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紫營》《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紫營》
1、原文
琴首一-佚名(先秦)
采采米莒,薄言采之。采采蘋甘,薄言有之。
采采米營,薄言掇之。采采荒甘,薄言捋之。
采采茉苜,薄言秸之。采采茶莒,薄言襁之
2、譯文:
繁茂鮮艷的米莒呀,我們趕緊來采呀。繁茂鮮艷的茶營呀,我們趕緊采起來。
繁茂鮮艷的米莒呀,一片一片摘下來。繁茂鮮艷的米首呀,一把一把捋下來。
繁茂鮮艷的茶莒呀,提起衣襟兜起來。繁茂鮮艷的米營呀,掖起衣襟兜回來。
3、課下注釋:
采采:茂盛的樣子。
米苜(fuyi):又作“榮枚”,野生植物名,可食。毛傳認為是車前草,其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有明顯的利
尿作用,并且其穗狀花序結籽特別多,可能與當時的多子信仰有關。這種說法與《山海經》,《逸周書?王會》
以及《說文解字》相矛盾,但得到郭璞,王基等人的支持,宋代朱熹《詩集傳》亦采此說。近現代學者如聞一
多,宋湛慶,游修齡等則認為米甘是惹葭,可以人工栽培,其果實去殼后即惹仁米。
薄言:“薄”“言”發語詞,無義。這里主要起補充音節的作用。
有:取得,獲得。
掇(du。):拾取,摘取。
捋(1U6):從莖上成把地采取。
祜(ji6):提起衣襟兜東西。
W(xi6):把衣襟扎在腰帶上兜東西
4、寫作背景:
這是周代人們采集米苜時所唱的歌謠。《毛詩序》:“《米甘》,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
后人多不贊成毛序的說法。其他說法有所謂“傷夫有惡疾”說,“室家樂完聚”說,“喻求賢才”說,“祈子
求福”說,“童兒斗草嬉戲”說,普通勞動歌謠說以及歌頌夏禹說等等。
5、賞析:
《詩經》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米營》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有
的。先以第一章為例:“采采”二字,以《詩經》各篇的情況而論,可以解釋為“采而又采”,亦可解釋為“各
種各樣”。有人覺得用前一種解釋重復過甚,故取第二種。然而說車前草是“各種各樣”的,也不合道理,應
該還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無意義的語助詞,“采之”在意義上與前句無大變化。第三
句重復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復第二句,只改動一個字。所以整個第一章,其實只說了兩句話:采茶莒,采到了。
這還罷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
只有六個動詞——采,有,掇,捋,祜,襁——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這是一曲勞動的歡歌,是當時人們采采營(一說即車前草,一說為蔗戰)時所唱的歌謠。全詩三章,每章
四句,全是重章疊句,僅僅只變換了少數幾個動詞,其余一概不變,反復地表達勞動的過程,勞動成果的由少
至多也就表達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1,原文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一蘇轍(宋代)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霆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酷勞苦辛。
閉縻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2、譯文:
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去年的陳谷了,幸虧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
連續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鄰歡欣鼓舞。
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
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束了農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
3、課下注釋:
賴有:幸虧有。
諸孫:泛指孫輩。
陰靄(yin):連綿不斷的雨。
一竿:指太陽升起的高度。
村酷(gu):農家自釀的酒。酷,酒。
閉縻(lin):關閉糧倉。用糧倉。
4、賞析: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描寫的是蘇轍晚年閑居潁昌時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麥收季節,外孫文驥來村里幫
助自己收割麥子,蘇轍寫此詩記錄。從諸孫入村幫自己收麥寫起,寫出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這首詩表現了作者看到農村勞作和收獲的快樂。結合蘇轍晚年的遭遇(因為遭
受政治上的禁錮,成為朝廷監管的對象,蘇轍被迫選擇了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幾乎斷絕了與官場同僚,朋友
的交往,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為他詩歌寫作的核心內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動疏離且不關心政
治和官場的深意。
5、詩句賞析
(1)“三夜陰靄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運用了對比手法。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了農村麥收季節久雨
