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鞏固卷-地表形態的塑造
01考點預覽
考點01巖石圈物質循環(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2內力作用與地貌(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3外力作用與地貌(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4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5地質剖面圖的判讀(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6河流斷面示意圖的判讀(建議用時:20分鐘)
02考點訓練
考點01巖石圈物質循環
(2024?浙江杭州?模擬預測)圖1所示景觀是位于內蒙古中部的阿斯哈圖花崗巖石林,其形成過程主
要與冰川有密切關系,亦被稱為冰川石林。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1圖2
1.形成圖1石林景觀的巖石屬于圖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冰川石林形成過程是()
A.巖漿侵入好地殼抬升好冰川侵蝕好石林(流水沉積G大氣降水
B.巖漿侵入玲地殼抬升好冰川侵蝕玲石林G流水侵蝕白冰川融水
C.巖漿噴出玲地殼抬升好冰川侵蝕好石林(流水侵蝕白冰川融水
D.巖漿侵入玲地殼抬升好冰川沉積好石林G流水沉積右大氣降水
(2024?天津?二模)青海省阿什貢峰叢由古近紀與新近紀彩色砂礫巖層構成,經過億萬年的風化和侵
蝕作用,形成了形態各異、獨具特色的峰叢。圖1表示地殼的物質循環過程,圖2為砂巖峰叢地貌。讀圖,
完成下面小題。
圖1圖2
3.圖1中可以表示砂巖峰叢的巖石類型的是()
A.甲B.乙C.丙D.T
4.古近紀與新近紀時期()
A.海生藻類繁盛B.陸生蕨類繁盛
C.裸子植物繁盛D.被子植物繁盛
(2024?天津?二模)琥珀(見圖)被稱為“時間膠囊”,精美地保存了生物在地質歷史中精彩的演化
片段。緬甸琥珀形成于白堊紀中期,是在樹脂埋于地下后因火山頻發,地下長期受熱,樹脂石化顏色加深
而成,主要產自于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沼澤地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形成緬甸琥珀的主要巖石及作用屬于右圖中的()
A.甲、aB.乙、bC.丁、eD.戊、e
6.緬甸琥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
A.沉積作用一一變質作用一一地殼抬升一一搬運沉積
B.巖漿活動一一沉積作用一一地殼抬升一一變質作用
C.變質作用一一沉積作用一一巖漿活動一一地殼抬升
D.地殼抬升一一巖漿活動一一沉積作用一一變質作用
7.下列選項中可能與琥珀形成發生在同一時期的是()
A.藍藻大爆發B.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
C.小型哺乳動物出現,重要的成煤期D.裸子植物繁盛,主要的成煤期
(2024?山東德州?三模)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不
同時期的巖層,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下圖示意5.05億年前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地區的地質剖面,
其中甲巖石形成于海灘環境,乙、丙巖石形成于淺海環境,但丙較乙需要更深的海洋環境。據此完成下面
8.甲、乙、丙分別為()
A.石灰巖、頁巖、砂巖B.頁巖、石灰巖、砂巖
C.石灰巖、砂巖、頁巖D.砂巖、頁巖、石灰巖
9.該剖面沉積巖中,年齡最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遼寧遼陽?二模)云臺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地形復雜,以雄、險、秀、幽、奇為特色。
其山體主體為淺海相紅色砂巖,周邊有出露的花崗巖地貌,花崗巖峰林地貌時有發育。如圖為云臺山花崗
巖峰林地貌景觀圖及紅石峽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與云臺山主體巖石類型相同的是()
A.花崗巖B.玄武巖C.片麻巖D.石灰巖
11.圖示紅石峽地貌的形成過程是()
A.沉積作用一流水作用一地殼抬升一巖漿侵入B.沉積作用一地殼抬升一剝蝕出露一流水作用
C.沉積作用一剝蝕出露一地殼抬升一流水侵蝕D.地殼抬升一沉積作用一剝蝕出露一流水侵蝕
考點02內力作用與地貌
