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病肛裂中醫臨床診療方案_第1頁
肛裂病肛裂中醫臨床診療方案_第2頁
肛裂病肛裂中醫臨床診療方案_第3頁
肛裂病肛裂中醫臨床診療方案_第4頁
肛裂病肛裂中醫臨床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肛裂病肛裂中醫臨床診療方案一、概述:肛裂是指肛管的皮膚全層裂開,并形成潰瘍的炎癥性疾病。其特點是肛門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其發病率僅次于痔瘡。中醫稱“鉤腸痔”或“裂肛”。肛裂多見于20-40歲的青壯年,好發于肛門齒線下截石位6點和12點,男性多發于6點,女性多發于12點處。主要癥狀為疼痛,出血,便秘。二、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7-94)。(1)主要癥狀:排便時疼痛明顯,便后疼痛可加劇,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好發于肛門前后正中部位。(2)主要體征:肛管皮膚淺表縱裂,創緣整齊、基底新鮮、色紅,觸痛明顯,創面富于彈性。多見于初期肛裂;有反復發作史。創緣不規則,增厚,彈性差,潰瘍基底紫紅色或有膿性分泌物,上端鄰近肛竇處肛乳頭肥大;創緣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瘺管形成。多見于陳舊期肛裂。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外科學》第七版(吳在德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肛裂的診斷要具備主要癥狀如肛門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時疼痛,便后數分鐘后可緩解,隨后再次發生疼痛可達數小時后緩解;便血為滴血或手紙染血,鮮血,量少。肛門部檢查有肛管皮膚裂開,肥大乳頭和哨兵痔等體征即可作出診斷。(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病程短,裂創新鮮,色紅,底淺,邊緣整齊有彈性,疼痛劇烈。2.慢性期:病程長,反復發作,裂創底深,邊緣不整,或有膿性分泌物上端鄰近肛竇處肛乳頭肥大,創緣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瘺管形成,裂創底部櫛膜變厚變硬,形成櫛膜帶。(三)證候診斷1.血熱腸燥證:大便二、三日一行,質干硬,便時滴血或手紙染血,肛門疼痛,腹部脹滿,溲黃。裂口色紅。舌質偏紅,苔黃燥,脈弦數。2.陰虛津虧證:大便干燥數日一行,便時疼痛點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煩熱。裂口深紅。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3.氣滯血瘀證:肛門刺痛,便時便后尤甚。肛門緊縮,裂口色紫暗。占質紫暗,脈弦或澀。三、治療方案(一)中醫辨證論治1.中藥湯劑(1)血熱腸燥證治法:清熱瀉火,增液通便。方藥:黃芩、黃柏、生地、生石膏、元胡、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生大黃(后下)。(2)陰虛津虧證治法:涼血養血,增液通便。方藥:知母、黃柏、玄參、生地、麥冬、白芍、當歸、阿膠(烊)、桃仁、紅花、熟地、川芎、元胡。(3)氣滯血瘀證治法:行氣活血,潤腸通便。方藥:當歸、榔片、厚樸、決明子、桃仁、紅花、麻仁、瓜萎仁、郁李仁、陳皮、元胡。2.中成藥(1)栓劑納肛:可選用馬應龍麝香痔瘡栓、普濟痔瘡栓、肛泰栓等。(2)中藥膏劑外用:肛泰軟膏、龍珠軟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二)肛裂切除內括約肌松解術1.適應癥:慢性期肛裂2.