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C**
團體標準
T/CACM****-20**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非醫療)技術操作規范
艾灸
TechnicalOperationSpecificationsofChineseMedicine
HealthCareServices(Non-medical)
Moxibustion
(文件類型:征求意見稿)
(完成時間:2023年9月27日)
20**-**-**發布20**-**-**實施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
T/CACM****-20**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技術操作規范
艾灸
1范圍
本規范給出了艾灸的術語和定義、施術前準備、操作步驟與要求、施術后處理、注意事
項與禁忌。
本規范適用于非醫療類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從業人員。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范的引用而成為本規范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
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范。
GB/T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
GB/T21709.1-2008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1部分:艾灸。
GB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現行)。
GB/T30232-2013針灸學通用術語。
GB/T33415-2016針灸異常情況處理。
ZYYXH/T174-2010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范艾灸。
T/CACM1075-2018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艾灸。
3術語和定義
GB/T21709.1-2008、GB/T30232-2013中確立的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為了
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GB/T21709.1-2008、GB/T30232-2013中的某些術語和定義。
3.1艾灸moxibustion
用艾絨或以艾絨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點燃后懸置或放置在腧穴或不適部位,進行熏
灼、溫熨,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調整臟腑功能,達到防病、強身、健體目的的一種常
用養生保健方法。
3.2艾絨moxa-wool
艾葉經加工制成的淡黃色細軟絨狀物。
[灸用艾絨GB/T40976—2021,定義3.2]。
3.3艾條moxa-stick
用艾絨卷成的圓柱形長條,根據艾絨內是否添加其他藥物,一般分為清艾條和藥艾條。
[GB/T40975—2021,定義3.3]。
3.4艾炷moxa-cone
用手工或器具將艾絨做成一定大小的圓錐形艾團。每燃1個艾炷,稱灸1壯。
[GB/T21709.1-2008,定義3.4]。
3.5間接灸indirectmoxibustion
在艾炷與皮膚之間墊隔適當的中藥材后施灸的一種方法。根據選用中藥材的不同又分為
不同的間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
[GB/T21709.1-2008,定義3.7]。
3.6溫灸器moxibustioninstrument
溫灸器是指專門用于施灸的器具。常用的溫灸器有灸架、灸筒和灸盒、聚能艾灸器等。
[GB/T21709.1-2008,定義3.8]。
3.7暈灸faintingduringmoxibustion
受術者在接受艾灸過程中發生暈厥的現象。表現為突然出現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
嘔吐、汗出、心慌、四肢發涼、血壓下降等癥狀。重者出現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二
1
T/CACM****-20**
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脈微欲絕。
[GB/T21709.1-2008,定義3.9]。
4施術前準備
4.1灸材選擇
艾條灸應選擇合適的清艾條或藥艾條,檢查艾條有無霉變、潮濕,包裝有無破損。
艾炷灸應選擇合適的清艾絨,檢查艾絨有無霉變、潮濕。
間接灸應準備好所選用的藥材,檢查藥材有無變質、發霉、潮濕,并適當處理成合適的
大小、形狀,具備一定的平整度。
溫灸器灸應選擇合適的溫灸器,如灸架、灸筒、灸盒、聚能艾灸器等。
準備好火柴或打火機、線香、紙捻等點火工具,治療盤、彎盤、鑷子、滅火管等輔助用
具。
清艾條應符合GB/T40975—2021的規定。灸用艾絨應符合GB/T40976—2021的規定。藥
艾條應符合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藥艾條的規定。
4.2穴位選擇及定位
根據體質或不適癥狀選取適當的穴位或調理部位。
穴位的定位應符合GB/T12346-2006的規定。
4.3體位選擇
根據施灸部位選擇合適的體位,可采取臥位或坐位,應以體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
位明顯暴露,艾炷放置平穩,燃燒時火力集中,熱力易于深透肌肉為準。亦需便于術者正確
取穴,方便操作,受術者能堅持施灸全過程。
4.4環境要求
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可配合使用艾灸排煙裝置。應注意環境清潔衛生,避