(2024?湖南長沙?一模)絕大多數地震是由地殼深處斷層的運動引起的,如果運動足夠強烈,地表就
會產生裂縫。隨著歲月的流逝,沉積物會慢慢將地表的裂縫覆蓋,下一次地震又在地表形成新的裂縫,然
后再堆積新的沉積物。經調查,下圖所示地區的地層無層序顛倒和缺失現象。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地質歷史上至少發生過三次地震,這三次地震發生從早到晚的順序是()
A.A-B-CB.B-C-AC.C-B-AD.C-A-B
2.該地區的地面上,難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跡。其地質作用最可能是()
A.人為破壞B.氣候變化C.構造抬升D.外力沉積
(2024?河北邯鄲?三模)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西南邊界,以雄偉奇特的“三沙石”著稱于世,三大石峰,
拔地如筍,摩云插天,被勘定為中國丹霞第一奇峰。下圖為雄偉奇特的“三號石”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
題。
3."三另石”形成的構造條件是()
A.褶皺構造B.地壘構造C.地塹構造D.斷裂構造
4.江郎山地形的發育已經進入()
A.幼年期B.青年期C.壯年期D.老年期
(2024?天津濱海新?三模)下圖為我國某地平面地質圖,該地石灰巖分布較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例
地層(距今/百萬年)
三疊系(252-201)
二疊系(299-252)
H志留系(444-419)
回里陶系(485—444)
回寒武系(541-485)
口斷層豆|鄉鎮
w河流方~|自然村
5.洛塔臺地的構造地貌最可能是()
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
6.對圖示區域推理正確的是()
A.發育溶溝、溶洞等地貌景觀B.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小
C.召市盆地比洛塔臺地形成早D.黃土廣布,農業發達
(2024?天津?二模)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地層復雜多樣,造化了當地的特色景觀。億萬年前,這里
曾是一片海洋,海底發育水平狀石英砂巖,后經多種地質作用,最終形成棱角平直、高大聳立的石林地貌
景觀(左圖)。右圖為張家界地質公園某地地質簡圖和河流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左圖中張家界地貌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
A.固結成巖一一沉積作用一一地殼抬升一一風化侵蝕一一垂直崩塌
B.固結成巖一一沉積作用一一風化侵蝕一一地殼抬升一一垂直崩塌
C.沉積作用一一固結成巖一一風化侵蝕一一地殼抬升一一垂直崩塌
D.沉積作用一一固結成巖一一地殼抬升一一風化侵蝕一一垂直崩塌
8.圖2中甲乙沿線應為()
A.背斜山B.向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
(2024?天津寧河?模擬預測)下圖為我國某地地質圖,圖中褶曲為背斜構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例
斷層
一巖層界統
密侵入巖Y
m蹣巖T
回演《巖M
區I朋巖K
l-GliWRaG
9.圖中巖層及斷層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確的是()
A.⑤③④②①⑥B.⑤③④①②⑥
C.②④③⑤⑥①D.②④③⑤①⑥
10.圖中()
A.Y巖體有明顯氣孔構造B.G巖層因擠壓質地緊密
C.Y巖層中可能含有三葉蟲化石D.斷層東北側相對下降
(2024?湖南益陽?三模)南海位于歐亞、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大板塊匯聚的中心,圖示意南海大地構造
演化過程示意圖,研究發現南海的形成過程是歐亞東南緣大陸板塊向東南擠,處于板塊前部的地幔上涌,
產生伸展構造,并使得陸塊發生裂解,裂解后的微陸塊主動向南漂移,撕出南海,后期在澳大利亞北漂的
作用下形成現今的大陸格局。完成下面小題。
11.南海大地構造演化過程順序正確的是()
A.b-a-d-cB.b-a-c-dC.b-c-a-dD.b-c-d-a
12.圖中①板塊指()
A.印度洋板塊B.太平洋板塊C.非洲板塊D.大洋洲板塊
13.形成南海的板塊運動的方式是()
A.擠一擠一擠B.擠一拉一擠C.拉一拉一拉D.拉一擠一擠
考點03外力作用與地貌
(2024?四川成都?三模)天山北麓為荒漠一綠洲過渡帶,地表沉積物受風、降水和冰川等共同影響。
