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4877—2024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與評定規程Codeofpracticeforengineeringtestingandevaluatingofconstructionsolarwaterheatingsystems2024-10-28發布2025-05-01實施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發布Ⅰ前言 Ⅲ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基本規定 5集熱系統性能 6控制系統 7系統安全性能 8檢測報告 附錄A(規范性)江蘇省Ⅰ、Ⅱ區城市劃分及對應輻照量分段統計表 附錄B(規范性)太陽能集熱器輪廓采光面積的測量方法 附錄C(資料性)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報告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GJ32/TJ90—2017《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與評定規程》,與DGJ32/TJ90—2017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細化了系統性能檢測的條件,對江蘇省太陽能輻照量進行了分區劃定;——調整了檢測儀器的精度;——修訂了日有用得熱量的計算公式;——增加了集熱系統效率、太陽能保證率的檢測與評定內容。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方建質量鑒定檢測有限公司、昆山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江蘇衡通勘測技術有限公司、蘇州力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蘇州中正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江蘇泓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啟文節能技術有限公司、蘇州達峰建筑技術有限公司、蘇州博衍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2009年首次發布為DGJ32/TJ90—2009;——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DB32/T4877—2024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與評定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與評定的基本規定、集熱系統性能、控制系統、系統安全性能、檢測報告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工程檢測與評定。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與評定,除符合本文件外,還應符合國家和江蘇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5480礦物棉及其制品試驗方法GB/T19565總輻射表GB50019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24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JGJ145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DGJ32/TJ159建筑電氣工程絕緣電阻、接地電阻檢測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太陽能熱水系統solarwaterheatingsystem將太陽能轉換為熱能并在必要時與輔助熱源配合使用以加熱水所需的子系統與部件的組合。注:通常包括太陽能集熱循環系統、輔助加熱系統、熱水供應系統及控制系統。總輻射表pyranometer測量平面接收器上半球向日射輻照度的輻射表。采光面積aperturearea非會聚太陽輻射進入集熱器的最大投影面積。2輪廓采光面積contouraperturearea太陽光投射到集熱器的最大有效面積。單位輪廓采光面積日有用得熱量dailyusefulenergypercontouraperturearea一定的太陽輻照量下,貯熱水箱內水溫不低于規定值時,單位輪廓采光面積貯熱水箱內水的日有用得熱量。