操作方法: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規消毒,在距肛門后位距肛緣約1.5cm的5點或7點處做一梭型切口,食指伸入肛內觸到括約肌間溝部位,持彎鉗自切口進入,沿皮下進到括約肌間溝部肛管皮下,在食指引導下,挑起切斷部分內括約肌,指診肛門松弛,括約肌間溝上方可及明顯裂隙即可;肛裂部分行病灶切除暴露新鮮創面;加壓包扎。術畢。3.術后處理:(1)術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2)創面每日換藥1~2次。(3)根據病情及臨床實際,可選用肛腸綜合治療儀、超聲霧化熏洗儀、熏蒸床(坐式)、智能肛周熏洗儀等。(三)中藥熏洗可選用三黃洗劑等熏洗。(四)針灸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針灸治療術后并發癥1.疼痛:針刺長強、承山、足三里、環跳穴。2.尿潴留:針刺關元、中極、氣海、三陰交、水道、陽陵泉透陰陵泉。3.糞嵌塞:針刺支溝、足三里、氣海、合谷、曲池。(五)基礎治療感染、發熱、疼痛、便秘等合并癥的治療。(六)護理:辨證施護。1、術后護理指導患者便后中藥熏洗、坐浴、患處涂藥、理療等,以促進創面愈合。2.飲食護理(1)血熱腸燥證多吃蔬菜、水果(2)陰虛津虧證宜多進食滋陰增液之品(3)氣滯血瘀證給與理氣活血之品四、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及時治療便秘。2、飲食中應多含蔬菜水果,防止大便干燥,避免粗硬糞便擦傷肛門。3、注意肛門清潔,避免感染。肛裂后要及時治療,防止繼發其他肛門疾病。五、難點分析及解題思路難點分析:對肛裂是指發生在齒線以下的肛管皮膚全層裂開性潰瘍。以局部皮膚潰瘍、肛乳頭肥大、皮贅增生(哨兵痔)為三大特征,加上繼發肛竇炎和潛行瘺,稱為肛裂的五大特征。診斷主要是大便時肛門疼痛且有疼痛間歇期,可伴有大便鮮血,直觀肛管皮膚裂傷可確診。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早期)和慢性(陳舊性)兩類。西醫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有肛裂擴肛術、肛裂封閉術、肛裂切除術、肛裂切開掛線術、肛裂側切術,肛裂縱切橫縫術等,非手術療法主要以消炎止痛類藥膏換藥,如各類痔瘡膏、硝酸脂類藥膏。中醫主要用中草藥121服坐浴等。但由于手術具有創傷性,非手術治療療效不可靠等而難以廣泛使用。解題思路:以往傳統中醫對肛裂的認識,主要認為肛裂是大便困難等造成肛門撕裂后,大便毒邪污染,故難愈合,所以治療以內服潤腸通便,外用排毒生肌為主,治療往往難盡人意,取效甚微。本人認為本病的發病關鍵在于括約肌的痙攣,故治療主要是解除括約肌的痙攣,使肛門處于正常的舒縮狀態,大便順利排出,肛裂便自然愈合,這也是許多病人在檢查時雖發現肛門有裂口,但卻沒有疼痛的感覺的原因,所以本病的治療關鍵在于舒筋緩急止痛。肛裂與括約肌痙攣往往互為因果,一般括約肌痙攣容易繼發肛裂,肛裂疼痛也容易并發或繼發括約肌痙攣,在治療上只要將括約肌痙攣解決后,肛裂疼痛亦即消失,舒筋生肌散對緩解括約肌痙攣具有較好療效,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是為主藥,白芨、烏賊骨生肌止血是為輔藥,若創面有腐肉糜爛,肛內疼痛有肛竇炎者,可加炒黃芩或炒黃柏,大便干燥者加炒大黃。一般急性肛裂比陳舊性肛裂療效要好,病史越長療程越長,換藥時要將藥粉盡量多納人肛內,而不僅僅是敷布裂口,患者需要進粗纖維清淡飲食,解除緊張情緒,糾正久蹲廁所等不良習慣。六、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參考2004年國家衛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痊愈:癥狀消失,體征消失。顯效:.癥狀明顯改善,積分較治療前降低≥2/3。有效:癥狀好轉,積分較治療前降低≥1/3。無效:癥狀無改善,積分較治療前降低不足l/3。(二)評價方法①癥狀評價指標:參考2004年國家衛生部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便血0級:正常0分1級:輕度2分帶血2級:中度4分滴血3級:重度6分射血疼痛0級:正常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