免污染。環境溫度適宜(約26℃),勿過熱過寒。
環境要求符合GB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現行)。
4.5受術者準備
艾灸前受術者不可過飽或過饑,并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可適當準備溫開水,灸后適量
應用以利于代謝物排出。
5操作步驟與要求
5.1艾條灸法
5.1.1懸起灸法
術者手持艾條,將艾條的一端點燃,直接懸于施灸部位之上,與之保持一定距離,使熱
力較為溫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分為溫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將艾條燃著端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膚2cm~3cm處,灸至受術者有溫熱舒適無灼痛的感覺、
皮膚稍有紅暈者為溫和灸,一般每穴灸20min~30min。
將艾條燃著端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膚2cm~3cm處,左右往返移動或反復旋轉進行艾灸,
移動范圍約3cm,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于灼痛者為回旋灸,一般每穴灸20min~30min。
將艾條燃著端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膚2cm~3cm處,對準穴位,上下移動,使之像鳥雀啄
食樣,一起一落,忽近忽遠的施灸為雀啄灸,一般每穴灸5min。
5.1.2實按灸法
艾條的選用參見GB/T40975—2021附錄A。
在施灸部位上鋪設6~8層棉紙、紗布、綢布或棉布;術者以執筆狀手持艾條,將艾條的
一端點燃,艾條燃著端對準施灸部位直按其上,停2s~4s,使藥氣熱力透達深部,或受術者
感到按灸局部灼燙、疼痛即提起艾條,待灼燙感或疼痛減輕后再行按壓。若操作中艾火熄滅,
可取預先點燃的備用艾條迅速接替施灸,如此反復。每次每穴可按3~7次或見施灸部位皮膚
紅暈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5.2艾炷灸法
2
T/CACM****-20**
5.2.1艾炷規格
5.2.1.1小炷
重約0.5g,相當于中炷的1/2,炷底直徑與炷高大致相等,常置于穴位或不適部位灼燒,
以作直接灸用。
5.2.1.2中炷
重約1g,炷高1cm,炷底直徑約1cm,常作間接灸用。
5.2.1.3大炷
重2g,相當于中炷的1倍,炷底直徑與炷高大致相等,常作間接灸用。
5.2.2艾炷制作過程
5.2.2.1手工制作法
小炷可先將艾絨搓成大小合適的艾團,夾在左手拇、食指指腹之間,食指要在上,拇指
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將艾團向內向左擠壓,即可將圓形艾團壓縮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
艾炷,隨做隨用。
中、大炷則須將艾絨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邊捏邊旋轉,將艾絨捏成上尖下平
的圓錐體。要求搓捏緊實,能放置平穩。艾炷大小可隨需而定。
5.2.2.2艾炷器(艾炷模具)制作法
艾炷器(艾炷模具)中鑄有錐形空洞,洞下留一小孔,將艾絨放入艾炷器空洞中,另用
金屬制成下端適于壓入洞孔的圓棒,直插孔內緊壓成圓錐體,倒出即成艾炷。
5.2.3間接灸法
將選定備好的中藥材置放灸處,再把艾炷放在藥物上,自艾炷尖端點燃艾炷;灸至局部
皮膚潮紅或受術者稍感疼痛時,可將間隔藥材稍許上提,使之離開皮膚片刻,旋即放下,再
行灸治,反復進行。需刺激量輕者,在艾炷燃至2/3時即移去艾炷,或更換另一艾炷續灸,
直至灸足應灸的壯數;需刺激量重者,在艾炷燃至2/3時術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圍輕
輕拍打或抓撓,以分散受術者注意力,減輕施灸時的痛苦,待艾炷燃畢,再更換另一艾炷續
灸,直至灸足應灸的壯數,根據情況一般每穴可灸3~7壯。附錄B(資料性附錄)常用間
接灸。
5.3溫灸器灸法
5.3.1灸架灸法
將艾條點燃后插入灸架頂孔,對準穴位固定好灸架;施術者或受術者可通過上下調節插
入艾條的高度以調節艾灸溫度,以受術者感到溫熱略燙可耐受為宜;灸畢移去灸架,取出艾
條并熄滅。根據情況一般每穴可灸30min,1~2次/d。灸架參見GB/T21709.1-2008附錄C。
5.3.2灸筒灸法
首先取出灸筒的內筒,裝入艾絨后安上外筒,點燃內筒中央部的艾絨,放置室外,待灸
筒外面熱燙而艾煙較少時,蓋上頂蓋取回。施術者在施灸部位上隔8~10層棉布或紗布,將
灸筒放置其上,以受術者感到舒適,熱力足而不燙傷皮膚為宜;灸畢移去灸筒。取出灸艾并
熄滅灰燼。根據情況一般每穴可灸10min~30min,1~2次/d。灸筒參見GB/T21709.1-2008
附錄C。
5.3.3灸盒灸法
將灸盒安放于施灸部位的中央,點燃艾條段或艾絨后,置放于灸盒內中下部的鐵紗上,
蓋上盒蓋。灸至受術者有溫熱舒適無灼痛的感覺、皮膚稍有紅暈為度。如受術者感到灼燙,
可略抬起灸盒,使之離開皮膚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復進行,直至灸足應灸量;灸
畢移去灸盒,取出灸艾并熄滅灰燼。根據情況一般每穴可灸15min~30min,1~2次/d。灸盒
參見GB/T21709.1-2008附錄C。
5.3.4聚能艾灸器灸法
將聚能艾灸器安放于施灸部位的中央并直立朝上,點燃艾柱夾持裝置中的艾條段后,置
放于聚能艾灸器上筒內,灸至受術者有溫熱舒適無灼痛的感覺、皮膚稍有紅暈為度。如受術
者感到灼燙,可略旋轉提高聚能艾灸器上筒部分,使艾柱與皮膚表面距離提高,再行灸治,
直至灸感溫暖舒適滲透;灸畢移去艾柱夾持裝置,取出并熄滅艾柱灰燼。根據情況一般每穴
/部位可灸15min~30min,1~2次/d。聚能艾灸器參見附錄C。
3
T/CACM****-20**
6施術后處理
施灸后,皮膚多有紅暈灼熱感,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如灸后燙傷,立即用涼水沖洗