平均熱損因數averageheatlossfactor在無太陽輻照條件下,容水量不大于0.6m3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內貯水溫度與環境溫度溫差為1K時,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平均熱量損失。當地標準溫差localstandardtemperaturedifference當地室外環境空氣平均溫度與45℃差值的絕對值。太陽能保證率solarfraction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由太陽能供給的能量占系統需要的總能量的百分率。在檢測期間內太陽能集熱系統得熱量與同一檢測期內投射在太陽能集熱系統上太陽輻照量之比。4基本規定4.1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與評定,應在系統調試完成、試運行3d后進行。檢測期間的運行工況宜達到系統的設計工況。4.2檢測與評定的內容應包括集熱系統性能、控制系統性能、系統安全性能。4.3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抽檢數量宜按同類型總數1%進行抽檢,且不少于1套,不大于5套。5集熱系統性能5.1檢測條件5.1.1系統檢測時,氣象條件和太陽輻照量應符合下列規定:a)環境溫度宜8℃~39℃;b)環境空氣的平均流速應不大于4m/s;c)檢測期間,日太陽輻照量H應至少1d符合下列條件:貯熱水箱容水量不大于0.6m3的系統,H不小于16MJ/m2;貯熱水箱容水量大于0.6m3的系統,H不小于17MJ/m2。5.1.2太陽輻照量的檢測應不少于4d,每一太陽輻照量區間檢測天數應不少于1d,實測值與每個區間太陽輻照量平均值的偏差宜控制在±0.5MJ/(m2·d)以內,太陽輻照量區間劃分應符合本附錄A的規定。5.2檢測儀器5.2.1太陽輻照度的測量,應使用一級總輻射表??傒椛浔響螱B/T19565的要求。5.2.2檢測儀器精度應符合表1的要求。3表1檢測儀器精度檢測儀器精度環境空氣溫度計±0.2℃水溫度計±0.1℃風速儀±0.5m/s計時器±2.0%冷、熱水體積或流量測試儀±1.0%鋼卷尺、鋼直尺壓力表±5.0%模擬或數字記錄儀±0.5%數字技術和電子積分器±1.0%熱量表2級5.3檢測方法5.3.1太陽能熱水系統日有用得熱量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a)試驗起止時間:當地太陽正午時前4h到太陽正午時后4h,共計8h。b)貯熱水箱的檢測水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檢測水量是指系統中貯熱水箱內充滿水時的實際水量;2)系統貯熱水箱的檢測水量,或根據貯熱水箱的尺寸及實際水位高度計算,或根據流量表的流速及時間計算,或根據實際從水箱中排放的水量確定,視工程實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c)集熱檢測開始時貯熱水箱中水的平均溫度測量方法如下。1)深度等分法:測點的分布應按貯熱水箱內的貯水深度等分為原則,自上而下垂直布置3~6個測溫點,分別測量試驗開始時及結束時各測溫點的溫度值,并計算平均值,從而得到試驗開始時的水溫tb及結束時水溫te。2)混水法:在貯熱水箱外接循環泵及管道,在貯熱水箱上部的進水口位置和下部的出水口位置安裝溫度傳感器,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距水箱進出水口的距離應不大于200mm。啟動循環泵,使進、出口位置的溫度偏差在±1℃以內時,分別記錄貯熱水箱上、下部水溫,并計算其平均值,從而得到試驗開始時的水溫tb及結束時水溫te。3)容量等分法:對分散供熱水系統的水溫檢測,打開系統放水閥從底部放水,每放2L水記錄一次水溫。當貯熱水箱容積在250L~600L時,放水速度不可超過0.4L/s;當貯熱水箱容積在250L及以下時,放水速度不可超過0.2L/s。d)集熱器輪廓采光面積測量方法應按本文件附錄B的要求進行。e)太陽能集熱器采光平面的日太陽輻照量測量:測量開始、結束時應分別記錄總輻射表太陽輻照量的讀數,太陽輻照量讀數的差值就是試驗期間單位輪廓采光面積的太陽輻照量。f)太陽能集熱器單位輪廓采光面積的日有用得熱量按式(1)計算: CpwVs(te-……………q17=……………式中:q17——日太陽輻照量為17MJ/㎡時,太陽能熱水系統單位輪廓采光面積的日有用得熱量,單位為4兆焦每平方米(MJ/m2ρw——水的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pw——水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Vs——貯熱水箱內的試驗水量,單位為立方米(m3);te——集熱試驗結束時貯熱水箱內的水溫,單位為攝氏度(℃);tb——集熱試驗開始時貯熱水箱內的水溫,單位為攝氏度(℃);Hi——第i個采光平面的日太陽輻照量,單位為兆焦每平方米(MJ/m2Aci——第i個采光平面中太陽集熱器的輪廓采光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g)換算成太陽輻照量為17MJ/(d·m2)時的日有用得熱量按式(2)計算:……………(2)式中:q——集熱器單位輪廓采光面積的日有用得熱量,單位為兆焦每平方米(MJ/m2Ac——輪廓采光面積測量值,單位為平方米(m2)。