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古奇書《明心寶鑒·孝行篇》(原文+譯文+解讀)《明心寶鑒》成書于元末明初,由武林(杭州)人范立本編纂。全書分上下二卷,共20篇,包含繼善、天理、順命、孝行等篇章,涉及心性品行、立身處世、齊家治國等方方面面。該書以儒家學說為主,雜糅儒、釋、道三教學說,薈萃了明代之前中國先圣前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論述精華,主旨是勸善勸學、引導人心。成書后盛行于中國本土,不僅在民間影響甚廣,也頗為當政者所重視。此外,該書還流傳至西班牙、朝鮮、日本、越南等地,躍升為經典性讀物的地位,成為知識分子的正式讀物,常被國外思想家、文學家援引至著作中。【原文】《詩》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昊天罔極?!薄咀g文】《詩經》說:“父親生養了我,母親哺育我成長??蓱z我的父母啊,生養我是多么的辛勞。想要報答他們的深恩,卻覺得像天一樣浩瀚無邊,不知如何能報答完?!薄窘庾x】此句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深情頌歌與悲嘆。前兩句直敘父母生育與養育之功,“鞠”字生動體現母親撫養的艱辛?!鞍ОА倍郑瑑A訴對父母的憐憫與感恩,“劬勞”強調其養育過程的千辛萬苦。末句以“昊天罔極”這一夸張表達,凸顯父母恩情如天廣大,子女難報萬一,引發人們對盡孝的思考,成為后世傳頌孝道的經典表述。【原文】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薄咀g文】孔子說:“我們的身體、毛發和皮膚,都是從父母那里得來的,不敢予以損毀傷害,這是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在世上有所建樹,遵循道義,讓自己的名聲傳揚于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道的終極目標。”【解讀】這句話闡述了“孝”由始至終的兩個層面?!吧眢w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強調珍視自身,因為身體承載著父母賦予的生命,不隨意損傷是對父母的敬重,是踐行孝道的基礎?!傲⑸硇械?,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則上升到更高層次,鼓勵子女通過自身奮斗,在道德、事業上有所成就,為父母增光,將個人發展與家族榮譽相連,體現了儒家積極入世、光宗耀祖的價值觀。【原文】孝之事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譯文】孝道中侍奉雙親,日常家居時要竭盡對父母的恭敬,奉養時要讓父母心情愉悅,父母生病時要為他們的病情擔憂,父母去世時要表達深切的哀傷,祭祀時要態度嚴肅莊重。【解讀】這句話系統地闡述了子女在不同情境下侍奉父母的具體要求和準則。它將“孝”細化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了儒家對孝道全面而細致的理解。從平時的恭敬到奉養時的使親快樂,再到父母生病、去世以及祭祀時的不同情感與態度,涵蓋了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強調了子女對父母不僅要有物質上的奉養,更要有精神上的關懷和情感上的真摯投入,是古人踐行孝道的具體規范和道德指引,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原文】故人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咀g文】一個人不敬愛自己的父母卻去愛別人,這叫做違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卻尊敬別人,這叫做違背禮法。【解讀】此句強調以敬愛雙親為道德與禮法的根本。儒家認為,人倫關系里,對父母的愛敬是一切道德與禮儀的起點和基石。若連對給予自己生命、養育之恩的父母都無法做到愛與敬,卻將情感和尊重給予他人,便是舍本逐末,違背了基本的道德與禮法準則。這一觀點旨在引導人們回歸家庭倫理,從愛親敬親出發,推己及人,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關系。【原文】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咀g文】君子侍奉父母能盡孝道,因此可以將這種忠誠移作對君主的忠誠;侍奉兄長能盡悌道,因此可以把這種恭順移到尊長身上;治理家庭有條理,因此可以把這種治理才能移用到為官理政上。【解讀】該句體現了儒家“家國同構”理念。在家盡孝、悌,能培養忠誠、恭順品質,這些品質可遷移至對君、對長,使社會有序。而治家能力反映出組織、管理才能,能用于為官治理。它強調個人道德修養與家庭倫理是社會與政治治理的基礎,個人從家庭到社會,通過踐行這些準則,實現從修身到治國的理想?!驹摹俊肚Y》曰:“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恒言不稱老,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薄咀g文】《曲禮》說:“作為子女,外出一定要告知父母,返回后也一定要當面拜見父母。出游必須有固定的地方,學習必須有明確的課業。平常說話不提及自己年老。遇到年齡大一倍的人,就像侍奉父親一樣對待他;年長十歲的人,就像對待兄長一樣敬重他;年長五歲的人,和他并肩而行時稍作跟隨。”【解讀】這段話詳細規范了為人子女的日常行為與社交準則?!俺龈娣疵妗迸囵B子女對父母的尊重與關愛,讓父母安心,體現家庭倫理中對親情溝通的重視。“游必有常,習必有業”,意在督促子女生活規律、學業有成,反映對子女成長的要求?!安环Q老”展現謙遜態度,而依年齡差異以不同方式對待他人,是構建長幼有序社會關系的具體體現,這些規范是傳統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有助于維護家庭和諧與社會秩序?!驹摹扛改冈?,不遠游,游必有方?!咀g文】父母在世的時候,子女不要到遠方去游歷,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去處。【解讀】這句話體現了儒家的孝道觀念和家庭倫理思想。“父母在,不遠游”強調子女應在父母身邊盡孝,照顧父母的生活,讓他們在年老時有所依靠,享受天倫之樂,這是基于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以及親情的自然訴求。