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_第1頁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_第2頁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_第3頁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_第4頁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5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qualityinspectionofhighwayengineeringcompletionI 4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起草單位:福建省交通建設質量安全中心、1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GB/T3323.1焊縫無損檢測射線檢測第1部分:X和伽瑪射線的GB/T3323.2焊縫無損檢測射線檢測第2部分:使用數字化探測器的X和伽瑪GB/T3880.3一般工業用鋁GB/T4956磁性基體上非磁性覆蓋層覆蓋層厚度測量GB/T9445無損檢測人員資格GB/T29711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檢測焊縫中的顯示特征GB/T29712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檢測驗收GB50086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JT/T752橫向力摩擦系數系統專用JTG3450—2019公路路基路面現場JTG/T3651公路鋼結構橋梁制造和安裝2JTGF80/1—2017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測點分布measuringpointsdistrib一個施工合同段內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的4.1建設單位應嚴格執行交通行業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有關規定,按照招投標規定選擇符合4.2對于在交工時已無法開展檢測的部分實體檢測項目,建設單位應在單位工程開工前確定試驗檢測4.3工程項目開展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前,路基應整體穩定,路面無嚴重缺陷,橋梁、隧道4.4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應按各合同段中單位工程分別進行檢測、評定及計算合格率。每個合同34.5每個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排水、小橋、涵洞、支擋、路面面層、標志、標線、防護欄等分別作4.7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項目按附錄A規定執行。公路工程交4.8對路面彎沉、厚度、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隧道襯砌厚度等檢測項目優先采用自動化檢測(或4.9特大跨徑的橋梁、結構復雜的橋梁以及承載能力需要驗證的橋梁應進行荷載試驗;一般情況下每4.10本文件檢測用儀器設備均應經檢定/校準等4.11試驗檢測機構宜采取可靠措施在被檢測構件上清晰標識出檢測位45.2路基土石方5.2.1壓實度5.2.1.1基本規定測2處(不足按200m計)5.2.1.2儀器設備5——灌砂筒:Φ150mm;):5.2.1.3檢測方法最大干密度ρc。c)按以下方法標定灌砂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2)將灌砂筒輕輕移至標定罐上,底部與標定罐重合,開關完全打開,讓砂自由流出,并使全打開,讓砂流出,直到筒內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上,并細心地取走灌砂筒,稱量4)按式(1)計算填滿筒下部圓錐體的砂的質量m(gm=mn-m0....................................................................m——圓錐體的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n——流出大致等于標定罐容積的砂后,筒內剩余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0——流出圓錐體體積的砂后,筒內最后剩余砂的質量d)按以下方法標定量砂的松方密度ρs(g/cm1)用15℃~25℃的水確定標定罐的容積V,精確至1mL。在整個流砂過程中,不要碰動灌砂筒,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閉。取3)按式(2)計算填滿標定罐所需砂的ma-m2-m3................................................6ma——標定罐中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1——裝入灌砂筒內砂的總質量,單位為克(gm2——灌砂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3——灌砂入標定罐后,筒內剩余砂的質-5)按式(3)計算量砂的松方密度ρs(g/cm3 Psa/V...............................................................................(3)ρs——量砂的松方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ma——填滿標定罐所需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做好基板位置標識。將灌砂筒的開關打開,讓砂流入基板中孔內,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c)取走基板,收回留在試驗地點未混入雜質的量砂,重新將表面清掃干凈。e)將基板放回原處并固定,沿基板中孔鑿洞(洞的直徑與灌砂筒直徑一致)。在鑿洞過程中,不應使鑿出的材料丟失,并隨時將鑿松的材料取出裝入塑料袋中或大鋁盒內密封,防止水分粒徑大于31.5mm的材料)取出。稱取材料和封口塑料袋或大號鋁盒的總—2019烘干法測定其含水率(w,以%計)。對于細粒土,不少于200基板安放在試坑原位上,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間,下口對準基板中孔。將灌砂筒的開關完全打開,讓砂流入試坑內。在此期間,應注意勿碰動灌砂筒。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接對準試坑,中間不需要放基板。打開灌砂筒開關,讓砂流入試坑內。在此期間,不應碰灌i)仔細取出試坑內的量砂,以備下次試驗時再用。回收的量砂應重新75.2.1.4結果計算a)按式(4)或(5)計算填滿試坑所用的砂的質量mb(gmbm4(m1m5)...............................mb——填滿試坑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1——灌砂前灌砂筒內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4——灌砂后灌砂筒內剩余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bm42.............................................................................