h)當系統的太陽能集熱器不在同一采光面時,換算成太陽輻照量為17MJ/(d·m2)時的日有用得q17=17……………(3)式中:H——太陽集熱器采光口所在平面的日太陽輻照量,單位為兆焦每平方米(MJ/m2)。5.3.2容水量不大于0.6m3的貯熱水箱保溫性能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a)試驗應從晚上8時開始至次日6時結束。b)貯熱水箱里的水先均勻加熱到50℃以上。在試驗開始以前,關掉輔助加熱器,并用混水泵將貯熱水箱底部的水抽到頂部進行循環混合。當貯熱水箱的入口水溫在5min內變化不大于±1℃時,認為貯熱水箱中的水溫已達到均勻。貯熱水箱內的平均水溫就作為貯熱水箱的初始溫度,初始溫度ti不應低于50℃,然后停止循環,關掉裝有混水泵的管道的閥門,讓水箱降溫8h。c)試驗至460min時,啟動混水泵并運行5min,以不低于50℃的水溫使貯熱水箱外管道內的水溫達到ti,并使貯熱水箱入口的水溫在1min內變化不大于±1℃;試驗至465min時,調整閥門并運行混水泵,使貯熱水箱中的水循環使其溫度均勻。當貯熱水箱入口的水溫在5min內變化不大于±1℃時,即認為溫度均勻。在這5min期間的平均溫度即為貯熱水箱的最終溫度tf。d)計算試驗期間9次環境溫度的平均值,得出貯熱水箱附近的平均環境溫度tas(av)。e)貯熱水箱平均熱損因數按式(4)計算:Usl=……………(4)式中:Usl——平均熱損因數,單位為瓦每立方米開[W/(m3·K)];Δτ——時間間隔,單位為秒(sti——熱損試驗中貯熱水箱內的初始水溫,單位為攝氏度(℃);tf——熱損試驗中貯熱水箱內的最終水溫,單位為攝氏度(℃);tas(av)——試驗期間貯熱水箱周圍的環境空氣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3.3容水量大于0.6m3的貯熱水箱保溫性能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a)試驗應從晚上8時開始至次日6時結束。b)試驗開始前,應將貯熱水箱充滿不低于50℃的熱水,同時關閉輔助熱源。啟動混水裝置,直到貯熱水箱上下部水溫差值在±1℃以內,可認為貯熱水箱中的水溫已達到均勻。5c)關閉混水裝置,記錄貯熱水箱上下部水溫并計算其平均溫度tr,并同時記錄時間、貯熱水箱周圍的環境溫度和風速等。每隔1h記錄一次上述數據。試驗結束前15min,啟動混水裝置,使試驗結束時貯熱水箱上下部水溫差值在±1℃以內。當試驗時間達到10h時,試驗結束。記錄貯熱水箱上下部水溫并計算其平均溫度tp。d)計算試驗期間11次環境溫度的平均值,得出貯熱水箱附近的平均環境溫度tas(av)。e)貯熱水箱試驗期間的溫降值按式(5)計算:Δtpr=tr-tp……………(5)式中:Δtpr——試驗期間貯熱水箱中水的溫降值,單位為攝氏度(℃);tr——試驗開始時貯熱水箱中水的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p——試驗結束時貯熱水箱中水的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f)在當地標準溫差下,貯熱水箱溫降值按式(6)計算:Δtsd=……………(6)式中:Δtsd——在當地標準溫差條件下貯熱水箱中水的溫降值,單位為攝氏度(℃);Δts——當地標準溫差,單位為攝氏度(℃)。5.3.4集熱系統效率、太陽能保證率的檢測方法應按GB/T50801等的要求執行。5.4結果評定5.4.1太陽能熱水系統經檢測,符合設計文件技術要求的,判定為合格;不符合設計文件技術要求的,應進行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判定為不合格。5.4.2當設計文件無明確規定時,檢測結果符合表2技術要求的,判定為合格;不符合要求的,應進行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判定為不合格。表2集熱系統性能評定標準序號檢測項目單位技術要求1日有用得熱量貯熱水箱容水量不大于0.6m3緊湊式與悶曬式太陽能熱水系統MJ/m2q17≥7.7分離直接式太陽能熱水系統q17≥7.0分離間接式太陽能熱水系統q17≥6.62貯熱水箱容水量大于0.6m3直接系統q17≥7.0間接系統q17≥6.33貯熱水箱保溫性能貯熱水箱容水量不大于0.6m3緊湊式與分離式太陽能熱水系統3·K)Usl≤16悶曬式太陽能熱水系統Usl≤804貯熱水箱容水量大于0.6m3V≤2m3℃Δtsd≤83≤V≤4m3Δtsd≤6.5V>4m3Δtsd≤55集熱系統效率—η≥42%6太陽能保證率—f≥40%66控制系統6.1溫控器顯示值應清晰、亮度均勻,應能實現自動控制。