“游必有方”則是在確實有必要外出的情況下,要求子女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使父母能夠了解子女的行蹤,不至于為其安危過度擔憂,這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和關愛。它并不是絕對地限制子女遠行,而是在盡孝與個人發展等問題上尋求一種平衡,既重視家庭親情,又不阻礙子女在合理范圍內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驹摹扛改钢瓴豢刹恢?。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譯文】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的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解讀】“喜”是因為父母高壽意味著他們身體相對健康,能享受更多的生活時光,子女也能有更多時間陪伴父母,盡孝報恩?!皯帧眲t是因為隨著父母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隨時可能離開人世,子女會擔憂父母的身體狀況,也害怕失去父母。它提醒子女要時刻關注父母的年齡和身體,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及時盡孝,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體現了儒家倡導的子女對父母的關愛和責任感?!驹摹扛冈谟^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咀g文】父親在世時,觀察他兒子的志向(是否與父親一致);父親去世后,考察他兒子的行為。如果在父親去世后的三年內,兒子不改變父親生前的合理原則和做法,就可以說是盡孝了?!窘庾x】“父在觀其志”是因父親主導家庭,子女的志向受其影響,觀察志向可了解子女是否理解和認同父親的價值觀。“父沒觀其行”是父親去世后,子女獨立,其行為更能體現對父親理念的傳承?!叭隉o改于父之道”的“三年”是古代守孝期,在這段時間不輕易改變父親的原則做法,是對父親的敬重與緬懷,體現延續家族傳統、維護家庭穩定的觀念。但這并非要求完全僵化地遵循,而是在合理范圍內繼承和發揚父親的優良品德與正確做法。【原文】伊川先生曰:“人無父母,生日當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張樂以為樂,若具慶者可矣。”【譯文】伊川先生(程頤)說:“人如果失去了父母,在自己生日這天應當加倍悲痛,又怎么忍心置辦酒席、張設音樂來尋歡作樂呢?如果父母都健在,這樣慶祝生日才可以。”【解讀】程頤此語,核心在于強調對父母養育之恩的銘記。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父母離世后,再以歡樂方式慶生,在他看來是對父母恩情的忽視。若父母雙全時慶祝生日,是闔家歡樂、共享天倫,具感恩與祝福之意。這一觀點倡導人們飲水思源,珍視父母親情,傳承孝道,提醒人們在生活點滴中踐行感恩與孝道?!驹摹刻唬骸靶⒂谟H,子亦孝之。身既不孝,子何孝焉?”【譯文】太公說:“對父母孝順,子女也會孝順你。自己都不孝順,子女又怎么會孝順呢?”【解讀】太公此語,點明孝道傳承性。言傳身教中,父母以孝待親,為子女樹立榜樣,子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影響,將孝道傳承。反之,若自身無孝行,難以期望子女盡孝。這揭示家庭倫理里上行下效的規律,強調長輩以身作則對培育后代孝道觀念的重要性,凸顯孝道在家族延續中的關鍵作用,對構建注重孝道的家庭與社會意義重大?!驹摹啃㈨樳€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不信但看檐頭水,點點滴滴不差移?!咀g文】孝順父母的人,生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會孝順他;而對父母忤逆不孝順的人,生出來的孩子也可能會對他忤逆。如果不相信的話,就看看房檐上的水,都是順著原來的痕跡一滴一滴地落下來,不會有差錯。【解讀】這句話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強調了家庭教育和榜樣示范的重要性。前兩句直接指出父母的行為對子女有著極大的影響,孝順的行為會傳遞給下一代,使他們也懂得孝順長輩;而忤逆的行為同樣可能被子女效仿,導致他們也對父母不尊重、不孝順。后兩句以檐頭滴水為喻,水總是沿著固定的路線滴落,形象地說明父母的行為模式和品德觀念就像檐頭水的路徑一樣,會在子女身上得到相似的體現,幾乎不會有偏差。它告誡人們,要想子女孝順自己,自己首先要做到孝順長輩,為子女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子女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因素之一。【原文】羅先生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薄咀g文】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不恰當、不正確或有過錯的父母。【解讀】這句話強調了父母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威性和主導性,認為父母的行為和決策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出于對子女的愛和關心,即便表面上看起來有不合理之處,也一定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和善意。從傳統家庭倫理角度,它有助于維護家庭秩序和長輩權威,強調子女對父母應有的尊重和包容,提醒子女不要輕易去指責父母,要以理解和感恩的心態看待父母的行為。但在現代社會語境下,這種觀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父母也是普通人,會有缺點和錯誤,不加分辨地認為父母一切都對,可能會忽視一些父母對子女造成的傷害,比如過度控制、錯誤的教育方式等,也可能會使子女在面對父母的不合理要求或行為時,難以維護自己的合理權益和獨立人格。所以對這句話需要客觀辯證地看待,既要尊重父母,又要理性分析具體情況?!驹摹筐B子方知父母恩,立身方知人辛苦?!