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詩人把“三夜陰霆”和“一竿晴日”進行對比,用環境陡然變化,來突出外孫入村收
麥的急切與喜悅之情。用詞生動形象,富有內涵。“三夜”突出了“陰需”之長,“一竿”突出了“晴日”
到來之驚喜,“敗”突出了天氣給農人帶來的失望,憂慮之情,“舞”突出了農人收獲時熱火朝天的辛勤與喜
悅之情。
(2)“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酷勞苦辛。”
這句從側面描寫麥收季節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
著酷酒的場面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
(3)“閉縻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這句寫對外孫勞動結束關倉歸來后的贊嘆,詩人表示要寫一首詩表揚對方。語言風趣,充滿喜悅,表現了
詩人的灑脫情懷與拳拳親情之樂。
二,專項練習
《紫營》《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復習訓練
題號—二三四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對《紫營》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采茉苜,薄言采之”是全詩的總起,“采呀采呀采起來”的歌聲,可稱之為勞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對采摘過程的細膩觀察。從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謂一
路辛苦,反映出當時的勞動者身負沉重的壓迫。
C.由“薄言裕之”到“薄言襁之”,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此間有收獲的滿足,有對自身力量的欣賞,
亦有與自然相融的愉悅。
D.《紫苜》一詩,將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自然地吟唱出來。從節奏,意境,韻律等方面,顯示出極高的藝術性
和感染力。
2.下列對《紫莒》一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采采茉甘,薄言采之”,是全詩的總起。“采呀采呀采起來”的歌聲,亦可稱之為勞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從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謂辛勞,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身
負沉重的壓迫。
C.由“薄言裕之”到“薄言襁之”,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此間有收獲的滿足,有對自身力量的欣賞,
亦有與自然相融的愉悅。
D.《茶甘》一詩,將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自然地吟唱出來。從節奏,意境,韻味等方面,顯示出相當高的藝術
性和感染力。
3.下列加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薄言采之(說話)
B.薄言有之(取得,獲得)
C.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D.薄言祐之(提起衣襟兜東西)
4.下列選項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采琴營(茂盛的樣子)言采之(輕微,少)
B.多博村酷勞苦辛(求取)薄言直之(取得,獲得)
C.畢虐歸來真了事(糧倉)薄言掇之(拾取,摘取)
D.三夜陰靄敗場圃(連綿不斷的雨)薄言裙之(提起衣襟兜東西)
5.下列畫線詞語的解釋,全部錯誤的一項是()
①薄言采之(助詞,無實義)
②薄言掇之(選取)
③賴有諸孫替老人(依靠,依賴)
④急炊大餅償饑乏(賠償)
⑤多博村酷勞苦辛(求取)
⑥賦詩性汝足精神(愛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詩句中,節拍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欲收/新麥/繼陳谷
B.三夜/陰靄/敗場圃
C.多博/村酷/勞苦/辛
D.閉縻/歸來/真了事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五經”之一。
B.《詩經》中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共有15國風,160篇,大都是勞
動人民創作的民間歌謠,“雅”分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為周代宮廷樂曲歌辭,“頌”分為周頌,魯頌,
商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禮時的樂歌,共40篇。
C.《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社會生活,共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作方法基本
上是現實主義的。
D.《詩經》中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閱卷人二,語言表達
得分
8.班上要組織一次《詩經》中勞動場景的詩歌誦讀會,請你為《米甘》設計一個朗誦腳本,可以從情感基調,
重音,語調,語速,停頓等方面設計。
閱卷人
得分
9.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米莒?
