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_第1頁
《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_第2頁
《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_第3頁
《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_第4頁
《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團體標準

T/CVMAXXXXX—XXXX

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

Nameandlocationofpigacupoints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征求意見稿)

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國獸醫協會發布

豬的腧穴名稱與定位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豬的腧穴體表定位的方法、名稱確定原則和77個腧穴的名稱及其定位。

本文件適用于獸醫針灸教學、科研、臨床、出版及學術交流等。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基本術語

3.1.1

腧穴acupuncturepoints

機體臟腑經絡之氣轉輸或輸注于體表的特定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與反應點。

3.1.2

基準穴點baseacupoints

用于測量某腧穴位置的參照腧穴點,其性質、作用與定穴體表標志相同。

3.2方位術語

3.2.1

上與下superiorandinferior

高于豬標準體位某參照點的為上,低于豬標準體位某參照點的為下。

3.2.2

前與后anteriorandposterior

相對于豬標準體位某參照點,趨向頭側的為前,趨向尾側的為后。

3.2.3

內(內側)與外(外側)medialandlateral

近于豬的正中矢狀面者為內側,遠于豬的正中矢狀面者為外側。

3.2.4

近側(近端)與遠側(遠端)proximalanddistal

趨向豬軀干中心的為近側(近端),遠離豬軀干中心的為遠側(遠端)。

3.2.5

1

T/CVMAXXXXX—XXXX

背側與腹側dorsalandventral

豬標準體位下,軀干部:以豬某水平面為參照,向上者為背側,向下者為腹側;四肢:向前者為背

側。

4腧穴名稱的格式與確定原則

4.1腧穴名稱的格式

腧穴名稱以漢字命名,腧穴名稱后標注漢語拼音。

4.2腧穴名稱的確定原則

根據文獻記載,分析各腧穴的比較針灸學和腧穴名解內容。當出現如下情形,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當同一腧穴記載有多種名稱,優先考慮豬來源的命名;當同一腧穴名記載有通假字,優先考慮現代漢語

常用字。

5腧穴體表定位原則和方法

5.1腧穴體表定位的原則

采用文獻分析、臨床應用及實測比量相結合的方式確定腧穴定位。在文獻選擇上,注重具有國家標

準參考性質的文獻,如《豬經大全》、《現代中獸醫大全》、《中獸醫學》、《中國獸醫針灸學》等。

當文獻描述不明確時,根據以下原則進行判定:優先考慮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其次考慮軀體比例距離