咀g文】自己養育了子女,才體會到父母當年的養育恩情;自己在社會上立足、獨立生活,才知道生活的艱辛?!窘庾x】這句話以簡潔話語,道出深刻人生感悟?!梆B子方知父母恩”,當人們成為父母,經歷養育孩子的艱辛,從喂奶、哄睡等日?,嵤?,到操心孩子成長、教育,才真切理解父母曾付出的無私與艱辛,明白父母之愛的深沉?!傲⑸矸街诵量唷?,人成年后獨立生活,面臨工作競爭、經濟壓力、人際關系處理等難題,此時才體會到生活不易,懂得父母曾為家庭生計的操勞。它提醒人們要珍惜親情,感恩父母,同時以積極態度面對生活挑戰,傳承父母的堅韌與擔當?!驹摹棵献釉唬骸安恍⒂腥?,無后為大。”【譯文】孟子說:“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其中沒有盡到后輩應盡的責任,沒有傳宗接代是最為嚴重的。”這里的“無后”主要指沒有男性后代來延續家族血脈?!窘庾x】在孟子所處的時代,社會以家族為基本單位,家族的延續和發展至關重要。家族的血脈傳承被視為對祖先的敬重和對家族責任的擔當,關系到家族的祭祀、榮譽和社會地位等。因此,從當時的社會價值觀來看,沒有后代被認為是對家族最大的不負責任,是一種嚴重的不孝行為。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和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對這句話的理解有了新的視角。一方面,它提醒人們要重視家庭和傳承,承擔起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另一方面,“無后”不應僅僅局限于生物學意義上的生育后代,還可以包括對家族文化、精神的傳承等。同時,現代社會更加尊重個體的選擇和權利,人們對生育的看法更加理性和多元,不再將生育視為絕對的義務,而是個人生活的一種選擇。【原文】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咀g文】養育兒子是為了在自己年老的時候有依靠,儲存糧食是為了防備饑荒年月沒有食物?!窘庾x】在傳統農業社會,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養老保障體系缺失,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依賴子女。兒子通常被視為家庭勞動力的主要來源和家族延續的關鍵,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養兒能在自己年老體衰時提供生活照料和經濟支持。同時,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基本物資,由于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大,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災荒導致的糧食短缺,人們會在豐收時儲存足夠的糧食?!驹摹吭釉唬骸案改笎壑?,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薄咀g文】曾子說:“父母關愛自己,自己要喜悅且不忘記這份愛。父母厭惡自己,自己要心懷敬畏而沒有怨言。父母有了過錯,要勸諫但不能忤逆他們。”【解讀】這句話體現了儒家倡導的孝道觀念,強調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它提倡子女在面對父母的不同態度時,都要保持對父母的敬愛和順從,維護家庭的和諧與秩序,是傳統家庭倫理道德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它仍有一定的價值。提醒人們要珍惜父母的愛,感恩父母的付出。當與父母產生矛盾或父母對自己有誤解時,要以平和、理性的心態對待,避免情緒化的對抗,有利于促進家庭關系的融洽。同時,當父母有錯誤時,子女應該以恰當的方式提出意見,這既尊重了父母的長輩地位,又有助于家庭問題的解決,維護家庭的良好氛圍?!驹摹孔釉唬骸拔逍讨畬偃?,而罪莫大于不孝?!薄咀g文】孔子說:“五類刑罰的律條有三千項之多,可沒有哪一種罪行比不孝更為嚴重?!薄窘庾x】此語凸顯了孝道在古代社會道德與法律體系中的極致重要性。當時,五刑涵蓋各類犯罪,而將不孝置于首位,反映出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客運企業文化建設與團隊精神考核試卷
- 生活初二語文滿分作文
- 女媧補天初二語文作文
- 媽媽做飯的初三語文作文
- 礦石開采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考核試卷
- 電能表的電網能效提升技術發展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市場調查在人力資源行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壓延加工質量成本控制方法考核試卷
- 漁業與食品安全體系的協同管理考核試卷
- 竹材物理性能與加工適應性研究考核試卷
- 鐵粉運輸合同協議
- 廣東省珠海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2024年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發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廣州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畢業在即家校共話未來-六下期中家長會【課件】
- 第4單元 亮火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粵教花城版(2024)音樂一年級下冊
- 車間生產材料管理制度
- 2023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年融媒體中心招聘考試筆試試題(60題)附答案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一起考”大聯考(模擬二)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西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期中測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