(5)mb——填滿試坑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1——灌砂前灌砂筒內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4——灌砂后灌砂筒內剩余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m2——灌砂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單位為克(g)。b)按式(6)計算試坑材料的濕密度ρw(g/cm3Pwρw——試坑材料的濕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mw——試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質量,單位為克(gmb——填滿試坑所用砂的質量(gc)按式(7)計算試坑材料的干密度ρd(g/cm3Pdρw——試坑材料的濕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ρd——試坑材料的干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K=Pd/Pc×100..................................8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按式(9)計算評定單元的壓實度代表值K:n——檢測點數;Kf)合格率計算:當壓實度代表值大于等于壓實度規定值,且單點壓實度全部大于等于規定極值合格率;壓實度代表值小于壓實度規定值或某一單點壓實度小于規定極值時,該評定路段壓5.2.2.1基本規定相應比例增加點數每車道單獨檢測,分值5.2.2.2儀器設備——貝克曼梁彎沉儀:5.4m;9——百分表及表架、鋼直尺等。5.2.2.3檢測方法b)檢查并保持測定用標準車的車況及剎車性能良好,輪胎胎壓符合規定充氣壓力,兩側后輪輪c)向汽車車槽中裝載重物,并用地中衡稱量后軸總質量及單側輪荷載,均應符合要求的軸重規d)檢測前應測試輪胎傳壓面面積。輪胎傳壓面面積測試方法如下:確保加載車雙側輪載及其輪胎氣壓滿足5.2.2.2的要求,在平整光滑的硬質路面上用千斤頂將汽車后軸方鋪一張新的復寫紙和一張方格紙,輕輕落下千斤頂,即在方格紙上印上輪胎印痕。用求積儀或數方格的方法測算單個輪胎印跡范圍內的面積,均應符合5.2.2.2中a)在測試路段布置測點,測點應在路面行車車道的輪跡帶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筆劃上標記。b)將試驗車后輪輪隙對準測點并將后輪軸與路面垂直中心線定在測點后約5cm~10cm處的位c)將彎沉儀插入汽車后輪之間的縫隙處并穿過輪軸垂直中心線,與汽車方向一致,梁臂不應碰到輪胎,彎沉儀測頭置于測點上(輪軸垂直中心線前方約5cm~10cm處于彎沉儀的測定桿上,用手指輕輕叩打彎沉儀,檢查百d)測定者指揮汽車緩緩前進,百分表表針隨路面變形的增加而持續向前轉動,如轉動異常應進行確認。當表針轉動到最大值時,迅速讀記初讀數L1。汽車仍在繼續前進,表e)用兩臺彎沉儀同時進行左右輪回彈彎沉值測定時,應按兩個獨立測點計算,不應采用左右兩5.2.2.4結果計算lL);Llrl+βS)K1K3......................................................................(11)lKKc)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要求每點彎沉值不應大于設計值,且代表值符合要求;二級及二級以下d)彎沉代表值大于設計要求彎沉值的相應評定單元為不合格,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5.2.3邊坡5.2.3.1基本規定側每級邊坡測1個坡面,同一個坡面左右1m范圍5.2.3.2儀器設備——坡度尺;5.2.3.3檢測方法a)在試驗地點,選一塊有代表性的坡面,有砌體防護結構在砌體結構上選點,無砌體防護在土b)先用3m直尺貼靠邊坡上,使得直尺的坡度與邊坡一致,再用坡度尺量測直尺坡度,保留兩5.2.3.4結果計算b)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合格的坡面數計算合格率。5.3排水工程5.3.1.1基本規定±30mm5.3.1.2儀器設備5.3.1.3檢測方法5.3.1.3.1準備工作5.3.1.3.2檢測步驟a)在試驗地點,選定一個有代表性的檢測斷面,并將其清掃干凈。c)深度測量:選擇合適尺寸的靠尺,架設在選定斷面的水溝頂面,并垂直于兩側邊墻,用鋼卷5.3.1.4結果計算a)若單個斷面尺寸中頂寬、底寬或深度有一項不合格,判定該斷面尺寸不合格。b)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合格的斷面數計算合格率。5.3.2鋪砌厚度5.3.2.1基本規定5.3.2.2儀器設備5.3.2.3檢測方法5.3.2.3.1準備工作a)在試驗地點,選定一個有代表性的排水溝檢b)對于砌體排水溝,根據材料堅硬程度,選擇鎬、鏟、鑿子等適當工具,開挖至層位底面。對d)溝底鋪砌厚度測量:將1m靠尺平放橫跨于坑的兩邊,選擇合適的量具在坑的中小型預制塊溝底鋪砌厚度允許包括抹面砂漿層e)溝墻厚度測量:選擇合適的量具,垂直于5.3.2.4結果計算b)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合格的斷面數計算合格率。5.4.1.2儀器設備指針直讀示值系統,數字顯示的回彈值與指針直讀示值相差不應超過±1境溫度應為-4℃~40℃。5.4.1.3檢測方法5.4.1.3.1準備工作a)采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位置b)回彈儀在檢測前后,均應核查指針起跳點位置并在鋼砧上做率定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1)在彈擊錘與彈擊桿碰撞的瞬間,彈擊拉簧應處于自由狀態,且彈擊錘起跳點應位于指針2)在洛氏硬度HRC為60±2的鋼砧上,回彈儀的率定值應為80±c)測區表面應為混凝土原漿面,使用砂輪將表層浮灰、浮漿磨掉,并應干燥、清潔、平整,不5.4.1.3.2檢測步驟b)回彈儀的軸線應始終垂直于混凝土檢測面并保持水平,檢測時應緩慢施壓,準確讀數、快速c)回彈值測量完畢后,在每個測區上分別測量該測區的碳化深度值,應在所開孔洞的三個位置量取碳化深度,精確至0.25mm。測量碳化深度值時為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然后用吸耳球吹去孔洞中的粉末屑(不應用液體沖洗),并立即用濃度為1%~2%碳化與未碳化界限清楚時(未碳化部分變成紫紅色),用碳化深度測定儀或深度游標卡尺測試已碳化與未碳化交界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三次,取三次測試的平均值作為碳化深度5.4.1.4結果計算RmRRb)碳化深度值:取三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精確至0.5mm。平c)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按照非泵送或泵送混凝土、平均回彈值、平均碳化深度值由附錄Dd)以單個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不小于設計強度值判定合格。