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
課程標準:以某生態脆弱區為例,說明該類地區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以及綜
1.生態脆弱區
(1)概念:指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難以恢復的地區。
(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濕交替、農牧交錯、水陸交界、森林邊緣、沙漠邊緣等地
區。
(3)面臨的主要問題:生態系統穩定性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現為土地沙化、
石漠化、土壤侵蝕、土壤鹽堿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國生態脆弱區{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區:石漠化
2.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北方農牧交錯帶分布范圍示意圖
(1)位置特征:位于農區與牧區的過渡地帶,也是半濕潤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過渡
地帶。
(2)土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臨界性且變率大;多大風。
②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不合理的開礦、樵采、道路建設等。
3.北方農牧交錯帶土地退化的綜合治理
措施具體表現
①從土地適宜性出發,宜農則農,宜牧則牧;
優化土地利用結構②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集約化、高效、特色農牧業
及農牧產品加工業
利用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
①草地退化嚴重地區:采用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適當
構筑防護體系人工補種植物,固沙防沙;
②黃土高原水蝕、風蝕嚴重地區:開展小流域綜合治
理
選擇部分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人工種植高產牧草,
以地養地,自然恢復解決牲畜食草問題,從而使退化的草場通過休牧得以
自然恢復
①控制牲畜數量在草場承載力范圍內;
調整牲畜結構和數量②調整牲畜結構,減少山羊等對草場破壞嚴重的畜種
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控制人口過快發展,提高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資源、環
人口素質境協調發展
知識鏈接我國生態脆弱區的主要類型
東北林草交錯生態脆弱區、北方農牧交錯生態脆弱區、西北荒漠綠洲交接生態脆
弱區、南方紅壤丘陵山地生態脆弱區、西南巖溶山地石漠化生態脆弱區、西南山
地農牧交錯生態脆弱區、青藏高原復合侵蝕生態脆弱區、沿海水陸交界帶生態脆
弱區。
思維拓展
1.我國不同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
(1)風蝕荒漠化: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如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化。
(2)水蝕荒漠化:分布于濕潤、半濕潤地區,如我國東南丘陵紅色荒漠化、喀斯特
地貌區石質荒漠化。
(3)鹽漬(堿)化:分布于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灌溉地區,如黃淮海平原。
(4)凍融荒漠化:分布于高原地區,如青藏高原。
2.三北防護林:分布在我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帶,其主要作用是防風固沙、
保護農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
重點互動突破學科素養大提升
重點一我國西北地區的土地荒漠化
U精講點撥
1.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干干旱的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降水稀基本
[與第
旱少,有利于荒漠化的發展條件
為
主疏松的氣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
自物質
的-沙質沉發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質
然一基礎
自I積物沉積物___________________
因
然
特
素接近亞洲高壓中心,大風日
動力
征_多大風
-數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
「天氣因素
、季節,風沙活動多________
氣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風沙活動和荒漠化重要
候
-進程,若多年持續干旱,則會加速荒-
,#■-影響
席I漠化進程因素
(2)人為原因
破壞行為破壞原因主要危害
能源缺乏,生活燃料短缺;亂挖藥
過度樵采草場遭破壞
材、發菜等
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放牧牲畜數量
過度放牧加速草場退化和沙化
過多
在干旱、半干旱沙質土壤地區,特使沙質土壤肥力逐年下
過度開墾
別是在沙區邊緣從事農業生產降,廢棄耕地變沙地
水資源利用不當迫于人口壓力,盲目擴大開墾規模生態用水緊張,植被退化,
綠洲荒漠化日趨嚴重
耕作技術落后,灌溉措施不當,干
土壤次生鹽漬化
旱地區蒸發旺盛
2.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綜合治理措施
U真題感悟
[典例1](2020?全國HI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24分)
毛烏素沙地中流動沙地、固定沙地與湖泊、河流、沼澤等景觀并存。上述景觀在
自然和人文因素影響下可發生轉化。1995?2013年,流動沙地趨于固定,湖沼面
積減小。一般而言,風沙沉積越多,風沙活動越強。某科研團隊調查1萬年以來
毛烏素沙地東南部湖沼沉積和風沙沉積數量的變化,結果如圖1所示。圖2示意