采采芾莒,薄言②采之。采采茶營,薄言有③之。
采采米首,薄言掇?之。采采米首,薄言捋⑤之。
采采米莒,薄言祐⑥之。采采若莒,薄言裸⑦之。
【注釋】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米莒(fQyT):車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6):摘取,拾取。⑤捋(【u6):成把地握取。⑥
祜(ji6):手持衣角盛物。⑦■(xie):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o
(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3).前人說此詩,“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
1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米首
采采米營,薄言采之。采采茶莒,簿言有之。
采采茉莒,薄言掇之。采采茶莒,薄言捋之。
采采米營,薄言祜之。采采茉營,薄言裸之。
(1)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2)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
描述。
1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若營①
采采米營,薄言②采之。采采若莒,薄言有③之。
采采茶營,薄言掇④之。采采茶營,薄言捋⑤之。
采采米營,薄言祜⑥之。采采茶營,薄言襟⑦之。
【注】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米營: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
是語助詞,無實義。③有:得到。④掇(duo):摘取,拾取。⑤捋(Iu6):成把地握取。⑥秸(ji玲):
手持衣角盛物。⑦襟(xie):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同時,還采用了手法,給
人一唱三詠之感。
(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3)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
12.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文氏外孫8入村收麥
[北宋]蘇轍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霍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酷③勞苦辛。
閉縻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注釋】①文氏外孫:指文驥,蘇轍表兄文同之孫。②博:求取。③酷:酒。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對仗工整,率真自然,饒有趣味。
B.全詩不詳細描繪勞動場面,而是從諸孫入村寫起,一個“賴”字飽含深情。
C.第三聯所呈現的充滿鄉村氣息的飲食,正面展現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
D.結尾寫了收麥結束后的輕松,“賦詩”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
(2).請簡要概括本詩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宋]蘇轍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霆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酷勞苦辛。
閉腹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注]文氏外孫,指文驥,蘇轍表兄文同之孫。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對仗工整,率真自然,饒有趣味。
B.全詩不詳細描繪勞動場面,而是從諸孫入村寫起,一個“賴”字飽含深情。
C.第三聯所呈現的充滿鄉村氣息的飲食,正面展現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
D.結尾寫了收麥結束后的輕松,“賦詩”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
(2)賞析頷聯,并分析全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14.王建的《田家行》也是一首描寫農事,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歌,結合課文兩首描寫勞動的詩歌一起閱讀,
可看到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勞作場景,也能體會不同作者在不同詩中寄寓的情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綠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回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開頭兩句運用互文手法,寫村里的男男女女因豐收而面帶喜悅之色,奠定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
B.三,四兩句描繪了一幅“檐下緘絲圖”,寫出了一派豐收的忙碌場景。
C.五,六兩句從側面下筆,寫村民忙于家蠶的豐收,無暇顧及野蠶。
D.本詩運用了白描手法,前八句精練地勾勒出一幅幅豐收年景圖,整首詩前后映襯對比,突出了詩歌的主旨。
(2)后人評價這首詩歌“立意精巧,諷刺深刻”,請結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
閱卷人四,寫作題
得分
11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米營》與《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都是描寫勞動的古詩,在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日常生活與勞
作的場景。“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
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
請結合材料內容,以“勞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
B項,”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身負沉重的壓迫”錯誤。此時這些婦女的心情是快樂的。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
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
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
注意仔細辨析。
2.【答案】B
【解析】“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身負沉重的壓迫”于文無據,屬主觀猜測。
本題考查的是名篇的閱讀能力,注意熟讀相關的文段。關于名篇,平時要多做積累,做題時才能根據平
時的積累判斷答案。
3.【答案】A
【解析】言:助詞,無實義。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實詞的辨析能力,注意總結詞語的含義。平時要總結文
言實詞的含義,做題時,通過分析語境判斷實詞的含義。
4.【答案】A
【解析】A項,“薄言采之”意思是“采呀采呀采起來”,“薄”在句中是助詞,無實義。故選A。此題考查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句中的含義的能力。答題時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實詞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則對,不通則
錯。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
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等。