研究人員對該區域某地沉積物進行取樣研究,其結果如表所示。研究發現,亞黏土層中的石英顆粒為冰川
碎屑物,磨圓度較差。完成下面小題。
地層編號埋藏深度(cm)地層名稱沉積環境
10-30黏土質粉沙層河漫灘沉積
230-145亞黏土層漫洪沉積*
3145-240粉沙層固定沙丘沉積
4240-355細沙層流動沙丘沉積
*漫洪沉積指從沖積扇河床末端溢出的洪水在流速降低時的沉積。
1.與細沙層形成時期比較,黏土質粉沙層所處時代()
①盛行西風勢力強②綠洲面積變大③夏季太陽輻射弱④荒漠面積變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與細沙層相比,粉沙層沉積物粒徑較小的原因是()
A.河流流速較慢B.近地面風力較小C.地表起伏較小D.物理風化作用較弱
3.對亞黏土層中石英顆粒空間遷移過程推理合理的是()
A.冰川搬運一冰川沉積一風力搬運一風力沉積B.風力搬運一風力沉積一冰川搬運一冰川沉積
C.冰川搬運一冰川沉積一流水搬運一流水沉積D.流水搬運一流水沉積一冰川搬運一冰川沉積
(23-24高三上?廣東深圳?期末)千湖沙漠,位于巴西大西洋沿岸,總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由眾多
白色沙丘和深藍色湖泊組成,沙源主要來自入海河流攜帶的泥沙。該沙漠所在地區盛行東南風,如圖示意
巴西局部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結合沙源及沉積環境,千湖沙漠最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5.千湖沙漠所在地區沙源物質極為豐富,但風沙天氣卻非常少,主要是因為該沙漠地區()
A.植被豐富B.風力微弱C.土壤含水量高D.山脈阻擋作用強
(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三模)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地貌,由于冰川作用方式不同,其迎冰面和背冰
面特征不同。下圖為羊背石形成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下列關于羊背石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羊背石是由冰川侵蝕作用而成②背冰面因冰川作用而多有擦痕
③迎冰面因冰川作用形成磨光面④據坡度差異可判斷冰川厚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野外考察更容易看到羊背石的地方有()
①大興安嶺②天山③雪線以上④雪線以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天津?二模)三峽水利樞2003年開始運行后,三峽大壩下游因水庫放水排沙導致的河床粗化(河
床沉積物平均粒徑變大的過程)及水位變化等現象得到了持續關注。下圖左為"長江局部水系示意圖”,下圖
右示意“長江枝城水文站2004-2015年相同流量情況下河床水位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枯水期水位(米)洪水期水位(米)
三峽大壩
1三峽大壩/葛洲壩
O水文站
-?—同流量一枯水期水位(米)
T—同流量一洪水期水位(米)
8.通過枝城附近河段多年來相同流量下河床水位變化數據,可推斷三峽水庫排沙主要是在()
A.洪水期,此時下游河床以侵蝕作用為主
B.洪水期,此時下游河床以沉積作用為主
C.枯水期,此時下游河床以侵蝕作用為主
D.枯水期,此時下游河床以沉積作用為主
9.關于該河段河床粗化現象原因及結果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河床粗化現象是由于水流速度加快,沉積物分選差造成的
B.河床粗化現象是由于水庫攔蓄泥沙,河流含沙量小造成的
C.河床粗化現象到一定程度后,河道侵蝕會減弱
D.河床粗化現象將持續下去,直到河床基巖裸露
(2024?安徽合肥?模擬預測)丹霞地貌演化過程主要分為:紅層堆積(成巖階段)T紅層盆地抬升(造
山階段)T流水下切侵蝕,坡面崩塌T山頂面切割縮小,堡狀殘峰T孤立石柱(成景階段)T準平原。岱
置地貌多發育于淺海相寒武系地層中,地層平緩,巖層垂直節理發育,組成地貌體的巖石巖性上硬下軟,
是一種在地殼運動及侵蝕、風化等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類型。讀兩類地貌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丹山坡圖岱國地貌KK本形態示意圖
10.下列地貌形成過程與圖示兩種地貌最相近的是(
A.三角洲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黃土地貌D.新月形沙丘
11.下列描述符合兩種地貌共同特征的是(
A.地表崎嶇,起伏大B.峰戀起伏,連綿不絕