5.4.2.1基本規定±20mm5.4.2.2儀器設備——鋼卷尺;5.4.2.3檢測方法a)選擇合適量具沿小橋結構中心線方向或垂直于結構中心線方向量取上部、下部結構尺寸,上b)采用鋼卷尺測量:測量時鋼卷尺零刻度對準測量起始位置,施以適當拉力將鋼卷尺拉平并緊d)測量終止位置的確定應有措施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與邊線平行或做扇形移動量取a)小橋的上下部結構尺寸,以單點尺b)以每座小橋檢測未超出允許偏差的合格測點數計算合格率。5.5.1混凝土強度5.5.1.1基本規定5.5.1.2儀器設備5.5.1.3檢測方法5.5.1.4結果計算5.5.2.1基本規定注:表中D為圓管涵內徑,計算規定值或允許偏5.5.2.2儀器設備5.5.2.3檢測方法b)采用鋼卷尺測量:測量時鋼卷尺零刻度對準測量起始位置,施以適當拉力將鋼卷尺拉平并緊d)測量終止位置的確定應有措施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與邊線平行或做扇形移動量取5.5.2.4結果計算a)若單個斷面尺寸中凈寬、凈高或直徑有一項不合格,該斷面結構尺寸不合格。b)以每座涵洞檢測合格的斷面數計算合格率。5.6.1.2儀器設備5.6.1.3檢測方法5.6.1.4結果計算5.6.2支擋工程結構尺寸5.6.2.1基本規定率5.6.2.2儀器設備5.6.2.3檢測方法5.6.2.3.1準備工作5.6.2.4結果計算a)單個斷面內有一項結構尺寸小于設計值b)以整個合同段檢測的合格斷面數計算合格率。注2:二級及以下公路,不需要檢測瀝青路面滲水系數、瀝青路面摩擦系數、瀝青路面構造深度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溢流水槽:使用潔凈水,有溢流裝置,保持試件和網籃浸入水中后的水位不變。能調整水溫——其它:秒表、卡尺、毛刷、小勺、取樣袋(容器)扇或烘箱、切割機、取芯夾、膠帶、碳水a)收集所檢路段試驗室標準密度和最大理論密度數據資料,數據應準確可靠。必要時應對留樣b)在路面上準確恢復樁號,采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的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隨機選點的d)芯樣應準確按層切割并做好每個試樣的標識,標識除應體現原有標識的樁號信息還應注明所于24h,直至恒重。應按樁號順序放置在水平的a)用毛刷輕輕刷凈黏附在表面的粉塵。如試件邊角有浮松顆粒,應仔細清除,稱取干燥芯樣的),a)按式(13)、式(14)計算芯樣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和毛體積密度...........................................................................f——芯樣毛體積相對密度;mf——芯樣的表干質量,單位為克(g);mw——芯樣的水中質量,單位為克(g)。PsPf——芯樣毛體積相對密度;P×100......................................................PP×100..........................................................................PPd)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評定路段的壓0....................................................................n——檢測點數;K注:表中H為面層總厚度,h為上面層厚度,計算規定值或允許a)用路面取芯鉆機鉆孔取芯,芯樣的直徑?100mm,鉆孔深度應達到瀝青面層總b)小心取出芯樣,確保不使芯樣折斷,仔細找出瀝青面層與基層的分界面及上面c)在芯樣頂面沿圓周對稱畫上十字,在十字方向分別量取四個上面層厚度和四個總厚度,取其d)不宜取芯的路面以及高速公路路面可采用ΔTi1iT0i...........................ΔT—路面實測厚度與設計厚度的偏差值,單位為毫米(mmb)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評定路段的厚度代S..........................................................................c)當厚度代表值小于規定值,則評定路段厚度為不合格;當厚度代表值不小于規定值,按單個隔50m測左右輪2點——自動彎沉儀:由承載車、測量機架及控制系統、位移、溫度和距離傳感器、數據采集與處理b)據現場檢測的要求,準備好測試現場(如排除路障等),并嚴格按公路安全作業規程做好現c)每次測試之前應按照設備使用手冊規定的方法進行位移傳感g)打開設備電源進行檢查,控制面板功h)開動承載車試測2~3個步距,觀察測試機構,i)檢測前,應通過氣象臺了解前5),a)測試系統在開始測試前應通電預熱,時間不小于設備操作手冊要求,并開啟工程警燈和導向b)在測試路段前20m處將測量架放落在路c)操作人員按照設備使用手冊的規定和測試路段的現場技術要求設置完畢所需的測試狀態。d)駕駛員緩慢加速承載車到正常測試速度,沿正常行車軌跡駛入測試路段。e)操作人員將測試路段起終點、橋涵g)操作人員應檢查數據文件,文件應完整,內容應正常,否則應重新測試。>4%11-i16.2.3.3.4自動彎沉儀與貝克曼梁彎沉測值關關系方程,相關系數R不應小于0.95。具體對比試驗詳見JTG3450—2019中T0c)應按對比試驗得到的相關關系方程將自動彎沉儀彎沉測試數據換算成貝克曼梁回彈彎沉值并上按相應比例增加點數,計算回彈彎沉值代表值。評定單元的回彈彎沉代表值lr(0.01mm)l+βS)KK(20)rr KK9×10-6(lnE0-1)Ha+4×10-3](20-T)(21)EHT——回彈彎沉測定時瀝青結合料類材料層中點實測或預估溫度,單位為攝氏度(℃)。e)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每半幅每公里為評定單元,回彈彎沉代表值不大于設計要求的回彈彎沉值時,該評定單元為合格f)竣工驗收前復測的瀝青路面回彈彎沉值評定方法:采用數理統計方法評定,以每評定單元計算實測回彈彎沉代表值,可采用3倍標準差方法對特異數據進行一次性彈彎沉代表值滿足設計要求該評定單元為合格,否則半幅每車道每10m一測點不少于13點,測試精度0.1mm,橫向采樣間b)據現場檢測的要求,準備好測試現場(如路面清掃、清洗及排除路障等并嚴格按公路安a)將檢測車輛就位于測定區間起點前一定距離,以保證到達測試區域時能夠達到測試要求的穩d)測試時應分車道測試,保持測試車中心線與車道中心線重合,測試系統自動記錄被測試車道c)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單個評定單元符合注:二級及以下公路不需要檢測本項目——套環:金屬圓環,寬度5mm,內徑φ14——水筒及大漏斗、秒表;——密封材料:防水膩子、油灰或橡皮泥;——其他:水、粉筆、塑料圈、刮刀、掃帚等。a)在測試路段的行車道路面上,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并做好測點b)試驗前,先用掃帚清掃表面,并用刷子將路面表面的雜物刷去。a)將塑料圈置于路面表面的測點上,用粉筆分別沿塑料圈的內側和外側畫上圈,在外環和內環b)用密封材料對環狀密封區域進行密封處理:將搓成拇指粗細的條狀密封材料摞在環狀密封區域的中央,并且摞成一圈,注意不要使密封材料進入內圈,如果密封材料不小心進入內圈,然后略微使勁將套環壓在條狀密封材料表面。