5.【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②“薄言掇之”中的“掇”,應譯為“拾取”,句意為:一片一片摘下來。
④“急炊大餅償饑乏”中的“償”,應譯為“補償”,句意為: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
⑥“賦詩憐汝足精神”中的“憐”,應譯為“贊揚”,句意為: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
②④⑥中加點字翻譯錯誤。
此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答題時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實詞放回到
原句中理解,通則對,不通則錯。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
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等。
6.【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韻律的能力。C正確斷句為:多博/村酷/勞/苦辛。
此題考查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韻律的能力。朗誦時,一方面要深刻透徹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要
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在含義。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于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結
構上的需要。
7.【答案】D
【解析】《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D項錯誤。
本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注意分析材料的內容。先閱讀材料,抓住材料的關鍵詞來判斷答
案。
8.【答案】
示例:(女1)采采米菖,薄言采之。采采茉甘,薄言有之。(停頓)(女生組)采采紫菖,薄言掇之。
采采茶甘,薄言捋之。(停頓)(全體)采采茶甘,薄言裙之。采采米菖,薄言襁之。“采采”語氣舒緩,“薄
言”后微微停頓,“采”“有”等動詞要讀得清楚,隨著重章疊句的推進,語調逐步提升,情緒越發喜悅,音色
漸響。
【解析】這是一道考查名篇閱讀的題目,涉及到《詩經》中的《紫甘》。
本題考查的是名篇的閱讀能力,注意審題。閱讀并分析題干,確定做題的方向,然后分析有關的段落,
根據題目要求,然后結合具體內容作答。
9.【答案】
(1).賦
(2).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
(3).婦女們在田野上邊采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的景象。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時要結合相關內容分析,準確把握即可。《詩經》
中的民間歌謠,有很多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但像《琴甘》這篇重疊得如此厲害卻也是絕無僅有的。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時結合詩歌內容進行具體分析,準確把握即可。第
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復,只改動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動詞。也就是說,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
詞一采,有,掇,捋,裙,襁一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別的。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的核心內容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歌
的相關要素。譯文:采呀采呀米米甘,采呀采呀采起來。采呀采呀采茶甘,采呀采呀采得來。米呀米呀米米
莒。一片一片摘下來。采呀采呀采米甘,一把一把捋下來。采呀采呀采紫甘,提起表襟兜起來。采呀采呀采
茉苜,掖起衣襟兜回來。
10.【答案】
(1)婦女們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是在重章疊唱的旋律里,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采”是總體描寫,
“采采”的反復疊唱,有著音樂美感,也體現著婦女們呼朋引伴,輕松歡樂的情調。
“有”唱出了獲取的愿望,也似乎傳遞著發現野菜的信息。接下來四個動詞恰是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
“掇”,一片片,一顆顆地摘取,拾取.
“捋”,由少而多,進而成把地握取.
“祜”,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
“祜I”,再把裝滿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帶間。整個勞動過程描繪得自然流暢,完整有序。
(2)我反復吟詠這首詩,眼前出現了這樣的勞動景象:一群婦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們一邊采摘,一邊唱
歌。她們的動作是如此熟練敏捷,她們的歌聲那樣悠揚歡快。她們就在唱著自己的勞動,有個唱,還有和聲,
她們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勞動,歌唱自由。
【解析】
(1)這首詩的意思是:繁茂鮮艷的紫甘呀,我們趕緊來采呀。繁茂鮮艷的紫甘呀,我們趕緊采起來。繁茂鮮
艷的紫菖呀,一片一片摘下來。繁茂鮮艷的米菖呀,一把一把捋下來。繁茂鮮艷的紫莒呀,提起衣襟兜起來。
繁茂鮮艷的紫莒呀,掖起衣襟兜回來。就全詩而言,“采”“有”“掇”“捋”“秸”“襁”六個動詞的變
換運用是其特點,其余文字均無改變,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
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完整過程。詩中
完全沒有寫采米甘的人,令人讀起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一一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
傳達出來。
(2)本詩通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采用重章復的形式生成詩意。所謂“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
合成。“婦女們”“采摘”“茶莒”“山野”,通過歌聲表現歡快,愉悅的心情。“概括描述”,將前面這些
基本信息整合起來,便是此題答案。由于本詩語言較為直白,內容相對單純,故理解起來不應很難。勞動,唱
歌,歡快是答案的三個要點。
11.【答案】
(1)賦,重章疊句
(2)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
(3)婦女們在田野上邊采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景象。
【解析】
(1)重章疊句在詩歌中運用得十分廣泛,是詩歌的一種表現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間只更換相應
的幾個字,反復詠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氣氛,深化詩的主體,增強詩的音樂性和節奏感,使感情得到盡
情的抒發.疊句就是意義相同的句子前后呼應地重疊.它常常用于表現人物的一種回環往復的強烈感情,給
人以“百轉千回”,“繞梁三日”的感受.疊句運用得好,可以使作品產生強烈的藝術魅力。
(2)全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個動詞一采,有,掇,捋,祜,襁一是不斷變化的,其余全是重疊,這確實是很特
別的。但這種看起來很單調的重疊,卻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的音樂
