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_第1頁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_第2頁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_第3頁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_第4頁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內容概要: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從2018年的453.3萬千瓦增長至2023年的3769萬千瓦,2023年期間,新增裝機容量達718.3萬千瓦,同比增長39%。隨著海上風電的大規模發展,海上電力尤其是深遠海可再生電力輸送、消納成為問題,利用海上風電制氫是解決海上風電大規模并網消納難,深遠海電力送出成本高等問題的有效路徑。海上風電與制氫制醇制氨相融合,有望成為海上風電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英國、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正在積極探索海上風電制氫項目,尋找綠氫生產新方向。國內市場,沿海地方政府和企業也在加快海上風電制氫制醇項目布局。關鍵詞:海上風電制氫技術分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海上風電制氫醇氨項目動態、綠色甲醇產量一、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相關概述綠氫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進行電解水制取的氫氣,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其是綠氨和綠醇制備的關鍵原料。海上風電制氫憑借零碳排放、能源轉換效率高等優勢,逐漸成為各國能源轉型的優先解決方案。

根據制氫電力來源的不同,可以將海上風電制氫技術分為并網型和離網型風電制氫兩種。并網型風電制氫是指將風電機組接入電網,從電網取電來電解水制氫,主要應用于大規模近岸風電場的棄風消納和儲能。離網型風電制氫是將單臺風機或多臺風機所發的電能,不經過電網直接提供給電解水制氫設備進行制氫的方案,此方案不受電網和容量的限制,已逐步成為海上風電制氫的主流。海上風電制氫技術分類氫氣不僅是一種清潔能源,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

在化學工業中,氫氣是合成氨、甲醇的主要原料之一。IEA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工業氫需求量達5400萬噸,其中60%用于氨生產,30%用于甲醇生產。甲醇是結構最為簡單的飽和一元醇,全球有超10%的氫氣被用于生產甲醇。甲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是甲醛、醋酸、二甲醚、二甲基甲酰胺的上游產品,也是烯烴的重要來源,被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是樹脂、多元醇、尼龍、橡膠等產品的重要原料。海上綠色氫醇氨一體化發展成為重要趨勢。2023年全球工業氫需求分布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二、中國海上風電裝機情況隨著環境危機日益加劇,推動能源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我國不斷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大力推進風電項目建設。目前,我國已構建起具有國際頂尖水平的風電產業體系,裝機容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外)新增裝機容量7937萬千瓦,同比增長59.3%。累計裝機容量達47460萬千瓦,同比增長20%。2018-2023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隨著風電項目不斷建設落地,陸地可開發的風能資源越來越少。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袤的管轄海域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發展海上風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動風電場建設由陸地向海上拓展,自2007年建成第一臺海上風電機組至今,我國海上風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形成了從開發設計、生產制造到施工建設、運維管理較為完整的海上風電技術鏈、產業鏈。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從2018年的453.3萬千瓦增長至2023年的3769萬千瓦,2023年期間,新增裝機容量達718.3萬千瓦,同比增長39%。重回向上增長的軌道。同時,中國海上風電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的新增市場地位,占據了全球海上風電新增市場的六成以上,連續第六年位居全球首位。2018-2023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三、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現狀隨著海上風電的大規模發展,海上電力尤其是深遠海可再生電力輸送、消納成為問題,利用海上風電制氫是解決海上風電大規模并網消納難,深遠海電力送出成本高等問題的有效路徑。海上風電與制氫制醇制氨相融合,有望成為海上風電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在全球范圍內,以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紛紛布局海上風電制氫。例如英國Dolphyn項目于2024年7月開始海上試驗,此次海試在英國南威爾士彭布羅克港近海區域開展,主要對DolphynHydrogen技術進行測試。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底建成并開始運營10兆瓦級示范項目。德國AquaVentus海上制氫項目計劃在2025年前建立包含兩臺1.4萬千瓦風機的試點項目,預計2035年實現年生產100萬噸綠色氫氣。荷蘭的NortH2項目,計劃在2027年實現首批風機并網發電并制氫,并計劃到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達到400萬千瓦,到2040年海上風電裝機將超過1000萬千瓦。除了歐洲外,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在積極探索海上風電制氫項目,尋找綠氫生產新方向。國內市場,沿海地方政府和企業也在加快海上氫醇氨項目布局。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海南省等沿海地區紛紛發布政策,支持探索海上氫醇氨的新能源融合模式,推動示范項目建設。如2024年2月,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培育發展未來綠色低碳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明確了綠色低碳產業未來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提出實施綠色氫能提升工程,積極推進深遠海風電制氫和海上能源島綜合示范。海南省在2024年8月發布的《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中提出,重點發展海上風電產業鏈。推進一批海上風電制氫制醇及加注一體化示范工程,在儋州等地建設綠氫生產、存儲、輸送和利用示范園區。政策利好持續釋放,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建設海上風電制氫制醇項目的積極性,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海上風電制氫制醇產業的發展。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相關政策2024年以來,我國海上風電制氫制醇領域迎來許多新進展,產業化發展速度加快。在技術方面,2024年6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謝和平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團隊合作,首次實現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電解制氫一體化,并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風電驅動海水制氫。該研究推動了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全新原理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構建了“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水資源利用-氫能生產”為一體的全新海洋綠氫產業體系,有望形成無淡化、無額外催化劑工程、無海水輸運、無污染處理的無額外能耗原位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全新模式。在項目建設方面,2024年8月,明陽智慧能源集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海上風電制氫與氫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一期工程)正式獲得備案。包括建設CZ9的90萬千瓦海上風電、生物質高溫氣化基地、綠電制氫配套裝置、年產10萬噸綠色甲醇裝置及余電上網配套設施。這一項目是海南省首個海洋能源立體開發示范工程,旨在通過海上風電、生物質高溫氣化、綠電制氫等多種能源形式的整合應用,推動綠色能源的創新與發展。2024年10月,廣東省珠海市萬山區桂山海上風電工業級制氫示范項目成功制氫,標志著亞洲首個工業級海上風電制氫示范項目的順利落成。該海上風電制氫示范項目安裝在桂山海上風電31號風機平臺上。31號風機為3兆瓦,每年可發電約1000萬千瓦時。項目安裝了海水淡化、機械電控、電解制氫三個功能模塊,電解槽功率為400千瓦,每小時產氫80標方,純度99.99%以上。該項目的成功,為后續海上風電制氫制醇項目建設提供了參考與借鑒。中國海上風電制氫醇氨項目動態海上風電制氫醇氨將成為未來綠氫、綠色甲醇、綠色氨氣生產的主力軍之一。在綠色甲醇領域,船用燃料是綠色甲醇主要應用場景,綠色甲醇在航運使用方面需求增加,極大地拉動了綠色甲醇的需求量,目前綠色甲醇供不應求。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甲醇總產能為1.8億噸,其中綠色甲醇產能僅為60萬噸,占比不足1%。在需求大幅增長下,全球各國正加快綠色甲醇產能建設,預計到2027年綠色甲醇產能將達2120萬噸,2030年產能將增加至2800萬噸。四、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未來趨勢海上風電制氫醇氨將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工程應用意義。隨著海上風電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突破和成本的大幅下降,風電制氫醇氨有望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目前,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成本較高、氫氣儲運的安全性等都是制約氫能行業發展的瓶頸,未來,在政府大力支持、企業加大研發力度之下,產業鏈技術將進一步成熟,助力海上風電制氫醇氨產業發展。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發展趨勢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前景研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