采用同樣的方法將滲水儀放在套環上、對中,水下流排出滲水儀底部內的空氣,當量筒中水面下降速度變慢時,用雙手輕壓滲水儀使滲水儀底部的氣泡全部排出,當水自排氣孔順暢排出時,關閉開關和排氣孔,并再次向量筒中注關閉開關,采用密封材料補充密封,重新按c)~d)測試。如果仍然位置沿寬度方向就近選擇位置重新操作。測試過程中,如水從外環圈以外路面中滲出,可以CVVTTc)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檢測結果符合規定注:二級及以下公路不需要檢測本項目——測試系統技術要求和參數:●承載車應為能夠固定和安裝測試、儲供水、控制和記錄等系統的載重車底盤,具有在水●測試輪偏置角:19.5°~21°;b)據現場檢測的要求,準備好測試現場(如路面清掃、清洗及排除路障等),并嚴格按公路安g)檢查測試輪固定螺栓應擰緊。將測試輪放到正常測試時的位置,檢查其應能夠沿兩側滑柱上h)根據測試里程的需要向水罐加注清潔測試用水。a)正式開始測試前,首先應按設備操作手冊規定的時間b)進入測試路段前應將測試輪胎降至路面上預跑至少5c)按照設備操作手冊的規定和測試路段的現場技d)駕駛員在進入測試路段前應保持車速在規定的測試速度范圍內,沿正常行車軌跡駛入測試路段。當為固定出水控制方式時,行駛最高速度不應超過出水開關事先設置所對應的速e)進入測試路段后,測試人員啟動系統的采集和記錄程序。在測試過程中應及時準確地將測試f)當測試車輛駛出測試路段后,儀器操作人員停止數據采集和記錄,提升測量輪并恢復儀器各g)操作人員檢查數據文件應完整,內容應正常,否則應重新測試。a)測試系統提供數據處理程序軟件,可計算和打印每一個計算區的摩擦系數值、行程距離、行b)SFC值的速度修正:以測試結果使用時所需的速度作為標準測試速SFC應通過式(23)轉換至等效SFC值:SFC標=SFC測-0.22SFCSFCV測——現場實際測試速度,單位為千米每件下測試的SFC值應通過表23轉換成標準溫度下的等效SFC值。系統測試要求地面溫度控制在8℃~60℃范圍內。表23SFC值溫度修正0SFCr=S...........................SFC SFC——SFC平均值;e)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評定路段內當SFC代表值不小于設計或驗收標準時,按SFC測點值的合格數量計算合格率;當SFC代表值小于設計或標準值時,評為不合格。注:二級及以下公路不需要檢測本項目——測試系統由承載車輛、距離傳感器、激光傳感器和主控系統組成。主控系統對測試裝置的操作實施控制,完成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和計算過程。首次檢定、后續檢定和使用中的檢查——測試系統技術要求和參數:b)根據現場檢測的要求,準備好測試現場(如路面清掃、清洗及排除路障等),并嚴格按公路a)按照設備使用說明規定的預熱時間對測試系統預熱。b)測試車停在測試起點前50m~100m處,啟動測試系統程序,按照設備操作手冊的規定和測c)駕駛員應按照設備操作手冊要求的測試速度范圍駕駛測試車,避免急加速和急減速,急彎路d)進入測試路段后,測試人員啟動系統的采集和記錄員程序,在測試過程中應及時準確地將測6.2.7.3.3激光構造深度儀測值與鋪砂法測值相關關系驗,在同一檢測路段建立激光構造深度儀與鋪砂法的相關關系式,要求相關系數R不小于0.97。具體對比試驗詳見JTG3450—2019中T0966—a)采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的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隨機選點的方法按附錄B的規定執行。b)用路面取芯鉆機鉆孔,芯樣的直徑為?150mm,鉆孔d)清除芯樣底面灰土,找出與下層的分界面。e)芯樣頂面沿圓周對稱畫十字,沿十字方向分別量取四個厚度值,取其平均值,即為芯樣的厚ΔT=T1-T0..................................................T——路面的實測厚度,單位為毫米(mmT——路面的設計厚度,單位為毫米(mmb)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以整個合同段為S.........................................................................X——厚度代表值;n——檢測點數;c)當厚度代表值XL大于等于設計厚度減去代表值允許偏差時去極值允許偏差,則按單點檢測值的偏差ΔT不大于單點合格值允許偏差的合格點數計算合格d)當厚度代表值XL小于設計厚度減去代表值允許偏差,或單——壓力機或萬能試驗機:精度Ⅰ級。d)從結構中鉆取的混凝土芯樣,應進行端面e)加工好的芯樣應按下列規定測量尺4)將鋼直尺側面緊靠在芯樣試件承壓面(線)上,用塞尺測量鋼直尺和承壓面(線)之間f)芯樣試件尺寸偏差超過下列數值時,相應的測試數據無效:a)試驗時,自養護室取出試件,用濕布覆蓋,避免其濕度變化,檢查外形。b)在試件中部劃出劈裂面位置線。圓柱體的母線公差為0.15mm。這兩條面內,彼此相對,兩條線的末端在試件的端面上相連,應為通過圓心的直徑,以明確標明承壓面。將試件、劈裂夾具、墊條和墊層放在壓fct=2F/(πdm×lm).....................................................................(27)l規定,在保證結果可靠的情況下,可根據粗集料巖石品種和類型參照公式(fc=1.868fs.871..........................................................................(28)fc——混凝土標準小梁彎拉強度,單位為兆fc=3.035fs.423..........................................................................(29)fc——混凝土標準小梁彎拉強度,單位為兆fc=1.607+1.035fsp.....................................................................(30)fc——混凝土標準小梁彎拉強度,單位為兆fsp——混凝土直徑150mm鉆芯圓柱體的劈裂強度,單位為兆帕(MPd)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混凝土彎拉強度的fcs≥fr+Kσ...........................................................................(31)fr——設計彎拉強度標準值,單位為兆帕(M合格判定系數K為0.70;當試件組數n≥20組,合格判定系σ——強度標準差。大于或等于20組時,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均不應小于0.85fr,其他公路允許有一組最小彎拉強度小于2)試件組數等于或少于10組時,試件平均強度不應小于1.15fr,任一組強度均不應小于b)采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混凝土膨脹縫相鄰兩板的檢測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隨機選點的方a)在測點位置將3m直尺擺放在混凝土膨脹縫相鄰兩板較高的板上,伸出相鄰板約100mm長;b)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單點值不大于規定值的合格格數量計算合格率—注1:特殊路段: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特殊路段包括立體交叉匝道、平面交叉口、彎道、變速車道、組合坡度不小于3%坡度段、橋面、隧道路面及收費站廣場等處;其他公路特殊路段包括設超高路段、組合坡度大于或等于注1:特殊路段: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特殊路段包括立體交叉匝道、平面交叉口、彎道、變速車道、組合坡度不小于3%坡度段、橋面、隧道路面及收費站廣場等處;其他公路特殊路段包括設超高路段、組合坡度大于或等于——人工鋪砂儀:由量砂筒、推平板組成:a)量砂準備:取潔凈的細砂,晾干過篩,取0.15b)用小鏟向圓筒中緩緩注入準備好的量砂至高出量筒成尖頂狀,手提圓筒上部,用鋼尺輕輕叩c)將砂倒在路面上,用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復作旋轉攤鋪,稍稍用力將砂細心地盡可能地向外攤開,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盡可能將砂攤成圓形,并不應在表面上留有浮1000V31831TD=πD2/4=D2...................................................................