、C

17、【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資本主義萌芽。A項“徹底”表述不符合史實,故A項錯誤;據材料

“明朝時出現了一批向地主租賃土地后,再雇工經營的佃富農"中強調了‘佃富農’雇工經

營經營方式”,反映了農村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農產品”的信息,

故C項錯誤;材料中“租賃土地”不屬于土地兼并,故D項錯誤。

18、【答案】C

【解析】根據“踹染工匠在貨幣雇傭關系之外,還在人身上受到‘保長、布防、包頭管轄',

作坊主對踹染工匠還有一定的超經濟強制權利”,說明楓涇鎮布局已經出現雇傭關系的資本

主義萌芽,踹染工匠受到多重關系的束縛并非完全人生自由,制約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

速度,故C正確;A材料不能充分體現,排除;B不符合材料”踹染工匠在貨幣雇傭關系”,

排除;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19、【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江南地區手工業、商業發展,雇工生產的方式已經出現,包買商進入

生產領域,故可知具有某些近代化經營特征,D項正確;A項說法太絕對,排除;自然經濟

的瓦解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后,排除B;C國內市場已發育成熟的說法錯誤,排除。所以選D

20、【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了中外交流推動了新型絲綢的出現,即

推動了絲綢生產的多樣化,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中外交流而非民族融合,

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B自身就是錯誤的,不符合題意,排除;外國絲織技術未超

過唐朝,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

二、非選擇題

21.(1)異:中國工匠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德國工匠以機器生產為主;

中國工匠多來源于奴隸罪犯,地位很低,德國工匠地位與其他職業平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