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氣溫、降水的變化。
年平均氣溫/*C年降水量/mm
圖2
(1)分別簡述圖1所示I、n、in三個階段湖沼面積和風沙活動的變化特征,并歸
納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的關系。(8分)
(2)說明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流動沙地趨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
(3)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積減小,試對此做出合理解釋。(6分)
(4)近些年來,毛烏素沙地綠化面積逐漸增大,有人認為“毛烏素沙地即將消失”。
你是否贊同?表明你的態度并說明理由。(4分)
關鍵能力提升「
第⑴題:
一風沙沉積
數量
至湖沼沉積
多Ir風沙活動:
運;
,、,,急劇減小
10/864\2~~0
距今蝌/千年
風沙活動:波動減弱風沙活動:先弱后強
湖沼面積:略有增大湖沼面積:擴張明顯
第⑵題:
氣溫無明顯變化,K沙丘含水量上升]流動沙
圖
2降水呈波動上升地趨于
信息
趨勢U植被覆蓋度上升,[固定
第⑶題:
第(4)題:
年降水量超
400毫米
[過度綠化I豪騰量大增,加劇手至卜T風沙活動力口強I
答案(i)i階段湖沼面積有所擴大,風沙活動波動中略有減弱;n階段湖沼面積
達到最大(極盛),風沙活動先弱后強;in階段湖沼面積驟減,風沙活動劇烈波動、
增強。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此消彼長。
(2)氣溫無明顯變化趨勢,降水波動增加,有利于當地植被生長,流動沙丘(地)趨
于固定。
(3)人類活動強度增加,生產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導致蒸發(騰)增加,地表水減
少。
(4)贊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趨向濕潤,自然條件改善,流動
沙地逐漸固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植樹造林及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沙地
景觀最終消失。
不贊同。理由:沙地是一種自然景觀,1萬年以來,盡管氣候波動變化,這里沙
地與湖沼景觀共存(目前雖然偏濕潤,可能過些年偏干旱;該沙地東南部降水偏多,
但西北部降水較少);過度綠化(農業發展和植樹造林),蒸騰量大增,會加重區域
的干旱程度,導致風沙活動加強。
U變式訓練
(2024?北京豐臺區期末)農牧交錯帶指我國東部農耕區與西部草原牧區相連接的半
干旱生態過渡帶。下圖為“我國農牧交錯帶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
1.農牧交錯帶有很強的過渡性,北方農牧交錯帶的過渡性表現為()
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過渡②半干旱區向半濕潤區過渡
③荒漠景觀向草原景觀過渡④人口稀疏區向密集區過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北方農牧交錯帶位于內蒙古高原向東北平原、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①正
確;內蒙古高原為半干旱區,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為半濕潤區,②正確;內蒙古
高原東部為草原帶,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為森林帶,所以是草原景觀向森林景觀
過渡,③錯誤;該過渡帶大致與黑河一騰沖一線一致,是人口稀疏區向密集區的
過渡地帶,④正確。選D。
2.農牧交錯帶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表現為()
①耕地減少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物種多樣性減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農牧交錯帶地處半干旱區向半濕潤區過渡的地帶,人類破壞植被后會導致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態問題,②③正確;目前,該過渡帶隨著人口的增加,
會出現草地減少、耕地增多的情況,①錯誤;物種多樣性減少不明顯,④錯誤。
選B。
3.在農牧交錯帶,宜()
A.退耕還牧,擴大載畜量B.開墾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積
C.退耕還林,大量植樹造林D.發展草、糧輪作,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D
解析該地地處半干旱區向半濕潤區過渡的地帶,擴大載畜量、開墾荒地都易導
致植被破壞,A、B錯誤;當地水分條件較差,大量植樹造林,會造成當地水資
源更加緊張,C錯誤;發展草、糧輪作,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實現當地的可持
續發展,D正確。
重點二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U精講點撥
1.水土流失原因
1地理位置的過渡性一生態環境脆弱卜
黃土質地疏松一易受侵蝕卜
1(
「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一易造]水
基J
一
成水土流失流
礎
失
卜地質災害頻發一加劇水土流失卜一
“
■{地形崎嶇,坡度大,易產生水土流失卜
加
'
■[植被覆蓋率較低,水土保持較差F劇
一
Rd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輪荒開礦破
需T人口增加}壞
農業墾荒植
被
盍q歷史上營造宮殿、一
2.水土流失危害
從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現為土壤侵蝕,但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
水文統一變化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河湖T水文變化卜泥沙淤積、河流航運價值下
淤積洪水泛濫降、洪澇威脅加劇
侵蝕溝谷、
一[地貌變化卜T耕地面積減少
水土壤溝壑縱橫
土A
流、侵蝕.