(32)c)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檢測結果符合度σ(mm)σ(mm)注:表中σ為平整度儀測定的標準差;IRI為國際平整度指數。——測試系統由承載車輛、距離傳感器、縱斷面高程傳感器和主控制系統組成。主控制系統對測試裝置的操作實施控制,完成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與計算過程。首次檢定、后續檢定和使e)檢查測試車輪胎氣壓,應達到車輛輪b)測試車停在測試起點前50m~100m處,啟動平整度測試系統程序,按照設備操作手冊的規d)進入測試路段后,測試人員啟動系統的采集和記錄程序,在測試過程中應及時準確地將測試路段的起終點和其他需要特殊標記的位置輸入測試數f)檢查測試數據文件,文件應完整,內容應正常,否則需要重新測試。對數據有爭議或數據異常時,在檢測路段進行激光平整度儀測值與國際平整度指數IRI相關關系對體對比試驗詳見JTG3450—2019中T0934——水準尺;——粉筆等。c)根據設計確定路面各部分的設計寬度的邊界位置及在與中線垂直的橫斷面上確定成型后路面d)當無中央分隔帶時,根據道路設計的路拱形狀,確定路拱曲線與直線部分的交界位置及路面與路肩(或硬路肩)的交界處,作為橫坡檢驗的基準;當有路緣石或中央分隔帶時,以兩側a)設有中央分隔帶的路面:將水準儀(全站儀)架設在路面平順處調平,將水準尺分別豎立在b)無中央分隔帶的路面:將水準儀(全站儀)架設在路面平順處調平,將水準尺分別豎立在路),×100.......................................................id1及d2——6.5.3.2所述檢測斷面B-i0..............................................................................(34)iib)檢測斷面的橫坡與設計橫坡的差值符合規定值要求,c)以整個合同段為評定路段,以評定路段內檢測的合格斷面數計算合格率。6.6.1無機結合料穩定類、粒料基層和表32無機結合料穩定類、粒料基層和料穩定每公里5點;點6.6.2無機結合料穩定類、粒料基層和底基無機結合料穩定類、粒料基層和底基層壓實度基本規定如表表33無機結合料穩定類、粒料基層和底基層層注:檢測項目*表示竣工驗收質量檢測應復測的項目。防腐涂層設計的橋梁宜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檢測)面布于不同墩承臺B<30mB≥30m數值,精確至1mm;測量終止位置的確定應有措施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與邊線平行、做扇形a)矩形結構物:用鋼卷尺量出矩形墩一個斷面長度、寬度和高度中其中兩個;a)圓形結構物量出的周長實測值換算成直徑,矩形結構物直接記錄實測結構尺寸,單個斷面每個實測尺寸偏差均符合允許偏差,則該斷面為合格,否則為不b)以單座橋梁檢測符合允許偏差要求的合格斷面數計算合格率。——鋼筋保護層測試儀:除具備測量、顯示功能外,應具有記錄、存儲等功能,測試深度應≥b)應按要求配置校準塊,根據需要進行期間核查。3)檢測部位的鋼筋型號、設計保護層4)施工原始記錄等相關資料。a)檢測前對鋼筋保護層測試儀進行預熱和調零,調零時探頭應遠離金屬物體放在空氣中(遠離b)初步確定鋼筋位置:應盡可能的避開對檢測結果有影響的可疑點位置,將探頭放置在檢測部位表面,沿鋼筋走向的垂直方向均勻緩慢移動探頭,直到鋼筋探測儀保護層厚度示值最小,此時探頭中心線與鋼筋軸線應重合,在對應鋼筋位置的混凝土表面做出標記,至少確定兩根c)初步確定箍筋或橫向鋼筋位置:在相鄰兩根被測鋼筋中間位置沿被測鋼筋走向的平行方向,d)與設計圖紙進行核對:初步確定鋼筋、箍筋或橫向鋼筋位置后,應取對應部位的設計圖紙進e)進行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沿被測鋼筋軸線選擇相鄰鋼筋影響較小的位置,并應避開鋼筋接頭和綁絲,檢測時應選擇干燥、清潔、平整的檢測面。對于具有飾面層的結構物,應清除飾檢測值相差大于±1mm時,該檢測數據無效,應查明原因,在該處重新進要求時,應對儀器進行維修或更換儀器或采用鉆孔、剔鑿方法處時應全部選取)同一類型結構物鉆孔、剔h)當采用直接法驗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時,應先按式(35n............................cc——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修正量,單位為毫米(mm精確至0.1mm;c——第i個測點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直接法實測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至0.1mm;c——第i個測點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電磁感應法鋼筋探測儀器示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至c——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至1mm;c、c——第1、2次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電磁感應法鋼筋探測儀器示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cc——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修正量,單位為毫a)計算每處鋼筋2次檢測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平均值為實測值,實測值在規定值允許偏差范圍內——免棱鏡全站儀。b)吊垂線應在風力不影響檢測結果準c)根據路線前進方向確定結構物的縱橫方向,以前進方向為縱向,垂直縱向方向為橫向。a)鉛錘法:沿結構物縱、橫向測試部位吊下垂線,必要時可與橋檢車配合,待垂線穩定后,用量尺量取測試范圍內的結構物上部表面到垂線的水平距離a1和下部表面到垂線的水平距離a2,b)全站儀形心法:選擇可靠的位置架設全站儀,視線應盡可能觀測到墩臺的全部外露高度,設站時將橋梁縱向設為零度,用全站儀對結構物外表面進行角度測量,計算結構物上下部位的2)保持儀器豎直制動,松開水平制動轉動儀器至墩柱另一側邊緣然后水平制動,記錄此時α/2=HL1-HL2/2....................................................................HL2——測量高度范圍內結構上表面右側邊緣水平角(°)。