感。同時,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又表現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過程。詩中完全沒有寫采茉莒的人,讀起
來卻能夠明白地感受到她們歡快的心情一情緒就在詩歌的音樂節奏中傳達出來。
(3)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婦女,在那平原曠野之上,風和日麗之中,歡歡喜喜地采著它的嫩葉,一邊唱著那“
采采若營”的歌兒?那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情景。生雖是艱難的事情,卻總有許多快樂在這艱難之中。
12.【答案】
(1).C
(2).對外孫的感激,表現出濃濃的親情,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表現出勞動的歡樂。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基本能力。
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
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
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
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
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答案無限
接近,還要主語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3.【答案】
(1)C
(2)①以對比手法表現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②借景抒情,“陰靄”寫久雨無法收麥的焦急,“一竿晴
日”烘托出了人們的歡喜。③對仗工整,運用數詞。
情感:對外孫的感激,表現濃濃的親情,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表現勞動的歡樂。
【解析】
(1)C項,”正面展現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錯誤,結合詩句“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酷勞苦辛”,側
面描寫麥收季節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酷酒的場面
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所以不是“正面展現”,而是“側面”。
C錯誤。故選C。
(2)①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具體考查對詩句的賞析。賞析詩句一般先考慮手法,判斷時,考
生一定要立足全詩整體。
首先從抒情方式,結構,構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慮局部的描寫,修辭技巧。答題時,也應盡可能把意境,
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說清楚。
其次也可能需要鑒賞用詞特點等。具體看詩句的特色是什么。本題頷聯“三夜陰霆敗場圃,一竿晴日舞
比鄰”,詩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了農村麥
收季節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悅。
同時“陰霆”“晴日”也是借景抒情,“陰霆”寫久雨無法收麥的焦急,“一竿晴日”烘托出了人們的
歡喜。另外這兩句形式上用到了“對仗”,與內容的對比互相映襯,達到了更好的抒情效果。“三”“一”
的數字運用也很有特色,形成了對照,表現人們的焦急或驚喜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②首聯“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老人想要收新麥,放入裝有陳谷的米缸里,奈何年老,體力
不濟。幸而有外孫來替他干活,一個“賴”子表達了老人對外孫的感激,表現濃濃的親情,頸聯“急炊大餅償
饑乏,多博村酷勞苦辛”側面描寫麥收季節繁忙的勞動景象,表現了勞動的歡樂場面,尾聯“閉縻歸來真了
事,賦詩憐汝足精神”表現勞動結束后老人的滿足,這兩句寫出了老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表現勞動的歡樂。
14.【答案】
(1)A
(2)本詩前六句,描繪的是小麥,蠶繭豐收,農民欣喜歡樂的場面,但從“的知”句和“不望”句可知,即使
是豐年農民也一樣衣食無著。詩人渲染農民欣喜的心情和勞作場面,實為襯托農民可憐的處境和悲苦的心情。
“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看似寫樂,實是嘲諷,是詩人傾訴農民的悲苦辛酸,表現封建剝削的殘
酷,也體現出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
(1)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A項,“奠定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錯誤。“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
怨言語別”,這兩句使用了互文手法,寫平日寡歡少樂,愁眉苦臉的男男女女因為收成好而欣喜萬分,說話也
溫和悅人。先寫農家喜樂自得,而后再寫喜樂自得之因,由此造成懸念,引發讀者閱讀下去的興趣。詩人渲染
農民欣喜的心情和勞作場面,實為襯托農民可憐的處境和悲苦的心情。
(2)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詩以“樂”來寫農家之苦,立
意精巧,諷刺深刻。前八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四幅豐收年景圖,描述了農民面對麥,繭豐收的喜悅。詩人渲
染農民欣喜的心情和勞作場面,實為襯托農民可憐的處境和悲苦的心情。后四句看似寫樂,實是自嘲,是詩人
傾訴農民的悲苦辛酸,表現封建剝劑的殘酷,也見出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這首樂府詩純用賦體直陳
其事,語言樸素自然,不事雕飾,立意精巧,諷刺深刻,是樂府詩中的佳作。
15.【參考例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光源用未封口玻璃管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經編分條整經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方管帶鋼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脫臭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建井設備專用配套件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糧食風機(軸流式)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塑膠復合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四點接觸球軸承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商用面團攪拌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世界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溫室效應Green House Effect)英文介紹
- 年干股合作協議書簡單版
- 品牌授權工廠生產授權書合同
- (上海市)高中生物學業水平合格考試 必修1+必修2 知識點總結
- 2023年江蘇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招聘25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九年級中考數學復習《分式》專項練習題-附帶答案
- 招標代理機構入圍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標)
- 幼兒園保育員隊伍現狀及專業化建設探究
- 試產到量產項目轉移清單
- RO裝置操作維護手冊
- 培訓課件 -溝通的方法 -溝通訓練營 脫不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