創面,降低溫度,減輕損傷。輕輕去除粘附在創面上的衣物或其他物品,避免撕扯或挑水泡。
使用無菌紗布包扎創面,避免直接接觸空氣或污染源。
灸后如對表皮基底層以上的皮膚組織造成灼傷可發生水腫或水泡;如破壞皮膚基底層或
真皮組織,可發生水腫、潰爛、體液滲出,形成局部無菌性化膿,甚至形成局部化膿性感染。
具體處理方法參見GB/T33415-2016的規定。
7注意事項
7.1艾灸火力應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輕后重,以使受術者逐漸適應。艾灸部位
如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
滿處,灸量可大。凡體質強壯者,可灸量大;體質虛弱、老年和小兒受術者,灸量宜小。
7.2直接灸操作部位應注意預防感染。
7.3注意暈灸的發生。若發生暈灸后應立即停止艾灸,使受術者頭低位平臥,注意保暖,輕
者一般休息片刻,或飲溫開水后即可恢復;重者可掐按人中、內關、足三里即可恢復;嚴重
時按暈厥處理,對癥采取急救措施。
7.4受術者在精神緊張、大汗后、勞累后或饑餓時,不適宜應用灸法。
7.5注意防止艾灰脫落或艾炷傾倒而燙傷皮膚或燒壞衣被。尤其幼兒受術者更應認真守護觀
察,以免發生燙傷。艾條灸畢后,應將剩下的艾條套入滅火管內或將燃頭浸入水中,以徹底
熄滅,防止再燃。如有絨灰脫落床上,應清掃干凈,以免復燃燒壞被褥等物品。
7.6使用灸具前先檢查灸具安全性與穩定性,長時間使用需要定期做好清理,保持干燥。
8禁忌
8.1顏面、心前區、大血管部和關節、肌腱處、乳頭、外生殖器官不宜直接灸。
8.2中暑、高血壓危象、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高熱、抽搐、惡液質等不宜使用灸法。
8.3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少腹部禁灸。
4
T/CACM****-20**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常用艾條
A.1清艾條
清艾條應符合GB/T40975—2021的規定。
A.2普通藥艾條
藥艾條應符合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藥艾條的規定。
5
T/CACM****-20**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常用間接灸
B.1隔姜灸
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cm~3cm、厚約0.4cm~0.6cm的薄片中,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
置于應灸的腧穴或不適部位,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
灸完應灸的壯數。
B.2隔蒜灸
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3cm~0.5cm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應灸腧穴或不
適部位,再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時,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應灸的壯數。
B.3隔鹽灸
用純凈的食鹽填敷于臍部,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當艾炷燃盡,易
炷再灸,直至灸完應灸的壯數。此法多用于傷寒陰證或吐瀉并作、中風脫證等。
6
T/CACM****-20**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常用溫灸器
C.1灸架
一種特制的圓桶形塑料制灸具,四面鏤空,頂部中間有一置放和固定艾條的圓孔,灸架
內中下部距底邊3cm~4cm安裝鐵紗窗一塊。灸架兩邊有一底袢,另有一根橡皮帶和一滅火
管。施灸時將艾條點燃后插入孔中,以可上下自由移動為度,再將灸架固定在某一穴位上,
用橡皮帶套在灸架兩邊的底袢上,即可固定而不脫落;升降艾條調節距離,以微燙而不疼痛
為適中。灸治完畢后,將剩余艾條插入滅火管中。
C.2灸筒
由內筒和外筒兩部分相套而成,均用2cm~5cm厚的鐵片或銅片制成。內筒和外筒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床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產業發展策略分析考核試卷
- 火力發電新技術與發展趨勢考核卷考核試卷
- 燈具互聯網營銷與社交媒體推廣考核試卷
- 服裝批發商線上線下渠道整合策略考核試卷
- 林產品營銷渠道與銷售策略考核試卷
- 摩托車發動機排放控制技術與法規考核試卷
- 液化石油氣企業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考核試卷
- 20252月攝影器材銷售保密協議
-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理論知識復習試題298題及答案
- 安全智能監測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級別設定與考試要求中國舞-知識培訓
- 《碳排放權的概念與法律屬性探究綜述》3500字
- 湖北省技能高考(計算機類)近年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
- 《紅樓夢黛玉葬花》課件
- (T8聯考)2025屆高三部分重點中學12月第一次聯考評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02382管理信息系統試題及答案
- 消防預埋合同模板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選擇性必修三 《邏輯與思維》重難點知識
- 【MOOC】空中機器人-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