4)繼續保持儀器豎直制動,松開水平制動轉動α/2水平角后制a)鉛錘法按式(38)計算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垂直度(mmB——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垂直度,單位為),a1——測試高度范圍內結構物上部表面到基準的水平距離,單位為毫米(mmb)全站儀形心法計算:按式(39式(41)計算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BX=X1-X2(39)BX——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沿縱橋向垂直度,單位XXBY-Y2.......................BY——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沿橫橋向垂直度,單位YYH=Z1-Z2......................................(41)H——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墩身或柱高度,ZZc)橫向垂直度按前進方向左側傾斜、縱向垂直度按路線前進方向傾斜,分別用“+”標d)墩臺每處互相垂直的兩個斷面的豎直度計算結果應符合允許偏差,有一個方向的斷面豎直度a)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位置且應具c)以涂層厚度單點值不小于設計厚度的合格數量計算合格率。a)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位置且應具b)每測點面積約為30mm×30mm,用零號細砂紙將涂層面輕輕打磨粗糙,并用劑除油;同時,也對粘結力測試儀的鋁合金鉚釘頭型圓盤座底部作同樣打磨、除油處a)用快固高強膠粘劑將圓盤座粘貼在測點涂層上,并用適當方式固定。b)快固高強膠粘劑硬化后,用套筒式割刀將圓盤座周邊涂層切除,深度達到混凝土基層,使其a)圓盤座底面有75%及以上的面積附著涂層或梁板+10,0+5,0+10,0a)采用鋼卷尺測量:根據橋梁圖紙測量長度、寬度、高度、厚度中兩個值,在測定位置上用粉筆作上記號,測量時鋼卷尺零刻度對準測量起始位置,施以適當拉力將鋼卷尺拉平并緊貼于c)測量終點位置的確定應有措施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與邊線平行、做扇形移動測量a)直接記錄實測幾何尺寸,與設計值相比不超過允許偏差,以單個斷面每個實測尺寸均符合允b)以單座橋梁檢測合格的斷面數計算合格率。度工激振下的橫向振動信號;測試系統的頻響a)可采用隨機環境激勵的測量方法,采集索在環境激勵下的振動信號。當測試系統靈敏度不夠c)傳感器應采用專用夾具或綁帶固定在索股上,安裝位置宜遠離索股錨固端,測量索的面外橫a)按式(42)~式(43)計算索力:nLp——索的線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米(kg/mn——自振頻率階數;...........................................................................p——索的線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米(kg/mn——自振頻率階數。............................................................................K);Tc)以單座橋梁檢測值符合規定值要求的合格數量計算合格率。度漆膜測厚儀:量程1200μm,精度1μa)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位置且應具a)設計未要求規定值時,最小測量值小于設計值的9b)最小測量值不小于設計值的90%,以單座橋梁干膜厚度不小于設計值的合格點數計算合格率。滿足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對于涂層厚度大于250μm的涂注:劃格法試驗不適用于總厚度大于250μ——漆膜劃格器;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的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隨機選點的方法按附錄B的2)握住切割刀具,使刀垂直于樣板表面對切割刀具均勻施力,沿導格規,用均勻的切割速4)用軟毛刷沿網格圖形每一條對角線,輕輕地向后掃幾次,再向前掃幾次;保膠粘帶與涂層接觸良好,用手指尖用力蹭膠粘帶,直到透過膠粘帶看到的涂層顏色全0—1在切口交叉處有少許涂層脫落,但交叉切割面積受234影響的交叉切割面積明顯大于35%,但不能明顯大5—2)通過切割裝置將錠子與周圍涂層分開,切割至底b)以符合規定值要求的合格點數計算合格率。計未要求時,按檢測及驗收評定縫橫縱向各250mm~——超聲法:超聲探傷儀;a)檢測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上崗證資格,從事鋼結構無損檢測的人員應按GB/T9445進行相應級別的培訓、考核,并持有相應考核機構頒發c)超聲法:檢測前應對超聲儀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檢查確認,應根據所測工件的尺寸調整儀器d)射線法:檢查的現場周邊區域采取相應的輻射保護措施進行安全區域的劃定。2)斜探頭粗掃,初定游走波位置,做好相應標3)斜探頭精掃,找出最高回波,根據5)記錄缺陷參數:數量、最高回波位置、當量、長度和分2)工藝參數確定:根據GB/T3323.1、GB/T3323.2所用X射線機的曝光曲線和所檢焊縫的透照厚來確定管電壓、曝光量、管電流、透照時間等工藝參a)超聲法:按GB/T29711、GB/T29712對焊縫進行等級評定,以符合驗收等級的焊縫條數計算b)射線法:按GB/T37910.1對焊縫射線底片進行等級評定,以符合驗收等級用焊接檢驗尺對焊接部位焊縫的寬度、余高、錯邊等a)平面焊縫余高測量:首先把咬邊尺對準零,并緊固螺絲,然后滑動高度尺與焊點接觸,高度c)45°焊縫余高測量:首先把主體的工作面與焊件靠緊,并滑動高度尺與焊點接觸,高度尺所d)焊縫寬度測量:先用主體測量角緊靠焊縫的一邊,然后旋轉多用尺的測量角靠緊焊縫的另一e)焊縫錯邊測量:用檢驗尺的工作面緊靠一側的焊件,然后滑動高度尺與另一側焊件接觸,高a)每處的焊縫的寬度、余高、錯邊均符合設計要求鋼箱梁相鄰節段對接錯邊檢測規定如表52高度尺與另一側節段表面接觸,高度尺所指示值即為相a)收集高強度螺栓的規格、型號等資料。b)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a)對扭矩扳手進行標定。d)在螺栓端頭與螺母相對位置劃線作為擰回位置,然后將螺母退回60°左右,在扭b)以符合規定值要求的合格個數計算合格率。間計算標準差σ或面σ(mm)定值的合格數量計面σ(mm)格數量計算合格率求—求 度率——地質雷達儀器:具有防塵、防潮、防震等性能,能滿足檢測現場環境,按照JJG(交通)1c)現場檢測前應檢查主機、天線以及運行設備,使之均處于正常狀態。a)檢測前應對支護(襯砌)混凝土的介電常數或電磁波速做現場標定,且每座隧道應不少于1處,每處實測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為該隧道的介電常數或電磁波速。