表土流失、
失[土壤退化卜土地生產力下降
一肥力下降H
植被減少、
」植被退化卜
生態逐漸消失
*T生態環境惡化
惡化
蒸發加劇、
q氣候惡化卜趨于干旱
3.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1)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實行農、林、牧綜合發展。
(2)壓縮耕作用地,保障高產穩產的基本農田。
(3)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改善天然草場的質量。
(4)大力開展煤炭開發地區的土地復墾工作。
(5)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
(6)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一
平整土地,
增加水流下
滲,削減地
表徑流
營造護田林
生網,造林以
治用材林、果
物林為主,形
理措成林糧、果
糧間作生態
措施
農業體系
一施
采用先進的
治工程主要溝道打壩建庫,
灌溉技術,
理措施攔泥蓄水
節約和充分
措
生物在各支溝分段營造防利用水資源
施
.措施護林
U真題感悟
[典例2](2021?河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9分)
陜北延安至榆林間的森林草原區(圖1)黃土丘陵溝壑地貌發育,圖2為該區自溝壑
底部到丘陵頂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圖。長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態平
衡。1999年以來,該區域實施了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大范圍坡耕地轉為林
草地,在植被覆蓋率提高、水土流失減弱的同時,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現了明顯干
燥化趨勢,給林木正常生長帶來潛在威脅。
(1)據圖分析該區自然植被空間分異的原因。(6分)
(2)說明該區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過程。(9分)
(3)提出該區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則與途徑。(4分)
I關鍵能力提升「
第(1)題:
不同植
被對水
熱條件
需求
不同山頂11■(水土最易流失---------,,--------,
第(2)題:
二:還林卜植被覆蓋率上升H大量吸號土壤水分〕
第⑶題:
)溝谷卜體承條件好卜「林地)
因地-底叫水分條件差H耐旱的草本植物)
1----}1-----------}[本植物和灌木
答案(1)該地位于黃土高原地區,溝壑縱橫,地勢起伏大,水熱變化大;谷地蒸
發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葉闊葉林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
嚴重,蒸發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為主;坡頂海拔高,水熱條件差,植被以低矮
的灌木叢和草本植被為主。
(2)退耕還林還草導致該地植被覆蓋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資
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受太陽輻射增多,使蒸發加劇,土
壤變干;森林退化,涵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劇土壤的干燥化。
(3)植被合理配置應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水土資源分布的差異,谷地水土資
源豐富,以林地為主;山坡蒸發量大,水土流失嚴重,應以耐旱的草本植物為主;
山頂水熱較為缺乏,應發展耐寒、耐旱的草本和灌木為主。
U變式訓練
黃土地貌以黃土溝間地貌堀、堞、卵最具代表性,其中堀面是當地居民賴以生存
的天然場所。下圖為“大墟到殘墟的演化(甲?丁)模式圖”。據此完成4?5題。
4.推測嫄面上聚落分布經歷的演化過程是()
①逐漸分散②內部聚集③均勻分布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嫄面是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天然場所”說明該地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地
上。黃土嫄先邊緣崩解,再整體逐漸崩解,最后崩解為零散的殘嫄體,故聚落為
適應變化,演變過程為均勻分布到內部聚集到逐漸分散到零散分布。
5.遏制嫄面持續萎縮最有效的措施是()
A.溝頭加固防護B.溝道徑流調控
C.嫄面水沙集蓄D.嫄面植被恢復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大嫄到殘嫄的演化,關鍵是溝谷的切割,要遏制這種趨勢,
最有效的措施是遏制溝谷的溯源侵蝕,做好溝頭防護,防治水土流失,使溝谷不
再加長變深,選A。
■31課堂鞏固精練知能轉化全通關
下圖示意我國南、北方農牧交錯帶的位置,完成1?2題。
1.制約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溫度
C.地形D.光照
答案A
解析北方農牧交錯帶大致位于我國半濕潤地區和半干旱地區過渡地帶,其西北
方向降水少,制約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
2.南方農牧交錯帶位于()
A.半濕潤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過渡地帶
B.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
C.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
D.熱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帶
答案B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南方農牧交錯帶位于我國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和云貴高
原的過渡地帶,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過渡地帶。
(2024?湖南益陽開學考試)某研究小組對黃土高原的黃土卵坡地進行大臺田、隔坡
梯田、大魚鱗坑三種模式的改造試驗。下圖示意同一黃土卵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
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層土壤含水率的變化。據此完成3?4題。
含水率/%
o
15_.5.56.0
.原始
E_A
£2(黃土坡
?40
w.櫻
6(_
w80
中隔坡梯
Le田模式
.大魚鱗
_坑模式
3.圖中所示大臺田治理模式表層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層厚度小,儲水空間有限
B.植被覆蓋面積廣,水分吸收多
C.土層開挖面積大,水分蒸發快
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
答案C
解析從圖中可看出,大臺田模式土層開挖面積大,水分蒸發快,是其表層土壤
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C正確;大臺田土層厚度較大,A錯誤;植被覆蓋面積不
如魚鱗坑模式大,B錯誤;沒有改變地形的垂直坡面,D錯誤。