采用通信接口傳輸數據的溫控器,可將現場實際值與傳輸結果的顯示值進行比對,其差值不應超過2℃。6.2集熱器用傳感器應能承受集熱器的最高空曬溫度;貯熱水箱用傳感器應能承受100℃的水溫??赏ㄟ^查閱設計說明、產品使用說明書等方式,對集熱器用傳感器、貯熱水箱傳感器的溫度要求進行驗證。6.3電磁閥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應動作靈敏,可通過發送動作指令的方式進行驗證。7系統安全性能7.1抗拔承載力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a)抗拔承載力現場非破壞性檢測應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同規格、型號的錨固件組成一個檢驗批。b)檢測儀器:應使用錨桿拉力計檢測抗拔承載力,量程應在荷載的0.2~2.5倍之間。c)檢測方法:應按JGJ145的要求執行。d)結果判定:承載力檢測結果應滿足設計值。當設計未明確承載力指標時,荷載檢驗值宜按JGJ145的規定執行。7.2支架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a)鋼支架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剛度,支架應無破損及變形。b)檢驗方法:將太陽能集熱器或貯熱水箱注滿水,然后在支架中部附加貯水容量30%的重量,保持15min,檢查支架有無破損或明顯的變形。c)結果判定:支架無破損或明顯的變形為合格。7.3耐蝕性能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a)支架表面的防腐涂層應光滑平整,無流掛、起皺、露底等缺陷。b)_檢測儀器:應使用涂層測厚儀檢測防腐涂層厚度,精度為±1%。均值。d)結果判定:應符合設計要求。7.4防雷擊安全措施檢驗應符合7.4.1~7.4.4的規定。a)系統應處于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內,系統金屬部件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b)檢測儀器:應使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接地電阻,精度為±0.01Ω。c)檢驗方法:檢測時,可用鉗口型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防雷網的接地電阻,電阻值應不大于0.1Ω;檢測系統與大地的接地電阻值,建筑防雷及系統工程接地電阻應不大于該建筑物防雷設計值。d)結果判定:應符合設計要求。7.5防漏電檢驗應符合7.5.1~7.5.2的規定。7.5.1泄漏電流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a)檢測儀器:可選用泄漏電流測試儀檢測泄漏電流;b)檢驗方法:應按GB4706.1中電熱器具的要求執行;c)結果判定:應符合設計要求。7.5.2絕緣電阻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a)檢測儀器:可選用直流500V兆歐表或絕緣電阻測試儀檢測絕緣電阻;b)檢驗方法:應按DGJ32/TJ159的要求執行;7DB32/T4877—2024c)結果判定:應符合設計要求。7.6防滲漏措施檢驗應符合7.6.1~7.6.4的規定。7.6.1承壓設備應做水壓試驗,非承壓設備應做滿灌水試驗。7.6.2檢測儀器:水壓試驗時,使用試壓泵,精度為0.01Mpa。7.6.3檢驗方法:應按GB50242的要求執行。7.6.4結果判定: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各種材質的管道系統試驗壓力均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應小于0.6MPa。7.7防超壓保護措施檢驗應符合7.7.1~7.7.2的規定。7.7.1檢驗方法:檢查開式系統是否留有膨脹空間,閉式系統是否安裝有安全泄壓閥。7.7.2結果判定:開式系統留有膨脹空間為合格,閉式系統安裝有安全泄壓閥且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7.8過熱保護措施檢驗應符合7.8.1~7.8.2的規定。7.8.1檢驗方法:在強太陽輻射且不使用或消耗系統有能量積存的條件下,試運行3d,檢查系統工作情況,并記錄檢查結果。7.8.2結果判定:工作情況無異常為合格。7.9防凍措施與管道保溫層厚度檢驗應符合7.9.1~7.9.2的規定。