C.方山有平頂、陡身D.形成過程中地殼穩定
12.推測岱置地貌不同演化階段的形成過程()
A.成巖階段:巖層水平沉積,上層巖層硬,下層巖層軟
B.造山階段:地殼抬升,水平節理發育顯著,形成方山
C.成景階段:上層巖層主要在風化剝蝕作用下形成陡坡
D.后期階段:巖層繼續抬升,圓頂易受侵蝕,面積擴大
13.(2024?四川內江?三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風蝕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質地表經風蝕而成的地貌,由侵蝕坑和坑后沙丘組成,是草原景觀破碎化
并轉變為沙地的臨界標志。某科研團隊調查發現風蝕坑底部植被恢復速率一般高于積沙區。圖1為內蒙古
某風蝕坑等高線分布圖,圖2為內蒙古該風蝕坑表面沉積物粒徑變化及剖面示意圖。
E
480
T劃
W
要
拳1640
2
0
旭-2
悒
⑴指出坑后沙丘由丘頂到背風坡坡腳表面沉積物粒徑的變化特征,并說明其原因。
(2)闡釋坑后沙丘的形成過程。
⑶分析風蝕坑底部植被恢復速率高于積沙區的原因。
⑷有人認為人類在風蝕坑的放牧活動會加劇風蝕。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
考點04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024?河北衡水?模擬預測)敦煌是古代中原與西域往來交流的咽喉之地,漢代在當地設敦煌郡,下
轄六縣,境內設有9個廄置,串通敦煌郡內交通線路。研究發現,敦煌地區漢代縣城多分布在沖積扇和綠
洲的交接地帶。圖示意敦煌地區古代城鎮遺址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漢代縣城
O現代城市
3J■漢長城
?河流
季節性河流
■沖積扇
綠洲
1.與綠洲內部比較,敦煌地區漢代縣城分布在沖積扇緣的優點是()
A.地勢更平坦B.距河流更近C.風沙活動少D.洪澇影響小
2.推測漢代敦煌地區交通線路的分布規律是()
A.沿沖積扇緣延伸B.沿河流延伸
C.沿北山南麓延伸D.沿長城延伸
(2024?遼寧遼陽?模擬預測)有研究顯示,對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線路選擇影響最大的是地理因子,
且不同地理因子對“絲綢之路”線路密度的增加存在正向或負向影響。在中亞復雜的山地地形中,商隊主
要選擇低坡度、高起伏度的山麓行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對“絲綢之路”線路密度的增加存在正向影響的因素是()
A.農、牧用地的占比B.距最近聚落的距離
C.距最近海岸的距離D.距最近河流的距離
4.在中亞復雜的山地地形中,商隊主要選擇山麓行走的主要目的是()
A.縮短路程B.躲避賊寇C.躲避災害D.獲得補給
(2024?山東?模擬預測)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喀什河中游河谷地帶的吉仁臺溝口
遺址、我國2018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是一個規格較高、保存完整的青銅時代為主體的聚落遺址。考古
發現:古人在此生活和進行生產的時間距今約3600?3000年,房屋隨時間推移有“由大到小、由講究到簡
陋”的演變規律,是生產方式轉變的重要標志。圖示意該遺址所在喀什河河谷段的地質、地形橫向剖面。完
成下面小題。
5.圖中T2階地及其上覆礫石層和黃土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A.黃土堆積礫石堆積階地發育
B.礫石堆積黃土堆積階地發育
C.礫石堆積階地發育黃土堆積
D.階地發育礫石堆積黃土堆積
6.推測吉仁臺溝口遺址可能位于()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7.推測該遺址"房屋隨時間推移由大到小、由講究到簡陋"反映的生產方式轉變是()
A.由原始的采獵農業向定居種植業轉變
B.由定居種植業向兼放養型畜牧業轉變
C.由圈養型畜牧業向放養型畜牧業轉變
D.由放養型畜牧業向游牧型畜牧業轉變
(2024,河北滄州?二模)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尤其是生產力水平較低的舊石器時代,
人類生產、生活場所深受自然環境制約。表1和表2分別示意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分布與海拔、
河流的關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表1
遺址數量與海拔/米
分類遺址總數/處
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