4.一次降雨過后,不同模式表層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A.原始黃土坡B.大臺田
C.大魚鱗坑D.隔坡梯田
答案B
解析從圖中可看出,大臺田模式土層開挖面積大,地面平整,降水后不易形成
徑流,利于水分下滲,故表層土壤含水率最高,故選B。
5.石羊河流經甘肅省中部,流域內灌溉農業較發達、生態環境問題嚴重。根據下
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40°
39°
38°
石羊河流域不意圖
(1)指出該河流中下游地區面臨的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2分)
(2)為了防止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土地荒漠化。
(2)①提高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②加強全流域水資源協調管理,合理分配水
資源;③合理開采地下水;④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⑤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生
產結構。
解析第(1)題,該河流中下游地區是沙漠,深居內陸,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
候,目前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第(2)題,要防止該流域生態環
境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提高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加強全流域水資源協
調管理,合理分配水資源。合理開采地下水,保護水資源。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
設,防止大水漫灌。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課時作業
(2024?廣東深圳一模)休耕是指耕地在可種作物的季節只耕不種或不耕不種,其目
的主要是使耕地休養生息,促進耕地資源永續利用。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的晴隆縣,
山高坡陡谷深,生態環境脆弱,石漠化嚴重。近年來,該縣以村為單位劃分休耕
區,呈現出“北”“中”“南”三大主要集聚區,其中以中部和北部最為集中。
下圖示意晴隆縣休耕地三大主栗集聚區分布。據此完成1?2題。
休耕地集
聚區
休耕地
1.晴隆縣生態環境脆弱的自然原因有()
①雨季暴雨頻發②土質比較疏松③熱帶草原廣布④地形山高谷深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通過材料可知,晴隆縣地處貴州省西南部,山高坡陡谷深,生態環境脆弱,
④正確;當地是季風氣候,雨季暴雨頻發,結合當地山高谷深的地形,水土流失
嚴重,因此生態環境脆弱,①正確;當地是喀斯特地貌,土壤瘠薄,但不是疏松,
②錯誤;當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沒有熱帶草原,③錯誤。故選D。
2.晴隆縣中、北部休耕地集中,說明該縣中、北部()
A.生產規模大,城鎮化水平低
B.耕地利用強度大,生產力退化
C.耕地后備資源少,分布零散
D.以傳統農業為主,生產技術落后
答案B
解析休耕會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提升,晴隆縣中、北部的休耕地比較多,說明當
地耕地的開發力度大,使用強度大,生產力退化,需要通過休耕提高土壤肥力,
B正確;當地是山地地形,因此生產規模不大,A錯誤;耕地的后備資源少,更
應該多利用土地,而不是休耕,C錯誤;從材料中看不出當地的生產技術落后,
D錯誤。故選B。
(2024?湖南益陽開學考試)在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溝道治理一直是重中之重。
溝道治理主要包括淤地壩、水庫、谷坊等工程建設,其中淤地壩一直是建設重點。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當地人擇溝道而居,繁衍生息。因此,當地有著悠久的打壩
治溝歷史,也流傳著“寧種一畝溝,不種十畝坡”“打壩如修倉,攔泥如積糧”的
說法。下圖示意小流域治溝造地后地下水位變化規律。據此完成3?5題。
2首u
1060
1020
980
940
流域下游流域上游
1234
號水號水號水號水
壩庫壩企壩正壩量
..........................T............................
E
8
0.
s
0
m3
00。
TT守
AA人地下水位抬升高度
3.圖示小流域打壩治溝效果最顯著的工程是()
A.1號壩和2號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2課 俄國的改革教學設計設計(pdf) 新人教版
- 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B Let's talk Let's learn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表格式-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習作:我有一個想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6 感官總動員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蘇教版
- 2024年九年級化學上冊 根據化學式進行計算專題教學設計 (新版)滬教版
- 2024秋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2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8 Story time Unit 1 Once upon a time….第2課時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藍光治療護理及注意事項
- 27 故事二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2023六年級數學上冊 三 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設計 蘇教版
- 品牌管理塑造、傳播與維護課件 第7章 品牌傳播管理
- 2025-2030羊肉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
- 國家之間的合作發展-以“一帶一路”為例 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 地理 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 2025年中國鍛壓機械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前景預測報告
-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 周日值班制度
- 青少年心理咨詢的特殊挑戰試題及答案
- 湖南水泥倉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人壽招聘筆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上學期第十四周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實錄
- 2025年初中地理中考押題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