7.9.1防凍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7.9.2管道保溫層厚度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a)檢測儀器:可選用游標卡尺檢測管道保溫層厚度,精度為0.02mm;b)檢驗方法:應按GB/T5480的要求執行;c)結果判定:應符合設計要求。7.10安全防護措施檢驗應符合7.10.1~7.10.3的規定。7.10.1由太陽能集熱器構成的陽臺欄板應進行沖擊性能檢測。7.10.2檢測方法:將60kg的砂袋,用繩索懸掛在吊架上,吊掛點距砂袋中部的長度為1.5m,砂袋垂掛時緊貼欄板的中央,向后拉起砂袋,繩索與垂線夾角45°時放掉砂袋,使砂袋的垂力自然撞擊欄板,連續沖7.10.3結果判定:連續沖擊后,無異常現象為合格。8檢測報告8.1檢測報告的內容應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檢測報告名稱;b)委托方、工程名稱、委托日期等基本信息;c)任務單編號(樣品編號d)樣品名稱、生產單位、規格型號等信息;e)主要檢測設備及編號;f)檢測和判定依據的名稱及標準號;g)檢測結果、檢測結論;h)主要檢測人員、審核人員、簽發人員的簽名。8.2檢測報告的內容應做到真實準確、數據無誤。根據檢測原始記錄,匯總整理檢測數據,通過計算得出檢測結果,并根據設計及委托的要求,對檢測結果進行綜合評定。檢測報告的格式宜按附錄C的要求執行。8(規范性)江蘇?、?、Ⅱ區城市劃分及對應輻照量分段統計表表A.1給出了江蘇?、?、Ⅱ區城市劃分及對應輻照量分段統計表。表A.1江蘇?、?、Ⅱ區城市劃分及對應輻照量分段統計表分區主要城市天數/日平均太陽輻照量太陽輻照量J(除東臺)J<88≤J<1212≤J<16J≥16徐州J<88≤J<1313≤J<18J≥18連云港9(規范性)太陽能集熱器輪廓采光面積的測量方法B.1平板型、無反射器、帶平面漫反射器、帶部分平面漫反射器及帶曲面聚光反射器的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器輪廓采光面積的測量如圖B.1所示。此處兩管間間隙距離及真空管直徑可以通過游標卡尺測量。B.2輪廓采光面積標稱值Acl與輪廓采光面積的測量值Ac的偏差率ΔAc,應在±3.0%以內,并按式(B.1)計算:ΔAc=×100%…………(B.1)式中:ΔAc——偏差率;Acl——輪廓采光面積標稱值,單位為平方米(㎡Ac——輪廓采光面積的測量值,單位為平方米(㎡)。a)平板太陽能集熱器b)無反射器c)平面漫反射器d)部分平面漫反射器圖B.1太陽能集熱器采光輪廓面積示意圖DB32/T4877—2024e)曲面聚光反射器圖B.1太陽能集熱器采光輪廓面積示意圖(續)DB32/T4877—2024(資料性)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檢測報告報告編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動物色拉油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學期期末復習輔導題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零售IDC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汽車拉桿總成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剎車片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銠金屬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市場需求研究報告
- 2025-2030全球與中國搪玻璃閥門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現狀調研研究報告
- 農用設備購買合同樣本
- 2025-2030傳真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人工通風過濾器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公務接待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培訓教材試題庫
- 羽毛球賽事組織與管理的
- 小學生戰斗機介紹課件圖片
- 第一講緒論精神病學講解
- 人教版 七年級 下冊 語文 第四單元《青春之光》課件
- 超高性能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滑移本構關系
- 某紙業公司年產9.8萬噸DMC清潔制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版產品推介會會務策劃與執行協議3篇
- 2025年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