早期742100
中期17610100
晚期16454811892
表2
距離河流/千米高出河面/米
分類
樣本總數/處W1>1樣本總數/處<3030~60>60
早期1102110
中期111019252
晚期734924100424711
8.推測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最主要分布在()
A.河流階地B.山地丘陵C.崗丘臺地D.平原低地
9.舊石器時代不同時期遺址位置特征反映出人類活動場所()
A.由遠離河流向臨近河流拓展B.由河流下游向河流上游拓展
C.由河谷高處向河谷低處拓展D.由較低海拔向較高海拔拓展
(2024?重慶?模擬預測)定邊機場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機場周邊區域在各種外力作用下,土壤
侵蝕嚴重,機場建設過程中對下墊面的擾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土壤侵蝕,采用自然恢復加合理的人工干
預能有效保護生態。下表示意定邊機場飛行區和取土場土壤侵蝕的自然恢復效果預估。完成下面小題。
施工區域飛行區取土場
占地面積/公頃144.2533.75
施工時間/年2.52
第1年456924225
第2年403119950
預估土壤侵蝕速度/(噸?千米-2,
第3年349417100
年⑴
第4年295614250
第5年22589975
10.自然狀態下,定邊機場周邊的土壤侵蝕中()
A.風蝕在冬季最強B.流水侵蝕在夏季最強
C.凍融在冬季最強D.溫差風化在夏季最強
11.為緩解施工對該區域的土壤侵蝕,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跑道內布設排水溝②外圍設立擋沙墻③開挖土方及時回填④營造高密度防風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2024?安徽淮北?二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四川北部的閩中古城,曾是重要的軍事、商業和政治中心。間中古城城址為趨利避害,曾數次變
遷。當前,閩中旅游興旺,城中有不少院落被改造成“客棧”(突出游客體驗)。下圖示意閩中古城位置及
明清潤中古城內部空間結構。
O居住區匚]商業區1碼頭
古驛道用”等高線/m
(1)分析不同時期的闔中古城選址均便于防衛的條件。
⑵與明清時期內中古城相比,水患對秦漢時期闔中古城的威脅更大,試分析原因。
⑶當前間中古城的客棧多分布在明清時期古城的沿江地區,試分析原因。
考點05地質剖面圖的判讀
(23-24高三上?福建福州?階段練習)圖示意某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丁、戊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A.甲丙丁乙戊B.丁乙戊甲丙
C.乙丁戊丙甲D.甲丁丙戊乙
2.圖中斷層最可能發生在()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3.(2024?浙江杭州?模擬預測)下圖為某區域沉積地層分布示意圖,a、b、c、d地層年代依次變新。完成問
題。
dc/biadc?ba
一0
地層界線一斷層線
若斷層同一側地層由上到下年代依次變老,則PQ間地質剖面可能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天津?三模)下圖為我國新疆某地區地質剖面圖,圖中B河橫剖面為平直河段,專家曾在B河
下游淤積的泥沙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經初步鑒定為白堊紀早期體型較小的蹺腳龍留下的足跡。據此完成下
面小題。
4.下列對該地區的相關分析,最合理的是()
A.A山所在地區可以修建隧道
B.該地有大片的花崗巖存在,可以推斷出地質時期變質作用顯著
C.該地區淋溶作用顯著,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D.B河流向可能為西南流向東北
5.下列關于該區域地質現象或事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A.花崗巖侵入發生S2地層之前B.B河主要以地下水補給
C.該地區地層中可能含有哺乳動物化石D.K2時期水流速度較K1時期慢
(2024?浙江杭州?模擬預測)下圖為某區域地質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例
回
白堊紀新
口
侏羅紀
回
二疊紀
回
石炭紀
回
志留紀一
⑹
奧陶紀老
口
花崗
巖
地層
線
二
斷相9
6.該區域由早到晚發生過的地質作用,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沉積作用一一水平擠壓一一侵入作用B.水平擠壓一一變質作用一一沉積作用