對于b)標定方法包括:鉆孔實測;在已知厚度部位或材料與隧道相同的其他預埋件上測量;在洞口c)求取參數時應具備的條件:標定目標體的厚度不宜少于15cmεr=,)2..................................2d92d9v——電磁波速,單位為米每秒(m/s);a)地質雷達沿隧道走向布置測線進行測量,雙車道隧道測線數量不少于5條,隧道拱頂和兩側b)測量時確保天線與襯砌表面密貼(空氣耦合式天線除外);測量天線應平穩移動,當采用連續采集時,移動速度宜不超過5km/h;當采用自由采集時c)現場檢測應做好記錄,包括記錄測區、標段、測線號、測量方向、測線的起始樁號、天線類型等,并隨時記錄可能對檢測產生電磁影響的物體(如滲水、電纜、鐵d)檢測時應實時校正地質雷達數據采集點所處的位置樁號與實際樁號的誤差,并確保該誤差不e)檢測中對于發現的空洞、不密實等問題,可根據需要加密布置縱向、環向測線進行檢測。支2)不密實:反射信號強,圖像變化雜f)檢測結束后,根據隧道長度。每個隧道至少進行3處鉆孔驗證,與地質雷達檢測結b)報告中應體現空洞、脫空、不密實部位的面積大小和厚度范圍,這些部位的最小厚度如果之前不在單點實測值的統計范圍之內,應分別追加統計,同時還應將實測厚度小于設計厚度一d)匯總計算所有襯砌類型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mm,邊部有高度標記,刻度讀數分辨率小于或等于a)準確恢復隧道內樁號,采用隨機選點的方法確定檢測的位置且應具有代表性,隨機選點的方c)用塞尺塞進間隙處,量測其最大間隙的高度,讀取并記錄a)施工縫、變形縫和其他部位規定值不同應分別判定,施工縫、變形縫和其他部位檢測結果均——激光斷面儀:檢測主機、掌上電腦、數據處理軟件。主要技術參數:●測角精度:優于0.01°;●方位角范圍:30°~330°(儀器測頭垂直向下為0°);●手動測頭轉動方位角范圍:0°~350°;——全站儀。——水準儀。b)檢測前,先采用全站儀按照確定的檢測位置,放出隧道中線點,并用水準儀測量該點的地面a)將隧道激光斷面儀設置在所需檢測斷面的隧道中線點上,安裝并調整好儀器,使儀器對中。b)在儀器安裝好并對中歸零后,測量儀器高度Z1并記錄(儀器高為相對地面的高度)。c)在掌上電腦的軟件主界面中選擇“測量斷面”。d)選擇“新測”,輸入所檢測斷面的樁號,并設置好所檢測斷面的起始和終止測量角度及所需e)最后選擇“測量”,隧道激光斷面儀測頭自動完成斷面的檢測,并將角度及斜距等參數保存f)提示欄中顯示檢測完成的信息后即可退出,數據自動保存在掌上電腦中,然后進行下一個斷a)現場檢測完成后,將掌上電腦的檢測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上,采用專用數據處理軟件處理檢測1)首先在計算機上編輯隧道設計輪廓線(標準斷面曲線),并將檢測斷面曲線導入到計算機中。其次編輯導入的檢測斷面曲線,檢測時儀器架設在隧道中線Z=Z1-(H2-H1)......................................................................(47));H2——隧道該檢測斷面樁號的路線設計高程,2)輸入Z值,即完成當前檢測斷面的編輯,計算機可自動生成相關圖表。3)最后根據圖表中的標準斷面曲線和檢測斷面曲線,讀取設計寬度值所代表位置的檢測斷b)以單座隧道檢測斷面寬度實測值不小于設計值的斷面數計算合格率。參照本文件第6章的規定執行。水泥混凝土上加鋪瀝青面層的復合式路面,兩種結構均應進行檢驗評定。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檢測芯樣厚度和劈裂9交通安全設施9.1交通安全設施工程實體檢測項目表64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9.2標志9.2.1立柱豎直度9.2.1.1基本規定9.2.1.2儀器設備9.2.1.3檢測方法9.2.1.3.1準備工作9.2.1.3.2檢測步驟1)應選擇在風力不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的條件下測試,在立柱上取兩處相互垂直方向的測試部位,用1m長垂線上端靠貼在測試部位表面,并用鋼直9.2.1.4結果計算a)在立柱上相互垂直的兩處測得的豎直度B1和B2均應不超過允許偏差±3mm/b)以一個合同段立柱豎直度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立柱數量計算合格率。9.2.2標志板凈空9.2.2.1基本規定),9.2.2.2儀器設備——高空作業車。9.2.2.3檢測方法9.2.2.3.1準備工作a)高空作業車使用前應進行安全檢查后方可操作。9.2.2.3.2檢測步驟b)在標志板的兩側端頭底部各選取一點。c)在標志板一側底部將量尺一端放置在標志板下緣,另一端垂直落于路面上,將量尺路面端左9.2.2.4結果計算a)取a1和a2中凈空高度較小值為標志板凈空a;b)若a超過允許偏差,判定本塊標志板凈空高度不合格;c)以一個合同段單塊標志板凈空高度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數量計算合格率。9.2.3標志板厚度9.2.3.1基本規定選擇和立柱豎直度同一表68鋁合金標志底板厚度允許偏差(1.表69鋁合金標志底板厚度允許偏差(3.>1000~1250>1250~1600>1600~2000>2000~2500厚度允許偏差(±)>3.0~>3.5~9.2.3.2儀器設備9.2.3.3檢測方法9.2.3.3.1準備工作9.2.3.3.2檢測步驟a)測點位置應避開標志板邊緣位置。b)掀開測點位置的反光膜,用螺旋測微器按儀器使用手冊,9.2.3.4結果計算c)以一個合同段單個標志板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數量計算合格率。9.2.4標志面反光膜等級及逆反射系數9.2.4.1基本規定數量計算合格率9.2.4.2儀器設備9.2.4.3檢測方法9.2.4.3.1準備工作c)標志板反光膜表面應保證平滑、潔9.2.4.3.2檢測步驟a)測點位置應避開標志板邊緣位置,選取板中平整區域。d)測量標志板的逆反射系數時,將儀器垂直于測點表面上,數據穩定后,按下數據采樣保存按9.2.4.4結果計算a)取同一種顏色三個點的平均值為標志板該種顏色逆反射系數,并根據逆反射系數檢測結果按b)若同一個板其中一種顏色逆反射系數小于規定值或反光膜等級不符合設計要求,則判定該標9.3標線9.3.1.1基本規定數雨9.3.1.2儀器設備9.3.1.3檢測方法9.3.1.3.1準備工作b)環境溫度應在10℃~40℃范圍內,濕度應不大于85%。9.3.1.3.2檢測步驟b)打開儀器電源開關,預熱。c)用儀器自帶校準板進行使用前的校準(標準板有方向性,箭頭指向行車方向d)將儀器按與行車方向一致放置在所要測試的標線表面。儀器測量窗孔應全部被標線表面緊密遮蓋,測試光線不應達到標線表面以外的地面,外界雜散光也不應進入測試儀器內。9.3.1.4結果計算9.3.2標線厚度9.3.2.1基本規定9.3.2.2儀器設備——玻璃板。9.3.2.3檢測方法9.3.2.3.1準備工作9.3.2.3.2檢測步驟a)測點位置應選擇標線平整處,將測量底座置于待測標線邊緣,使其與移動塊的接合處的邊緣b)用標線測厚儀按儀器使用手冊依次測量每c)按ab)的步驟依次測量各處標線厚度。9.3.2.4結果計算a)一處中若有一點不合格,則該處判定為不合格。b)以一個合同段標線檢測結果合格的處數計算合格率。9.4.1波形梁板基底金屬厚度9.4.1.1基本規定拼接處5cm,分別距板上下緣59.4.1.2儀器設備9.4.1.3檢測方法9.4.1.3.1準備工作a)磁性測厚儀在使用中每隔一定時間,都應根據儀器使用說明在檢測現場進行校準,以保證儀9.4.1.3.2檢測步驟),d)按照ac)的步驟,依次檢測其余波形梁板各點9.4.1.4結果計算Bjh1=Bzh1-Bxh1-Bxh2.................................................................