定位法。

5.2腧穴體表定位方法

5.2.1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

利用腧穴局部體表特征和解剖學特點進行定位的方法,如根據腧穴分布在骨骼、關節、肌腱、肌溝、

韌帶之間或體表靜脈血管上等進行定位。

5.2.2軀體比例距離定位法

在軀體的體表解剖標志、基準穴點、解剖學基準線(面)的基礎上,利用連線、輔助水平線、延長

線及其交點,按比例進行定位的方法。

5.3標準體位

本文件腧穴定位描述采用標準解剖學體位,即:豬自然站立,兩眼平視前方,四肢垂直于地面,均

勻負重,蹄尖向前。

5.4腧穴定位的表述

腧穴定位“部位”依照腧穴體表定位的原則,優先以體表解剖標志法及軀體比例距離定位法進行描

述。在使用基準穴點描述位置關系時應在腧穴名稱后加“穴”字。

6腧穴名稱與定位

2

6.1頭部腧穴

6.1.1山根Shan-gen

吻突上緣彎曲部向后第一條皺紋正中為主穴,兩側各旁開1.5cm為二副穴。共三穴。

6.1.2鼻梁Bi-liang

兩鼻孔之間,鼻中隔正中處。一穴。

6.1.3玉堂Yu-tang

口腔內,上腭第三腭褶正中旁開0.5cm處。左右側各一穴。

6.1.4承漿Cheng-jiang

下唇正中,有毛無毛交界處。一穴。

6.1.5鎖口Suo-kou

口角后方約2cm的口輪匝肌外緣處。左右側各一穴。

6.1.6開關Kai-guan

口角后上方,咬肌前緣,最后一對上下臼齒之間。左右側各一穴。

6.1.7睛明Jing-ming

下眼眶上緣,兩眼角內、中1/3交界處。左右眼各一穴。

6.1.8睛俞Jing-shu

上眼眶下緣正中的凹陷中。左右眼各一穴。

6.1.9太陽Tai-yang

外眼角后上方,下頜關節前緣的凹陷處。左右側各一穴。

6.1.10腦俞Nao-shu

下頜關節前上緣的凹陷中,即由外眼角到耳根內側連線的正中處。左右側各一穴。

6.1.11耳根Er-gen

耳根正后方,寰椎翼前緣的凹陷處。左右側各一穴。

6.1.12安神An-shen

耳根后方,枕骨嵴與寰椎翼前緣連線的中、下1/3交點處。左右側各一穴。

3

T/CVMAXXXXX—XXXX

6.1.13卡耳Ka-er

耳廓中下部避開血管處(內外側均可)。左右耳各一穴。

6.1.14耳尖Er-jian

耳背側,距耳尖約2cm處的三條耳大靜脈上。每耳任取一穴。

6.1.15天門Tian-men

兩耳根后緣連線中點,即枕寰關節背側正中點的凹陷中。一穴。

6.1.16順氣Shun-qi

口內硬腭前部,左右側各一穴。

6.1.17抱腮Bao-sai

開關穴后方,咬肌部,最后上下臼齒間的凹陷處,左右側各一穴。

6.1.18風池Feng-chi

天門穴旁,寰椎翼前緣直上部凹陷處,左右側各一穴。

6.1.19大風門Da-feng-men

頭頂部,頂骨前上方,一穴。

6.2軀干部穴位

6.2.1刮喉Gua-hou

咽喉部至胸骨突部的皮膚上。

6.2.2大椎Da-zhui

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間的凹陷中。一穴。

6.2.3身柱Shen-zhu

第三、四胸椎棘突間的凹陷中。一穴。

6.2.4蘇氣Su-qi

第四、五胸椎棘突間的凹陷中。一穴。

6.2.5斷血Duan-xue

最后胸椎與第一腰椎棘突間的凹陷中為主穴;向前、后各移一脊椎為副穴。共三穴。

6.2.6腎門Shen-men

4

第三、四腰椎棘突間的凹陷中。一穴。

6.2.7百會Bai-hui

腰薦十字部,即最后腰椎與第一薦椎棘突間的凹陷中。一穴。

6.2.8肺俞Fei-shu

倒數第六肋間,距背中線約10cm的髂肋肌溝中。左右側各一穴。

6.2.9六脈Liu-mai

倒數第一、二、三肋間,距背中線6cm的髂肋肌溝中。左右側各三穴。

6.2.10脾俞Pi-shu

倒數第二肋間距背中線6cm的髂肋肌溝中。左右側各一穴。

6.2.11關元俞Guan-yuan-shu

最后肋骨后緣與第一腰椎橫突之間的髂肋肌溝中。左右側各一穴。

6.2.12六眼Liu-yan(上窖、中窖、下窖)