C.水平張裂一一沉積作用一一巖漿活動D.巖漿活動一一變質作用一一沉積作用
7.與圖中各巖層形成時期地球演化特征符合的是()
A.太古代末期喜馬拉雅山開始形成B.侏羅紀裸子植物和泡子植物共存
C.中生代至新生代巖漿活動愈加活躍D.古生代爬行動物開始向鳥類方向發展
(2024?山東青島?二模)某地區位于華北板塊中部,出露地層為: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巖,石炭系-二
疊系砂巖、粉砂巖和頁巖,侏羅系各類噴出巖。下圖示意該地區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地層在地表出露情況。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新Am
侏羅系地層
田
二疊系地層
回
石炭系地層
回
奧陶系地層
亙
老
二寒武系地層
E3花崗巖
四變質巖
日
沉積間斷面
8.從奧陶紀到石炭紀,該地區經歷的地質過程是()
A.下降沉積-抬升侵蝕-下降沉積B.抬升侵蝕-下降沉積-水平擠壓
C.下降沉積-水平擠壓-抬升侵蝕D.抬升侵蝕-下降沉積-抬升侵蝕
9.圖中花崗巖()
①切穿了背斜核部②切穿了向斜核部③晚于侏羅紀形成④晚于二疊紀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江蘇徐州?模擬預測)某區域曾發生過多次地質事件,底層輕微褶皺,斷層東北側地塊有明顯
的抬升。如圖為該區域地質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例
o粉砂巖
□礫巖
H砂礫巖
□泥灰巖
匚二I砂頁巖
良灰巖
區]地質界線
0斷層
10.該區域最老的巖層是()
A.泥灰巖B.灰巖C.砂礫巖D.粉砂巖
11.該區域下列地質事件最新的是()
A.褶皺變動B.砂頁巖沉積C.礫巖沉積D.斷層構造
12.在下列地點進行地質鉆探,最有可能獲得砂頁巖的是()
A.甲B.乙C.丙D.T
(2024?山東聊城?三模)下圖為某區域地質圖,該區域曾發生多次地質事件,地層輕微褶皺,斷層南
側盤塊有明顯的沉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圖中最老和最新的巖石分別是()
A.砂巖玄武巖B.玄武巖礫巖C.砂巖侵入巖D.侵入巖礫巖
14.該區域的褶皺類型及判定依據分別為()
A.背斜背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寬
B.向斜向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寬
C.背斜背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窄
D.向斜向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窄
15.關于該區域的判定,正確的是()
A.河流流向和斷層有關B.斷層發生在褶皺之前
C.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D.曾受到東西向水平擠壓
考點06河流斷面示意圖的判讀
(2024?河南鄭州?模擬預測)如圖a、b、c、d分別示意我國西南地區某河段在地質時期內的階地發育
與河谷地貌演化歷程。完成下面小題。
三口河流沉積物雙堰塞湖沉積物■坡積物
l.a、b、c、d四幅圖按階地發育與河谷地貌演化歷程先后順序排列為()
A.a-d玲c玲bB.b玲d玲c玲aC.c玲b玲a玲dD.d玲c玲b玲a
2.該河段最可能位于河流的()
A.上游段B.中游段C.下游段D.入海口處
(2024?江西宜春?二模)河流階地記錄了區域地貌演化中的構造抬升、氣候變化及古水文等諸多信息。
河流階地年齡測定可構建階地形成的年代序列,更提供了區域河流下切時代、侵蝕速率以及古河流沉積速
率等重要演化信息。下圖為黔北高原綏陽盆地洋川河階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75-
870-
865-
860-
855-
洋川河
850-E2礁石■層□砂泥質層
氐基巖
845-
3.理論上能夠準確指示階地形成初期河流下切時間的是()
A.階地頂部巖層年齡B.階地底部巖層年齡
C.階地巖層平均年齡D.階地中間巖層年齡
4.圖示T2階地中礫石層指示了其形成時期氣候、古河流水文特征是()
A.干旱少雨,侵蝕為主B.溫暖濕潤,堆積為主
C.干旱少雨,堆積為主D.溫暖濕潤,侵蝕為主
(2024?浙江寧波?三模)白堊紀時,陜北地區氣候干旱,該地區形成中細粒徑紅色砂巖層。晚白堊紀-
新近紀,該地區地殼抬升,峽谷發育,流水侵蝕形成壺穴,后在內外作用下壺穴演變為波浪峽谷,形成古
丹霞地貌。第四紀時,風成黃土大量堆積于古丹霞地貌之上,最終發育成一片美麗的黃土覆蓋型丹霞地貌。