(48)Bjh1——波形梁板第1點的基底金屬厚度,單位Bjh——波形梁板4個測點基底金屬厚度的平均值,單位為毫d)取每片波形梁板4個測點基底金屬厚度最小值Bh于規定值,則判定波形梁板基底金屬厚度合格,否9.4.2.1基本規定厚9.4.2.2儀器設備9.4.2.3檢測方法9.4.2.3.1準備工作a)磁性測厚儀在使用中每隔一定時間,都應按照使用說明書在檢測現場進行校準,以保證儀器9.4.2.3.2檢測步驟9.4.2.4結果計算Zbh1=Zzh1-Zxh1-Zxh2...................................................................(50));值為這根立柱最小壁厚Zbhmin。d)多根鋼管立柱基底壁厚實測平均值小于4.5mm,則判定該標段為不合格;如果多基底壁厚實測平均值大于等于4.5mm,則按一個標段單根鋼管立柱最小壁e)方管立柱基底壁厚按照一個標段單根立柱符合規定最小值要求的數量,計算合格率。9.4.3波形梁鋼護欄立柱埋入深度9.4.3.1基本規定9.4.3.2儀器設備——鉆孔機或者裝載機。9.4.3.3檢測方法9.4.3.3.1準備工作a)檢測前,應收集立柱施工記錄,并注意檢查是否出現立柱在現場被鋸短、重新開護欄板安裝孔的現象,如發現此類現象,直接判定該立柱埋入深度b)應隨機選擇不同批次具有代表性的立柱且根數不少于6根,拔起驗證立柱總長是否全部符合設計要求,立柱總長合格率應為100%,若合格率不足100%,應全部拔起檢測立柱埋入深度。9.4.3.3.2檢測步驟9.4.3.4結果計算):Zm=Zz-Zw............................................................................(51)b)以一個合同段單根立柱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9.4.4.1基本規定9.4.4.2儀器設備——水平尺;9.4.4.3檢測方法9.4.4.3.1準備工作9.4.4.3.2檢測步驟于護欄面之后時,上述高度還應增加路緣石a)在波形梁鋼護欄頂面垂直護欄面放置水平尺并保持水平,當無路緣石或有路緣石且路緣石外立面位于護欄面之后時,在路面沿檢測斷面架設2m靠尺,一端伸過護欄面當路緣石外立面不位于護欄面之后時,在波形梁鋼護欄頂面垂直護欄面放置水平尺并保持水c)按ab)的步驟依次檢測其余波形梁鋼護欄基準點到波形梁鋼護欄頂面的高度和波形梁鋼9.4.4.4結果計算=Gd1-Gb1/2...........GzGd1—波形梁鋼護欄第1個測點的基準線到波形梁鋼護欄頂面的高度,單位為厘米(cmGb1—波形梁鋼護欄第1個測點的波形梁鋼護欄寬b)每片波形梁鋼護欄2個測點橫梁中心高度均應滿足允許偏差的要求,否則判定該片波形梁鋼c)以一個合同段單片波形梁鋼護欄橫梁中心高度9.4.5.1基本規定9.4.5.2儀器設備9.4.5.3檢測方法9.4.5.4結果計算9.4.6.1基本規定率9.4.6.2儀器設備9.4.6.3檢測方法9.4.6.3.1準備工作9.4.6.3.2檢測步驟a)混凝土護欄高度檢測:用水平尺一端放置在護欄頂面并保持水平,另一端懸空于測量的路面位置或橋梁護欄外側,用鋼卷尺測量路面或橋梁護欄外側底面到水平尺下緣的垂直高度,精b)混凝土護欄頂寬檢測:用鋼卷尺或鋼c)測量一端終止位置的確定應有措施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與邊線平行或做扇形移動9.4.6.4結果計算a)單個斷面內高度、頂寬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斷面不合格;△A.1路基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項目,見表A.1。A.2路面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項目,見表A.2。注:檢測項目*表示竣工驗收質量檢測應復測的項目A.3橋梁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項目,見表A.3。A.4隧道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項目,見表A.4。A.5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竣(交)工驗收實體質量檢測項目,見表A.5。表A.5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竣(交)工驗收一天完成的路段或路段全程。在路基路面工程質量驗收時,通常以1km為一個測B.4選取測試區間或斷面(縱向位置B.4.1按照有關標準規范規定的測試區間(斷面)數量要求,將確定的測試路段劃分為若干個區間或斷面,將其編號為第1~n個區間或第1~n個斷面,其總的區間數或斷面數為T。公路路基路面測試宜采B.4.3將n個B值與總區間數或總斷面數T相乘,四舍五入成整數,即得到n個斷面的編號,即可根據該例如:按照有關規范規定,擬從K36+000~K37+B.5.1按照有關標準規范要求確定測點數量n。當n>30時應分次選取,若采用計算機軟件進行隨機選B.5.3以A列中對應的B列中數值乘以測試路段的總長度,再加上測試路段起點的樁號,即得出取樣縱B.5.4以A列中對應的C列中的數值,乘以檢查路面的寬度,再減去寬度的一半,即得出取樣位置離路例如:按照有關規范規定,檢查驗收時擬在K36+000~K37+000的1km測試路段中選擇6個測點進行m、494m、699m、838m、977m。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O.1NO.2NO.3NO.4NO.5NO.6 nn23456789>1002.3265 n n n值Rmfc,i———————————————————————————————————————————————————————————————————————— ————————————————————— ——————————— —值Rm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c,i(MPa)ccf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i(MPa)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i(MPa) ——— ———————— ———————— ————————————————————————————————— ——————————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c,i(MPa)——————————————————————————————————————— ————————————————————— ————————————————————————————————— ——————————————————————————— —————————————————————————————————————————————————————————————————————————————————————————— 注:表中未注明的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為小于10MPa或大于60MPa。值Rm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c,i(MPa)———————————————————————————————————————————————————————————————————— ——————值Rmfc,i值Rmfc,i值Rmfc,i值Rmfc,i ———— —————————— ——————————————— —————————————————————fc,i ——————————————————————————————————— ——————————————————————————————————————————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