第一、二、三薦椎棘突間旁開4.5cm(薦結節水平線)處。左右側各三穴。

6.2.13三脘San-wan

胸骨后緣與臍的連線四等份,分點依次為上、中、下脘。共三穴。

6.2.14乳基Ru-ji

近臍部的一對乳頭及其前后各隔一對乳頭的外側基部。左右側各三穴。

6.2.15陽明Yang-ming

最后兩對乳頭基部外側旁開1.5cm處。左右側各二穴。

6.2.16后海Hou-hai

尾根與肛門間的凹陷中。一穴。

6.2.17蓮花Lian-hua

脫出的直腸黏膜上。

6.2.18尾根Wei-gen

薦椎與尾椎棘突間的凹陷中,即搖動尾根時,動與不動處。一穴。

6.2.19尾本Wei-ben

尾部腹側正中,距尾根部1.5cm處的尾靜脈上。一穴。

5

T/CVMAXXXXX—XXXX

6.2.20尾尖Wei-jian

尾尖頂端。一穴。

6.2.21風門Feng-men

耳根后下方凹陷中,左右側各一穴。

6.2.22鎖喉Suo-hou

第一氣管輪兩側凹陷中,左右側各一穴。

6.2.23三臺San-tai

第二、三胸椎間凹陷處正中,一穴。

6.2.24靈臺Ling-tai

第五、六胸椎間凹陷處正中,一穴。

6.2.25開風Kai-feng

百會穴后三節凹陷處正中,一穴。

6.2.26腎俞Shen-shu

百會穴兩側旁開約3~5厘米處,左右側各一穴。

6.2.27肝俞Gan-shu

倒數第四肋間,距背中線6厘米處,左右側各一穴。

6.2.28膻中Dan-zhong

臆骨下,兩前肢間的正中,一穴。

6.2.29腰帶Yao-dai

百會穴前三節的兩側,距脊梁約6厘米處,左右各一穴。

6.2.30巨闕Ju-que

上脘穴前,臆骨后緣與中脘間連線的前、中1/3交點處,一穴。

6.2.31帶脈Dai-mai

肘突后約6厘米的血管上,左右側各一穴。

6.2.32海門Hai-men

肚臍兩側旁開約3厘米處,左右側各一穴。

6

6.2.33肚口Du-kou

肚臍正中,一穴。

6.2.34尾節Wei-jie

尾根穴后一節正中,一穴。

6.2.35尾干Wei-gan

尾根穴后二節,一穴。

6.2.36陰俞Yin-shu

公豬在外腎后上方中心縫上;母豬在肛門下,陰戶上的正中縫上,一穴。

6.2.37肛脫Gang-tuo

肛門兩側旁開1厘米左右處,左右側各一穴。

6.2.38陰脫Yin-tuo

母豬陰戶正中兩側旁開1~2厘米,左右側各一穴。

6.3前肢穴位

6.3.1搶風Qiang-feng

肩關節后方,三角肌后緣、臂三頭肌長頭和外頭形成的凹陷中。左右側各一穴。

6.3.2七星Qi-xing

腕后內側的黑色小點(皮膚憩室,內有腕腺排泄孔)上,取正中或近正中處一點為穴。左右肢各一

穴。

6.3.3纏腕Chan-wan(前肢稱前纏腕,后肢稱后纏腕)

四肢內外側懸蹄稍上方的凹陷處。每肢內外側各一穴。

6.3.4涌泉Yong-quan(后肢稱滴水)

蹄叉正中上方約2cm處的凹陷中,即第三、四掌、跖骨遠段端之間隙處。每肢各一穴。

6.3.5蹄頭Ti-tou(前肢稱前蹄頭,后肢稱后蹄頭)

蹄甲背側,蹄冠正中有毛與無毛交界處。每蹄內外各一穴,共八穴。

6.3.6膊尖Bo-jian

肩胛軟骨前角凹陷處,左右側各一穴。

6.3.7肺門Fei-men

7

T/CVMAXXXXX—XXXX

膊尖穴前下方約6厘米處的凹陷中,左右側各一穴。

6.3.8膊欄Bo-lan

肩胛軟骨后角凹陷處,左右側各一穴。

6.3.9肺攀Fei-pan

膊欄穴前下方約6厘米處,即在肩胛軟骨后緣,上1/3與中1/3的交界處,左右側各一穴。

6.3.10蹄叉Ti-cha

蹄叉正上方頂端處,每蹄各一穴。

6.3.11燈盞Deng-zhan

兩懸蹄后下方正中的凹陷處,每蹄各一穴。

6.3.12肘俞Zhou-shu

肘頭前緣的凹陷處,左右肢各一穴。

6.3.13蹄門Ti-men

蹄球上緣,蹄軟骨后端的凹陷處,每蹄內、外側各一穴。

6.3.14沖天Chong-tian

搶風穴后上方約3厘米處的肌溝中,左右側各一穴。

6.4后肢穴位

6.4.1大胯Da-kua

髖關節前緣,即股骨大轉子稍前下方3cm處的凹陷中。左右后肢各一穴。

6.4.2小胯Xiao-kua

大胯穴后下方,即股骨后緣、臀端到膝蓋骨連線中點處。左右肢各一穴。

6.4.3汗溝Han-gou

股二頭肌溝中,與坐骨弓水平線相交處。左右肢各一穴。

6.4.4后三里Hou-san-li

小腿外側上部,腓骨小頭下端,第三腓骨肌與腓骨長肌的肌溝內。左右肢各一穴。

6.4.5曲池Qu-chi

跗關節前方稍偏內側凹陷中的脛前靜脈上。左右肢各一穴。

8

6.4.6掠草Lǜe-cao

膝蓋骨前下緣稍偏外方的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

9

T/CVMAXXXXX—XXX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