下圖示意陜北丹霞地貌不同地質時期的發育特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A.地殼運動巖漿凝固而成B.黃土經過變質作用而成
C.波浪峽谷風化堆積而成D.風力搬運砂粒固結而成
6.由晚白堊紀-新近紀到第四紀的陜北丹霞地貌發育過程,可反映該區域經歷了()
A.流水多次向下侵蝕B.氣候濕潤程度不斷增強
C.風蝕地貌不斷出現D.地層發生斷裂持續下陷
(2024?湖南長沙?一模)根據地層剖面特征可以推測所在區域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某科研小組
在黃河源區某河段沿岸進行地層剖面考察,研究發現:支溝山洪沉積層由該支溝爆發的山洪沉積而成;古
洪水沉積層主要由黃河干流泥沙沉積而成,該層為水平層理,分選性好,內部呈現粗細相間的沉積特征;
隨著氣候變化又先后形成風成黃土層和現代草甸土層。下圖示意該考察,點位置及剖面地層序列。據此完
成下面小題。
o
10顆粒大小分布
7.根據材料,下列關于支溝山洪沉積層沉積物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顆粒細小,以粉砂、黏土為主B.分選性好,磨圓度好
C.層理結構不明顯D.水平與垂直方向沉積物顆粒大小分異顯著
8.推測古洪水沉積層形成期間發生特大洪水的次數最可能是()
A.一次B.兩次C.三次D.五次
9.風成黃土層形成至現代草甸土層形成期間,該區域氣候干濕冷暖的變化是()
A.氣候由冷干轉向暖濕B.氣候由暖濕轉向冷干
C.氣候由暖干轉向冷濕D.氣候由冷濕轉向暖干
(23-24高三下?山西?階段練習)下圖示意我國西北地區某河流某段河谷一側的垂直剖面,口?Ts為不
同時期該段河流形成的階地。完成下面小題。
(
日
)
酗
幗
10.圖示垂直剖面形成的地質過程是()
A.水平擠壓一流水侵蝕一間歇性下沉「外力作用
B.水平擠壓一一流水侵蝕一一間歇性抬升一外力作用
C.風力沉積一流水侵蝕一間歇性抬升---流水沉積
D.水平擠壓一一風力沉積一一間歇性下沉一流水侵蝕
11.相較于階地T邛介地T4()
A.黃土沉積物的厚度更厚B.流水沉積物更厚
C.形成時地殼運動更劇烈D.形成的時間更晚
12.一年中階地小?Ts覆蓋黃土/黃土狀沉積物量最少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13.(2024?山東濟寧?三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質時期海平面的升降會對河流河床的形態、沉積物粒徑大小等產生較大影響。下圖為南京長江大橋
附近長江古河道地質剖面圖,其中約65m以下沉積物為末次盛冰期(第四紀更新世末次冰期的最寒冷時期)
時沉積,沉積時氣候總體轉暖;約65m—40m的沉積物為晚冰期(更新世末次冰期的結束時期)時河床沉
積;約40m以上沉積物為晚冰期之后沉積。古深槽形成于末次盛冰期,附近基巖斷裂發育。
-100L函邱礁7,密礫砂疆機砂陋吩屋碧砂砌土國吩為
(1)說明圖中古深槽呈"狹窄陡峭”狀的主要原因。
⑵古深槽沉積了粗砂層、卵礫石層、礫砂層,按自下而上順序說出各沉積層名稱。
⑶在不考慮構造運動的前提下,推測晚冰期以來海平面總體變化趨勢,并說明理由。
考點鞏固卷-地表形態的塑造
01考點預覽
考點01巖石圈物質循環(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2內力作用與地貌(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3外力作用與地貌(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4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5地質剖面圖的判讀(建議用時:20分鐘)
考點06河流斷面示意圖的判讀(建議用時:20分鐘)
02考點訓練
考點01巖石圈物質循環
(2024?浙江杭州?模擬預測)圖1所示景觀是位于內蒙古中部的阿斯哈圖花崗巖石林,其形成過程主
要與冰川有密切關系,亦被稱為冰川石林。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形成圖1石林景觀的巖石屬于圖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冰川石林形成過程是(
A.巖漿侵入好地殼抬升好冰川侵蝕三石林(流水沉積一大氣降水
B.巖漿侵入玲地殼抬升好冰川侵蝕玲石林G流水侵蝕白冰川融水
C.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好冰川侵蝕好石林V流水侵蝕(冰川融水
D.巖漿侵入令地殼抬升好冰川沉積好石林G流水沉積一大氣降水
【答案】1.C2.B
【解析】L巖石為花崗巖,屬于侵入型巖漿巖。有三個箭頭指向①,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